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案教案
1.2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设计高二政治上学期统编版必修四
-提供一个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要求学生运用哲学基本问题的分析方法,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3.小组讨论:
-分小组讨论一个哲学基本问题,如“自由意志与决定论”,每位小组成员需要准备发言稿,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最后形成小组报告。
4.视频观看与反思:
-观看一部与哲学基本问题相关的纪录片或讲座视频,要求学生写出观后感,结合课堂所学内容进行反思。
5.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哲学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
(二)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哲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哲学思考兴趣;
2.运用案例分析、讨论、辩论等形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哲学基本问题;
3.结合哲学史上的经典著作,让学生了解哲学基本问题的历史发展;
4.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哲学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策略: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引导学生理解哲学基本问题的内涵和外延。
-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出质疑,激发思维火花。
-组织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课堂氛围。
3.教学评价:
-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如课堂表现、作业、小组讨论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有针对性的反馈,促进其个性发展。
5.组织小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正确的哲学观念,认识到哲学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意义;
2.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敢于质疑权威,追求真理;
3.增强学生的道德修养,使其在现实生活中能够遵循道德规范;
4.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形成自己的价值观;
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设计(优秀6篇)
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设计(优秀6篇)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设计篇一教材分析1、本教学设计使用人教版教材,属于高二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模块,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的第一框《哲学的基本问题》,该内容是《生活与哲学》模块教学的知识起点,对于学生认知哲学问题学习哲学知识是入门课。
教学安排1课时。
2、本框题包括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两个目题。
第一个问题: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在这一目题中,首先回答了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然后介绍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所包括的两方面的内容。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说明哲学基本问题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学情分析1、学习者是高二普通中学的学生。
2、高二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与生活经验,对世界的本质问题有一定的思考和探究。
3、但如何运用所学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知识探究世界的本质问题知识储备不足,无论在智力因素还是在非智力因素方面都还存在严重不足,因此开展探究存在相当的难度。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识记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理解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理解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原因;援引经典作家的言论,说明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形成不同的哲学。
(二)能力目标掌握简单的哲学思维能力;正确认识哲学的基本问题;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做出自己的回答。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一定的哲学兴趣;自觉能动地去认识世界,做一名可知论者。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2、教学难点: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为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法学法教法: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问题教学法。
学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合作探究、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趣味导入通过上学期文化生活的学习,我们知道中华文化真可谓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中华传统文化《坛经》中的一则哲理小故事。
高中政治必修4教学设计7:2.1 哲学的基本问题优质教案
哲学的基本问题一个贯穿哲学发展始终的基本的问题?◇探究提示:哲学研究的问题有很多,如宇宙、人生、思维等,但是贯穿于哲学发展始终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
1.哲学的基本问题(板书)-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许大家对这两个名词比较陌生,不过,我们可以用意识和物质替换)问:什么是物质什么是意识呢?(虽然意识和物质的概念在以后才能学到,不过我觉得应该先让他们知道什么是物质什么是意识)意识主要是我们对这个客观世界的反映,比如:观点、理论、方针、政策、计划方案等;独立于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就是物质。
比如说我们所看到的高山流水、房子汽车、书桌黑板、钢笔铅笔等等,都是具体的物质形态。
(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板书)―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先有物质还是先有意识?它们谁决定着谁?这个问题在哲学上我们表述为:意识(思维)和物质(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大家是如何看待它们之间的关系呢?谁为“第一性”?①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参照P11)缺陷:这种观点忽视了社会实践的发展和人类的认识能力总是在不断地提高。
举例:“庄子梦蝶”庄子在大树下睡觉,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在草地上翩翩起舞。
突然狂风大作,暴雨袭来,庄子飞来飞去无处躲藏。
吓醒过来原来是一场梦。
于是庄子就思考了这样的问题;庄子到底是蝴蝶还是人,梦境与现实谁是真实的。
(其实,蝴蝶梦中庄子的疑问是最彻底的不可知论、怀疑论,因为他对自己的存在也表示了不可知和怀疑。
)休谟认为人所知道的只能是自己的感觉,所谓通过认识而发现的客观规律性或因果必然性,不过是人在多次重复感觉以后形成的习惯性联想,至于这种因果必然性是否真实存在于客观世界中,我们是无法证明的。
对以上问题可以采用图示法理解:过渡:哲学研究的问题有许多,那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P11的材料课堂探究:(1)上述材料涉及的共同的哲学问题是什么?(2)你认为处理好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重要吗?为什么?◇探究提示:(1)上述材料涉及的共同哲学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设计
《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什么是哲学、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2. 使学生掌握哲学的基本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和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3. 培养学生运用哲学的基本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2. 教学难点: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哲学基本问题的实际应用。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运用哲学基本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哲学基础知识》2. 课件:哲学基本问题的图片、案例等3. 教案:本教案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5分钟)1. 提问:什么是哲学?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研究对象是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
第二环节:讲解哲学的基本问题(15分钟)1. 提问: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和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第三环节:案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展示案例,引导学生运用哲学基本问题进行分析。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讨论成果。
第四环节:小组讨论(15分钟)1. 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如何运用哲学的基本问题分析实际问题?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讨论成果。
第五环节: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提问:如何further your philosophical studies?3. 学生回答,教师给出建议。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难度,确保教学效果。
《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设计
《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包括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哪两个方面。
2. 让学生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的重要性和意义。
3. 让学生掌握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研究方法和思路。
二、教学内容1. 哲学的基本问题的概念:哲学是对世界、人生、价值等基本问题的思考和探索。
2. 哲学的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一是存在论,即研究世界的本质和存在的意义;二是认识论,即研究人类认识的本质和认识的可能性。
3. 哲学的基本问题的重要性和意义: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所有哲学都必须面对和回答的问题,它关系到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对人生的态度以及对价值的判断。
4. 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研究方法和思路:通过对哲学史的研究和分析,总结出哲学的基本问题,并基础上探讨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答案。
三、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2. 讲解:详细讲解哲学的基本问题的概念、两个方面、重要性和意义以及研究方法和思路。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哲学家的观点和思想,看看他们是如何回答哲学的基本问题的。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定一个哲学家的观点,讨论他如何回答哲学的基本问题。
5. 总结: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哲学的基本问题的重要性和意义。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准确地回答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2. 学生能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的重要性和意义。
3. 学生能掌握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研究方法和思路。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哲学导论》2. 参考资料:相关哲学家的原著或论文3. 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哲学家的观点和思想。
六、教学活动1. 课堂讲授:教师通过讲解,系统地介绍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存在论和认识论两个方面。
2. 案例分析:教师通过分析一些哲学家的观点和思想,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哲学家的观点,探讨他如何回答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
《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的概念。
2. 让学生掌握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包括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3. 培养学生运用哲学基本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哲学的基本问题的概念。
2. 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三、教学难点:1. 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解与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哲学基本问题的概念和内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问题,运用哲学基本问题进行思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哲学,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 讲解哲学的基本问题的概念,解释哲学基本问题的重要性。
3. 讲解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包括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4.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运用哲学基本问题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5.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哲学基本问题的作用。
6.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思考哲学基本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附: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学生是否掌握了哲学基本问题的概念和内容,是否能够运用哲学基本问题进行分析。
教师也应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内容:1. 让学生了解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以及它们的第一性。
2. 让学生理解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
七、教学重点:1. 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
2. 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
八、教学难点:1. 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的理解。
2. 对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的理解。
九、教学方法:1. 对比分析法:对比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
2. 讲解法:讲解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
十、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
2. 讲解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以及它们的第一性。
3. 讲解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强调其对哲学研究和实际生活的指导作用。
4.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运用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2.1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设计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本章节“哲学的基本问题”是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的第二章节,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涵。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包括存在与本质、现象与本质、主体与客体、感性与理性等方面;
(五)总结归纳,500字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梳理:
1.哲学基本问题的定义和内涵;
2.哲学基本问题在哲学史上的发展脉络;
3.哲学基本问题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4.学生在本节课中的收获和感悟。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本章节“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3.组织课堂辩论、哲学沙龙等活动,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4.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哲学经典著作、撰写心得体会,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
5.利用多媒体、网络等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哲学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追求真理、探索未知的勇气和信心;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将设计以下讨论主题:
1.存在与本质的关系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2.现象与本质的区别与联系;
3.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4.感性与理性在人类认知中的地位与作用。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每组选取一个主题,进行深入研究。在讨论过程中,我会巡回指导,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思考和分析。讨论结束后,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分享本组的观点和成果。
1.请学生结合课堂所学,选取一个生活中的现象,运用哲学基本问题的思考方法,分析其背后的本质,并撰写一篇500字左右的短文,要求观点明确,论述清晰。
2.1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设计高二政治(人教必修4)
3.请学生阅读一篇哲学相关文章或观看一部哲学题材的电影,从哲学基本问题的角度出发,谈谈自己的感悟和认识。要求字数在800字左右,观点清晰,论述合理。
4.教师提供几个与社会热点相关的议题,要求学生选择其中一个议题,运用哲学基本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自己的观点进行论述。字数在1000字左右,要求论述有深度,观点有创意。
2.1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设计高二政治(人教必修4)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能够概括哲学的基本问题在哲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2.掌握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存在与思维的关系问题、现象与本质的关系问题、真理与谬误的关系问题等,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3.学会运用哲学的基本问题分析社会现象,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
5.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一份哲学基本问题研究性学习报告。报告内容包括:选题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结论等。字数在1500字左右,要求报告结构清晰,内容充实。
2.能力层面:学生在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方面有待提高。在分析哲学基本问题时,可能难以把握问题的核心,论证过程不够严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对哲学学习存在一定程度的兴趣,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哲学的实际意义和价值产生疑问,需要引导他们认识到哲学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针对以上学情,本章节教学设计将注重以下几点:
4.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实际生活,运用哲学基本问题进行思考和写作,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第一课 2 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
《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重要性。
2. 学生能够掌握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的含义及辩证统一的关系。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探究哲学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的重点是帮助学生理解哲学基本问题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2. 教学的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是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的。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教学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哲学基本问题的含义。
2. 准备一些与哲学基本问题相关的思考题,供学生讨论和思考。
3. 制作PPT课件,以辅助课堂教学。
四、教学过程:1. 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强调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的核心意义。
2. 导入新课内容,讲解思维和存在的区别与联系。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如何将哲学思维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4. 教师进行总结点评,强调哲学思维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将哲学思维应用于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
5. 布置课后作业:学生写一篇关于哲学思维在生活中的应用的文章,下节课进行分享。
6. 提醒学生做好课堂笔记,以便课后复习巩固。
五、教学反思与改进教师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检查教学内容的完成情况、学生的参与度、教学效果等,并根据反馈进行改进,以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理解两对矛盾关系,掌握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观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掌握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观点。
2. 教学难点:将哲学基本问题应用于实际生活,理解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辩证关系。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教学视频和案例,以便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分析。
2. 准备白板或投影仪,以便展示讨论结果和案例分析。
1.2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设计上学期高二政治(部编版必修4)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让学生掌握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包括存在与本质、现象与本质、主体与客体等方面的内容,以及哲学基本问题在哲学发展中的重要性。
2.掌握哲学基本问题的解答路径: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哲学家们是如何解答这些基本问题的,包括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辩证法等不同的哲学观点。
2.运用比较分析法:将不同哲学观点进行对比,让学生明确各种观点的优缺点,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例如,在讲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时,可以对比两者的观点,分析其差异和联系。
3.实践性教学:组织学生参与课堂讨论、辩论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哲学基本问题知识,提高他们的分析和批判能力。
a.课堂讨论:针对某一哲学基本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批判性思维。
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运用哲学基本问题的知识,对现实生活中的价值观念进行分析与批判,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3.增强社会责任感:让学生认识到哲学基本问题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他们关注社会、参与社会事务的积极性。
4.培养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在面对哲学基本问题时,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3.学会运用哲学基本问题分析现实问题:将哲学基本问题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引导和训练。
(二)教学设想
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哲学基本问题的产生,从而降低理解难度。例如,通过讲述一个关于“物质与意识”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哲学基本问题。
5.跨学科教学:将哲学基本问题的知识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如政治、历史、文学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设计
《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设计第一章:哲学的起源与功能1.1 教学目标:了解哲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理解哲学的功能和作用。
1.2 教学内容:哲学的起源:哲学产生的背景、古代哲学、中世纪哲学、现代哲学。
哲学的功能:思考人生意义、探索真理、指导行动、培养批判思维。
1.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哲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通过历史案例和哲学家的思想来进行讲解。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哲学功能的看法,并进行交流和辩论。
1.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积极参与和思考。
学生理解度:通过提问和回答来评估学生对哲学起源和功能的理解程度。
第二章:哲学的基本问题2.1 教学目标: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
理解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和重要性。
2.2 教学内容:哲学的基本问题:存在与本质、知识与真理、价值与道德、自由与责任。
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引导思考人生意义、促进知识体系的建立、提升道德观念、探索自由与责任的边界。
2.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通过案例和哲学家的思想来进行讲解。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思考哲学基本问题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2.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积极参与和思考。
学生理解度:通过提问和回答来评估学生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解程度。
第三章:存在与本质3.1 教学目标:了解存在与本质的概念。
理解存在与本质在哲学中的意义和重要性。
3.2 教学内容:存在与本质的定义:存在是指事物的实际存在,本质是指事物的内在属性和特征。
存在与本质的意义:探讨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存在状态,引导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3.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存在与本质的概念,通过案例和哲学家的思想来进行讲解。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思考存在与本质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3.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积极参与和思考。
学生理解度:通过提问和回答来评估学生对存在与本质的理解程度。
第四章:知识与真理了解知识与真理的概念。
哲学的基本问题 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
2.理解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难点: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为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有人说哲学应该研究字宙中的大问题,有人说哲学应该研究人生问题,也有人说哲学应该研究人类认识的问题。
思考:哲学研究的问题有许多,其中有没有一个贯穿哲学发展始终并且把不同哲学区分开来的基本的问题?二、新课讲授:(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情景探究:唐朝时佛教盛行,有一次,法性寺方丈讲授佛教经学,和尚们都在寺中端坐,聚精会神听讲。
忽然,一阵风把佛前的幡吹得左右摇晃。
两个和尚就小声议论起来:➢一个和尚说:“那幡在动呢!”➢另一个却说:“不对,那不是幡动,而是风在动啊!➢旁边的慧能和尚却闭目平心静气插嘴道:“不是幡动,也不是风动,分明是你们的心在动呀!”展示交流:学生交流发言。
教师总结: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二)、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展示材料:一天,贝克莱和友人约翰生博士散步,讨论“存在就是被感知”的问题,不小心碰上了一块石头。
约翰生博士便问道:“在碰到这块石头、产生痛觉以前,它是否存在?”展示材料:战国时期,庄子是一个很有名的思想家、政治家。
有一天,庄子和惠施二人外出散步,走到潦水的一座桥上。
俯身向水里望去,庄子看见一条条鱼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就说:“你看,鱼在里面游来游去,多么快乐!”惠施回答说:“真奇怪,你又不是鱼,你怎么知道鱼很快乐呢?”庄子反问道:“你又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施回答:“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的感觉如何,可是你也不是鱼呀,你怎么知道鱼快乐不快乐呢?”庄子微微地笑了笑,解释说:“让我们把道理详细地谈一谈吧。
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
休谟大卫(hume,david 1711~1776),英国哲学家、心理学家,欧洲近代不可知论的主要代表。休谟认为世界上存在的只是心理的知觉和感觉,感知以外的任何东西,无论是物质的实体还是精神的实体,究竟是否存在,我们是无法解答的。他把世界的一切都归结为主观现象或经验。
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 1724 1804)德国哲学家、天文学家,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创始人,一方面承认意识之外的客观世界是独立存在的,即所谓自在之物,并认为自在之物是一切感觉的源泉,这是典型的唯物主义态度。另一方面,他又强调自在之物是不可认识的,是作用于人的感官而产生的感觉或现象,但这个感觉和现象却不是自在之物的真实反映。
问:所以说,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哲学派别的依据是什么?
生:对意识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何者是世界的本原、谁决定谁的回答.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多方面的。
(1)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板书)唯物主义:存在(物质)决定思维(意识)
唯心主义:思维(意识)决定存在(物质)
(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探究:你认为处理好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重要吗?为什么?涉及的哲学问题是什么?
◇提示:(1)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涉及哲学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学习计划、教学计划、收获计划、做工方法、企业经营策略这些属于思维的问题,而学习实际、教学实际、收获实际、做工实际和企业面对的实际则属于存在的问题。
无论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说到底都要解决一个共同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因此,哲学的基本问题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2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设计部编版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
-针对不同学生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升;
-鼓励学生提问、质疑,培养他们勇于挑战权威的精神。
4.注重教学评价,及时反馈,帮助学生了解自身学习状况,调整学习方法;
-采用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讨论、作业等方面的表现,给予针对性指导;
-利用多媒体手段,如图片、视频等,展示哲学基本问题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从身边的事例中发现哲学基本问题。
2.采用多元化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突破思维定势,全面、多角度地分析问题;
-组织小组合作,鼓励学生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解决问题;
-创设辩论环节,让学生在辩论中锻炼思维,拓展视野。
4.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哲学基本问题,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通过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了解自身学习状况,调整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哲学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其探索精神;
2.使学生认识到哲学基本问题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提高其对哲学学科的价值认同;
1.请学生结合课堂所学,选取一个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运用哲学基本问题的思考方法进行分析,并撰写一篇500字左右的短文。要求观点明确,论述清晰,体现哲学基本问题的现实意义。
2.设计一道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选择题或简答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题目进行深入剖析,并在课堂上与同学分享。
3.阅读哲学相关书籍或文章,选取一个感兴趣的哲学观点,对其进行简要介绍和评价,不少于300字。要求学生结合课堂所学,分析该观点在哲学史上的地位及其对现实生活的影响。
5.学会运用哲学基本问题的思考方法,培养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
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教案内容:1. 导入:引入哲学的基本问题的概念(5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哲学?- 介绍哲学的定义:哲学是一门探讨存在、知识、价值以及人类存在的意义和目的的学科。
-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人们对这些问题感兴趣?- 提出问题:你认为人们为什么会对存在、知识、价值和人类存在的意义和目的感兴趣?2. 探究:深入分析哲学的基本问题(15分钟)-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讨论每个哲学的基本问题,并写出他们的理解和问题。
- 基本问题包括:- 存在:什么是存在?我们如何知道我们存在?存在是否有意义?- 知识:我们如何获得知识?知识是否客观存在?如何确定真理?- 价值:什么是价值观?人类价值观是否存在普遍性?价值观如何影响我们的行为和决策?- 人类存在的意义和目的:人类存在的目的是什么?我们生而为人的意义是什么?- 学生讨论结束后,可以邀请几个小组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
3. 拓展:应用哲学的基本问题到现实生活中(10分钟)- 提出问题:对于每个哲学的基本问题,你如何将其应用到你的生活中?- 分组讨论:将学生再次分到小组,让他们讨论并列举现实生活中与每个基本问题相关的例子。
- 举例:- 存在:如何证明一个人真的存在?如何意识到自己的存在? - 知识:如何确定一个观点或理论是正确的?我们如何选择信任哪些信息来源?- 价值:我们如何衡量和评估不同的价值观?如何根据我们的价值观做出决策?- 人类存在的意义和目的:我们如何找到我们生命的目的和意义?4. 总结:总结哲学的基本问题并进行思考(5分钟)- 小结:总结每个哲学的基本问题,强调它们对人类的重要性。
- 问题思考:你认为探究这些哲学问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世界吗?为什么?5. 结束:评估学生学习的程度(5分钟)- 提问:回顾课堂内容,提问一些问题来评估学生对基本问题的理解程度。
- 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参与讨论,互相交流和分享他们的思考和观点。
大学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
标题:大学哲学基本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以及哲学的基本派别。
2. 掌握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包括哲学的根本特征、根本路线和方向、哲学斗争的焦点以及人类实践的基本矛盾。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其能够运用哲学基本问题分析和评价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1. 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2. 哲学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辩证法。
3. 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哲学的根本特征、根本路线和方向、哲学斗争的焦点以及人类实践的基本矛盾。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哲学的基本问题、基本派别和基本意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引导学生运用哲学基本问题思考和解决问题。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考。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哲学的意义和作用,激发学生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兴趣。
2. 讲解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讲解哲学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辩证法。
3. 分析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哲学的根本特征、根本路线和方向、哲学斗争的焦点以及人类实践的基本矛盾。
4. 案例分析:选取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引导学生运用哲学基本问题进行分析。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6. 总结和点评: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
五、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思考深度。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哲学基本问题相关教材或阅读材料。
2. 案例资料:现实生活中的案例,用于引导学生运用哲学基本问题进行分析。
3. 网络资源:相关哲学基本问题的网络资料,用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七、教学建议1. 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其批判性思维。
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
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1.1 课程背景1.1.1 哲学作为一门探讨人类存在、知识、价值、理性、心灵、语言等基本问题的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逻辑推理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1.2 通过学习哲学的基本问题,学生将能够理解不同哲学流派和思想家的观点,从而拓宽视野,提高综合素质。
1.1.3 本课程将引导学生探索哲学的基本问题,激发学生对哲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哲学素养。
二、知识点讲解2.1 哲学的基本问题概述2.1.1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指哲学探讨的核心问题,包括存在、知识、价值、理性、心灵、语言等问题。
2.1.2 哲学的基本问题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古希腊的形而上学、中世纪的宗教哲学、近现代的科学哲学等。
2.1.3 哲学的基本问题涉及广泛领域,如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具有跨学科的特点。
2.2 哲学的基本问题分类2.2.1 存在论:探讨实体的本质、存在的方式、存在的意义等问题。
2.2.2 认识论:探讨知识的来源、性质、限制等问题。
2.2.3 价值论:探讨价值的本质、价值判断的标准、价值的实现等问题。
2.2.4 理性论:探讨理性的本质、理性的能力、理性的局限等问题。
2.2.5 心灵论:探讨心灵的本质、心灵与身体的关系、心灵的认识能力等问题。
2.2.6 语言论:探讨语言的本质、语言与现实的关系、语言的表达能力等问题。
三、教学内容3.1 哲学的基本问题概述3.1.1 介绍哲学的基本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哲学的核心议题。
3.1.2 通过具体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哲学基本问题的实际应用。
3.1.3 讨论哲学基本问题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哲学思维分析问题的能力。
3.2 哲学的基本问题分类3.2.1 分别介绍存在论、认识论、价值论、理性论、心灵论和语言论等基本问题,让学生了解不同哲学领域的特点。
3.2.2 以具体哲学家的观点为例,分析不同哲学流派的基本问题及其分歧。
3.2.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设计
《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一、教学课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授课班级:高中一年级课时安排:1课时课型:授新课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识记哲学的哲学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理解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运用哲学的基本问题和人们生活的关系(二)能力目标使学生初步具有自觉运用哲学的基本问题的观点认识、分析和把握社会生活现象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本课学习,了解哲学发展的历史,明确哲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生活、学习中自觉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三、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 1、哲学的基本问题 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二)教学难点:哲学的基本问题四、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问题探究法、教师讲解法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第一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而整个世界包括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那么在哲学研究的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认识等很多的问题上,有没有贯穿哲学发展始终的基本问题呢?如果有应该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么这节课所要探讨的问题。
请大家思考一下。
(二)讲授新课教师:好了,我想请几位同学回答一下刚才老师提问的问题。
学生:回答。
教师:很好,刚才有的同学说到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的,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思维和存在的问题,也可以说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的问题。
那好既然知道了哲学的基本问题,那他包括哪些内容呢?教师:范缜大家知道吧,他是南朝齐、梁时唯物主义的哲学家和无神论者。
在梁武帝宣布佛教为国教后,他扔坚持反对佛教,并著《神灭论》。
他从“形神相即”和“形存则神存,形灭则神灭”的根本命题出发,论证形体和精神的关系的问题。
那好,我想问大家一下,这里的形是什么呢?学生:形是指物质存在的东西。
教师:很好,我们把它归纳成是物质。
(物质,副板书)那么,上面的神指的是什么呢?学生:回答教师:所谓神指的是思维的现象,我们归纳成是意识(副板书意识)。
《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设计
《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存在论、认识论、价值论和逻辑学。
2. 帮助学生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在人类思维和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哲学素养,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哲学的基本问题概述哲学的定义和起源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分类2. 存在论问题实体的概念实在论与唯心论的争议存在的本质和起源3. 认识论问题知识的定义和分类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真理的标准和性质4. 价值论问题价值的本质和起源伦理学的原则和理论美学的基本问题5. 逻辑学问题逻辑学的定义和作用命题逻辑和谓词逻辑论证的有效性和invalidity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相关概念和理论。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哲学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哲学知识。
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哲学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交流能力。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了解他们的理解和思考情况。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3. 写作练习:评估学生的哲学短文,包括逻辑性、清晰性和深度。
五、教学资源1. 教科书:《哲学导论》或相关哲学教材。
2. 参考书籍:提供相关的哲学著作和论文,供学生深入研究。
3. 网络资源:提供哲学相关的网站和在线课程,帮助学生获取更多信息。
4. 哲学案例集:收集一些哲学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六、教学进程1. 第一周:介绍哲学的基本问题概述,包括哲学的定义和起源,以及哲学的基本问题分类。
2. 第二周:讲解存在论问题,包括实体的概念,实在论与唯心论的争议,以及存在的本质和起源。
3. 第三周:探讨认识论问题,包括知识的定义和分类,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以及真理的标准和性质。
4. 第四周:研究价值论问题,包括价值的本质和起源,伦理学的原则和理论,以及美学的基本问题。
2.1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设计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
3.学生在分析现实问题时,难以将哲学基本问题的思考方法与实际相结合。
(三)教学设想
1.采用情境教学法,以生活案例导入,激发学生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兴趣和思考。
-例如:从学生身边的实例出发,探讨“物质与意识的关系”,让学生认识到哲学基本问题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6.注重课后辅导,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有针对性的学习建议和指导。
-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个性化的辅导,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难点,提高学习效果。
7.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将哲学基本问题的思考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组织社会调查、参观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哲学基本问题的思考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每个小组整理讨论成果,形成一篇小组讨论报告,报告中需包含:话题背景、讨论过程、主要观点、结论及建议。
4.阅读拓展:
-阅读一篇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经典著作或学术论文,如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等。
-撰写阅读笔记,总结文章的主要观点、论证方法以及对自己的启示。
5.课堂展示:
-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哲学基本问题,准备课堂展示。
2.讨论主题:
-哲学基本问题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与联系;
-存在与本质、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在生活中的应用。
3.汇报交流:每个小组选派代表,汇报本组的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补充。
(四)课堂练习
在课堂练习环节,我将设计以下练习:
1.选择题:针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知识点,设计选择题,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质疑的精神,使他们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3.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他们认识到哲学基本问题对于国家、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1〈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案(专业)
知识与能力:解释哲学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理解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为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使学生初步具有自觉运用哲学基本问题理论认识分析和把握社会生活现象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问题探究、体验感悟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体验正确处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对于我们的生活和学习等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哲学基本问题与生活的关系
课前预习
一完成填空: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二者________________ 的问题;其二是二者 _____________ ■勺问题。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划分的依据是____________ 。
认为 _____ 决定 _____ 的,属于唯物主义;认为 _______ 决定_______ 的,属于唯心主义。
4认为思维__________ 存在,就是认为二者有同一性,这种观点被称为 _________ 论;如认为思维 ________ 存在,就是否认二者的________ 性,这种观点被称为 _______ 论。
5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时人们在生活与实践中_____________ ■勺基本问题。
6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___________ 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7人类从事的活动主要归结为两类:一是________ ;二是 _______ 。
二者说到底都要解决一个共同的问题是 _________ 。
8哲学从总体上探讨_______ 的关系。
9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___________ ,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和 ______ 决定着它们__________ 的回答。
二尝试构建本框题的知识结构图
课堂测试
、单选: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理论与实际的关系问题C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B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 D .
唯物与唯心的关系问题
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
A 、是否承认存在决定思维
B 、是否承认思维反映存在
C、是否承认世界是可以正确认识的
D、是否承认人能不能认识和改造世界
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意识和物质的辩证关系问题
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D.思维决定存在,还是存在决定思维
4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都会面对处理工作计划与工作实际的关系,这在哲学上就是处
理()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C.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D.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5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
A.是否承认意识能否正确反映物质
B.是否承认存在决定思维
C.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D.是否承认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A.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B.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
C.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D.存在即被感知
7 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是()
A.思维决定存在的问题
B.存在决定思维的问题
C.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8.“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这种观点属于()
A •怀疑论 B.可知论
C .不可知论 D.唯心主义
9 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是()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一元论和二元论
10. 下列各项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是()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②思维能否产生理论
③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
④思维能否正确地反映存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二、多选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 物质与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
B 存在与思维的关系问题
C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
D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问题
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包括()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B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C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D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3下列观点属于唯心主义的是()
A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B 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C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能的
D 物是观念的集合
三、判断: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课后作业:
1 你认为处理好学习计划和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重要吗?为什么?
2 材料:哲学家名言集锦
1)天下无独燃之火,世间安得有无体独知之事(王充)
2)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贝克莱)
3)气者,理之依也(王夫之)
4)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子夏)
5)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被人的头脑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马克思)思考:上述观点反映的共同问题是什么?哪些属于唯物主义?哪些属于唯心主义?它们共同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