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女声栏目分析

合集下载

超级女声策划方案(5篇范例)

超级女声策划方案(5篇范例)

超级女声策划方案(5篇范例)第一篇:超级女声策划方案超级女声策划方案“炫出真实的你,和超女接触零距离!”《超级女生》品牌活动策划推广方案(草)二、直销点:各网点展台促销、商品销售、信息告知、门票兑换等(在全市设立六个地点、人气旺、学校周遍等)“超级女声,炫我风采”超级女声的“做自己,炫到底”的个性自由理念已得到广泛认同,通过歌友见面会的形式让更多的目光投向超女品牌,引起更多关注。

歌友会:超女演绎经典曲目、穿插游戏歌迷互动、给20人现场签名(主持人掌控)。

“超级女声,炫礼送不停”A、现场抽奖:略B、歌友见面会抽奖:(晚上抽奖,第2天中午抽特等奖)略广告词:你想和超女一样拥有鲜花和掌声吗?你想和超女现场演绎经典PK赛吗?你想和超女来一次零距离的亲密接触吗?“这一夜,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超女风暴,做个酷炫超女歌迷吧!”来吧!加入超级女声品牌购物狂潮,彰显你的超炫个性,你就有机会获得超女歌友会的现场门票,一睹超女风采,现场感受超女的青春、激情与活力!超女深情献唱,再掀时尚超女风暴!“做自己,炫到底”!有你的加入让生活更精彩!(牵手超女,挡不住的幸福诱惑!你,还不动心吗?一、活动目的:(广告词)超女来了!乘2005、2006年超女风暴之势,引爆超级女生品牌风潮,超级女生产品,商机无限!与众不同的品牌形象,借此次推广活动快速提升企业知名度,并在活动前、中、后灌输系列推广策略!让超级女生品牌在为瓷都迅速走红之际,更提升产品的销量,为企业带来更多契机与效益!二、活动时间及策略(简):前期10月9日~10月17日预热宣传:重点:1、集合媒体把超女到来的信息以新闻式发布出去,进行策略炒作,结合超女到来信息把《超级女生》品牌推出,使市民关注度提高。

2、结合公司业务力量,把超女见面会和定点兑票点确定(兑票点可由销量大并全的《超级女生》销售商获得,并安排兑奖点促销信息,可结合商品销售一体来进行,并以此来增加分销商和增加其店内销售品种数。

媒介产业链的整合与延伸——以《超级女声》为研究案例

媒介产业链的整合与延伸——以《超级女声》为研究案例

的广 告代理 商 自然 为 电广传 媒。 7 网络 公 司。 目前 ,新浪 、搜狐 等大 型 门户 网 、 站都设置 了有关 《 超级 女声 》的专 门论 坛。论坛的访问
量 巨大 , 据统计 , 平均每秒就有4 人在论坛上发表与 《 超
元 素,增加 了许 多新 的产业链主体 。这些主体都从这 场 文化盛 宴中获得 了巨大的收 益 。《 级女声 》产 业 超 链 的 主体 主 要 有 : l 、节目制作 商。节 目制作商 是媒 介产 业价值链 的
用短信参与娱乐的人 也纷纷加入到超 女投票 中。 电信运 营商的参与不仅增加 了受众与节 目之 间的互动 , 也为媒
6 0 万元 。 80 其他主 体 2 0 年所 获得 的直接收入大 约为 05 天娱公司 2 5 万元 ,电广 传媒 1 0 万 元,电信运 营商 70 20 9 0 元,短信 增值服务提供商 2 0 0万 10万元 ,娱乐包装 公司 70 万元 , 80 网络 公司1 0 0 万元 。 超级女声 》 20 《 是 05
贴片广告 费 10 万元 ,短信收入 3 0 万元 ,总计约为 80 00
3 、电信运 营商。《 超级 女声 》通过短信投票参 与 节 目的形式, 电信运营商成为了其产业链 中一个很重 使 要 的主体。《 超级女声 》的上亿条 短信 流量,成为了电 信运营企业短信 行业 应用最成功 的经典案例 , 很多从 不
制约和限制 了媒介 产业 的发展 。由此 导致 的必然结 果 是我国媒介产业盈利模式单一 , 更多的依靠广告 。 国 我 媒介产业要进一步发展 , 必须拓宽利润来源 , 改变单 一
J v 游戏搬到手机上来 。 aa 众多 “ 级粉丝 ” 为其忠实 超 成
的 消 费者 。 5 、娱 乐包装公 司。围绕 “ 超级女声 ”的明星们, 众多 的娱乐包装公司成 为 了天娱传媒 的合 作伙伴 , 他们

电视产业融合探析——以湖南卫视《超级女声》为例

电视产业融合探析——以湖南卫视《超级女声》为例

电视产业融合探析——以湖南卫视《超级女声》为例李芊1,王昶2(1、湖南商学院湖南长沙41()2()52、中南大学商学院湖南长沙41【J f l83)摘要:针对国内外经济发展的产业融合趋势,以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为例,对电视产业融合的具体表现形式与实施效果予以剖析,探讨其给电视业发展的启示,思考产业融合背景下电视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电视产业产业融合《超级女声》产业融合是指由于技术进步、放松管制与管理创新,产业边界和交叉处出现的技术融合导致各产业打破原来的产业界限,使之相互介入、相互渗透,从而改变了原有产业产品的特征和市场需求,形成一种新型的竞争与合作关系,最终达到产业之间产品、业务与市场的全面融合。

1j!产业融合最初发生在电信、广播电视和出版业部门,表现为以互联网为标志的计算机网、通信网和广播电视网的“三网融合”。

以数字融合为核心,产业间相互结合发展成新产业,目前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随着信息化的全面展开,产业融合将在更大产业经济范围内显现并发挥作用。

电视业与相关产业融合是产业融合中的重要领域,因此,本文选择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为例,对电视产业融合的具体表现形式与实施效果进行剖析,以期给电视业的发展带来启示。

一、电视产业肭合表现形式分析(一)电视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融合1、《超级女声》与国内乳业巨头蒙牛集团的全方位融合湖南卫视与蒙牛乳业集团的合作,除活动冠名外还开发出很多新颖的合作方式。

蒙牛利用自己在全国范围内的通路优势,结合多种手段与《超级女声》全方位融合,解决了湖南卫视资金和传播渠道问题,将其影响力扩大到极致。

同时,也使蒙牛迅速提升了人气,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回报。

(1)形象的融合《超级女声》专门设计了栏目标;隹字和栏目标识,蒙牛酸酸乳成为标识的组成部分;蒙牛集团的20亿包酸酸乳也重新设计产品包装,包装上印有代言人形象和超级女声比赛信息,这样,在视觉形象上蒙牛酸酸乳与《超级女声》融为一体。

在不增加包装成本的前提下,大大提升了赛事的知名度和曝光率,也提升了蒙牛产品的知名度。

娱乐节目同质化现象分析

娱乐节目同质化现象分析

娱乐节目同质化现象分析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电视节目出现了某种程度的“互文本”现象。

娱乐节目同质化现象更是十分突出。

如何杜绝这种同质化是媒体工作者必须正视的问题。

何为“同质”?《现代汉语词典》中,“同”,意为“相同、一样”;“质”,意为“性质、本质;质量”。

笔者认为,电视节目同质化应该指电视节目所呈现的节目性质、形态、主持风格、设置主题以及节目的运作方式,对国外或国内某些成功节目刻意模仿或照抄照搬。

一如今娱乐节目的形态,有综艺类、速配类、益智类、博彩类、游戏类、真人秀等多种样式。

一方面娱乐节目带来了新的理念,丰富了节目样式,满足了观众的娱乐需求;另一方面,娱乐节目又因其面孔的雷同、创意的缺乏及品位的低俗而日益遭人诟病。

真人秀又叫真实电视(REAL TV)、真实秀、纪录肥皂剧等。

2000年5月,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推出名为《生存者》的节目,把真人秀做成经典。

国内的《超级女声》,属于一档大众音乐选秀的活动,它以“想唱就唱”为口号,倡导一种“大众娱乐大众”的娱乐方式,是对《美国偶像》的重新组合,“2005超级女声”共吸引了15万人参加,在全国范围内收看年度总决选的观众总量约有2亿左右,形成“超女现象”。

节目成功后,国内大量复制的节目接踵而至。

《梦想中国》、《非常6+1》、“我型我SHOW”、“加油!好男儿”、“莱卡青蛙王子”等选秀节目开始充斥荧屏。

益智类节目的火爆首先是由央视的《幸运52》和《开心辞典》引燃的。

这类集传播知识、游戏娱乐、有奖问答于一身的娱乐节目收视率节节攀升,也引发了新一轮的复制与模仿。

益智类节目带有浓郁的商业色彩,同时呈现出“知识娱乐化”、“知识常识化”、“知识偏狭化”的倾向。

2007年5月1日,湖南经视播出了《五年级救助队》。

随后,“五年级生”在全国各大电视台相继诞生,如CCTV-2新版《幸运52》、天津少儿频道《你能毕业吗》和深圳卫视《谁比谁聪明》等。

6月30日陕西卫视与光线传媒合作的《不考不知道》也“开考”。

超级女声策划方案

超级女声策划方案

超级女声策划方案1. 策划背景超级女声是一档脍炙人口的选秀节目,于2004年首播,历时七年,共炮制出八季。

该节目涵盖了音乐、明星、选秀、视听等多个元素,深受全国观众的喜爱和追捧。

随着时间的推移,第九季超级女声即将到来,这是继七年之后的一次重磅打造,需要我们做到比以往更完美、更创新、更有亮点。

2. 策划目的本次策划的目的是打造一档更具普及性、更具观赏性的选秀节目,并培养更多优秀的歌手和艺人,推出更多优秀的音乐作品。

同时,期望通过参加节目的选手,传递弘扬中华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正能量,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3. 策划内容3.1 节目形式本次选秀节目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以网络直播为主,电视播出为辅,以增加节目的可观性和互动性。

在线上,即可让更多的人看到节目内容,也可将视频分享到社交媒体上,扩大节目的影响力;在线下,可以让参赛者有更多的实践和表演机会,同时也可以举办周边活动、见面会等,增加观众的参与度。

3.2 参赛者选拔参赛者的选拔分为三个阶段:初选、复选、决赛。

初选阶段采用线上投票方式,以增加选手的曝光度,同时也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决策过程中;复选阶段则采用专业评审和线上投票相结合的方式,评审团将在现场选手表演的基础上进行评分、点评和比较,选出现场晋级的选手名单,同时将网络投票的得票情况纳入考虑范围;决赛阶段除了现场表演和观众投票以外,还可以邀请历届超级女声优秀选手现场助阵和演出,营造出浓郁的选秀氛围和观众的归属感。

3.3 观众互动观众互动是本次活动中的一大亮点。

观众不仅可以在节目现场,跟随选手们共同呐喊助威,还可以通过网络提前了解选手情况,投票支持自己喜欢的选手。

此外,还将开设线上话题讨论和互动环节,让观众和选手之间产生更多的互动和交流,形成连接观众与选手之间的桥梁。

3.4 节目赛制本次节目采取多轮淘汰赛制,选手将在不断的比赛中锻炼自己的表现能力和心理素质。

在前期的比赛中,优秀的选手将有机会得到更多的曝光和机会,为后期的比赛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超级女声

超级女声

10强入围赛 2.96% 第一场
10强入围赛 3.84% 第二场
8强诞生赛 4.52%
13.31%
13.31%
入围赛第一 2.74% 场
6强诞生赛
5强诞生赛
5.83%
6.80%
16.66%
18.65%
入围赛第二 2.84% 场
全国决赛8 进6 全国决赛6 进5 2.78%
8.59%
8.3%
3强诞生赛
谢谢!
超女成功的原因
一.选手 自我实现的需要 二.观众 自身认同感与心理满足 三.社会原因 大众物质需求得到初步满足,精神需求扩大 信息时代,信息获取与休闲方式的日趋多样化 网络时代的到来,草根文化的盛行
超女遇瓶颈
05年收视率 赛场 收视率 市场份额 9.14% 赛场 复活赛 06年收视率 收视率 2.22% 市场份额 7.19% 8.44%
超女节目概况
超级女声是中国湖南卫视从2004年起主办的大众歌手选秀赛。此 项赛事接受任何喜欢唱歌的女性个人或组合的报名。其颠覆传统的一些 规则,使之受到了许多观众的喜爱,是现今中国大陆颇受欢迎的娱乐节 目之一。超级女声极高的人气在中国电视节目界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引 起其他媒体的仿效或责难,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 首先看下超女的比赛流程: 第一、报名。不分唱法、不论外形、不问地域,只要喜爱唱歌并年 满16周岁的女性(没有年龄上限),均可报名参加。16岁以下女性,报名 时须有家长(或监护人)陪同前往。 第二、海选。与报名同步进行,最后产生50名进入淘汰赛。 第三、淘汰赛。海选产生的50名选手经过一段时间培训后,进入淘 汰赛,“50进20”,“20进10”,“10进7”,“7进5”——全部现 场公布结果、现场淘汰。最后5名优胜者进入决赛的6场选拔赛。 第四、优胜者。主办方会进行投资包装、出唱片、出演电视剧。

超级女声节目形式资料全 2

超级女声节目形式资料全 2

经历了2001年的收视和创收低谷时期的湖南卫视,面临着一批明星娱乐类节目的停滞不前和因同质化竞争造成的方向迷失。

在此情况下,2003年湖南电视台娱乐频道在湖南本土"试水"式地推出《超级男声》,在此基础上又推出了《超级女声》。

2004年5月,《超级女声》正式登上湖南卫视,通过与当地电视台合作的方式分别在长沙、武汉、南京、成都四个城市举办了这个节目。

2005年3月起,《超级女声》又在广州、长沙、郑州、成都、杭州等五个城市相继推出,受到各地电视观众的欢迎和追捧。

《超级女声》是一档以音乐选秀为外壳的娱乐性节目,提出"想唱就唱"的理念和口号。

只要喜爱唱歌的女性,不分唱法、不计年龄、不论外型、不问地域,均可免费报名参加,连同节目中大众投票决定选手去留的淘汰方式,倡导一种"全民快乐"的娱乐方式。

2005年《超级女声》五大唱区共吸引了15万人前来参加。

初步估计,在全国范围内收看前5场总决选的观众总量达到1.95亿人。

其中总决选6进5的直播收视份额更高达19.45%,同时段排名全国所有卫星频道第一名。

《超级女声》已经成为中国电视观众周末晚间的一场声势浩大的狂欢盛宴。

《超级女声》,简称超女,是中国湖南卫视在2004年至2006年间举办的针对女性的大众歌手选秀赛,每年一届。

此项赛事接受任何喜欢唱歌的女性个人或组合的报名。

其颠覆传统的一些规则,使之受到了许多观众的喜爱,是当时中国大陆颇受欢迎的娱乐节目之一。

超级女声是中国湖南卫视从2004年起主办的大众歌手选秀赛。

此项赛事接受任何喜欢唱歌的女性个人或组合的报名。

其颠覆传统的一些规则,使之受到了许多观众的喜爱,是现今中国大陆颇受欢迎的娱乐节目之一。

超级女声在产生不少颇有明星特质的选手的同时,也涌现出类似孔庆翔的一些反偶像,如“红衣教主”黄薪等。

超级女声极高的人气在中国电视节目界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引起其他媒体的仿效或责难,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

特别关注:关于超女的媒体报道分析

特别关注:关于超女的媒体报道分析

特别关注:关于“超级女声”的媒体报道分析从芙蓉姐姐到超级女声——分析报告(六)“超级女声”入选2005年中国流行文化十大关键词,已成定局;同时,它也必然成为本年度最炫目的青年文化景观之一。

如果说,李宇春等“超女”从海选到赛区三强再到总决赛,一步步登上风头浪尖,那么在她们背后兴风作浪的,就是媒介。

在这里谈及媒介,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湖南卫视。

“超级女声”因湖南卫视而生,这家声名显赫的电视台及其合作伙伴上海天娱传媒公司自然成为业内外关注的焦点。

无论是业界还是社会舆论,无论是对其营销模式的剖析还是对其所制造的“超级女声”文化现象的褒扬或者贬抑,其矛头都毫不留情地指向这家标榜“娱乐中国”的电视台。

然而在这里,我们关注的是其他众多的大众消费类媒体。

它们共同参与了这场狂欢,共同为“超女”风潮推波助澜。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超级女声”这一文化现象(更确切地说是“媒介文化现象”)得以形成,正是得益于整个社会系统内众多媒介的“共谋”。

对湖南卫视之外的媒体的态度进行分析,将有助于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这一媒介文化现象产生、发展并发挥社会功能的内在机制。

大大小小不同类型的众多媒体都有关于“超级女声”的报道、评论。

根据对2005年8月5日至8月29日全国主要媒体的初步考察,并兼顾3月份“超级女声”海选以来的主要媒体,可以看出媒体报道中的以下一些端倪。

报道数量悬殊:火力密集或视若不见尽管媒体定位的差异往往是造成不同报道量的主要因素,但是同为娱乐版面、娱乐频道、栏目或者娱乐时段,处理方式也有较大差异。

有的媒体火力密集,有的媒体则视若不见。

应该说,这客观地反映出媒体对待“超级女声”现象的态度差异。

1.主流权威媒体的非常少例如《解放日报》、《湖南日报》的文化娱乐版面在决赛当天都没有任何动作。

这并非因为定位的不同。

从一些地方党报设置了“娱乐版”但没有对“超级女声”直接报道的情况可以看出,这样的选择是基于文化观念上的排斥。

有些媒体为数很少的,更多的是将“超女”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或者经济现象做深度探究。

从超级女生看选秀节目审美的异化

从超级女生看选秀节目审美的异化

探析《超级女声》海选的“审丑”表现摘要:选秀节目自从国外传入以来,许多电视台推出了自已的选秀节目,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将选秀节目的流行推向了顶峰,创造中国电视历史上收视奇迹。

而造就这一成功的,离不开“审丑”策略的运用,这里的丑并非指的是“丑陋”,而是传统电视审美标准相背的审美标准。

关于超级女声的评论褒贬不一,而本文力图客观的从文化,电视节目制作,受众等角度上分析《超级女声》审丑策略的运用。

关键词:超级女声海选审丑大众文化策略AN Analysis of "Ugliness" strategy of the general election of the《Super Girls》Abstract:Since the introduction of foreign talent show,a number of TV stations launched their own talent show.However,Hunan TV's 《Super Girls》put the popular talent show into a peak,creating the history of China's TV ratings miracle.The "Ugliness" strategy played a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urse of its success, where the “Ugliness” doe s not refer to the "ugly",but compared to the traditional TV ’s Aesthetic standards.comments on《Super Girl》is mixed,but this article try to analyze 《Super Girls》’sUgliness strategies objectively from the angle of culture、television production and audience.Keywords: super girl、general election、ugliness、Popular Culture、strategy“选秀”一直以来是一个比较热的节目,直至今日,仍是许多电视台抢夺收视率的一个重要阵地,吸引着众多观众的观看,成为我国电视发展历程中一个重要的分界线。

超级女声流行的原因

超级女声流行的原因

超级女声流行的原因“想唱就唱,想说就说”,这是超级女声的宣传口号,前者指的是海选歌手的无门槛,后者指的是观众评判的决定权。

因此本人认为“超级女声”各报名点人满为患的原由有以下几点:【一】三不限。

不限地域,不限唱法,不限外型。

如此一来就等于没有了门槛,没有了关卡,跟其他那些带特定条件的赛事区别开来。

在那个地方,只要是女性就能站上那个舞台,只要你情愿,你就能在那个舞台上展现自我。

因此,全国五大赛区的报名点人潮汹涌。

【二】明星梦。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奋斗目标。

多少年轻的心一直在向往成为舞台上最耀眼的明星,过上另一种多姿多彩的生活。

往日会长叹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空有实力却乏人观赏,现在超级女声将满足失意人的意愿,给所有怀着明星梦的女生们抛出了一个天大的诱惑,只要你够实力够运气,能成为最后的强者,那就会有娱乐公司跟你签约,为你出唱片,捧你成为那颗最闪烁耀眼的明日之星。

因此,梦想步入明星行列的女孩子们纷纷登程杀向五大赛区。

【三】公开竞争。

参与这一场赛事的选手的淘汰或晋级并不是由现场的评委或主持人说了算,而是由老百姓们说了算。

因此,参赛的选手们不用刻意去讨好评委,只要用心发挥自己的水准,尽情展现自己的风采,给场内场外观众留下美好深刻的印象,就有戴上桂冠的盼望。

而那些为参赛选手投票拉票、摇旗呐喊以助声威的人们不外也是因为以下几种缘故:1、认同感“从超级女声的选手身上看到自己”,这种心理上的认同感能够说是超级女声之因此成为全国性狂欢的最大隐秘了。

认同感包括地域认同,性别认同,年龄认同等。

人们喜爱上一个大众明星,就会迫不及待地查找他与自己类似的地方。

每找到一个共同点,那么对他的认同感就增加一分,对他的好感也增强一分。

在各种认同感中以地域认同最为普遍,当某个超女还没有某一人格特点引起观众明显的共鸣时,观众最容易找到地域的认同。

因为性别认同,超级女声的女观众比男观众更多、更容易痴迷。

因为年龄认同,青少年们更容易成为超女们的fans。

超级女生 案例分析

超级女生 案例分析

(二)赛制创新
• 一是:海选
• 《超女》“想唱就唱”的理念吸引着 众多的参赛者,短信投票和大众评 审的评判方式吸引着众多观众,而 海选则是留住观众的一种方式。海 选的方式,让观众看到了参赛者的 原始状态,海选是她们在节目中成 长历程的起点,见证有这里开始。 所以,从一开始,观众与参赛选手 之间就没有了距离可言,就构筑了 和谐的氛围,这种和谐的心理状态 使得观众和参赛者有了紧密联系的 基础。最后,在观众的见证下,璀 璨的明星经由观众的集体选择在普 通人中间诞生了。
• ——喜欢酸的甜就是真的我!
• 电广传媒
• 电广传媒从《超女》广告业务的代 理中获得广告收入至少为1200万元。 作为一家传媒上市公司,从股价上 看,以其上市流通股6500万元股计 算,股市获利高达1.3亿元。
• 另外,其他电视、广播、网络、平 面媒体、公交等流动媒体、路牌广 告代理商等等,均从《超女》广告 市场中获得了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
பைடு நூலகம்
五、案例点评
一个节目的成功,既需要有内在的吸引力, 也需要有外在的推力。内因有二:一是 它所定义的目标受众,它的观众容纳量; 二是创新,节目中要有能够吸引人的亮 点。而一个节目不可能单靠节目本身的 能力获得成功,而是需要各方的合作, 互相配合,最终获得协同效应。
节目也既需要深度也需要广度,深度是对 自身而言,广度是指上下游产业而言。 深度不是仅仅是内容上的,还得是观众 方面的,要引起共鸣。同时,要对一个 节目的上游与下游进行分析,找出对节 目起关键作用的合作对象,并慎重选择 合适的合作对象。
• 第二,商业演出。“超女”全国10场巡 演,门票总收入将超过1.5亿。天娱传媒 在此业务上需要与包装公司合作,天娱 抽取10%左右的分成,从而获得约1500 万元的收入。

媒介经营管理案例分析

媒介经营管理案例分析

案例一:《超级女声》背景介绍:“2005快乐中国蒙牛酸酸乳超级女声”是湖南卫视的一挡电视娱乐节目,类似于美国的“美国偶像”。

女性选手不拘外型、不论唱法皆可参赛。

今年2005年夏季,超级女声在国内电视市场掀起了一个收视狂潮,900万的短信投票,4亿观众的狂热追捧;从杂志、报纸,到广播、电视,无一没有超女,无一不急于与“超女”攀上关系,平均收视率超过了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有人评论说,《超级女声》创造中国传媒史上的一个奇迹。

“超级女声”也给广告业带来了冲击。

据了解,为购买“超级女声”节目冠名权,蒙牛乳业投入了2800万元。

在竞得冠名权后,为了投放“超级女声”标志的公交车体、户外灯箱、平面媒体广告,蒙牛乳业又追加了将近8000万元的投资。

2005年蒙牛乳业向市场投放了20亿袋印有“2005蒙牛酸酸乳超级女声”的产品,销售额在20亿元左右,其中广告和促销费用可能超过1亿元。

蒙牛乳业高层表示:“你可以去我们的销售终端看一看,已经是严重供不应求,到处都断货。

”他甚至认为,这是迄今为止企业宣传和媒体运作结合得最好的实例之一。

其实,蒙牛乳业冠名本届“超级女声”获得的不仅仅是经济利益,更扩大了公司的品牌影响力。

“超级女声”全国总决选的广告报价为5秒插播价4.8万元,10秒7.95万元,15秒11.2万元。

这个报价甚至超过央视一套3月最贵的电视剧贴片广告15秒11万元的报价。

如此算来,湖南卫视仅7场总决选的广告收入就将近2000万元。

事实上,除了湖南卫视从此次“超级女声”的比赛中获得巨大广告收益,一些地方媒体也因为选手而获得了一笔“意外之财”。

8月11日,杭州某报纸刊登了一个整版广告,广告内容相当简单,主体就一个标题:“让我们一起支持张靓颖”。

据悉,该广告是杭州某商家为支持“超级女声”而投放,并宣称,选手进入三甲,商家还将继续投放类似整版广告。

而这样一则整版广告也给这家报社赚进十万元。

目前,“超级女声”这场“大众娱乐大众”的平民狂欢故事已摆上经济学院严肃的书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已经决定把“超女”案例写入最新的营销教材,供付出高额学费的EMBA学员讨论学习。

超级女声

超级女声
LOGO
《超级女声》的成功营销 超级女声》
前期热身
目标定位
体验营销
超级女声的 成功营销
品牌营销
整合营销
LOGO
《超级女声》的前期热身 超级女声》
美国偶像 超级女声 美国偶像 《超级女声》走的仍是“拿来主义”的路线,但是在本土 超级女声》走的仍是“拿来主义”的路线, 化运作时动了脑筋, 化运作时动了脑筋,创制了更适合于本土观众娱乐口味 年龄不限( 16~24岁 年龄不限(2006年 年 ~ 岁 门槛 的节目规则。 的节目规则。 18) ) 流行歌曲 超级男声 唱法不限 无演出经验者 职业不限 湖南卫视曾参照《美国偶像》创办了《超级男声》 湖南卫视曾参照《美国偶像》创办了《超级男声》的前 期准备,省去了宣传费用, 期准备,省去了宣传费用,并且降低了风险 无 两人投票、 两人投票、淘汰掉其中 大众评审团
一人 一块幕布前 一张木桌上
成本
海选时的投入就达 80余万 余万
LOGO
《超级女声》的目标定位 超级女声》
女性
《超级女声》,是针对女性的大众歌手 超级女声》 选秀赛。 选秀赛。编导们发现女性似乎更符合电 的特质, 视“秀”的特质,更符合了大众对女性 的视觉审美。 的视觉审美。 此项赛事接受任何喜欢唱歌的女性个人 或组合的报名。 或组合的报名。
超级女声
LOGO
简介
1 2 3 4
《超级女声》之起源 《超级女声》之成功及原因
《超级女声》之瓶颈及原因
《 超级女声》之出路
LOGO
《超级女声》,简称超女,是中国湖南卫视在 超级女声》 简称超女, 2004年至 年至2006年间举办的针对 年间举办的针对女性的大众歌 年至 年间举办的针对 的大众歌 手选秀赛,每年一届。 手选秀赛,每年一届。此项赛事接受任何喜欢唱 歌的女性个人或组合的报名。它颠覆传统的规则, 歌的女性个人或组合的报名。它颠覆传统的规则, 受到了许多观众的喜爱, 受到了许多观众的喜爱,一度是中国大陆颇受欢 迎的娱乐节目之一。 迎的娱乐节目之一。

网络专题报导——腾讯娱乐2009年快乐女声专题

网络专题报导——腾讯娱乐2009年快乐女声专题

《快乐女声》是中国湖南卫视和天娱传媒于2009年5月起举办的大众歌手选秀赛,要求参赛者必须是年满18周岁女性公民,前身为湖南卫视2004-2006年起举办的《超级女声》。

超级女声举办了三届,快乐女声举办了两届,合计举办了五届。

选择2009年“快乐女声”这个专题进行研究是因为,这是收视极高的选秀节目《超级女声》向《快乐女声》转型的第一届比赛,这种全民参与的原创选秀比赛带给亿万电视观众无限的感动与欢乐,缔造了无数个梦想成真的神话,为内地乐坛注入了一股不可小觑的芒果力量。

且2009年“快乐女声”比赛已经结束,所以各网站的“快乐女声”专题是一个完整的框架,包括比赛前期特别策划,每一期的完整赛事回顾,精彩瞬间,以及赛后的后续跟踪报道和众网友通过当年新兴的自媒体平台——博客、论坛上的评论与互动。

腾讯2009快乐女声网络直通区是六大网络赛区和相关网络专题报导的网站之一。

本论文选取腾讯这大门户网站的快乐女声专题作研究对象,出于以下考虑:第一,腾讯是大型商业门户网站,作为研究对象有一定的说服力和受众群,其专题打造得较为专业,信息的集纳程度高,编辑思路清晰,专题特点突出;第二,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打造当年新兴的自媒体平台——博客、论坛进行互动评论,体现了自媒体的发展历程,有一定的研究价值;第三,专题打造得丰富多样,信息量极大,大量的新闻报导和独家专访,为此专题倾注了大量心血。

因此,针对其编辑思想、栏目设计和页面风格、表现手法以及互动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研究结果发现:腾讯娱乐2009年快乐女声专题分析充分整合利用优势资源,来呈现独具匠心的音乐编辑特色和专题报道特色,并打造出属于自己的网站特色的优势栏目,在当年拥有颇高的点击量和关注度。

1 对各大板块的分析探讨——音乐编辑、新闻报道特色等1.1 标题栏的设计、导航条的分类与特色栏目的打造音乐编辑的基本审美原则,是在竭力跳出编辑千差万别的个体性差别,寻求编辑主体审美活动中最具普遍性和基础性的审美规律。

传播学层面的思考:《超级女生》热播解析及反思

传播学层面的思考:《超级女生》热播解析及反思

本文主要对湖南卫视2005年《超级女生》的热播原因进行分析:《超级女生》传播模式中体现出强烈的互动性;具有受众与传播者双重身份的评委、大众评委的去权威化;具有受众与传播者双重身份的主持人去生硬化;节目内容的多层面化;传播技术手段的多样性;受众层面解析。

此外,本文对《超级女生》的热播提出了两点冷思考。

第一,购买来的投票权利是否体现了真正的受众话语权平等。

第二,从《超级女生》折射出中国人越来越渴求在公共领域有自己的话语权,即使这种话语权要用货币购买才能获得。

[关键词]:超级女生热播解析反思自2005《超级女声》开播以来,湖南卫视播出的《超级女声》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有人在网上说,都是超女惹的祸,话题都变窄了。

到了八月底决赛前, 《超级女声》更是成为人们街谈巷议的话题,收视人口达到了5个亿!这个开办时间并不长的娱乐节目何以吸引如此多的观众?本文拟从传播学的层面对《超级女生》热播的原因进行解析,并提出两点反思。

一、《超级女生》传播模式中体现出强烈的互动性。

虽然近年来我国电视娱乐节目在体现互动性方面有所努力,也有所进步,但能激发起节目涉及到的各个主体的参与热情,实现真正良性互动的节目并不多见,而《超级女生》在2005年做到了。

本来是很普通的平民女性,可以在没有任何限制的情况下免费报名参加《超级女生》六大赛区的海选比赛。

这种报名模式打破了我国多年来娱乐竞赛性电视节目给报名者设置的排斥性限制。

这种做法使平民在心理上觉得耳目一新,并对该节目有亲近感,为他们进一步的积极参与节目关注该节目提供了一个平台。

在选手进入比赛后,评选方式的多样性结合进一步体现了《超级女生》传播模式的互动性。

演播现场的主持人、参赛表演的超级女生、超女亲友团、还有评委以及大众评委可以说都具有了传者与受者的双重身份。

这部分群体在现场创造的真实气氛比如呐喊声、拉票声、哭泣声等足以感染坐在电视机前投入地观看该节目的观众。

受到感染的观众于是自愿地行使了自己的权利:发短信投票选出自己喜欢的超级女生。

从传播学角度分析与反思《快乐女声》节目

从传播学角度分析与反思《快乐女声》节目

从传播学角度分析与反思《快乐女声》节目广西南宁市陆柳冰内容摘要2009年夏天,湖南卫视热播的电视音乐选秀节目《快乐女声》取得了很好的收视率,在续《超级女声》后,又刮起了一阵高潮。

《快乐女声》前身为湖南卫视2004年起举办的《超级女声》。

《超级女声》自2004年起共举办2004、2005、2006年三届比赛,当时在中国刮起了一阵选秀之风。

在连续三年取得了空前巨大的成功之后,2009年的《快乐女声》进行了一些调整,又迎来了新的一轮选秀风。

在《快乐女声》热播的同时,也引发了我们一些思考:为什么在当前形势下《快乐女声》能再次引领国内选秀节目,引发热潮?本文将以传播学角度分析《快乐女声》的热播原因及其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音乐选秀节目快乐女声传播学绪论从2004年开始,一种新的电视节目形态——“音乐选秀”在我国兴起和蔓延,居高不下的收视率与巨额的广告收入使得“音乐选秀”节目成为一道令人瞩目的电视文化奇观。

第一个较为成熟的“音乐选秀”节目是湖南卫视推出的《超级女声》,节目成功的运作与核心理念迅速得到认同。

一时间,国内纷纷推出同类型的电视节目,如《加油!好男儿》、《我型我秀》等。

经过起步期、发展期和调整期,湖南卫视再次推出2009年《快乐女声》,取得了广泛的关注。

[1]本文将从传播过程的五个环节--传播者、传播内容、媒介、受众、传播效果对这个节目进行分析,并思考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快乐女生》节目出现的背景《快乐女声》的前身是《超级女声》。

《超级女声》是由湖南娱乐频道始创的声乐比赛节目,2004年3月起,《超级女声》活动在湖南电视台地面频道实验推出。

5月起,该活动登临湖南卫视向全国播出;5月底,武汉唱区拉开战幕,7月下旬起,成都唱区、南京唱区同时开唱;8月底9月初,2004年度总决赛拉开战幕。

第一届的《超级女声》设立了长沙、武汉、南京、成都四个赛区,吸引了6万余人报名参与,节目播出后受到广泛的关注,开始走向全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国内真人秀节目名称《超级女声》
二、节目核心看点
(一)真人秀节目核心看点:强调选手本身的个性,给选手足够大的空间,让她们能够淋漓尽致的把自己本来的东西表达出来,包括她的性格,她在一个相对宽泛的空间里会表现出独特的性格出来,我们给她更多的空间去烘托他,让选手成为节目真正的主角,让节目更加具有不可知性,像一个没有剧本的电视剧一样。

(二)《超级女声》节目核心看点:
①选手都是从各个城市海选而产生的,所以就会产生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对决,扩大了受众地区,节目关注度也会随之提升。

②选手风格迥异,节目给选手很大的自由空间,充分展示了选手的个性,给人不一样的视觉冲击和审美感受。

选手与选手间的对抗复活赛也是节目一大看点。

此外,选手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友谊,让观众感觉到她们在台下仍然是好朋友,这会使我们用一个整体性的思维去看待整个节目,所以各个粉丝在关注自己所喜爱的选手同时,也在关注整个节目,这充分体现了选手是节目真正的主角。

③和观众互动性增强,观众的投票对选手晋级与否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并且由此最终形成各位选手的粉丝团。

充分利用了网络和各大媒体的媒介作用。

④节目大众化,尤其在前期海选的时候,就像是一个大众卡拉OK
三、节目规则(鉴于每年规则都有所变动,下面列出2006年《超级女生》比赛规则)
①各地选手报名参加,参加地区海选比赛,优秀者参加区域决赛,在区域决赛中的前三名参加全国的比赛。

②在总决赛赛制方面,比赛由“复活赛”、“10强入围赛”、“10强晋级赛”三大板块组成。

⑴“复活赛”,选手来自5大唱区第4名到10名共35位选手,比赛结果选出5人“复活”晋级。

为示公正,主办方宣称“首次启用”场外票选与评委选拔两条主线交织进行、“多人PK”、大众评审由当场参加复活节目的选手组成这三大策略。

⑵“10强入围赛”将分两场比赛。

由5位“复活”选手与五大唱区的季军选手组成。

在这10人中选出5人“过关”进入第二场比赛。

由5位“过关”选手与五大唱区的亚军选手组成。

在这10人中再次比拼,选出5位选手晋级全国10强。

在这个赛段,主办方为示公正,启用媒体代表组成大众评审。

(3) 在全国十强晋级赛中,决选出冠亚军
6月2日长沙唱区总决赛评审:王明琦、仓雁彬、顺子三甲:厉娜、张亚飞、
许飞
6月23日杭州唱区总决赛评审:春晓、宋柯、巫启贤三甲:Reborn、唐笑、张焱
7月7日成都唱区总决赛评审:孙国庆、毕晓世、顺子三甲:谭维维、赵媛媛、阳蕾
7月28日沈阳唱区总决赛评审:宋柯、巫启贤、朱桦三甲:艾梦萌、张楚格、巩贺
8月11日广州唱区总决赛评审:袁惟仁、丁薇、王东三甲: 刘力扬、尚雯婕、韩真真
备注:
专家评审由流行乐坛的歌手、资深电视人或者其他明星担任,负责海选和复赛的评判工作,并为选手们给出适当的建议。

在海选中,他们给选手打分,并可以现场颁发通过卡,允许选手参加下一轮比赛。

在晋级赛中,他们要提名选手参加PK赛,并且在很多场次能直接让选手晋级。

在分赛区和总决选前三甲排名上,他们没有发言权
大众评委由落选的选手和/或其他各行各业的民众组成的评委团,负责在除总决赛外的晋级赛中的PK赛上,投票决定选手的去留,人数大约在30到40人左右
短信电视观众可以在比赛间歇的时候,为选手投票。

一般在分赛区20强以上的晋级赛上,获得选票最低的选手会被选中进入PK赛,由大众评委决定去留。

分赛区和总决赛的前三名直接由短信票数决定
PK赛当赛程需要淘汰一名选手时,会由专家评委选出一名表现较差的选手和观众短信投票率最低的选手进行PK赛。

进行PK赛时,每人发表一番谈话,并清唱一首歌曲的片断,然后由大众评委进行投票,得票低的一位将被淘汰
四、片头片尾特色
在总决赛的时候,都由超女合唱一首歌,并且唱出主题“想唱就唱,唱得响亮”
节目开始时,会回放上场比赛的视频,比赛结束,也会回放以前几场比赛的视频
五、节目优点
① 《超级女声》将娱乐的大众化、平民化和娱乐化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超级女声”的广告语是“没有门槛,没有距离的大众歌会”,是一场“大型无门槛音乐选秀活动”。

只要是女性,只要喜爱唱歌并年满16周岁均可报名参加,通过层层淘汰选拔,征选出真正具备培养前途的歌手。

显示出了生活的原生态,参赛选手更接近了观众周围的普通人,让观众更亲切、更有认同感。

② 《超级女声》诱人的大奖也极大地刺激了观众参与进来的欲望。

最终冠军将获得一辆车、一份艺员合约以及湖南娱乐频道为其量身打造的个人大碟。

这说明娱乐的实现手段与激励机制也发生了变化,由单纯的精神刺激变为精神与物质的双重激励,娱乐节目的市场化运作程度在逐步提高,商业色彩逐步加深。

③ 演播室前移。

《超级女声》把“阵地”大幅度前移——深入武汉、成都、南京、哈尔滨、合肥等城市,大规模与报名参赛的选手和电视观众“零距离”接触,不仅缩短了节目推广的链条,而且增强了节目的现场感和亲切性,取得良好的收视率也就不足为奇了。

④ 低成本制作。

《超级女声》的参赛选手全是业余歌唱爱好者,不需要花费高昂代价聘请明星,以极低的成本拓展市场。

⑤ 联系其他媒体共同造势。

《超级女声》除了在主办电视台大做文章,强力推广外,还善于利用平面媒体和网络的力量,积极与当地强势平面媒体和网站联合,共同造势,推波助澜。

六、节目缺点
《超女》最大的缺点在于过分商业化,都是广告。

每场比赛都被分割成了很多段,每段节目之间都有10分钟以上的广告时间,而每段广告时间的广告内容则几乎相同。

如此一来不仅让观众对广告本身产生了厌烦的情绪,也让比赛被“无休止”的商业广告破坏了气氛。

七、节目受众
《超级女声》受到包括十几岁“小年轻”和五十几岁中老年在内的大众的广泛关注。

调查数据显示,25岁及以下年龄的观众是《超女》的最主要观众群,其次是26-35岁的成年人中也有不少《超女》迷,至于36-55岁的中老年观众,也较为接受这一节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