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港发展中的问题与探索
丹东经济发展现状
![丹东经济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4ac57a81f121dd36a22d8225.png)
丹东经济发展现状摘要:丹东作为中国最大的边境城市,其经济发展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从丹东经济发展现状入手,分析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与主要挑战,并提出丹东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
关键词:丹东;经济形势;战略举措一、丹东经济发展现状1.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从三次产业比例关系看:2004-2005年,丹东产业结构呈现出“三二一”格局;2006-2012年,产业结构呈现出“二三一”格局。
经过九年的发展,三次产业的比例由2004年的17.4:37.8:44.8调整为2012年的13.8:50.1:36.1。
表现出第一产业比例逐年下降、第二产业比例逐年上升、第三产业比例下降的明显态势。
分析其因为是2004年之前,丹东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发展水平过低、总量过小,导致第三产业比重相对偏高。
而2005-2009年,丹东民营经济发展迅速,民营企业增加值年均递增27.1%, 2010年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82%,民营经济已从“半壁江山”发展成为全市经济的主导力量。
此外,丹东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一直较为落后,传统的服务业增长幅度有限,所以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下降。
2.工业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
初步形成以汽车和汽车零部件为主导的装备制造业、农产品加工业、矿产资源开采及深加工、电力生产四大主导产业。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886户,2011年896户,实现增加值428.5亿元,比上年增长11.3%。
主营业务收入完成1271.2亿元,比上年增长11%;2011年,以仪器仪表产业基地等重点园区为拉动,形成了超10亿元以上产业集群11个,主营业务收入达到810亿元,增长34%。
3.农业生产稳步推进。
全年粮食总产量95.2万吨,比上年下降4.4%,是历史上的第二个丰收年。
2011年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达到99.6万吨。
2012年,水产品总产量达到57万吨,东港梭子蟹、黄蚬子、杂色蛤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
东港草莓产业获全国草莓第一县和省政府“一县一业”认定。
浅析丹东港口岸
![浅析丹东港口岸](https://img.taocdn.com/s3/m/1079c7cada38376baf1fae1a.png)
浅析丹东港口岸作者:院系:班级:指导教师:时间:摘要随着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不断发展,作为国际贸易桥梁的港口口岸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断凸显,港口口岸环境的优劣对于港口所在地吸引资金、贸易、物流具有重要影响。
世界各国港口纷纷采取各种措施,改善港口口岸环境,力图通过港口竞争力的提升,更好地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
本文围绕丹东港口岸的建设这一课题展开,分析丹东港口岸的环境以及丹东港建设国际性口岸的可行性。
关键词:丹东港国际性口岸可行性第一章丹东港口岸基本概况一、丹东港简介丹东港位于辽东半岛东北部,鸭绿江入海口西岸,南临黄海毗邻大连,东与朝鲜半岛隔江相望,水上距朝鲜南浦港119海里,距韩国仁川港232海里,距日本神户港844海里,是我国大陆海岸线最北端的水路中转联运港,是我国14个沿海开放港口之一,也是我国与朝鲜半岛及日本列岛距离最近的港口之一。
港口水陆交通畅达,已形成较完备的立体交通网络。
港区铁路连接沈丹、京哈、长大等干线,并经鸭绿江大桥与朝鲜半岛铁路相通,可担负国际联运任务。
丹东港现辖大东(海港)和浪头(河港)两个港区,共有生产性泊位19个,年吞吐能力4000万吨。
其中大东港已建成8个万吨泊位,是中国北方天然不冻良港。
拥有堆场面积500万平米,航道水深-9米。
目前已于日本、朝鲜、韩国、俄罗斯等五十多个国家开通了散杂货、集装箱、客运航线。
从丹东港沿鸭绿江上溯可抵达太平湾电站,游览水光山色;从丹东港出海可通往广州、上海、天津、大连、烟台、青岛、连云港、秦皇岛等港口。
此外,丹东─韩国仁川、釜山航线已正式开通运营,每周两个客货班次。
2006年新增丹东—韩国釜山、尉山散杂货航线。
2006年8月开通丹东—青岛—上海—漳州内贸集装箱直达航线使从丹东港下海的货物直达沿海各港,而且也可中转至长江各口岸,极大提高了箱运速度。
二、丹东港区位优势1、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丹东地处东北亚中心地带,是环东北亚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交汇点,与朝鲜有306公里的边境线,是贯穿平壤、北京和莫斯科的东北亚铁路大动脉的重要枢纽。
关于加快丹东港扩大开放,助推黄海翼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关于加快丹东港扩大开放,助推黄海翼高质量发展的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9d713870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f3.png)
关于加快丹东港扩大开放,助推黄海翼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干这行这么久,今天分享点关于加快丹东港扩大开放,助推黄海翼高质量发展的经验。
我觉得吧,首先交通得搞上去。
丹东港想要扩大开放,就像一个人想要出去交朋友,那路得通啊。
之前就遇到过货物运输不方便的情况,比如有些通往港口的道路坑坑洼洼的,货车司机开得小心翼翼,效率特别低。
这时候港口想吸引更多业务都难。
所以呀,加大对港口周边道路建设和交通设施完善的投入很有必要。
政府可以和企业合作,企业出点钱,政府也投入一些,就像大家凑份子吃饭一样,都出点力,路修好了,货物进进出出畅通无阻。
还有哦,对港口内部的设施升级也要重视起来。
我感觉现在的港口设备有些陈旧了,就像一个人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怎么能吸引高端客户呢。
可以引入一些新的自动化装卸设备,提高装卸的效率和准确性。
我之前见过别的港口用了新设备,那效率真是杠杠的。
比如说上海港,引入自动化设备后,原本一天能装卸多少货物,现在翻了好几倍。
但我也得承认我的这个建议有局限性。
毕竟引进新设备资金投入不小,对于丹东港来说,可以先从一些重点的码头开始试点,逐步推广。
说到人才,这也是不可或缺的。
丹东港要扩大开放,得有专业的人来操作。
我感觉现在就是缺一些懂国际航运规则、港口管理经验丰富的人才。
就像找人装修房子,你得找个手艺好的师傅才行。
我觉得可以从外地引进一些资深的专家,同时呢,加大对本地人才培养的投入。
比如和高校联合,开设一些港口相关的专业课程,让年轻人毕业后能直接为港口建设服务。
可这里也有问题,外地人才可能不愿意来,这就要给人家一些吸引人的条件,像住房补贴、子女入学优惠什么的。
另外呢,政策支持也很关键。
政府得像家长一样,为港口这个孩子营造一个好的成长环境。
税收优惠啊,土地政策啊都要跟上。
这方面,可以参考天津港那边的政策实施,人家在政策的扶持下发展得挺好的。
我觉得丹东港周围的配套产业也得发展起来。
港口不能孤零零的,得像一群动物在草原上,有吃草的马,就得有捉老鼠的鼬(只是打个比方哈)。
论丹东港口经济发展模式选择
![论丹东港口经济发展模式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372735c687c24028905fc39a.png)
论丹东港口经济发展模式选择作者:闫贵壮来源:《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2年第4期一、成功港口模式及丹东港发展模式选择(一)世界成功港口模式简介1.香港港模式。
香港是世界最大的港口物流中心。
香港政府一直重视物流业的发展,提出要把香港建成国际及地区首选的运输及物流枢纽中心,成立物流发展督导委员会和香港物流发展局,强化与港口物流相匹配的服务功能,健全法律制度,提供金融与保险等一系列物流援助或服务、快捷高效的海关通关服务等。
2.安特卫普模式。
安特卫普港拥有300多条班轮航线,与世界上800多个港口相连,水运与陆运相衔接,形成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
安特卫普港拥有现代化的信息控制和电子数据交换系统。
私营行业还建立了“安特卫普电子数据交换信息系统(SEAGHA)”,并与海关的“SADMEL系统”以及比利时铁路公司的“中央电脑系统”等其它电子数据交换网相连。
3.鹿特丹港模式。
鹿特丹港是欧洲最大的集装箱码头,装卸全过程的电脑信息化控制,集装箱运输主要采用公路、铁路和驳船运输。
此外,鹿特丹港注重港口的一体化服务,其大力规划建设物流园区,将拆装箱、仓储、报关、及配送等服务联系在一起。
鹿特丹港务管理局不断在完善其港口功能的同时,继续扩大港口区域,并加大对物流专家的培训和教育力度,发展增值物流。
4.新加坡港模式。
新加坡港是世界上第二大集装箱枢纽港。
新加坡政府非常注重港口的“一条龙”服务,其“贸易网络”系统实现了企业与政府部门的在线信息交换,各大物流企业都建成了电脑技术平台,从而新加坡的物流公司基本实现了整个运作过程的自动化、专业化和社会化,这样可以为某一行业的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物流服务,也可以为各行业的客户提供某一环节的物流服务,物流企业以满足客户需要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点,由物流公司和客户共同研究选择出一种或几种最理想的服务方式,最终找出能最大限度为客户提供低成本的解决方案。
5.“地主型港口”模式。
地主型港口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港口采用的模式。
“一带一路”倡议下丹东港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一带一路”倡议下丹东港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a3ceac7383d049649a6658d0.png)
现代商贸工业2019年第35期37㊀作者简介:马鸿雁(1985-),女,辽宁丹东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一带一路”倡议下丹东港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马鸿雁(中共丹东市委党校,辽宁丹东118000)摘㊀要:作为东北开放重要口岸,丹东港区位优势明显.介绍了丹东港各港区优势及重点临港产业,在分析丹东港融入 一带一路 对港口及城市发展重要作用基础上,对丹东港在 一带一路 倡议下,如何提升港口竞争力提出相关建议.关键词:丹东港; 一带一路 ;国际枢纽港中图分类号:F 25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d o i :10.19311/j.c n k i .1672G3198.2019.35.0191㊀丹东港发展现状1.1㊀港口基本情况丹东港位于辽东半岛东北部,南临黄海,毗邻大连,东与朝鲜半岛隔江相望,为纵贯东北三省的东北东部铁路和横贯亚欧大陆的 辽蒙欧 通道的节点港.目前,丹东港已与日本㊁韩国㊁美国㊁巴西等全球100多个国家开通了货运贸易,是中国东北东部地区的海上门户.丹东港的货物吞吐量具有以大宗散货为主,进口量大于出口量,外贸比重较小,集装箱快速发展等特点.货物吞吐量以煤炭㊁金属矿石㊁钢铁㊁矿建材料㊁粮食㊁集装箱六个货类为主.1.2㊀临港产业情况介绍(1)农产品综合加工业.依托港口运输和仓储功能,以油脂加工为起点,现已实现谷物有机种植㊁仓储运输㊁加工(深加工)㊁产品研发㊁配送服务㊁贸易等全产业链.逐步拓展谷物加工种类(如油料作物㊁玉米㊁稻谷㊁大麦㊁小麦等)和生物提取深度加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实现产业链延伸和循环经济,增强产品综合竞争力油脂加工一㊁二期和稻谷加工厂已投产运营,有机压榨油脂三期工程设备正在安装,预计6月份投产,其它项目正在进行规划方案论证.2017年稻谷加工原料在黑龙江采购有机水稻8千吨㊁优质水稻15万吨自产水道约1千吨,丹东地方采购水稻约2-5万吨,年产值约10亿元.(2)海工装备制造业.建设以海工装备和高科技船舶制造为主㊁修船为辅的海工装备园区.主要生产用于石油㊁天然气的开采㊁储存及运输等大型设备,开展海洋工程平合等工程装备制造㊁修理及技术研发,同期实现工程用钢结构件制造.自2011年初期工程投产后,已建造船舶40余艘,产值近80亿元另外,在建区域基础设施基本落实,规划区域内基础设施正在加紧建设.(3)林产科技工业.该项目分期实施,近期规划目标为年中转㊁加工木材300万立方米;中远期规划目标为年中转㊁加工木材500 1000万立方米,达产后年产值可达500亿元以上,年创利税50亿元以上.2014年丹东进口木材贸易园区开始筹建,2014年底完成区域规划和木材物流建设方案,2015年木材物流项目开工建设,中俄木材贸易正式启动,现进口木材约8万立方米,进口木材加工贸易区,续建木材检验检疫和粗加工区㊁木材物流贸易区,推动建设木材深加工园区,已申报进口木材贸易基地,要求木材进口量300万-500万立方米医步发展木材初加工㊁深加工㊁生物颗粒加工等,解决人员就业约3万个.(4)冷链物流业.全面建设中心渔港,配套建成冷链物流中转库,开工建设冷链物流加工㊁仓储库,区域中面积约50公顷岸线6.5公里,可停靠渔船3000余艘,解决约3万人就业.其中,第一阶段新增投资25亿元,后续投资55亿元.工业产出150亿元,带动就业2万人,上缴税金20亿元,初级加工产业基地新建项目同步推进中.2㊀丹东港融入一带一路 主要作用2.1㊀丹东在东北亚区位优势将进一步提升港口作为丹东市优势资源,其开放的深度和远度将提升城市开放程度,丹东港融入 一带一路 将提升丹东在东北亚对外发展的重要地位.丹东拥有 一北 ㊁ 一东 两大腹地优势,一是北部背靠东北东部城市群,是东北三省东部地区13个城市最近的出海口,随着东北东部铁路的贯通和丹东至通化高速公路的建成,东北东部13个城市的2700万人口㊁2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将成为丹东发展的广阔腹地.二是东部面对朝鲜半岛,朝鲜丰富的劳动力资源,韩国先进的技术资源将为丹东未来发展增添无限潜力.2.2㊀提升港城一体化发展质量融入 一带一路 将带来港口巨大吸引力,可加强港口与城市发展的紧密度,将城市产业发展㊁土地利用等专项规划的有效衔接,通过规划引领,加大丹东新区㊁大孤山经济区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㊁东港经济开发区和前阳经济开发区承载能力.吸引产业向港口聚合,人口向城区集聚,推进港区㊁城区㊁产业园区一体化发展.2.3㊀服务一带一路 倡议及东北振兴发展在国家大力推动 一带一路 倡议及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东风下,提升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加快临港产业一一临港物流㊁临港工业㊁港航服务设施㊁港口文化设施建设,将实现港城互动㊁港城结合,推进港口环保设施㊁节能设施㊁信息化设施等配套设施建设,将提高整体科技含量,推进港口智能化水平.拓展区域合作,加强与腹地联系,扩大港口服务范围,发挥丹东港东北东部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的综合效能.积极融入国家 一带一路 倡议,把丹东港打造成为我省 辽蒙欧,辽满欧㊁辽海欧 大通道的重要节点,为加快推进国家 一带一路 建设贡献丹东力量.现代物流与采购现代商贸工业2019年第35期38㊀㊀作者简介:韩振(1986-),男,汉族,山东滨州人,深圳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国民经济统计;董悦(1996-),女,汉族,安徽淮南人,深圳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国民经济统计.3㊀如何紧抓国家一带一路 倡议,提升港口竞争力3.1㊀加强港口设施建设以大东港区为核心,浪头港区㊁海洋红港区为辅助,建设国际化深水化㊁信息化的贸易商港和物流中心,满足货物集散㊁城市发展等需求.建设30万吨级航道,提升港口通航能力;建设集装箱㊁客货滚装汽车滚装㊁L N G 新能源等泊位,拓展港口功能;建设信息化管理系统㊁物联网平台㊁专业化输送系统,提升港口装卸效率和服务质量;建设疏港公路㊁铁路,提高集疏运能力;完善生产㊁生活等辅助设施,改善员工工作环境;建设环保㊁节能设施,实现绿色㊁低碳港口.依托港口综合能力提升㊁陆港建设㊁集疏运网络形成,推动中俄铁海联运㊁辽蒙欧通道发展,实现建设国际物流中心㊁东北亚交通枢纽和海上丝绸之路北端起点的目标.3.2㊀加快港口物流发展发挥港口汇集作用,建设超大型油品㊁矿石㊁集装箱㊁粮食㊁汽车滚装㊁邮轮等专业化深水泊位及其配套设施大力发展以粮食㊁石化㊁钢铁㊁造船等为核心的现代临港工业,以港口为依托的现代服务产业,是丹东港成为以东北亚为基点㊁面向全球的大型产业集群港口.突出沿江㊁沿边㊁沿海的 三沿 城市特色.建设以翡翠湾为中心,以河口㊁石河㊁安平河㊁虎山㊁海岸线零起点㊁甲午海战博物馆㊁獐岛㊁鹿岛㊁大孤山为辅助,一体㊁一线㊁多点的旅游产业,促进水上旅游㊁观光和陆上休闲㊁度假的有效结合.利用丹东便捷的公路㊁铁路㊁航空㊁水运条件和国际贸易㊁金融,商业旅游环境,带动城市的经济发展.3.3㊀加快临港产业发展临港产业依托港口集疏运体系㊁腹地经济和地方资源,形成采购㊁运输仓储㊁加工㊁销售㊁贸易等产业集群,利用其综合成本低㊁对周边辐射带动力强等优势,既可保障港口货运稳步增长,又可增加就业人数,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全面推进 以港兴市 的战略,实现跨越式发展,加快腹地经济发展.3.4㊀加快5G 港口建设5G 时代即将来临,随着计算机㊁互联网㊁物联网的世界信息产业发展,5G 将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有效模式,推动5G+临港产业模式发展,有利于实现各产品的互联互通,产生协同价值;有利于加快生产制造实时数据信息的感知㊁传送和分析,加快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人员培训㊁产业升级;有利于提升物流仓储的自动化㊁智能化水平和运转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加快 智慧港口 建设,将一批先进信息技术应用到港口物流管理及成产管理中,实现港口管理智能化㊁物流信息实时交互,提升港口的疏运能力.建立智慧化发展的长效机制,促进 5G+ 的特性发挥.一是信息资源数字化,实现信息实时釆集㊁快速传输㊁海量存储㊁智能分析㊁共建共享.二是资源相互感知化,通过传感设备和智能终端,随时获取需要的数据和信息.三是信息传输互联化,建立横向向顺畅,遍布各个末梢的网络系统,实现信息传输快捷,交互式系统管控智能化.参考文献[1]关长辉,戴舒宁.高职院校航海类专业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研究 以大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船舶职业教育,2019,(03).[2]胡志强,杜海玲.高新技术助力大连航运业改革[J ].商业经济,2018,(11).[3]孟范范,金泽虎.一带一路 背景下安徽多式联运发展现状及对策探索[J ].池州学院学报,2018,(04).[4]李靖宇,张晨瑶.陆海统筹先导区创建研究[J ].区域经济评论,2018,(03).中国沿海港口空间竞争与互补研究基于43个港口的空间面板数据韩㊀振㊀董㊀悦(深圳大学经济学院,广东深圳518052)摘㊀要:利用空间计量模型,以2008年至2018年的中国沿海43个港口货物吞吐量为切入点,重点分析了中国五大港口群的空间依赖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在中国五大港口群中,有两个港口群的空间关系以互补为主要特征,分别是渤海湾港口群和东南沿海港口群,有两个港口群的空间关系以竞争为主要特征,分别是长三角港口群与珠三角港口群,西南港口群内不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关系.根据上述结果,提出了促进港口间有序竞争和合作的政策建议.关键词:中国沿海港口;空间计量模型;空间关系;竞争;互补中图分类号:F 25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d o i :10.19311/j .c n k i .1672G3198.2019.35.0200㊀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多元化的发展,海上贸易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愈发重要.我国沿海港口的规模和运力得到了快速提升,中国港口规模连续多年来稳居世界第一,并且形成了渤海湾㊁长三角㊁珠三角㊁东南沿海㊁西南沿海五大集装箱港口群.同一国家或者地区的港口由于距离相对较近,并且多存在腹地交叉的现象,为港口间的竞争与互补关系奠定了基础.中国海岸线漫长,港口众多,港口腹地交叉和货源地交叉现象普遍存在,不同腹地区域的发展水平层次不齐,这使得港口空间格局与港口间的竞争合作关系成为研究的重点.。
丹东港发展中的问题与探索
![丹东港发展中的问题与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4cc0feed6294dd88d0d26b1c.png)
丹东港发展中的问题与探索程绍祥(丹东港务局,辽宁丹东 118000)摘要:通过对丹东港多年来的建设和营运情况分析,根据丹东港的特殊区位优势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今后发展需要采取的有关措施和策略。
关键词:丹东港;区位优势;问题分析;对策探索中图分类号:U 651;F 552.3(312DD)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9592(2004)04-0029-03收稿日期:2004-04-071 港口现状丹东港位于辽东半岛东北根部,鸭绿江与黄海的交汇处,南临黄海毗邻大连,东与朝鲜半岛隔江相望,是东北东部地区发展国际国内贸易便捷的海上通道,也是我国黄海最东端的水陆中转联运港口。
丹东港有大东港区和浪头港区2个港区。
大东港区现共有生产性泊位6个,1#泊位为华能丹东电厂3万t 级专用煤泊位,设计年吞吐能力205万t;2#~6#泊位为丹东港大东港区生产泊位,其中:2#和4#泊位为万t 级散杂货泊位,目前主要用于装卸粮食、木片、非金属矿及杂货等,3#泊位接卸的主要货种为大宗粮食(出口)和矿石(进口)、钢铁及其它,5#泊位为万t 级多用途泊位,主要用于接卸客货(集装箱)滚装及集装箱班轮,6#泊位为5000t 级客滚码头;本港5个泊位的原设计年吞吐能力167万t 。
为了增加现有泊位的吞吐能力,丹东港务局近年虽然购置了一系列设备,实施了航道港池浚深、货场建设等“挖潜、扩能、增效”工程,使得本港生产性泊位接卸货物的能力得到了一定提高,但能力不足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2002年2#~6#泊位实际完成吞吐量389万t,是原设计能力的2.3倍。
码头现已严重超负荷运转。
浪头港区现共有生产性泊位5个,其中3个3000t 级件杂货泊位,2个1000t 级沙石料泊位。
丹东港吞吐量发展基本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1995~2003年,吞吐量由134万t 增长到707.8万t ,年均递增23.1%,集装箱运量由1474T EU 增长到68000T EU ,年均递增61.4%。
丹东的调查报告
![丹东的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470c727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04.png)
丹东的调查报告丹东的调查报告一、引言丹东位于中国辽宁省东部,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近年来,丹东发展迅速,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吸引了众多投资者和游客的目光。
本文将对丹东的发展现状、旅游资源、人文特色以及面临的挑战进行调查分析。
二、丹东的发展现状1. 经济发展丹东的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该市拥有丰富的资源,尤其是辽河口沿岸的港口资源,使得丹东成为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物流中心。
同时,丹东还积极引进外资,发展制造业和服务业,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增长。
2. 城市建设随着经济的发展,丹东的城市建设也取得了长足进步。
城市规划合理,道路宽敞畅通,绿化覆盖率高,给人一种宜居的感觉。
此外,丹东还注重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许多历史建筑和文物得到了有效的保护。
三、丹东的旅游资源1. 丹东长城丹东长城是中国东北地区最长的明代长城,被誉为“东北长城第一关”。
这里的长城景观保存完好,游客可以登上城楼俯瞰辽河美景,感受历史的厚重。
2. 丹东港丹东港是中国东北地区最大的港口之一,也是丹东经济的重要支撑。
游客可以乘船游览港口,欣赏壮观的船舶进出景象,体验港口经济的繁荣。
3. 丹东湾丹东湾是一个美丽的海湾,拥有绵延的沙滩和清澈的海水。
这里的海滩是夏季游泳、沙滩排球等水上活动的理想场所,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四、丹东的人文特色1. 边境文化丹东位于中朝边境,与朝鲜的接壤使得这里有着独特的边境文化。
游客可以品尝到正宗的朝鲜料理、欣赏到朝鲜传统歌舞表演,感受到不同国家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2. 丹东人民丹东人民热情好客,乐于助人。
无论是在旅游景点还是在市区,游客都能感受到当地人民的友善和真诚。
这种独特的人文特色使得丹东成为一个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
五、丹东面临的挑战1. 产业升级尽管丹东的经济发展迅猛,但仍面临产业结构不够优化的问题。
传统的重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亟待解决。
丹东需要加快产业升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关于发展丹东“两港”港航物流的问题研究
![关于发展丹东“两港”港航物流的问题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a14b335e2bd960591c67714.png)
关于发展丹东“两港”港航物流的问题研究作者:张威王一卓闫晶晶来源:《商情》2014年第51期摘要“一桥两岛”的开发建设,东北东部区域合作的日趋成熟和辽宁沿海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要契机,丹东做为辽宁沿海经济带和东北东部区域合作的节点,有发展成为东北亚区域现代港航物流中心的优势和条件。
此背景下,主要探讨丹东发展现代港航物流业的优势和可行性分析。
关键词东北亚区域合作港航物流对策研究丹东市一、丹东发展港航物流的必要性(一)国际产业转移加快需要丹东提升物流业现代化水平发展现代港航物流,有利于丹东利用区位优势和基础设施的优势,引进先进的物流技术、设备设施、经营理念、管理经验,以及吸引跨国公司来丹东直接投资建设现代物流企业,加快丹东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和传统物流业向第三方物流、第四物流、全球物流配送等现代物流业转型的速度,实现丹东现代物流业的跨越式发展。
(二)区域经济合作范围的扩大需要拓展丹东物流业发展的空间一是已经建成通车的东北东部铁路和丹通高速公路,使丹东与东北东部城市群陆路交通不畅的瓶颈约束将得到解决,有利于开展区域经济合作。
二是丹东地处东北亚中心地带,东北亚是未来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地区之一,对俄罗斯、朝鲜半岛、日本群岛的物流集散能力进一步增强,为丹东发展国际物流提供了商机。
(三)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宏观政策要求丹东高起点发展物流业未来我国将发展现代服务业放在优先的位置,现代物流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基础性产业和先导性产业,国家和省有关部门已下发了《关于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在产业政策、土地、信贷等方面都提出明确的支持意见,在资金投入方面给予倾斜。
丹东在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必然促进科技、人才、智力、信息.资金等向物流业集中,从而推动现代物流业高起点的快速发展。
(四)物流外包趋势加快要求丹东提升物流业社会化、专业化的水平未来丹东各类工商企业将物流业务委托给专业物流公司运作和经营的步伐将日益加快,物流外包市场不断培育和发展,自我运作的物流比例进一步降低,为促进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企业的发展,提高物流的社会化、专业化水平,创造难得的机遇。
辽宁港口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辽宁港口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23f150d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6c.png)
辽宁港口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近年来,辽宁港口的发展呈现出蓬勃的态势,并展现出明显的增长势头。
作为中国沿海重要的港口群之一,辽宁港口不仅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也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推动区域一体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辽宁港口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首先,辽宁港口的发展现状表现出可喜的增长势头。
辽宁港口集聚了大连港、大连西港、营口港、锦州港等一批重要港口,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港口网络。
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辽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4亿标箱,其中大连港、大连西港、营口港分别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此外,辽宁港口还具备较为完善的物流、仓储、加工配套服务,为外贸企业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有效推动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其次,辽宁港口的发展受益于国家政策的支持。
中国政府将港口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促进港口的发展。
例如,国家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其中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为辽宁港口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机遇。
此外,辽宁港口还获得了相关政策扶持,例如国家对辽宁自贸区、综合保税区的设立,为港口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同时,辽宁港口的发展还受益于区域合作的推动。
作为东北地区的海上门户,辽宁港口与周边地区的合作互动日益频繁,形成了区域港口群的合力。
例如,辽中港、鲅鱼圈港等周边港口的发展壮大,与辽宁港口形成了互补发展的格局,共同推动了整个区域港口经济的繁荣。
此外,辽宁港口还积极参与东北亚经济合作,加强与俄罗斯、朝鲜等国的港口合作,推动港口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然而,辽宁港口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港口竞争日趋激烈。
随着中国沿海港口的发展,其他港口也在积极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例如,上海港、深圳港等南方港口也加大了对外贸易的布局,与辽宁港口形成了一定的竞争关系。
其次,受地理位置的限制,辽宁港口相对偏远,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运输成本。
此外,港口吞吐能力的提升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需要加大投资力度,提升设施设备的现代化水平。
2024年辽宁省港口市场策略
![2024年辽宁省港口市场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b2e800bf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b3.png)
2024年辽宁省港口市场策略1. 引言辽宁省地处中国东北地区,拥有多个重要的港口,如大连港、营口港、丹东港等。
这些港口在中国的外贸贸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和竞争的加剧,辽宁省的港口市场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因此,制定有效的市场策略对于辽宁省港口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2024年辽宁省港口市场策略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具体的策略建议。
2. 辽宁省港口市场的竞争环境目前,辽宁省的港口市场面临着以下竞争环境:•全球航运业的竞争加剧:随着全球贸易的增加,多个国家的港口竞争加剧,如上海港、深圳港等。
•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由于东北地区经济相对滞后,港口市场的需求相对较弱。
•港口服务能力提升:多个港口已经加大投资力度,提升装卸能力和服务质量。
基于以上竞争环境,辽宁省港口需要制定相应的市场策略来应对挑战和提高竞争力。
3. 市场策略建议为了提高辽宁省港口的市场份额和竞争力,以下是几点市场策略的建议:3.1 提升港口服务质量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并与其他港口竞争,辽宁省港口需提升自身的服务质量。
具体方式包括:•提高装卸效率:通过改进装卸设备、优化操作流程等方式,提高装卸效率,减少货物的等待时间。
•强化物流运输能力:与物流公司合作,提供综合物流服务,增加货物运输的便利性。
•提供差异化服务:根据客户的需求,开展差异化的服务,如定制化的货物打包、保险服务等。
3.2 深化港口与工业园区的合作辽宁省有着丰富的工业资源,与工业园区的合作将为港口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具体方式包括:•提供优惠政策: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吸引更多企业入驻工业园区,增加港口的货物贸易量。
•加强物流配套建设:与工业园区合作,共同建设物流配套设施,提供便捷的运输和仓储服务。
•促进产业联动发展:鼓励工业园区内企业与港口间的合作,形成产业联动效应,提高港口的货物流量。
3.3 拓展国际市场除了国内市场,辽宁省港口还可以拓展更多的国际市场,提高对外贸易的份额。
鹿特丹港发展模式对丹东港启示
![鹿特丹港发展模式对丹东港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6765bc1b55270722192ef768.png)
鹿特丹港的发展模式对丹东港的启示【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中,港口在资源配置和物资流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港口城市已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重要纽带。
据预测,到2020年全国沿海主要港口吞吐量将达到50亿吨左右。
建设丹东港,为东北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服务,进而把丹东港建设成为沟通东北亚特别是朝鲜半岛与我国内地经济交流的枢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本文分析丹东港发展中存在的优势和劣势,对照鹿特丹港的发展模式,为丹东港的发展提出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鹿特丹港丹东港港口发展丹东是我国最大的边境城市,东与朝鲜平安北道首府新义州市隔江相望,南临黄海,西界鞍山,西南与大连市毗邻,北与本溪市接壤,沿江、沿海、沿边的区位优势非常明显。
丹东港是中国海岸线最北端的国际贸易商港和不冻港,是东北东部地区发展国际国内贸易最为便捷的出海通道,也是我国通往朝鲜、韩国、日本海上距离最近的港口。
但由于历史等原因丹东港一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
随着“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于2009年7月1日获得国务院批准,辽宁沿海作为整体开发区域被纳入国家战略。
建设丹东港,使其成为整个东北东部的出海口,发挥其连接朝鲜半岛—辽东半岛一东北内陆地区一欧亚大陆的“纽带”作用,成为丹东港的发展目标。
一、鹿特丹港的发展模式鹿特丹港位于莱茵河和马斯河入海的三角洲,濒临世界海运最繁忙的多佛尔海峡,是荷兰和欧盟的货物集散中心,是连接欧、美、亚、非、澳五大洲的水陆交通枢纽,年吞吐量超过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超过1000万标箱,有“欧洲门户”之称。
鹿特丹港之所以成为世界第一大港,主要有以下原因:1.经济发达的腹地在鹿特丹500千米的半径范围以内,居住着近2亿高收入的人口,产业和人口的密集程度超过任何工业区和城市。
欧盟的建立,减少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屏障,密切了国际间的往来,促进了鹿特丹港的发展,尤其是德国的兴起为鹿特丹港提供了天然的经济腹地,荷兰本国工业的迅速崛起,也促进了鹿特丹港的发展。
论丹东市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优势及对策
![论丹东市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优势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f7371debf90f76c661371aff.png)
论丹东市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优势及对策作者:甘胜男来源:《商情》2014年第33期近年来,随着丹东经济的快速发展,丹东市的外向型经济也呈现出了稳步上升趋势,外向型经济对今天丹东的发展,起到了十分巨大的作用。
然而,这一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就目前发展外向型经济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有关的对策及建议,从而使丹东市的经济发展朝着更好的方向迈进。
丹东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对策一、丹东市目前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发展现状(一)外贸出口规模不断扩大近几年,丹东市仅仅抓住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的机遇,积极努力吸引外资,在外资经济发展方面实现了巨大突破,其中外商投资领域不断扩大,从过去集中在少数几个行业中,发展到工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也等多个领域,外贸进出口总额也不断扩大。
(二)出口商品以农副产品为主伴随着丹东出口规模的持续扩大,它也是一直拉动丹东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其中,农副产品在对外出口方面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在丹东外贸出口总额中占三分之一的比例。
相对于全省来说,此类产品出口创汇总额就占了五分之一。
丹东的树莓、白萝卜、鸭绿江的斑鳜鱼、鸭绿江牌大米等,多个丹东特色品牌在国际市场上也有很好的销量,且闻名中外。
此外,丹东的水产品和特色农产品也出口到多个国家和地区,像优质稻米、食用菌、蔬菜、黄海贝类等。
近年来,丹东市的绝大多数特色农产品都发展良好,一直供不应求。
现如今,丹东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特色农业的带动,特色农业的的发展对丹东经济的快速增长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三)出口市场以亚洲市场为主现如今,丹东经济发展好了以后,各种外贸出口企业也在逐步增加,已达两千多家。
今年,还举办了“中国与朝鲜有关经济贸易和文化旅游方面的博览会”,其规模之大,影响之深,堪称首次,极大的促进了我国与朝鲜的边境贸易合作。
与此同时,我市还一边巩固亚洲、欧盟等传统市场,一边开拓新市场,例如:非洲、南美、东欧、中东、中亚等。
不仅如此,国外举行的一些展览会,广交会等也会有丹东的身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丹东会发展的更好。
丹东旅游的发展方向问题及对策
![丹东旅游的发展方向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813dc3ca89eb172ded63b721.png)
丹东旅游的发展方向问题及对策【摘要】:丹东作为中国最大的边境城市,其旅游发展并不尽人意。
而旅游业又是一个关联性高,综合性强的产业,不但可以大幅提高丹东的整体城市功能,扩大对外开放,促进经济增长,而且能够加快城市发展。
本文综合分析丹东旅游发展中的优势,方向及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字】:丹东旅游发展优势方向问题对策一.丹东旅游发展的优势1.区位优势丹东市地处辽宁省东南部,地处鸭绿江与黄海交汇处。
东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新义州市隔江相望,南临黄海,西界鞍山,西南与大连市毗邻,北与本溪市接壤。
东西最大横距196公里,南北最大纵距160公里,海岸线长120公里,沿海有大鹿岛、小鹿岛、獐岛等岛屿。
丹东是中国海岸线的北端起点,位于东北亚的中心地带,是东北亚经济圈与环渤海、黄海经济圈的重要交汇点,是一个以工业、商贸、物流、旅游为主体的沿江、沿海、沿边城市,是国家级边境合作区、沿海开放城市,拥有港口、铁路、公路、管道、机场5种类型10处口岸,是中国对朝贸易最大的口岸城市、国家特许经营赴朝旅游城市。
是亚洲唯一一个同时拥有边境口岸、机场、高铁、河港、海港、高速公路的城市,是东北东部最便捷的出海口和物流集散地。
2.气候优势丹东位于亚欧大陆东岸中纬度地带,属暖温带亚湿润季风型气候,年平均气温南部在8-9℃,北部6-7℃,受季风影响,季节变化明显,四季分明,是东北地区最温暖最湿润的地方,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之一,获选为“中国十大养老胜地”之一。
黄海海面上温湿气流运动受到北部山峦的阻挡产生涡流,带来丰沛的降水和暖湿天气;北部、西部山脉的屏蔽作用,使冬季寒流入侵势力较弱,多雨湿润,冬暖夏凉,素有"北方江南"、"东北苏杭"之称。
3.旅游资源丰富丹东工业历史悠久,是一个工业门类比较齐全的轻工业城市,工业经济技术基础比较雄厚。
是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是一个经历抗美援朝战火洗礼的“英雄城市”。
丹东口岸经济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丹东口岸经济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1cbdd34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79.png)
丹东口岸经济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概述丹东口岸地处中国东北地区,作为中国东北地区唯一的内河口岸,扮演着重要的经济枢纽和区域合作桥梁的角色。
本文将对丹东口岸的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丹东口岸经济现状1.1 口岸交通发达丹东口岸位于中国与朝鲜的边境地带,交通便利。
通过丹东口岸,可以方便地与朝鲜进行贸易、人员往来以及旅游交流等。
1.2 外贸规模稳定增长丹东口岸作为我国对朝贸易的重要通道之一,外贸规模呈现稳定增长。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丹东口岸的进出口贸易额保持了持续增长的态势。
目前,主要的贸易项目包括土特产、轻工产品以及机电产品等。
1.3 区域合作机遇丹东口岸地处中国东北地区,与朝鲜接壤,并且距离韩国也较近。
这一地理位置使得丹东口岸具备了丰富的区域合作机遇。
目前,丹东口岸与朝鲜的经济合作已经展开,日益密切的合作关系将进一步促进丹东口岸的经济发展。
二、丹东口岸经济未来趋势2.1 加强边境合作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外开放政策逐渐走向深入。
丹东口岸拥有独特的地理优势,未来可以借助中国的开放政策和北东亚经济合作的机遇,加强与朝鲜以及其他周边国家的边境合作。
通过扩大与朝鲜的贸易额度和合作项目,丹东口岸将迎来更多的商机和发展机遇。
2.2 推动产业升级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需求,丹东口岸可以积极推动产业升级,尤其是加强高附加值产品的推广和发展。
例如,在贸易合作中加强科技创新合作,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将有助于提升丹东口岸的国际竞争力。
2.3 发展旅游业丹东口岸附近拥有优美的风景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业可以进一步拉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丹东口岸可以通过开设边境旅游线路、增加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和体验,为当地经济注入更多活力。
2.4 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为了更好地支持丹东口岸的经济发展,必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投资兴建更先进的港口设施和物流系统,提高口岸的效率和运营能力,将进一步促进丹东口岸的经济繁荣。
关于发展丹东“两港”港航物流的问题研究
![关于发展丹东“两港”港航物流的问题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7f01d9102d276a200292ed6.png)
( 辽东学院 )
【 摘要l“ 一桥 两岛” 的开发 建设 , 东北 东部 区域合作 的 日趋成 熟和 盛产 的煤铁 , 松辽平 原盛 产的粮 食等 货物也 将通 过这 条铁路 经丹 辽 宁沿海经济带上升 为国家战略 的重要 契机 , 丹 东做 为辽 宁沿海经 东港 以最短运距 迅速出关。 济带和 东北 东部 区域合作 的节点 , 有发展成为 东北亚 区域现代 港航 ( 三) 广 阔腹 地 逐 渐形 成 , 为 丹 东发 展 港航 物流 提 供 了 货 源 物 流 中心 的 优 势 和 条 件 。 此 背 景 下 , 主 要 探 讨 丹 东发 展 现 代 港航 物 保 障 流 业 的优 势 和 可 行 性 分析 。 丹 东的现代 港航物流应依托东北东部 区域合作 , 东北 东部 ( 1 2 【 关 键 词 】 东北 亚 区域 合 作 港航 物 流 对 策研 究 丹 东 市 + 2 ) 区域合作组织 为丹 东的现代 港航物流发展 提供 了广阔 的腹地 支持。东北东部地 区地处 中朝 、 中俄边界 , 山水 相连 、 地缘相 近 、 经 丹东发展港航物流 的必要- 陛 济 相关 , 具有 良好 的发 展 区域 合作 的基 础。随着 国家层 面对 东北 ( 一) 国际产业转移加快需要 丹东提升物流业现代化水平 区域合 作的重视。东北东部 ( 1 2+2 ) 区域合作 的 E t 益完善 和成型 , 发展现代港航 物流 , 有 利于丹 东利 用 区位优势 和基 础设 施 的 为丹东发展现代物流提供 了更多 的货源支持 。 优势, 引进先进的物 流技 术 、 设备 设施 、 经 营理念 、 管理经 验 , 以及 三、 丹 东发 展 港 行 物 流 的对 策 建 议 吸 引 跨 国公 司来 丹 东 直 接 投 资 建 设 现 代 物 流 企 业 , 加快 丹 东现代 ( 一) 丹东 港行 物流发展 中存在 的问题 物流业 的发展 和传 统物流业 向第三方 物流 、 第 四物 流 、 全 球物流 配 1 . 物流主体薄弱 , 缺 乏真正 意义 上 的第三 方物 流企 业 。受 交 送 等现代物 流业 转型的速度 , 实现丹 东现代物流业 的跨越式发展 。 通 地理位置的限制 , 丹东 物流业 提供 的供 给量 绝大部 分来 至本地 ( 二) 区域经 济合 作范 围的扩 大需 要拓 展丹 东 物流 业发 展 的 区, 吸纳 外 地 的物 流量 相对 较 少 , 辐 射 能 力 弱 丹 东 的 物 流 主 体 大 多 空 间 还是以传统的较低层 次 的以各种 运输 方式 为主 的企业 , 其 单体 规 是 已经建 成通车 的东 北东 部铁路 和丹 通高 速公路 , 使 丹 东 模 较小 、 服务功 能单 一 、 缺乏竞争优 势。在丹东还 没有 出现规模化 与东北东部城市群 陆路 交通 不畅 的瓶颈 约束 将得 到解决 , 有利 于 第 三方物流企业 。 开展 区域经济合 作 。二 是丹 东地 处东北 亚 中心地 带 , 东北 亚是 未 2 . 物流系统信 息 化水 平低 , 难 以实 现 物流 信 息 的快 速通 畅。 来世界 经济快 速发 展 的地区之 一 , 对俄罗 斯 、 朝鲜半 岛 、 日本 群 岛 丹东的物流系统信息 化水 平建设 已经有 了长足 的进步 , 但是 与先 的物流集散能力进一 步增强 , 为丹东 发展 国际物流提供 了商机 。 进 地区相 比, 丹 东 的物 流 系 统 信 息 化 水 平 比较 低 , 现 有 物 流 企 业 规 ( 三) 优先发展现代服务 业的宏观政策要求丹东高起 点发展 物 模 偏小 、 服务 功能单一 、 整体水平不高 。 流 业 3 . 适 应 现 代 港 航 物 流 发 展 的 人 才 严 重 不 足 。 目前 丹 东 既 缺 少 未来我 国将 发展 现代 服务 业放 在优 先 的位置 , 现代 物流 业作 高层次的港航物流研究人才 、 也缺少企业 层面 的经 营管理人 才 , 而 为现代服务业 的基础性 产业 和先 导性产 业 , 国家和省 有关 部 门已 大量的专业操作人才也十分短缺 , 制约 了丹东现代物流业 的发展 。 下发 了《 关 于促进现代 物流业 发展 的意见》, 在产业 政策 、 土地 、 信 ( 二) 丹东 发展 港航 物流的对策建议 贷 等方面都提 出明确 的支 持意 见 , 在资 金投入 方 面给予 倾斜 。丹 1 . 明确定位 , 专 注 发 展 。 利 用 东 北 东 部 铁 路 和 鹤 大 高 速 以 丹 东在建设项 目实 施过 程 中 , 必 然促 进科 技 、 人才、 智力 、 信 息. 资 金 东为结点的重要机 遇 , 以 东 北 东 部 区域 为 腹 地 开 拓 市 场 。 以 东 北 等 向物流业集 中 , 从而推动 现代 物流业高起点 的快速发展 。 东部城市群为腹地 , 外延 至朝鲜半岛 , 日本 等 , 形成 从单纯 的“ 腹 地 ( 四) 物流外包趋势加 快要求 丹东 提升物 流业 社会 化 、 专业 化 港” 向“ 中转 港 一 腹 地 港 ” 的转 变 。 的 水 平 2 . 解放思想 , 化 劣为优 。产业 结构不 合 理在一 定程 度 上制 约 未来丹东各类 工商企业将物流业 务委托给 专业物 流公司运 作 了物流业 的发 展 , 在 这种情 况下 , 丹东 应解放 思想 , 变产 业结构 不 和经营 的步伐将 日益 加快 , 物流外包 市场不 断培 育和发展 , 自我运 合 理的劣势 , 为发展港航 物流业的契机 , 从而转化 为优势 。 作 的物流 比例 进一 步 降 低 , 为促 进 第 三方 、 第 四方物 流 企业 的 发 3 . 合理规划 , 创新制度 。发 展港 航物流业 , 重 大基础设 施 的建 展, 提高 物流的社会化 、 专业化水平 , 创造难得 的机遇 。 设必须要坚持统一规划 、 远近结合 , 适度超前 、 分布 实施 , 避免重 复 二、 丹 东 发 展 港 航 物 流 的 可行 性 分 析 建设 、 盲 目建设 和过度 超前 建设 。港 口要适 应物 流服 务市 场发 展 ( 一) 港 口功能 日益 完善 , 为丹 东发展 港航物 流提 供 了有利 的 的需要 , 拓宽 服务领域 , 发展物流综 合服务 。扩 大港 口的货源腹 地 出 海 保 障 和业务范 围, 使 物流的效率与效益达到最大程度 。 丹东港与 5 O多个 国 家 和 地 区 的 7 O多 个 港 口 开 辟 了 散 杂 货 、 4 . 建设 网络 , 高效整合 。要对 现有的 口岸 信息 系统 、 海关及 检 集 装箱和客运航线 ; 港 口基 础 设 施 建 设 力 度 继 续 加 大 , 超 大 型 港 池 验检疫信息系统 、 保 税 区信息 系统 等各种 口岸 信息 资源进 行统 一 和大型专业泊位 建设 正在 推进 。加大港 口基 础设 施建设 的同 时, 整合 , 实 现港 1 2 1 物流的现代化 , 使得港 口物 流链 各环节有机结合 。 还 寻求战略合作 伙伴 的建 立 。 目前 , 丹 东港 与北 台钢铁集 团结成 5 . 统一标准 , 培养人才 。政府着 重在物 流园 区规 划 、 基础设 施 了战略合作伙伴 , 成为北 台集 团进 出 口货 物的主要 物流港 ; 与通 化 建设 、 推行物 流标 准化 方面予以支持 和引导 , 营造适应 现代化物 流 钢铁集 团结成 战略联盟 ; 与 中储粮 等 大型粮 食企 业 签订 战略合 作 业 发 展 的 宏 观 环 境 。 港 口作 为 国 内 市 场 与 国 际 市 场 的 交 汇 点 , 物 协议 , 发展 大型粮食物流产业 。 流标准化对港 口物流 的发展有着 深远意义 。港 口物流经 营管理 人 ( 二) 交通 网络 日益 密集 , 为丹 东发展 港航物 流提 供 了有利 的 才除应具 备 良好 的装卸 技术外 , 还 要掌握 有关货 运 、 信息技 术 、 仓 交 通保 障 储、 国际贸易 等知识。 丹东拥有 十分便 捷的海 、 陆、 空交通 网络 , 同东北 东部地 区 、 环 参考文献 : 黄海及东北亚地 区乃至太平洋周边 区域 的经济交往便 利。东北 东 [ 1 ] 根据 1 4市( 州) 和 东三省第六次人 口普查 数据. 部铁路全线贯通后 , 形成一条新 的出海通 道 , 东 北东部 的资源优 势 [ 2 ] 根据 1 4市( 州) 和 东三省政府 网站公布 的行政 面积. 将 得到充分体现 , 丹 东 的区位 优势 更加 明显 。东 北东 部 丰富 的 自 [ 3 ] 根据 2 0 1 0年 1 4市( 州) 和东三省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统计. 然 资源如小兴安 岭 、 长 白山 区盛产 的木 材 , 鹤 岗、 鸡西、 蛟河、 通 化
丹东物流中心存在的问题
![丹东物流中心存在的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569c9be9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b4.png)
丹东物流中心存在的问题一、引言物流产业作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其发展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从全国来看,它是环黄海经济圈与环勃海经济圈的重要交汇点,是东北东部地区乃至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出海通道。
从世界范围来看,它处于东北亚的中心地带,是贯穿整个东北亚铁路大动脉的一个重要枢纽,是中国、俄罗斯、蒙古与朝鲜、韩国、日本的中心连接点。
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并未使得丹东物流业迅速发展,与全国其他港口城市相比,丹东的物流业发展相形见绌,充分利用这一地理优势,大力发展物流经济,积极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将会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起到推动作用。
二、丹东市物流产业的发展现状丹东市物流产业起步较晚,近年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增长,物流供给、需求的不断扩大,推动了物流及其相关产业发展。
(一)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二)物流园区建设稳步推进(三)生产领域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势头良好(四)市场流通体系日趋完善(五)多元化的物流市场格局逐步显现三、丹东市物流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尽管丹东市物流产业取得了进步,但发展还不尽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物流市场体系尚未形成,仍然存在诸多问题等待解决。
(一)丹东市物流总量偏小社会物流总量即一定时期内,初次进入物流领域,通过物流服务,已经或正在送达最终用户的全部商品的价值总量。
截至目前,辽宁省物流业增加值达到2 200亿元,年均增长10,,占全省GDP总量的20,。
而丹东市运输货物周转量和旅客运输量仅占全省总量1(6,和2,,“综合物流园区-专业物流中心-物流直达配送结点”较少,这与丹东在辽宁省发展中的地位和定位是不匹配的。
(二)丹东物流业整体处于初级阶段目前,丹东市的物流业还处在起步阶段,大多数物流企业只是狭窄意义上的运输或仓贮等物流的初级功能,物流业对丹东市经济贡献率较低,2008年物流业增加值为19亿元,仅占全市增加值的4(7,,比全省低5(3个百分点。
丹东物流业发展瓶颈及策略分析
![丹东物流业发展瓶颈及策略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7f909c00b4e767f5bcfce8f.png)
丹东物流业发展瓶颈及策略分析摘要:丹东作为沿海、沿江、沿边的“三沿”城市发展物流业有其自身的独特优势但丹东的物流业发展水平与国内其他城市相比却相形见绌。
因此有必要对丹东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及制约丹东物流业发展的瓶颈因素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进而提出发展丹东物流业的策略。
关键词:丹东物流业;发展瓶颈;策略分析一、丹东物流业发展的现状丹东作为港口城市和全国最大的边境城市从地理位置看有其发展物流业的独特优势:丹东扼辽宁东大门北接通化可达长春、哈尔滨、俄罗斯;西连本溪与沈阳仅3个小时车程;南傍大连与京津唐地区及山东半岛隔海相望;东临朝鲜第二大城市——新义州延向韩国、日本。
因此丹东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
从全国来看它是环黄海经济圈与环勃海经济圈的重要交汇点是东北东部地区乃至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出海通道。
从世界范围来看它处于东北亚的中心地带是贯穿整个东北亚铁路大动脉的一个重要枢纽是中国、俄罗斯、蒙古与朝鲜、韩国、日本的中心连接点。
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并未使得丹东物流业迅速发展与全国其他港口城市相比丹东的物流业发展相形见绌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丹东市物流总量偏小社会物流总量即一定时期内初次进入物流领域通过物流服务已经或正在送达最终用户的全部商品的价值总量。
截至目前辽宁省物流业增加值达到2 200亿元年均增长10%占全省GDP总量的20%。
而丹东市运输货物周转量和旅客运输量仅占全省总量1.6%和2%“综合物流园区-专业物流中心-物流直达配送结点”较少这与丹东在辽宁省发展中的地位和定位是不匹配的。
(二)丹东物流业整体处于初级阶段目前丹东市的物流业还处在起步阶段大多数物流企业只是狭窄意义上的运输或仓贮等物流的初级功能物流业对丹东市经济贡献率较低20__年物流业增加值为19亿元仅占全市增加值的4.7%比全省低5.3个百分点。
真正的现代物流只在少数的企业中得到了重视和发展。
物流的社会化、市场化程度也还很低。
据测算目前丹东企业的自有物流占整个市场规模的70%—80%左右第三方物流企业比例过少。
边境地区发展港口经济的思考
![边境地区发展港口经济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ec9e781e581b6bd97f19ea89.png)
边境地区发展港口经济的思考【摘要】在东北东部12个城市当中,丹东是唯一的拥有沿海港口的城市,也是作为国家战略之一的辽宁沿海经济带“五点一线”最东端的城市。
这就决定了丹东在区域经济合作当中必须发挥好特有的功能——即以港口为依托,辐射带动广大腹地,促进整个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港口经济;临港产业;边境地区在东北东部12个城市当中,丹东是唯一的拥有沿海港口的城市,也是作为国家战略之一的辽宁沿海经济带“五点一线”最东端的城市。
这就决定了丹东在区域经济合作当中必须发挥好特有的功能——即以港口为依托,辐射带动广大腹地,促进整个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一、港口经济的内涵理论界对港口经济的一般描述是:以港口为中心、以港口城市为载体、以综合运输体系为动脉、以港口相关产业为支撑、以海陆腹地为依托,实现彼此间相关联系、密切协调、有机结合、共同发展,进而推动区域繁荣的开放型经济。
这一描述包含以下信息:首先,从区域经济的角度来说,港口经济是利用港口优势所形成的区域经济。
优越的区位优势使其所涉及的地域包括了港口区,也包括了依托港口而发展的其他区域。
其次,港口经济是产业集群。
港口企业和机构集中在港口这个特定的地理位置上,能产生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相关企业有分工、协作、竞争,在产业升级、技术进步上有互动性;同时,可以享有共同的资源,以此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提高制造业的竞争力。
再次,港口经济是流量经济。
它是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交流、处理、交易的重要场所。
这些资源的流动促进了港口经济的发展。
最后,港口经济是开放经济。
港口具有内陆和海外两方面的腹地,港口的辐射功能把国内和国外的经济联系起来,能够使国内经济融入全球经济。
港口经济不但成为国内与国外经济两方面经济的交汇点,而且也成为了国内与国外两种文化的交汇点,进而也就为特色产业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二、丹东地区发展港口经济的对策(一)实施港城一体化战略实施港城一体化战略,一方面要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的作用,政府应立足于港口城市及区域经济的实际情况,高起点地做好港口的统一专门发展规划。
丹东市发展物流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丹东市发展物流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f2455b03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35.png)
丹东市发展物流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于艳【摘要】丹东作为中国最大的边境城市,有着得天独厚的港口、交通优势。
但其物流业的发展一直以来都落后于其他有着相似条件的城市,并没有成熟的物流产业集群发展计划。
本文主要围绕丹东物流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丹东市物流产业集群发展的解决办法。
【期刊名称】《市场研究》【年(卷),期】2014(000)011【总页数】2页(P45-46)【关键词】现代物流;产业集群;两业联动【作者】于艳【作者单位】辽东学院经济学院【正文语种】中文10.13999/ki.scyj.2014.11.018丹东市近年来物流发展较快。
目前丹东市注册的物流企业有230多家,其中注册资本金在千万元以上的有11家,这些企业在丹东物流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从货物的流通发展上看,2013年公路完成货运量8137万吨,增长8.99%;水运货运量522万吨,增长15.23%;港口货物吞吐量12021万吨,增长24.49%。
2014年1~4月份,全市货运量完成2779万吨,同比增长7.5%;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4330万吨,同比增长20%。
在交通基础设施上陆续建设了丹大、丹海、丹通高速;改扩建了丹东机场,贯通了东边道铁路,丹东港成为了亿吨大港;丹大高铁、新鸭绿江公路大桥、海洋红港等新项目,到2015年也将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
1.物流企业经营方向相似性大丹东市目前的物流企业大多是规模较小的家族式企业,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品牌物流企业很少。
从企业的经营类型上看,大多数物流企业提供的物流业务以传统业务居多,企业的经营多有交叉。
这种趋同情况使物流企业之间竞争加剧,不利于物流产业的协调发展。
2.区位和口岸优势的推动作用不明显从地理位置角度看,丹东是东北亚地区的重要枢纽,但从目前的货流状况看,其作用仅仅作为一个重要的港口城市,属于终端型枢纽,而不是中心辐射型枢纽。
丹东虽近年来港口物流业发展速度在加快,业务范围在不断扩大,但是由于周边政治经济环境的复杂性,使港口未能发挥出对腹地经济的带动作用,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港口物流产业的发展。
丹东货物仓储用途分析报告
![丹东货物仓储用途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386d91e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84.png)
丹东货物仓储用途分析报告摘要:本次报告对丹东市货物仓储用途进行了分析探究。
通过调查数据和实地考察,我们对丹东市仓储用途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尽解剖。
最后,我们给出了一些建议,以增进丹东市货物仓储用途的优化和升级。
一、引言丹东市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重要港口城市,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和交通条件。
货物仓储是现代物流体系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对于提高货物流通效率、降低运输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对于丹东市货物仓储用途进行分析和探究,有助于了解其潜力和进步空间。
二、丹东市货物仓储梗概依据我市统计数据,丹东市货物仓储业进步迅猛。
仓储设施种类齐全,仓储企业数量逐年增长。
货物仓储业的进步对于丹东市经济增长起到了乐观的推动作用。
然而,与其他一线港口城市相比,丹东市的货物仓储业仍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
三、问题分析1. 仓储设施不足:丹东市仓储设施的规模和品质相对较低,无法满足不息增长的货物储存需求。
2. 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一些仓储企业的管理水平较低,导致货物的存储和流转效率不高。
3. 信息化水平相对落后:仓储业信息化程度不高,缺乏先进的物流管理系统和信息共享平台,影响了货物流通的效率和精确性。
四、建议与对策1. 提升仓储设施:政府应加大对仓储设施建设的投入,引进现代化的仓储设备和技术,提高仓储能力。
2. 完善管理体制:鼓舞仓储企业加强人员培训,提高管理水平,优化货物储存和流通的效率。
3. 推动信息化建设:政府和企业应加强合作,搭建信息平台,增进货物信息的快速、准确传递,提升货物流通的效率。
五、结论丹东市货物仓储业进步潜力巨大,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通过提升仓储设施、完善管理体制和推动信息化建设,可以有效地增进丹东市货物仓储用途的优化和升级。
这对于丹东市的经济进步和物流体系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丹东港发展中的问题与探索程绍祥(丹东港务局,辽宁丹东 118000)摘要:通过对丹东港多年来的建设和营运情况分析,根据丹东港的特殊区位优势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今后发展需要采取的有关措施和策略。
关键词:丹东港;区位优势;问题分析;对策探索中图分类号:U 651;F 552.3(312DD)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9592(2004)04-0029-03收稿日期:2004-04-071 港口现状丹东港位于辽东半岛东北根部,鸭绿江与黄海的交汇处,南临黄海毗邻大连,东与朝鲜半岛隔江相望,是东北东部地区发展国际国内贸易便捷的海上通道,也是我国黄海最东端的水陆中转联运港口。
丹东港有大东港区和浪头港区2个港区。
大东港区现共有生产性泊位6个,1#泊位为华能丹东电厂3万t 级专用煤泊位,设计年吞吐能力205万t;2#~6#泊位为丹东港大东港区生产泊位,其中:2#和4#泊位为万t 级散杂货泊位,目前主要用于装卸粮食、木片、非金属矿及杂货等,3#泊位接卸的主要货种为大宗粮食(出口)和矿石(进口)、钢铁及其它,5#泊位为万t 级多用途泊位,主要用于接卸客货(集装箱)滚装及集装箱班轮,6#泊位为5000t 级客滚码头;本港5个泊位的原设计年吞吐能力167万t 。
为了增加现有泊位的吞吐能力,丹东港务局近年虽然购置了一系列设备,实施了航道港池浚深、货场建设等“挖潜、扩能、增效”工程,使得本港生产性泊位接卸货物的能力得到了一定提高,但能力不足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2002年2#~6#泊位实际完成吞吐量389万t,是原设计能力的2.3倍。
码头现已严重超负荷运转。
浪头港区现共有生产性泊位5个,其中3个3000t 级件杂货泊位,2个1000t 级沙石料泊位。
丹东港吞吐量发展基本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1995~2003年,吞吐量由134万t 增长到707.8万t ,年均递增23.1%,集装箱运量由1474T EU 增长到68000T EU ,年均递增61.4%。
丹东港的发展与腹地经济发展及资源储备等密切相关,丹东港吞吐量发展的主要特点有:1)吞吐量中大宗散货的比重大。
煤炭、矿建、粮食等货种1994年以前一直占吞吐总量的70%以上。
1995~1997年,比重有所下降,但也占到吞吐总量的60%左右,1998年随着新投产的华能电厂所需的煤炭进口和5万t 级铁矿石船舶的顺利靠泊,大宗散货的比重为73.3%左右,2002年为72%。
2)外贸量的比重不断上升。
外贸吞吐量所占比重由1985年的2.2%上升到2002年的37.1%,自“九五”以来,比重保持在35%以上,1997年更高达53%。
这表明港口腹地内的外向型经济发展很快,推动了外贸吞吐量的不断增长。
3)进出口吞吐量的变化较大。
1985~1994年,进口量一直大于出口量,1991年进口量已占吞吐量的64%,而1995~1997年期间,进口量小于出口量,而且进口量的比重不断下降,1997年为29%。
1998年与1999年电厂用煤和铁矿石进口量大增,使进口量和出口量的比重趋平。
这表明丹东港腹地内的经济发展对港口的运输需求正由偏重单向进口向进出口双向转化。
4)货源和港运方式的多元化。
货源结构已由初期的单一品种,扩展到粮食、煤炭、钢铁、矿石、水产品、木材、非金属矿、电子产品、食品等多种货源结构;港运方式也由单纯的散装运输发展到散装、集装箱、客货滚装班轮运输等多种方式。
5)集装箱增长迅猛。
丹东港自1995年开展集装箱业务以来集装箱吞吐量逐年递增,1995年完成箱量为1474T EU,2002年增长到51168TEU ,年均递增66%。
6)客运业务飞速发展。
1998年7月丹东港开通了丹东-韩国仁川的客货滚装班轮航线,1998年丹・29・2004年12月 N o.4 港 工 技 术东港完成旅客运量1.73万人次,1999年为6.1万人次,2000年增至7.2万人次。
由于丹东港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边境贸易交往频繁,同时丹东市将大力发展旅游业,旅客运量将进一步增长。
2 港口吞吐量发展水平预测2.1 港口吞吐量发展趋势根据丹东港吞吐量的现状和其腹地经济、交通发展形势分析,其吞吐量的发展趋势主要为:1)腹地经济的持续发展带来港口吞吐量增长2004年是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起步之年,作为东北地区较近的出海通道,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将会给港口的发展带来保证。
沈丹高速公路的建成和东边道的建设将会使东北东部乃至其它地区经丹东港进出的货物大幅度增加。
2)大宗散货在吞吐量中的比重仍然较大进出丹东港的货物中,华能电厂的煤炭较为稳定,占丹东港的货物吞吐量的比重较大;随着5万t 级的铁矿石船舶顺利靠泊,2个钢厂所需的铁矿石将会成为丹东港的另一支柱型货源。
同时,丹东港与东北各粮食集团签订了粮食运输协议,丹东港粮食出口量将逐步增加。
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丹东港大宗散货的比重仍然较大。
3)外贸吞吐量将会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2002年丹东市外贸进出口总值完成9.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5.4%。
丹东的对外贸易对象为朝鲜、韩国、日本等地区,随着亚洲金融经济的复苏,丹东市的目标是拓宽对外贸易领域,实施贸易多元化,这将会促进外贸吞吐量的持续增长。
4)集装箱运输将会保持持续增长作为丹东港的箱源生成地丹东市是全国主要的轻工业城市,因其“三沿”等诸多的区位优势,成为东北地区外商投资热点之一。
由于合资企业的原材料进出口和成品出口大都以集装箱的方式运输,从而也推动了丹东地区国际集装箱运输业的发展,箱量逐年大幅度提高,而且随着沈丹高速公路、丹通铁路的开通以及丹东市对外几大公路的改造完毕,丹东港的货源腹地会得到进一步的延伸,届时经丹东口岸进出口的集装箱量会得到提高。
2.2 港口吞吐总量预测通过对丹东港腹地经济发展趋势、丹东港本身的特点、港口吞吐量与国民经济发展的相关分析,采用回归分析、线性平滑等数学模型预测与综合分析相结合对丹东港吞吐量进行预测,到2005年、2010年、2020年丹东港的吞吐量将分别突破1000万t、3000万t、5000万t,其中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达到15万T EU、50万TEU、100万T EU。
3 腹地的区位优势丹东港独特的地理位置、优惠的政策、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使丹东港适应东边道铁路和丹-通高速公路贯通要求,成为东北地区便捷的出海通道,以及东北东部地区和俄罗斯远东地区、朝鲜半岛、日本等区域性物流中心。
丹东港大东港区位于鸭绿江入海口,该处浪小、水深,建港条件较好,目前丹东大东港区7#、8#泊位即将建成,9#、10#、11#泊位也将相继配套建设。
丹东港的直接经济腹地是丹东及周边地区,深层次腹地则是东北三省的东部地区。
随着丹东市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增加,外贸进出口发展迅速,而现有泊位能力已远远不能满足腹地对外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丹东港作为辽宁沿海港口群中唯一的东部港口,其经济战略意义十分重大。
它不仅缩短了东北三省东部地区入关通海的距离,减轻东北中部铁路、公路的运输压力。
而且,这一入海口,可以使东北东部城市群形成一条“巨龙”,通过丹东港直接进入到黄、渤海经济区,通向我国的东南沿海、台湾、香港以及东南亚地区,极有利于促进东北东部经济的迅速发展。
独特的地理位置,确定了丹东港开放型沿海港口的性质;优越的战略位置使丹东港在辽东半岛港口群中独具特色。
4 港口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丹东港规划的发展目标是:抢抓机遇,乘势加快港口发展建设步伐,使丹东港适应东边道铁路和丹东—通化高速公路贯通的要求,成为东北地区新的出海通道,以及东北东部地区和俄罗斯远东地区、朝鲜半岛、日本等区域物流中心。
港口的功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营范围大为拓宽,但在港口建设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4.1 港口总体布局规划港内已有泊位,面对吞吐量规模不断扩大,货物货种不断增多,导致港内黑白货类混杂作业,堆场老化、面积不足,影响了码头装卸效率和装卸能力,进而影响了港口集疏运能力和装卸质量。
已批复的丹东港总体布局规划已经不适应市场经济和港口发展的需要,港口设施适应性及调节能力差。
在散货堆场总平面布局中,运输通道和堆存能力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影响了泊位的通过能力。
港区总平面布置应该根据运输发展需求和功能拓展方・30・港 工 技 术 2004年12月 No.4向,将基础设施与生产布局的调整有机结合起来,各货种堆存分区明确,装卸、疏运环节合理,实现健康有序发展。
4.2 港口生产设施和基础设施能力不足港内现有生产设施和基础设施不能适应吞吐量的迅速增长和进港船型大型化的需要。
根据经济预测,2005年大东港区吞吐量将达890万t,而集装箱吞吐量将迅增至15万TEU。
届时大东港区现有泊位能力将更加不能满足港口发展的需要,将对港口市场造成巨大的压力。
近年来大东港区通过航道疏浚、港池浚深、货场建设、机械购置、铁路铺设、码头改造等多项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泊位接卸能力和港口综合通过能力。
但是,其港口状况与实际需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目前急需建设1万t级散杂货专用泊位和1万t 级集装箱泊位,以满足海运发展的需求。
另外,由于丹东港大东港区水域环境较为敏感,工程建设及港池、航道开挖对现有港区都有所影响,需要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对航道泥沙回淤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航道建设的滞后,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港口的发展。
5 港口跨越式发展对策5.1 加大市场力度,增强市场竞争力在东边道铁路贯通前,随着省内高速公路网的形成,首先,以开发港口散杂货市场为核心,明确货源主攻方向,牢牢抓住矿石和粮食两大传统支柱货源,努力形成钢铁制品和煤炭两大新增支柱货源。
其次,以拓展集装箱市场为重点,着力加大新航线开辟力度,通过采取港港合作、港航合作、股份合作及优惠政策等措施,开辟外贸干线、外贸内支线和内贸干线。
同时做强现有航线,加强与海关、船公司、代理和社会场站的协调配合,共同参与市场开发工作,联合推动航线快速发展。
积极稳妥地开辟新的客运航线,依托主业优势,采取出租、合作、独营等方式,开展多种多样、富有特色的便民服务项目,拓展客运市场。
5.2 加快港口规划,合理有序地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为适应现代化港口向多功能方向发展的需要,满足港区吞吐量的要求,需要对港口岸线资源利用、陆域纵深、集疏运通道等进行科学的规划。
为此,要求尽快对港口进行总体布局规划调整,对港口性质和功能明确定位,之后对港区进行详细规划。
调整后的港区,应能够适应货运量快速增长,符合腹地经济和对外贸易不断发展对港口的需要。
同时,有利于改善港区的交通和环境状况,更便于港口的专业化生产和集约化管理经营。
在规划的基础上尽快开展港区散杂货和集装箱泊位的建设,完善和扩建不同功能的堆场分区,加快航道疏浚,完善疏港道路和铁路专用线等码头配套设施,推动港口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