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最新版】
妇产科医疗质量安全控制与持续改进方案

妇产科医疗质量安全控制与持续改进方案背景妇产科医疗质量安全是保障妇女和新生儿健康的重要保障。
为了提高妇产科医疗质量安全水平,持续改进是必要的。
本方案将提出一系列措施,旨在加强妇产科医疗质量安全控制与持续改进。
目标1. 提高妇产科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质量水平;2. 减少医疗事故和不良事件的发生;3. 提高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4. 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
方案1. 建立完善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 设立妇产科医疗质量委员会,负责制定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和政策;- 制定医疗质量评估标准,定期对妇产科医疗机构进行评估和监督;- 建立医疗质量投诉反馈机制,及时处理患者的投诉和意见。
2. 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 加强妇产科医师的培训和学术交流,提升其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强化医疗团队协作,提高团队效能和协同能力;- 鼓励医务人员参加相关学术会议和研讨会,不断更新医疗知识。
3. 加强医疗设备和设施的管理- 定期对医疗设备进行检测和维修,确保其安全可靠;- 提供妇产科医疗器械的标准操作培训,确保正确使用;- 加强医疗环境的卫生管理,预防交叉感染的发生。
4. 加强患者安全管理- 建立患者信息管理系统,确保患者信息的安全和保密;- 定期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了解患者需求和反馈;- 加强药品管理,提高用药安全性,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5. 建立医疗质量数据分析和改进机制- 收集妇产科医疗质量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 定期召开质量改进会议,制定改进措施并跟踪落实;- 鼓励医务人员提出质量改进建议,促进持续改进的文化氛围。
结论妇产科医疗质量安全控制与持续改进是保障妇女和新生儿健康的关键。
通过建立完善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加强设备和设施的管理,强化患者安全管理,以及建立质量数据分析和改进机制,可以进一步提升妇产科医疗质量安全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妇产科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妇产科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妇产科疾病的不断增多,保障妇产科医疗质量安全变得尤为重要。
为了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妇产科医疗机构需要建立科学有效的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本文旨在探讨妇产科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具体的措施以供参考。
一、背景分析妇产科医疗是专门为孕产妇和儿科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重要领域,其特殊性决定了妇产科医疗质量安全的重要性。
保障妇产科医疗质量安全,不仅关系到孕产妇及胎儿的生命健康,也关系到医疗机构的信誉和持续发展。
二、质量安全管理的重要性1. 提高医疗服务水平:质量安全管理是医疗机构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的基础。
通过明确医疗流程和操作规范,执行全程质量控制,可以有效提高医疗过程中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2. 保护患者权益:妇产科医疗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
建立合理的医疗风险评估和安全防范机制,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护患者的权益,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3. 加强医疗队伍建设:质量安全管理需要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共同努力。
通过建立规范培训和评估机制,加强医疗队伍的专业素质,提高医生和护士的技能水平,从而提供更加专业和安全的医疗服务。
三、持续改进的策略1. 设立医疗质量安全管理部门:医疗机构应设立专门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并执行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该部门要与其他部门密切合作,形成全员参与的管理格局。
2. 完善医疗风险评估机制:医疗机构需要建立健全的医疗风险评估体系,对可能发生的医疗事故进行预判和防范。
同时,要进行风险评估结果的跟踪和总结,不断完善和优化医疗服务流程。
3. 建立医疗质控小组:医疗质控小组由医疗机构的相关部门和专家组成,负责制定医疗服务标准、监督执行情况以及收集分析质量信息。
通过不定期的质量审核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纠正措施。
4. 强化科研与教育培训:妇产科医疗机构应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开展临床研究,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妇产科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工作方案

妇产科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工作方案一、前言医疗质量是医院管理的核心,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基石。
妇产科作为医院的重要科室,其医疗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医院的声誉。
为了提高妇产科的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特制定本方案。
二、工作目标1. 降低妇产科医疗差错发生率,提高医疗安全水平。
2. 提高妇产科诊疗技术水平,提升患者满意度。
3. 建立完善的妇产科质量管理体系,实现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
三、工作原则1. 以患者为中心,关注患者需求,提高患者满意度。
2. 预防为主,强化环节质量控制,降低医疗差错发生率。
3. 全员参与,分工明确,共同推进妇产科质量管理工作。
4. 持续改进,定期评估,不断提高妇产科医疗质量。
四、工作内容1. 加强妇产科人力资源管理,提高医务人员业务水平。
(1)加强妇产科医务人员培训,提高业务素质。
(2)合理配置妇产科医务人员,确保人员数量和质量。
(3)建立医务人员绩效考核制度,激发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
2. 完善妇产科诊疗流程,提高诊疗水平。
(1)制定并落实妇产科诊疗规范和操作规程。
(2)加强术前诊断和手术适应症筛选,确保手术安全。
(3)加强术后管理和并发症预防,提高患者恢复速度。
3. 强化妇产科医疗质量控制,降低医疗差错发生率。
(1)建立医疗质量控制小组,负责妇产科质量管理工作。
(2)实行环节质量控制,加强对医疗活动的监督和指导。
(3)开展医疗质量评估,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
4. 加强妇产科医患沟通,提高患者满意度。
(1)加强医患沟通,了解患者需求,提高服务质量。
(2)完善知情同意制度,确保患者知情权。
(3)开展患者满意度调查,及时发现问题,改进工作。
5. 建立妇产科质量持续改进机制。
(1)定期对妇产科质量管理工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
(2)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3)跟踪改进效果,确保质量管理工作持续改进。
五、工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
医院成立妇产科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工作计划、组织实施和监督考核。
医院妇产科护理质量和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医院妇产科护理质量和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为了确保医院妇产科护理的质量和安全性,实施持续改进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妇产科护理质量和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以及改进方案,以确保妇产科护理的质量和安全性。
一、妇产科护理质量和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妇产科护理质量和安全管理对于妇产科患者的安全和健康至关重要。
一方面,优质的妇产科护理可以提供患者舒适和有效的护理服务,确保妇产科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另一方面,安全的妇产科护理可以降低医疗事故和意外发生的风险,保障患者的安全。
二、妇产科护理质量和安全管理的现状目前,妇产科护理质量和安全管理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妇产科护理是一个复杂的领域,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支持。
然而,一些医院缺乏足够的妇产科护理人员和培训资源,导致护理质量的下降。
其次,妇产科患者通常处于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状态,需要特别的关注和护理。
如果医务人员对妇产科护理不熟悉或缺乏经验,可能影响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
三、持续改进方案1. 增加妇产科护理人员数量和培训资源为了提高妇产科护理的质量和安全性,医院需要增加妇产科护理人员的数量,并提供必要的培训资源。
通过增加护理人员的数量,可以减少患者的等待时间,提高护理效率。
同时,医院应该为护理人员提供专门的培训,使其掌握最新的妇产科护理知识和技能。
2. 强化质量管理和监督机制为了确保妇产科护理的质量和安全性,医院应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和监督机制。
这包括定期进行质量评估和审核,以发现和纠正问题。
此外,建立一个匿名举报机制,鼓励患者和家属向医院反映护理质量和安全方面的问题。
3. 推广标准化护理程序和指南为了确保妇产科护理的一致性和准确性,医院应该制定和推广标准化护理程序和指南。
这些程序和指南应基于最佳实践和最新的研究成果,并经过科学验证。
医院可以通过组织培训和教育活动,向医务人员传授这些标准化护理程序和指南。
4. 强化团队合作和沟通妇产科护理涉及多个学科和部门的合作,需要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沟通。
妇产科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妇产科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妇产科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是医疗机构为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确保患者安全而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措施和改进手段。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一个妇产科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一、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1.设立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由院领导和医院各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制定和监督执行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政策、指南和规范。
2.建立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部门,设立质量安全管理岗位,专人负责医疗质量和安全的监督、评估和改进工作。
3.建立医疗质量评估体系,包括对医疗过程、结果和患者满意度等方面进行定期评估和监测。
二、加强医疗质量和安全的监督与控制1.建立医疗风险管理制度,通过对患者的风险评估,制定有效的风险防控措施,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类医疗事故和不良事件。
2.加强医疗质量和安全的监督与检查,定期对医疗过程、操作规范、医疗设备等进行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改进。
3.建立医疗错误报告和学习机制,鼓励医务人员对医疗事故和错误进行主动汇报,并通过分析和总结错误原因,制定改进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三、提高医务人员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1.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定期组织相关培训课程和讲座,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2.定期开展技能竞赛和复习巡查,加强医务人员对操作规范的掌握,提高其技术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加强医务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通过宣传教育和会议讨论等方式,引导医务人员重视医疗质量和安全问题,增强其责任心和安全意识。
四、强化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的信息化建设1.推行电子病历和病案管理系统,实现医疗信息的电子化和共享化,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的效率和精确度。
2.建立医疗事件报告与管理系统,通过信息化手段将医疗事件的收集、报告和处理过程全程记录和跟踪,确保医院对问题的掌握和处理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3.加强与相关部门的信息交流与共享,及时了解和掌握医疗质量和安全的相关政策和要求,提高医院在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方面的能力和水平。
妇产科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妇产科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医疗质量与安全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对于妇产科而言更是如此。
妇产科承担着迎接新生命、保障女性生殖健康的重要使命,任何医疗质量与安全问题都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
为了进一步提高妇产科的医疗服务水平,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权益,特制定本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一、管理目标1、提高医疗服务的安全性,降低医疗差错和事故的发生率。
2、提升医疗服务的有效性,确保患者得到恰当、及时的治疗。
3、增强患者的满意度,营造良好的医患关系。
4、促进医疗团队的协作与沟通,提高工作效率。
二、现状分析1、人员方面妇产科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年轻医生和护士在临床经验和技能上有待提高。
工作压力大,导致部分医护人员出现职业倦怠,影响工作质量。
2、医疗设备方面部分医疗设备老化,维修保养不及时,影响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
新设备的引进和使用培训不足,医护人员不能熟练操作。
3、医疗流程方面门诊就诊流程不够优化,患者排队等候时间长。
住院患者的术前准备、术后护理等流程存在衔接不畅的问题。
4、病历书写方面病历书写不规范,存在字迹潦草、内容不完整、记录不准确等问题。
病历的归档和管理不够严格,存在丢失和查找困难的情况。
三、管理措施1、人员管理加强业务培训,定期组织科室内部的业务学习、病例讨论和技能操作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
合理安排工作,实行弹性排班制度,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
建立激励机制,对工作表现优秀的医护人员进行表彰和奖励,激发工作积极性。
2、医疗设备管理定期对医疗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制定设备操作规范和流程,加强对医护人员的设备使用培训。
及时更新和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
3、医疗流程优化优化门诊就诊流程,实行预约挂号、分时段就诊,减少患者排队等候时间。
完善住院患者的管理流程,加强术前、术中、术后的衔接和沟通,确保患者得到全程、连续的医疗服务。
4、病历质量管理加强病历书写规范的培训,定期进行病历质量检查和点评,对不合格的病历进行整改。
妇产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计划

妇产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计划引言:妇产科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对于保障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妇产科疾病复杂性和死亡风险高,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
因此,为确保妇产科医疗质量和安全的持续改进,制定一份详细的管理和改进计划十分必要。
一、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1.设立质控团队:建立由专业人员组成的医疗质控团队,负责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和流程。
2.审查和改进手术程序:针对手术程序,设立审核机制,确保手术前的必要检查和程序得到严格执行。
同时,持续监测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改进。
3.患者参与决策:鼓励医生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商,使患者参与决策过程,并确保患者的知情权和自主权得到尊重。
4.重视医疗差错报告:设立医疗差错报告机制,充分鼓励医务人员报告医疗差错和意外事件。
对报告的差错和事件进行分析,并采取改进措施。
5.医疗设备管理:制定严格的设备管理标准,定期检查和维护医疗设备,确保其正常使用。
同时,加强对医务人员的设备操作培训,提高风险防控的能力。
1.建立监测指标:制定一套全面的妇产科医疗质量和安全监测指标,包括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满意度等。
定期收集并分析这些指标,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改进措施。
2.参与科研和学术交流:鼓励医务人员积极参与科研和学术交流活动,提高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推动妇产科医疗质量的不断提高。
3.制定培训计划:针对医务人员和相关人员制定持续教育和培训计划,包括医疗质量管理、安全操作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质量和安全管理的认识和能力。
4.建立经验共享平台:建立一个医务人员之间的经验共享平台,定期组织会议和研讨会,分享和交流经验和教训,促进学习和改进。
5.审查和改进工作流程:定期对妇产科医疗服务的工作流程进行审查,识别出潜在的风险点和优化的空间,并进行相应的改进。
结论:妇产科医疗质量和安全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全体医务人员共同努力。
通过建立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计划,可以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水平,保障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
妇产科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妇产科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一、背景介绍妇产科作为医院的重要科室之一,关系到女性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对于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方案旨在制定妇产科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措施,提高服务水平,降低医疗风险,增强患者满意度。
二、目标和原则1.目标: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持续改进,提高妇产科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降低医疗风险,保障患者的权益和安全。
2.原则:科学、规范、人性化、持续改进、患者为中心。
三、具体措施1.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管理体系(1)成立妇产科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并监督实施质量安全管理政策和计划。
(2)建立完善的妇产科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和程序,包括规范的操作流程、质量控制检测标准和应急处理措施等。
(3)制定妇产科相关质量评价指标,并通过实施内部审计、外部评审等方式,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2.健全患者安全管理措施(1)强化患者告知与交流,提供全面、详尽的医疗信息,确保患者了解治疗过程、风险和注意事项,并取得知情同意。
(2)强调患者与家属的参与与沟通,建立有效的医患合作机制,有效解决疑虑和问题。
(3)建立患者治疗记录和信息管理制度,确保患者信息的保密性和完整性。
3.提升医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1)建立定期培训机制,加强医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提高妇产科医生和护士的临床水平和服务意识。
(2)创建良好的工作环境,重视医患沟通和团队协作,加强工作流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3)加强医务人员的质量意识和责任心,建立医疗错误报告和上报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理医疗事故和不良事件。
4.建立学习型机构,持续改进医疗质量(1)建立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机制,定期召开质量管理与讨论会议,总结经验和问题,制定改进措施,并追踪落实情况。
(2)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内外最新的医学理论和技术,提高医疗水平。
(3)开展医疗质量评估和满意度调查活动,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和反馈,针对性改进服务并提高患者满意度。
妇产科医疗质量改进方案

妇产科医疗质量改进方案医疗质量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对于妇产科而言更是至关重要。
因为妇产科涉及到母婴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为了进一步提高妇产科的医疗质量,保障母婴安全,特制定以下改进方案。
一、优化服务流程1、完善预约挂号系统提供多种预约渠道,包括电话、网络、现场等,方便患者根据自身情况选择。
合理安排预约时间,减少患者等待时间,提高就诊效率。
2、简化就诊流程设立一站式服务中心,为患者提供咨询、挂号、缴费、检查预约等服务,避免患者来回奔波。
优化检查流程,合理安排检查项目的顺序和地点,减少患者在不同科室之间的往返次数。
3、加强医患沟通医护人员在接诊时,要耐心倾听患者的诉求,详细询问病史,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
为患者提供多种沟通方式,如面对面交流、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及时解答患者的疑问。
二、加强医疗团队建设1、人才招聘与培养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招聘高素质的妇产科专业人才,充实医疗团队。
制定完善的人才培养计划,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学术交流和外出进修,提高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2、团队协作与沟通建立多学科协作机制,定期组织妇产科、儿科、麻醉科、检验科等相关科室进行病例讨论和会诊,共同制定治疗方案。
加强科室内部的沟通与协作,建立良好的工作氛围,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3、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将医疗质量、服务态度、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纳入考核体系,与绩效工资、职称晋升等挂钩。
设立表彰奖励制度,对工作表现突出、为科室发展做出贡献的医护人员进行表彰和奖励,激发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提高医疗技术水平1、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关注国内外妇产科领域的最新技术进展,积极引进先进的医疗技术和设备,如微创手术设备、胎儿监护设备等,提高诊疗水平。
加强对新设备的培训和使用管理,确保医护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和正确使用新设备。
2、规范诊疗行为制定完善的妇产科诊疗规范和操作规程,严格按照规范进行诊疗活动,避免医疗差错和事故的发生。
妇产科医疗质量改进方案

妇产科医疗质量改进方案医疗质量是医院的生命线,对于妇产科而言更是至关重要。
因为妇产科涉及到母婴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任何一点疏忽都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
为了提高妇产科的医疗质量,保障母婴安全,现制定以下改进方案。
一、加强医疗团队建设1、定期培训与考核安排妇产科医护人员参加各类学术会议、培训课程,学习最新的医疗知识和技术。
制定内部考核制度,定期对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考核,确保其业务水平持续提升。
2、经验分享与交流组织科室内部的病例讨论会,分享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促进共同成长。
邀请外部专家来院进行讲座和指导,拓宽医护人员的视野。
3、团队协作训练开展团队协作培训活动,如模拟紧急情况的处理,提高医护团队在紧急状况下的配合默契度。
二、优化医疗流程1、患者就诊流程简化挂号、缴费、检查等环节,减少患者的等待时间。
设立导医岗位,为患者提供全程引导和咨询服务。
2、住院流程优化住院安排,确保患者能够及时入住合适的病房。
规范术前准备、术后护理等流程,明确各环节的责任人和时间节点。
3、出院流程提前为患者做好出院准备,包括医嘱、康复指导等。
建立出院后的随访机制,及时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
三、提高医疗技术水平1、引进新技术关注国内外妇产科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积极引进并应用于临床实践。
例如,引进先进的微创手术设备和技术,减少患者的创伤和痛苦。
2、技术创新与研究鼓励科室医护人员开展技术创新和科研项目,提高科室的学术水平和竞争力。
3、医疗设备更新与维护定期更新和维护妇产科的医疗设备,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建立设备故障应急预案,保障在设备出现故障时能够迅速采取替代措施。
四、加强医疗质量管理1、建立质量控制小组成立由科室主任、护士长和骨干医护人员组成的质量控制小组,定期对医疗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估。
2、完善质量评估指标制定涵盖医疗过程、医疗效果、患者满意度等多个方面的质量评估指标体系。
例如,剖宫产率、产后出血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患者投诉率等。
妇产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计划

妇产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计划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妇产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
妇产科作为医院的重要科室,其医疗质量与安全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家庭幸福。
本文从妇产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现状分析、管理体系与措施、持续改进计划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妇产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的重要性1. 妇产科医疗质量与安全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
医疗质量与安全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是医院管理的重中之重。
2. 妇产科医疗质量与安全是提高医院竞争力的关键。
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能够赢得患者的信任,提高医院的声誉和竞争力。
3. 妇产科医疗质量与安全是保障患者权益的基础。
医疗质量与安全得到保障,患者权益才能得到有效维护。
二、妇产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的现状分析1.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不完善。
目前,部分医院妇产科的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尚不完善,缺乏有效的质量控制和监督机制。
2. 医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妇产科医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道德素质存在一定差距,影响了医疗质量与安全。
3. 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
部分医院妇产科的医疗资源配置不足,导致医疗服务水平不高,影响了医疗质量与安全。
4. 患者需求不断增加。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妇产科患者的就诊需求不断增加,给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带来挑战。
三、妇产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1. 完善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
医院应建立健全妇产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形成协同管理的格局。
2. 提高医务人员素质。
医院应加强妇产科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专业素质和道德素质,确保医疗质量与安全。
3. 合理配置医疗资源。
医院应根据妇产科患者的就诊需求,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确保医疗质量与安全。
4. 加强患者满意度调查。
医院应定期开展妇产科患者满意度调查,了解患者需求和满意度,针对问题进行改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5. 建立医疗质量与安全监控指标。
妇产科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妇产科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第一篇:妇产科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妇产科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检查标准1:实行患者病情评估制度。
遵循诊疗规范制定诊疗计划,并进行定期评估,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和评估结果调整诊疗方案。
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全面推行《患者病情评估制度》由中级以上资质主管医师填写。
普通患者诊疗方案由主治医师以上人员确定,疑难危重患者方案需经副高以上人员确定。
整诊疗方案随病情变化和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检查、治疗、手术计划及方案调整、分析在病历中有记录。
检查标准2:实行手术资格准入、分级管理制度,重大手术报告、审批制度。
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各手术科室制定本专业的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并对临床医师的手术实行分级管理,按手术权限实施手术。
按规定实行重大手术报告、审批制度,有原始资料记录。
由科室、职能部门检查落实情况,反馈、改进。
检查标准3:加强围手术期质量控制,重点是术前讨论、手术适应症、风险评估、术前查对、操作规范、术后观察及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医患沟通制度的落实。
术前诊断、手术适应症明确,术式选择合理,患者准备充分,与患者沟通并签署手术和麻醉同意书、输血同意书等,手术前查对无误。
术中手术操作规范,输血规范,意外处理措施果断、合理,术式改变等及时告知家属或委托人。
术后观察及时、严密,早期发现并发症并妥善处理。
提高术前诊断与病理诊断相符率。
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各手术科室应建立围手术期质量控制的工作规范,加强术前、术中、术后环节控制力度,建立重大手术术前讨论、医患沟通谈话、重大手术术前医疗技术损害预警告知等制度要求全面、细致。
病历中详细记载准确记录。
检查标准4:麻醉工作程序规范,术前麻醉准备充分,麻醉意外处理及时,实施规范的麻醉复苏全程观察。
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麻醉科完善本科室麻醉安全管理制度及工作程序规范,重点:术前查房与术后访视,针对不同麻醉要求和病人具体病情进行分类管理,有麻醉意外应急预案,规范复苏及出手术室标准,建立复苏全程观察记录,提高麻醉安全性。
2023年妇产科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2023年妇产科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一、背景介绍妇产科是医院中的重要科室之一,负责妇女的孕产期和生殖健康管理。
妇产科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是确保产妇和胎儿安全、提高医疗效果的关键环节。
本方案旨在建立妇产科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促进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
二、目标与原则1. 目标:建立完善的妇产科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提高医疗质量和产妇满意度。
2. 原则:科学决策、全员参与、持续改进、风险管理、透明公开。
三、管理体系建设1. 管理机构:成立医院妇产科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和监督妇产科医疗质量安全工作,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2. 人员管理:建立准入和退出制度,选拔优秀的医务人员入职,进行系统培训,定期进行继续教育。
3. 患者参与:鼓励患者参与决策,提供信息透明和知情同意,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和互动。
4. 设备设施管理:建立设备设施清单,定期检修和维护,建立巡回检查制度,确保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
5. 医疗过程管理:规范手术操作流程,建立手术病历和手术监测记录,加强术前术后护理,提高手术安全性。
6. 医疗风险管理:建立医疗风险评估体系,记录、分析和报告医疗事件,制定风险防范措施,提高风险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四、持续改进措施1. 质量管理:建立质量管理指标体系,定期进行内部评审和外部评估,制定改进措施并跟踪实施效果。
2. 绩效评价:制定绩效评价指标,考核医务人员的医疗质量和工作效率,推动优秀人员的激励和业务培训。
3. 经验总结:建立医疗质量事故报告制度,开展事故分析与研究,总结经验教训,防范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4. 国际合作:加强与国际妇产科学术团体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国际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提升医院整体水平。
五、预期结果1. 提高医疗质量水平:通过完善管理体系和持续改进措施,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降低医疗事故发生率。
2. 提升患者满意度:加强与患者沟通和互动,提供个性化的医疗服务,提升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
2023年妇产科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2023年妇产科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一、背景和意义妇产科医疗领域作为医院的重要科室之一,专注于妇女的生殖健康和孕产期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
保障妇产科医疗质量安全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人道主义价值。
妇产科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是医院的基础工作,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既是医院的发展需要,也是患者的根本利益。
本方案旨在全面推进妇产科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水平,为妇女的健康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
二、目标和任务1. 目标:建立健全的妇产科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
2. 任务:(1)建立妇产科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统筹推进妇产科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的工作。
(2)制定并完善妇产科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和规范,确保医疗过程中的风险控制和事故应急处理。
(3)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
(4)建立健全妇产科医疗质量评估机制,定期对医疗质量进行评估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5)加强医疗设备和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环境的安全。
(6)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和合作,提高医患关系的质量,增强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
三、具体措施1. 建立妇产科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由医院领导班子成员担任,负责制定妇产科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的政策和目标,统筹协调各项工作。
2. 制定并完善妇产科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和规范,包括工作流程、操作规范、风险评估和事故应急处理等,确保医疗过程中的风险控制和事故处理。
3. 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建立健全医师继续教育和考核制度,鼓励医务人员积极参加学术交流和学术研究。
4. 建立健全妇产科医疗质量评估机制,定期对妇产科医疗质量进行评估和监测。
建立医疗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开展医疗质量评估工作,并采取措施加以整改。
5. 加强医疗设备和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环境的安全。
产科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方案

产科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方案一、前言医疗质量是医院发展的核心,是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保障患者安全的基石。
产科作为医院的重要科室,其医疗质量直接关系到母婴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不断提高,对产科医疗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提高产科医疗质量,确保母婴安全,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方案。
二、目标和原则(一)目标1. 降低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提高孕产妇和婴儿生存质量。
2. 提高产科医疗服务水平,确保医疗安全。
3. 提高医疗资源和医疗服务的合理利用。
4. 提高患者满意度。
(二)原则1. 以人为本,注重母婴安全。
2.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3. 全面管理,环节控制。
4. 持续改进,提高质量。
三、组织和职责(一)组织结构成立产科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领导小组,由医院院长、分管副院长、产科主任、护士长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二)职责分工1. 领导小组负责产科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工作的总体协调和决策。
2. 产科主任负责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工作的组织实施。
3. 护士长负责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工作的具体实施。
4. 相关部门负责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保障。
四、具体措施(一)制度建设1. 制定产科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相关制度、流程和标准。
2. 定期对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以适应临床需求。
(二)环节控制1. 加强产科门诊管理,确保门诊诊断准确、治疗合理。
2. 加强孕期管理,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孕期并发症。
3. 加强分娩管理,严格执行分娩流程和操作规范,确保分娩安全。
4. 加强产后管理,关注产妇康复和新生儿护理,预防产后并发症。
(三)人才培养和培训1. 加强产科队伍建设,提高产科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
2. 定期开展产科专业知识培训和技能训练,提高医护人员综合素质。
(四)质量评价与反馈1. 建立产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定期对医疗质量进行评价和分析。
妇科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进步方案

妇科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进步方案引言妇科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进步是确保妇科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的关键。
本文档旨在提出一份方案,以确保妇科医疗质量得到不断的提高,并保障患者的安全。
质量安全管理措施为了提高妇科医疗质量,以下措施可供参考:1. 制定标准操作程序(SOP)在妇科医疗实践中,制定一套标准操作程序(SOP)可以帮助医护人员遵循统一的操作规范。
SOP应该包括妇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准则,手术操作流程以及药物使用规范等内容。
2. 进行持续的教育培训医护人员应接受定期的妇科医疗知识和技能培训,以跟上最新的研究和治疗方法。
这有助于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确保他们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妇科医疗服务。
3. 建立完善的医疗设施和设备为了保障妇科医疗过程的安全性,医疗设施和设备的质量也非常重要。
建立完善的机构设施,更新和维护设备,确保其能够满足妇科医疗的需求。
4. 强化感染控制措施感染是妇科医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风险因素。
医疗机构应采取严格的感染控制措施,包括手卫生、器械消毒和环境清洁等,以减少感染的发生。
5. 加强医疗纠纷处理和投诉管理建立一个健全的医疗纠纷处理和投诉管理机制,可以帮助及时识别和解决潜在的问题。
医疗机构应建立投诉处理部门或委员会,确保所有投诉得到公正和有效的处理。
持续进步方案为了持续进步妇科医疗质量和安全,以下方案可供参考:1. 设立质量与安全委员会医疗机构可以设立质量与安全委员会,由相关专家和管理人员组成。
委员会负责监督和评估妇科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状况,并提出改进措施。
2. 定期开展质量评估和回顾医疗机构应定期进行妇科医疗质量评估和回顾,以评估医疗服务的效果和安全性。
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发现问题并持续改进。
3. 加强与研究机构的合作与研究机构的合作可以促进妇科医疗的科研和创新。
医疗机构可以积极参与科研项目,与专业研究人员合作,推动医疗质量的不断提高。
4. 建立医疗事件和事故报告系统医疗机构应建立医疗事件和事故报告系统,鼓励医务人员及时上报相关事件。
妇产科医疗质量安全控制与持续改进方案

妇产科医疗质量安全控制与持续改进方案一、前言妇产科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孕产妇和妇女健康的重要任务。
医疗质量安全是妇产科工作的核心,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
为了提高妇产科医疗质量安全水平,确保患者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制定本方案。
二、目标和原则(一)目标1.降低孕产妇和围产期疾病死亡率,提高孕产妇健康水平。
2.提高妇产科医疗服务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安全性。
3.提高妇产科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提升患者满意度。
4.建立完善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安全。
(二)原则1.以患者为中心,尊重患者权利和尊严。
2.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3.全员参与,分工协作。
4.科学管理,持续改进。
三、具体措施(一)加强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建设1.设立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和实施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2.设立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小组,负责日常工作的具体实施和监督。
3.加强医疗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医疗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
(二)加强医疗风险管理1.建立医疗风险识别和评估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医疗风险。
2.建立医疗风险应急预案,提高应对医疗风险的能力。
3.加强医疗安全事件的报告和处理,及时总结经验教训,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三)加强诊疗规范和医疗文书管理1.制定和落实诊疗规范,提高医疗服务的规范性和一致性。
2.加强医疗文书的管理,确保医疗文书的真实、完整和准确。
3.加强病历质量管理,提高病历的质量和完整性。
(四)加强患者安全管理1.加强患者身份识别管理,防止医疗差错的发生。
2.加强患者用药安全管理,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加强患者转运安全管理,确保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的安全。
(五)加强医疗质量监测和评估1.建立医疗质量监测指标体系,定期进行医疗质量监测和评估。
2.开展医疗质量改进项目,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
3.定期进行医疗质量安全评审,评估医疗质量安全水平。
四、实施和监督(一)实施1.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医疗质量安全控制与持续改进方案。
2023年妇产科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2023年妇产科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引言】妇产科医疗质量安全是保障妇女和婴儿生命健康的重要保障,在未来的医疗发展中更是不可忽视的一项任务。
本文将针对____年妇产科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进行探讨,旨在提高妇产科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水平,为妇产科医疗工作提供有效的保障和指导。
【目标】1. 提高妇产科医疗质量水平,降低医疗事故发生率;2. 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3. 提升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4. 建立有效的医患沟通机制,增强患者满意度。
【方案一:建立科学规范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1. 设立妇产科医疗质量委员会,负责制定妇产科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提出相关政策和标准,并监督执行;2. 完善医疗质量评估体系,建立有效的医疗质量评估指标,对医院及医务人员进行绩效考核;3. 强化医疗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及时汇总、分析和总结医疗事故数据,开展事故教训和经验交流,加强质量改进;4. 加强对医废管理的监督和控制,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理,防止传染病的传播;5. 强化医疗工作记录和档案管理,建立完善的病历管理制度,确保医疗记录的真实准确。
【方案二:提升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1. 加强对妇产科医务人员的培训和学习,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2. 鼓励医务人员参加学术交流和继续教育,及时了解最新的医学进展和技术,提高临床水平;3. 建立妇产科医师岗位职业质量评价制度,对医务人员进行定期考核,激励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4. 加强医学伦理和法律知识的培训,提醒医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保证医疗行为合法合规。
【方案三:优化医患沟通机制,提高患者满意度】1. 建立健全的医患沟通机制,增加医务人员与患者的沟通机会,提高互动和信任;2. 鼓励医务人员耐心倾听患者的需求和意见,及时解答患者的疑问,提高服务质量;3. 加强医务人员沟通技巧和情绪管理能力的培训,提高他们处理患者意见和投诉的能力;4. 定期开展患者满意度调查,了解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评价和反馈,及时改进服务不足的方面。
医院妇科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计划及实施方案

医院妇科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计划及实施方案一、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1、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要完善和落实各项医疗规章和制度,医疗诊疗规程,各级岗位职责,做到每项医疗行为有制度有规程,各级岗位职责有落实;要提高医疗水平,保证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收费;切实抓好医务人员的“三基”培训。
2、按照新的医疗质量管理、考核和评价体系,提升全科医务人员医疗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意识,提升给我科自我改进质量管理的能力,促进全程医疗质量管理与环节医疗质量管理的结合与实施。
3、疑难病例讨论是一种需要各医师积极参与、互助,利用医院现有资源优化医疗过程、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医疗资源浪费、提升“两个效益”的先进的医疗质量管理方法;我科室须每月选择一到两个疑难病例,开展疑难病例讨论工作。
4、促进我科室合理用药,提升临床用药水平;完善执业医师处方制度及管理流程,完善用药监测及药物过敏与不良反应报告制度,规范药物使用的合理性与安全性,完善用药差错登记、报告、处理制度。
5、完善医疗文书书写规范,在加强在架病历、终末病历日常检查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对死亡病历质量的检查、剖析及讲评,促进病历质量的提高。
6、抓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管理,建立住院医师培训个人档案,注重住院医师素质培养和实际工作能力培养;坚决执行住院医师24小时负责制度;建立住院医师个人考核档案定期对住院医师的履行职责情况和业务水平进行考评。
7、明确主治医师的工作职责,发挥他们在医疗工作中“对下指导、对上汇报”的核心骨干作用;建立主治医师个人考核档案,定期对主治医师的履行职责情况和业务水平进行考评。
8、严格执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努力提高查房水平,严禁擅自取消主任医师查房;充分发挥三级查房的作用,将此项工作常规化、制度化,定期巡回督导检查。
9、确保住院病人医护诊疗计划及时完成,有适宜的检查计划、治疗计划,完善病人或家属的知情告知制度,特殊检查和治疗要得到病人或家属的认可;完善病人出院康复及随访制度。
妇产科医疗质量改进方案

妇产科医疗质量改进方案医疗质量是医院管理的核心,也是患者安全和满意度的关键所在。
妇产科作为医院的重要科室之一,其医疗质量的改进对于保障母婴健康、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为了进一步提高妇产科的医疗质量,现制定以下改进方案。
一、现状分析1、人员方面部分医护人员业务水平有待提高,尤其是在处理复杂病例和紧急情况时的经验和技能不足。
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较大,导致工作积极性和服务态度可能受到影响。
2、设备与设施部分医疗设备老化,更新不及时,影响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和效果。
病房环境和设施需要进一步改善,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3、医疗流程就诊流程不够优化,患者排队等候时间较长,影响就医体验。
术前准备、术后护理等环节的流程不够规范,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4、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控制指标不够明确和细化,难以对医疗质量进行有效的评估和监控。
缺乏持续质量改进的机制和文化,对问题的发现和解决不够及时和有效。
二、改进目标1、提高医疗技术水平,降低医疗差错和事故的发生率。
2、优化医疗服务流程,缩短患者等候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3、加强医疗设备和设施的管理,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更新换代。
4、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实现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
三、改进措施1、人员培训与教育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邀请专家进行讲座和指导,提高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知识更新速度。
开展模拟演练和案例分析,加强医护人员在紧急情况和复杂病例处理方面的能力。
注重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医护人员的服务意识和责任心。
2、设备与设施更新制定医疗设备更新计划,及时引进先进的诊断和治疗设备,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加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建立设备档案和维修记录,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改善病房环境和设施,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如提供更温馨的病房布置、便捷的生活设施等。
3、优化医疗流程对就诊流程进行梳理和优化,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挂号、缴费、检查、诊断等环节的一站式服务,减少患者排队等候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妇产科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检查标准1:实行患者病情评估制度。
遵循诊疗规范制定诊疗计划,并进行定期评估,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和评估结果调整诊疗方案。
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全面推行《患者病情评估制度》由中级以上资质主管医师填写。
普通患者诊疗方案由主治医师以上人员确定,疑难危重患者方案需经副高以上人员确定。
整诊疗方案随病情变化和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检查、治疗、手术计划及方案调整、分析在病历中有记录。
检查标准2:实行手术资格准入、分级管理制度,重大手术报告、审批制度。
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各手术科室制定本专业的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并对临床医师的手术实行分级管理,按手术权限实施手术。
按规定实行重大手术报告、审批制度,有原始资料记录。
由科室、职能部门检查落实情况,反馈、改进。
检查标准3:加强围手术期质量控制,重点是术前讨论、手术适应症、风险评估、术前查对、操作规范、术后观察及并发症的
预防与处理、医患沟通制度的落实。
术前诊断、手术适应症明确,术式选择合理,患者准备充分,与患者沟通并签署手术和麻醉同意书、输血同意书等,手术前查对无误。
术中手术操作规范,输血规范,意外处理措施果断、合理,术式改变等及时告知家属或委托人。
术后观察及时、严密,早期发现并发症并妥善处理。
提高术前诊断与病理诊断相符率。
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各手术科室应建立围手术期质量控制的工
作规范,加强术前、术中、术后环节控制力度,建立重大手术术前讨论、医患沟通谈话、重大手术术前医疗技术损害预警告知等制度要求全面、细致。
病历中详细记载准确记录。
检查标准4:麻醉工作程序规范,术前麻醉准备充分,麻醉意外处理及时,实施规范的麻醉复苏全程观察。
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麻醉科完善本科室麻醉安全管理制度及工作程序规范,重点:术前查房与术后访视,针对不同麻醉要求和病人具体病情进行分类管理,有麻醉意外应急预案,规范复苏及出手术室标准,建立复苏全程观察记录,提高麻醉安全性。
检查标准5:加强运行病历的监控与管理,落实核心制度和规范要求,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治疗安全、及时、有效、经济。
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明确各级医师病历书写职责,严格遵守病历书写规定,病历体现诊断及时、检查合理、治疗恰当、知情同意书完备。
由科主任负责对本科室落实、执行十六项核心制度情况进行检查监督,科室设兼职质控员,明晰其分工。
科主任组织质检员及相关人员及时检查、评价、监督、保障运行中病历质量及医疗质量,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处理。
检查标准6:落实三级医师负责制,加强护理管理。
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严格执行《三级医师负责制度》,在临床科室的整个医疗活动中必须履行科主任领导下的三级负责制,逐级负责,逐级请示。
各科室在相关制度制订中要明确规定各级医师查房要求,尽量能确定各级医师查房时间,由质控、医务处不定期参加各科
室、各级医师查房,并对终末病历及环节病历进行检查、落实。
检查标准7:规范治疗,合理用药,严格按照《外科手术部位
感染预防和控制技术指南(试行)》要求指导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其他药物治疗指导原则、指南。
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我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实施细则》,规范科室内抗菌素应用,I 类切口手术患者原则上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特殊情况需要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24小时。
(Ⅰ类手术切口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比例≦30%),乳腺疾病手术原则上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
由质检及临床药学制定相应的检查落实方案,有整改通知,有落实及改进的措施及记录。
检查标准8:有危重病人抢救流程,规范三级医师报告和职责,提高抢救成功率,严格并发症和医院感染事件报告制度,不瞒报和漏报。
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各专业制定本专业的危重病人抢救流程,加强急危重病人抢救理论、技能及操作规程的的培训,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须≥90%。
规范三级医师报告和职责,以及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和信息反馈制度。
并形成重大、复杂事件科级、院级分级响应机制。
检查标准9:采取有效措施,缩短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平均住院。
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对诊断明确、符合手术指征的部分病人,在收住院之前做好相应术前准备,并预约住院日、手术日。
手术科室
实行节假日正常排手术制度。
规定住院病人三日内由主管医师提出诊断及处理意见,积极备术。
检查标准10:有“非计划再次手术”相关管理制度与流程,将控制“非计划再次手术”作为科室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
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查看科室有关记录本及“非计划再次手术”报告单,定期进行原因分析、总结,有效控制非计划再次手术,实现持续改进。
检查标准11:对住院超过30天的患者加强管理,作为大查房重点,进行登记上报,并有分析评价记录。
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查看上报表及科室住院超过30天患者
记录本,要求作为科内重点患者进行管理,必要时进行讨论,有分析、评价、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