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病中医防治学术思想述要-付桃利

合集下载

中医如何防治老年人的帕金森氏病

中医如何防治老年人的帕金森氏病

中医如何防治老年人的帕金森氏病咱今儿就来唠唠中医咋防治老年人的帕金森氏病。

您说这帕金森氏病,可真是个恼人的麻烦。

我之前就遇着这么一位大爷,姓刘,七十出头的年纪,身子骨本来还算硬朗。

可不知怎的,这手脚就开始不大利索了。

一开始,刘大爷就是觉得手抖,拿个杯子都晃悠,还以为是没休息好。

后来这情况越来越严重,走路也变得慢吞吞的,小碎步往前挪,那姿势看着就让人心疼。

咱中医讲究个整体观念,认为帕金森氏病可不是哪儿单独出了问题,而是身体内部的气血、脏腑失调啦。

先说这中药调理吧。

中医会根据每个老人的具体情况来开方子。

像有的老人肝肾阴虚,那就得用些滋补肝肾的药,比如熟地、山茱萸啥的。

要是气血不足呢,就得补气血,像黄芪、当归就得用上。

针灸也是个不错的法子。

给您举个例子,有个穴位叫风池穴,就在脑袋后头。

扎上这一针,能疏通经络,改善脑部的气血循环。

还有足三里穴,在小腿上,这可是个保健大穴。

通过针灸刺激它,能增强老人的体质,提高抵抗力。

再说说推拿按摩。

我就见过一位中医师傅给一位帕金森老人按摩。

那手法,轻柔又有力道。

从肩膀开始,慢慢往下,到胳膊、手腕,每个关节都仔细照顾到。

师傅一边按摩,还一边跟老人唠嗑,分散他的注意力,让他放松心情。

老人脸上的表情也从一开始的紧绷,慢慢变得舒缓。

饮食调理在中医防治里也占着重要地位。

多吃些黑色的食物,像黑豆、黑芝麻,能补肾。

还有核桃,补脑又健脑。

可别贪嘴吃那些油腻、辛辣的东西,那对身体可不好。

运动疗法也不能少。

打打太极拳,动作缓慢又流畅,能锻炼老人的平衡能力和协调性。

我就曾在公园里看到一群老人打太极,其中有位患帕金森氏病的大妈,虽然动作不如其他人那么标准,但能明显感觉到她的精气神比以前好多了。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心情。

老人要是整天愁眉苦脸,这病也好得慢。

得让他们开开心心的,多出去走走,和朋友们聚聚。

就说刘大爷吧,经过一段时间的中医调理,加上他自己也积极配合,心情好了,症状也慢慢减轻了。

现在拿东西手也不怎么抖了,走路也比以前稳当了些。

《养老奉亲书》四时养生思想及药食特点

《养老奉亲书》四时养生思想及药食特点

学术探讨中国民间疗法CHINAS NATUROPATHY,May.2021,Vol.29No.9《养老奉亲书》四时养生思想及药食特点王清瑶,尚冰(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沈阳110&17)【摘要】该文通过整理《养老奉亲书》四时养生思想,归纳总结其思想指导下的四时养生药食特点,以丰富养生思想文化,完善四时养生理论,为现代老年养生学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依据。

【关键词】养老奉亲书;四时养生;药食特点中图分类号:R212文献标识码:A DOI:10.19621/ki.11-3555/r.2021.0901目前中国老龄化日益严重,许多老年人开始讲求“养生”。

老年养生作为中医养生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老年养生自唐•孙思邈始已有专论,宋•陈直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了孙思邈的养生理论,并根据老年人独有的生理病理特征,制订出比较完善的老年养生保健方案,其所著的《养老奉亲书》被称为中国现存最早的老年保健医学专著,对宋金元时期乃至后世的老年养生专科影响巨大[12].至元代,邹铉在订正《养老奉亲书》的基础上,扩增其二、三、四卷,补充饮食、服药、养性、导引、诗词等方面的内容,使老年食疗养生药食更加丰富,重新命名为《寿亲养老新书》3]。

《养老奉亲书》对四时养生的论述尤为精要,专设《四时养老总序》及春、夏、秋、冬摄养专论,共收录了52首四时摄养方药。

本文以陈直四时养生思想为根基,整理归纳四时药食特点,以期为现代四时养生提供理论依据,也为现代人们的养生保健和老年病的调养提供新的用药和食疗思路。

1《养老奉亲书》的四时养生思想四时养生之法最早见于《素问•四气调神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

”指出四时养生法则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强调在“天人相应”的整体观下,顺应四时的变化,因时制宜,方能百病不生。

陈直的四时养生思想正是以此为依托,提出:“人万物中一物也,不能逃天地之数。

黄清春教授基于“治未病”思想论治类风湿关节炎

黄清春教授基于“治未病”思想论治类风湿关节炎

黄清春教授基于“治未病”思想论治类风湿关节炎作者:陈向红蔡晓梁惠铭陈秀敏来源:《风湿病与关节炎》2024年第06期【摘要】类风湿关节炎可并发多脏器受累,致残率高,早期防治极其重要。

“治未病”思想始载于《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核心理念,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

黄清春教授基于“治未病”思想分期辨治类风湿关节炎,通过强身健体、条畅情志、定期监测、尽早干预等预防临床前期类风湿关节炎发展成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早期予祛风除湿、活血通络,中期予补气养血、活血化瘀,晚期予补肝益肾、化瘀通痹;建立有效的慢病管理体系,患者自我管理,减少病情复发,有效地预防该病的发生、发展,为患者带来福音。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治未病;分期辨治;黄清春黄清春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系广东省中医药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

黄清春教授出身中医世家,三代中医传承,底蕴丰厚,从事临床工作30余年,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病具有独特的临床经验。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血管翳形成及骨侵蚀为主要特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關节肿痛、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具有高致残、高复发的特点,可并发肺、心脏、血管、皮肤、眼睛等器官病变。

RA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家族史、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病毒感染等危险因素可增加发病率[1]。

RA治疗目的主要是缓解关节症状,控制病情进展,避免并发症的出现,提高生活质量,提倡积极、早期、联合治疗。

黄清春教授根据自身多年临床实践经验,将RA防治与“治未病”思想结合,形成了新的RA防治策略。

总结黄教授基于“治未病”思想治疗RA之经验精华,以飨读者。

1 “治未病”思想的发展“治未病”是中医学的优势与特色,对疾病预防和治疗具有重大意义。

“治未病”思想萌芽于《周易》,始载于《黄帝内经》中《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老人中医健康指导

老人中医健康指导

老年人中医健康指导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对老年人进行传统中医保健可以有效的预防疾病的发生,促进疾病的预后,减少卫生资源的浪费,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针对老年人体质以及患病特点,结合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特色,制定了老年人社区中医保健规范.在本规范中,老年人的传统中医的保健主要分为以下两种情况,一是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二是老年人中医药保健指导.对于辖区内老年人,应每年进行一次中医健康状态评估,结合其中医体质特点和健康状态给予中医保健的处方和健康教育指导,并对其进行定期随访.一、常用养生保健方法人到老年,机体的器官组织形态和功能都发生了退行性变化,脏腑气血生理机能自然衰退,阴阳失衡;同时社会角色和地位的改变,带来心理上的变化,易产生孤独寂寞、忧郁多疑、烦躁易怒、失落等心理状态.因此对于老年人的养生保健应从情志调摄、饮食调养、起居调摄、运动保健等多方面进行.一情志调摄老年人心理调摄的关键在于培养乐观情绪,保持神志安定.老年人可以通过欣赏音乐、习字作画、垂钓怡情等方法进行心理调摄,缓解疲劳、平稳血压和心律,达到心身愉悦的目的.二饮食调养老年人的消化系统功能减弱尤为明显,因此老年人的饮食调摄应以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为原则,做到饮食多样化,食宜清淡、熟软,进食宜缓,食要限量,少吃多餐.三起居调摄老年人的生活起居应当谨慎,做到起居规律,睡眠充足.老年人的居住环境以安静清洁、空气流通、阳光充足、湿度适宜、生活起居方便为好.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定时大便,临睡器宜用热水泡脚.四运动保健老年人进行积极的体育锻炼可以促进气血运行,延缓衰老,并可产生一种良性心理刺激,使人精神焕发,对消除孤独垂暮、忧郁多疑、烦躁易怒等情绪有积极作用.老年人运动锻炼要遵循因人制宜、适时适量、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原则.适合老年人的运动项目有慢跑、散步等.如果身体不适可暂时停止运动,不要勉强.锻炼3个月以后,应进行自我健康小结,总结睡眠、二便、食欲、心率、心律是否正常,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就诊,采取措施.二、中医体质辨识及保健要点一平和质1.特征总体特征:阴阳气血调和,以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鼻色明润,嗅觉通利,味觉正常,唇色红润,精力充沛,不易疲劳,耐受寒热,睡眠安和,胃纳良好,二便正常等为主要特征.形体特征:体形匀称健壮.心理特征:性格随和开朗.发病倾向:平素患病较少.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适应能力较强.2.保健要点1饮食保健对于阴阳平和的老年人应丰富饮食的种类,形成多样化的饮食习惯,多吃五谷杂粮、蔬菜瓜果,少食过于油腻及辛辣之物.建议选择具有健脾、滋肾作用的饮食,如小麦、黄豆、山药、豆腐、木耳、苹果等.2穴位保健选穴:足三里、气海、大椎定位: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气海穴位于前正中线上,脐下寸;大椎穴位于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操作:点按法: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压足三里、气海穴,足三里穴可以两侧穴位同时操作.每次按压操作5-10分钟,每日两次,10天1个疗程.3运动保健建议平和质的老年人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每日进行半小时-1小时的有氧运动.推荐保健运动为八段锦、太极剑以及太极拳.4注意事项应持之以恒地保持良好的生活起居习惯.不宜食后即睡,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二气虚质1.特征总体特征:元气不足,以平素语音低怯,气短懒言,肢体容易疲乏,精神不振,目光少神,头晕,健忘,易出汗,舌体胖大、边有齿痕等气虚表现为主要特征.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心理特征:性格内向,不喜冒险.发病倾向:易患感冒、内脏下垂等病,病后康复缓慢.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不耐受风、寒、暑、湿邪.2.保健要点①推荐基本药方对于气虚体质的老年人推荐的基本药方为补中益气丸,同时在临床用药中应慎用破气破血的药物如枳实、枳壳、莪术、三棱、水蛭、虻虫等.②饮食保健对于气虚体质的老年人应多吃具有益气健脾作用的食物,如粳米、小米、黄米、大麦、黄豆、白扁豆、豇豆、蚕豆、豌豆、土豆、白薯、红薯、山药、胡萝卜、香菇、鲫鱼、鹌鹑、鹅肉、羊心、羊肚、莲子、蘑菇、芡实、栗子、人参等.少吃具有耗气作用的食物,如槟榔、空心菜等.③穴位保健选穴:关元、气海、神阙定位:关元穴位于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气海穴位于前正中线上,脐下寸;神阙穴位于脐窝中央.操作:艾灸法:平躺,借助温灸盒,对每个穴位进行温灸,每个穴位时间10分钟,隔日一次,10天为1疗程.④运动保健对于气虚体质的老年人应避免剧烈的体育活动,太极拳和八段锦比较适合这类群体.推荐:呼气提肛法.明代“养生十六宜”指出“谷道宜常撮”,谷道指肛门.首先吸气收腹,收缩并提升肛门,停顿2~3秒之后,再缓慢放松呼气,如此反复10~15次.八段锦的“两手攀足固肾腰”和“攒拳怒目增力气”加做1—3遍.⑤注意事项注意保暖:气虚质者卫阳不足,易于感受外邪,应注意保暖,不要劳汗当风,防止外邪侵袭.避免劳累:劳则气耗,气虚质者尤当注意不可过于劳作,以免更伤正气.三阳虚质1.特征总体特征:阳气不足,以平素畏冷,手足不温,喜热饮食,易出汗,精神不振,睡眠偏多,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舌淡胖嫩,边有齿痕等虚寒表现为主要特征.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心理特征:性格多沉静、内向.发病倾向:易患痰饮、肿胀、泄泻等病;感邪易从寒化.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耐夏不耐冬;易感风、寒、湿邪.2.保健要点①推荐基本药方对于阳虚体质的老年人推荐的基本药方为金匮肾气丸,同时在临床用药中应慎用凉性的药物以免损伤阳气.②饮食保健对于阳虚体质的老年人应多吃甘温益气的食物,比如牛羊狗肉、葱、姜、蒜、花椒、鳝鱼、韭菜、辣椒、胡椒等.少食生冷寒凉食物,如黄瓜、藕、梨、西瓜等.③穴位保健选穴:命门、肾俞定位:命门穴位于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肾俞穴位于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寸.④推拿保健采用摩擦腰肾法:以两手平掌的鱼际、掌根,或两手虚拳的拳眼,拳背着力,同时做上下左右摩擦两侧腰骶部.每次15分钟,每天2次,10天1疗程.做坐式八段锦的“闭气搓手热,背后摩精门,左右辘轳转,两脚放舒伸.翻掌向上托,弯腰攀足频”.⑤运动保健对于阳虚体质的老年人在运动中应注意避风寒,不宜大汗,适合做一些温和的有氧运动如慢走、太极剑、太极拳等.八段锦的“背后七颠百病消”和“两手攀足固肾腰”加做1—3遍.⑥注意事项阳虚质者耐春夏不耐秋冬,秋冬季节要适当暖衣温食以养护阳气,尤其要注意腰部和下肢保暖,每天以热水泡脚为宜.夏季暑热多汗,也易导致阳气外泄,使阳气虚于内.建议尽量避免强力劳作和大汗,也不可恣意贪凉饮冷.多在阳光充足的情况下适当进行户外活动,不可在阴暗潮湿寒冷的环境下长期工作和生活.四阴虚质1.特征总体特征:阴液亏少,以面色潮红、有烘热感,手足心热,目干涩,视物花,鼻微干,唇红微干,平素易口燥咽干,口渴喜冷饮,眩晕耳鸣,睡眠差,小便短涩,大便干燥等虚热表现为主要特征.形体特征:体形偏瘦.心理特征:性情急躁,外向好动,活泼.发病倾向:易患疲劳、不寐等病;感邪易从热化.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耐冬不耐夏;不耐受暑、热、燥邪.2.保健要点①推荐基本药方对于阴虚体质的老年人推荐的基本药方为六味地黄丸,同时在临床用药中应慎用辛温燥热之品.②饮食保健对于阴虚体质的老年人可以多吃甘凉滋润的食物,比如黑大豆、黑芝麻、蚌肉、兔肉、鸭肉、百合、豆腐、豆浆、猪头、猪髓、燕窝、银耳、木耳、甲鱼、牡蛎肉、鱼翅、干贝、麻油、番茄、葡萄、柑橘、荸荠、香蕉、梨、苹果、桑葚、柿子、甘蔗等.少吃羊肉、狗肉、辣椒、葱、蒜等性温燥烈之品.③穴位保健选穴:三阴交、太溪定位:三阴交穴位于内踝尖上三寸,胫骨后缘;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操作方法: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压三阴交和太溪穴,两侧穴位同时操作.每次按压操作5-10分钟.每日2次,10天1个疗程.④运动保健对于阴虚体质的老年人应保证每天半小时—1小时的有氧运动,如慢走、游泳、爬山、太极拳等.八段锦的“五劳七伤往后瞧”和“两手攀足固肾腰”加做1—3遍.⑤注意事项熬夜、剧烈运动、高温酷暑的工作生活环境等能加重阴虚倾向,应尽量避免.五痰湿质1.特征总体特征:痰湿凝聚,以形体肥胖,尤其腹部肥满松软;性格温和,稳重;但也容易情志不畅,抑郁.常自觉胸闷、气短、乏力,食欲不振,活动时喜出黏汗,嘴里常有黏腻或甜腻感;伴随有口臭、嗳气、气喘、腹胀等痰湿表现为主要特征.形体特征:体形肥胖,腹部肥满松软.心理特征:性格偏温和、稳重,多善于忍耐.发病倾向:易患消渴、中风、胸痹、咳喘等病.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梅雨季节及湿重环境适应能力差.2.保健要点①推荐基本药方对于痰湿体质的老年人推荐的基本药方为平胃散、二陈汤,同时在临床用药中可以加用健脾的药物.②饮食保健对于痰湿体质的老年人饮食应以清淡为原则,多吃具有健脾、化痰、祛湿功用的食物如薏米、菌类、紫菜、竹笋、冬瓜、萝卜、金橘、芥末等食物.少吃甜及油腻的食物.③穴位保健选穴:丰隆、水道定位:丰隆穴位于外踝尖上8寸,胫骨前嵴外2横指;水道穴位于在下腹部,脐中下3寸,距前正中线2寸.操作方法: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压丰隆穴、水道穴,丰隆穴两侧穴位同时操作.每次按压操作5-10分钟.每日2次,10天1个疗程.4运动保健对于痰湿体质的老年人每天应有规律的有氧运动,合理的饮食习惯,控制体重.可做搅海、漱津,即齿常叩 ,津常咽.八段锦的“双手托天理三焦”和“调理脾胃须单举”加做1—3遍.5注意事项痰湿体质的人耐热的能力差,所以要尽量避免在炎热和潮湿的环境中锻炼.运动环境宜温暖宜人,不要在寒冷的环境中锻炼.痰湿体质的人一般体重较大,运动负荷强度较高时,要注意运动的节奏,循序渐进的进行锻炼,保障人身安全.六湿热质1.特征总体特征:湿热内蕴,以形体偏胖或苍瘦,性格多急躁易怒,口苦口干,身重困倦,心烦懈怠,眼睛红赤,男易阴囊潮湿,小便短赤,大便燥结或粘滞等湿热表现为主要特征.形体特征:形体中等或偏瘦.心理特征:容易心烦急躁.发病倾向:易患疮疖、黄疸、热淋等病.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夏末秋初湿热气候,湿重活气温偏高环境较难适应.2.保健要点①推荐基本药方对于湿热体质的老年人推荐的基本药方为甘露消毒饮、龙胆泻肝汤.②饮食保健对于湿热体质的老年人应提倡饮食清淡,多吃甘寒、甘平、清利湿热的食物,如绿豆、冬瓜、丝瓜、葫芦、苦瓜、黄瓜、西瓜、白菜、芹菜、卷心菜、莲藕、空心菜、苋菜等.少吃胡桃仁、鹅肉、羊肉、狗肉、鳝鱼、香菜、辣椒、花椒、酒、糖、胡椒、蜂蜜等甘酸滋腻之品及火锅、烹炸、烧烤等辛温助热食品.③穴位保健选穴:阴陵泉、阳陵泉定位:阴陵泉穴位于胫骨内侧踝下方凹陷处;阳陵泉穴位于小腿外侧,当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操作方法: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压阴陵泉穴和阳陵泉穴,两侧穴位同时操作.每次按压操作5-10分钟.每日2次,10天1个疗程.④运动保健对于湿热体质的老年人每天应有规律的有氧运动如游泳、爬山、慢走、太极拳、八段锦等.八段锦的“摇头摆尾去心火”和“调理脾胃须单举”加做1—3遍.⑤注意事项不宜熬夜,或过度疲劳.要保持二便通畅,防止湿热郁聚.注意个人卫生,预防皮肤病变.七血瘀质1.特征总体特征:血行不畅,以瘦人居多,口唇暗淡或紫,舌质暗有点、片状瘀斑,舌下静脉曲张.形体特征:胖瘦均见.心理特征:易烦,健忘.发病倾向:易患症瘕及痛证、血证等.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不耐受寒邪.2.保健要点①推荐基本药方对于血瘀体质的老年人推荐的基本药方为桃红四物汤,在临床用药时可以配用理气活血药进行治疗.②饮食保健对于血瘀体质的老年人建议多吃具有活血化瘀的食物如黑豆、黄豆、香菇、茄子、油菜、羊血、海带、紫菜、萝卜、胡萝卜、橙子、柚子、桃子、李子、山楂、醋、绿茶、红糖、黄酒、葡萄酒、白酒等具有活血、散结、行气、疏肝解郁作用的食物.少吃肥猪肉等滋腻之品.应戒除烟酒.③穴位保健选穴:血海定位:屈膝,在髌骨内上缘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操作方法: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压血海穴,两侧穴位同时操作.每次按压操作5-10分钟.每日2次,10天1个疗程.④运动保健对于血瘀体质的老年人每天应有规律的有氧运动,避免剧烈以及过量的体育运动.可采用“步行健身法”,通过步行运动,促进全身血液的运行,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八段锦的“左右开弓似射雕”和“双手托天理三焦”加做1—3遍.⑤注意事项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血瘀质者要避免寒冷刺激.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动静结合,不可贪图安逸,加重气血郁滞.气为血帅,故亦需注意情志舒畅,勿恼怒郁愤.八气郁质1.特征总体特征:气机郁滞,以形体瘦者居多,平素忧郁面貌,神情多烦闷不乐.胸胁胀满,或走窜疼痛,喜叹息,或嗳气呃逆,或咽喉部有异物感,或乳房胀痛.食欲减退,睡眠较差,惊悸怔忡,健忘等气郁表现为主要特征.形体特征:形体瘦者为多.心理特征:性格内向不稳定、敏感多虑.发病倾向:易患脏躁、梅核气、百合病及郁证等.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精神刺激适应能力较差;不适应阴雨天气.2.保健要点①推荐基本药方对于气郁体质的老年人推荐的基本药方为逍遥散、柴胡疏肝散.②饮食保健对于气郁体质的老年人建议多吃小麦、、香菜、葱、蒜、萝卜、洋葱、苦瓜、黄花菜、海带、海藻、橘子、柚子等行气、解郁、消食、醒神之品.睡前避免饮茶、咖啡等提神醒脑的饮料.③穴位保健选穴:太冲、膻中定位:太冲穴位于足背,第1、2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膻中穴位于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操作方法: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压太冲穴和膻中穴,太冲穴两侧穴位同时操作.每次按压操作5-10分钟.每日2次,10天1个疗程.4运动保健建议气郁体质的老年人每天有半小时-1小时的有氧运动.可选择下棋、打牌、瑜珈等体娱游戏,以闲情怡志,促进人际交流.八段锦的“左右开弓似射雕”和“双手托天理三焦”加做1—3遍.5注意事项气郁日久易致血行不畅,衣着方面宜选择宽松透气性好的款式,还应注意鞋袜也不宜约束过紧,否则易影响气血运行,出现肢体麻木或发凉等症状.居室环境宽敞明亮,温度、湿度适宜.九特禀质1.特征总体特征:先天失常,以过敏性疾病者常见哮喘、咽痒、鼻塞、喷嚏,或皮肤常出现风团;遗传性疾病有垂直遗传、先天性、家族性特征;胎传性疾病者具有母体影响胎儿个体生长发育及相关疾病等为主要特征.形体特征:过敏体质者一般无特殊;先天禀赋异常者或有畸形,或有生理缺陷.心理特征:随禀质不同情况各异.发病倾向:过敏体质者易患哮喘、荨麻疹、花粉症及药物过敏等;遗传性疾病如血友病、先天愚型等;胎传性疾病如五迟、五软、解颅、胎惊等.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适应能力差,如过敏体质者对易致过敏季节适应能力差,易引发宿疾.2.保健要点①推荐基本药方对于特禀体质的老年人推荐的基本药方为玉屏风散,临床用药中慎用泻药.②饮食保健对于特禀体质的老年人饮食宜清淡、均衡、粗细搭配适当、荤素配伍合理.少吃、蚕豆、牛肉、鹅肉、鲤鱼、虾、蟹、茄子、酒、辣椒、浓茶、咖啡等辛辣之品、腥发及含致敏物质的食品.③穴位保健选穴:足三里、关元、神阙、肾俞.定位: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关元穴位于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神阙穴位于脐窝中央;肾俞穴位于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寸.操作:点按法: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压足三里穴,两侧穴位同时操作,每次按压操作5-10分钟,每日两次,10天1个疗程.4运动保健建议特禀体质的老年人每天有半小时-1小时的有氧运动.注意避风寒.5注意事项避免过敏原的刺激,生活环境中接触的物品如枕头、棉被、床垫、地毯、窗帘、衣橱易附有尘螨,可引起过敏,应常清洗、日晒.外出也要避免处在花粉及粉刷油漆的空气中,以免刺激而诱发过敏病症.。

总结温病条辨的学术思想

总结温病条辨的学术思想

总结温病条辨的学术思想温病条辨是中医学中重要的学术思想之一,主要用于辨别疾病的病机和治法。

温病条辨的学术思想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温病条辨强调病因与病位的相互关系。

在中医学中,将疾病的发生归结为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和七情(喜、怒、思、忧、悲、恐、震)的侵袭。

根据病情的特点和病位的不同,可以适时调整治疗措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温病条辨通过明确病因与病位的关系,有助于中医医生准确判断疾病的属性,确定治疗方案。

其次,温病条辨重视辨别病邪的属性。

病邪是指致病的外界因素,如寒邪、暑邪等。

温病条辨通过观察病情的表现,判断病邪的属性,进而决定采取哪种治疗方法。

例如,如果发病前有明显的受寒史,出现寒性症状如寒战、喜暖等,则认为病邪属于寒邪,治疗时应以温阳解表为主,并采取相应的祛寒法。

反之,如果患者有明显的热性症状如发热、口渴等,则认为病邪为热邪,治疗时应以清热解毒为主。

温病条辨能够根据病情的表现,准确识别病邪的属性,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此外,温病条辨注重辨别疾病的病机。

病机是指病变的机制和过程,包括病邪侵袭、正气损伤、病理变化等。

温病条辨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和验诊结果,分析病机的发展过程和机制,从而找出治疗疾病的关键点。

例如,对于外感风寒所致的感冒,温病条辨认为病机主要表现为风寒外袭,正气受损,治疗时应以温阳解表、健脾益气为主,从而恢复正气,驱除病邪。

最后,温病条辨强调通过治疗实证来验证辨证施治的准确性。

在中医学中,验证辨病的准确性是很重要的,只有治愈了疾病,才能证明辨病的正确,也就是所谓的“察后验其效,如有效即可知圣人也”。

温病条辨同样强调通过治疗的效果来验证辨证施治的准确性。

只有治愈了疾病,才能够证明所选取的治疗方案是正确的,同时也为进一步完善理论体系提供了经验基础。

总而言之,温病条辨是中医学中重要的学术思想,强调病因与病位的关系、病邪的属性、疾病的病机以及治疗实证。

它通过准确判断疾病的属性、病机和病位,为中医医生提供了指导治疗的理论依据。

名老中医学术思想总结要点

名老中医学术思想总结要点

名老中医学术思想总结要点名老中医学术思想总结要点:1. 以整体观念为基础:名老中医注重将人看作一个整体,强调身体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关联和协调。

中医将身体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调整和平衡身体内部的阴阳、气血、经络等因素,实现健康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2. 根据个体差异进行治疗:名老中医强调个体差异,将治疗方法和方案根据个体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他们注重通过综合考虑病人的体质、病情、年龄、性别等因素,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3. 重视预防为主:名老中医提出“上医治未病”的观念,强调通过调整饮食、生活习惯、锻炼身体等方式,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他们认为预防远比治疗更重要,遵循自然规律,保持身心健康。

4. 注重平衡和调和:名老中医将健康看作是身体内部各种因素相互协调和平衡的结果。

他们认为人体的健康与内外环境的平衡紧密相关,通过调整和平衡人体内部的阴阳、气血等因素,来达到治疗疾病和维持健康的目的。

5. 结合中药和针灸疗法:名老中医注重中药和针灸两种治疗方法的结合。

中药以其丰富的药材资源和长期的临床实践,在调节身体机能和治疗疾病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针灸则以其刺激穴位和调整气血流动的方式,对身体的各个系统产生调节作用。

6. 尊重自然和个体的特点:名老中医尊重自然规律和个体的特点。

他们认为人和自然是相互关联的,通过观察自然界的现象和规律,来指导临床实践。

同时,他们注重每个人的独特性,尊重每个人的体质和生理特点,在治疗过程中注重个体化的调整和治疗。

7. 重视经验传承和反思实践:名老中医注重经验的传承和实践的反思。

他们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形成自己独特的治疗方法和方案。

同时,他们也注重对自己的实践进行反思和总结,不断提高自己的临床水平和治疗效果。

总之,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体现了整体观念、个体差异、预防为主、平衡和调和、中药和针灸疗法的结合、尊重自然和个体特点、经验传承和实践反思等重要观点。

这些思想不仅在中医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也对现代医学的发展和健康理念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总结范文

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总结范文

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总结一、引言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健康管理备受关注。

中医药理论和实践在老年人健康管理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本文对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进行总结和归纳,旨在提供一些指导意见,帮助老年人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

二、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的意义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是一种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结合老年人健康特点和疾病谱的健康管理方法。

它通过调整老年人的体质,增强免疫力,预防和治疗常见慢性病,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寿命。

中医药健康管理注重整体观念和个体化的治疗方法,尊重老年人的主观感受,强调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

三、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的主要内容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包括体质辨析、疾病预防、营养保健和调息养生四个方面。

1. 体质辨析根据中医药理论,老年人的体质大致可分为阴虚、阳虚、气虚、血虚、痰湿等几种类型。

通过与老年人的沟通和询问,结合中医四诊方法,可以初步了解老年人的体质类型,并制定相应的调养方案。

2. 疾病预防老年人容易患上心脑血管疾病、骨质疏松、失眠等常见疾病。

中医通过辨证施治,可以对老年人进行疾病预防。

比如,对于心脑血管疾病,可以通过调节情绪、饮食和运动等方面来减少发病风险。

3. 营养保健老年人的消化功能和吸收能力下降,容易出现营养不良的问题。

中医药健康管理可以根据老年人的体质和疾病情况,给予相应的膳食指导,保证老年人获得足够的营养。

同时,通过中药调理,可以增强老年人的消化吸收功能,提高免疫力。

4. 调息养生老年人要注重身心健康的养生,放松身心,保持良好的心态。

中医药健康管理重视调整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适当运动,注意情绪调节,以及经络疏通等方法,促进气血畅通,达到养生目的。

四、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的实施策略为了更好地实施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以下是一些具体的策略:1. 加强宣传和教育通过各种渠道向老年人普及中医药健康管理的知识,提高老年人的健康素养和自我管理意识。

中医“治未病”思想在老年病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治未病”思想在老年病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治未病”思想在老年病防治中的应用摘要:中医“治未病”思想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学术思想的基本内容之一,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在中医养生、康复及防治疾病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

“治未病”思想主要体现在未病先防、有病早治、已病防变三个主要方面,对临证辨证论治老年疾病, 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中医;治未病;老年病防治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平均寿命越来越长,老年人在我国人口比例越来越多,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因此老年病的防治越来越引起社会公众的关注和重视。

中医对于老年病的防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体系,其中最主要的为“治未病”理论。

元代著名医学家朱震亨在《丹溪心法·不治已病治未病》中指出:“与其求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

盖痰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

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

长如是则思患而预防之者,何患之有哉? 此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之意也。

”, 这种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的预防为主的思想,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正是我们祖国传统医学的要旨。

1 “治未病”的概念“未病”一词首见于《素问·四气调神论篇》,“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此之谓也。

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其中“渴而穿井, 斗而铸锥”强调防重于治的思想, 诠释“治未病”的含义及其科学内涵。

“治未病”思想,主要包括未病先防、有病早治、已病防变三个主要方面[1]。

1.1 未病先防: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关系到邪正两个方面。

邪气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内经》云:“恬淡虚无,精神内守,真气从之,病安从来”,而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内在原因的根据,“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等恰如其分地为“治未病”思想提出了理论依据和具体方法。

现在我们对-些传染病如麻疹、白喉、百日咳、乙型肝炎、脑脊髓灰质炎等在婴幼儿时期便接种疫苗,防患于未然,使各种传染病患病率大幅度下降,有效地保障了人类的健康,使人的寿命及生存质量明显提高是未病先防思想在现代医学中的具体应用。

中医老年病学的基本理论和常见病防治

中医老年病学的基本理论和常见病防治

中医老年病学的基本理论和常见病防治中医老年病学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以老年人群体的特点和疾病为研究对象,总结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治疗方法。

本文将介绍中医老年病学的基本理论和常见病的防治措施。

一、中医老年病学的基本理论1. 老年人体质论:中医认为,人的体质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

老年人的体质主要表现为阳气不足、阴虚和气血不足等方面。

因此,在防治老年病时,需要注重调补阳气、滋阴补虚和益气养血。

2. 藏象理论:中医重视人体脏腑功能的平衡,认为老年人容易出现脏腑功能减退的情况。

因此,在治疗老年病时,需要根据老年人的具体情况,调理脏腑功能,增加其抵抗力。

3. 干预理论:中医强调疾病的预防和早期干预。

老年人体质较为脆弱,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在预防老年病时,需要注重调整饮食、生活习惯和适度运动等方面,提高老年人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二、常见老年病的防治措施1. 高血压的防治:高血压是老年人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

中医治疗高血压主要从调节肝气、平衡阴阳和益气活血等方面入手。

建议老年人多食用黑豆、山药、红枣等具有降血压作用的食物,并适量运动,保持心情舒畅。

2. 糖尿病的防治:糖尿病是老年人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中医治疗糖尿病主要从调节脾胃、清热解毒和益气养阴等方面入手。

建议老年人控制糖分摄入,多食用苦瓜、黄豆、草莓等对糖尿病有益的食物,并适当进行针灸、推拿等中医理疗。

3. 骨质疏松的防治:骨质疏松是老年人容易发生的疾病,中医治疗骨质疏松主要从益肾填髓、壮筋健骨和活血化瘀等方面入手。

建议老年人多食用芝麻、枸杞、黑豆等具有滋补功效的食物,并进行适量的骨质密度检查和骨密度评估。

4. 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是老年人的主要死因之一,中医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主要从活血化瘀、通络消瘀和调理气血等方面入手。

建议老年人多食用红枣、黑木耳、山楂等具有活血功效的食物,并加强体育锻炼,保持情绪稳定。

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老年人常见的呼吸疾病,中医治疗阻塞性肺疾病主要从化痰止咳、平喘开窍和养阴清肺等方面入手。

中西医结合老年病学

中西医结合老年病学

中西医结合老年病学
摘要:
1.中西医结合老年病学的定义与意义
2.中西医结合老年病学的发展历程
3.中西医结合老年病学的优势与特点
4.中西医结合老年病学的应用领域与实践
5.中西医结合老年病学的未来发展前景
正文:
中西医结合老年病学是一门研究老年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的中西医结合学科,它的出现为老年病的防治提供了更为全面的方法。

中西医结合老年病学在我国有着深厚的发展历程,从20 世纪中叶开始,中西医结合老年病学逐渐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

在发展过程中,中西医结合老年病学充分发挥了中西医的优势,使得老年病的防治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

其优势与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中西医结合老年病学将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方法与西医的病理生理学和现代诊疗技术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防治老年病的方法。

这使得对老年病的认识更加全面,治疗方案更加科学合理。

其次,中西医结合老年病学注重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体质、年龄、病程等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这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再次,中西医结合老年病学强调预防为主,注重养生保健,提倡健康生活
方式。

这有利于降低老年病的发病率,延缓衰老进程,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目前,中西医结合老年病学在老年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广泛应用于老年心血管病、老年肿瘤、老年慢性病等领域。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中西医结合老年病学的应用前景更加广阔。

总之,中西医结合老年病学作为一门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学科,将在未来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医对老年病的治疗

中医对老年病的治疗

中医对老年病的治疗摘要:俗话说:“家有老,是块宝,”一个家庭因为老人的健在而更加的和睦、团结。

老年人的健康日益成为我们关注的热点,关心老年人的今天就是关心我们的明天。

有着几千年经验积累的传统中医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和优点,受到了诸多老年医学研究者的关注。

中医护理强调“ 三分治,七分养” ,坚持“ 防重于冶” 的原则,其着重保健养生从根本上防止疾病的发生。

并利用药物、针灸疗法、拔罐针灸、推拿疗法、刮痧疗法、敷药法、中药熏洗等中医传统治疗疾病,对老年病的治疗有着独特的优势。

关键字:老年病中医护理高血压便秘正文:老年病是指人在老年期所罹患的、与衰老有关并具有自身特点的疾病。

老年病有四个特点:1、抗病力差,易感受外邪而发病;2、病重多,病变复杂,变化快;3、治疗棘手,治愈率低,复发率高;4、治疗过程中容易顾此失彼。

针对这四个特点中医用药应注意做到:“细观察、勤分析、慎用药、常总结。

”老年病包含的疾病范围广泛,大致可分为三类:一、只有老年人才患的病,是在机体老化的基础上发生的增龄性失能疾病,如老年性痴呆、老年性白内障、钙化性心瓣膜病、老年肺气肿、前列腺肥大等;二、老年常见病、多发病,此类疾病虽亦发于青、中年期但与机体老化明显相关,随增龄发病率逐渐增高,如高血压、脑血管病、冠心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等;三、老年人的患病率与其他各年龄段人基本相同的疾病,如感冒、外伤、慢性胃炎等。

以下为几种老年常见病的治疗:(一)高血压是老年人常见疾病,老年病人的收缩压常较难降,不易控制,此与老年人大动脉弹性减退,顺应性下降有关。

此类患者气虚的多,可有肾虚及中气虚之不同。

当代医学者将西医适当处理患者同时存在的临床情况下,在此基础上,口服中医辨证治疗,将其分为两证(实证、虚证)三型(心情型、中风先兆型、肾病型),煎服汤剂,通过观察发现中医有许多药能改善代谢异常,在降压的同时还能影响血流量变和糖脂代谢,从而降低冠心病的发生和死亡率,对冠心病的防止也有重大意义。

中医老年病学

中医老年病学

中医老年病学中医老年病学是一门研究老年人常见疾病及其预防、治疗和调养的学科。

老年病是指与年龄增长有关的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各个系统的功能不断下降,因此老年人易患各种疾病。

中医老年病学以防治为主,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中西医结合的原则,旨在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延缓衰老进程,维护老年人身心健康。

一、老年人的健康管理健康管理是中医老年病学的重要内容。

老年人的健康管理包括体检、饮食、运动、作息、心理、保健等多个方面。

1.体检老年人每年定期体检一次,可及早发现并治疗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疾病。

中医体检包括望、问、切、诊四个方面,对于慢性病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意义深远。

2.饮食老年人应坚持健康饮食,避免过度饮食和不良习惯对身体造成的伤害。

中医认为,老年人应该多食用富含植物蛋白、矿物质、维生素的食物,如全麦面包、水果、蔬菜、豆腐等。

此外,还应限制高脂肪、高盐、高糖、高蛋白食品的摄入,以免加重疾病并引发新的健康问题。

3.运动运动对老年人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有益处。

老年人应坚持适度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可以改善身体机能、锻炼肌肉、提高免疫力,并且有助于预防慢性病、心脑血管疾病。

4.作息老年人的作息要有规律,不要熬夜、不要过度劳累,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健康的体魄。

中医认为,保证规律的作息可以增强生命活力,防止老年人肾虚、气虚、血虚等疾病的发生。

5.心理老年人经常会出现孤独、无聊、失落等不良情绪。

中医提倡积极乐观的心态,并且建议老年人多参加社交活动,多与亲朋好友交流,让老年人感受到关爱和温暖。

6.保健老年人可以采取一些保健措施,如适当按摩、气功、药膳、中药等,有益于老年人身体健康和免疫力的提升。

二、中医常见老年病的分类及治疗中医认为老年人的疾病可以归纳为五大类:肝肾阴虚、气血运行不畅、痰湿阻滞、精神失常、特殊疾病(如糖尿病等)。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老年病及其治疗方法。

1.高血压高血压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之一。

中医认为高血压是由于肝肾阴虚、气血运行不畅而引起的。

补益脾肾、升降气机治疗老年病学术思想和经验总结

补益脾肾、升降气机治疗老年病学术思想和经验总结

补益脾肾、升降气机治疗老年病学术思想和经验总结一、概述老年病作为现代医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涵盖了多种与年龄增长相关的疾病与病理过程。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老年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不断上升,已成为全球面临的重大健康问题。

研究和探索老年病的发病机制、治疗策略及预防方法,对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减轻医疗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在中医理论中,脾肾两脏被视为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

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肾主藏精,为先天之本,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脾肾两脏的功能状态直接影响着人体的生长、发育、衰老以及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补益脾肾、升降气机成为中医治疗老年病的重要学术思想之一。

本文旨在总结和分析补益脾肾、升降气机治疗老年病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

通过梳理相关文献、结合临床实践,探讨该学术思想在老年病治疗中的应用及优势,以期为老年病的中医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总结临床经验,提炼出有效的治疗策略和处方用药规律,为临床医生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1. 老年病的定义与特点又称老年人疾病,并非特指某一种具体的病症,而是指与老年期所罹患的、与衰老紧密相关并具有自身特点的一系列疾病的总称。

这类疾病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往往呈现出复杂多变的临床特点。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组织结构逐渐老化,各器官功能出现不同程度的衰退和障碍,这是老年病发生的根本原因。

老年期特有的疾病,如老年痴呆、老年性耳聋等,往往带有明显的老年人特征,是由机体功能衰退和障碍直接导致的。

老年人还易患一些常见或更为严重的疾病,如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等,这些疾病与老年人的病理性变化、机体免疫能力下降以及长期劳损等因素有关。

老年病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老年人易患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这些疾病病程长,且易反复发作。

老年病的症状往往不典型,且容易出现多种疾病并存的情况,给诊断和治疗带来一定难度。

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减弱,因此在用药时需特别谨慎,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中医药在老年人健康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老年人健康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老年人健康中的应用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老年人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作为中华文化瑰宝之一的中医药在老年人健康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养生、疾病预防、康复等角度,探讨中医药在老年人健康中的应用。

一、养生保健在中医药理念中,健康是指人体内外环境和谐协调,气血运行畅通。

老年人应该注重调养,保持身体健康。

中医药强调“扶正祛邪”,通过调理人体阴阳平衡,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

首先,老年人需合理饮食。

中医药认为饮食养生是健康之本。

老年人体虚,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食新鲜蔬菜、水果,适当进食一些有滋补功效的食物,如山药、黑木耳等。

其次,老年人需适度运动。

中医药强调“运动养生”,通过运动调理气血,增强体质。

老年人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等,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间。

另外,老年人需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中医药认为情志与健康密切相关,情绪稳定有助于身心康宁。

老年人可参加社交活动、听音乐、读书等,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二、疾病防治老年人常常伴随各种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关节炎等。

中医药在疾病防治方面具备独特优势,能够辅助西医药进行综合治疗。

对于高血压患者,中医药推崇“升清降浊”理论,通过平衡人体阴阳,调整血液循环,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

常用的药物有天麻、丹参等。

针对糖尿病患者,中医药注重“清热解毒、滋阴降火”,通过调整体内湿热环境,平衡阴阳,控制血糖。

常用的药物有黄芪、苦瓜等。

对于关节炎患者,中医药强调“活血化瘀、舒经止痛”,通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关节疼痛。

常用的药物有秦艽、川芎等。

除了药物治疗,中医药还注重针灸、推拿等物理疗法的应用,可以有效缓解疼痛,促进康复。

三、康复护理老年人出现疾病后,往往需要进行康复护理。

中医药康复护理以整体观念为基础,强调恢复机体的自身调节功能,促进身体的恢复。

在脑卒中康复护理中,中医药常用的方法有针灸、中药熏洗等,可以促进病人神经功能的恢复,减轻瘫痪和认知障碍等症状。

张觉人教授运用补中益气汤治疗老年病验案举隅

张觉人教授运用补中益气汤治疗老年病验案举隅

张觉人教授运用补中益气汤治疗老年病验案举隅
付桃利;魏盼
【期刊名称】《环球中医药》
【年(卷),期】2016(9)2
【摘要】补中益气汤是金元时期李东垣所创,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功效,
主要用于治疗脾虚气陷证。

张觉人教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善于灵活运用补中益气汤化裁治疗各类老年疾患,辨证论治,古方新用,极大地扩大了该方的临床使用范围,认为只要临床出现脾胃气弱、清阳不升,或中气下陷之病机者,均可辨证处方,用本方灵活化裁治之。

文章选取张教授运用该方治疗老年腰痛、便秘、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尿路感染、高血压、重症肌无力的几个典型案例以论之。

【总页数】3页(P234-236)
【作者】付桃利;魏盼
【作者单位】430061 武汉,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学院; 武汉市中医医院老年
病科;武汉市中医医院老年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9
【相关文献】
1.张觉人教授运用“调养胃气,补消兼施”法治疗难治性胃痛经验
2.张觉人教授运
用益气固脱法治疗急危重症经验3.张小萍运用补中益气汤治疗内科疾病验案举隅4.
张小萍运用补中益气汤治疗内科疾病验案举隅5.张虹教授运用面部挂针法治疗面肌痉挛的验案举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完整版)名老中医学术思想

(完整版)名老中医学术思想

张晓明名老中医骨伤学术思想及经验总结在骨伤科科中,中医骨伤科的许多行之有效地治疗方法,如痹症的辨证论治,预防保健,中药外敷等方法,或被遗忘或未完全继承,导致学术思想及经验失传,张晓明主任医师为滨州名老中医,所处地方靠近海边,气候潮湿,痹症发病率高,在治疗痹症方面积累丰富经验,通过调查研究,跟师学习,文献检索,,整理分析总结原始资料,继而跟随张晓明主任学习,临床见习,观摩,总结资料,将其学术思想总结如下。

痹症是指因感受风寒湿邪,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引起肢体关节疼痛,肿胀,酸楚,麻木,重着以及活动不利为主要症状的病症.《内经》提出病因以风、寒、湿邪为主,《素问,痹论》云:“所谓痹者,各以其时感于风寒湿也”.“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

"阐述了痹症的病因,《素问,四时刺逆从论》云:“厥阴有余并阴痹,不足病生热痹”提示脏腑与痹症的关系。

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诊并治》认为“历节痛,不可屈伸”,“其痛如挚”,“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若脱”是其主症,病位在肝肾,病因是由于汗出入水中,风寒湿合而为邪,伤及筋脉,水湿浸淫骨关节所致。

叶天士对于痹久不愈者,有久病入络之说,倡用活血化瘀及虫类药物,搜剔宣通筋脉。

病因病机:痹症的发生,与体质因素,气候条件,生活环境等有密切的关系,正虚卫外不固是痹症发生的内在基础,感受外邪是痹症发生的外在条件。

外因有风寒湿邪,风热湿邪:内因有正气不足,体质亏虚.一般情况外因是致病条件,内因是发病基础。

张晓明主人认为本病病因病机复杂,概括起来有邪、痰、瘀三方面,外邪浸入人体是导致本病的主要因素,具体有风寒湿热诸邪,临床表现为外邪侵犯肌表,阻闭经络,导致机体气血运行不畅,关节筋脉失养,瘀阻成痹,出现关节疼痛,屈伸不利,发为本病。

如果患者素体虚弱,阳气不足,则会发为寒痹,如果平素身体较好,肌体抵抗力强,则正邪相争,寒邪从阳化热,形成热痹,而较少见到直接感受热邪而致病者.这里所说的瘀是指痰浊淤血,是风寒湿痹或风湿热痹日久不愈,气血运行不畅,血滞而为瘀,津停而为痰,淤血痰浊痹阻经络,可见关节肿大,屈伸不利。

中医扶阳学说及其在老年病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浅谈

中医扶阳学说及其在老年病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浅谈

中医扶阳学说及其在老年病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浅谈杜义斌;段艳蕊;万启南【摘要】中医"扶阳派"是一个独特的学术流派,以重视人体阳气和擅用温热药物为特点.老年病是指人类在老化和衰老过程中产生的疾病."扶阳"理论对老年保健、养生以及老年病的诊疗和康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本文试从中医"扶阳派"理论层面结合我们的临证经验,从病因病机、诊断治疗和附子用药特色等方面对中医老年病进行论述.【期刊名称】《中医药学报》【年(卷),期】2013(041)006【总页数】4页(P105-108)【关键词】扶阳理论;老年病;附子:中医治疗【作者】杜义斌;段艳蕊;万启南【作者单位】云南省中医医院,云南,昆明,650021;云南省中医医院,云南,昆明,650021;云南省中医医院,云南,昆明,65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921 中西医对老年病的认识老年疾病,是指人在老年期所患的与衰老有关的,并且有自身特点的疾病。

它所包含的疾病范围相当广泛,大体可分为3类。

一是老年人特有的疾病:这类疾病是在人变老过程中,由于机能衰退和障碍而发生的,如老年性痴呆、老年性耳聋、脑动脉硬化以及由此导致的脑卒中等。

二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这类疾病在老年期更为常见,或变得更为严重。

它与老年人的病理性老化,机体免疫功能下降,长期劳损或青中年时期患病致使体质下降有关。

如冠心病、退行性骨关节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等。

三是青中年、老年皆可发生的疾病:这类疾病在各年龄层都有发生,但因老年人机能衰退,同样的病变,在老年人则有其特殊性。

例如,老年人肺炎有症状不典型、病情较严重的特点。

中医学认为老年病的发生有其发病的基本特点,多以身体虚衰,抗病能力弱为诱因。

“虚”对老年人来讲,表现尤为突出,故老年病的特点之一是“正虚”。

还由于老年人抗病能力弱,正气不足,所以病久缠绵,难于治愈,患慢性疾病者多。

老年人高血压肾损害的防治

老年人高血压肾损害的防治

老年人高血压肾损害的防治
刘玉宁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
【年(卷),期】2014(30)4
【摘要】重视生活起居和饮食情志的调节《素问·上古天真论》记载,“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

”“晤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通过节制劳作和房事,保持生活起居的规律,则有助于强肾固精,使肾精充足,阴阳和调;畅达情志,少忧忿厉怒,则可以条达肝气,使阳不鸱张,风火不起;
【总页数】1页(P23-23)
【关键词】高血压肾损害;老年人;防治;饮食情志;生活起居;上古天真论;饮食有节;起居有常
【作者】刘玉宁
【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肾病内分泌科,1007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4.1
【相关文献】
1.老年人高血压及其慢性肾损害的防治 [J], 蒋建平;侯凡凡
2.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的防治 [J], 付平;崔天蕾
3.益肾平肝方防治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的理论探讨 [J], 罗国东;于洋;葛华迅;张振
永;刘龙民
4.当归补血颗粒早期干预结缔组织生长因子防治高血压肾损害及肾血管病变 [J], 王琳娜;郭存霞;陈小永;杨华山
5.肾脏疾病防治知识之四老年人高血压与高血压肾损害 [J], 武明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4第18卷 第1期 2016 年 1 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ol. 18 No. 1 Jan .,2016老年病中医防治学术思想述要付桃利1,2,夏鹏飞2,魏盼1,王彩娣1,指导:张觉人2(1.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 武汉 430061;2.武汉市中医医院,湖北 武汉 430014)摘 要: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是中医师承教育的核心内容,尤其是学术思想乃当前中医临床研究老中医经验的热点与难点之一。

为探索中医治疗老年病学术思想渊源,文章就近三十年对《内经》以来历代各家治疗老年病的学术思想的理论研究作一概述。

当今社会老年化问题越来越严峻的形势下,学习、研究、继承和发展老年病防治学术思想具有更加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老年病;中医防治;学术思想中图分类号:R2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 (2016) 01- 0174- 04收稿日期:2015-07-27作者简介:付桃利(1979-),女,湖北汉川人,主治医师,2013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医老年病研究。

通讯作者:魏盼(1989-),男,湖北应城人,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医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研究。

Academic Ideas of Geriatrics'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FU Taoli 1,2,XIA Pengfei 2,WEI Pan 1,WANG Caidi 1,Advisor:ZHANG Jueren 2(1.Hube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Wuhan 430061,Hubei,China;2.Wuhan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Wuhan 430014,Hubei,China)Abstract:The academic ideas and clinical experience are the cores of TCM master-apprenticeeducation,especially the academic ideas is one of the hot issues and difficulties in TCM clinical research of the experience of Old TCM Experts.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origin of acadamic ideas of geriatrics treatment by TCM,the article makes a summary on the academic ideas of the geriatrics'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during the last thirty years since Huangdi Neijing . China aging population situation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serious,learning,research,inheritance and developping the academic ideas of geriatric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will have a very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Keywords:geriatrics;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academic ideas 胃、肾,尤以肾脏为关键,《灵枢本脏》云:“肾脆则善病消瘅易伤”,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而寓元阴元阳。

肾失濡养,开阖固摄失权,则水谷精微直趋下泄,随小便排出体外,故尿多味甜。

《类证治裁·三消论治》:“三消日久,小便不臭反甜者,此脾气下脱,症最重。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治消渴方》力主消渴起于中焦,其曰:“至谓其证起于中焦,是诚有理,因中焦膊病,而累及于脾也[8]”。

近20年文献调查中消渴病病位主要分布在肾脏、脾脏。

近10年消渴发病与肝脏的关系日益密切,肝的生理功能与各脏腑气血关系密切,肝主疏泄调畅情志活动,调节气血运行,协调五脏气机生降出入[9],而消渴病就是一个涉及到全身脏腑组织的疾病[10],且古人云:“肝为万病之贼”,情志失调多会引起肝瘀,郁久化热化火,火热上灼肺金损伤肺阴;饮食失节,恣食肥甘厚腻损伤脾胃,导致中焦气机不畅,从而逆向阻滞肝气之疏泄,形成土壅木郁之态,中焦精气不得转输,徒耗脾精,而导致脾阴亏虚。

无论是肝热、肝火、肝郁最终都会伤及阴液,形成阴虚燥热之证[11]。

肝脏在消渴病发病以及演变有重要地位,近10年文献调查显示病位在肝的增长率为110.00%。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医学对疾病认识的不断加深,中医诊断的思路也有了巨大的变化,不能再固守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的病机,消渴病的病理因素已经由燥热为主转变为以痰湿、瘀血为主,病位也由肺、胃为主转变为肝、脾、肾为主,对消渴病变化的深入研究能有效的指导临床治疗[12-13],对实现中医治疗标准化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 宁光,毕宇芳. 中国成人糖尿病流行与控制现状[ C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达能营养中心.营养与糖尿病并发症——达能营养中心第十六届学术会议论文集,武汉: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达能营养中心,2013:5.[ 2 ] 仝小林. 降糖心悟[ J ] .中国医药学报,2004 ( 1 ):36.[ 3 ] 谭倩,景录先,王文霞,等. 2型糖尿病常见证型分布规律研究[ J ]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 ( 6 ):1388-1391.[ 4 ] 姜兆顺,倪青,林兰,等.基于结构化临床信息采集系统的2型糖尿病辨证分型研究[ J ]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7 ( 6 ):396-399.[ 5 ] 司富春,李亚楠.糖尿病的中医证型分布和方药规律分析[ J ] . 中医研究,2009 ( 8 ):13-16.[ 6 ] 胡全穗. 消渴病中医分证辨治进展[ J ] .国医论坛,2013 ( 3 ):63-64.[ 7 ] 叶飞成,李中南.糖尿病从痰湿论治探讨[ J ] .湖南中医杂志,2012 ( 3 ):109-111.[ 8 ] 顾亦斌,徐建云. 近现代中医对消渴病的病因病机的认识[ J ] . 四川中医,2014 ( 8 ):31-33.[ 9 ] 王明选,旷云祥.“从肝论治”学说治疗糖尿病举偶[ J ]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1 ( 5 ):117-119.[ 10 ] 池美.浅谈肝脏与消渴病的关系[ J ] .内蒙古中医药,2006( 6 ):73-74.[ 11 ] 李天娥,夏晶,肖万泽.肖万泽教授立足肝脏辨治糖尿病经验[ J ] .国医论坛,2014 ( 3 ):28-29.[ 12 ] 樊程程,张兰.从消渴慢性并发症病名谈中医病名标准化[ J ] .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3 ( 5 ):1169.[ 13 ] 王淑斌,孟庆刚.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文献计量分析[ J ] .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4 ( 2 ):273.DOI:10.13194/j.issn.1673-842x.2016.01.05718卷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是中医师承教育的核心内容,尤其是学术思想乃当前中医临床研究老中医经验的热点与难点之一。

我等在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中,为更深入探索导师治疗老年病的学术渊源,兹就近三十年来我们及同道对《内经》以来历代各家治疗老年病的学术思想研究作一综述。

1 先秦时期自古代先秦时期,我国的传统医学就十分注重老年病的防治,李建生等[1]在研究老年病防治的形成过程时指出,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医学基础理论逐步形成,逐渐积累起老年病防治和有关防病摄生方面的理论与实践,如:《周礼·天官》倡导食治,曰:“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

《左传》中有言:“古者,日在北陆而藏冰……至于老疾,无不受冰。

”《吕氏春秋》的论述则更加详备,书中曰:“故凡养生,莫若知本,知本则疾无由而至矣。

”然而张觉人[2]教授认为真正较为系统阐述老年病理论的当属《黄帝内经》,因为它最早提出人的寿限、老年界限、衰老成因、早衰缘由、老年生理、病因病机、治疗原则、摄生抗衰、长寿要旨等一系列系统完备的理论,之后历代各家关于老年病的论述都是以此为理论源头。

刘丹雯[3]分析《内经》“血气虚,脉不通,真邪相攻,乱而相引”一语,认为其高度概括了老年病形成的病因病机,而“夫年长则求之于府”则论述了老年病的重要治疗原则。

张觉人[4]也认为,从老年病的形成和发展来看,《内经》之“年长求之于府”可谓是最早提出老年病治疗思想的,而对于老年病的防治为何要特别注重胃府,后世医家众说纷纭,张教授通过对《内经》的研究,结合自己四十余年的临床经验,将其归纳为:阳明胃气,以决寿夭;沉珂养胃,可望生气;先天已衰,求之后天;治病养生,无胃不任。

可见《内经》在论述老年病时的治疗时特别强调胃府的重要作用。

2 秦汉唐时期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对老年疾病所提出的一些大的治疗原则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

人到老年之后,不可避免的会出现阴阳气血亏虚、脏腑功能衰退,这是老年人所特有的生理病理特点,正是由于这些特点从而产生老年人特有或多发于老年人的疾病。

李会粉等[5]认为,《金匮要略》对于老年疾病的防治最主要的贡献是提出了“治未病”的思想,仲景在开篇就强调“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真正做到“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

这种重视未病先防的理论,对于以年老体衰、正气不足为特征的老年人来说,意义非同寻常,也与我们在临床和日常生活中强调老年病要贯彻预防与康复并重的指导方针是一致的。

这一时期另一位对老年病的防治作出重大贡献的是华佗,程正合[6]指出华佗创练五禽戏,积极倡导运动抗老。

认为若能通晓禽性之术,即使到百岁,尚能达到犹有壮容的境界,这对我国养生学有很大影响。

同时他还注重饮食养生,提出“基本实者,得宣通之性”,“基本虚者,得补养之性”,进一步充实了抗衰老理论,丰富了老年病防治学术思想的内涵。

陶弘景对老年病防治也有研究,吕光荣等[7]尤为推崇陶氏的“安静养神”说,“静者寿,躁者夭。

静而不能养,减寿;躁而能养,延年。

然静易御,躁难持”。

可见陶氏特别强调机体自我修养和锻炼在防治老年病时的主观能动作用,十分重视个性静躁在养生防病中对人体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