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种苗生产技术教学大纲
园林树木栽培学教学大纲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课程名称:园林树木及栽培课程代码:06633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园林树木栽培学是研究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移栽定植、养护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技术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
本课程是园林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之一,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根据树木生长发育规律的大小周期,掌握树木从移栽定植及其养护管理的主要栽培环节和技术要领,学会分析树木生长发育中的各种主要矛盾,并提出解决的途径与方法,具备组织和实施树木挖掘、运输、栽植、水肥管理及整形修剪的现场操作和进行相关教学与科研的能力。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园林树木及栽培以园林树木学、土壤学、农业化学、森林气象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生态学为基础理论,是园林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之一。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绪论第1章树木生长发育的生命周期和年周期一、学习目的与要求要求掌握树木个体发育阶段的划分与特点,树体发育阶段分区的原理、依据及其实践意义;树木衰老与复壮的机理。
要求熟记树木年生长周期中的发育阶段、树木的物候、变化规律及其实践意义,重点掌握树木复壮、树木物候变化的规律、落叶树物候期的特点及其与此相应的主要栽培技术措施。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树木个体发育阶段的划分;树体发育阶段分区的依据;树木衰老复壮的机理;树木年生长周期中的个体发育阶段;树木的主要物候期(重点)识记:生命周期;树木个体发育阶段的划分;年生长发育周期理解:树体发育阶段分区的内部条件;春化阶段与光照阶段的意义应用:树木衰老复壮的措施;落叶树年周期中的主要物候期的划分方法、特点及其与周年管理的关系。
(二)树木个体发育阶段的特点;树木的年龄时期;树木年生长周期中的发育阶段和常绿树的物候(次重点)识记:实生树与无性繁殖树木年龄时期的差异;树木年周期中的两个主要发育阶段应用:树木结实大小年现象及怎样克服;物候的形成与应用理解:树木个体发育中年龄时期的划分及其栽培管理要点;常绿树的物候特点(三)树木的衰老(一般)识记:个体发育;物候;物候期;物候相理解:树木幼年阶段的特征;树木幼年阶段变化的控制;树木的物候特性及物候变化的一般规律第2章树木各器官的生长发育一、学习目的与要求要求理解树木的根、茎等营养器官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栽培管理的关系。
种苗工
种苗工《林木种苗生产技术》教学大纲林业技术专业核心课程o:p>《林木种苗生产技术》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高职高专院校林业技术专业必修的专业核心课程。
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林木种苗生产过程中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应用这些知识解决从事本专业林木种苗生产活动中所涉及的林木育种、种子生产经营、苗木培育等生产岗位中存在的问题。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目标1、了解林木育种技术的基本概念,熟悉引种驯化、选择育种、杂交育种、无性系育种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了解《林木种子生产技术规程》的重要内容;熟悉主要造林树种种实的形态特征及林木种子品质检验的基本知识。
3、了解本地区主要造林树种的苗木生长规律,掌握苗木培育的基本理论及苗木调查、出圃的基本知识。
(二)能力培养目标1、掌握林木育种的引种驯化、选择育种、杂交育种、无性系育种的技术。
2、学会鉴定识别本地区主要造林树种及种子品质检验方法。
3、掌握苗木培育及管理、苗木产量和质量调查方法。
(三)思想道德教育目标1、使学生树立起牢固的专业思想,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具有为林业事业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
2、培养学生具有吃苦耐劳、勇于实践、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
3、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遵纪守法和环保意识。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绪论知识点和教学要求了解种苗学的概念、国内外林木种苗生产的历史、现状及发展前景,种苗学在森林培育、城市绿化及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熟悉林木种苗生产技术的研究对象及任务,学习内容与方法,了解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第一部分林木良种繁育技术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选择育种了解优树的概念;掌握优树选择的标准、方法。
2、树木种源和引种了解种质资源试验的类型和方法;熟悉影响引种驯化成效的程序,引种的步骤。
3、杂交育种了解杂交方式,明确亲本选择的方法、原则;掌握控制授粉技术,了解杂种优势及其杂种培育选择和推广应用的前景。
4、田间试验与遗传测定了解田间试验和遗传测定的意义;掌握田间试验与遗传测定的主要技术环节。
《林木种苗生产实习》大纲
《林木种苗生产实习》大纲一、课程概述课程名称(中文):林木种苗生产实习(英文):Seed and Seedling Field Work课程编号:课程学分:0.7学分课程总学时:21学时二、课程内容简介(300字以内)林木种苗生产实习是林学及园林专业本科生非常重要的专业实践内容。
种苗生产操作不仅让学生了解采种、种子催芽、播种、扦插、嫁接、容器育苗等实践环节,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毕业后自主创业,以及就业于苗圃和园林公司十分有益。
其主要任务是掌握苗圃布局原理和实践,熟悉苗木繁育过程。
三、实习目标与要求通过苗圃现有规划调查分析,掌握苗圃地生产区及非生产区的布局原理,合理分布繁殖区、小苗区、移植苗区、大苗区,科学设计苗圃道路、排灌系统。
结合大杨店实习地现有苗木布局及效益分析等,指导学生撰写课程设计论文,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善于综合的能力,同时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系统理解。
通过苗床准备、种子催芽,以及播种、扦插、嫁接等苗木繁育综合性实习,提高学生的育苗能力;通过苗圃实地调查、分析,苗木不同繁殖方法的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技能。
要求学生能独立分析苗圃布局以及苗木出圃效益估算,并操作播种、扦插、嫁接、苗木质量调查等环节,毕业后确实能对苗圃进行设计,并能培育不同类型苗木。
四、实习内容与安排(一)生产实习时间:3天(二)生产实习方式野外实际调查和操作(三)生产实习单位或场所:安徽农业大学农业园(合肥市大杨店)(四)生产实习内容:1.苗圃规划:对现有实验圃地进行调查,分析其合理性,并根据实际自然和管理条件,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尤其根据大杨店土壤实际情况实际操作排灌系统布局,即沟沟相通,保障排水,以免梅雨季节积水死苗。
2. 播种前准备:1)种子催芽:对难以发芽树种进行湿砂层级催芽或者水侵泡或者刻划种皮,为播种做种子准备。
2)整地做床:规范整出适合安徽大部分地区的高床,为播种和扦插育苗做土地准备。
3.苗木繁育:1)采用点播、条播、撒播法进行播种育苗;2)组织学生采制插穗,对容易生根树种扦插育苗;3)以2-3年生小苗为砧木带领学生进行嫁接育苗。
林木种苗生产技术教学课件下载-样章ppt.
三、林木种苗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林木种苗生产技术是一门应用科学,它是 以遗传学、植物及植物生理、土壤与肥料、气 象学、森林生态学等为基础,同时与林木培 育、林业机械、森林保护、生物统计等理论和 技术都有密切的联系。当代科学发展的趋势是 各学科相互渗透,相互依赖。—个学科的发 展,离开其他学科的配合,几乎是不可能的。 因此要学好林木种苗生产技术,必须具备坚实 的现代生物学的基础知识,也需熟练地掌握林 业专门技术。
一、种苗学的概念、任务、内容
1、种苗学概念:是研究繁殖良种、培育壮 苗的理论、方法和苗木繁育技术的一门学 科。是理论与技术并重的一门学问。
2、种苗学的主要内容包括:良种选育;良 种繁育基地;林木种子生产;苗圃地;苗 木培育;苗木抚育管理;苗木出圃及质量 评价。
3、种苗学的主要任务: 研究良种选择、培育、繁殖的途径;研究 用良种繁育壮苗的方法,增加苗木单位产量 和提高苗木质量的技术措施;研究快速繁殖 苗木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措施。
林木种苗生产技术教学课件下载-样章.ppt
林木种苗 生产技术
绪
论
一、种苗学的概念、任务、内容 二、种苗学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林木种苗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四、我国种苗经营的方针政策
பைடு நூலகம் 绪
论
一、种苗学的概念、任务、内容 二、种苗学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林木种苗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四、我国种苗经营的方针政策
四、我国种苗经营的方针政策
历史经验证明,林木种苗事业的发展要依靠 政策、资金和技术三大体系支撑。除林木种苗 生产技术外,我国出台一系列得关于种苗经营 的方针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施 行,标志着我国林木种苗管理步入法制化轨道。 为贯彻落实《种子法》,国家林业局先后出台了9 项部门规章,有12个省(区)出台了《种子法》实 施办法或条例,还有8个省(区)已将《种子法》实 施办法或条例列入立法计划。
【课程大纲】《园林树木栽培学》
《园林树木栽培学》课程大纲一、课程简介课程名称(中文):园林树木栽培学(英文):Aboriculture课程编号:14351067课程学分:5 学分课程总学时:50学时课程性质:专业课二、课程内容简介园林树木栽培学是论述园林树木栽培、养护与管理的理论和技术的学科。
课程内容系统,含盖面大,实践性强,是园林专业核心课程之一。
主要内容包括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苗木培育、观赏树种引种驯化、树木栽植及移植技术、园林树木养护管理、树木整形修剪、园林垂直绿化的理论及技术、古树名木养护与保护、园林树木调查与功能效益评价。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通过理论教学,使学生全面掌握园林树木栽培的生理生态学原理、栽培与养护的技术体系,结合实践教学能够灵活应用理论教学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
教学要求: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课堂讲授、课堂讨论与实践教学并重,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开展合肥地区园林树木栽培与养护的调查分析,通过亲自动手操作,熟练掌握园林树木栽培与养护技能,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根据专业培养计划和课程教学目标要求,本课程教学内容具体如下。
绪论(2学时)一、教学目的与内容:了解园林树木栽培学的概念、发展简史、主要研究内容以及与其它学科的关系,园林树木栽培的发展展望。
重点掌握园林树木栽培学概念及学科主要研究内容。
二、具体课时安排:第一节:园林树木栽培学的概念、发展简史及其研究内容(0.5学时)第二节:园林树木栽培的发展展望(0.5学时)第三节:园林树木栽培学的理论基础及其栽培技术体系(1学时)第一章: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调控(4学时)1、教学目的与要求:树木生长发育周期的概念、生长发育的年周期与生命周期的特点与培育措施;树木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与调节;生长的物质基础及其影响与调控。
2、教学重点与难点:树木不同发育阶段培育目标与技术措施,生长调控理论与技术。
第一节:树木生长环境特点及其影响分析(1学时)第二节:园林树木生长发育规律(1学时)第三节:园林树木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调节(1学时)第四节:园林树木物质生产和分配及其对生长的调控(1学时)第二章: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环境(5学时)1、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园林立地特点及其对树种选择的要求;园林绿地分析与评价方法、途径;园林绿地土壤改良技术。
林木育种学教学大纲
林木育种学教学大纲Genetic Improvement of Forest Tree 课程编号:L1014学时数:40〔课程: 30 试验:10 学分数:2.0适用专业:林学执笔者:康向阳开课学期: 编写日期:2023 年8月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课程性质:林木育种学属于专业课程,为林学专业的必修课。
主要任务:通过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了解国内外林木疗种的进展概况,充分生疏林木良种在国民经济进展中的意义,并初步把握林木育种的根本原理与方法,为学习者今后从事与林木育种争论、品种治理、良种繁育和推广等工作打卜.肯定的根底。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一〕课堂授课局部〔30 学时〕第一章绪论〔2 学时〕1林木育种的性质与任务:了解林木育种的性质及其主要争论内容;学握林木育种的特点、任务。
2林木育种与林业生产:充分生疏林木育种在林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生疏现代林木育种的FI 标。
3林木育种的现状及进展趋势:了解林木育种的进展历史、争论现状以及进展趋势,注重技术对现代林木育种进展的影响及作用等。
其次章林木选育技术根底〔4 学时〕1物种和生物进化:了解牛物进化和白然选样的关系;把握种内多层次变异及其产生缘由。
2影响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索:生疏突变、选择、迁移、遗传漂变等因索对群体遗传平衡的影响。
3遗传参数及其估算:把握遗传力、配介力的性质以及影响选择效果的主要因素。
4选择与选择方法:生疏选择类型及其特点,把握选择方法的分类及其应用;了解育种方法与树种生殖方法的关系。
第三章遗传资源与树木引种〔 4 学时〕1遗传资源:了解树木遗传资源的概念与类别,理解遗传资源与育种资源的区分和联系;把握林木遗传资源的对林木遗传改进的意义与作用。
2生物多样性和遗传流失:了解遗传多样性的意义以及林木遗传资源流失的缘由;了解遗传多样性的主要争论方法。
3林木遗传资源治理:理解林木遗传资源收集、保存、争论和利用的冃的;把握林木遗传资源保存的形式及其适用范围等。
21、林木教学大纲
林木种苗工教学大纲、教学计划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我校种植专业主干专业课程。
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从事林果生产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继续学习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备从事林果生产、服务、经营管理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专项实践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掌握当地主要林果种类的生物学特性、生长发育规律及高产、优质、高效的栽培技术,具有继续学习、立业创新的能力,并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
(一) 知识教学目标1. 掌握建园的基本知识。
2. 掌握林果生产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掌握育苗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4. 初步掌握林果产品品质检验的知识。
(二) 能力培养目标1. 能准确地识别当地主要林果树种10~20种、主要树种的主栽品种和推广的优良品种。
2. 能独立完成优质林果苗木的生产任务,熟练掌握嫁接育苗技术。
3. 掌握当地主栽果树高产、优质、高效技术,掌握当地主栽果树的整形与修剪技术。
4. 学会制订林果周年生产计划。
5. 掌握林果保护地栽培的生产管理技术要点。
(三) 思想教育目标1. 养成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具有热爱农业、服务“三农”的思想。
2.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环境保护意识。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第一单元基础知识能力培养: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果树的分类和形态特性,掌握学习本课程的要求和方法。
第二单元育苗技术教学内容和要求:能力培养: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林果育苗的类型;熟练掌握嫁接育苗、扦插育苗技术;初步掌握播种育苗和组织培养技术;掌握主要林果苗木分级标准和假植技术;学会林果苗的土、肥、水管理技术。
第三单元建园与栽植技术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林果园选址的基本条件,能综合分析评价并正确选择林果园园址;掌握林果园规划与设计的基本方法、果树品种选择和授粉树配置的方法;学会正确选择栽植密度和方法,合理确定栽植时期,掌握果树栽植的全过程及其栽后管理。
林木种苗生产技术教学教案下载-样章doc
林木种苗生产技术教学教案下载-样章.doc一、复习提问1、2、3、二、提问总结第五部分苗木经营管理技术第一讲苗木的等级与调查一、苗木的等级㈠苗木年龄表示苗木的年龄以经历一个年生长周期作为一个苗龄单位,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第1个数字表示苗木在原地上生长的年龄,第2个数字表示第1次移植后培育的年限,第3个数字表示第2 次移植后培育的年限,依次类推。
数字之间用短横线间隔,各数之和即为苗木的年龄。
表示方法举例如下:1-0 表示1年生未移植的播种苗;即一年生苗木。
2—0 表示2年生未移植的苗木,即为留床苗。
1-1 表示2年生移植苗,经过一次移植;移植后培育1年的移植苗;苗龄为2年。
1—1—1 表示3年生移植苗,经过2次移植,每次移植后各培育1年,苗龄为3年。
1-2-1 表示4年生移植苗,经过2次移植,第一次移植后,培育2年;第二次移植后,培育1年;苗龄为4年。
0.5—0 表示约完成1/2生长周期的苗木。
0.3—0.7 表示1年生移植苗,移植前培育3/10年生长周期,移植后培育7/10年生长周期的移植苗,苗龄为1年。
11—0 表示1年干1年根未移植的插条苗。
苗龄为1年。
12—0 表示1年干2年根未移植的插条苗。
苗龄为1年。
12-1 表示3年的根,2年生的干,移植一次培育1年的扦插移植苗;苗龄为2年。
23—1 表示4年的根,3年的干,移植1次,移植后培育1年的插条移植苗。
苗龄为3年。
2∕3-1 表示3年的根,2年生的干,移植一次培育1年的嫁接移植苗。
苗龄为1年。
㈡出圃苗合格的条件出圃苗的质量直接影响着造林的成活率和林分生长状况。
选用合格苗造林,成活率高,生长快,对不良的环境条件抵抗能力强。
合格苗应具备的条件是:⒈苗干粗壮,通直均匀,色泽正常,充分木质化,并具有一定高度,高径比适当。
同一树种苗木,在同龄、同高的情况下,地际直径愈粗,木质化程度愈高,愈没有徒长现象,苗木的质量愈高。
⒉根系发达,侧根须根多,具有一定长度,主根短而直。
【教学大纲】《林木种苗学》
《林木种苗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课程名称(中文):林木种苗学(英文):Forest Seed and Seedling课程编号:14351037课程学分:1.5学分课程总学时:28学时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二、课程内容简介(300字以内)林木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及经营的理论与技术,采种、调制、贮藏对种子产量、质量的影响及正确操作,种子品质检验技能;苗圃规划设计,播种苗、扦插苗、嫁接苗培育的基本原理及技术措施,组织培养、无土栽培、容器育苗、设施育苗等育苗新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技术。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掌握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的重要性及经营的理论与技术;了解采种、调制、贮藏对种子质量的影响;掌握种子品种检验的步骤及原理;把握苗圃规划设计的原理及布局;掌握播种苗、扦插苗、嫁接苗培育的基本原理及技术措施;了解组织培养、无土栽培等先进育苗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绪论(1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种苗学概念、研究内容以及国内国际种苗业发展趋势。
第一章种子经营第一节采种(2学时):重点掌握影响林木结实的因素、采种母树的选择原则、采种期的确定原则等,理解种子形态成熟及生理成熟的概念,了解种子登记内容。
第二节种实调制(1.5学时):了解球果类、干果类和肉质果类种实调制方法,重点把握不同种实的干燥及净种方法,并了解其机理。
第三节种子贮藏(1.5学时):了解影响种子生命力的因素,掌握种子的贮藏方法。
第四节种子品质检验(3学时):了解种子取样步骤,掌握种子净度、千粒重、含水量、发芽率、生活力(生物化学、感官检验)等指标的检验方法及统计方法。
第五节种子的运输(1学时):了解种子签证及种子分级,把握种子调拨原则,并掌握种子运输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第二章苗木培育第一节苗圃建立(1学时):重点把握苗圃生产区的布局原则,掌握由常规苗圃向现代化苗圃转向的规划设计要点,了解苗圃选址的自然及社会要求。
第二节苗圃地耕作(2学时):了解苗圃地土壤耕作、施肥及轮作的意义,掌握苗圃整地、施肥、轮作的操作技术及原则。
林木种苗生产技课程标准
《林木种苗生产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设置1.课程定位(1)课程性质《林木种苗生产技术》是林业技术专业的核心能力课程。
内容主要包括林木良种选育、良种基地建设与管理、种子生产、苗木培育、苗木出圃相关理论知识及技能。
课程直接面向林木种苗生产岗位,是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技术性都很强的一门课程。
其功能是培养学生在林木种苗生产岗位上,从事林木种苗生产与管理的职业能力,使学生具有林木种苗生产岗位所要求的高技能人才的职业素质。
同时学生毕业后有利于指导学生进行苗木生产自主创业。
本课程对林木种苗生产岗位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起到了有力的支撑作用。
(2)课程作用课程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以任务驱动教学,使学生运用林木良种选育技术、明确林木种苗培育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进行种苗培育及种子生产基地的建设和规划设计;具备从种子采收、处理与贮藏,苗木培育与管理,直到苗木出圃等一整套种苗生产过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基本会育苗新技术的应用技能。
能够分析并解决本地区林木种苗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技术问题;并能够从事苗圃建设和林木种苗的培育和技术推广工作,并培养学生种苗方面的自主创业能力;通过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分工合作、动手动脑、诚实守信、积极进取的相关职业素养;直接为本专业学生获取“林木种苗工”和“林木种子品质检验员”等职业资格证书服务。
同时也为学生通过森林管护工资格考试服务。
(3)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预修课程:《森林植物》、《森林环境》等课程。
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森林调查》、《森林营造技术》、《森林经营技术》等课程,这些课程经过不断优化,相互衔接共同构成了林业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符合林业技术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和林业技术领域岗位的任职要求。
2.课程目标通过对良种选育、林木种子生产、苗木培育等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使学生具备现代林业专门人才所必须的苗圃建设及林木种苗生产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达到高级林木种苗工的水平,能够从事苗圃建设和林木种苗的培育和管理工作。
《林木种苗生产技术》
《林木种苗生产技术》课程整体设计一、课程定位《林木种苗生产技术》是阐述林木种苗生产理论和应用技术的一门应用性课程,原属《造林学》范畴,有52年的历史积淀,2000年根据国家职业岗位的划分从《造林学》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1门课程。
㈠在林业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林业技术是我院的主体专业和特色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
林业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由6门专业核心课程、4门专业基础课程、若干门专业素质拓展课程、若干门基本素质拓展课程和9公共课程构成(见表1)。
《林木种苗生产技术》属专业核心课程,培养学生从事林木种苗生产和管理的能力,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中起着不可替代的支撑性作用。
表1 林业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一览表㈡教学目标定位林业技术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群)主要是森林培育工程技术员、森林资源管理与监测工程技术员、林木种苗工、造林(更新)工、抚育采伐工、造林工程监理员、森林病虫害防治员、林政管理员和天然林保护技术员。
《林木种苗生产技术》对应林木种苗工,职业能力主要包括林木种子生产技能和苗木生产技能2大部分,共有林木种子采集、林木种子调制、林木种子贮藏、种子品质检验、苗圃区划、苗木培育和苗木出圃等7个分项,种子品质检验和苗木培育又分若干项,技能要求共18项(详见图1)。
图1 林木种苗生产技术技能要求根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和广西林业职业岗位(群)任职要求,考虑到在本专业课程体系中与其它课程的前后衔接,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是:使学生具备必需的林木种苗生产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扎实的实践操作技能,达到林木种苗工高级工的水平,并且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具体体现在:⑴能进行苗圃设计和组织施工;⑵能进行林木种子的采集、调制、贮藏和检验;⑶能较熟练地进行播种、苗木移植和管理;⑷能较熟练地进行扦插、嫁接操作;⑸能较熟练地进行容器育苗营养土的配制、装袋置床和管理;⑹能进行大棚的建造和大棚育苗的管理;⑺能较熟练地进行培养基配制与灭菌、植物组织培养无菌操作;⑻能进行苗木调查和出圃操作;⑼能合理使用除草剂;⑽能开展育苗项目管理;⑾具有严谨的学风、良好的职业责任感、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⑿具有较高的写作能力、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团队精神与团队意识。
《林木种苗生产技术》教学计划
7.1母液的配制
教学做一体化
分组教学
组培育苗报告单
39
40
4
7.2培养基配制
3
41
42
2
7.3接种准备
43
2
7.4外植体的选取及处理
44
4
7.5接种
45
学 期 授 课 计 划 进 程 表
周次
课次
时数
单元(或项目)名称
教学目标
主要教学内容
(能力训练项目名称、能力训练任务)
教学组织
形式
作业与成果
能根据GB2772—1999《林木种子检验规程》进行林木种子净度、千粒重、含水量、发芽力、生活力、优良度的测定。
能根据GB7908-1999《林木质量分级》正确评定林木种子质量。
2.1种子净度测定
教学做一体化
分组教学
林木种子质量检验合格证书
或林木种子质量检验结果单
5
2
2.2种子发芽力测定
6
2
2.3种子含水量测定
周次
课次
时数
单元(或项目)名称
教学目标
主要教学内容
(能力训练项目名称、能力训练任务)
教学组织
形式
作业与成果
备注
1
1
2
模块一
项目1.1林木种实识别
能够正确识别30种北方常见林木的种实
能够正确描述种实形态特征
1.1果实类型的划分
单人训练
教学做一体化
林木种实
识别记录单
2
4
1.2种实形态特征描述
3
4
2
项目1.2林木良种评定
能够正确配制生根剂,学会生根剂使用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木种苗生产技术》教学大纲、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林业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
它的任务是使学生具备较系统的、必需的林木种苗生产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具有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和生产实践作业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备苗圃建设及林木种苗生产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注意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爱岗敬业精神等综合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一)基本知识教学目标1.苗圃的选择条件、苗圃区划和耕作方法。
2.种子园、采穗圃及母树林建立的基本方法。
3.4.种子的采集、调制、贮藏和检验的方法。
5.播种苗培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6.扦插苗、嫁接苗、分株苗和压条苗培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7.容器育苗、穴盘育苗的基本知识。
8.大苗培育的基本知识。
9.中耕、除草、施肥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二)技能教学目标1.进行园林苗圃设计和组织施工。
2.3.能进行园林树木种子的采集、调制、贮藏和检验。
4.能较熟练地进行播种、苗木移植和管理。
5.能较熟练地进行扦插、嫁接和大苗整形修剪操作。
6.能较熟练地配制培养基和进行接种操作。
7.能较熟练地进行容器育苗营养土的配制、装袋置床和管理。
8.能进行大棚的建造和大棚育苗的管理。
9.能进行苗木调查和出圃操作。
10. ?11.能合理使用除草剂。
10.能开展育苗项目管理。
(三)思想品德教育目标1.具备辩证思维能力和审美判断能力。
2.具有严谨的学风,稳固的专业思想和创新精神。
3.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4.具有良好的职业责任感。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理论教学部分绪论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熟悉林木种苗生产技术的概念和内容。
2.了解林木种苗生产技术在造林绿化中的地位和发展趋势。
#3.了解林木种苗生产技术和相关学科的关系。
4.熟悉本课程的特点和学习方法。
教学建议参观经营较好的苗圃和造林现场,加深对林木种苗生产技术及其在造林绿化和环境保护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第一章苗圃的建立与耕作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苗圃的建立熟悉苗圃施工和苗圃技术档案的内容。
掌握苗圃地选择的条件、苗圃地面积的计算方法和苗圃设计步骤。
2.苗圃地的耕作熟悉苗圃地耕作的环节及苗床规格和作床技术要求。
掌握作床、土壤处理及施肥和菌根菌接种的方法。
教学建议1.重点讲授苗圃地选择的条件、苗圃地面积的计算方法及和作床技术要求。
2.结合实例进行苗圃地面积计算课堂练习。
《3.教师可据实际需要给学生提供有参考价值的苗圃设计范本资料。
4.结合实训巩固整地作床、土壤处理及施肥和菌根菌接种的知识。
第二章林木种子生产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种实的采集了解林木结实的一般规律。
熟悉种子成熟的相关概念和种子成熟特征。
(掌握确定采种期的原则和采种方法。
2.种子的调制掌握各类果实的调制方法。
3.种实的贮运熟悉安全含水量的概念和影响种子贮藏寿命的因素。
掌握种子的贮藏方法。
4.种子的品质检验熟悉样品的基本概念、取样方法和要求及分样方法。
.掌握净度、重量、含水量、发芽率、生活力、优良度、病虫感染度的测定方法。
教学建议1.重点讲授种子成熟特征、确定采种期的原则、各类果实的调制方法、种子的贮藏方法和种子品质检验方法。
2.结合演示进行种子贮藏和种子品质检验教学。
3.结合实训巩固种子采集、调制、贮藏和品质检验的知识。
第三章播种育苗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播种前的种子处理熟悉播种育苗及种子休眠的概念、原因和防鸟害、鼠害的处理方法。
掌握种子消毒及水浸、层积和酸、碱化学药剂催芽的方法。
2.播种熟悉播种时期、播种量控制和播种方法。
掌握播种操作技术。
3.播种后的管理熟悉播种后管理的内容和应用。
掌握遮荫、间苗补苗、追肥、病虫害防治和苗木防寒技术。
教学建议1.重点讲授种子消毒及催芽的方法、播种操作技术和遮荫、追肥、苗木防寒技术。
2.结合实训巩固种子消毒、催芽、播种和管理的知识。
第四章营养繁殖育苗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扦插育苗了解扦插成活原理。
熟悉扦插育苗的概念和影响插穗生根的因素。
掌握扦插育苗技术。
2.嫁接育苗熟悉嫁接育苗和亲和力的概念及影响嫁接成活的因素。
掌握几种常用嫁接方法的操作技术。
3.分株育苗和压条育苗熟悉分株育苗和压条育苗技术。
教学建议1.重点讲授影响扦插、嫁接成活的因素和扦插、嫁接育苗技术。
2.结合演示进行剪穗、扦插、嫁接的教学。
3.结合实训巩固扦插、嫁接育苗的知识。
第五章组培育苗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组织培养概述熟悉组织培养的概念。
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类型和应用。
2.组培室的建设熟悉组培厂的建设。
3.组培育苗技术熟悉组织培养的整个过程。
掌握培养基的配制、材料的接种和培养技术。
教学建议,1.重点讲授培养基的配制、材料的接种和培养技术。
2.参观组培厂,熟悉组培全过程和组培厂的建设。
3.结合演示进行外植体处理和接种的教学。
4.结合实训巩固培养基配制、材料接种和培养的知识。
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容器育苗熟悉容器育苗的概念和容器育苗的意义。
掌握容器育苗技术。
2.塑料大棚育苗了解大棚的特点及大棚建造、大棚育苗的管理技术。
掌握大棚育苗的管理技术。
教学建议1.重点讲授容器育苗技术及大棚育苗的管理技术。
2.参观大棚育苗设施,熟悉大棚的建造。
••3.结合演示进行容器育苗的装袋和移苗教学。
4.结合现场教学和实训巩固容器育苗及大棚育苗的管理的知识。
第七章第七章苗木移植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苗木移植的作用了解苗木移植的作用。
2.移植次数和密度&熟悉苗木移植的次数要求和密度控制原则。
3.苗木的移植掌握苗木移植技术。
教学建议1.重点讲授苗木移植技术要点。
2.结合实训巩固苗木移植的知识。
!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出圃苗的规格熟悉苗木质量要求和各类苗木的规格要求。
2.苗木调查熟悉标准地法、标准行法和抽样调查技术。
3.苗木出圃熟悉苗木出圃的各个环节。
掌握起苗和包装技术。
教学建议1.重点讲授苗木质量、抽样调查技术及起苗和包装技术。
2.结合演示进行苗木包装教学。
3.结合现场教学和实训巩固抽样调查及起苗和包装的知识。
第九章化学除草剂的应用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化学除草的优缺点及杀草原理&了解化学除草的优缺点及杀草原理。
2.除草剂的种类与剂型了解除草剂的种类与剂型。
3.影响除草剂选择性的因素熟悉影响除草剂选择性的因素。
4.除草剂的使用技术熟悉使用除草剂的注意事项和除草剂混施的原则。
掌握除草剂的选择、使用方法及确定用药量的原则要求。
(教学建议1.重点讲授影响除草剂选择性的因素和除草剂的使用技术。
2.可结合现场教学进行除草剂使用技术的教学。
实践教学部分第一章苗圃的建立与耕作1.苗圃规划设计。
包括有关设计图表和苗圃设计说明书。
2.苗圃地耕作。
包括耕地、耙地、作床(或作垄)和土壤消毒。
第二章林木种子生产1.种实的采集。
包括采摘法、摇落法和地面收集。
2.种实的调制。
包括球果类、干果类和肉质果类的调制。
3.种子的贮藏。
包括普通干藏、密封干藏、室外埋藏和室内堆藏。
4.种子品质检验。
包括净度、重量、含水量、发芽率、生活力、优良度和病虫感染程度7个项目。
第三章播种育苗…1.播种。
包括种子消毒、催芽和播种全过程。
2.苗木管理。
包括遮荫、松土除草、灌溉、追肥、间苗和补苗、病虫害防治等项目。
第四章营养繁殖育苗1.扦插育苗。
包括选条、剪穗、催根、扦插和插后管理全过程。
2.嫁接育苗。
包括芽接和枝接,要求练习当地常用嫁接方法,如“T”形芽接、嵌芽接、方块芽接和劈接、切接、插皮接。
3.压条与分株。
包括低压法、高压法和灌丛分株法或掘起分株法、根蘖分株法。
$第五章组培育苗1.组织培养基的配制。
包括母液配制、培养基配制、培养基分装和灭菌全过程。
2.接种与培养。
包括外植体处理、接种及初代培养、增殖培养、生根培养和驯化移植。
第六章设施育苗1.容器育苗。
包括营养土配制、装袋置床到管理的全过程。
2.大棚建造。
参观大棚,条件许时搭建简易大棚。
3.大棚苗的管理。
包括温度管理、光照管理、CO2管理和苗木管理内容。
、第七章苗木移植苗木移植。
包括起苗、移植和管理全过程。
第八章苗木出圃1.苗木调查。
包括调查区划分、样地面积和数量的确定、样地的设置、苗木调查及调查精度和苗木产量、质量计算全过程。
2.苗木出圃。
包括起苗、分级、统计、包装及苗木的检疫和消毒全过程。
第九章化学除草剂的应用除草剂的使用。
包括除草剂的选择和施用。
五、教学模式和考核要求1.教学模式本课程是林业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不宜提前。
重点内容要根据区域特点有所侧重,要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将重要内容讲深讲透。
在教学组织上,要创造条件尽可能多的安排参观和实训。
实践教学部分的一些内容应利用课余时间安排,加强督促,注重实际成效。
2.考核要求(1)成绩考核包括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两部份,两部份考核均必须合格。
(2)理论成绩评定包括理论考试、作业情况和考勤情况三部分,各部份确定一定的比例,满分为100分。
考试方式可灵活多样,不只限于闭卷考试。
(3)实践考核应根据当地实际确定考核的项目和标准,依考核项目特点单独考核或分组考核。
成绩评定可采用100分制,也可采用等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