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专题亡人逸事 教案苏教版必修

合集下载

《亡人逸事》教学设计

《亡人逸事》教学设计

《亡人逸事》教学设计文本分析本文是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二第四专题“慢慢走,欣赏啊”中“一花一世界”板块的一篇散文。

本板块的主要学习目标是让学生放慢脚步,反复品读,欣赏写人记事类散文的细节美。

《亡人逸事》没有“荷花淀”式的诗情画意,作者选择的是一些“不太使人伤感的断片”,使用的是质朴无华的语言,但那哀念之情却深深地渗透在字里行间,强烈地打动着读者。

这就要求学生能通过具体的品味活动和体验活动,于传神的细节描写中理解“亡人”的性格特点,质朴的语言中感受作者对“亡人”的感激、喜爱、敬佩、愧疚之情。

学情分析对于没有多少生活阅历的高一学生而言,把握文章写了“亡人”哪些逸事,表现了“亡人”什么性格,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但要透彻解读《亡人逸事》中隐藏在平淡文字背后的深情却有一定难度。

“但凡识得几个字的人,看孙犁的文章,简直没有什么难的,仿佛玄机全无。

倘若自己一试,却满不是那个味。

没有经过训练的人,是不会真正读懂孙犁的。

”(苏北)这就需要教师有效引导,合理设问,帮助学生理解作者深藏文字背后的情感世界。

目标定位鉴于上述文本和学情的分析,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1.整体感知,理解亡妻的性格特点。

2.品读细节,感受作者真挚深沉的感情。

教学重点品读细节,感受作者真挚深沉的感情。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配乐朗诵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刚才听到的是苏轼悼念亡妻之作,这首词情真意切,催人泪下。

我们今天所学的《亡人逸事》也是一篇悼亡之作,作者孙犁抒发的又是一种怎样的情感呢?二、解题亡人:指孙犁已故的妻子。

逸事:指世人不大知道的关于某人的事迹,多指不见于正式记载的,在文中指亡妻生活中的小事。

课文通过记叙亡妻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来抒发情感。

三、整体感知(一)理清思路孙犁选取了亡妻哪些生活片段呢?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四个部分,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部分内容。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2)课件:第四专题《亡人逸事》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2)课件:第四专题《亡人逸事》
亡人逸事
孙犁
生命的芦笛
泰戈尔说过:“我的生命就像一个多节的芦 笛,经过它希望和收获的缺口,便奏出多姿多 彩的音乐。”
对烈士的纪念,对先贤的怀念, 对亲人的吊唁,采撷典型事件,捕捉 生动细节,倾注饱满深情。
《诗经》:天冷衣单念(e 乙the卯se正Po月we二rP十oin日t t夜em记pla梦te)s, Ne苏w 轼
Content design, 10 years experience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小轩轩窗窗,, 正正梳梳妆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 夜,短松冈。
解题
逸事,同“轶 事”。散佚而不为 众人所知的事迹, 多指未见正式记载 的事迹。
本文是吊唁亡妻的一篇回忆性散文。
作家小传
孙犁,原名孙树勋,河北安 平县人,现代作家。笔名“孙犁”、 “耕堂”、“耘夫”、“土豹”。
其代表作有中篇小说《铁木前 传》,长篇小说《风云初记》,小 说、散文合集《白洋淀纪事》,晚 年创作以散文为主。
他的作品大多清新自然,朴素 洗练,富诗情画意,形成了特殊的
(初识)
诉苦早起
逸 事 3、相知
背瓜遭遇 织布卖米
(持家) 抚养孩子
4、相别 吊唁亡妻
(惜别) 难忘小事
孙犁在第四部分中说:“因此,选择一些 不太使人感伤的断片,记述如上。”从作 者追述的逸事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亡 人形象?
方法:抓住细节细细品读
• 细节描写就是在作文创作中,把对表现人 物和情节有特殊作用的细微语言、动作、 表情、物件、风景等环节进行准确、细致、 生动的描写,使读者“如见其人”“如睹 其物”“如临其境”。

语文必修2苏教版第四专题《亡人逸事》教案(1)

语文必修2苏教版第四专题《亡人逸事》教案(1)

亡人逸事【教学过程】一、导入配乐背诵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年年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夫妻死别在所难免,但对于同贫贱、共患难的夫妻来说,一旦永诀,那是更为深痛的。

作为“荷花淀派”的代表人物孙犁,对于离世十二年的妻子,又有着怎样的一番情怀呢?让我们一同走进《亡人逸事》。

二、作者简介孙犁(1913-2003):现代著名作家。

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县人。

他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冀中平原的农村生活,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看似平淡,却显出清新和诗情画意,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文艺界将受他影响的作家群称为“白洋淀”派。

他成了“白洋淀”派(又叫做“荷花淀”派)的代表人物。

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荷花淀》、中篇小说《铁木前传》、优秀长篇小说《风云初记》、诗集《白洋淀之曲》。

小说、散文合集《白洋淀纪事》,是作者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创作风格的小说、散文集。

“文革”后出版了《芸斋小说》《秀露集》《耕堂杂录》《尺泽集》《老荒集》《陋巷集》《无为集》《曲终集》等散文集。

《孙犁散文选》于1989年获新时期全国优秀散文(集)荣誉奖。

他的早期作品明净质朴,后期深沉苍劲。

孙犁的散文前期清丽柔美,后期深沉苍劲,本文写于晚年,把浓烈的感情寓于平淡的文字中,是典型的后期作品。

三、课内探究1、快速阅读文章后回答:几十年的人生生涯中,孙犁截取了亡妻人生中的哪几个片段?(即课文的四部分各写了什么内容?可用类似的格式给每部分加一个小标题。

)【明确】天作之合:从“天作之合”的婚姻说起,回忆了作者与妻子是怎么结婚的。

初次见面:着重写了自己和妻子初次见面时的情景。

勤劳持家:写妻子如何从一个娇惯女儿变成一个吃苦耐劳的妻子与母亲。

临终痛别:写了作者对妻子的愧疚并回忆妻子临终前的情景2、请用一个词语概括“亡人”给你的总体印象。

【明确】贤妻良母3、作者在回忆逝者时,借助一些具体的事为我们展现了逝者生前的音容笑貌,这些事情又是通过具体的细节描写使人物血肉丰满。

语文必修2苏教版第四专题《亡人逸事》教案

语文必修2苏教版第四专题《亡人逸事》教案

亡人逸事【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经·邶风·击鼓》)是的,在我们平凡的生命里,本来就没有那么多琼瑶式的一见钟情,没有那么多甜蜜得催人泪下、痛苦得山崩地裂的爱情故事。

我们拥有的,只是一种牵着你的手、慢慢地陪着你走的感觉。

走过所有的阴天和所有的艳阳天,把许许多多毫不动人的日子走成一串风景,即使时间流逝,回忆起来,所有平凡的片断,所有曾抱怨过、曾怀疑过的时光其实是生命中最温馨的篇章;所有淡淡的日子,其实都是象“空山灵雨”一样淡得韵味绵长。

今天我们来学习孙犁的《亡人逸事》,并一起来体验这看似平淡却浓郁的人间爱情。

二、作者简介孙犁(1913——2003),现代作家。

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县人。

他的小说作品追求散文式的格调,追求诗歌般的意境,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并对当代文学产生极大的影响,造成了一个作家群,这个作家群被当代文坛誉为“荷花淀派”。

孙犁一生中主要作品有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等。

三、题目解说这是一篇悼念亡妻的回忆性散文。

“亡人”在文中指亡妻;“逸事”指诗人不知道的关于某人的事迹,多指不见于正式记载的。

孙犁结婚后一直在外面教学,参加革命工作,后来到延安教学。

而妻子一直在河北安平老家侍奉公婆,抚养儿子。

真的是“相聚之日少,分离之日多;欢乐之时少,相对愁叹之时多耳。

”但孙犁对妻子的感情一直纯真深厚,这在作品中多有体现。

在妻子逝世12周年的时候,作者又写了这篇散文,以表达对妻子的深深悼念之情。

四、整体感知快速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四个部分的主要内容,并用4——6个字给每部分加一个小标题。

【明确】天作之合:从“天作之合”的婚姻说起,回忆了作者与妻子是怎么结婚的。

看戏相亲:着重写了自己和妻子初次见面时的情景。

勤劳持家:写妻子如何从一个娇惯女儿变成一个吃苦耐劳的妻子与母亲。

总其一生:写了作者对妻子的愧疚并回忆妻子临终前的情景。

语文必修Ⅱ苏教版第四专题版块一《亡人逸事》精品教案

语文必修Ⅱ苏教版第四专题版块一《亡人逸事》精品教案

语文必修Ⅱ苏教版第四专题版块一《亡人逸事》精品教案从容说课对亡者的悼念总会引发人们的悲恻之感,这篇作品也不例外。

细细读来,在作品用真实的细节、朴实的语言所叙述的旧事中,流露的是一种真情。

我们似乎也看到了作者那仿佛要穿越时光找回从前的双眼,苍老的目光里沉淀的满是岁月积累的真情。

这里没有“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式的浪漫,没有“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式的恭敬,也没有“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式的清高自守,这里只有一种带着些许酸楚、些许温暖的回忆。

引导学生在真情体验中去理解作者、理解作品是本文的学习重点。

注重以教学情境的创设来激发学生的情感是教学本文的主要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对细节描写手法的分析与运用。

教学难点在“不太使人感伤的断片”中,理解作者对亡人的愧疚和自责与深挚的、极度的思念之情。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资料卡片。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体会细节描写的作用并学会借鉴运用。

2.品味并理解作品朴实语言中所流露的真情。

过程与方法1.创设情境,帮助学生领会细节描写的妙处。

2.品味语言,感悟真情。

3.引申拓展,借鉴细节描写进行写作训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作者思念亡妻的凄恻之情,收获感动,收获健康的爱情观。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今天课前我们先放松一下,请大家来看一个小故事。

多媒体课件显示:话说严监生临死之时,伸着两个指头,总不肯断气,几个侄儿和些家人,都来讧乱着问;有说为两个人的,有说为两件事的,有说为两处田地的,纷纷不一,却只管摇头不是。

赵氏分开众人,走上前道:“老爷!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

你是为那盏灯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

”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师大家知道这个严监生吗?生这个人也太抠门了,小气……生真是比吝啬鬼还要吝啬……生也亏得有人能弄懂他的心思,不然他怎么断气啊……师看来我们都不会像严监生这样被人笑话了。

《亡人逸事》教学设计(苏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亡人逸事》教学设计(苏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亡人逸事》教学设计(苏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亡人逸事》教学设计(苏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亡人逸事》教学设计(苏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小说的题旨、主旨,分析小说的情节、人物性格、表现手法,提高文学欣赏水平。

2.能够运用学科知识、思维方法和价值观念,理解并领会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及其表现方式。

3.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教学重点1.理解小说的题旨、主旨,分析小说的情节、人物性格、表现手法。

2.理解《亡人逸事》中的建筑文化。

3.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

三、教学难点1.理解《亡人逸事》中的建筑文化及其表现方式。

2.学会通过文本分析小说的情节、人物性格、表现手法。

四、教学方法1.教师导入法:通过引发学生的思考,启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例如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让学生以小组形式研读小说,通过交流思考,帮助学生理解小说的主旨、分析小说的情节、人物性格、表现手法等。

3.通过演讲、展示等形式,让学生进行知识分享,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五、教学内容1.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及其艺术表现方式2.《亡人逸事》主旨、情节、人物性格、表现手法等六、教学流程Step 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等形式,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Step 2 研读小说: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研读本课文,并进行思路交流。

Step 3 分析小说: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分析小说的主旨、情节、人物性格、表现手法等。

Step 4 知识分享:让学生通过小组展示或演讲的形式,分享小组讨论的成果。

Step 5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课文的主题、情节、人物性格、表现手法进行总结。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设计,让学生通过阅读小说《亡人逸事》以及分析小说中的建筑文化、情节、人物性格、表现手法等方面,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苏教必修二课件:第四专题 《亡人逸事》(共37张PPT)

苏教必修二课件:第四专题 《亡人逸事》(共37张PPT)
一枝花朵可以展示一个丰富的 世界,一个细节可以传达一段感人的 生活!
如何写好细节 ?写好细节
(1)真实,符合生活逻辑; (2)符合人物的个性; (3)精心锤炼词语; (4)巧妙运用修辞。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赏语言——品真情
提问:对于亡妻,孙犁怀有一份怎样的情感? 从哪里看出来?
怀念、感激、自责、愧疚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感真情——引共鸣
探究:“临终问布”这一情节 思考:为什么把布寄到妻子娘家去可让妻子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导入新课
爱情是古往今来人们最喜欢吟咏的篇章。大家知道哪些 关于爱情的诗句啊?(学生回答)好,老师这里有几 句非常经典的爱情句子,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每个人 都渴望爱情的浪漫,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琼瑶式的电视 剧情节却非常少,大多数人每天过的还是柴米油盐, 平凡无奇的生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孙犁, 走进他的那份平淡中的刻骨铭心。
做衣服方便? 真正的体贴、恩爱,是时时处处为对方 着想,让对方感到踏实、舒心。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爱的真谛
相濡以沫 相伴到老
知识总结: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细节是文艺作品中细腻地描绘 人物性格、事件发展和自然景物等的 最小组成单位。它用于刻画人物时, 或点画肖像,或描写动作,或烘托心 理,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表现主题 的有效方式。
方法:抓住细节细细品读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文学作品中对人物某些
细 细小的行为举止(语言、动作、
节 描
肖像、服饰、表情、心理等) 和事情的细枝末节进行的具 体、细致的描写。细节描写
写 要典型、真实、恰当,可重
复。具有传神写照的艺术效
果。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高一苏教版语文必修二分课时教案全集:第四专题 第六课时《亡人逸事》

高一苏教版语文必修二分课时教案全集:第四专题 第六课时《亡人逸事》

第六课时教学内容:《亡人逸事》教学目标:1、品味文章内容,把握作者对亡妻真挚的爱情和深深的悼念之情;2、鉴赏刻画生活细节的方法,并能迁移训练。

教学重难点:鉴赏刻画生活细节的方法教学方法:研读教学过程:一、导入亲情,是不可磨灭的。

而人只要活在世上,便会有“生离死别”之痛,纵然“生离”,但只要活着,就会存有希望;而“死别”,则恐怕要等到都溶入九泉的那一天,因而留下的便是无尽的思念。

下面让我们走进孙犁先生的作品《亡人逸事》去感受那深深的悼亡之情。

二、作者简介孙犁,现代著名作家。

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县人。

他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冀中平原的农村生活,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看似平淡,却显出清新和诗情画意,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文艺界将受他影响的作家群称为“白洋淀”派。

三、研读课文,注意细节描写和体会作者的情感孙犁的《亡人逸事》,是痛定思痛的作品。

痛定而思痛,则有了“距离”。

将生离死别之痛作了一种客观的观照之后写入诗文,就将个人的情感向人类普遍情感作了一种扩展,形成了一种“情感的概念”(苏珊·朗格语)。

因此,虽然孙犁选择了一些“不太使人感伤的断片”,但那哀念之情却深深地渗透在字里行间,强烈地打动着读者。

文章由序号自然分成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天作之合”的婚姻说起。

其实就婚姻而言,对于从未谋面交谈的新婚男女来说,“天作之合”不过是一句虚言。

然而在这里,“天作之合”简直就有了一种神话色彩:确实如妻所言:“假如不是下雨,我就到不了你们家来!”在这一则逸事的字句间,作者对那天的雨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

大凡人们感谢天时,都是因为他享得了自己意想不到或难以承受的幸福。

作者特记“天作之合”,正是因为妻子为他带来了爱、幸福、宽慰,甚至写作的灵感、语言的源泉。

在这里,与其说作者在谢天,毋宁说是在谢妻;对天的感念,其实就是对妻的感念。

第二部分着重写了自己和妻子的初次见面。

四十多年相濡以沫,如今天人相隔,在记忆之海的深处,作者最难忘未婚妻的初次印象:“我看见站在板凳中间的那个姑娘,用力盯了我一眼,从板凳上跳了下来,走到照棚外面,钻进了一辆轿车。

《亡人逸事》教学设计(苏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整理

《亡人逸事》教学设计(苏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整理

《亡人逸事》教学设计(苏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整理[创意说明]本文是一篇悼亡之作,并不是完整的人物回忆录,它只是撷取了记忆中的几朵浪花,连缀成文,语不艰深,同学理解起来并不难。

重点是通过引导同学把握感人的细节来感受对亡妻的一篇真情。

孙犁一生为人为文,走得是澹泊孤独之道。

此文没有“荷花淀”式的诗情画意,只是用简约平淡的语言来抒写对亡人的追思与怀念。

“但凡识得几个字的人,看孙犁的文章,简直没有什么难的,仿佛玄机全无。

如果自己一试,却满不是那个味。

没有经过训练的人,是不会真正读懂孙犁的”(苏北)。

在教授此文的过程中,也要侧重于品咂朴实无华的语言,来体会含蓄蕴藉的表情方式。

教学设计重在启发同学学会抓住关键语句感悟的思想感情,并体会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从而收获健康的爱情观。

教学目标:1鉴赏细节品尝语言美2感受真情体悟人性美教学步骤:一导语配乐背诵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从前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年年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夫妻死别在所难免,但对于同贫贱、共患难的夫妻来说,一旦永诀,那是更为深痛的。

作为“荷花淀派”的代表人物孙犁,对于离世十二年的妻子,又有着怎样的一番情怀呢?让我们一同走进《亡人逸事》。

二快读课文,整体感知1回忆了关于妻子的哪些往事?在同学争论的基础上给各个章节拟订小标题:缘定下雨天初识戏台前弱肩挑重担临终感离言(遵循叙述类文体的阅读规律,要求同学给每个章节拟订小标题,引导同学整体感知课文,同时训练筛选信息的力量)2这篇文章写得是人,是通过什么突出人物性格特点的,表达人物真情的,--细节,我们这节课就通过鉴赏细节来感受文章的语言之美,人性之美。

三鉴赏细节合作探究1在对亡妻的回忆中,哪些细节最能表现妻子的共性特点?同学应当找出的细节描写:初识背瓜临终离言(设计意图:在整体把握和感受文章之后,引导同学从文章局部进行自主阅读,进一步深化文本)2小组争论,选择最能打动你的细节,说说“是啥打动了你”。

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中学高中语文《亡人逸事》教案 苏教版必修

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中学高中语文《亡人逸事》教案 苏教版必修

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中学高中语文《亡人逸事》教案苏教版必修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把握《亡人逸事》的基本内容,了解作者及作品背景。

(2)能够分析作品中的艺术特色,领会作者的表达技巧。

(3)能够运用文本分析方法,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通过朗读、感悟,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3)通过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引导学生关注人生、关注人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教育学生懂得珍惜生命,关爱他人,弘扬正能量。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亡人逸事》的基本内容,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2)分析作品中的艺术特色,领会作者的表达技巧。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2. 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作品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2)运用文本分析方法,揭示作品的主题思想。

1. 导入新课:(1)简介作者及作品背景。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文本。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文本,理解基本内容。

(2)布置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深入文本。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学习心得。

4. 文本分析:(1)分析作品中的艺术特色,领会作者的表达技巧。

(2)运用文本分析方法,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5. 朗读感悟:(1)让学生朗读文本,感受作品的美。

(2)讨论交流,提升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6. 写作训练:(1)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结合文本进行创作。

(2)批改评价,反馈指导,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学习内容。

2. 完成课后练习题,提高文本分析能力。

2. 针对学生反馈,调整教学策略。

3.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第四专题《亡人逸事》教学案

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第四专题《亡人逸事》教学案

《亡人逸事》教学案【教学目标】1.从文本的语言细节人手,深刻领会作者谋篇布局、人物刻画等方面的匠心,深切体悟作者怀念亡妻的一腔深情。

2.探究和鉴赏“语淡情深”的大师文风,获得“浅文深读”的阅读体验,提升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1.通过对细节描写的语言品读,理解和体悟作者“淡语”背后所隐藏着的对亡妻复杂而丰厚的情感。

2.探究和品鉴作者在行文思路的谋划、亡妻形象刻画的手法及情感的个性化抒发等方面所体现出的大师笔法,涵养深度阅读的习惯和能力。

【教学方法】细节品读、深入探究。

【教学过程】问题设计一:作者在妻子去世十二年之后作文纪念亡妻,文中都选取哪些“不太使人感伤的断片”?知识链接: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

它是最生动、最有表现力的手法,它往往用极精彩的笔墨将人物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和盘托出,让读者欣赏评价。

问题设计二:深入品读这些细节描写,想一想,这些逸事分别反映了亡人怎样的性格特点?细节1:她点头笑着说:“真不假,什么事都是天定的。

假如不是下雨,我就到不了你家里来!”细节2:我看到站在板凳中间的那个姑娘,用力盯了我一眼,从板凳上跳下来,走到照棚外面,钻进了一辆轿车。

细节3:“你明天叫车来接我吧,我不能这样跟着你走。

”细节4:向自己娘家哭诉和与婆婆一起去摘北瓜由于背不动北瓜摔倒。

细节5:我从外面回来,看到她两个大拇指,都因为推机杼,顶得变了形,又粗、又短,指甲也短了。

妻子带着孩子下场下地,走很远的路去集市卖线卖布。

细节6:她闭上眼睛,久病的脸上,展现了一丝幸福的笑容。

问题设计三:这样一些寻常的生活细节中,融入了作者怎样的情感?问题设计四: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一直对孙犁先生推崇备至,认为“孙犁的作品不煽情,不造势,不媚俗;看似很淡而实际很深”。

读了本文之后,你认为这样的评价是否中肯?为什么?【阅读链接一】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宋】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江苏省赣榆县智贤中学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 亡人逸事》教案(一)苏教版必修2

江苏省赣榆县智贤中学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 亡人逸事》教案(一)苏教版必修2

《亡人逸事》教案教学目标:品读作品细节的艺术魅力,作品的朴素大美。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导入想必同学们一定知道这句话:“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是啊,爱情和死亡是文学的两大永恒而沉重的主题。

中国自古就有悼亡的传统,从《诗经》的“天冷衣单念亡妻”到唐代诗人元稹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把亡妻比成沧海、巫山,无人能超越,表达出深广的思念之情,最有名的要数宋代词人苏轼的《江城子》了,能背一背吗?“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鬃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可以说,悼亡是文学的一个审美点。

今天让我们走近孙犁的作品《亡人逸事》。

二、题解亡人,就是指亡妻,逸事,指不为世人所知的事迹。

请同学们迅速地浏览全文,概括地讲记述了那些逸事?明确:缘定、初识、持家、临终。

预测:学生可能说“天作之合,看戏相亲,勤劳持家,临终话别。

三、切入正题这篇文章写于1982年,但是早在19720年作者的妻子因为糖尿病去世了,12年才写这篇文章,这是为什么呢?书上有没有交代。

请同学读一读。

明确:因为老朋友的多次建议,自己魂牵梦绕,不思量,自难忘。

同学们通过找作者生活的一个细节,发现作者写这篇文章主要是因为出于对亡妻的怀念。

说到细节..(板书),我们课文后面有对它的阐述。

请同学们一起读一读:惟有细节将组成作品的价值。

……师:①对,细节凸现真、善、美。

②是的,细节再现生活图景,其实文章的内容——“缘定”、“初识”、“持家、”“临终”这四个部分,都是通过细节再现的生活图景,展示了亡妻一生的轨迹。

③对,细节具有暗示性,是空白..。

(板书)..的艺术,富有神韵④是的,细节表现思想情感..。

(板书)它可以是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场景,一个心理活动等。

小结以细节描写的价值。

刚才我们找到的是一个生活场景,这是一个细节,文章其它地方也有细节描写。

高一语文亡人逸事教案 苏教版

高一语文亡人逸事教案 苏教版

高一语文亡人逸事教案[备课时间]:12月20日 [上课时间]:12月日[教学目标]1.鉴赏文章语浅情深的细节美和人物的性格美。

2.自主、个性化阅读鉴赏,初步实现多元解读、创新阅读。

教学重点1.把握四个生活断面的内容。

2.品味“盯”、“跳”、“走”、“钻”等动词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传神作用。

3.平凡的生活细节描写和融记事抒情于一炉的写法。

[教学难点]1.“真”中求美,“美”中显真的特色。

2.家常话语中的思念和哀伤。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导语:吟咏“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苏轼何等豪放洒脱,但“无情未必真豪杰”,苏轼也有其婉约的一面,譬如这首《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对亡妻深切的悼念之情。

从这首词中,我们似乎看到了作者那仿佛要穿越时光找回从前的双眼,苍老的目光里满是岁月积淀的深情。

这种深情,我们的现代作家孙犁也有。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悼念亡妻的作品《亡人逸事》。

一起鉴赏大师家常似的话语中蕴涵的深情。

二、检查预习(一)、认读理解懒筋--耍赖粜卖--籴米高粱--栋梁抛掷讳天作之合(二)、用最简语言概括四个断面的内容。

1.天作之合,“巧”。

2.看戏相亲,写“贞”。

3.勤劳持家,写“能”。

4.总括一生,写“情”。

天作之合:从“天作之合”的婚姻说起,回忆了作者与妻子是怎么结婚的。

初次见面:着重写了自己和妻子初次见面时的情景。

勤劳持家:写妻子如何从一个娇惯女儿变成一个吃苦耐劳的妻子与母亲。

临终痛别:写了作者对妻子的愧疚并回忆妻子临终前的情景。

三、品读鉴赏(一)、默读第一断面,联系现实生活,思考探究。

1.自选角度研读。

2.小组讨论。

3.参考议题及解读:这部分从“天作之合”的婚姻说起。

“天作之合”对一般夫妻结对,只不过是一句道好颂吉之词,然而在作者笔下,简直就蕴涵着一种神秘色彩,恰如爱妻所言“假如不是下雨,我就到不了你家里来!”可见作者对那天的雨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

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之亡人逸事学案 苏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之亡人逸事学案 苏教版必修2

《亡人逸事》学案学习目标1.鉴赏文章语浅情深的细节美和人物的性格美。

2.引申拓展,借鉴细节进行写作训练。

3.理解作者思念亡妻的凄恻之情。

学习重点与难点1.掌握对细节描写手法的分析与运用。

2 .理解作者对亡人的愧疚和自责与深挚的、极度的思念之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晨读积累:《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简析:这是一首悼亡词。

此词一改苏轼一向豪放雄迈的词风,反见温情,细腻的描写,哀绝凄清,读之使人潸然泪下。

上片悼亡。

首句直接倾诉对亡妻的深挚怀念和伤悼。

阴阳两世,生死相隔了茫茫十年,作者对亡妻的怀念始终没有淡化——追念之情,不能自已。

次一句写作者当时的感受:孤坟远在千里。

无处可诉衷肠。

这里的"凄凉”一词有两种含意:既指作者思念亡妻的凄苦,又指作者仕途坎坷的悲凉。

"无处话凄凉"写尽作者孤寂悲郁的心境。

第三句话紧接第二句话的"悲凉",用一假设引出作者当时的境遇。

"纵使相逢应不识"。

是因为“我”如今已是"尘满面,鬃如霜"。

短短六个字便将作者仕途潦倒的形象栩栩如生地描绘了出来。

下片记梦。

"小轩窗,正梳妆”生动地写出了十年前夫妇问那充满欢乐的爱情生活。

但乍然的相逢竞使他们"相顾无言”。

妻子辞世后十年的宦海沉浮,十年的相思之苦,使他该有多少要讲给自己心爱的妻子的话啊!可"惟有泪千行”,正是“此时无声胜有声”,一切尽在无言中。

梦里相逢的惊喜更是反衬出现实中生死相隔的肝肠寸断之苦。

最后一句作者传达了生离死别的悲痛——"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凄凉之意,萦回不绝,令人不觉掩卷拭泪而长叹。

全词语言朴素自然,纯用白描,不事雕。

亡人逸事苏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

亡人逸事苏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

亡人逸事苏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亡人逸事小说家孙犁创作的悼念散文。

表达了作者对理解妻子深切的感激、愧疚、思念、深爱之情。

全文给人以安静、祥和之感,读来情真意切,温婉感人。

以下是整理的亡人逸事苏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亡人逸事》教案教学目标1.鉴赏文章语浅情深的细节美和人物的性格美。

2.理解作者思念亡妻的凄恻之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1.掌握住掌握对细节述说手法的分析与运用。

2 .作者对亡人的愧疚和自责与深挚的、极度的思念之情。

一、导入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③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江城子》简单赏析。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细节描写,“无言”。

包括了万语千言,表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沉痛之感。

如果彼此申诉各自的别后种种,相忆相怜,哪将又从何说起啊?!一个梦,把过去拉了回来,但当年的美好情景,并不再存在了。

夫妻情深——悼亡之作二、解题亡人逸事亡人:孙犁之亡妻逸事:世人不知道的关于某人的事迹,多指不见于经正式记载的。

在文章中,特别指婚姻生活中的小事情。

(同样是写亡妻子的,苏轼是“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夫妻同甘共苦的情感就象日常生活一样,平淡无奇,然而淡而弥永。

《亡人逸事》教学实录对亡者的悼念总会引发人们的悲恻之感,这篇作品也不单单。

细细读来,在作品用真实世界的细节、朴实的语言所叙述的旧事中,流露的是一种真情。

我们似乎也看到了作者那仿佛要穿越时光找回从前的双眼,近于的目光里沉淀沧桑的满是岁月积累的真情。

这里没有“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式的浪漫,没有“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式的恭敬,也没有“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式的清高自守,这里只有一种带着偶酸楚、些许温暖的回忆。

引导学生在真情体验中温情去理解作者、理解作品本版是本文的学习重点。

注重以教学情境的创设来激发学生的情感是教学本文主要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亡人逸事教案
孙犁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鉴赏文章语浅情深的细节美和人物的性格美。

2、能力目标:借鉴细节描写进行写作训练。

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对亡妻的一片深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对细节描写这一手法的分析与运用。

难点:在“不太感伤的断片”中,理解作者对亡人的愧疚与自责及深挚的、极度的思念之情。

教学方法:
1、利用多媒体课件;
2、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讨论细节描写及其妙处;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与内容:
一、导语:
吟咏“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苏轼何等豪放洒脱,但“无情未必真豪杰”,苏轼也有其婉约的一面,譬如这首《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对亡妻深切的悼念之情。

从这首词中,我们似乎看到了作者那仿佛要穿越时光找回从前的双眼,苍老的目光里满是岁月积淀的深情。

这种深情,我们的现代作家孙犁也有。

今天,
我们就来学习他悼念亡妻的作品《亡人逸事》。

二、[投影教学目标及作者简介]
三、快速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四部分的主要内容,并用4——6个字给每部分加一个小标题。

明确:天作之合:从“天作之合”的婚姻说起,回忆了作者与妻子是怎么结婚的。

初次见面:着重写了自己和妻子初次见面时的情景。

勤劳持家:写妻子如何从一个娇惯女儿变成一个吃苦耐劳的妻子与母亲。

临终痛别:写了作者对妻子的愧疚并回忆妻子临终前的情景。

四、讨论分析。

1、请用一个词语概括“亡人”给你的总体印象。

明确:贤妻良母
2、作者用那些“逸事”体现了亡妻的这一美德?
明确:细节1:她点头笑着说:“真不假,什么事都是天定的。

假如不是下雨,我就到不了你家里来!”——一如既往的温柔和内心的幸福感,以及她对婚姻的满意。

细节2:“盯”“跳”“走”“钻”——腼腆害羞
细节3:她严肃地说:“你明天叫车来接我吧,我不能这样跟着你走。

”——礼教观念很重,又非常质朴。

细节4:我从外面回来,看到她两个大拇指,都因为推机杼,顶得变了形,又粗,又短,指甲也短了。

——非常辛劳
细节5:每逢孩子发烧,她总是整夜抱着,来回在炕下走。

——关爱孩子
细节6:她闭上眼睛,久病的脸上,展现了一丝幸福的笑容。

——易于满足
3、这些细节描写体现了作者对亡妻怎样的情感?
明确:怀念、感激、自责、歉疚
五、能力迁移
阅读文后“活动体验”的细节描写,说说什么是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

用于刻画人物,或点化肖像,或描摹神态,或描写动作,细致描写人物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某个细小环节或举动,具有传神写照的艺术效果。

2、如何写好细节:(1)真实,符合生活的逻辑(2)符合人物的个性
(3)精心锤炼词语。

(4)巧妙运用修辞。

3、布置作业:运用细节描写手法,写一个片段,表现出你所熟悉的一个人曾带给你的真情与感动。

附:板书
亡人逸事
孙犁
亡人:贤妻良母
(细节)↑(真情)
“我”:怀念、感激、自责、歉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