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中汉语借词的跨文化交际分析
英汉语之间借词的跨文化对比研究
结论中大多数的英汉互借词都是用于表示英汉特有文 化的词汇.英语中的大多数汉语借词是按我国的普通话音 译而形成的,当 然 也 有 少 部 分 由 汉 族 中 的 地 方 方 言 演 变 而 来,其中还包括侨居海外的华人用语. 而 汉 语 中 的 英 语 借 词 大多数是根据英语读音规则音译成 汉 字 的. 另 外,英 汉 互 借 词语中有一部分是音译和意译相结合的混合借词.
○ 外语教学与研究
������������������������������������������������������������������������������������������������������������������������������������������������������������������������������������������������������������������������������������������������������������������������������������������������������������������
英汉词语互借对跨文化交流的影响
2002019年40期总第480期ENGLISH ON CAMPUS英汉词语互借对跨文化交流的影响文/张艳秋 尤广杰【摘要】当不同国家和民族相互往来与交流时,其所用语言就会或多或少受到其他语言的影响, 并从其他语言中借用某些有用的成分,英汉词汇中出现了大量的新词新义。
本文将主要探讨英汉词语互借对跨文化交流的影响,从语言学、语用学及跨文化交际学的角度对英汉词汇借用现象进行梳理和剖析,指出英汉词语借用必将随着跨文化交流的发展而发展,也必将促进各民族间的跨文化交流。
【关键词】英汉互借词;语言接触 ; 跨文化借用; 跨文化交流【作者简介】张艳秋(1970.4-),女,回族,吉林市人,大连民族大学,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跨文化交际。
尤广杰(1979.10-),女,满族,辽宁大连人,大连民族大学,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基金项目】2019年大连民族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一般项目:新《外语国标》视野下高校英语专业培养两个“创新”为核心的英语教学改革,课题编号:YB2019043。
期曾被音译为“卡通”,后意译为“动画片”,一直流行了几十年, 而近年来, 却又以“卡通”一词取而代之。
(2) 半音半意: 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复合外来词, 可以分为两类。
一是前半部分采用音译, 后部分采用意译, 如: 呼啦圈( hulahoop)、因特网( internet) 、唐宁街( Downing street) 等。
另外一种是前半部分采用意译, 后半部分采用音译, 如: 文化休克( culture shock) 、水上芭蕾( water ballet) 、奶昔(milkshake) 等。
(3) 音译附加汉语语素:谢耀基指出现代汉语的多种构词方式中, 以附加法( 即词缀法) 受西欧语言影响最为显著。
现代汉语不只是被动地接受外来的对译词缀, 而且是主动地把外来词重新分解成语素,其中一些分解了的语素逐渐虚化而成为很有生命力的词缀, 如现代汉语的词缀“-巴”源于英语借词/巴士( bus),能派生出许多词如:大巴、中巴、小巴、冷气巴等等。
英汉语之间借词的跨文化对比研究_李育卫
第20卷 第1期长 春 大 学 学 报Vol.20 No.1 2010年1月JOURNALOFCHANGCHUNUNIVERSITYJan.2010 收稿日期:2009-08-30基金项目:楚雄师范学院引进人才科研启动项目(06-YJRC07)作者简介:李育卫(1973-),男,云南楚雄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应用语言学研究;牛励强(1959-),男,吉林白山人,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词汇语义学与认知语言学研究。
英汉语之间借词的跨文化对比研究李育卫1,牛励强2(1.楚雄师范学院外语系,云南楚雄675000;2.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吉林长春130117)摘 要: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借词涉及政治、经济、科技、语言、哲学等诸多领域。
在对英、汉语之间的借词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后发现,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时存在词汇空缺,不同的文化背景、地理环境、历史变迁、科学技术及其发展水平等因素导致了英、汉借用领域中存在较大差异。
英汉互借方式的探讨,对英语词汇教学、跨文化交际、英汉词汇研究和掌握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借词;分布领域;形成特点;拼写规则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3907(2010)01-0052-03 借词(loanwords或borrowedwords),也称外来词,是指一个民族的语言吸收或借用另一个民族的语言中的某些词汇的语言现象[1]。
从古至今,不同民族之间的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移民杂居、战争征服、政治交往都必然导致不同语言的接触。
有了语言接触,语言间的词汇借用就不可避免。
当一个民族的词汇系统中没有合适的词来表示另一个民族的语言中的新事物、新现象、新概念等的时候,往往采用吸收外来词的方法来丰富本民族的语言,以增强其表达能力[2]24。
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在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也毫不例外。
如今,随着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全球化”趋势,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在政治、经济、贸易、科学技术、文化教育、旅游观光等方面的交往日益密切,从而进一步导致了英汉两种语言的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造成英汉语相互间借词日益频繁和递增。
英语中汉语借词的特征分析
英语中汉语借词的特征分析
汉语与英语是世界上广泛使用的两种语言,两种语言之间互相影响和借鉴是一种文化
交流的表现。
英语中汉语借词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这些借词具有一定的特征与特点。
一、音译和义译结合
二、与中国文化、饮食、体育相关
英语中的汉语借词大多与中国的文化、饮食、体育相关,如“kung fu”(功夫)、“zen”(禅)、“qigong”(气功)、“dim sum”(点心)、“chopsticks”(筷子)、“noodles”(面条)、“wok”(炒锅)、“panda”(熊猫)、“feng shui”(风水)等。
汉语中的文化元素在世界范围内有一定的影响力,这些汉语借词也是中国文化的一种
输出形式。
三、带有特定意义
英语中的汉语借词通常带有特定的意义,这些意义可能与汉语原词汇的语义有所不同。
例如,“chop suey”(杂烩菜)在汉语中是一种荪菜,但在英语中是一个听起来有趣的
词汇,被用来描述一种杂烩的烹饪风格,“kowtow”(磕头)在汉语中是一种尊敬的表示,而在英语中则指某人向他人卑躬屈膝。
四、融汇口语、语言和文化的元素
英语中的汉语借词融合了口语、语言和文化的元素,这些借词的使用频率也让它们成
为英语语言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例如,“ping pong”(乒乓球)、“long time
no see”(好久不见)等
总的来说,英语中的汉语借词充分反映了汉语和英语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这些借词不
仅丰富了英语的表达方式,同时也让人们更加认识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跨文化交际背景下英语对汉语词汇的影响分析
跨文化交际背景下英语对汉语词汇的影响分析1. 引言1.1 跨文化交际背景下英语对汉语词汇的影响分析As languages evolve and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English has directly affected Chinese vocabulary through loanwords and borrowings. The influx of English terms has enriched and diversified the Chinese lexicon, providing new ways to express concepts and ideas. Indirectly, English has influenced Chinese vocabulary through cultural exchanges and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shaping the way Chinese speakers communicate and interact with the world.2. 正文2.1 英语对汉语词汇的直接影响一些专业名词和新兴行业的术语也常常直接借用英语词汇。
网络、IT、金融等领域的术语几乎都是直接从英语中借词而来的。
这些词汇的引入,不仅满足了交流和沟通的需求,还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互相交流和融合。
英语对汉语词汇的直接影响还体现在一些日常用语和口语中。
“有戏”、“酷”、“赞”等这些新词的流行也是受到英语文化影响的结果。
这些词汇的流行使得汉语更加生动活泼,更富有时代感,也更贴近年轻人的生活和思维方式。
英语对汉语词汇的直接影响丰富了汉语的表达方式,丰富了汉语的内涵,同时也为中外文化的交流搭建了桥梁。
这种现象既体现了跨文化交际的必然性,也促进了语言的发展和繁荣。
2.2 英语对汉语词汇的间接影响英语的间接影响还表现在汉语词汇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上。
构词法中的借词跨文化交流的词汇融合
构词法中的借词跨文化交流的词汇融合构词法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的是词语形态的生成和变化规律。
在词汇的构成中,借词是一项普遍存在的现象,尤其在跨文化交流中,不同语言之间的词汇融合更加突出。
本文将探讨借词在构词法中的作用以及在跨文化交流中的词汇融合现象。
一、借词在构词法中的作用借词是指一种语言从另一种语言中引入一部分词汇,并加以适应、拓展或转化的现象。
借词在构词法中起着丰富语言词汇、弥补表达空缺的作用。
通过借词,一种语言能够吸收其他语言中的新概念、新事物,并将其融入本民族的日常生活中。
在语言发展过程中,借词是一种常见的现象。
比如,英语从法语中借入了大量的词汇,如“champagne”(香槟酒)、“ballet”(芭蕾舞)等。
这些借词丰富了英语的词汇资源,使得英语可以更好地表达法语文化中独特的概念和事物。
借词还可以促进不同语言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通过借词,不同语言的人们可以更轻松地进行跨文化交流,减少沟通障碍。
在全球化的今天,借词在跨国交流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跨文化交流中的词汇融合现象在跨文化交流中,词汇融合现象尤为突出。
随着经济、科技和文化的交流,不同国家之间的借词现象变得越来越频繁。
这些借词不仅丰富了语言的词汇资源,还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例如,日本在与欧美国家的交流中,大量借入了英语词汇,如“コンピュータ”(计算机)、“ハンバーガー”(汉堡包)等。
这些借词让日本人在表达计算机技术和西方快餐文化时更加方便准确。
同时,在词汇的融合中,日本也创造出了一些独特的日式英语,如“サラリーマン”(白领),“エアコン”(空调)等。
同样,中国在与外国的交流中也出现了大量的借词现象。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在科技、商业等领域不断借入英语词汇,如“手机”、“电脑”、“网购”等,这些借词不仅方便了中国人的生活,也让外国人更容易理解和接纳中国的文化。
总结起来,跨文化交流中的词汇融合现象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
英语中汉语借词的特征分析
英语中汉语借词的特征分析【摘要】本文主要讨论了英语中汉语借词的特征,分析了汉语借词在英语中的应用情况以及其特点。
通过对音译与意译、语义转移和语音转换等方面的分析,揭示了汉语借词在英语中的独特之处。
同时探讨了汉语借词对英语语言的影响,并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通过总结,可以得出结论,汉语借词不仅丰富了英语词汇,也反映了中西文化交流的深厚历史。
这些分析对于深入了解跨文化交流和语言借用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英语中汉语借词、特征分析、音译、意译、语义转移、语音转换、影响、研究展望、总结、汉语借词在英语中的应用情况1. 引言1.1 研究背景汉语和英语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语言之一,其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汉语借词在英语中的应用逐渐增多,成为两种语言之间交流的重要桥梁。
对于语言研究者来说,深入探讨英语中汉语借词的特征和规律,能够更好地促进两种语言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本文旨在对英语中汉语借词进行系统的分析与研究,以揭示汉语与英语之间语言交流的特点和规律,为两种语言之间的深入交流提供理论支撑。
通过对汉语借词在英语中的应用情况、特征分析以及音译与意译等方面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两种语言之间的联系和影响,为跨文化交流提供更为丰富的语言资源和信息。
1.2 研究目的Through this study, we hope to explore the reasons behind the adoption of Chinese loanwords in English, as well as the linguistic processes involved in their incorporation into the English lexicon. Additionally, we seek to investigate the semantic and phonetic changes that occur when Chinese loanwords are borrowed into English, and how these changes may reflect broader cultural and social trends.1.3 研究意义The study of Chinese loanwords in Englis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several reasons. Firstly, it sheds light on the cultural exchange and interac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English-speaking world, providing insights into the historical and contemporary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regions. Secondly, understanding the use of Chinese loanwords in English can help language learners and researchers better comprehend the linguistic diversity and complexity of both languages. Thirdly, the analysis of Chinese loanwords in English can contribute to the fields of linguistics,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sociolinguistics,offering new perspectives on language borrowing, adap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across different cultures. Additionally, studying Chinese loanwords in English can also enhance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promote mutual understanding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speakers. Overall, investigating the phenomenon of Chinese loanwords in English is not only academically valuable but also socially and culturally relevant in our globalized world.2. 正文2.1 汉语借词在英语中的应用情况汉语借词在英语中的应用情况十分广泛和多样化。
英语中汉语借词的特征分析
英语中汉语借词的特征分析
汉语借词是指英语中被借用自汉语的词语。
借词是语言之间的交流和融合的现象,它
表明不同语言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互动。
英语中汉语借词的特征分析如下:
1. 音译词
义译是指在外来语中,将原词的意思翻译成该语言的文字,以表达该语言缺乏相应的
等效词语。
英语中借用的汉语词语中大量为义译词,例如,“feng shui”(风水)、“qi”(气)、“yin yang”(阴阳)等。
3. 单音节借词
英语中借用的汉语词语中,单音节词占据大部分,例如,“jade”(玉)、“khan”(汗)等。
这是由于汉语中许多名词、动词、形容词都是单音节构成的。
英语中也借用了一些多音节的汉语词语,如“kung fu”(功夫)、“dim sum”(点心)、“chop suey”(杂碎)等。
这些多音节词语的主要特征是含有许多汉语的口音和韵律特征。
5. 意象词
许多英语中借用的汉语词语都是意象词,即依据其写法形成印象和意象的词语。
例如,“dragon”(龙)、“foo dog”(石狮)等词语形象生动,能够在英语中独立存在和发挥作用。
6. 服务业词汇
汉语在服务业领域拥有丰富的专业词汇,例如:“dim sum”(点心)、“kung fu”(功夫)等。
这些词汇在英语中大量使用,成为了英语菜单、电影、武术等领域中的专业
术语。
总之,英语中汉语借词丰富多样、形式多样,反映了中英两种语言之间的深厚交流和
影响,同时也为中西方两种文化的相互理解和交流提供了便利。
《2024年英语中的汉语借词研究——接触语言学视角》范文
《英语中的汉语借词研究——接触语言学视角》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跨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语言间的相互影响和融合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
其中,英语中的汉语借词便是这一现象的生动体现。
本文将从接触语言学的视角出发,探讨英语中的汉语借词现象,旨在揭示其背后的语言演变机制、文化交流机制及其对跨文化交流的促进作用。
二、汉语借词在英语中的现状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英语中融入了大量的汉语借词。
这些借词涉及科技、文化、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成为英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tea”(茶)、“fu”(福)、“kung fu”(功夫)等,都是广为人知的汉语借词。
这些借词不仅丰富了英语的词汇量,还为英语带来了新的表达方式和文化内涵。
三、接触语言学的视角接触语言学是研究不同语言之间相互接触、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学科。
从接触语言学的视角来看,英语中的汉语借词现象反映了两种语言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这种互动不仅包括语言的借入和输出,还涉及到文化、社会和心理等多个层面的交流。
四、汉语借词的演变机制(一)历史演变汉语借词进入英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
在早期,由于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需要,一些汉语词汇被引入到英语中。
随着时间和文化的演变,这些借词逐渐被英语所接纳并融入其词汇体系。
(二)语言机制在语言机制的层面,汉语借词的演变得益于语言的类推和引申等规则。
例如,一些汉语词汇在进入英语后,通过类推和引申等规则产生了新的含义和用法,从而丰富了英语的词汇体系。
五、文化交流机制(一)文化交流的桥梁汉语借词作为两种文化之间的桥梁,传播了不同文化的信息。
通过这些借词,英语使用者得以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方面,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二)多元文化的体现汉语借词在英语中的广泛使用,体现了英语的多元文化特性。
这些借词不仅丰富了英语的词汇量,还为英语带来了新的表达方式和文化内涵,使其更具包容性和多元性。
六、对跨文化交流的促进作用(一)促进跨文化理解与沟通汉语借词有助于英语使用者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和思想,从而促进跨文化理解和沟通。
英汉语之间借词的跨文化对比研究
借词 (onw rs或 br w dw rs , 称 外 来 1 od a or e od ) 也 o
( ) 乐 、 曲 、 乐 :ru ( 胡 ) pp ( 3音 戏 娱 eh 二 , i 琵 a
词, 是指一个 民族的语言吸收或借用 另一个 民族的 语言中的某些词汇的语 言现象… 。从古至今, 不同
( ) gne g( 参 ) R n i ia ( 民 1 ) 阳 ,isn 人 , e m n R bo 人 3报
等; () 7 服饰 和 衣料 :ia/ci a/censm ( qpo h— o hoga 旗 p 袍 )S nY t e ut 中山装 )等 ; ,u a Snsi( () 8 气候 、 气 : unwu rgnB a Fsvl 节 D a /Dao ot et a i ( 午节 ) MdA tm eta ( 端 , i—uu nFsvl 中秋 节 )teSr g i , pi h n
日益频 繁和 递增 。 因 而 , 究 这 一 课 题 具 有 相 当 的 研
实 用价 值 。
( 豆腐 ) M o i( 台) u gh gt 龙井 茶 ) , at 茅 a ,L nci a( n e
等; ( ) 医 用 语 、 名 和 报 刊 名 :i ( ) yn 6 中 书 yn 阴 ,ag
化比较研 究后 发现 . 汉两种语 言在表 达时存在词 空缺 , 英 1 2 不同的文化背景、 地理 环境 、 史变迁、 学技 术及其 发 历 科 展 水平等 因素导致 了英 、 汉借 用领域 中存在较 大差异 。英汉互借 方式 的探 讨 , 英语 词 ; 教 学、 文化 交际、 汉 对 1 2 跨 英 词汇研 究和掌握 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 关键 词 : 借词 ; 分布领域 ; 形成特点 ; 拼写规则 中图分类 号 : 0 H3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 号:09— 9 7 2 1 ) 1 0 5 0 10 30 (0 0 0 — 0 2— 3
跨文化交际背景下英语对汉语词汇的影响分析
跨文化交际背景下英语对汉语词汇的影响分析1. 借词英语对汉语词汇影响最深远的方式是通过借词。
借词是指一种语言从另一种语言中借用某些词汇的现象。
许多英语词汇已经成为中文的一部分,如手机、网络和WiFi等。
这些词汇在中文语境中得到广泛使用,使得人们在跨文化交际时更加便利。
同时,借词也通过汉化的转写和意译,逐渐融入到中文词汇中。
2. 影响语法英语的语法结构与汉语有很大的不同,而在一定程度上,英语对汉语的语法结构产生了影响。
例如,英语中的“倒装句”对汉语的句子结构产生了借鉴,人们开始习惯使用“地球何时停止转动?”这样的倒装语序。
同时,英语习惯使用省略句式,如“I'mgoing to the mall, wanna come?”这种短语式的表达也逐渐在汉语中得到应用。
英语和汉语的语音体系有很大的差异,英语的元音和辅音比汉语更多,发音也更加复杂。
然而,随着中文使用者增加英语学习的数量,英语的语音也开始影响汉语的语音系统。
例如,一些英语单词的发音被中国人接受,并且成为中文的一部分,如“boss”、“OK”等。
二、英语对汉语词汇的利弊分析1. 利益英语对汉语词汇的影响使得中文更加便于跨文化交际,增加了人们与世界各地的沟通和交流。
同时,英语的语法结构和语音对中文的学习和运用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随着英语影响的深入,中文更加丰富,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2. 损失英语对汉语词汇的过多借用有可能造成中文语言本身的削弱。
许多中文词汇逐渐被英语借词所替代,可能导致中文词汇贫乏。
同时,对于一些不了解英语的人来说,借词会造成信息传达的不便,甚至误解。
三、结论英语对汉语词汇的影响已经深入到中文语言中,这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虽然英语借词给中文带来了方便,但也需要警惕其对中文语言本身的影响。
对于中文语言的发展和保护,我们需要更多地关注汉语自身的丰富性和特点,并且在跨文化交际中注意语言之间的区别和沟通。
浅谈英语中的汉语借词及其文化阐释
浅谈英语中的汉语借词及其文化阐释" 论文关键词:借词;地域特征;语法特征;文化信息论文摘要:词汇互借是各种语言所共有的现象。
英语在发展过程中吸纳了众多的汉语倩词,借入方式不拘格,所折射出的文化色彩斑瀚,独具特色,而且有其深刻的文化成因。
在追根溯源中把握汉语借词的地城特征、语法特征和文化内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运用这些借词进行交际。
一、引言在浩如烟海的现代英语词汇中,80%以上借自其他语言,其中相当一部分直接借自汉语,并显现出汉语所特有的地域特征、语法特征和文化底蕴。
本文拟就英语中汉语借词的这些特征及其文化成因作一阐释,以期总结出一些带有共性的东西,从而更深刻地揭示其内在规律和文化内涵,并在更高层次和更深意义上对英语中的汉语借词加以理解和应用。
归根结蒂,“语言教学应以词汇为中心进行”,而“从教学中的实际情况看,词汇能力低是我国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障碍之一。
”二、英语中汉语借词的地域特征(一)源于中国地域文化或传统文化的借词这类借词大多来自政治、宗教和历史人物等诸多方面,浸润着浓郁的中国地域文化特色。
如yamen(衙门),Mandarin(满大人),Lohan/Arahat/arhat(罗汉),Guanyin/Kwanyin(观音、观世音),Taoism(道教),lama(喇嘛),lahu(拉枯族,拉枯语),Confucius(孔子),Mencius(孟子),Zh Yuan-chang(朱元璋),Suua Yat-sen(孙逸仙)等。
语言源于生活,又反映生活。
一些反映中国人民政治生活的词语也相继进入了英语。
如paper-tiger(纸老虎),ta-tzu-pao(大字报),capitalist-roader(走资派),iron-rice-bowl(铁饭碗).Red Guard(红卫兵),work-point(工分),great leap forward(大跃进),big-pot-rice(大锅饭),the New Long March(新长征),xiahai(下海),take a tight grasp of big ones and let loose small ones(抓大放小;Time,sep.5,1997)。
英汉语相互借词与跨文化交际_杜曾慧
2008年第4期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总第80期英汉语相互借词与跨文化交际杜曾慧(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基础课部,江苏 南京 210016)摘 要:借语的出现是语言交流中文化融合和语言发展的必然产物。
借词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纽带和桥梁的作用。
从英汉相互借词的结构构成方式和文化心理上分析其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借词;跨文化交际;语言发展中图分类号:H3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604(2008)04-0047-04语言作为社会交际工具,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语言之间相互借用是语言发展的一个普遍现象。
借词被誉为 异文化的使者 [1],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纽带和桥梁的作用。
借语的出现是语言交流中文化融合和语言发展的必然产物。
任何语言都做不到自给自足,只有通过不断借用别的语言成分才能得到丰富与发展。
英语如此,汉语也不例外。
汉语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借用外来词,特别是英语词,由来已久。
汉语借用外来词的历史可追溯到汉代,葡萄、石榴、苜蓿、狮子等都是那时从西域传入的词语。
而英语作为一种国际通用的语言,实际上每个国家都能为英语提供新词。
事实上, 英语中80%以上的词汇借自其他语言 (Encycloped i a Am ericanna,Vo.l10,1980:423)[2],这其中就有相当一部分借自汉语。
一、英语借词的主要构成方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交往日益增多,国外大量的新事物、新思想不断涌入人们的生活当中,从而掀起了又一次吸收外来词的浪潮。
汉语吸收英语词汇主要有下面几种。
(一)意译近些年来出现在汉语中的源自英语的意借词很多,如快餐(fast food)、休闲(le i s ure)、代沟(genera-ti o n gap)、软着陆(soft l a nding)等。
当英语词义在汉语中空缺时,汉语往往借助翻译的手段来增加新词语,如白领(wh ite co ll a r),并扩展了粉领、钢领、黑领、红领、金领、蓝领、小白领等词,从而赋予了 领 以十分明确的新义。
英语中的汉语借词研究
英语中的汉语借词研究英语作为全球最广泛使用的语言之一,不断吸收着来自其他语言的词汇。
其中,汉语借词在英语词汇中占据了一定的比例。
本文旨在探讨英语中汉语借词的研究。
一、汉语借词的来源汉语借词主要来自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饮食、习俗等领域。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来源:1、传统文化词汇在英语中,有很多来自中国传统文化的词汇,如“风水”(feng shui)、“太极”(taiji)等。
这些词汇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理念和思想。
2、历史事件和人物中国历史上的事件和人物也成为了英语中汉语借词的来源。
例如,“丝绸之路”(silk road)、“功夫”(kung fu)等。
3、饮食文化中国的饮食文化对英语词汇也有很大的影响。
例如,“饺子”(dumpling)、“豆腐”(tofu)等。
4、习俗和社会现象中国的一些习俗和社会现象也被引入英语词汇中,如“红包”(red envelope)、“大妈”(dama)等。
二、汉语借词的途径英语中的汉语借词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1、直接借用一些汉语词汇直接被借用到英语中,如“功夫”、“太极”等。
这些词汇往往能够完整地表达中国文化的精髓,容易被英语使用者理解和接受。
2、音译借用一些汉语词汇通过音译的方式被借用到英语中,如“风水”被音译为feng shui。
这些词汇虽然不是直接借用,但是在英语中仍然保留了其发音和意义。
3、意译借用一些汉语词汇通过意译的方式被借用到英语中,如“饺子”被意译为dumpling。
这些词汇虽然不是直接借用,但是能够准确地表达中国文化的内涵。
三、汉语借词的影响英语中汉语借词的出现,不仅丰富了英语词汇,还加深了西方国家对中国文化的了解。
以下是一些汉语借词的影响:1、文化交流汉语借词的出现,为中西方文化交流提供了一种重要的途径。
通过这些借词,西方国家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社会现象等方面。
2、语言发展汉语借词的出现,为英语词汇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这些借词不仅丰富了英语的表达方式,还促进了英语的发展和演变。
英语中汉语借词的特征分析
英语中汉语借词的特征分析随着中英两国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英语中出现了大量的汉语借词。
汉语借词在英语中的使用越来越多,这不仅丰富了英语的词汇,也反映了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本文将从音系、形态、语义和语用等多个方面对英语中汉语借词的特征进行分析。
音系特征汉语借词在英语中通常保留了其原汉语的音韵特征,如“k”, “ch”, “zh”,这些音素在英语中并不存在,因此在汉语借词中仍然保留。
“kung fu”(功夫),“chop suey”(杂碎),“Mao Tse-tung”(毛泽东),都保留了原本汉语特有的声音。
这些声音在英语中是不常见的,但是通过汉语借词的形式被引入到英语中,从而给英语带来了一种新的韵味。
汉语的声调也是汉语借词的一个特征。
“feng shui”(风水),“qigong”(气功),这些词在英语中保留了其原汉语的声调,这也使得汉语词汇在英语中更具特色。
形态特征汉语借词在英语中的形态特征主要表现在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等词类上。
在名词方面,汉语借词通常保留了其原词性,并没有进行词类转换。
“kowtow”(磕头),“typhoon”(台风),这些词在英语中仍然是名词,没有发生词类转换。
再“kung fu”(功夫),“qipao”(旗袍),这些词也是名词,没有发生变化。
在动词方面,汉语借词在英语中也保留了其原有的动词特征。
“kowtow”(磕头),“karaok”(卡拉OK),这些词在英语中仍然是动词,并没有发生词类转换。
语义特征汉语借词在英语中的语义通常保留了其原有的意义。
“kowtow”(磕头)在英语中的意义与汉语中的意义基本一致,都指向人们在中国传统礼仪中的一种行为方式。
又如,“kung fu”(功夫)在英语中的意义也与汉语中的意义相近,都指代中国武术的一种形式。
而且,汉语借词在英语中的意义有时候还会扩展和转换。
“karaok”(卡拉OK)在英语中的意义不仅仅是在中国传统的卡拉OK表演上使用,还可以指代一种娱乐形式。
跨文化交际背景下英语对汉语词汇的影响分析
跨文化交际背景下英语对汉语词汇的影响分析【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在跨文化交际背景下,英语对汉语词汇的影响情况。
首先探讨了英语词汇在汉语中的应用情况,包括借词现象和意义的影响。
接着分析了英文习语在汉语中的运用以及英语对汉语口语的影响。
最后总结指出,跨文化交际带来的英语词汇丰富化,但也需因材施教,同时拓展研究英语借词在汉语中的影响。
通过深入研究英语对汉语词汇的影响,可以更好地促进跨文化交际的发展,同时为语言学习者提供更广泛的词汇资源。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英语、汉语、词汇、影响、借词、习语、口语、丰富化、因材施教、研究。
1. 引言1.1 跨文化交际背景下英语对汉语词汇的影响分析英语对汉语词汇的借词现象也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两国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英语借词在汉语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这种现象既为汉语词汇增添了新的元素,也给汉语的语言体系带来了一些挑战。
如何正确地处理这种借词现象,使其既能满足社会需求,又不影响汉语的纯正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 正文2.1 英语词汇在汉语中的应用情况在科技领域,大量的英语科技术语已经被引入到汉语中,比如"Internet"、"software"、"smartphone"等。
这些词汇在汉语中被广泛使用,方便了不少人理解和表达相关概念。
在商务领域,英语商务词汇也在汉语中有着广泛的运用,如"marketing"、"branding"、"management"等。
这些词汇的引入,使得商务交流更加便利和高效。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英语词汇也渗透到了汉语中,比如"OK"、"cool"、"coffee"等。
这些词汇已经成为了许多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词汇。
英语词汇在汉语中的应用情况是多种多样的,无论是在专业领域还是日常生活中,英语词汇的影响都不可忽视。
从跨文化交流看语际词汇借用
摘要:词汇借用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受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的双重影响,既有规律性又有任意性,在跨文化交流中起着重要作用。
它见证了文化间交流不断加深的历史过程,同时也体现出人们对其它文化的态度。
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文化只有互相包容,相互学习,才能共同繁荣,创造出更加灿烂辉煌的人类文明。
关键词:跨文化交流;词汇借用;态度词汇借用,顾名思义,是指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直接借用其它文化词汇的语音和/或词形及词义。
从人类文明之初至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代社会,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始终没有间断过,并且变得越来越深刻,越来越广泛。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自然条件、思维方式、知识信仰、道德法律和风俗习惯等各方面的差异造就了风格迥异的文化,同时也构成了词汇借用的客观依据。
本文从跨文化交流角度出发对词汇借用的特点、原因及作用进行分析和总结,并以其作为支点探讨应对其它文化采取何种态度。
一词汇借用的主要特点文化间直接借用的词汇大多是名词,这主要是因为名词是命名各种事物、概念的词类且容易融入到借入语的语法结构中。
当然借用也发生在动词、形容词、副词等其它词类上,只不过频率要小得多。
词汇借用开始时一般都发生在某一特定的领域、阶层或行业中,随着交流的加深逐渐得到普及。
如汉语借用的英文词汇“windows”开始时只在电子行业中使用,随着电脑的普及现在已家喻户晓。
尽管“windows”很难被收入辞典,但是它却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对电脑有了解的人都能使用这个词。
词汇借用主要涉及词汇的三个方面,即语音、词形和词义。
从语音上看,受使用场合和使用者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人们一方面尽量模仿源语言词汇的发音,另一方面会对发音进行调整以适应借入语的音位系统。
拿英语从法语中借入的“résumé”一词举例。
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英汉大词典》共提供了四种“résumé”的读音,分别是/’rezju:mei/, /’rez mei/, /reiz ’mei/ 和/rezju:’mei/。
跨文化交际背景下英语对汉语词汇的影响分析
跨文化交际背景下英语对汉语词汇的影响分析英语对汉语词汇的影响体现在汉语词汇的借词现象上。
在跨文化交际中,随着英语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和影响,不少英语词汇被直接引入汉语中,并成为了汉语词汇的一部分。
这些借词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词汇数量,也为汉语的表达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手机”、“网络”、“电脑”等词汇都是从英语中借用的,这些词汇的引入丰富了汉语词汇的表达方式,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对新事物的接受和使用情况。
这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过度借词可能导致汉语词汇的质量下降,同时也可能对汉语语言本身的特色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英语对汉语词汇的影响体现在汉语词汇的意义扩展上。
在跨文化交际中,英语词汇的意义和用法经常会对汉语词汇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些英语词汇在汉语中的使用可能比在英语中更加灵活和广泛。
“cool”这个词在英语中一般用来形容天气凉爽或者表示不屑,但在汉语中,这个词已经衍生出了更多的用法,比如用来形容人或者事物时尚、时髦或者赞扬的含义。
这种意义的扩展为汉语的表达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也丰富了汉语的表达方式。
英语对汉语词汇的影响体现在汉语词汇的造词能力上。
由于英语的影响,汉语在跨文化交际中不断吸收、吸取外来词汇的特点,也促进了汉语词汇的创造能力。
在跨文化交际的背景下,汉语词汇可以通过借词、合成、转化等方式来创造新的词汇,从而丰富了汉语词汇的表达方式。
一些新词如“吐槽”、“懒癌”、“碰瓷”等都是在跨文化交际中新创造出来的词汇,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下社会的生活和文化现象,也展现了汉语造词的活力。
跨文化交际背景下,英语对汉语词汇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英语借词、词义扩展、造词能力以及规范化和标准化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汉语词汇的使用和演变。
在这种影响下,汉语词汇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得到了提高,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如何在跨文化交际的背景下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汉语文化,保持汉语词汇的独特性和魅力,是当前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希望通过不断地研究和探讨,汉语词汇能够在跨文化交际中更好地发展和传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语中汉语借词的跨文化交际分析
作者:李璐娜
来源:《神州·上旬刊》2020年第06期
摘要:随着经济与文化的全球化发展,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各项活动越发频繁、交流越发紧密。
语言作为交际沟通的桥梁,不同国家文化交流时受到新文化影响的首先就是语言。
在中国与外国的交往过程中,不同语言的融合加速了不同国家文化交流的进程,“借词”也随之而产生。
借词作为跨文化交际的桥梁,减少了不同国家的人由于文化差异、历史差异、地域差异以及发展差异所带来的沟通上的障碍,使得交流更加简单易懂。
本文就英语中汉语借词的特点以及构成方式进行分析,由英语中汉语借词的存在和影响引申到跨文化交际中,并简述了借词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关键词:借词的意义;跨文化交际;借词的构成
语言是交际与沟通的工具,会随着交际沟通的需求而发展和变化。
在中西方交流的过程中,相互借词是语言交融产生的一种现象,也是文化与历史交融的一种体现。
这种跨文化的语言交际在从外界引入词汇时,也会将这个词汇的所承载的外界文化引入到本土中来,从而对本土文化产生影响。
无论是语言还是文化,都是通过不断地融合才能越来越丰富。
随着中国的飞速发展,国际影响程度的加深,英国从中国“借”的词语也越来越多,这不光体现了汉语词汇的博大精深,也体现了中国文化对于西方英语国家的文化影响越来越深入。
所以汉语借词对于跨文化交流有着重要的指导与研究意义。
一、汉语借词的意义
借词又被称为外来词,指一种语言从另一种语言进行词汇的引用的现象。
自古以来,为满足地域的变迁、人群的杂居、战争的发生和不同种族的交流需求,语言的借用一直存在。
汉语中借词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至汉朝。
跟人类的生活需求相关,最早的借词大多跟食物有关,比如中文中的石榴、葡萄等词。
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的全球化,交流的需求大大提高,当一种语言无法表达一种高频次发生的新现象或者具有重要意义的新事物时,借词就会随之而发生,从对方的语言中借鉴可以描述这一现象或事物的新词汇,使人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这一新鲜事物。
现如今,随着中国的飞速发展,在世界舞台站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之对于世界各个领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由于中国与西方国家的人口交流日益增大,英语与汉语的影响程度与渗透程度也随之增加,并且如今的借词不光出现在饮食方面,而是出现在经济、政治、贸易等的各个方面[1]。
然而英语的汉武借詞数量依然不多,而且仅有少数词汇在西方国家广泛的使用,剩下的大多数借词仅在特定的语境下出现,大多数意译借词如果脱离了特定的语境许多外国朋友仍然无法理解。
所以随着中西方交流的频度增加借词现象也随之增加,借词不但担负着语言交流的重任,还承载着文化的交流,但是汉语借词在英文的使用中仍然有待加强。
二、汉语借词的构成
英语从汉语中借词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根据不同的需求背景,英语中的汉语借词有着多种的构成方式。
(一)音译方式
音译作为吸收汉语最快速最直接的方式,是英语中汉语借词最常见的构成方式之一也是最早使用的借词方法。
由于中国地域广大,音译会受到方言的影响。
例如:bashing(诗经)、Huston(胡同)等音译自当时的官话,cums haw(感谢)等音译自厦门方言,sycee(银锭)等音译自广东方言等。
(二)意译方式
意译的借词构成方式多用于中国特色的专有词语的翻译,用英语的自有词汇将新引入的中国特色词汇进行意义的表达,使得西方的人对于中国文化更好的理解。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意义的词汇也随之增多。
例如:纸老虎被直接翻译为paper tiger,百花齐放被直接翻译为all flowers bloom together,丢脸,丢面子被直译为lose face,经济特区被意译为special economic zone,精神文明被意译为spiritual civilization,一国两制被意译为the”one country,two system”policy等。
(三)混合译方式
以混合翻译方式构成的汉语借词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这类词同时使用了意译和音译的两种翻译方式,在极大程度保留中国特色的情况下,也结合了西方人的理解程度。
例如:北京烤鸭被翻译为Peking roast duck,砖茶被翻译为brick tea,桐油被翻译为tung oil等。
三、英汉借词对于文化的影响
英语中汉语借词已经出现了一千多年,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然喜欢和学习汉语,汉语借词的现象也随之而大幅度增加[2]。
随着英语中汉语借词的日益丰富,其对于跨国的文化交流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多元文化交流的基础
由于地域差异和历史以及发展的不同,中西方文化存在很大的差异。
随着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发频繁。
语言是交流的前提,语言的相互借鉴使得文化交流更加容易,借词现象使得不同语言在保留了自身特性的前提下做到了不同语言的融合。
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有许多专有的词汇,在语言交流的过程中,使用多种翻译方式使得西方朋友产生了更好的理解。
(二)不同领域的文化影响
汉语借词现如今已经存在于英语的各个领域,虽然西方国家与中国存在着不少的差异,但由于汉语借词的普及,使得中西方交流更加顺畅。
思想在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下会体现在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上,语言的借鉴是文化交流的第一步。
英语中汉语借词存来已久,这说明了中西方文化一直在持续的融合中。
四、结束语
综上可见,随着世界的发展,词汇是随之不断更新和变化的,也会随着社会的需求不断地进行更新淘汰。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的交流与更替,也意味着不同文化也在发生着整合与变迁。
不同国家的文化和语言存在巨大差异,为了避免由于文化和语言差异造成的沟通障碍,语言的融合尤为重要。
而语言的融合很大程度体现在相互借词中。
借词现象的普遍性和多样性使得中西方在交流方面越发流畅,也使得不同文化更好的融合。
我们乐于见到借词这种跨文化交流的形式,不同的语言相互影响,吸纳精华的部分,淘汰落后无用的部分。
借词是跨文化交流的一种形式,也是跨文化交流的桥梁,中英文借词的研究对于跨文化交际有着积极的影响,我们应推进不同文化借词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育卫,牛励强.英汉语之间借词的跨文化对比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0,20(01):52-54.
[2]杜曾慧.英汉语相互借词与跨文化交际[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4):47-50.
作者简介:李璐娜(1980-)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及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