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概述
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概括来说可以分为三大块去解释:①世界的物质性;②事物的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③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接下来就以这三部分来讨论。
一、世界的物质性。
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对物质的正确理解是我们认识和把握世界本质和规律的前提。
一切唯物主义哲学都是从这一前提出发,把物质范畴作为自己理论的基石。
从古到今,唯物主义对物质概念的理解,经历了从朴素到科学,从片面到比较全面的认识过程。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以近代科学为基础,把物质等同于科学发现的物质结构层次——原子,虽然使唯物主义对物质概念的理解建立在自然科学发展的基础上,但却不理解哲学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的概念之间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既经不起自然科学进一步发展的检验,也经不起唯心主义的进攻。
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
恩格斯说:“运动,就它被理解为物质的存在方式、物质固有属性这一最一般的意义来说,涵盖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变动直到思维。
实践是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区分和统一的基础。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原理哲学的基石。
二、事物的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联系和发展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
事物的普遍联系有一系列的特点:首先,联系具有客观性;其次联系具有普遍性;再次联系具有多样性;最后联系具有条件性。
事物的永恒发展,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事物相互作用之间的结果,是使事物原有的状态和性质发生程度不同的变化。
事物的联系和发展是通过一系列基本环节得以实现的。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性质。
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
意识的本质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2、意识统一于物质
人脑结构复杂、机能完善
2、意识统一于物质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第一信号系统 第二信号系统
条件 反射 语言 文字
第一信号系统
(具体事物刺激)
狗的条件 反射
人和动 物共有
谈梅生津
第二信号系统
(语言刺激)
谈虎色变
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2019/4/12
2
2019/4/12
3
2019/4/12
4
二、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世界统一于物质。
1、自然界统一于物质
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 其复杂的化学变化过程,一步步形成的。人们 现在已知的植物有三十多万种,动物有一百五 十多万种,还有众多微生物,科学已经揭示了 他们之间的亲缘关系。生物的产生和进化是自 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2、意识统一于物质
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 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意识一开 始就是社会的产 物,而且只要人 类存在着,它就 仍然是这种产 物。”
古人类使用工具进行劳动
2、意识统一于物质
意识是物质世 界的主观映象
“天才们无论怎样 说大话,还是不能凭空创 造,描神画鬼,毫无对证, 本可以专靠神思,所谓 ‘天马行空’似的挥写了, 然而他们写出来的,也不 过是三只眼,长颈子,就 是在常见的人体上,增加 了眼睛一只,增长了颈子 二、三尺而已。”
超级玉米Biblioteka 特大土豆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意义
•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石,同时有 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路线和思想方法:要坚持一 切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 这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想问题、 办事情的根本立足点。我们要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的最大国情出发,既看到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基本国情没有变,也要看到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发生了变化,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 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而使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的长过程中又呈现出更加具体的阶段性特 征
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37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脱离物质的运动是 没有的。
运动形式 机械运动 物理运动 化学运动 生物运动 社会运动 思维运动
运动主体 宏观物体 分子、原子、基本粒子和场 原子、离子、原子团 蛋白质、核酸、生物个体、生物种群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及人 人的大脑
8
第二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 的问题,即思维能否认识存在,能否正确 反映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 在认识论上产生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区 别。
9
可知论
认为物质和意识具有同一性, 主张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凡以知, 物之理也; 可以知,人 之性也。
荀 子
10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 栩栩然蝴蝶也,不 知周也。俄然觉, 则遽遽然周也。不 知周之梦为蝴蝶与? 蝴蝶之梦为周与? 周与蝴蝶则必有分 矣。此之谓物化。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 及其发展规律
1
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一)世界观和哲学基本问题 • 1、 哲学与世界观
2
(1)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这是从哲学的研究对象角度下的定义,在
理解这个定义时,必须首先弄懂什么是世界观, 什么是方法论,世界观和方法论之间是什么关 系。
3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 就必然会有什么样的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了 世界观,它是一定的世界观在人们活动中的 落实。二者关系用图示意如下:
1、时间的涵义 时间: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 特征:一维性。
古人云:“时乎时乎不再 来”,“机不可失,时不再 来”,“一寸光阴一寸金,寸 金难买寸光阴”,这些都是时 间一维性的生动写照。
58
马克思主 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知识概括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知识概括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包含了众多重要的知识,以下将为您进行重点概括。
一、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1、物质及其存在方式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物质的存在方式是运动,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2、事物的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和条件性。
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着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3、对立统一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二者相互联结、相辅相成。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包含共性。
4、质量互变规律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基本状态。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5、否定之否定规律事物的发展是通过辩证否定实现的,辩证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发展和联系的环节,其实质是“扬弃”。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二、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1、实践与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表现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和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能够指导实践取得成功,错误的认识会导致实践失败。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物质是构成世界的基本要素之一,它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事物中。
无论是大自然中的山川河流,还是人类创造的建筑和科技产品,都是由物质构成的。
物质的存在和发展不仅是人类生活和社会进步的基础,也是自然界中各种变化和运动的根本原因。
本文将从物质的本质、物质的发展过程以及物质发展的规律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物质的本质物质是构成现实世界的基本要素,它具有一定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征。
根据现代物质观,物质通常表现为具有质量和体积的,具有可感知属性的实物。
物质由微观的原子、离子和分子组成,通过不同的组合和排列形成各种物质的状态,如固体、液体和气体等。
物质的本质是运动的。
根据物质运动的观点,物质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在不断地变化和运动中。
物质的运动包括微观的分子动力学和宏观的物质迁移、变形等过程。
形成物质的运动的原因是微观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和能量的转化。
二、物质的发展过程物质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包括物质的生成、发展和消亡等阶段。
在宇宙大爆炸后,物质通过星体的聚合和扩散等形式进行生成和演化。
在地球上,物质通过地壳运动、大气气候变化等过程进行演化。
而在人类社会中,物质的发展则主要表现为生产力的提高和科技进步。
物质的发展过程中有着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自然条件、社会需求和人类智慧等。
自然条件如气候、地质和生物环境等对物质的生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
社会需求指人类对物质生活和文化需求的追求,它推动了生产力的提高和物质发展的进程。
人类智慧则是人们在实践中积累的知识和技能,它直接推动了科技进步和物质创新。
三、物质发展的规律物质的发展符合客观的规律,即物质发展的规律。
这些规律是在物质运动和物质转化中产生的客观规律性。
根据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物质发展的规律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发展的普遍性和基础性:物质的发展是普遍存在的,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表现出物质的不断变化和发展。
2.辩证性和矛盾性:物质的发展是辩证的过程,包含着各种矛盾的存在和解决。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物质是构成世界的基本要素之一,它包括我们所能感知到的一切实体,从微观的原子和分子到宏观的天体和自然界中的各种物质。
物质的存在和发展是世界存在的基础,同时也受到一定的规律制约。
本文将探讨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一、物质的基本属性物质具有质量和体积两个基本属性。
质量是物质的基本特征,是物质对于引力的反应。
体积是物质所占据的空间大小。
除了质量和体积外,物质还具有其他属性,如颜色、形状、密度、电导率等,这些属性决定了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二、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物质是由原子或分子构成的。
原子是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它们以一定的方式结合形成分子、晶格等物质结构。
不同的原子和分子通过形成不同的结构,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物质。
例如,氧气由两个氧原子组成,形成O2分子;水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组成,形成H2O 分子。
不同的物质结构赋予了物质不同的性质和用途。
三、物质的物态变化物质在不同的条件下可以存在于不同的物态,主要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
固态下,物质的分子紧密排列,相互之间有规则的振动。
液态下,物质的分子之间相对较近,可以自由流动。
气态下,物质的分子之间距离较远,具有较大的运动能力。
物质在不同的物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这种转化受到温度、压力等条件的影响。
四、物质的能量和运动物质具有能量,能量是物质运动的基础。
物质的能量包括内能、动能和势能等形式。
内能是物质分子或原子内部所具有的能量,动能是物质因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势能是物质由于位置或状态的不同而具有的能量。
物质的能量决定了物质的热力学性质,例如温度、热容等。
物质具有运动性,无论是微观的原子和分子还是宏观的物体,都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原子和分子的运动表现为振动、旋转和自由运动等形式。
物质的运动性与其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物质的分子运动越剧烈。
五、物质的发展规律物质的发展受到一定的规律制约,其中包括物质的不灭性、运动性、转化性和发展性等。
1.物质的不灭性:根据物质守恒定律,物质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被创造或消灭,只能通过物质之间的转化来改变其形态和组成。
马克思主义理论概述第一章主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物质世界的实践唯物主义:物质决定意识,存在决定思维。
唯心主义:意识决定物质,思维决定存在。
物质的客观实在性: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坚定了理论基础。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1.什么是运动?涵盖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与过程,从单纯的位置直到思维。
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着,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
2.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容,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3.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第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第二,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
第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4.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要把握以下两个大的方面:一是,实践是是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二是,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
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第三,时间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了。
三.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物质性是世界存在的基本特征之一,它是指事物具有物质形态,包括物质的存在和物质的性质。
物质性既是世界存在的基本特征,也是物质世界发展的根本动力。
物质性的发展规律则是指物质在运动和发展过程中所遵循的规律,它揭示了物质在数量和质量上的变化规律。
物质性是世界存在的基础,没有物质的存在就没有世界。
物质具有质量、空间和运动的特点。
质量是物质的基本属性之一,它是物质与其他事物相互作用时所表现出来的物质的固有属性。
空间是物质存在的载体,物质需要有一定的空间才能存在和运动。
运动是物质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形式,物质通过运动实现一切变化和发展。
物质性不仅包括物质的存在,还包括物质的性质。
物质具有多样性和可变性。
多样性是指物质的种类繁多,世界上存在着大量不同类型的物质,包括固体、液体、气体等。
可变性是指物质的性质是可以变化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经历质的变化和量的变化。
物质性的发展规律包括质的发展规律和量的发展规律。
质的发展规律是指物质从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转变的规律,即物质的性质的变化规律。
质的发展规律包括质的互变规律、质的量变规律和质的阶段性规律。
质的互变规律是指不同种类的物质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如水可以变成冰或蒸汽,但其质量守恒。
质的量变规律表明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产生数量的变化,如固体物质与液体的融化和汽化,量的变化不改变物质的质量。
质的阶段性规律指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经历一连串的质的变化过程。
量的发展规律是指物质在不同条件下数量的变化规律,主要包括量的增减规律和量的消亡规律。
量的增减规律是指物质的数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增加或减少,如物质的聚变和裂变过程。
量的消亡规律是指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消失,如物质燃烧成灰一样,物质的数量发生了消减。
物质性的发展规律是普遍存在于世界的各个领域和层面的。
在自然界中,物质的变化规律是自然科学研究的基础。
在人类社会中,物质的发展规律决定着社会的变革和进步,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和速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PPT课件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精选全文
43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 发展中的作用
26
1、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 物质活动
人类实践活动的具体形式丰富而多样 三种基本形式: 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基础、主导 处理社会关系实践 科学实验
27
1、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 物质活动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 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 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
37
2、事物的永恒发展
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一个过程。 现实意义:
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总趋势,把握我国正 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
38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1、世界的联系发展都是有规律的 三大规律都是从不同侧面揭示世界怎样联系 和发展的 对立统一规律—世界发展的原因和动力 质量互变规律—世界发展的阶段性过程 否定之否定规律—世界发展的趋势
21
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是标 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 畴。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 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 运动的特殊状态。
15
四种哲学形态
唯物论、唯心论、辩证法、形而上学相互交织, 形成四种哲学形态 唯物主义辩证法 唯物主义形而上学 唯心主义辩证法 唯心主义形而上学
16
1、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也是人们在实际活动中的基本 问题。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 观的基本问题。 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历史唯心主义: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实践是客观的、物质的和感性的活动。
实践走出了意识活动的范围,成为一种能使外部对 象发生某种改变的现实的物质活动。
第二,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自觉活动。
人能使环境按照自己的意图和需要发生变化,同时 还通过这种活动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第三,实践是社会性的、历史性的活动。 人离不开社会,总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实践的社会
社会结构—个人主体 集团主体 社会主体
实践能力包括三方面:
一是人本身的自然力即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 和。
二是主体的知识、经验和技能。 三是主体的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
b实践客体
主体的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是进入主体 的实践活动领域从而为主体所探索和改造的 客观事物。
一方面,客体具有客观性特点。
Simple Share Slow
生活态度3S
2、世界观 世界观
人对于生活在其中的物质世界以及人与世界 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3、西方哲学的基本问题
(1)从哲学史看,哲学基本问题是一个历史 发展过程,在每个大阶段呈现不同形态。
(2)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不
自然观
彻 底 性
近代形而上 学唯物主义
历史观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3)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观
马克思“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 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 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 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 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 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活动作为对象性的活 动。”
第二,“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不能简单 等同于“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马原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马原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唯物史观,它认为物质世界是人类存在的基础,物质具有客观独立性和普遍性。
马克思主义追求揭示物质世界的本质和规律,以达到改造社会和实现人类自由发展的目标。
本文将从物质的本质、物质的发展和物质的规律三个方面深入探讨马原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一、物质的本质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客观存在的,它是一种客观存在、客观实在的东西。
物质不是人们主观意识的产物,而是人们活动的前提和基础。
物质对于人类来说是有限度、可感知和可改造的。
马克思指出:“物质是存在的唯一形式,即真实的,即物质世界,物质是感觉的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物质的本质是多样性和统一性的辩证统一。
物质世界具有无限多样性,包括无数的物质形态、性质和规律。
然而,在这种多样性之中,物质世界仍然具有一定的统一性,它是以一定的规律和规则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
二、物质的发展物质的发展是物质世界的根本属性之一。
物质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的。
根据唯物史观的观点,物质的发展是底层决定上层的。
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变革、科学的进步、技术的创新等都是物质的发展的表现。
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的发展是由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
物质的内因是物质内部的矛盾和斗争,物质的外因是外部条件和环境的影响。
物质的发展是通过内部矛盾的不断变化和斗争的推动来实现的。
三、物质的规律物质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物质的规律是客观存在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的规律可以通过科学的研究和实践来揭示和掌握。
物质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长期性的规律。
物质的规律主要包括生产规律、经济规律、科学规律、自然规律等。
生产规律是人类社会中生产活动所独有的规律,它决定了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和变化。
经济规律是指反映经济活动中客观规律的规定。
科学规律是揭示科学研究活动中普遍性规律的规律,它也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础。
自然规律是物质世界中自然界存在的规律。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阿那克西曼德:万物的始基是 “无限者”
阿那克西美尼:万物的始基是“气”
赫拉克利特:世界是永恒燃烧着的“火”
古代中国的朴素唯物主义
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说”
“五行”说
“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 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 金曰从革”。
阴阳说
“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 于是有地震” —— 伯阳父
③承认联系客观性和普遍性的意义
➢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是科学发现 和技术发明的前提和基础。
➢是指导人们合理建立各种联系的客观要 求和实践原则。
3.联系的多样性和条件性
①联系的多样性:事物的联系是复杂多样的。
主要形式有因果联系、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 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主要联系与次要联系、 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等。 不同的联系对事物存在和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各 不相同的。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和主要的 联系,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而外部的、非本质的、偶然的和次要的联系, 则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事物的发展进程。
首先,实践是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 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
其次,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是理 解和解释一切社会现象的钥匙。
二、物质与意识的辨证关系
(一)意识的起源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无机物的反应特性
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刺激感应性
指生物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和作用的应答能力。
葵花向日
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一般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
和。”
——《老子》
“一阴一阳谓之道” ——《易传》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基本观点
原子是世界的本原,物质是由 原子构成的,原子是不可分的。 原子的特性就是物质的特性。
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知识点总结
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知识点总结
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因而我们可以了解物质的分布以及它们间的相互关系,而物质的发展也是紧密相关的。
本文将就这一话题,总结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开始我们来谈谈世界的物质性。
世界的主要物质是原子,它们是由质子、中子以及电子组成的,他们之间的关系使得物质可以实现物质交换,调节宇宙中物质的分布。
此外,还包括各种分子、微粒、细胞等。
物质之间存在着强烈的化学作用,由此构成了世界的物质结构。
此外,物质还存在着一些不稳定性,如果物质所处的环境不合适,物质就会发生变化,从而改变宇宙中物质的分布,这种变化也是世界物质性的一部分。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物质发展的规律。
物质的发展是由能量引起的,能量的本质是物质的结构中的量子态,量子态的能量会对物质的形态和属性产生影响,使物质朝着一定方向发展。
此外,物质的发展也受到了来自外部环境的刺激,外部环境中的能量也会影响物质的发展,从而使物质发生变化。
最后,还要说一说物质发展的规律。
在发展中,物质都朝着更复杂和更稳定的方向发展,也就是所谓的“自组织趋势”。
这一趋势可以被发现在自然界中,可以观察到许多自然现象是由物质的发展趋势所决定的。
综上所述,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是由物质组成,而物质发展则受到能量的影响,物质会朝着更复杂和更稳定的方向发展,从而形
成自组织趋势。
这些都是我们需要认识和研究的知识点,它们可以为我们深入理解物质发展和其可能产生的自然现象提供研究依据。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概述(PPT83页).pptx
• 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 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2.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1)意识的起源
•意识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 非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人类意识。
(2)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和运
动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 形而上学;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3)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静止是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 条件下、一定范围内所处的稳定 和平衡状态的哲学范畴,静止是 运动的特殊状态。
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辩证统一
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 和绝对的;静止总是暂时的 和有条件的,因而相对的。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形而上学 辩证法
辩证法
是主张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世界 观方法论,用联系、运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古代朴素辩证法
辩证法
唯心主义辩证法 唯物主义辩证法
(1)古代朴素辩证法
“一切皆变,一切皆流。”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赫拉克利特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 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 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恒也”。
客观唯心主义
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坚持精神第一性;物 质是精神的产物或表现。
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理在事先 理本气末
绝对观念
朱熹
黑格尔
主观唯心主义
存在就是被感知 贝克莱
宇宙便是吾心, 吾心即是宇宙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概述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21
(一)事物联系和发展的规律性
1、规律:事物在运动发展过程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2、规律的特点: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 3、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
(1)规律的类型:
从起作用的范围可分为个别规律、特殊规律和一般规律 从内容可分为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和思维规律。 自然规律是自然现象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社会生活过程诸现象间的本质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5
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一)事物的普遍联系 (二)事物的永恒发展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6
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一)事物的普遍联系
1、联系 ——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7
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一)事物的普遍联系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要始终不渝地坚持对外 开放的基本方针。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11
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一)事物的普遍联系 (二)事物的永恒发展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12
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一)事物的普遍联系 (二)事物的永恒发展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13
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一)事物的普遍联系 (二)事物的永恒发展
3、普遍联系观点的意义
(1)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
观念,从动态中“考长察期事闭物关的自普守遍联,系把。中防止只见局部,不 见整体,只见树国木搞,得不贫见穷森落林,后一,叶愚障昧目的形而上学观点。 (2)为我国实行对外开无放知政”策和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概述(PPT 83页)
(3)时空的辩证法:无限性和有限性的对立统一
宇宙中的每一个具体事物 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有限的, 但是,各种具体事物的数量是 无限的,它们的转化、发展也 是无穷的。正是无数有限的具 体事物,构成了无限的物质世 界。
“有始也者,有未始而有始也 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 者。” 《庄子•齐物论》
4.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根本方法
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一)事物的普遍联系
1.联系
涵义: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客观性 特点: 普遍性:
多样性
太阳系结构示意图
(二)事物的永恒发展
1.发展的普遍性
(1)联系、运动、发展的关系:没有联系就构不成运动; 离开事物的运动,也不能理解事物的联系;运动作为 一般变化和过程,包含了发展,发展只是一种特殊的 运动;发展又代表了运动的一般趋势和方向,揭示着 运动的本质。
(2)发展的含义:发展就是标志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整体趋势 和方向性的哲学范畴,是物质运动中前进的变化和进化的趋 势。
(3)事物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合乎历史前进方向, 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4)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
客观唯心主义
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坚持精神第一性;物 质是精神的产物或表现。
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理在事先 理本气末
绝对观念
朱熹
黑格尔
主观唯心主义
存在就是被感知 贝克莱
宇宙便是吾心, 吾心即是宇宙
陆九渊
• “心即理” • “心外无理” • “心外无物”
王阳明(1427-1529年)
具有一维性和不可逆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就是美本身的理念
路漫漫其悠远
柏拉图
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的发展经历了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近 代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和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 唯物主义三个基本阶段。
路漫漫其悠远
培根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特点是把世界的本
源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实物,虽然它肯定 了世界的物质性,原则上是正确的,并有可贵 的辩证法思想,但也存在着直观性、猜测性等
缺陷。
路漫漫其悠远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即机械唯物主义, 继承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关于物质是世界本原 的思想,吸取了近代自然科学的成果,是从自 然科学基础上产生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在许多 细节方面更加清晰准确了。不过它同样受到自 然科学本身发展状况的限制,存在着机械性、 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等严重缺陷。
题
能:可知论
否:不可知论
路漫漫其悠远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何以成为哲学的基本问题
?
1、认识和改造世界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2、对它的回答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 基础 (才能更好地理解世界的本质,把握世界的联系和发展,认识 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3、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人类一切实践活动的 核心内容。
人生观和世界观是 互相贯通的。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存在着一般与个 别的关系。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具体 科学以哲学为指导。
具体科学
哲学
部分世界
整个世界
路漫漫其悠远
特殊规律
一般规律
2、哲学基本问题: ★世界两大现象:物质现象\精神现象(谁是世界的本源)
★人类两大活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二者的关系如何) ——不能回避的核心问题:二者的关系如何——哲
主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把精神,即人的感觉、经
验、意志等看作是世界的本原,万事万物的 创造者,而客观物质世界反倒是这个主观精 神的产物。
“存在就是被感知”
路漫漫其悠远
客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看作是先于物 质世界、独立于物质世界之外而存在的,认 为客观精神是万事万物的本原或本质,世界 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它演化产生的,并最后 归结于这种外在于物质的精神。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 规律概述
路漫漫其悠远 2020/4/14
[教学目的] 本章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从总体上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把
握世界的本质及自然、社会、人类统一的基础,认识世界的存 在状态及发展规律;同时,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理解物质世 界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把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特征及其同 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了解其各部分的内在联系,掌握辩证地 认识事物的原则和方法。 [教学重点] 物质的根本属性及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规律及其特点;唯物辩证 法的总特征及核心内容;意识的本质及能动作用 [教学难点] 1.物质的唯一特性与根本属性的关系 2.意识的起源 3.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路漫漫其悠远
• 哲学,这门学问中国过去叫 “道学”、“理 学”。是研究道、理的。
• 什么是道?道与器相对 《易传》:“形而上者之谓道,形而下者谓 之器。” 道----“形而上者”----有形的东西(“有 ”\器)背后无形的东西,是“无”
路漫漫其悠远
“道”--”无”的含义:
A.无形中创生、主宰万物的鬼神(巫以舞事无之 “ 无”) B.道家之道——无,万物之本原 C.道理——器物\现象和知识背后最基本观念 哲学讨论最基本观念的学问,不是知识、技能。
◎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世界是怎样存在的?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
恒发展的,对立统一规律是世界联系和发展的根本 规律。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路漫漫其悠远
辩证唯物主义
唯物
主义
与
哲
唯心 主义
学
基
本 可知
问论 题与
不可
知论
世界及其规律
路漫漫其悠远
路漫漫其悠远
3、哲学基本派别及其历史形态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史上互相对立的两大基 本派别。在哲学史上这两大派别的争论和斗争,同时还
伴随着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
是什么?
世界
怎么样?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路漫漫其悠远
辩证法 形而上学
唯心主义 包括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贝克莱
路漫漫其悠远
黑格尔
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精神(意识)和物 质的关系问题。
路漫漫其悠远
对第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 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流派。
凡是承认存在即物质是第一性的,是本原,而思维即 精神是第二性的,是派生出来依附于物质存在的,就是唯物 主义;
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
着的活火
路漫漫其悠远
赫拉克里特
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Βιβλιοθήκη 世界观路漫漫其悠远
哲学
哲 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方法论:是指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
本方法。
人生观:是对人生的意义和最终目的的看法和根
本态度,它包括对人生的意义、价值、 目的、理想、信念、生死、苦乐、荣辱 等问题的观点和态度。
世界观
路漫漫其悠远
人生观
物质世界
普遍联系 永恒发展
对立统一规律 马克思主义基石,根本方法
路漫漫其悠远
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 (一)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
• 1、世界观与哲学
•
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
路漫漫其悠远
•
方 法 论
路漫漫其悠远
哲 学:是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世界观;
哲学就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 识的概括和总结。
凡是认为思维即精神是第一性的,是本原,而存在即物 质世界是第二性的,是由精神决定的,就是唯心主义。
心动
旗动!
风动!
路漫漫其悠远
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即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 一性的不同回答可分为不可知论和可知论。
休谟
康德
路漫漫其悠远
物质本原:唯物主义
何谓本原?
哲 学
意识本原:唯心主义
基
本
问
能否统一?
路漫漫其悠远
现在:哲学讨论一些最基本的信念与原理 哲学最根本的态度是反省、反思。
• 反省、反思知识、观念或现象 • 从事物、行为中抽身。它产生于惊讶、困惑、
愤怒等 找到这基本的观念、原理就能理解(为什么)或
怀疑(怎么会) • 哲学本质上是批判性的。
路漫漫其悠远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世界观与哲学的基本问题: 关于世界的本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