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议论文阅读试题汇编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一、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诚”与“成”肖凌之①“诚”与“成”,两个我们常见的字,我们仔细想过他们的因果关系吗?②“诚”,乃真实、真挚、真情、真意,是一种优良的态度、作风和品质;“成”,则是成绩、成果、成效、成就,是一种符合预期的结局、结果和状态。

“诚”是“成”的必备和基础,“成”是“诚”的投入与结局。

可以说,若要在某一方面有所成就,就需以真诚待之。

③孔子在多个场合提到“人无信不立”;《韩非子·说林上》讲到“巧诈不如拙诚,惟诚可得人心”;《礼记·中庸》谈到“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这些古训告诉我们的道理是,“诚”既是人安身立命之本,也是人应秉承的行为操守,“诚”能助人走向“成”、接近“成”、实现“成”,人要有所“成”,就不能忽略“诚”的存在与作用。

④常人都有心想事成的美好愿望。

但是,无“诚”则不“成”是铁的定律。

在现实具体的求“成”实践中,总有人把“诚”束之高阁,要么投机取巧,要么瞒天过海,要么出尔反尔,要么掺杂使假……凡此种种,都是以“欺”和“诈”的手段盗取功名。

这种“成”,是不踏实的“成”,以不“诚”而求“成”,其结果不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就是丢失信誉,断送根本。

⑤一个人拥有了“诚”,就有了待人处事的真,就能获得理解、信赖和尊重,得到配合、支持与帮助,得来成事的各种条件和基础。

“诚”能帮愚者变聪、弱者变强。

现实中,以“诚”为人做事,也可能有一时无“成”的现象。

但是,有了“诚”的投入,人们的心灵便有了纯洁与高尚、坦然与无悔,也就收获了精神上的“成”。

“诚”者终究能“成”,在具体的行业与领域,以“诚”待学而成学、以“诚”待艺而成艺、以“诚”待业而成业的事例举不胜举。

“诚”不仅最能打动人心,而且永远是开启成功的“金钥匙”。

⑥人与人相处,无处、无时、无事不需“诚”。

“成”,是每个奋发进取者的良好心愿,社会发展需要每个成员都有“成”。

2023年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真题及答案

2023年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真题及答案

2023年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真题及答案篇章一:探究网络科技对青少年的影响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网络科技在青少年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网络科技的普及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给青少年的成长与教育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探究网络科技对青少年的影响,以及这些影响背后的原因与解决方案。

一、信息获取便利化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青少年可以通过网络轻松获取到大量的信息资源,极大地拓宽了他们的视野。

然而,信息的过载也使得他们面临着不能准确筛选、辨别信息真伪的难题。

因此,学校应加大对信息素养的教育,培养青少年正确获取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二、社交互动模式的改变网络科技为青少年提供了更多的社交互动方式,如社交媒体、在线游戏等。

这使得他们能够与更多的人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历。

但同时,虚拟社交也带来了隐私泄露、沉迷网络等问题。

家长应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网络社交工具,教育他们保护个人隐私的重要性,避免沉迷于虚拟世界。

三、学习方式的创新网络科技为青少年的学习提供了更多的渠道与方式,如在线学习平台、教育APP等。

这不仅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还能够促进协作学习与自主学习的发展。

然而,网络教育也面临着信息不准确、学习资源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

学校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发展并合理利用网络教育资源,确保学生能够受益于科技发展。

结论:网络科技对青少年的影响是双重的,既有正面的积极影响,也有负面的消极影响。

因此,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和善于利用网络科技,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避免沉迷,培养良好的网络素养,以更好地适应当今数字化社会的发展。

篇章二:关于加强中小学语文教育的研究分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语文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本文将从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这三个方面来分析加强中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性及相应的措施。

一、加强阅读能力培养中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育的核心。

加强阅读能力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表达、思考等能力。

议论文阅读专题27篇(含答案)

议论文阅读专题27篇(含答案)

议论文阅读专题27篇(含答案)全国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议论文阅读专题(共27篇)目录1.为什么不读经典(彭程) (4)2.读书莫忘做笔记(汤欢) (8)3.培养自己的“静能量” (13)4.不完满才是人生(季羡林) (18)5.快乐是一种能力 (24)6.儒雅之风 (29)7.做数字时代的“责任公民” (33)8.我的读书经验(冯友兰) (37)9.谈孝(季羡林) (41)10.谁的心中不曾有过远方(张铁).. 44 11.人,要有五识 (48)12.储蓄人生 (52)13.“看脸社会”的悲哀 (54)14.莫让手机电脑毁掉汉字书写的美好(苑广阔) (56)15.敬业与乐业 (60)16.谨防数字化痴呆症 (64)17.高贵的“低头”(陈鲁民) (68)18.谈沉潜 (72)19.“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75 20.玫瑰和胶囊(沈奇岚) (78)21.成为你自己(周国平) (82)22.一辈子做好一件事 (86)23.读书使人优美(毕淑敏) (90)24.从拴象说开去 (96)25.当你不是世界的中心 (100)26.今(李大钊) (104)27.让文明素养追上现代化的脚步 (107)1为什么不读经典(彭程)①“所谓经典,就是大家都认为应该读而没有读的东西。

”马克·吐温这句话道出了经典的尴尬处境——没有人否认应该读经典,但真正去读的却寥寥无几。

为什么人们会对经典敬而远之呢?②因为经典本身是纯粹的,它不打算讨好人,不千方百计诱惑你去读它。

作家在写作时,只是要写出他对生活的所感所思和他自己的欢欣与疼痛。

他是写给自己看的,至多是写给他认为可以与之对话的人看的,并没有打算让大量的读者成为自己的粉丝,也没有其他的动机。

曹雪芹在“举家食粥”的窘境中写《红楼梦》,只是想写出“一把辛酸泪”,并没有想到把它做成畅销书,赚它个盆满钵满。

因此,经典不会时刻想着为你提供方便,不会挖空心思哄你逗你,不会因为你理解不了而降格以求。

专题11 议论文阅读-【好题汇编】三年(2022-2024)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湖北专用)含解析

专题11  议论文阅读-【好题汇编】三年(2022-2024)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湖北专用)含解析

三年(2022-2024)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湖北专用)专题11 议论文阅读(原卷版)【2023年湖北省恩施州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完成下面小题。

让阅读为青春增色徐川①最是书香能致远。

前不久,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切实引导激励青少年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立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时代赋予的重任。

如何通过读书学习夯实基础、挺立脊梁,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关乎个人成长成才,也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

处于人生的重要阶段,广大青少年要像海绵汲水一样汲取知识,通过激发阅读兴趣、掌握阅读方法、检视阅读成效以充实自我、提升本领、增长才干。

②激发阅读兴趣,厚实青春底气。

阅读是青少年获取知识、启迪智慧的重要来源,也是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必由之路。

选一本好书入门,有助于激发阅读兴趣、唤醒阅读活力,让青少年愿意读、喜欢读、坚持读。

“小德川流,大德敦化”,由阅读兴趣激发到阅读习惯养成,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由“学一阵”到“学一生”,青少年才能在博览群书、日积月累中提升思想道德品质与科学文化素质,培养独立思考、创新创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远大志向,在感悟时代、紧跟时代中珍惜韶华,自觉按照党和人民的要求锤炼自己、提高自己。

③掌握阅读方法,点亮青春灯塔。

精其选、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阅读既要学会读“厚”,结合兴趣志向不断增加阅读量,争取广闻博览;也要学会读“薄”,把阅读所积累的知识融会贯通。

“学如弓弩,才如箭镞”,阅读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

面对日新月异的世界,要保持“挤劲”“钻劲”“韧劲”,在阅读中享受乐趣、感悟人生、获得成长,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至千里之远、成江海之大。

除了读“有字之书”,还要读“无字之书”,注重学习人生经验和阅历感悟,以阅读升华精神、濯净心灵。

④检视阅读成效,激扬青春风采。

中考议论文阅读试题及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中考议论文阅读试题及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中考议论文阅读试题及答案换个角度看问题⑴一家儿童玩具店购进许多新奇玩具,把它们很讲究地摆放在柜台里。

出乎意料的是,儿童们来到商店却全然不顾,选择去附近其他玩具店买。

后来老板发现了问题:原来,大人容易看到的地方,对于小孩子来说,却是一个死角。

于是,店老板一面用膝盖在地板上行走、观测,一面按照小孩子的视线高度,把玩具重新摆放一遍。

而后,这家儿童玩具店的生意便空前兴隆起来。

⑵由此可见,观察事物的角度,确实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同是这座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诗);一部《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鲁迅语)。

⑶只有从多角度、多侧面进行多向思考,才有可能获得全面、正确的认识。

可是,在日常实践中,我们却经常看到,有些同志坚持甲思维,考虑问题往往局限在一个点、一条线、一个面上,一条道跑到黑,钻牛角尖,闯死胡同,而不愿多想几种可能性,多开辟几条解决问题的途径。

比如,以前发生过的为了发展粮食生产而毁林开荒、拦海造田的失误,就同这种直线式思维有关系。

有些同志坚持乙思维,头脑僵化,习惯于用过去的教条解释现实,在已知的旧路上徘徊。

比如,一谈到防治害虫,人们便习惯地想到种类繁多、浓度不断加大的化学农药。

实际上,如果换个角度考虑问题,就会发现治虫是可以不用农药的。

有些植物本身具有毒杀作用,而且为某些害虫所爱吃;有些植物的根、茎、叶、花含有发挥油、生物碱等化学物质,害虫对它们避而远之。

如果我们在农作物区选择适当的农业生态体系,利用某些植物的毒杀、忌避作用,不施农药,同样可以防治害虫。

⑷作战有正攻、反攻和绕到敌人后面或侧面进攻的迂回战术;思维科学中也有反向思考、侧面思考、多向思考等形式。

在中国古代,孙膑以减灶擒庞涓,而虞诩却以增灶破羌兵,因时因地制宜,变换战略战术,这是克敌制胜之道。

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专项汇编:议论文阅读(含解析)

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专项汇编:议论文阅读(含解析)

议论文阅读【2023年江西】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作家的劳动路遥①我在文学创作方面的劳动历史并不长,这里所谈的只是一些肤浅而零碎的认识。

②一个人想搞创作,一开始就想接触一些创作方面的理论和技巧,这是必要的。

但是,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往往容易被忽视,这就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文学创作这种劳动。

③搞文学,具备这方面的天资当然是重要的,但就我来说,并不重视这个东西。

我觉得,作品在某种意义上,不完全是智慧的产物,更主要的是毅力和艰苦劳动的结果。

④从工作特点来看,作家永远是个体劳动者。

这种独立性的劳动非常艰苦,不能指靠别人来代替。

任何外在的帮助,都不可能缓减这种劳动的内在紧张程度。

有时候,一旦进入创作的过程(尤其是篇幅较大的作品),真如同进入茫茫的沼泽地,前不着村,后不靠店,等于一个人孤零零地在稿纸上进行一场不为人所知的长征。

精神时不时会垮下来,时不时怀疑自己能否走到头。

有时,终于被迫停下来了。

这时候,可能并不是其他方面出了毛病,关键是毅力经受不住考验了,当然,退路是熟悉的,退下来也是容易的。

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被困难击败了,悲剧不仅仅在于这个作品的失败,而且在于自己的精神将可能长期陷入迷惘状态中。

也许从此以后,每当走到这样的“回心石”面前,腿就软了,心也灰了,一次又一次从这样的高度上退下来,永远也别指望登上华山之巅。

遇到这样的情况,除过对自己所写的东西保持清醒的头脑以外,最重要的就是要咬着牙,一步一步向前跋涉,要想有所收获,达到目标,就应当对自己残酷一点!⑤文学创作的艰苦性还在于它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任何简单的创造都要比复杂的模仿困难得多。

平庸的作家会反复制造出一堆又一堆被同样平庸的评论家所表扬的文学废品,而任何一个严肃认真的作家,为寻找一行富有创造性的文字,往往就像在沙子里面淘金一般不容易。

如果说创作还有一点甜头,那么,这种甜头只有在吃尽苦头以后才能尝到。

⑥为了适应这种艰苦的劳动的需要,我们必须一开始就培养自己的优良品质。

初中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真题汇编(含答案)

初中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真题汇编(含答案)

初中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真题汇编(含答案)一、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递代积累,正是其内在的文化精神让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

实践表明,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精神抖擞地走向未来、那么,如何才能真正树立文化自信?树立文化自信要以知晓自身的文化家底为基础。

中国地大物博,各区域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和文化底蕴,需要我们去认真了解、摸清家底。

只有知晓中华文化是如此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我们的文化自信才会更有底气。

从一定意义上说,现在我们关于中华文化的知识系统,只是建立在已经发现、知晓的文化遗产基础之上的,还有很多文化遗产未被发现。

比如,甲骨文和简帛作为重要文化遗产,虽然已经发现和收集了不少,但还有埋在地下、尚未被发掘的。

现在,我们对思想史的认识主要依据的是历代思想家留存的著作,但民间也留存。

有不少思想史的材料如家规族训,它们呈现了思想史的另外一面,需要深入挖掘。

还有一些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也需要我们去深入挖掘。

如云南发现的彝族文字的旧抄本《董永记》,对于研究彝族孝的伦理具有一定的意义。

类似的文化遗产还有很多,需要我们深入挖掘。

只有做好文化挖掘工作,中华文化的丰富性才能得到充分彰显,我们才能更具文化自信。

当下很多地方都非常重视对本地区传统文化的挖掘,出版了不少丛书、全集等。

但是,对这些传统文化的研究还是不够。

又如,对于已经发现的甲骨文和简帛,需要对其文宇进行深入解读。

清华简被发现之后,不少学者都在持续不断地识读其文字,虽然已经取得很大进展,但还有一些更难的文字需要识读。

可见,树立文化自信,需要沉下心来研究我们的文化。

只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研究之后,才能更好树立文化自信。

(有删改,摘编自朱万曙《让文化自信具有更坚实基础》)(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首段先对文化自信进行解说,然后指出文化自信对中华民族的重要性。

2024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汇编——议论文阅读及答案

2024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汇编——议论文阅读及答案

2024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汇编——议论文阅读及答案说明:本试题汇编来源于2024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每8个阅读编为一组,有答案。

每一套题目序号都是从“1”开始,便于对照答案。

答案附在每一套的后面,以减少翻检查找之苦。

每一套均可独立成卷。

第一套中考议论文试题汇编答案【一】(2024年·北京卷)(16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共7分)①报告指出,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

这就为我们新时代人才培养工作指明了方向。

努力培养、造就更多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打造卓越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迅速发展、壮大国家战略人才队伍,已成为我国实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战略的重要任务。

因此,我们应。

②究竟什么是“拔尖创新人才”?所谓“尖”,即在从事的领域,有开阔的学术视野、高水平的业务素养和技能,能够占据前沿领军地位;所谓“新”,是指能够创造新知识、开拓新领域、发明新技术。

这样的人才,能够在引领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方向上发挥关键作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需要。

③作为拔尖创新人才,还必须有强烈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意识,要以时代、国家需要为己任,勇于担当。

正如七十多年前,一批科学家,以国家利益为先,毅然放弃国外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回到祖国,在极度艰苦的条件下,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重大贡献。

正是这样一批具有高尚爱国情怀、强烈担当意识的顶尖人才,勇敢地担起了强国的时代重任,在国家发展和建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新时代的拔尖创新人才,也应该像老一辈科学家那样肩负起国家和时代使命。

④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要明确自主创新这一培养方向。

当今世界,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已成为国际竞争的核心。

自主创新能力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掌握大量自主知识产权,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才能开辟新领域、新赛道。

我国自主开展的5G技术研究,从标准引领到应用规模化发展,从技术突破到与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一直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专题09议论文阅读(原卷版)-三年(2020-2022)中考真题语文分项汇编

专题09议论文阅读(原卷版)-三年(2020-2022)中考真题语文分项汇编

专题09 议论类文本阅读(原卷版)【2022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2022国民专注力洞察报告》显示,当代人的连续专注时长,已经从2000年的12秒,下降到了8秒。

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数据也显示,一个人每天面对屏幕至少150次,平均每6.5分钟看一次。

②必须承认的现实是,在网络时代,专注力越来越像一种“稀缺品”。

人们的时间与注意力被不断地切割,保持长久的专注已经成为一种非常难得的品质。

③但细细想来,这又并不是那么奇怪。

打开电脑和,微博、微信、短视频、门户网站、搜索引擎……太多东西可以夺走我们的注意力,光是用手指在屏幕上划来划去,就可能用掉我们大半天的时间。

④浮光掠影的浏览和专心致志的阅读、学习,有本质上的区别。

正因为我们在每一个项目、每一个页面上停留的时间都比较短,所以我们往往还来不及建构起真正重要的意义,就匆匆赶往下一个目的地。

这也就是我们每天似乎看了很多东西,但回想起来却没有多少感悟的重要原因。

⑤同样是观看,同样是经由双眼,但看的对象和方法不同,效果就会大不相同。

不管是微信、微博还是网络上的短视频,抓住人们的往往不是内容和思想,而是从中体现出来的感官刺激和娱乐价值。

人们看到的画面快速切换,思考留白却所剩无几。

“掩卷长思”这种传统的思考方式,在视觉化阅读的语境里不太容易实现。

⑥更重要的是,不管我们怎么看,从大小屏幕里传递出来的东西只能让我们被动接受。

我们每天都沉浸在海量的信息之中,却缺少主动的取舍和过滤。

真正的阅读、学习,应该是自由、自主的,我们可以对接收到的内容进行分析、理解,如此才能建立有质地的对话关系。

⑦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我们的注意力难以集中。

因为我们总是忙不迭地被各类信息牵着鼻子走,从而在不知不觉中丧失了自我。

我们接触了很多信息,却并不感到充实。

这更像信息的冲刷,而非咀嚼。

⑧因此,我们更要强调专注力的重要性。

当我们在一件事情上集中精力,也就有了自我关照的可能,有了自我提升的途径。

江苏无锡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议论文阅读18篇(含答案)(2003—2023)

江苏无锡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议论文阅读18篇(含答案)(2003—2023)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汇编江苏无锡议论文阅读18篇(2003—2023)目录题目:(2023江苏无锡) (2)宽容失败才能鼓励创新(2022江苏无锡) (3)俭以养德(2021江苏无锡) (4)顶线思维(2020年) (5)后天的太阳(2019年) (6)用一生写好一个“恒”字(2018年) (7)因为阅读而平视世界:世界观不只依赖于观世界(2016年) (8)品味遗憾(2015年) (10)家风(2014年) (10)放弃也是一种智慧(2013年) (11)细品寂寞(2012年) (12)一个哲学命题(2011年) (13)等待不如创造(2010年) (13)学会如何待人(2009年) (14)成功也会成为包袱(2008年) (15)愉快是基本标准(2007年) (16)国际化首先要尊重母语(2006年) (17)诺贝尔文学情结(2003年) (18)题目:(2023江苏无锡)毕淑敏①“但是”是我们常常用到的一个词,多用在一句话的后半截。

表示转折语气。

②比方说:你这次的考试成绩不错,但是——不能骄傲自满。

③比方说:这地方的风景挺优美的,但是——离城里远了点。

④当人们看到这个词的时候,无论在“但是”的前面,堆积了多少美好的说明,人们记住的总是“但是”后面的转折。

⑤于是,“但是”就几乎成了贬义的先兆。

只要一出现,就让你打了个激灵,立马把“但是”前面的温暖忘了,只有抖擞起精神,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挫折。

⑥“但是”使削减了平凡的联结之意,增添了沮丧的灰色意味。

⑦其实,所有的光明都有暗影,“但是”的本意不过是强调事情还有另一面。

可惜日积月累的负面暗示,使得“但是”这个预报一出现,就抹去了喜色,忽略了成绩,轻慢了进步,贬斥了攀升。

⑧一位心理学专家讲学时说,她主张大家从此不用“但是”,而改用“同时”。

⑨比如我们形容天气的时候,早先是这样说:今天的太阳很好,但是风很大。

⑩今后可以改成:今天的太阳很好,同时风很大。

➃“但是风很大”会把人的情绪向糟糕那一面倾斜。

[精]中考语文五套议论文阅读理解题(附答案)

[精]中考语文五套议论文阅读理解题(附答案)

中考语文五套议论文阅读理解题(附答案)(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8分)读书重在选择潘裕民①英国作家阿瑟·柯南道尔曾说过:“漫无目标,无书不读的人,他们的知识是很难精湛的。

”可见,读书一定要有选择。

②读书要有所选择,这在今天显得尤为重要。

也许有人会说,博览群书被古人提倡,现在我们为什么非选择不可?我们知道,西潮东渐以前,中国有的学者曾有“读尽天下可读书”的抱负。

但是,今天的博览群书,和古人的博览群书有很大差别。

古时书少,很多书是以诗词、文言文的形式写下来的,言简意赅。

即便是古代散文,篇幅也不是很长,博览群书比较容易。

而在如今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书太多,各类图书让人眼花缭乱,各种读本蜂拥而至,长篇巨制铺天盖地,我们只能选择自己最想读或必须读的书来阅读。

③当代著名学者钱钟书一生读书无数。

一次,他到美国访问去参观国会图书馆,图书馆的人因其藏书量大而骄傲,同去参观的人也无不为之惊叹,只有钱钟书一个人默不作声。

图书馆的人问他有何观感,他忍不住笑着说:“我也充满了惊奇,惊奇世界上有那么多我所不要看的书!”这话看上去风趣,却是事实,一个人不可能读完所有的书。

19世纪英国作家罗斯金就说过:“一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空余时间很少,因此我们不应把一刻空余时间耗费在阅读价值不大的书籍上。

”因此,今天我们提倡既要多读书,又要有选择意识,多读好书。

④毛泽东是我国历史上一位爱读书、会读书的领导人,他早年常说:“读书要为天下奇。

”他所说的“奇书”,不在择读之量,而在择读之内容与效果。

毛泽东的择书,排在前三位的是哲学、马列和文史,尤其在他晚年时,仅《红楼梦》就阅读和收藏了20种不同版本的线装书。

当然,那些与他的实践活动关系不大的书籍,他也有选择地阅读了很多。

⑤人们常说:“开卷有益。

”这句鼓励人们读书的话没错,但是并不等于读任何书都是“有益”的。

尤其面对之前从未看过的“新书”,更要有所选择。

美国哲学家阿尔考特曾说过:“一本好书使人开卷时会有所求,而闭卷时获有益处。

山东省13市中考语文试卷按考点分项汇编 议论文阅读(含解析)

山东省13市中考语文试卷按考点分项汇编 议论文阅读(含解析)

议论文阅读济宁生命是棵长满可能的树刘根生①研究者观察花样滑冰运动员训练发现,相同情况下,普通运动员喜欢练习已掌握动作,顶尖运动员更喜欢练习未掌握动作。

是停留在“舒适区”巩固技能,还是在困难中超越自我?选择,影响着结局。

生命犹如一棵长满可能的树;走出舒适区、挑战“不可能”,人生才能抵达更高的境界。

②走出舒适区,必须勇于“再出发”。

时年花甲的王泽山院士放下过往成就的包袱,苦苦实验二十载,解决了火炸药领域世界性难题,第三次走上国家科技奖领奖台;周有光50岁前是经济学教授,50岁后主持拟定我国《汉语拼音方案》,100岁还不肯“逸我以老”,出版了多部著作。

不为已有功名所累,变顶点为新起点,生命之树自然会挂满累累果实。

③走出舒适区,意味着敢于“求极限”。

模拟太空失重条件训练,航天员若感到身体不适,可随时按下警报器终止,但中国航天员从未发出过警报。

在模拟失重的水槽里,景海鹏一泡就是三四个小时,吃饭时连筷子都拿不动。

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使人痛苦者,往往蕴藏着促人强大的因子。

④走出舒适区,有时候需要“讨苦吃”。

杨善洲说,如果说共产人有职业病,这个病就是自讨苦吃。

从云南保山地委书记位置上卸任后,他毅然扎进大亮山植树造林,把荒山秃岭变成了绿洲;广东湛江市政协原主席陈光保离休后,荷着锄头进山开荒,造福一方百姓。

这般自讨苦吃,体现了心念苍生、以苦为乐,更以实绩彰显了行动的力量。

⑤哲人有言,有些人过了30岁就“死”了,因为之后的岁月里全在模仿自己,机械地重复习惯之事。

模仿自己,就是待在舒适区的惯性使然。

比如用新瓶装旧酒,反复显摆曾经的成果,如同照了相洗了很多张照片,底片却还是一张;比如习惯于守成、放弃了创新,在踟蹰不前中被他人超越;比如陷入工作怪圈,忙忙碌碌装样子,有难度的不愿干,没有先例的不敢干。

不日新者必日退,模仿自己,难免会在舒适中“过早地死亡”。

⑥非洲有种蝙蝠,能把毛驴杀死。

开始时,它会用舌尖轻轻地舔舐毛驴脚踝,接着再咬个小口吸血,毛驴浑然不觉;一只只蝙蝠接力,毛驴终于轰然倒地。

中考复习语文议论文阅读考试题及答案.doc

中考复习语文议论文阅读考试题及答案.doc

中考复习语文议论文阅读考试题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共38题) 1.跟自己比(16分)①我们动不动就跟别人比,而且无所不比,比成绩、比结果、比地位、比职称、比权势、比财富等等,不一而足。

结果无非有两种:一种是自己强于别人,一种是自己弱于别人。

前者往往使我们变得愉悦、得意,甚至骄傲起来;后者往往使我们变得不快、郁闷,甚至燃起嫉恨之火。

也就是说,不管哪种结果,都会让我们变得不平静。

最可怕的是,在跟人比较中,我们丢失了自己。

②范仲淹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如果总喜欢跟人比较,这种境界就很难达到。

那么,我们到底该怎么做呢?在我看来,如果非要比较的话,那就跟自己比吧。

③桓公(桓温)年轻时与殷侯齐名,所以常常怀有竞争之心。

有一次,桓公问殷侯:“你与我相比,如何?”殷侯回答说:“我和自己打交道已经很久了,宁愿做我。

”这是《世说新语》中的一则故事。

元代学者黄元瑜用殷侯的答语来命名他的亭子,叫做“我我亭”。

看来,古人早已懂得把目光由外在事物转向自己的内心世界,即自我。

换言之,从自己身上找“答案”不愧为明智的做法。

因此,跟自己比,总算找对“对手”了。

④女作家乔叶说:“成长是一辈子的事情。

”我很赞同这个观点。

既然这样,那么每个人在不同时期的思想、行为等就会有差别。

去年的你跟今年的你、昨天的你跟今天的你、刚才的你跟现在的你……如果在它们之间用减法,结果往往不会是零,要么是负数,要么是正数。

也就是说,你可能进步了或倒退了,更加成熟了或更加幼稚了,懂得宽容了或更加狭隘了,宠辱不惊了或更加浮躁了……⑤因此,在成长中,我们不能总是前进,有必要时常停下来,想想自己的以前和现在,也就是让“旧我”和“新我”比一比。

如果“新我”名副其实地进步了,升级了,那么就要沿着脚下的路,一如既往地向前,朝更高的制高点迈进;如果不是这样,就要总结、反省,寻找、分析“退步”的原因,目的是把今后的路走好,让自己取得进步和收获。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各地方试卷集合汇编含解析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各地方试卷集合汇编含解析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各地方试卷集合汇编含解析一、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1.阅读下面的杂文,完成小题。

生活需要文学蜜饯一下阮直①作家与文学太需要一个像“护士节”“教师节”那样的节日了。

文学需要民众的土壤为之滋补,作家的灵魂需在社会的舞台上高蹈,作家的情感更需要生活的蜜饯。

②有人说现代化的都市不需要作家,可文学从来没有背叛过生活,都市只要还过着人的生活,你就无法摆脱文学。

文学只是想告诉更多的人,大家在肉身疲惫之后,转身享受一下文学之美,用你的心灵过滤一下生活,你才能吧嗒出生活中就盐的滋味。

③文学不是让人们向往虚构,作家也不是让大众舍弃财富,文学只是不想让人们的欲火太盛,作家只是让更多的人也能在傍晚的时光用文学的心态去看看树木花草,听听涛声拍岸,让忘记时间成为一种自觉的高贵,让一颗忙碌的心就此归隐。

我们不妨假装一会儿懒惰,自觉地选择几件“没有意义”的事情去做,没用的文学就有这个用处。

④没用的文学生活状态却有优雅的人生格调,因为文学有梦。

高速、奢华、纷繁、喧嚣的都市已经让人们的灵魂疲惫,呼唤文学的回归迟早会成为更多人生活的目标。

⑤放缓我们前行的脚步,为奔波之路点上一个休止符。

停顿是美,停顿是诗,停顿是国画中的留白。

农民你就走出田野,渔民就把船儿开回港湾,老板们放下几天的生意,不该我们奔波、不该我们干的事情在人生之中太多了,可人们却不知道。

人们常说:能今天做好的事情,绝不拖到明天。

作家吴亮也有名言:“凡是能拖到明天做的事情,今天就不要去干。

”⑥大家以文学的名义举行一次精神的盛宴吧!灵魂也需要聚会。

交流阅读文学的感悟,畅谈虚构的快乐,展望未来的美好……⑦如今的文学,已走进多元化的时代,它虽然没有繁花似锦,但也绝不会凋敝衰败。

文学是能潜入有灵性人内心的,在不同的场合贴着不同的标签,成为可以多元选择的生活方式。

在这样一个多元化的社会,谁也无法做到让全民族每一个人都去背诗写诗去热爱文学,但有梦想的人心中的文学情结就是一座活着的火山。

15 议论文阅读-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15 议论文阅读-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15 议论文阅读(一)(2023·福建·一模)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完成下面小题。

匠心聚百业兴①劳动者素质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至关重要。

没有一支高素质劳动大军,就没有制造业的繁荣发展。

今天,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既对广大劳动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每个人提供了难得的人生舞台。

无论职业版图如何变化,匠心始终是从业者应有的价值追求,工匠精神始终是不可或缺的成功因素。

②0.00068毫米,相当于人头发丝直径的1/125。

然而,仅靠一双手、一把锉刀、一方小小的操作台,就能实现如此细微的加工公差。

这样的高精度,出自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首席技能专家方文墨之手。

如此极限的精度,源于每天8000余次“枯燥而又单调的反复练习”,源于他“既然选择了,就一定要做到最好”的一片匠心。

③“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

”有人曾经做过一道“算术题”:假设一个产品的工艺有5道程序,每道程序都以90%作为标准,最终结果是只达到了90%的5次方,约等于59%的标准。

看似不错的标准,最后居然连及格线都达不到。

这也恰恰说明,只有以“择一事终一生”的执着专注,“干一行专一行”的精益求精,“偏毫厘不敢安”的一丝不苟,“千万锤成一器”的卓越追求,才能在平凡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

④细微之处见真章,有“质”者事竟成。

每个人都可以有一份匠心。

“95后”邹彬为了砌好一面墙,会反复推倒重来多次,“一定要坚持自己的标准,才过得了心里那一关”的坚守,让他从一名农民工成长为“全国技术能手”;电工罗佳全“每次用螺丝刀都会比别人多一琢磨一会儿”,坚持比别人多干一点、多想一点的执着,让他从一名初中生成长为集设备安装、电气调试、维护检修等众多技术于一身的国家级技能大师……这些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职业不同、身份各异,但“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却是他们共同的品质。

也正是有着这样一种精神,他们才能褪去浮躁,定下心来,肯吃苦,多练习,最终练就一身“独门绝技”。

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及答案)及解析

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及答案)及解析

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及答案)及解析一、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1.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成功的秘诀古往今来,成功始终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采撷成功的花朵,是芸芸众生共同的追求。

那么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有人认为,成功要有鸿鹄之志;有人认为,成功要得到命运的垂青……其实,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自信是对前途充满必胜的信念。

坚信“有志者,事竟成”的项羽,做出了破釜沉舟的壮举,孤军突进,一举击溃秦军主力,创下“百二秦关终属楚”的军事神话。

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李白,仕途失意后,用全部才情打造了一个浪漫瑰丽的诗歌世界,流芳百世,光耀千秋。

坚信不走寻常路才有光明前途的李娜,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职业化的道路,一路走来,先后在法网和澳网封后,彻底打破了欧美选手对四大满贯赛事的统治局面,成为亚洲网坛一姐。

坚信付出终有回报的阿宝、“大衣哥”、“草帽姐”勇敢地登上了央视舞台,借助星光大道这一平台,成为家喻户晓的草根明星。

必胜的信念为人插上了飞向成功之巅的翅膀。

自信是对目标执着的追求。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当一个人执着于一个目标,并脚踏实地不懈奋斗,他一定会收获辉煌的成功,至少会书写一段无悔的人生。

正如居里夫人曾对友人所说的那样,“我们必须要有恒心……无论代价有多大,这种事情必须做到”。

为了改变新中国的贫油面貌,李四光风餐露宿,披荆斩棘,足踏千山,脚涉万水,风尘苦旅30载,相继发现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等多处油田,并成功预见了今天正在开发的新疆大油田,成为共和国杰出的地质学家。

为了解决亿万生命的吃饭问题,袁隆平废寝忘食、潜心钻研,以稻田为家园,视秧苗为亲人,白首不坠青云之志,浮华难动济世之心,为中国和世界粮食生产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为了弘扬雷锋精神,建设和谐中国,郭明义几十年如一日,爱岗敬业,对工作一丝不苟;无私奉献,为他人雪中送炭。

在他的感召下,雷锋精神在大江南北薪尽火传,而他也成了人们心中一座巍然的丰碑。

九年级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试题汇编(附答案与解析)

九年级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试题汇编(附答案与解析)

九年级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试题汇编(附答案与解析)一、论真性情1我的人生观若要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真性情。

我从来不把成功看作人生的主要目标,觉得只有活出真性情才是没有虚度了人生。

所谓真性情,一面是对个性和内在精神价值的看重,另一面是对外在功利的看轻。

2一个人在衡量任何事物时,看重的是它们在自己生活中的意义,而不是它们能给自己带来多少实际利益,这样一种生活态度就是真性情。

3一个人活在世上,必须有自己真正爱好的事情,才会活得有意思。

这爱好完全是出于他的真性情的,而不是为了某种外在的利益,例如金钱、名声之类。

他喜欢做这件事情,只是因为他觉得事情本身非常美好,他被事情的美好所吸引。

这就好像一个园丁,他仅仅因为喜欢而开辟了一块自己的园地,他在其中培育了许多美丽的花木,为它们倾注了自己的心血。

当他在自己的园地上耕作时,他心里非常踏实。

无论他走到哪里,他也都会牵挂着那些花木,如同母亲牵挂着自己的孩子。

这样一个人,他一定会活得很充实的。

相反,一个人如果没有自己的园地,不管他当多大的官,做多大的买卖,他本质上始终是空虚的。

这样的人一旦丢了官,破了产,他的空虚就暴露无遗了,会惶惶然不可终日,发现自己在世界上无事可做,也没有人需要他,成了一个多余的人。

4人做事情,或是出于利益,或是出于性情。

出于利益做的事情,当然就不必太在乎是否愉快。

我常常看见名利场上的健将一面叫苦不迭,一面依然奋斗不止,对此我完全能够理解。

我并不认为他们的叫苦是假,因为我知道利益是一种强制力量,而就他们所做的事情的性质来说,利益的确比愉快更加重要。

相反,凡是出于性情做的事情,亦即仅仅为了满足心灵而做的事情,愉快就都是基本的标准。

如果不感到愉快,我们就必须怀疑是否有利益的强制在其中起着作用。

5你说,得活出个样儿来。

我说,得活出个味儿来。

名声地位是衣裳,不妨弄件穿穿。

可是,对人对己都不要衣帽取人。

衣裳换来换去,我还是我。

脱尽衣裳,男人和女人更本色。

6人生中一切美好的事情,报酬都在眼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中考议论文阅读试题汇编【安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 (17分)科学不怕挑战沈致远①挑战是针锋相对的竞争。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没有竞争,生物不会进化,至今地球上就只有原始生物。

②科学发展史是不断接受挑战的历史。

③量子力学理论刚提出时,由于它的基本概念与传统观念根本不同,有些科学家一时难以接受。

爱因斯坦反对量子力学的几率解释,说:“我不相信上帝在掷骰(tóu)子。

”他还多次提出“理想实验”进行挑战。

玻尔是量子力学的创始人之一,他奋起应战,据理反驳。

爱因斯坦屡败屡战,苦思冥想出一个特别刁钻的“理想实验”。

玻尔彻夜未眠,苦思不得其解,直到清晨才豁然开朗,利用相对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但爱因斯坦仍然固执己见,以至另一位科学家厄伦费斯特都忍不住说:“爱因斯坦,你真不像话!你简直在批判你自己的相对论了。

”爱因斯坦挑战量子力学,虽败犹荣,他提出的“理想实验”,促进了量子力学的发展,还对量子密码、量子计算机等新技术起到了催生作用。

④进化论从诞生之日起就被挑战,从未停止过。

创世说从信仰出发频频发难,甚至采用行政手段禁止进化论的传播。

结果怎样呢?进化论身经百战,越战越勇,而创世说却破绽百出,只好以百万元大奖向科学家频送秋波求援。

⑤科学不怕挑战,怕挑战的不是科学。

⑥至今为止,仍不断有人为躲避挑战而打出“科学”旗号,把它当作挡箭牌。

其实,这些人趁早收旗为好,否则,等到发现挡箭牌其实是箭靶子时,悔之晚矣。

⑦大浪淘沙,沙不除金不现。

直面挑战,意在求真求是。

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7 (4分)6.第③④段运用了事例来论证,请分别概括这两个事例的内容。

(4分)7.第⑤段申两个句子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4分)8.第⑥段中"科学"一词为什么加上引号? (2分)9.说说画线句子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3分)〔一〕(17分)5 科学不怕挑战(或“科学不怕挑战,怕挑战的不是科学。

”)(4分)6 第③段:量子力学曾受到爱因斯坦理想实验的挑战(2分);第④段:进化论曾受到创世说者的频频发难(2分)。

7 不能颠倒(1分)。

这句话有承上启下的作用(1分),前半句总结上文(1分),后半句引出下文(1分)。

8 为了表示讽刺和否定。

(2分)9 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1分),将科学不断受到挑战比作了大浪淘沙,证明了科学是不怕挑战的,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2分)。

【安顺】(四)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25—29 题。

(15 分)人总得藐视点什么(陈鲁民)①人生在世,你总得藐视点什么东西,或人或物或事,否则,看什么都伟大,啥子都敬畏,处处低眉顺眼,事事谨小慎微,那就会把自已活得唯唯诺诺,可怜巴巴。

②曹操藐视天下英雄,在他眼中,袁术、孙策等众多英雄豪杰,成为“冢中枯骨”,或为“守户之犬”,或为“虚名无实”,或为“碌碌小人”,一无可取;谢安藐视苻坚,在他看来,什么百万之众,什么投鞭断流,无非一群“行尸走肉”,消灭尔等如“探囊取物”。

我辈或许没有曹、谢那样的博大襟怀,但一样可以藐视那些拍马溜须的谄媚之徒,不管他们再有权势,也决不与他们为伍。

③列宁藐视帝国主义,嘲笑他们是“泥足巨人”;毛泽东藐视“一切反动派”,断言都是“纸老虎”,原子弹也是“纸老虎”。

我们不可能有革命领袖吞吐宇宙傲睨天下的气魄,但仍然可以藐视那些巧取豪夺的贪官污吏,藐视那些鱼肉乡民的腐败分子,而且非常自信地“看他起高楼,看他楼塌了。

”④阮籍藐视汉高祖刘邦,说他是“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李白藐视当朝权贵,让宰相杨国忠研墨,宦官头高力士脱靴,我们或许做不到阮、李“世人皆浊我独清”那般清高自傲,但也完全可以特立独行,洁身自好,藐视那些登龙有术的“新贵族”,发不义之财的暴发户。

⑤南朝山水诗人谢灵运,藐视同行,傲睨诗坛,称“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北宋名士刘少逸恃才傲物,目无余子,有妙联曰;“目空天下士,只让尼山一个人。

”我等大可不必像这两位那样狂妄自负,愤世嫉俗,但可于心平气和中藐视那些炒作出来红得发紫的娱乐明星,藐视那些“用身体写作”热闹异常的美女美男作家。

⑥藐视,除了人,还有物,还有事。

那些小恩小惠,蝇头小利,鸡虫得失,别人争得你死我活,用尽浑身解数,我不妨冷眼旁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如此贪财图利者,我藐视!还有评奖晋级,提拔升迁,评定职称,排名先后,别人眼中重如泰山,志在必得,不然就死不瞑目,我则得之淡然,失之泰然,尽可一笑置之,如此沽名钓誉者,我藐视!⑦打铁先得本身硬.......,藐视,也得有点资本才行,要“目空天下士”,自己就得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要藐视天下英雄如无物,自己就得是那顶天立地的真英雄;要藐视那些蝇营狗苟之辈,自己就得是冰清玉洁的真君子。

而且,要藐视点什么,不论对人还是对物,可能会让自己吃点亏,受点冷落,“进步”比别人慢点,“收益”比别人少点,“名气”比别人小点,但却能使我们抬头挺胸昂然平视,上不愧天,下不愧地,活得堂堂正正,坦坦荡荡。

⑧果真如此..,那就会无所畏惧,不佞鬼神,哪怕你是世界首富,只要来路不正,沾腥带污,我就敢藐视你!2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 分)答:26、本文第②③④⑤自然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3 分)答:27、综观全文,文末的“果真如此..”中“如此”指的是什么?(3 分)答:28、结合生活实际,请你谈谈如何做到“打铁先得本身硬”。

(3 分)答:29、举例谈谈你所藐视的人(或物或事),并简要说说你能够藐视的理由。

(3 分)答:(四)人总得藐视点什么25、人生在世,你总得藐视点什么东西,或人或物或事。

26、事实(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

27、不仅要有藐视人、事、物的勇气,而且要有藐视的条件(意思相近即可)。

28、略29、示例1:我藐视那些弄虚作假、谋取个人利益的人,因为我主张事实求是、不谋私利,尽管没有得到某些利益,但也心安理得。

(意思对相近即可)示例2:我藐视那些靠托关系、走门路来谋求私利的人,因为我主张公平、公正、公开,尽管可能失去一些机会,但也无怨无悔。

【宁夏】(二)(共12分)给困难起名字你给困难起了一个只有一个字的名字,叫:坎。

在你最显眼的位置上,悬挂着一幅卷轴,上面写着斗大的一个坎。

没有人知道这个字的意义,但你知道。

几年前,你一手创建的企业因为遇上一场意外而风雨飘摇。

你正愁闷着,那天,你父亲来了,送来这幅字。

他说:孩子,说白了,这困难其实就是道坎,你说,这天下有人迈不过去的坎吗?我给困难起了一个两个字的名字,叫:弹簧。

有一天,我以前教过的一个学生来找我,老是说他现在如何的处境不佳,如何的困难重重。

我在他说话的间隙,插了一句:困难像弹簧……他不等我说完就接下去说:你弱它就强,你强它就弱,说完他就笑了,再也不提困难这两个字了。

他给困难起了一个三个字的名字,叫:绊脚石。

他是我的一个朋友。

有一次,打电话找他,问起他最近在做什么。

他说他在搬石头。

我吃了一惊。

心想他一个搞电脑软件的怎么会去搬石头呢?原来,他正在开发一个软件,已经失败了好多次了,可他一直坚持着。

他说:再给我点时间,我准会把这块绊脚石搬开的。

我们给困难起了一个四个字的名字,叫:小菜一碟。

那天,老总召集全公司员工开会。

公司接到一笔大订单,按理要三个月才能完成的工作量却要求我们在一个月内交货。

老总很清楚这决不是件容易的事,但从公司发展的角度出发却必须完成。

在会上,老总问,怎么样?能不能完成?真完不成我们就放弃这笔订单。

我们全体员工是这样说的:没问题,小菜一碟。

困难没有统一的标准,如果你认为它是道坎它就是道坎,你迟早会迈过这道坎;如果你认为它是弹簧它就是根弹簧,你铆足劲一不留神就把弹簧拉得失去弹性;如果你认为它是绊脚石它就是块绊脚石,搬开后,你的面前就马上呈现出一条宽阔的阳光大道;如果你认为它是小菜一碟它就是小菜一碟,你肯定会有十足的信心将它几大口吃个精光。

当然,你若是非要认定困难就是困难不可,那么你十有八九要在这困难的面前①②了。

1. 文中的坎弹簧绊脚石和小菜一碟运用了什么论证手法?简要说明其在文中的作用。

(2分)2.请从表达方式的角度,分析本文的论述特点。

(2分)3.本文的构思十分巧妙,请选择一个角度分析这样构思的妙处。

(3分)4.最后一段①②处应填望而却步一蹶不振,还是一蹶不振望而却步?请说明理由。

(3分)5.本文的中心论点可以概括为(2分)答案:(二)(12分)1.(2分)①比喻论证;②由此展开论述,使论证层层深入。

2.(2分)①用所记叙的事件作论据②是论证充分、具有说服力。

3.(2分)不能调换望而却步是前提,一蹶不振是结果。

4.(2分)(从一个角度作答即可,能从不同角度作答加1分)角度1:坎、弹簧、绊脚石、小菜一碟的比喻论证,妙在字数依次递增的同时,内容也逐步加深;坎着重说明了什么是困难,弹簧用以揭示困难的性质,绊脚石指出了困难的危害,小菜一碟提示了对待困难的态度和解决困难的方法。

角度2:你、我、他、我们人称的运用:①行文灵活富于变化②语气亲切③涉及方方面面的人,包容性强。

角度3:文章主体部分采用基本相同的形式:先说困难是什么,再叙述事件,然后表明看法,如此反复,结构整齐,富于美感。

角度4:将引论、本论、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巧妙地隐含在浅显、形象的叙述与说理中,深入浅出,严谨规范。

角度5:用给困难起名字做标题,既交代了本文的论题,又富有悬念,易于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角度6:结尾在前文大量正面说理的基础上,笔锋一转,从反面指出屈服于困难的必然(悲剧)结局,具有很强的警示作用。

(其他略)5.(2分)信心是战胜困难的关键。

(意思对即可)【湖北咸宁】(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8~21题。

(12分)选准人生的参照物①人生是需要参照物的,有了人生的参照物,你才能体会到什么是苦,什么是甜,什么是幸福快乐,什么是痛苦和悲伤;才能真正去感受人生,去品味人生。

一个人只有选准了人生的参照物,才有快乐人生、幸福人生和精彩人生。

②然而,在人生的课题中,参照物的选择并不是那么简单,实质上这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体现。

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选准人生的参照物。

一代廉吏张伯行有一句名言:“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

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

”他秉着这句誓言,一生清正廉洁,从不收受下属的礼品,在当地老百姓中有口皆碑,为人们所敬仰,康熙称其为“天下第一清官”。

民族英雄林则徐任两广总督查禁鸦片时期,曾在自己的府衙写了一幅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这幅对联形象生动,寓意深刻。

上联告诫自己,要广泛听取各种不同意见,才能把事情办好,立于不败之地;下联砥砺自己,当官必须坚决杜绝私欲,才能像大山那样刚正不阿,挺立世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