提高初中生物课堂学生能力的研究课题实施计划

合集下载

【课题申报】提高初中生生物科学实践能力的教育

【课题申报】提高初中生生物科学实践能力的教育

提高初中生生物科学实践能力的教育提高初中生生物科学实践能力的教育一、选题背景与意义生物科学实践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现代科学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

然而,在我国初中生物教育中,实践性教学的实施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学生对生物实验的理解和实践能力较弱,且重视程度不高。

因此,本课题旨在通过有效措施和方法,提高初中生生物科学实践能力,为全面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奠定基础。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1.研究目标:通过有效的教育手段和方法,探究提高初中生生物科学实践能力的途径,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

2.研究内容:(1)评估现有生物实践教育的问题与挑战;(2)研究生物实践教育的有效方法和策略;(3)设计适合初中生的生物实践教学活动;(4)集体论证和实践活动的效果;(5)总结和分享教学经验,提出改进方案。

三、研究方法与步骤1.研究方法:(1)文献分析法:对国内外生物实践教育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掌握最新的研究成果,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实验方法:通过设计生物实验活动,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推理等能力。

2.研究步骤:(1)了解研究现状:分析国内外生物实践教育现状,总结优点和不足。

(2)制定研究计划:明确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明确时间节点。

(3)开展文献分析:对生物实践教育相关文献进行阅读和分析,了解国内外研究进展,为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4)设计实验活动: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兴趣的实验活动。

(5)实施实验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指导学生掌握实验方法和技巧。

(6)收集和分析数据:收集学生实验数据,进行数据分析,总结实验结果。

(7)总结和分享:总结实践教育的经验和教训,提出改进方案;撰写学术论文,进行学术分享。

四、预期成果1.学术论文:撰写学术论文,总结生物实践教育的有效方法和策略,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2.教育实践成果:通过实施生物实践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科学实践能力,增强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和理解。

初中生物校本教研课题(3篇)

初中生物校本教研课题(3篇)

第1篇一、课题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生物教学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探究、科学思维、社会责任等方面。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仍然存在教学观念滞后、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参与度不高、核心素养培养不足等问题。

为了提升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质量,本课题旨在通过校本教研,探索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

二、课题目标1. 提升教师对核心素养的理解和认识,形成正确的教学观念。

2. 探索适合初中生物教学的多样化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 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科学探究、科学思维和社会责任感等核心素养。

4.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形成校本教研特色。

三、课题内容1. 核心素养内涵研究- 研究生命观念、科学探究、科学思维、社会责任等核心素养的内涵。

- 分析核心素养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具体体现。

2.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当前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现状。

- 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学生参与度等。

3.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教学观念更新策略:引导教师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 教学方法创新策略:探索情境教学、探究式教学、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参与度。

- 教学评价改革策略: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

4. 校本教研活动设计- 组织教师开展集体备课、教学观摩、案例分析、经验交流等活动。

- 建立教师专业成长档案,跟踪教师专业发展。

四、课题实施步骤1. 准备阶段- 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明确研究目标和内容。

- 搜集相关文献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 实施阶段- 开展教学现状调查,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设计并实施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

- 组织教师参与校本教研活动,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3. 总结阶段- 对研究过程进行总结,形成研究成果。

- 撰写课题研究报告,总结经验教训。

初中生物教学研修提升计划

初中生物教学研修提升计划

初中生物教学研修提升计划1. 研修目标本次研修的目标是提升初中生物教学水平,通过专业培训和教学实践,使教师掌握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研究效果。

2. 研修内容2.1 教育理念- 了解现代教育理论和生物学科教育的特点- 强调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和观察分析能力2.2 教学方法- 掌握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 研究激励性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研究动力- 运用多媒体和实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2.3 课程设计- 制定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的生物课程设计- 设计富有创意和趣味性的教学活动- 结合实际生活和社会问题,增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3. 研修安排3.1 培训阶段- 组织专业培训讲座,介绍现代生物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邀请专家进行案例分析和研讨,提供教学指导和建议- 组织教师互动交流,分享教学心得和成功案例3.2 实践阶段- 安排教师实地观摩优秀生物教学案例- 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实践,互相指导和评估- 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总结和改进4. 研修评估4.1 教师评估- 对参与研修的教师进行教学能力评估- 评估教师在研修后的教学改进和效果4.2 学生评估- 对参与研修教师所教学生进行研究效果评估- 评估学生研究兴趣和研究能力的提升情况5. 研修效果通过本次研修,预期达到以下效果:- 教师掌握现代生物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研究效果得到提高- 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育水平得到提升6. 实施计划- 制定详细的研修时间表和日程安排- 落实培训场所和设备的需求- 确定研修人员和专家的参与和配备以上为初中生物教学研修提升计划的基本框架和内容,具体实施时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细化。

通过本次研修,我们相信能够提升初中生物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中学生物教学提升计划

中学生物教学提升计划

中学生物教学提升计划
引言
生物学是一门描述生命现象、揭示生命本质的科学。

它对于提升中学生对生命科学的理解和对生命尊重的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常常让学生感到枯燥和难以理解。

因此,我们提出以下的教学提升计划,以提升生物课程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研究效果。

一、互动式教学
1.1 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知识,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

教师可以把一些复杂的、需要理解和分析的问题留给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

1.2 实验操作
通过实验操作,学生可以直接观察和体验生物现象,这对于理解生物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操作。

二、科技辅助教学
2.1 数字化教学
利用数字化教学工具,如电子教案、互动白板等,可以使生物教学更加生动和形象。

2.2 网络资源
网络资源丰富,教师应充分利用,如生物动画、视频教程等,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生物知识。

三、课外研究
3.1 自主研究
鼓励学生课后主动研究,可以安排一些课外阅读材料,如科普
书籍、相关的新闻报道等。

3.2 实地考察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比如参观博物馆、动物园、植物园等,让学生在实际的环境中研究和体验生物知识。

总结
通过上述的教学提升计划,我们期望能够提高生物教学的质量,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提高他们的研究效果。

我们相信,通过努力,我们可以使生物教学成为一种享受,而不仅仅是一种任务。

《生物课堂教学中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课题方案

《生物课堂教学中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课题方案

《生物课堂教学中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课题方案生物课堂教学中学生自我研究能力培养的研究1. 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学生自我研究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

自我研究能力是指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自主思考、自主研究和自我管理等多维度的研究方式,主动获得知识和技能,提高研究效果的能力。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我研究能力对于促进学生深度研究、激发学生研究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我研究能力,以提高学生成绩和培养学生终身研究的能力。

2. 研究目标- 探究生物课堂教学中学生自我研究能力的培养方法- 分析学生自我研究能力对研究成绩的影响- 探索如何利用生物课堂教学来培养学生的终身研究能力3. 研究内容与方法3.1 研究内容本研究将重点关注以下内容:1. 探究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包括研究目标的确定、研究任务的设计、研究方法的指导等方面。

2. 分析学生自我研究能力对研究成绩的影响,通过统计研究成绩和学生自我研究能力评估结果的相关性,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

3. 探讨如何利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案例分析、实验设计等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以提高学生的终身研究能力。

3.2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进行研究:1. 文献综述方法:通过查阅相关研究文献,了解国内外关于生物课堂教学与学生自我研究能力培养的研究进展,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

2. 实地调查方法:通过问卷调查、观察等方法,了解学生自我研究能力的现状和问题,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3. 教学实验方法:设计生物课堂教学实验,通过对不同教学模式下学生成绩和学生自我研究能力评估结果的比较分析,探究生物课堂教学中有效的培养学生自我研究能力的方法。

4. 预期成果本研究的预期成果包括:1. 系统性总结生物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我研究能力的方法和策略。

初中生物能力提升教案设计

初中生物能力提升教案设计

初中生物能力提升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2.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思考能力;3. 提升学生的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生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细胞结构和功能;3. 生物遗传与进化;4. 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生物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生物的兴趣。

2. 概念介绍(15分钟):介绍生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让学生对生物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 实验操作(30分钟):安排实验或观察细胞结构、基因遗传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4. 讨论与分享(15分钟):让学生讨论实验结果,分享观点和经验,培养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5. 综合应用(20分钟):设计开放性问题或案例让学生进行解答,锻炼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总结(5分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提出问题和反思,巩固知识点。

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思考等方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 实践教学法:通过实验、观察等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

3.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完成任务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教学评价:1. 及时反馈:在实验、讨论过程中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帮助他们及时调整学习方法。

2. 多样化评价:通过实验报告、作业、小组讨论等方式评价学生的能力提升情况,综合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学延伸:1. 拓展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适量拓展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开展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科技竞赛或科研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教学资源:1. 生物教科书和公开教育资源;2. 实验器材和实验指导书;3. 图书、视频和网络资源。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学生的生物能力有所提升,但在课堂活动设计和学习方法引导方面还有待改进,下次教学需要更加注重互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资料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资料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资料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一、研究背景及意义咱们都知道,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而初中生物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阶段。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老师和学生都面临着一定的困难。

因此,如何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实效性,成为了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旨在通过有效利用资料,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生物素养。

二、研究目标1.分析现有初中生物教材中的资料使用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

2.探讨如何优化资料使用,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3.设计一套适用于初中生物教学的资料使用方案,并在实际教学中进行验证。

三、研究方法1.文献综述:收集国内外关于初中生物教学的研究成果,分析现有教学方法的优缺点。

2.实证研究:以某初中为研究对象,对其生物课堂教学进行观察和分析,找出资料使用存在的问题。

3.案例分析:选取优秀的教学案例,分析其资料使用的成功经验。

4.对比研究:对比不同资料使用方案在课堂教学中的效果,找出最佳方案。

四、研究内容1.教材分析:分析现有初中生物教材中的资料类型、数量、质量等方面,找出存在的问题。

2.教学策略:探讨如何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特点等因素,合理选用和整合资料。

3.教学评价:研究如何评价资料使用效果,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4.教师培训:探讨如何提高教师资料使用能力,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

五、实施方案1.建立资料库:收集和整理国内外优秀的生物教学资料,包括教材、课件、教学视频等,建立生物教学资料库。

2.制定资料使用方案: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特点等因素,制定针对性的资料使用方案。

3.实施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按照方案选用和整合资料,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4.评价与反馈:定期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收集学生和教师的反馈意见,调整资料使用方案。

5.教师培训:开展教师资料使用培训,提高教师资料整合和运用能力。

六、预期成果1.形成一套适用于初中生物教学的资料使用方案,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2.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初中如何提升生物能力教案

初中如何提升生物能力教案

初中如何提升生物能力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原理;2.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3. 提高学生解决生物问题的能力;4. 增强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教学内容:1. 生物学的基本概念:细胞、遗传、进化等;2. 实验方法和技巧:如显微镜操作、实验设计等;3. 生物学常见实验:如观察细胞结构、观察植物生长等;4. 生物学问题解决方法:如文献查阅、逻辑思考等。

教学过程:1. 理论讲解:通过课堂讲解和讨论,介绍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和观察能力;3. 问题探讨:引导学生思考生物学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讨论;4. 总结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和实验进行总结和反思,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手段:1. 多媒体课件:辅助理论讲解和实验操作;2. 实验器材:提供必要的实验器材和材料,让学生亲自操作;3. 教学实验: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4. 小组讨论:安排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思维碰撞和合作学习。

教学评价:1.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报告,评价他们的实验操作和实验结果;2. 知识检测:进行定期的知识测试,检查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掌握情况;3.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程度,鼓励积极发言和思考。

教学反馈:1. 收集学生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本节课的学习效果和感受;2. 根据学生反馈和评价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优化教学效果;3. 鼓励学生提出建议和改进建议,促进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以上为初中生物能力提升的教案范本,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适当修改和调整,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初中生物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研究实施方案报告 .doc

初中生物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研究实施方案报告 .doc

初中生物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研究实施方案报告一、课题产生的背景新课标中明确提出: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发展。

让学生参加社会和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形成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改变学习方式,进学生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科学信息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而课堂教学如何体现素质教育的新理念,发展学生的潜力和创造力;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行有效课堂教学呢?目前生物课改教学现状:1、多数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距新课程的要求还有着较大的差距。

2、很多教师还存在传统的讲述教学模式,因为这样教学省力。

3、教师在学生小组讨论探讨上调动、调节不到位,形式化较重。

4、教师还不能理解教材编写的意图,对于“观察思考”栏目,观察了而不会思考,甚者不观察不思考,不讨论;对于“资料分析”栏目,了解了资料而不会分析,甚者不会利用资料,不分析不讨论;至于“科学技术与社会”(STS)栏目教学更不会利用……因此,许多教学活动或环节还存在着低效甚至无效的现象。

为了尽快改变这种状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确立了“生物有效教学”课题。

二、生物有效教学方案行动研究的目标和意义通过本方案的研究,努力探索出一条既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又符合初中教学现状,有实效性,有可操作性的生物学科课堂教学模式。

在学生自主探究、共同合作和个体意义建构的基础上,发展学生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特别是提高学生信息时代学会学习和主动发展的能力。

三、生物有效教学方案行动研究的内容目前生物教学内容主要体现在新授课型、复习课型和实验课型。

1、新授课课型有效教学的基本模式:“问题导引、合作探究、分层指导、交流提升”课堂教学模式;并提出对学习效果进行检测与评估的有效方式。

2、复习课课型有效教学的基本模式:专题式、网络式、多样式的复习模式,并提出对学习效果进行检测与评估的有效方式。

【课题申报】提高初中生物学科研究能力的教育

【课题申报】提高初中生物学科研究能力的教育

提高初中生物学科研究能力的教育提高初中生物学科研究能力的教育一、申报主题和目的主题:提高初中生物学科研究能力的教育目的:通过科研教育,培养和提高初中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他们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激发他们参与生物科研的热情,为培养高素质科技人才奠定基础。

二、研究背景近年来,科技的发展对人类的生活和社会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应对未来社会的挑战,必须重视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

然而,当前的中学生物学教育主要注重知识的灌输和考试成绩,忽视了科研能力的培养。

初中生物学科研究能力相对较弱,存在以下问题:1.缺乏科学思维训练和探究的机会;2.实验资源匮乏,无法进行真实探究;3.缺乏科研导师和科研团队的指导。

三、研究目标本次研究的目标是通过教育方法和资源的优化,提高初中生物学科研究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提高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意识。

2.提供适合初中生的科研实践环境,增强他们实际动手能力。

3.为初中生提供科研导师和科研团队的指导,引导他们进行科研探究。

4.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培养他们对生物学科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

四、研究内容和方法1.研究内容:(1)科研教育的理论研究和教学模式设计。

(2)初中生科研能力的评估和培养方案研究。

(3)初中生物学科研实践课程的设计和实施。

(4)科研导师和科研团队的建设和培养。

(5)科研成果的评价和推广。

2.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了解国内外关于初中生物学科研究能力培养的理论和实践,总结经验,借鉴成功案例。

(2)调查问卷法: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学生、教师和家长对初中生物科研学习和培养的看法,了解现状和需求。

(3)实验研究法:通过设计和实施科研实践课程,观察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估课程的可行性和效果。

(4)对比试验法:通过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习成果,评估科研教育的效果和有效性。

(5)专家咨询法: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指导和咨询,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初中生物校本教研小课题(3篇)

初中生物校本教研小课题(3篇)

第1篇一、课题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日益加剧,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成为生物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初中生物课程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生物科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生物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本课题旨在探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为初中生物校本教研提供参考。

二、课题目标1. 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掌握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2.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 提高生物课堂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为初中生物校本教研提供参考,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三、课题内容1.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探究生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存策略,如温度、湿度、光照、食物等。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分析生物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如植物光合作用、动物行为等。

2. 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实验探究(1)观察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生长情况。

(2)研究动物在不同温度、湿度条件下的生理反应。

(3)分析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如植物根系对土壤的改良、动物对生态系统的调节作用等。

3. 生物与环境关系的教学设计(1)结合教材,设计具有探究性的教学活动。

(2)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

(3)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四、课题实施步骤1. 确定课题研究方向,成立课题研究小组。

2. 收集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

3. 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

4. 分析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

5. 整理教学资源,进行教学设计。

6. 举办教研活动,分享研究成果。

7. 对课题进行总结和反思,撰写结题报告。

五、预期成果1. 形成一套关于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实验探究方案。

2. 编写一套具有探究性的生物教学案例。

3.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4. 促进初中生物校本教研的深入开展。

六、课题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研究现状。

初中生物教研计划(3篇)

初中生物教研计划(3篇)

第1篇一、指导思想以《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提高学生生物学素养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推进生物学科教学改革,全面提升生物教学质量。

二、教研目标1. 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2. 提升学生生物学素养,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3. 优化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 加强校际交流,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三、教研内容1. 学习与研究《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及教材。

2. 探讨生物学科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3. 开展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4. 开展实验课教学研究,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5. 探索生物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教研活动安排1. 每月组织一次教研活动,活动内容包括:(1)学习《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及教材;(2)分析学生学业成绩,查找教学中的不足;(3)交流教学经验,探讨教学策略;(4)开展教学观摩、研讨活动。

2. 每学期组织一次教学公开课,邀请校内外专家进行点评,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3. 每学期组织一次实验课教学研讨活动,探讨实验教学中的问题,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4. 定期组织校际交流活动,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拓宽教师视野。

五、具体实施措施1.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1)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2)鼓励教师参加教育教学竞赛,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3)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2. 优化教学资源(1)建立生物学科教学资源库,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2)鼓励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提高课堂教学效果;(3)加强学校实验室建设,为实验教学提供保障。

3. 改进教学方法(1)采用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3)加强学科间的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中学生物教学提升计划

中学生物教学提升计划

中学生物教学提升计划目标本计划旨在提升中学生物教学的质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物知识,并激发他们对生物学的兴趣和热爱。

策略1. 优化教学内容:根据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研究需求,调整和优化教学内容,使其更易于理解和吸收。

使用生动有趣的案例和实例来说明抽象概念,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

优化教学内容:根据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调整和优化教学内容,使其更易于理解和吸收。

使用生动有趣的案例和实例来说明抽象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投影仪、计算机软件和互动白板等,辅助教学。

通过展示生动的图像、动画和视频等多媒体素材,增强学生对生物现象和过程的理解,提高研究效果。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投影仪、计算机软件和互动白板等,辅助教学。

通过展示生动的图像、动画和视频等多媒体素材,增强学生对生物现象和过程的理解,提高学习效果。

3. 实践与实验结合: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亲自参与实验和观察。

通过实践,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并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

实践与实验结合: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亲自参与实验和观察。

通过实践,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并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

4. 个性化教学:了解每个学生的研究特点和需求,采用差异化教学策略。

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提供个性化的研究材料和任务,激发学生的研究动力和发展潜能。

个性化教学: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采用差异化教学策略。

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材料和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发展潜能。

5. 评估和反馈: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估体系,及时给予学生反馈。

通过定期测验、作业评定和口头表达等方式,了解学生的研究进展和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评估和反馈: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估体系,及时给予学生反馈。

通过定期测验、作业评定和口头表达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和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中学生物教案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的教学策略

中学生物教案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的教学策略

中学生物教案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的教学策略传统的中学生物教学往往以教师讲授知识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然而,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我们需要转变教学策略,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科学实践中去。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旨在培养中学生物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是培养科学研究能力的第一步。

教师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引言、图片、视频或案例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唤起他们对生物学的兴趣。

此外,教师还可以邀请专业人士、科学家或生物学家来讲述他们的研究经验和成果,激发学生的学科兴趣。

二、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

在课堂中,教师可以提出一系列开放题目,引导学生思考。

同时,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探究性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践,培养他们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昆虫分类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捕捉昆虫并观察其特征,然后让学生自己分类并解释分类依据。

三、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是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环节。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研究,让他们选择感兴趣的生物学问题并制定研究计划。

在研究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必要的指导和资源,并要求学生进行实验、数据收集和分析。

学生将通过科学实践的过程,培养自己的科学研究能力。

四、鼓励学生展示成果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不能仅停留在实验室中,学生还需要学会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展示给他人。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学术报告或论文的撰写,并鼓励他们参加学术竞赛或科技创新活动。

通过展示成果,学生将更加自信,并且能够从他人的评价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研究能力。

综上所述,培养中学生物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的教学策略主要包括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和鼓励学生展示成果。

通过这些教学策略的实施,学生将能够从被动的接受者逐渐变为积极的参与者,并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研究能力。

提高生物学科实践探究能力计划

提高生物学科实践探究能力计划

提高生物学科实践探究能力计划《篇一》生物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提高生物学科实践探究能力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通过实践探究,学生可以加深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培养实验操作技能,提高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为了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生物学科实践探究能力,我制定了以下工作计划。

1.研究现状:了解目前学生生物学科实践探究能力的现状,包括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水平。

2.设定目标:根据研究现状,设定提高学生生物学科实践探究能力的目标,包括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提升、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3.设计实践探究活动:根据目标,设计一系列具有挑战性和创新性的实践探究活动,包括实验、观察、调研等。

4.组织实践探究活动:负责组织实践探究活动的实施,包括安排时间、地点、材料和指导教师等。

5.监测与评估:定期监测和评估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进展,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活动设计。

6.培训教师:组织培训教师,提升教师对实践探究教学方法和技巧的了解和应用能力。

7.第一阶段(1-3个月):研究现状,设定目标,设计实践探究活动。

8.第二阶段(4-6个月):组织实践探究活动,监测与评估学生的进展。

9.第三阶段(7-9个月):根据监测与评估的结果,调整教学策略和活动设计,继续组织实践探究活动。

10.第四阶段(10-12个月):进行总结和展示,评估提高学生生物学科实践探究能力的成果。

工作的设想:通过实施本计划,我期望学生能够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升生物学科的综合素养。

同时,也希望能够培养教师对实践探究教学方法和技巧的应用能力,提升教学质量。

1.每月组织一次实践探究活动,包括实验、观察、调研等,确保学生有足够的实践机会。

2.每季度进行一次监测与评估,及时了解学生的进展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和活动设计。

3.定期组织教师培训,提升教师对实践探究教学方法和技巧的了解和应用能力。

4.在每个阶段时,进行总结和展示,分享学生的成果和经验。

方案提高初中生物实验能力的方案

方案提高初中生物实验能力的方案

方案提高初中生物实验能力的方案提高初中生物实验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都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本文将提出一种针对初中生的实验能力提升方案,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生物实验技巧,培养科学素养。

一、创建实验室学习环境在学校中设置适合生物实验的实验室,营造良好的实验学习环境是提高初中生物实验能力的基础。

实验室应配备必要的实验设备、工具和材料,确保学生能够充分进行各类实验操作。

此外,实验室内应有充足的光线和通风,确保学生的安全和健康。

二、优化实验教学方法1. 引导性实验引导性实验是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教师应通过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方案和指导实验操作,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索,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阶梯实验阶梯实验是在一个实验系统中逐渐提升实验难度的方法。

通过逐步引导和梯度设计实验项目,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实验技巧,提高实验能力。

3. 小组合作实验小组合作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提高实验效率。

学生可以通过相互讨论、共同实验和结果交流等方式进行合作,互相借鉴和学习。

三、开展实践和实验性探究课程实践和实验性探究课程可以提供学生更多的机会进行实地观察、实验操作和实际问题解决。

学生可以通过进行植物观察、动物饲养、植物栽培等活动,培养观察和实验的能力。

四、加强实验安全教育实验安全教育是提高初中生实验能力的重要环节。

学校应加强实验安全教育,教育学生正确佩戴实验室用品,学习正确使用实验仪器和化学试剂,掌握实验中的安全操作措施,以保证实验的安全性。

五、课外实验活动和竞赛通过组织课外实验活动和竞赛,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实验能力。

学校可以邀请专业实验教师或科研人员组织实验示范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竞赛,展示自己的实验成果。

六、建立实验能力评估体系建立实验能力评估体系,定期对学生的实验能力进行评估和反馈,既能发现学生的不足之处,也能鼓励他们不断提高。

评估体系可以包括实验报告的撰写、实验操作的准确性以及实验结果分析等方面。

初中教师工作计划——提高学生生物实验能力

初中教师工作计划——提高学生生物实验能力

初中教师工作计划——提高学生生物实验能力一、背景与目标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实验教学在生物学科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作为一名初中生物教师,我深知实验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

本工作计划的目标在于通过系统的教学安排和科学的实验指导,有效提高学生的生物实验能力,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

二、工作计划1.加强实验教学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实验室设备的完善和安全,定期对实验器材进行检查和维修。

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验需求和学科发展趋势,逐步更新和引进新的实验设备,以满足实验教学需要。

1.优化实验教学课程设置结合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实验教学内容和进度。

注重实验课程的连贯性和系统性,确保学生在每个实验环节都能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高。

1.强化实验教学过程管理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

通过演示实验、分组实验、自主实验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同时,加强对实验过程的监督和指导,确保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1.开展实验教学评价与反馈定期对实验教学进行评价和反思,收集学生和同行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和改进实验教学方案。

同时,通过实验教学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帮助他们解决实验中的困难和疑惑。

1.加强实验教学师资培养作为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教学理念,提高自己的实验教学水平。

通过参加培训、研讨、交流等活动,学习先进的实验教学方法和经验,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实验教学服务。

三、具体措施1.落实实验教学时间安排确保每周安排至少一次生物实验课,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实验操作。

同时,合理安排实验课与其他课程的衔接,避免时间冲突影响实验教学的正常进行。

1.加强实验教学安全管理在实验教学中,始终将学生的安全放在首位。

制定详细的实验安全操作规程,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实验纪律和安全规定。

同时,加强对学生实验操作的监督和指导,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人教版初一生物课堂实施策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人教版初一生物课堂实施策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人教版初一生物课堂实施策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其中科学探究能力是其中之一。

在人教版初一生物课堂中,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策略和方法。

本文将介绍一些实施策略,以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一、提供适当的学习环境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学习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提供适当的学习环境:1. 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营造积极、互动的氛围,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和提问,激发他们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2. 提供必要的资源和设施:教师应确保学生能够使用到必要的实验器材、图书、软件等资源,并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相关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

3. 定期组织科学实践活动: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一些小型科学实验、观察和调查,以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的实践经验。

二、采用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方式探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人教版初一生物课堂上,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教学方式:1. 提问驱动: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研究欲望,激发他们主动探究的动力。

2. 合作学习: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内共同探究问题、交流思路和解决方案,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3. 自主探究: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权,让他们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感兴趣的科学主题进行探究,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能力。

三、注重实践操作和观察能力的培养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注重实践和观察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非常重要。

在人教版初一生物课堂上,教师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和观察能力:1. 开展实验活动: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并引导他们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结果。

2. 进行观察和记录: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生物样品的观察和记录,如观察昆虫、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记录能力。

中学教师工作计划——提高学生生物实验探究能力的课程设计

中学教师工作计划——提高学生生物实验探究能力的课程设计

中学教师工作计划——提高学生生物实验探究能力的课程设计一、引言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探究能力是学生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我们制定了以下中学教师工作计划。

二、目标通过本计划的实施,我们希望能够达成以下目标:1. 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操作能力;2.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增强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4. 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和交流能力。

三、课程设计1. 实验基础课程:通过基础实验课程,让学生掌握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和方法,如显微镜使用、实验器材使用等。

同时,引导学生了解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素养。

2. 探究性实验课程:通过探究性实验课程,让学生深入了解生物学实验的设计和实施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课程中,教师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3. 综合性实验课程:通过综合性实验课程,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进行较为复杂的实验设计和操作。

课程中,教师将引导学生分析实验中的各种因素,掌握实验中的关键技术,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操作能力。

4. 协作性实验课程:通过协作性实验课程,让学生了解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交流能力。

课程中,教师将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鼓励学生相互协作、交流心得,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交流能力。

5. 创新性实验课程:通过创新性实验课程,鼓励学生自主选题、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创新性实验。

课程中,教师将引导学生发现新问题、提出新思路、尝试新技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同时,为学生提供实验室开放时间,支持学生进行自主实验和创新实践。

四、实施方案1. 教师培训:为了更好地实施本计划,需要对教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师的实验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

培训内容包括实验教学方法、实验设计和操作技能、创新教育理念等。

2. 学生分组:根据学生兴趣和意愿,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人数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大连池市第二中学校任江涛
初中生物课堂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改变传统的机械灌输、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实现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教学观。

随着课改的实施,我市初中生物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出现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活动,这说明教师们在努力的研究和实施着课改理念,但由于受到时间因素、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因素、传统的教学观念、对教材的不适应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出现了学习活动缺乏目的、活动效果较差、活动时间随机性较大的现象,导致课堂教学目标完不成,教学效果和效率很低的现象,因此,研究如何提高生物课堂学生能力的问题就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在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科学技术与社会等创设学习情景方面;在短时间内引导学生有效学习方面都也存在着困难。

因此,研究如何提高课堂中学生能力的问题也凸现出来。

传统的教学策略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往往忽视学生的学习,主要从教师的角度看待教学策略,而缺乏对学生学习的指导方面的考虑,学生没有学习习惯,也不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

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被束缚着。

必然会出现低效,甚至无效现象的存在。

正是基于上述本地区、本学科的生物学科教学现状,为了引领生物学科教师进一步对教育理论和专业知识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初步形成学科教学的优势资源切实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提高本地区中学生物学科的教学水平,很有必要研究采用那些策略来保证生物生物课堂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引领教师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有关的提高学生能力的教育理论,用教育理论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解决课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以下突出问题:学生探究需要时间较长,课堂教学任务完不成;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形式化,一些探究活动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探究活动没有一定的问题情景而显得空洞没有价值。

合作学习内容、过程、结果的价值和实效性都存在着不足。

2、探索体现
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学习目标堂清的特点的课堂教学模式,初步建立学生有效学习,教师有效教学的教学策略实践体系,从而实现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提高自己的能力、师生在教学互动过程中的最高达成率的研究目的,真正实现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的目标。

3、集中教师的集体备课,初步形成以每一课为单位的教学设计案例,积累包括教学目标、学习情景创设、自学指导、堂清练习题在内的课堂教学资源,加强资源共享与交流,提高生物学科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假说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新课程理念能够在教学实践落实,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使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有实效既达成三维目标的落实。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原则
1、“学习中心论”是当代有效教学的核心理念。

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提高学生能力的根本目的,也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惟一标准;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是有效教学的出发点和基础;提供和创设适宜的教学条件,促使学生能力的提高是生物课堂实质和核心。

2、在生物课堂中提高学生的能力理论认为:控制系统驾驭控制着整个学习过程, 作用于学习行为的始终,其作用主要体现在(1)、激活和唤醒神经系统的智力因素
和非智力因素,使大脑进入学习状态,注意力指向学习任务.(该理论指导创设学习情景)。

(2)、认识学习内容、性质及特点,明确学习目标,根据学习对象的特点,结合学生认知实际,制订学习计划(该理论基础是对学生进行自学指导的基础)。

(3)运用反馈机制,监控“建构”过程,随时调整认知策略及建构措施。

(这是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进行交流、反馈、巩固的理论依据)(4)、掌握“应用”机制,运用练习及实践手段,检验“建构”成效,巩固认知成果。

(这是进行堂清检测的理论依据)。

本课题的研究主要是解决新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合作学习与课堂规定的时间内完不成学习任务、学生学习过程形式化严重的现象提出的,主要目的是解决课堂上学生学习的实效性,采取的措施突出堂清的落实。

关注的焦点主要有如何创设学习情景、合理指导学生自学、设置怎样的反馈题和堂清测试题、如何进行反馈。

从而提高学生的能力基于上述目的要求,本课题的研究应遵循以下原则:
1、贯彻主体化原则:要求在教学中做到:树立现代的学生观,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学习是教学的中心;
2、贯彻“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相统一的原则:要求在教学中加强“双基”,同时在落实“双基教学”的过程中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习惯。

3、贯彻学习化原则:在教学中要把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贯彻在教学过程的始终。

4、贯彻结构化原则:在教学中要把学生的背景性认知结构的状况(认知基础和生活实践常识)作为教学的出发点;要把系统、扎实地学习掌握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作为教学的重点;
5、贯彻最优化原则:在教学中要做到优化学习环境,引导学生采取恰当的方式进行学习;以优化教学目标为核心优化教学过程。

五、课题研究的对象初中生物学科课堂教学(包括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学生学习的指导、学生的学习反馈和巩固、学生能力的提高)
六、课题研究的内容研究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等方面能力的提高。

1、学习情景创设
2、对学生的自学进行自学指导设计
3、学生自学反馈交流策略
4 、堂清测试题的设计和反馈5、学生实验操作,实践能力的提高。

6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七、课题研究的目标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改变我市生物学科课堂教学中伴随着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发生转变而出现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学习形式化严重、实效性较差的问题。

2、落实课堂教学目标的堂清,提高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具体体现在课堂上学生有积极的学习情绪、始终处于活跃的思维状态、积极参与有目的的学习活动、进行交流反馈,围绕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科学适量的堂清测试题并进行检测反馈)。

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的实施,
3、初步形成体现情景导入、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自学指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交流反馈、堂清巩固特点的中学生物课堂有效学习的教学模式。

积累优势教学资源、提高学科教师的业务水平,进而提高我市生物学科的教学水平。

八、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技术手段本课题的研究主要从教师的备课、组织课堂教学、指导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反馈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为内容,注重操作策略的实施,因此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

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等能力。

九、课题组研究人员分工及责任课题主持人:任江涛、负责引领课题组教师进行教育
理论学习,提供课题研究过
程中的相关资源,为教师的研究搭建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

组织教师进行课题研究的阶段交流与总结。

课题实施人员:一中、曲宪玲。

二中、唐立新、焦春莲、华玉河等中学的生物教师参加课题实施。

十、课题研究的步骤
第一阶段:调查研讨拟订课题制订课题实施方案
2011年9月---10 月进行一中、二中的生物学科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听课、交流,总结课改实施中课堂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方面调查学科教师队伍的情况,组织教师到一中、二中等中学听课,交流,初步认识生物课堂堂清的策略、重要性及可操作性,总结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讨解决问题的思路。

在此基础上初步拟订本课题。

制定课题实施方案。

认真学习相关的有效教学的理论,学习新课程的有关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相关理论。

学习中学生物课程标准及解读。

将七年级上册教材内容分配给课题研究基地学校,要求承担课题研究的教师依据方案要求和相关的理论指导设计教学案例。

第二阶段:按照课题研究方案进行研究阶段。

第一步:2011年9月—10 月:为课题研究教师提供充足的教育理论知识,提供集体备课资源(七年级生物学上册的教学设计案例),要求课题组教师依据课题方案实施课堂教学;进行课题研究反思,撰写研究反思论文。

形成《七年级生物学上册的教学设计案例集》
第二步:2011年11 月---2012 年11 月:组织教师进行交流和阶段总结,互相学习,提炼并研究解决课题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利用假期将七年级下册教材的备课任务下分到课题组教师,按课题要求进行备课,制定教学设计。

学期开学要求依据教学设计、课题方案实施课堂教学;形成《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案例集》第三步:2013年7月----- 2013 年8 月:利用假期将八年级上册教材的备课任务下
分到课题组教师,按课题要求进行备课,制定教学设计。

学期开学要求依据教学设计、课题方案实施课堂教学;组织课题研究阶段观摩展示研讨活动;形成《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案例集》。

第四阶段:总结阶段
2013年8 月—10月总结课题研究材料,从课堂教学案例、教师研究论文、撰写研究报告、几个方面来进行总结。

十一、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1、课堂教学展示:初步形成具有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

2、建立详细的资料库编写一批具有北方特色的初中生物学调查实验材料。

3、研究报告和教师的教学论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