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德国现代设计思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9

有“德国工作联盟”和“包豪斯”传统的德国,是现代设计的发源地。20世纪初期,欧美各国相继兴起了现代主义设计运动。这是一次真正的设计上的革命,通过这次运动,设计第一次成了为大众服务的,为大工业化、批量化生产服务的活动。在这一次带有民主主义性质的设计革命中,德国作为现代设计的重要发源地,以自己独特的风格和鲜明的设计特征为本国的乃至世界的设计发展起到了无法估量的作用。一百多年以来,从泽姆佩尔开始,经过德国工作联盟和包豪斯直到乌尔姆造型学院,德国的现代设计完成了一个合乎逻辑的发展过程。这些先驱者们满怀热情地为现代设计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他们建立了符合时代要求的设计的理论和教育体系,并创造出卓越的现代设计思想,这些思想直到今天还在对我们的设计发生影

摘 要:设计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并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所以日益受到各个国家的高度重视。随着我国工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设计问题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正是由于德国各级政府大力推动设计,使得其工业产品在19末期以后在国际上独领风骚,有力地推动了德国经济的发展;其综合国力迅速超过英、法而成为欧洲第一强国。本文通过对德国现代设计理念的分析,试图总结出一些对我国的设计有益的经验。关键词:德国 现代设计 思想

Abstract:Design can provide huge economic benefits, as well as change life style of people, and furthermore,improve their living quality. For these reasons, it has been highly valued in various countries day by day. Alongwith the rapid growth of China’s modern industry, especially after China’s entrance into the WTO, the issue ofdesign becoming more and more crucial. As a result of all levels within German governments furthering the design,her industrial products has been dominated and widespread since the end of 19th century; what is more, her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has begun to exceed Britain and France even to be the first great power in Europewith expedition. This article tries to sum up some experiences through analyzing the thinking in design in Germany,in order to borrow several useful ideas for China’s design.Key words: Germany, Design, Thinking Internet 检索:www.artdesign.org.cn

论德国现代设计思想

Views on Philosophy of German Modern Design

∷顾文波 GU Wenbo

∷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

响。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机器美学思想

机器美学是德国工业设计中的一个主要的设计思想,工作联盟和包豪斯全面发展了这一思想。它的贡献之一是为工业时代的产品发展出一种新的形式美,即产品造型的几何结构的形式语言。格罗皮乌斯等人认为,几千年来,各个时代的建筑和日用品都有独特的外形,工业时代的产品也必须拥有自己的造型语言,应该反映一种“时代精神(Zeitgeist)”。他说:“我们正处在一个生活大变动的时期,旧社会在机器的冲击下破碎了,新社会正在形成之中。我们的设计必须发展,不断地随着生活的变化而改变形式,决不只是表

面地追求‘风格’。”1

几何形式美是一种价值,是机器

时代的象征。只有通过机器制造才能实现前人所不能实现的这种几何形式美,从而改变传统的手工业生产,转向工业化大生产。

工作联盟要求设计的产品必须能用机器生产,考虑到机械加工只能实现简单的几何形状,如直线和圆弧,难以大批量制造传统古典风格的装饰和任意曲线曲面。因而要求美学与机械加工相结合。机器生产的产品普遍运用几何形体结构,这种简洁整体的造型语言和机器加工工艺中出现的表面光洁美、没有不必要的装饰和附饰以及所使用的材料共同组成一种理性的机器美。以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这种思想并不新奇,现代的人们对机器美是很熟悉的。但是应该清楚地看到,在一个多世纪前的欧洲正处于对历史与传统的迷恋以及对工业化中机器生产的一片责难的情况下,德国的设计师们在开创一种新的局面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以及表现出来的非凡的创造力和勇气。

机器美学不仅反映在产品的外观上,正如李泽厚指出的:“技术美现在首先表现在以大工业生产劳动为核心的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其次是表现在静态的成果即技术产品上,这两方面,技术美学都应当研究。”2他认为,我们的“美学界谈社会美时,很少谈技术美。其实,技术美是美的本质的直接的展现,技术美是社会美的深层的东西。研究社会美如果只停留在人的行为、道德所表现的美,这就未免太肤浅了。”3李泽厚多次说过,技术美学比文艺美学、哲学美学重要,“因为它是关系到广大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大问题”。技术美“是社会美的核心和基础,它比自然美、艺术美重要得多。技术美在美学中的这种地位,以前注意得太不够了,论证得太少了”。4因此,机器美学应该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不仅表现在对静态产品设计的形式美的探讨,更为重要的内容应该是研究技术生产过程中的许多美学问题,德国的设计师在这一方面作出了更加重要的贡献。

德国的设计师对美学问题有着更深远的理解:“美学标准的合理性与我们时代的整个文化精神密切相关,与我们追求和谐、社会公正以及工作与生活的统一领导密切相关。”5德国工作联盟在拟订该组织的目的时说:“经济和技术的巨大发展也产生了……劳力者与劳心者之间的疏远异化的危险。只要工业存在,这种危险就不能被掩饰起来,而且再也不会消失。人们必须尽力去尝试克服它,在这个已经存在的鸿沟上架起一座桥梁。这就是我们联盟的伟大目的。”他们不仅为工业产品的外观寻求美的价值,并且为工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劳动关系注入了人道主义的价值理念。为了建立好的社会精神文化和企业文化,工作联盟提出了劳动高尚化的理念:“我们希望劳动重新恢复它在较好年代那种价值,使劳动能够变成一种愉快”。6

事实表明,代表劳动者和用户的精神和劳动愿望,改善人际关系,改善人机关系,改善劳动和操作条件,这是机器美学要研究的重要内容。在德国,经过工作联盟、包豪斯和乌尔姆造型学院的长期的努力,形成了人道主义设计和管理理论,而这正是世界各国有责任感的工业设计师的历史使命。对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来说,遇到的是同样的问题:“我们怎样把美和审美规律用到科学、技术、生产中去?用到整个社会生产中去?如何能使社会生产和生产环境更好地符合人的身心健康的节

奏?如何使我们的行政管理机构效能、社会部门的协同合作更符合适度的规律?如何能使人的个性潜能得到全面发展、充分发挥,不再受物的奴役、压抑,使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得到和谐、交融、统一?技术美学应当向社会提出各种合理化建议。”7李泽厚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在工业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技术与人的疏离所造成的人际关系的疏远,以及对自然的污染、生态平衡的破坏等社会问题。

二、功能主义思想

杰弗瑞・布劳德本特(Geoffrey Broadbent)在《理性与功能》一文的结束语中说:“在过去大约50多年中,在相当大的范围内滥用了这些非常直接的词语,理性的和功能的。”他在文章中还提到勒・柯布西耶说的一段话:“功能性的建筑?那是一个记者的闲言碎语……它是一种赘言冗语。建筑是功能性的,如果它不是功能性的,那么它是什么?废话!”8

功能主义这个词最早出现在美国建筑师路易・沙利文的“形式追随功能,此乃定律”这句名言中;1894年,凡・德・威尔德在《为艺术清除障碍》一文中提出:“美的第一条件是,根据理性法则和合理结构创造出来的符合功能的作品。”9在德国,泽姆佩尔在19世纪中叶时指出,一件机器制造出来的产品应该诚实地体现出其机器制造的本色,而不要假装成手工制作的产品。作为对这种诚实性的继承,穆特修斯提出了一种强调“客观性或实事求是的精神”的设计思想;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机械产品的形式应该是平滑的、没有任何装饰的,并且简化到只剩下最基本的功能。1914年,他又提出了机械产品标准化的主张,为产品的大批量生产制定了标准。包豪斯的第二任校长迈耶在这一问题上走得很远,他宣称:“只是对比例或者只是对他们自身的设计问题感兴趣仍然是一种不幸的19世纪意识形态的残渣余孽”10,他认为设计是一个组织严密的技术、经济、科学、生物学的过程,而不是美学的过程。迈耶的教育思想在乌尔姆的教学过程中得到了更多的实现,最终形成了功能主义设计体系。

功能主义思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从德国流传到美国,逐渐形成一种国际主义设计风格,扩散到世界各地。到20世纪的六、七十年代,世界上的大多数城市几乎变得一模一样,建筑和工业用品都追求形式简单、没有装饰的国际主义风格。存在的问题就如密斯晚年所指出的:“历史上各代建筑风格虽然统一,但作品仍然多样;现代建筑尽管出现于不同国度不同民族,结果反而千篇一律。”11这种情况是因为国际主义风格违背了“功能第一”的设计原则,为了追求某种形式而忽略了对功能的关注而产生的,“是用功能主义的形式外衣包裹的非功能主义、形式主义内容的伎俩”。12很明显,真正的功能主义并不是一种外观及形式,如佩夫斯纳把功能性理解为:“它简单、规整、有平屋顶,而且……‘正立面第一次被设计成玻璃的,承重梁简化成为窄向的钢板带……’”13,对于这种只注意到外观的认识,杰弗瑞・布劳德本特评价道:“佩夫斯纳将‘功能主义’一词依附在一种建筑的外观上,而不是它们实际上所履行的作用。”14在德国人看来,功能主义设计思想的原则是:设计对象的

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