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赏析专题赏析的基本方法共18页
赏析古诗词的一般方法(可编辑修改word版)
![赏析古诗词的一般方法(可编辑修改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c03ae97d65ce050877321308.png)
赏析古诗词的一般方法归纳总结如下:一、注意积累古诗词的背景知识这些背景知识主要包括诗人的生平经历、思想感情、艺术风格等。
掌握了这些内容,我们在鉴赏诗歌时就能对诗歌进行高屋见瓴的分析。
如:李白愤世疾俗的人生、清新飘逸的风格;杜甫忧国忧民的人生、沉郁顿挫的风格;辛弃疾抗金复宋的大业,在气势雄伟的主调之外,也不乏婉转悱恻。
王维诗含蓄生动,白居易诗雅俗共赏,李商隐诗清丽俊逸,李煜词颓靡伤感却又细腻感人,欧阳修词清丽明媚而又语近情深,柳永词缠绵悱恻,苏轼词雄健豪放,李清照词婉约凄切,陆游风格雄浑奔放,明朗流畅……二、掌握几类常用的赏析术语1、常见的意境:恬静优美、清幽明净、明丽清新、雄浑壮丽、壮阔苍凉、萧瑟凄凉、孤寂冷清、清冷幽静等。
2、常见的表现技巧:(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对比、双关、设问、反问等。
(2)描写手法主要有:托物言志、小中见大、动静结合、虚实相生、联想想像、正侧面结合、比较衬托、乐景写哀、欲扬先抑、象征、渲染、白描、用典等。
(3)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开宗明义、开门见ft、画龙点睛)、间接抒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借事抒情)。
(4)语言风格: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语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华美绚丽、委婉含蓄、简练生动、雄浑豪放、沉郁顿挫……需要强调的是,用以上这些术语赏析诗词时,不能空洞,更不能一概而论,需“因诗而异”,根据各诗不同特点,结合相关诗句,有的放矢地进行赏析。
三、积累不同的诗作题材就诗作题材内容的不同,古诗词可分为写景(抒情)诗、记事(咏怀)诗,咏史(怀古)诗、田园(ft水)诗、边塞(征战)诗等。
1、写景诗:写景抒情,寄情于景,常用白描、衬托的写法描绘ft川美景,抒写热爱祖国河ft之情,或抒闲适情调,表达自己的高洁品格。
2、咏怀诗:叙事抒怀,通过具体的事件的叙写来抒写胸臆,抒写个人的恨别、怀远、思乡、离愁、感时等情怀的作品。
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d48fb1f650e52ea5518980c.png)
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1.看明白1)看题目:题目中经常会蕴藏着与主旨相关的信息2)看主题:看意象,抓住表达情感的关键字3)看背景:看相关背景的注解2. 写清楚常用的表达方法:这首是采用(某种表达方式,修辞方式,表现方式),写出了(某个意象的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种思想感情,起到了某种作用。
基本的答题方法和步骤1.“诗眼”型题的答题模式*(古人写诗“炼字”,一般体现在对动词,形容词的精心选择上)①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②解释该字在句中的语表义和语里义;③展开联想和想象,把这个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句中描摹景象;④点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2. 意境型题的答题模式①找出诗中物象,意象;②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③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能用两个双音节形容词概括出来。
(如:雄浑壮阔,恬静优美,孤寂冷清,萧瑟凄怆等);④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
3. 句意型题的答题模式①阐明语表义,有时要发掘它的深层意思②指出诗句的描写作用,或表达了什么感情和旨趣4. 语言特色型题的答题模式①用一两点或一二句话,准确点明语言特色(简练传神,凝练沉郁,入木三分,炼字精巧,一字传神,对仗工稳,语近情遥……);②结合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③阐述诗中用语言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5. 主旨型题的答题模式①分析具体诗句写了什么;②抒发了什么情感,暗寓了什么;6.技巧型题的答题模式①准确地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情手法,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修辞手法,正反对比,巧用比喻,妙用比拟,夸张得体等);②结合诗句分析,何以见得是用了这种手法;③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和旨意。
常见考察点归纳:1.常用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2.常说的表现手法:比兴象征衬托渲染对照想象联想照应虚实结合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3.意境:融入诗人情感的环境(指的是由许多寄托作者思想情志的意象,艺术地组合到一起,形成的诗歌的基本的整体情境。
古诗词赏析技巧大全ppt课件
![古诗词赏析技巧大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bf600c0b4daa58da1114ac1.png)
(3)析表现手法:能对古诗中显著的常见的表现 手法及作用作一点分析。
考点一
如何把握诗歌内容和思想情……
1、抓诗歌题目 2、抓诗歌作者 3、抓住诗中意象(人、景、物)和
情境(感情、气氛)的相关字词。
表达思想感情的常用术语: 忧国忧民、怀古伤今、忧愁、寂寞、伤感、
孤独、恬淡、闲适、欢喜、欢快、离愁别恨、 憎恶、激愤、怨愤……
考点三
(二)名句赏析
• 1.写景句:修辞或表现手法+景物特点(画面)+效果 (作用)+情感(不是四步都要)
• (景物特点:声、色、形、势、动、静)
• 2.化典句、比喻句、哲理句:表现手法(如:借用典故) +具体感情(哲理)
• 3.议论抒情句:含义+志向情趣抱负
考点三
(二)名句赏析
• 1.写景句:修辞或表现手法+景物特点(画面)+效果 (作用)+情感(不是四步都要)
表现手法:
象征、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语言特点: 含蓄、直露、平实、典雅、华丽、雄浑、沉 郁、自然、清新、优美、质朴、风趣等。
作用:
深化主旨、深化意境、意境深远、意境优 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意深等。
【具体考查的能力点】
(1)明情感内容:理解古诗内容,把握诗人情感。 (2)赏修辞语言:能对古诗语言从修辞角度作一
气和豪情
内容:暮春初晴景色 情感:思乡之情
考点二
如何赏修辞语言,析手法作用 (一)关键字词的赏析:
1、解释该词 (在句中的含义) 2、想象再现原句其景 (类似翻译该句) 3、指出手法(表现手法、修辞)+分析作 用(烘托了意境? 或 表达情感? )
诗歌鉴赏方法大全(精编课件).ppt
![诗歌鉴赏方法大全(精编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f65efd99fab069dc50220196.png)
⑥菊花——坚贞高洁的品质 ⑦梅花——傲霜斗雪,不怕打击挫折,纯净洁白 ⑧松——坚贞高洁 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 ⑨莲——表达爱情 由于“莲”与“怜”音同 ⑩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 梧桐则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⑪杜鹃鸟——凄凉哀伤的象征 ⑫鹧鸪鸟——离愁别绪 ⑬鸿雁——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在诗歌中,以景传情达意的往往具有一定的固定性,如:以“故 乡明月”传达“乡思情”;以“松风山月”传达“隐逸情”;以 “寒林残月”传达“诗人的忧愁”;以“中秋圆月”传达“相思情 苦”;以“风雨落花,双燕孤飞,重阁玉枕”传达“闺怨情”;以 “长亭折柳”传达“惜别情”;以“江湖扁舟,月落乌啼”传达 “诗人的羁旅之苦”;以“梦后酒醒,烟柳断肠,寒雨斜阳,残烛 啼鹃”传达“悲欢离合情”;以“昔荣今非,几度夕阳红”传达 “对世事沧桑的感叹”;以“空城落花”传达“对国势衰危的哀叹、
精品课件
(B)以景衬情(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
【反衬的手法,古人曾评价说:“以乐写哀, 以哀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如:
淮上与友人别(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明确:写扬子江边,春光正好,杨柳依依, 杨花点点,但因为“君向潇湘我向秦”的离别, 故景色虽好,却使人愁杀。作者迁情于景,景 随情变了。美好的景物与人物内心的哀怨形成 鲜明的对照,给人以强精品烈课件的感染。
3、报国无门的悲伤
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山河沦丧的痛苦
如:陆游《示儿》;
精品课件
( 5、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
二
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 建
6、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功
如:杜甫《兵车行》“君不见青海头,古来
诗歌鉴赏方法大全
![诗歌鉴赏方法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aad2444af7ec4afe04a1df18.png)
诗歌鉴赏方法大全弄清鉴赏术语一、手法术语诗歌艺术手法,又叫表达技巧,,包括表达方式、表现方法(表现手法、写作技巧、写作手法)、修辞手法、篇章结构、语言特色等。
(一)表达方式术语:记叙、描写(虚实、动静)、议论、抒情等。
记叙、在生活中,所谓的叙述就是将事情的前后经过记载下来或说出来。
而在理论研究中,叙述是把研究成果用一定的方法在理论上再现出来。
叙述的基本特点是在于陈述“过程”。
叙述是记叙性文章的主要表述方法,用它来展开情节,交代人物活动和事件经过。
同时,议论说理的文章与应用性文体也离不开它以介绍事实材料与交代写作经过。
叙述在选定其对象之后,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确定视角.对于视角,有人从外视角和内视角来分析;有人从固定视点和移动视点来把握;但最直接地影响叙述效果的还是人称的选择.在叙事中,第三人称使用范围最广,其次是第一人称.第二人称是一种新的叙述方式.它在叙事功能上是多维的,最为灵活,但叙事的范围却最窄.1.第三人称是一种最"古老"的叙事视角.它是指叙述者以局外人的口吻,叙述"他"或"他们"的事情.是最自由灵活的叙述角度.它可以根据写作的需要,随意转换时间,空间.因而,它是多角度,多方位的.它可以对人物,场景作外部观察,也可以进入人物内心直接展示众多人物的心理.2.第一人称是以"我"(或"我们")的视角来观察和感受,并以"我"的口吻来叙述其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它是一种单向视角.其中的"我"可以是作者,也可以是文章中的人物.第一人称叙述容易形成真实,亲切的格调,带有鲜明的主体特征和主观抒情意味.它既适合于内心独白式地呈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又适合于讲故事式地叙述事件,从而在组织篇章结构时显得自由洒脱,无所拘束.3.第二人称是以"你"(或"你们")为对象的叙述.因此,它自然具有一种双向交流的对话性质.有人把它叫做"对向视角".这种视角能紧紧抓住读者,使之有一种参与感.第二人称的突出长处在于它的"透视性".它便于作者挖掘人物的意识,也便于读者探究人物的内心世界.叙述的方法叙述,从不同的角度有多种划分方法,而最通常的是按叙述的先后顺序,分为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平叙.顺叙顺叙是按时间的推移,空间的自然序列,作者或人物的思想感情发展的进程,人物活动的次序或事件的始末进行叙述.这是一种最基本最常用的叙述方法.它循着事物发展的程序,符合人们的接受心理和阅读习惯,便于把叙述内容表述得条理清楚,自然顺畅.运用顺叙要区分主次,讲究详略,注意疏密相间,防止平铺直叙.倒叙倒叙是先把叙述事件的结局或事件发展过程中某个突出片断提到前边来写,然后再按事件的发生发展顺序展开叙述,传统上称为"倒插笔".倒叙强调了事件结果或高潮,容易造成悬念,形成波澜,引人入胜.采用这种方法一定要根据表达的需要,不应强行运用.要注意起笔的"倒叙"与后文的"顺叙"部分的衔接,使之连接紧密,过渡自然.插叙插叙是在叙述过程中,根据表达内容的需要,暂时中断主线,插入相关的事情或必要的解说.插叙结束后,仍回到叙述主线上来.插叙的内容可以是对往事的回忆联想,可以是对某些情况的诠释说明,还可以是对人物,事件,背景的介绍.插叙补充丰富了人物,事件及背景,使文章内容得以充实,叙述曲折,形成断续变化,使行文错落有致.补叙补叙是在叙述过程中对前文涉及的某些事物和情况作必要的补充,交待.它的作用在于对前文所设伏笔作出回应,或对前文中有意留下的接榫处予以弥合.补叙,可以使内容完整充实,情节结构完善,使记叙周严,不留破绽.平叙平叙也叫分叙,是对同一时间内发生在不同地点的两件或多件事情所作的平行叙述或交叉叙述.这也就是传统小说中常说的"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对那些紧系于同一主干事件中的分支进行叙述时,多采用交叉叙述,这可以把头绪纷繁的人与事表现得有条不紊,并且突出了紧张气氛,增强了表达效果;对那些联系不甚紧密,而又由同一主线贯穿的几个人,事,物进行叙述时,则多采用齐头并进的平行叙述,这可以把平行发展的事件交代得眉目清楚,显得从容不迫,而读者则可以同时看到平行的各个事件,从而获得立体的感受.描写,描写方法: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事件、景物具体描绘出来的一种手法,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古诗词鉴赏方法与技巧课件
![古诗词鉴赏方法与技巧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56b4908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28.png)
第11页/共35页
古诗常用意象表达作用举例
• 折柳: 表示送别,离愁别绪。 • 折梅: 表示离别,赠送寄思。 • 斜阳: 表示日暮,含有某些凄惨之感。 • 残月: 表示不圆满,孤独忧愁的心绪。 • 寒蝉: 表示冷凄,含有凄惨萧索之情。 • 短笛: 表示送别、思乡,寄寓思念之情。 • 落叶: 表示悲秋,含有悲苦之意。 • 归雁: 表示思乡之情,游子思念故乡。 • 西风: 表示凄清之情,忧愁之绪。 • 梅花: 表示凌雪傲霜,坚强之意。 • 荷花: 表示清雅高洁。 • 兰草: 表示高洁,友谊。 • 秋风: 表示萧条冷落第1。2页/共35页
①“两竿”写出落日的位置, 点明时间是黄昏。“半缕轻烟” 写出了黄昏时的夜色朦胧。②数量词的运用, 形象而巧妙地描摹了 傍晚时分落日西下夜幕低垂的情景。
(2)三、四两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刻画“荷”? 在“荷”这个意象中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①三、四句用了拟人的手法, “绿荷”有“恨”而“背西风”。 ②寄寓了诗人心中之痛恨, 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 凄怨低沉的基调。
答题步骤: 概述此字诗歌内容要点+语言风格特 点
提示: 学会使用专业术语。结合诗句内 容加以分析。
第30页/共35页
归纳: 常见语言风格 生动形象、清新淡雅、用词华丽、 委婉含蓄、简洁凝练、沉郁忧伤、 浑厚雄壮、自然明快、浅显易懂、 豪放飘逸、 富音乐感。
第31页/共35页
1.审清题干 2.问什么答什么 3.思路清晰,分点阐述 4.完整、全面,宁滥勿缺
提示: 古诗中常见的思想感情 忧国忧民 建功报国 怀古伤今 蔑视权贵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寄情山水 归隐田园 登高览胜 惜春悲秋 思乡怀人 长亭送别 相知相思 离愁别恨
诗歌赏析专题赏析的基本方法
![诗歌赏析专题赏析的基本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bf0af7331126edb6e1a103c.png)
例二:《饯别王十一南游 》刘长卿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蘋。
请运用常规分析法说说这首诗所含有的一些基本要素
评析:这是一首送别诗。从诗题看,抒情主人公是诗人自己。 “青山”暗点季节是春天,“落日五湖春”一句虽是诗人的想 象之景,但也点明了是春天时节。地点是“汀洲”,指水边平 地。春光明媚,景色怡人,本该是踏春赏景的好时节,但此时 诗人身处如此妙境又在做什么呢?通过“望”、“挥手”、 “泪沾巾”这一系列动作,我们发现诗人浓墨重彩地渲染了自 己出神凝思、依依惜别的忧伤情绪。最后一句一个“愁”字则 更鲜明地点染出诗人心中那份无尽的失落、惆怅的伤感。全诗 境界开阔,新颖别致,情景交融,意味不尽。
柳 李商隐
(1)李曾如诗逐 何重东 肯在风 到抒拂 清秋情筵日,,,以春乐已日游带之春斜柳苑阳断又的肠 带繁天 蝉盛① !,。反衬秋 日之柳的零落憔悴咏,表柳现对曾秋巩柳也是对自己的悲 叹之情;乱条曾犹诗未重变在初议黄论,,倚表得达东了风对势倚便势狂猖。狂、得 志一时的解把小飞人花的蒙憎日恶月之,情不。知天地有清霜。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马嵬
(清)袁枚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这首诗最主要的表达技巧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 (★) 答案 这首诗用了对比(映衬)的表达技巧,将 《长恨歌》所描写的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 与《石壕吏》所表现的普通百姓遭受战争徭役离 乱而家破人亡的苦难作了尖锐的对比。
例一:《渡 湘 江》 杜审言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赏析:这首诗通篇运用对比反衬手法。诗歌前两句是 虚与实的对比,乐与悲的对比。首句回忆昔日的春游, 在以往春日迟迟的如绣的园林里,是多么欢乐呀,但 为什么这里用一个“悲”字呢?这个悲,是今天的悲。 诗人被贬“南窜”,满怀离愁。这句移现情入旧景, 颇有新意。次句写眼前景,一路上的鸟语花香非但不 能激起诗人的欢乐,反而更增添了在流放边疆途中浓 厚的哀愁,景随情迁。后两句是人与物的对比。京国 逐客对照湘江逝水,用“水北流”对照“人南窜”, 反衬出对自己不平遭遇的不满与忧愁及对京 国的怀念。全诗即景抒情,通过对比反衬,流露了浓 厚的悲思愁绪。
赏析诗歌的方法技巧有哪些
![赏析诗歌的方法技巧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705d4ecb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35.png)
赏析诗歌的方法技巧有哪些赏析诗歌的方法技巧有哪些很多小伙伴们都不知道怎么样去赏析诗歌,其实赏析诗歌也是需要技巧和方法的。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赏析诗歌的方法技巧,希望对你有帮助。
鉴赏诗歌口诀一.看类型。
从诗歌内容的角度来看,古典诗歌的考查基本类型有以下几类。
①送别类。
②怀古类。
③思乡怀人类。
表达对家乡或亲人思念为主。
④战争或边塞类。
⑤闲适类。
⑥借景抒情类。
⑦托物言志类。
⑧爱情类。
⑨民生类。
以上九种类弄,只要学生掌握住基本的阅读水平,在认真阅读原诗二至三遍后,基本可以定住类型。
二.定感情。
意象找到之后,全诗感情自然显现。
能够表现诗歌感情-色彩的词语有:愉悦、欢快、激愤、沉痛、悲愤、哀伤、悲凉、赞美、仰慕、惜别、依恋、豪迈、闲适、恬淡、迷恋、热爱、忧愁、寂寞、伤感、孤独、烦闷、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三.定主旨。
即确定诗歌所表现的思想内容,这是诗歌创作的核心,同时也是诗歌鉴赏的核心。
诗歌的思想内容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忧国忧民、怀古伤今、反对战争、追求和平、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览胜、惜春悲秋、忆友怀旧、思乡念亲、相知相亲、别恨离愁等。
四.找意象(典故)。
诗歌鉴赏的重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正确把握诗歌所描写的意象,即诗歌中所描写的形象(人、物、景、事)。
而古代诗歌当中许多的意象都是有它们各自的喻意的。
虽然这种意象的喻意在不同的意境当中有可能有不同,但多数情况之下却是有其共通之处的五.找技巧。
一首诗歌写的好坏,与它所采用的表达技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表达技巧又要从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三个方面去分析。
六.品风格。
“风格”是指由于作者的生活经历、艺术素养等造成的不同的创作特色。
如李白之诗清新飘逸,杜甫之诗沉郁顿挫,陶渊明之诗冲淡平和,王维之诗诗中有画,韩愈的诗深奥险怪,白居易的诗通俗鲜明。
再如,按词论家说,苏轼、辛弃疾之词豪迈奔放,柳永、李清照之词婉约含蓄。
诗歌鉴赏景物描写手法
![诗歌鉴赏景物描写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27047b62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92.png)
诗歌中写景时常用修辞及作用:
1、比喻:对景物的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使景物形象、 生动、具体,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2、拟人: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 事表现得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3、夸张:为了强调和突出,通过对景物形象的渲 染,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有利于突出 景物的特征。
第12页/共39页
方法二:动静结合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分析颔联使用的表现手法及起到的表达效果
颔联采用动静结合的方法。描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 是静景描写,山泉清冽,流泻山石之上,是动景描写。 以动衬静,反衬出山中的宁静。
作者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柳条藤蔓、黄莺以人的 情感。
并使主客移位,巧妙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 依恋之情。
第28页/共39页
实战演练 昭君怨·咏荷上雨 杨万里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 篷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 银窝,泛清波。 这首词在歌咏荷上雨时运用了什么手法?请 结合全词简要赏析。
9、多角度描写从调动感觉的角度来写:视觉(形状与颜 色)、听觉(声音),嗅觉(气味)、味觉、感觉、触觉; 此处注意通感的手法。
10叠音词的运用
11多种意象组合
第10页/共39页
方法一:运用修辞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本诗运用拟人手法,好象草树知道 春要逝去,争着展示自己的美丽,连没 有才思的杨花榆荚都不甘落后。这样就 使描绘的晚春景致生动而有奇趣。
〔注〕①周德清(1277-1365),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人。 ②淀:即蓝靛,蓝色染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18
诗歌赏析专题赏析的基本方 法
26、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 亲和力 。 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斯 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