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1

合集下载

《孙权劝学》课文原文

《孙权劝学》课文原文

《孙权劝学》课文原文
孙权劝学
【原文】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lù)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suì多音字)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

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

”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

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朗读节奏】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
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的原文及译文

《孙权劝学》的原文及译文

《孙权劝学》的原文及译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试题资料、作文大全、语文资料、公文资料、素材资料、古诗文、教案大全、近义词、反义词、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test questions,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Chinese materials, official documents, material materials, ancient poetry, teaching plan encyclopedia, synonyms, antonym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孙权劝学》的原文及译文《孙权劝学》的原文及译文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言。

七下语文《孙权劝学》原文

七下语文《孙权劝学》原文

七下语文《孙权劝学》原文一、原文《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二、注释1.初:当初,起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

2.谓……曰:谓,告诉;连用表示“对……说”。

3.今:当今。

4.当涂:当道,当权。

5.掌事:掌管政事。

6.辞:推托。

7.以:介词,用。

8.务:事务。

9.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10.岂:难道。

11.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治,研究。

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等书。

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12.邪:通“耶”,语气词,表示反问或疑问的语气。

13.但:只,仅。

14.当:应当。

15.涉猎:粗略地阅读。

16.见往事:了解历史。

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17.耳:语气词,表示限制语气,罢了。

18.多务:事务多,杂事多。

务,事务。

19.孰若:与……相比如何;谁像(我)。

孰:谁,哪个;若:比得上。

20.益:好处。

21.乃:于是,就。

22.始:开始。

23.就学:指从事学习。

就,单独翻译为从事。

24.及:到了……的时候。

25.过:到。

26.论议:讨论议事。

27.大:非常,十分。

28.惊:惊奇。

29.者:用在时间词后面,不译。

30.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31.非复:不再是。

复:再,又。

32.吴下阿蒙:指在吴下时的没有才学的吕蒙。

吴下,指吴县,如今江苏苏州。

阿蒙,指吕蒙,名字前加"阿",有亲昵的意味。

现指才识尚浅的人。

33.士别三日: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

三:几天,这里指“几”。

士,读书人。

34.即:就。

35.更:另,另外。

36.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刮目:擦擦眼。

《孙权劝学》原文,译文及注释

《孙权劝学》原文,译文及注释

《孙权劝学》原文,译文及注释《孙权劝学》原文:子晋见东吴孙权,曰:“晋家世为文学之家,胸藏千卷之书,今独不见所废乎?”权曰:“世主好武,吾安敢以文学干扰其志。

”子晋曰:“文学者,世之宝也。

往者魏武帝以明理之故,舍世之宝而专思武功智谋之事,使数世之后,千里之内,无一文学者。

后世人以为愚闇,则以亡国。

千里之内,无一文学者,吾甚病焉。

君若能使当世之人,皆以文学称贤,使人与日俱进,则吾世受其福也。

”权曰:“夫学者,人之本也,而教化之资也。

古之君子,以文学为事,未有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者也。

今诸葛亮、周瑜等文学者多为世所称,表面南面而不厌其繁,其志不在众人所在,可谓学者矣。

而此等之人,正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

夫学者修身齐家,而后治国平天下,非学者之本意也。

以学者之资,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事,此则差矣。

夫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勿玩好;及其长也,血气已定,而未有功业者,勿与之业;及其贵也,未有功业者,勿与之国。

”此乃人欲得为贵者之心也。

夫学者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此则饰品也,非学者之本也。

夫学者之本,以学者之资,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事也。

夫学者之本,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事,而后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功。

夫孔子曰:“君子不慮也,不慮而后知者也。

”夫学者之本,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事,而后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功,此则学者之本也。

今汝学者,顾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事而已,此则差矣。

夫学者之本,当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事,而后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功。

今汝学者,为事而已,此则差矣。

夫学者之本,当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事,而后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功。

今汝学者,为事而已,此则差矣。

”注:《孙权劝学》是《三国演义》中的一段对话,取自孙权劝说魏国的学者子晋。

孙权以此劝学之意,表达了他对学者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性的看法和对时代学风的批评。

劝学者要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本,实践于事才能成为真正的学者。

孙权劝学全文注音版带解释

孙权劝学全文注音版带解释

《孙权劝学》全文及注音版: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注音版:chū,quán wèi lǚméng yuē:“qīng jīn dāng túzhǎng shì,b ùkěbùxué!”méng cíyǐjūn zhōng duōwù。

quán yuē:“gūqǐyùqīng zhìjīng wéi bóshìyé!dàn dāng sh èliè,jiàn wǎng shìěr 。

qīng yán duōwù,shúruògū?gūcháng dúshū,zìyǐwéi dàyǒu suǒyì。

”méng nǎi shǐjiùxu é。

jílǔsùguòxún yáng ,yǔméng lùn yì,dàjīng yuē:“qīng jīn zhěcái lüè,fēi fùwúxiàāméng !”méng yuē:“shìbi ésān rì,jígēng guāmùxiāng dài ,dàxiōng héjiàn shìzhīw ǎn hū!”sùsuìbài méng mǔ,jiéyǒu ér bié。

《孙权劝学》译文(精选15篇)

《孙权劝学》译文(精选15篇)

《孙权劝学》译文(精选15篇)《孙权劝学》译文篇1选自《资治通鉴》孙权劝学:司马光文本译文原文文本起初,吴王孙权对大将吕蒙说道:“你现在身当要职把握重权,不行不进一步去学习!”吕蒙以军营中事务繁多为理由加以推辞。

孙权说:“我莫非是想要你钻研经史典籍而成为学问渊博的学者吗?只是应当广泛地学习学问而不必去深钻精通。

你说要处理很多事务,哪一个比得上我处理的事务呢?我经常读书,自己感到获得了很大的收益。

”吕蒙于是开头学习。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行不学!”蒙辞以军中多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等到东吴名将鲁肃路过寻阳,与吕蒙研争论说天下大事,鲁肃听到吕蒙的见解后特别惊异地说:“你如今的才能谋略,已不再是过去的东吴吕蒙可相比的了!”吕蒙说:“对于有志气的人,分别了数日后,就应当擦亮眼睛重新看待他的才能,老兄你为什么发现事物的变化这么晚呢!”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好友,然后告辞而去。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警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2023/10/01《孙权劝学》译文篇2孙权劝学教学目的:1.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2.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3.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4.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

教学过程一、导入:“开卷有益”这个成语是说读书对人们大有好处。

本文讲了一个有关读书的故事。

三国时,孙权手下的名将吕蒙大字不识几个。

孙权劝他,你现在当权,不行以不读书。

吕蒙听了孙权的劝说,开头学习,后来果真大有进步。

二、作家作品简介本文选自《资治通鉴》,题目是编者加的。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即为统治阶级供应政治借鉴。

【初中文言文】《孙权劝学》原文及翻译

【初中文言文】《孙权劝学》原文及翻译

【初中文言文】《孙权劝学》原文及翻译
原文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
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小怒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塞曰:“士别
三日,即为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仁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
当初,吴王孙权对吕蒙说道:“你现在身居要职掌控重权,不能不进一步回去自学!”吕蒙因为军中事务繁多予以辞让。

孙权说道:“我难道就是想你研究经书[1]而沦为学识
渊博的学者吗!只要借阅一下历史就行了。

你说道你事务拥挤,谁比得上我处置的事务多呢?我常常读书,自己深感存有非常大的收益。

”于是吕蒙就已经开始自学。

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讨论天下大事,(鲁肃听到吕蒙的见解后)非常惊奇地说:“以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已不再是当年的那个东吴阿蒙了!”吕蒙说:“与有志向
的人分别几日,就要擦擦眼睛重新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于是,鲁肃拜见吕
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后才告别。

期望同学们通过这篇译者对这篇文章存有更好的认知。

《孙权劝学》原文、译文及赏析

《孙权劝学》原文、译文及赏析

《孙权劝学》原文、译文及赏析《孙权劝学》是宋代诗人司马光所作,此文记叙了三国时期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而使才略有了惊人的长进,并令鲁肃为之叹服、与之“结友”的故事,说明了人应当好学、只要肯学习就会有进步的道理,突出了学习重要性。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孙权劝学》原文、译文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孙权劝学宋代:司马光撰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

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颇多。

”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吴下时的没有才学的阿蒙了!”吕蒙说:“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就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好友后分别了。

文言知识通假字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通“耶”,语气词。

表反问语气。

卿今当涂掌事。

当涂:“涂”通“途”,道路,仕途。

亦作当权。

词类活用1.蒙辞以军中多务辞:状语后置,名词作动词。

2.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之:主谓取独。

一词多义以:蒙辞以军中多务。

(介词,用)自以为大有所益。

(认为)当:但当涉猎。

(应当)当涂掌事。

(掌管)见:见往事耳。

(了解)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认清)古今异义(蒙辞以军中多务)辞:古义:推辞。

今义:告别,不接受,解雇。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孤:古义:古时候王侯的自称,我。

《孙权劝学》 原文及译文

《孙权劝学》 原文及译文

《孙权劝学》原文及译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试题资料、作文大全、语文资料、公文资料、素材资料、古诗文、教案大全、近义词、反义词、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test questions,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Chinese materials, official documents, material materials, ancient poetry, teaching plan encyclopedia, synonyms, antonym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孙权劝学》原文及译文《孙权劝学》原文及译文《孙权劝学》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

《孙权劝学》翻译及原文

《孙权劝学》翻译及原文

《孙权劝学》翻译及原文孙权劝学原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翻译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事务,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

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你说军务繁多,谁像我?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

”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吕蒙说:“读书人(君子)分别几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了,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鲁肃就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

注释(1)初:当初,起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

(2)权:指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浙江富阳)人,黄龙元年(公元222年)称王于武昌(今湖北鄂城),国号吴,不久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

229年称帝。

(3)谓……曰:谓,告诉;连用表示“对……说”。

(4)吕蒙: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汝南富陂(今安徽省阜南县东南)人。

(5)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6)今:当今。

(7)当涂:当道,当权。

(8)掌事:掌管政事。

(9)辞:推托。

(10)以:介词,用。

(11)务:事务。

(12)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13)岂:难道。

(14)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治,研究。

“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等书。

(15)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16)邪(yé):通“耶”,语气词,表示反问或疑问的语气。

(17)但:只,仅。

(18)当:应当。

孙权劝学逐字逐句翻译

孙权劝学逐字逐句翻译

孙权劝学逐字逐句翻译《劝学》是《荀子》一书的首篇。

又名《劝学篇》。

劝学,就是鼓励学习。

本篇较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理论和方法。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好的孙权劝学逐字逐句翻译,欢迎大家参考学习哦!原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语气词,通“耶”)!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lù)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suì多音字)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

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

”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

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朗读节奏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注释1、初:当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

2、权:指孙权,字仲谋,黄龙元年(公元222年)称王于建业(今江苏南京),国号吴,不久迁都武昌(今湖北鄂城)。

229年称帝。

孙权劝学原文翻译

孙权劝学原文翻译

孙权劝学原文翻译孙权(182年-252年),东吴的开国皇帝,也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他秉持着勤学苦练的原则,对教育非常重视,并亲自撰写了一篇名为《孙权劝学原文》的文章,以鼓励人们努力学习。

下面是这篇原文的翻译。

《孙权劝学原文》吾观昔人者,不贰道精诚也!故尽信书,则如滴水之穿石;尽念事,则如涌泉之不绝。

与其为富贵之主,不如为逊谦之臣也;与其暂取利益,不如永做人德也。

无以言欺人,无以貌骗人,皆以正心正意为重。

睹物思理,观道得失,亲切心指引,志向明扶持。

盖以此,方能践履职务,化导万民,协调社稷繁荣。

故曰:“嗟乎!一一德远耳。

”德有天地之配,有人伦之循。

为人臣者,务以忠诚为助,以廉洁为德,而后可谓尽忠之臣也。

孔子有言:“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此言以子孙效贤桃李之道也。

为人处世,莫过于恪守道德原则,不负人心,用诚心实意,与人交往,际遇多舛不失本调,方可为善人。

动则本分有应,静则思得成戒。

司马迁《史记》中言:“为人于身,为官于世”,即此之意也。

心怀忠孝之德,方能心意和合,使内外相顺,无有乖背之事。

“夫孝悌之至者,母若之爱其子,渊涓之辰日新,而天地之所以明。

”孝悌为人之根本,亲情之深邃,孝者至于乎尽瘁,忠者至于乎升官。

故吾子孝敬父余之日也,孝则不贰;奉母之年,慈则不害。

怀之必矣,忠志倍加之,则优昙于众,菲薄为能。

圣人有云:“苟日新,其日新也。

”此言以导人修身立业之意也。

故吾子天性委婉恭谨,体认好学,志向自此宏远。

读书之法,未深著韵,孔子云:“温故而知新。

”此乃广识厚养之门径也。

读史则可以知兴替之变,训诲则可以了解道德之理。

能够读书,则安居乐业,有善则举之,有不善则改之。

读书而不思考,则犹如白白逝去,虚度年华;思考而不读书,则犹如闭门塞窦,失去了解大千世界之机。

故曰:“石可镂以为盟,木可雕以为谏。

”体认到经典文献中的玄奥道理,抱持严谨的学风,方能树立起崇高的道德追求。

吾子心志高远,光明磊落,知行合一。

《孙权劝学》课文翻译及注释

《孙权劝学》课文翻译及注释

《孙权劝学》课文翻译及注释孙权劝学孙权在东吴时期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统帅,他注重教育,非常重视培养人才。

以下是《孙权劝学》的课文翻译及注释。

孙权曰:“吾有疾病,非命也。

往年之间,常闻雅志,闻而欣然,甚有愧色。

虽未之深晚,先投於文教,非特为社稷桑梓计也。

思所闻道之治身治国之术,随意编次,以示方士。

有须眉及诸恩意之士,宜积心养性之事。

”翻译:孙权说:“我身体有疾病,并非命中注定的。

在过去的时光里,我经常听到有人追求高尚志趣的事情,听到后感到非常欣喜,但也为自己的无知感到惭愧。

虽然学问并没有深入到我心灵的最深处,但我先投身于文学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国家社稷的利益。

我思考所听到的关于治身以及治国之道的学说,将它们编排整理成一本书,以供有志之士参考。

对于那些须眉之间以及我所怀有情谊的人,我劝他们要培养心性。

”注释:1. 吾有疾病: 吾,代词,指孙权自己;疾病,指孙权所患的疾病。

2. 往年之间: 指过去的时光。

3. 雅志: 高尚的志向、抱负。

4. 欣然: 欣喜、高兴。

5. 愧色: 指因为自己的无知而感到惭愧的表情。

6. 深晚: 深入到心灵的最深处。

7. 先投於文教: 孙权先投入到文学教育当中。

8. 社稷桑梓: 指国家社稷的利益。

9. 治身治国之术: 关于个人修养和国家治理的方法。

10. 方士: 指有志之士、有才能之士。

11. 须眉: 指有志之士。

12. 养性: 培养人的品性和思想。

孙权的这段劝学之言,展示了他极高的教育观念和培养人才的决心。

他强调了追求高尚志向的重要性,并表露了自己对自己无知的懊悔之情。

他将投身于文学教育,并以此编纂书籍,希望有志之士能够从中受益。

他还鼓励那些有才能和恩德的人,要努力培养自身的品性和思想。

这段课文让我们看到了古代领导者孙权对教育的重视,以及他对于人才培养的独特见解。

好的教育不仅能够提升个人修养,更能够为国家社稷的繁荣发展做出贡献。

因此,我们也应该像孙权一样,重视教育,注重培养自身的品性和智慧。

文言文《孙权劝学》翻译

文言文《孙权劝学》翻译

文言文《孙权劝学》翻译《孙权》简练生动,用不多的几句话,就使人感受到人物说话时的口吻、情态和心理,既可见孙权的善于劝学,又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其中鲁肃与吕蒙的对话富有情趣,尤其值得玩味。

下面我们为你带来文言文《孙权劝学》翻译,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孙权劝学朝代:宋代作者:司马光撰【原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拼音】chū ,quán wèi lǚ méng yuē :“qīng jīn dāng tú zhǎng shì ,bú kě bú xué !”méng cí yǐ jun1 zhōng duō wù 。

quán yuē :“gū qǐ yù qīng zhì jīng wéi bó shì xié ?dàn dāng shè liè ,jiàn wǎng shì ěr 。

qīng yán duō wù ,shú ruò gū ?gū cháng dú shū ,zì yǐ wéi dà yǒu suǒyì 。

”méng nǎi shǐ jiù xué 。

jí lǔ sù guò xún yáng ,yǔ méng lùn yì ,dà jīng yuē :“qīng jīn zhě cái luè ,fēi fù wú xià ā méng !”méng yuē :“shì bié sān rì ,jí gèng guā mù xiàng dài ,dà xiōng hé jiàn shì zhī wǎn hū !”sù suí bài méng mǔ ,jié yǒu ér bié 。

孙权劝学的翻译注释

孙权劝学的翻译注释

孙权劝学的翻译注释孙权劝学的翻译注释孙权劝学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

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孙权劝学的翻译注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原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语气词,通“耶”)!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lù)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suì多音字)拜蒙母,结友而别。

注释1、初:当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

2、权:指孙权,字仲谋,黄龙元年(公元222年)称王于建业(今江苏南京),国号吴,不久迁都武昌(今湖北鄂城)。

229年称帝。

3、谓:告诉,对……说,常与“曰”连用。

4、卿:古代君对臣或长辈对晚辈的爱称。

5、今:现在。

6、涂:同“途”。

当涂掌事:当涂,当道,即当权的意思。

掌事,掌管政事(异议:当涂:地名)。

7、辞:推托。

8、多务:事务多,杂事多。

务,事务。

9、孤:古时候王侯的自称。

10、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经”指四书五经,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11、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12、但:只,仅。

13、涉猎:粗略地阅读14、见往事:了解历史。

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15、乃:于是,就。

16、及:到了…的时候。

17、过:到;到达。

18、寻阳:县名,现在湖北黄梅西南。

19、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20、非复:不再是。

21、大兄: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

22、但:只,仅。

23、孰若:谁比的上;谁像(我)。

孰:谁,若:像。

24、就:从事。

25、遂:于是,就。

26、士别三日:有抱负的人分别几天。

三:几天,这里指“少”(与常见的“多”的解释不同)。

《孙权劝学》原文翻译及赏析

《孙权劝学》原文翻译及赏析

《孙权劝学》原⽂翻译及赏析《孙权劝学》原⽂翻译及赏析 初,权谓吕蒙⽈:“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孤岂欲卿治经为博⼠邪(语⽓词,通“耶”)!但当涉猎,见往事⽿。

卿⾔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以为⼤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lù)肃过寻阳,与蒙论议,⼤惊⽈:“卿今者才略,⾮复吴下阿蒙!”蒙⽈:“⼠别三⽇,即更刮⽬相待,⼤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suì多⾳字)拜蒙母,结友⽽别。

译⽂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

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我)⾃认为(读书对我)有很⼤的好处。

”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

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和有抱负的⼈分开⼀段时间后,就要⽤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朗读节奏 初,权/谓吕蒙⽈:“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孤/岂欲卿/治经为博⼠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

卿⾔/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以/为⼤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惊⽈:“卿/今者才略,⾮复/吴下阿蒙!”蒙⽈:“⼠别/三⽇,即更/刮⽬相待,⼤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别。

词语翻译 1、初:当初,这⾥是追述往事的习惯⽤词。

2、权:指孙权,字仲谋,黄龙元年(公元222年)称王于建业(今江苏南京),国号吴,不久迁都武昌(今湖北鄂城)。

229年称帝。

3、谓:告诉,对……说,常与“⽈”连⽤。

4、卿:古代君对⾂或长辈对晚辈的爱称。

5、今:现在。

6、涂:同“途”。

孙权劝学原文翻译及赏析

孙权劝学原文翻译及赏析

孙权劝学原文翻译及赏析孙权劝学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宋代·司马光撰《孙权劝学》译文及注释译文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

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颇多。

”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吴下时没有才学的阿蒙了!”吕蒙说:“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就应当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你知晓事情怎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好友后分别了。

注释初:当初,起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

权:指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浙江富阳)人,黄龙元年(公元222年)称王于武昌(今湖北鄂城),国号吴,不久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

229年称帝。

谓……曰:谓,告诉;连用表示“对……说”。

吕蒙: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汝南富陂(今安徽省阜南县东南)人。

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今:当今。

当涂:当道,当权。

掌事:掌管政事。

辞:推托。

以:介词,用。

务:事务。

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岂:难道。

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邪(yé):通“耶”,语气词,表示反问或疑问的语气。

但:只,仅。

当:应当。

涉猎:粗略地阅读。

见往事:了解历史。

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耳:语气词,表示限制语气,罢了。

多务:事务多,杂事多。

务,事务。

孰若:与……相比如何;谁像(我)。

孙权劝学的课文

孙权劝学的课文

孙权劝学原文、翻译及赏析【作者】司马光【朝代】宋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出自部编版七年级下《孙权劝学》译文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事务,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

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你说军务繁多,谁像我?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

”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吕蒙说:“读书人(君子)分别几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了,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鲁肃就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

赏析:孙权劝学赏析该文是根据先前的史书改写的。

因先前的史书已有较详细的记载,而又无新的史料可以补充,所以文章是根据从略的原则对先前史书的有关记载进行改写的。

文章篇幅小,仅119字,虽极简略但剪裁精当,不仅保留了原文的精华和故事的完整性,而且以更精练的文笔突出了人物的风采,是一篇成功的改写之作。

记叙了三国时期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而使才略有了惊人的长进,并令鲁肃为之叹服、与之“结友”的故事,说明了人应当好学、只要肯学习就会有进步的道理,突出了学习重要性。

该文以对话为主,其他内容均简说或不说。

如对吕蒙的学习情况,仅以“蒙乃始就学”一句加以概括,至于他读了哪些书,又如何用功则只字未提。

后文中吕蒙二人的谈话,只用一句“与蒙论议”来交代,两人谈论的是什么话题,吕蒙的哪些见解让鲁肃起敬的都略去不写。

详略的安排极其精当。

孙 权劝学文言文翻译

孙 权劝学文言文翻译

孙权劝学文言文翻译《孙权劝学文言文翻译》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下面我们来对这篇文言文进行翻译: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辞。

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自认为有很大的好处。

”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等到鲁肃经过寻阳的时候,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就应当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你知晓事情怎么这么晚呢!”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然后分别了。

这篇短文通过孙权劝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

孙权作为一国之主,他没有以权势压人,而是现身说法,言辞恳切。

他先是指出吕蒙“当涂掌事”,责任重大,不可不学;然后又以自己为例,说明读书大有益处,让吕蒙无法推辞。

这种劝说方式既体现了孙权对下属的关心和期望,又展现了他的睿智和亲和力。

吕蒙一开始以“军中多务”为借口拒绝学习,但在孙权的劝说下,他认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于是“乃始就学”。

从这里可以看出吕蒙是一个能听取他人意见、知错能改的人。

鲁肃的“大惊”和“刮目相待”,从侧面烘托出吕蒙学习后的巨大进步。

而吕蒙的“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则充满了自信和自豪,也表现出他对学习成果的肯定。

在当今社会,学习依然是非常重要的。

无论是为了提升个人素养,还是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我们都应该保持学习的热情和习惯。

就像吕蒙一样,只要肯学,什么时候都不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孙权劝学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与课文相关的作品及人物
2、学会使用工具书理解文言词语(重点)
3、掌握疏通文言句意的方法(难点)
4、理解课文的内容并有自己的感悟
二、学习过程
【自主预习】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但.()当涉猎
(3)见.()往事耳
(4)自以为
..()大有所益
(5)及.()鲁肃过寻阳
(6)即更.()刮目相待
(7)蒙乃.()始就学
(8)权谓.()吕蒙曰
2.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古今意义。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博士: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
(2)见往事耳
往事: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
(3)但当涉猎
但: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
(4)孰若孤
孤: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
4.古代文言文中的许多语句是成语的重要来源,请根据下面两句话的意思,在本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并分别用成语造句。

①比喻人学识尚浅。

()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另眼相看,用新眼光看人。

()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翻译下列句子。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卿言多务,孰若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即更刮目相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大兄何见事之晚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1)《孙权劝学》选自《》,《》是(朝代)主持编纂的一部通史,记载了从到五代1362年间史事。

(2)文中“治经”中的“经”指《》《诗》《》《》《春秋》等书。

【文本精析】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写出怎样的语气?表现孙权怎样的心理?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写出怎样的语气,表达怎样的心情?
3.“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所益。

”这样说有何作用?
4.“卿今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表现了鲁肃当时怎样的神情和心理?说明了什么?
5.“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6.“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提高训练】
鲁肃过蒙屯下
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

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

”遂往诣蒙。

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

”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

肃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

”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时蒙与成当、宋定、徐顾屯次比近,三将死,子弟幼弱,权悉以兵并蒙。

蒙固辞,陈启顾等皆勤劳国事,子弟虽小,不可废也。

书三上,权乃听。

蒙于是又为择师使辅导之其操心率如此。

(《三国志·吕蒙传》节选)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过:(2)诣:(3)就:(4)悉:
2.用“/”给下列句子断句。

于是又为择师使辅导之其操心率如此
3.句子翻译
(1)将何计略以备不虞?
译文:
(2)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

译文:
4.鲁肃为什么和吕蒙“结友”?
答:
5.联系课文《孙权劝学》,谈谈你对吕蒙的看法。

答:
【拓展延伸】
1.你读了这篇短文有什么感想?在日记本上写一篇读后感;
2.查找摘记有关读书、学习的诗句、格言。

参考答案
【自主预习】
1. (1)推辞、事务、(2)只、(3)了解、(4)认为、(5)等到、(6)重新、(7)才、(8)对……说
2.邪(yé):通“耶”,语气词,表反问涂:通“途”,道路。

3.(1)“博士”,古义是“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官”,今义是“学位的最高一级”的意思;(2)“往事”,古义是“历史”,今义是“过去的事情”的意思;(3)“但”,古义是“只”,今义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

(4)“孤”,古义:古时王侯的
自称。

今义:孤独4.①吴下阿蒙,如果不努力学习,将来可就要成为吴下阿蒙了。

②刮目相待,几天不见,她的谈吐竟然如此不凡,真让人刮目相待。

5.①我难道想要你钻研经书当博士吗!②你说事务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③以你现在的才干、谋略来看,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④就要重新用新的眼光对待。

⑤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 6.(1)《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编年体战国(2)《易》《书》《礼》
【文本精析】
1.用双重否定的形式写出坚决的语气,神态郑重严肃,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严厉中又流露出关心与期望,希望吕蒙能胜大任。

2.前一句“邪”表示反问的语气,可译为“吗”,对吕蒙辞学有责备、恼怒之意。

强调并不是要吕蒙研究儒家经典,当专管经学传授的学官,而是另有目的(以古鉴今);后一句中“耳”表限制语气,可译为“罢了”。

这句说得语重心长,言辞恳切,足见对吕蒙的关心与爱护。

3.从自己的切身体会来谈,是现身说法。

鼓励吕蒙求学,可谓语重心长,言辞恳切。

这番话表现出孙权善劝。

他对吕蒙既有严格的要求,又有殷切的希望,既责备吕蒙的不争、无志,又透出关怀爱护之心那种庄重而语重心长的神态斑然可见。

4.表现出鲁肃当时十分惊奇的神态,吕蒙的变化使鲁肃既吃惊,又不自禁地发出赞叹。

这句话从侧面反映了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惊人的长进。

5.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的接应,说明了人也在不断变化,不能拿老眼光看待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也表现出吕蒙颇为自得的神态。

6.这句话表现了吕蒙为自己的进步深感了到自豪,并不是埋怨鲁肃。

“乎”表示感叹的语气,相当于“啊”。

吕蒙与鲁肃的对话有一种调侃的趣味。

显示了两人的真实性情和融洽的关系,表明在孙权劝说之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

【提高训练】
1.(1)经过,(2)到,(3)走近,(4)全、都。

2.于是又为择师/使辅导之/其操心率如此3.(1)(你)打算用什么计策来防备意外情况呢?(2)我不知道你的才能和谋略竟到了这种地步。

4.鲁肃起初对吕蒙不屑一顾,在和吕蒙交谈后,被他的才能和谋略所折服,于是,与他“结友”而别。

5.此题为开放性题目。

(1)勤奋好学;(2)勇而有谋略,识军计。

(此答案仅在参考,只要说的有理即可。


【拓展延伸】
2、①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②书到用时方恨少。

③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④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⑤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⑦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⑧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⑨知识就是力量。

⑩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