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科临床输血指征参考标

合集下载

临床输血质控检查评分标准

临床输血质控检查评分标准

精选文档医疗机构临床输血质控检查标准(红色部分由质控专家检查)检查内容分值检查标准得分扣分原因一、行政管理201. 组织 41) 医院应成立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 ( 简称“管委 1 1. 未成立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或虽已成立但无会”),由院长或分管副院长任主任,医务部门、正式文件扣 1 分;输血科 (血库 )负责人为副主任,主要临床、医 2. 管委会主任不是院长或分管副院长扣0.5 分;技科室负责人任委员;2) 管委会应有年度工作计划和总结,起码每半年 2 3. 今年度上半年未召动工作会议扣 0.5 分;召开 1 次工作会议,主要负责临床安全、合理 4. 今年度未展开任何形式的全院性临床输血有关用血的规范管理、技术指导和监察检查,落实培训扣 0.5 分;输血有关法例要求,展开全院性输血法例、基 5. 无临床输血有关法例、知识宣传表记扣 0.5 分;本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

提升各级临 6. 无上一季度临床合理用血监察记录扣0.5 分;床医务人员的了解度;3) 医疗机构应经过张贴、发放有关宣传资料等多 1 7. 院内未张贴有关宣传资料的扣 1 分;种方式,进一步增强科学合理用血的宣传,内8. 未按规定在院内人流集中或重点科室地区张贴容包含输注异体血的风险,自己输血适应证和科学合理用血等宣传资料的扣0.5 分;好处,以及依法动员亲朋互帮献血等。

9. 宣传画存在零落破坏的扣 0.5 分。

2. 制度 61) 医疗机构应确实拟订并履行《××医院临床输血 2 10. 制定的管理文件内容不全,缺一项扣0.5 分;管理规定》、《××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实行细则》、11. 随机抽查 3 个临床用血科室状况,一个未履行《××医院临床科室成分输血核查管理方法》、或履行无收效扣 0.5 分;《××医院临床科室自己输血核查管理方法》、12. 本市公布预警等级后,院方能否采纳有关用血检查内容分值检查标准得分扣分原因《××医院临床供血预告预警阶段用血规定》等;年用血 600 单位以上的,应该拟订临床用血计划,有关计划安排应该兼备临床科室用血需乞降在实行预告预警阶段的血液资源合理运用;2)医疗机构还应成立健全《××医院临床用血应急保障方案》,内容应包含:批量病员接诊、血型判定及交错配血困难、贮血设施故障以及血液中心没法供给充分血液时的应付举措 (如自己输血、血液代用 )等,并仔细落实;3)医院成分输血比率逐年上涨,三级达到 95% 、二级达到 90% 以上,并逐渐达到 98% 以上;鼎力推动自己输血的临床应用,踊跃展开血液资源保护,自己输血率显然提升,三级达到15% 、二级达到 10% 以上,并逐渐达到 20%以上。

输血管理

输血管理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一、血液资源必须加以保护、合理应用,避免浪费,杜绝不必要的输血。

二、临床医师和输血医技人员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正确应用成熟的临床输血技术和血液保护技术。

三、血库值班人员负责临床用血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实施,确保贮血、配血和其他科学、合理用血措施的执行。

四、输血申请应由经治医师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由主治医师核准签字,连同受血者血样于预定输血日期前送交血库备血。

五、临床输血一次用血、备血量超过2000毫升时要履行报批手续,需经血库负责人会诊,由科室主任签名后报医务科批准(急诊用血除外)。

急诊用血事后应当按照以上要求补办手续。

六、决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

《输血治疗同意书》入病历。

无家属签字的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应报医务科或分管院长同意备案并记入病历。

危重抢救患者紧急情况下需要用血时须经科室负责人批准。

七、配血合格后,由医护人员到血库取血。

取血与发血的双方必须共同查对患者姓名、性别、住院号、、床号、血型、血液有效期及配血试验结果,以及保存血的外观等,准确无误时,双方共同签字后方可发出。

八、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

准确无误方可输血。

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床号、血型等,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取回的血应尽快输用,不得自行贮血。

输用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

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

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

临床输血评估及输血效果评价制度(附评估表)

临床输血评估及输血效果评价制度(附评估表)

临床输血评估及输血效果评价制度一、符合用血的条件1、急性大量出血病人和手术中用血病人。

2、慢性出血导致血色素下降至50-60g/L的病人。

3、血液病、各种血细胞减少及凝血因子缺失病人。

4、严重烧伤病人。

二、成份血的适应征1、全血只适用于失血量已超过1000 ml~1200 ml,并同时有进行性出血,濒临休克或已经发生休克的患者。

2、悬浮红细胞:应用于临床各科输血,适宜血容量正常的慢性贫血的输血者和外伤手术等引起的急性失血患者。

3、浓缩红细胞:(同悬浮红细胞)。

4、洗涤红细胞:①主要用于输注全血或血浆后发生过敏反应的患者。

②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

③高血钾症及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

④反复输血已产生白细胞或血小板抗体而引起发热的患者等。

5、白(粒)细胞:白(粒)细胞减少症。

6、血小板:①各种原因导致的血小板计数低于2万的病人。

②血小板数量正常但血小板功能下降者。

7、新鲜冰冻血浆:凝血因子缺乏症或凝血功能障碍者。

8、冷沉淀:主要用于对于Ⅷ因子、XⅢ因子缺乏病,纤维蛋白原缺乏病,血管性血友病,儿童及成年人轻中型血友病,各种大失血及低容量性休克并发的DIC 以及白血病,肝衰竭病所致的纤维蛋白缺乏,创伤、烧伤、烫伤、严重感染等患者。

三、输血前评估:1、医师在决定是否对住院患者进行输血治疗前,必须按照《临床输血前评估及输血效果评价表》,对患者进行输血前评估。

评估必须由主治医师及以上医师进行,并由评估医师在评估表上签名。

2、患者或家属签订输血同意书:临床医师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需要输血治疗时,应切实负起向患者及家属宣传安全用血的责任。

应向患者或家属告知输血的目的和可能发生输血反应及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可能性(窗口期问题),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并签订输血同意书。

这样使患者及其家属知道输血既有治疗作用,但又要承担一定的风险,从而杜绝输注“人情血”、“安慰血”、“营养血”、“新鲜血”,医院的输血人次减少总用血量下降,同时也减少了由于输血所引起的医疗纠纷。

临床输血标准

临床输血标准

中卫市中医医院临床输血标准一、输血前评估:1、医师在决定是否对住院患者进行输血治疗前,必须对患者是否需要接受输血进行输血前评估。

评估必须由主治医师及以上医师进行,并由评估医师在评估表上签名。

2、患者或家属签订输血同意书:临床医师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需要输血治疗时,应切实负起向患者及家属宣传安全用血的责任。

应向患者或家属告知输血的目的和可能发生输血反应及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可能性(窗口期问题),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并签订输血同意书。

这样使患者及其家属知道输血既有治疗作用,但又要承担一定的风险,从而杜绝输注“人情血”、“安慰血”、“营养血”、“新鲜血”,医院的输血人次减少总用血量下降,同时也减少了由于输血所引起的医疗纠纷。

3、临床输血申请和审批:输血申请单一律由主管医师填写,主治医生以上职称医生签字核准。

严格控制<600 ml的输血申请,即失血量<600 ml原则上不输血;申请输血量2000ml以上,除报医务科审批外,须经输血科医生会诊审核。

紧急输血须由科主任或值二线的医生签字核准,急诊用血事后2个工作日内及时补办《大量用血审批表》手续。

4、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临床医师应严格掌握临床输血指征,减少不必要的输血(如失血量不超过血容量的20%时不输血)。

临床医师必须重视成分输血,根据不同病人的需要,输给相应制品。

5、医师应将评估内容详细记录在病程记录中。

二、常用血液成分特性1.红细胞(1)悬浮红细胞:又称红细胞悬液,是目前最常用的成分血液制品。

红悬的适应证:①血容量正常的慢性贫血需要输血者。

②老年人、小孩、妊娠期并发贫血需输血者。

③外科手术内出血等急性失血需要输血者。

用量:成人1单位红悬(200ml全血制得)提升约5g/L。

(2)洗涤红细胞把红细胞洗了3遍,把抗源物质洗掉了。

所以一说这个病人有过敏反应,过敏休质,我们就给他输洗涤红细胞。

还有高钾血症,急性肝肾衰竭,自免溶贫都要选择洗涤红细胞。

2.浓缩血小板。

最新临床血液和血液制品的处理、使用和管理的指南(新)

最新临床血液和血液制品的处理、使用和管理的指南(新)

血袋处理
血液输注完毕,废血袋按照相关规定用黄色医疗垃 圾袋包装在24小时内送输血科统一保存7天后销毁。
取血箱消毒
取血箱内部用75%酒精每周擦拭消毒一次,填写记录
临床输血申请
1.决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家属告知输血 目的、可能发生的输血反应和经血液途径感染疾病的可能, 双方在《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上签名。无家属签名的无自 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应报医院职能部门或主管领导同意、 备案,并记入病历。
血小板:用于患者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伴有出血倾向或表现。 血小板 计数>100×109/L,可以不输。 血小板计数<50×109/L,应考虑输。血栓弹力图 MA≤50mm,应考虑输。血小板计数在50~100×109/L之间,应根据是否有自发性 出血或伤口渗血决定。如术中出现不可控渗血,确定血小板功能低下,输血小板 不受上述限制。
冷沉淀:主要用于儿童及成人轻型甲型血友病,血管性血友病(vWD),纤维 蛋白原缺乏症及因子Ⅷ缺乏症患者。严重甲型血友病需加用Ⅷ因子浓缩剂。纤维 蛋白原<0.8g/L或血栓弹力图K≥3min或者Angel≤53° ,可以输注。
输血指南(手术及创伤输血指南)
红细胞:用于需要提高血液携氧能力,血容量基本正常或低血容量已被纠正 的患者。低血容量患 者可配晶体液或胶体液应用。;血红蛋白>100g/L,可以不 输。血红蛋白<70g/L,应考虑输。血红蛋白在70~100g/L 之间,根据患者的贫血程 度、心肺代偿功能、有无代谢率增高以及年龄等因素决定。
CCI=(输注后血小板计数-输注前血小板计数)(1011)×体表面积 (M2)/输入血小板总数(1011) 注:输注后血小板计数为输注后一小时测 定值.CCI>10者为输注有效 。
新鲜冰冻血浆: 用于各种原因(先天性、后天获得性、输入大量陈旧库血等) 引起的多种凝血因子Ⅱ、 Ⅴ、Ⅶ、Ⅸ、Ⅹ、Ⅺ或抗凝血酶Ⅲ缺乏,并伴有出血表 现时输注。一般需输入10~15ml/kg体重新鲜冰冻血浆。

输血指征与限制性输血

输血指征与限制性输血

2020/5/24
卢 荣 限制性输血
3
不同输血指征的比较
美国ASA 美国NIH 美国FDA 美国输血学会 Hebert(1999)
Hb< 60g/L Hb<70g/L Hb<70g/L Hb<80g/L 低危 70 ~ 90g/L 高危 100 ~ 120g/L
2020/5/24
卢 荣 限制性输血
卢 荣 限制性输血
14
输血的风险
血液传播性疾病 HBV、HCV、HIV(呈下降趋势) 细菌、CMV、TTV、HHV-8、HGV (有风险)
2020/5/24
卢 荣 限制性输血
15
非感染性输血并发症
循环容量负荷过重(1:100) 低血压,脓毒症肠道缺血,新生儿坏死性结肠炎 急性溶血 (1:25000RBC单位) 过敏反应(1:20000RBC单位) 荨麻疹(1:1400RBC单位) 移植物抗宿主病,输血差错(1:12000单位) ARDS
Hb<100g/L 29%
输血率: 在ICU期间 37%
2天以上 56%
输血死亡率 :
输血病人22.7%
(SOFA评分相同) 未输血 17.1%
P=0.02
2020/5/24
卢 荣 限制性输血
6
生存分析
按倾向性评分配对,516 输血病人和 516 未输血的病人生存曲线的差异
2020/5/24
卢 荣 限制性输血
4
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成分输血指南
(1996)
红细胞 一般用于Hb<60g/L,很少超过 100g/L
FFP 一般用于PT/PTT>1.5倍对照值 血小板 一般用于血小板计数<50,000,很

临床输血规范标准[详]

临床输血规范标准[详]

各临床科室用血应严格遵照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文件要求,按照科学、合理的输血原则制定用血计划,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避免血液资源的浪费和杜绝不必要的输血。

同时,护理人员应做好输血护理记录,做到规范输血。

医疗部分:一、输血前评估:评估输血的必要性需要综合分析诸多因素和临床特征。

血红蛋白(Hb)和血细胞比容(Hct)值最客观,但不是决定输血的最好指标。

贫血原因(急性失血、慢性贫血或溶血)、患者心肺功能和组织供氧情况、患者对贫血的耐受力等因素对判断是否输血更有价值。

1、输血前评估的内容及项目评估项目评估内容失血外出血内出血——非创伤性:如胃溃疡、脉管曲张、异位妊娠、产前出血、子宫破裂等——创伤性:如胸、脾、骨盆、股骨等损伤出血等溶血疟疾、败血症、DIC等心肺情况和组织供氧脉率、血压、呼吸频率、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外周脉搏、肢体温度、呼吸困难、心力衰竭、心绞痛、知觉水平、排尿量等贫血的评估临床:舌、手掌、眼、指甲等患者对失血或(和)年龄贫血的耐受力其他临床疾病:如子痫前期毒血症、肾衰竭、心肺疾病、慢性肺部疾病、急性感染、糖尿病等预期需要输血是否预期作外科手术或麻醉出血是否继续、停止或再发生溶血正在继续发生2、输血目的:输血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提高血液的携氧能力;二是纠正凝血功能障碍。

除此以外均为不合理输血。

3、输血指征:应根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附件三“手术及创伤输血指南”及附件四“内科输血指南”的要求严格掌握输血指征。

3.1.红细胞输注适应征:(1)急性失血:①Hb>100g/L不必输注;②Hb<70g/L考虑输注;③Hb在70-100g/L根据患者心肺代偿功能、有无代谢率增高及年龄等因素决定。

(2)慢性贫血:①Hb<60g/L并有明显贫血症状者,可考虑输注;②贫血严重,虽症状不明显,但需要手术或待产孕妇,可考虑输注。

(3)不合理应用:①急性失血患者补液扩容前就输红细胞;② Hb>100g/L输注红细胞;③失血量<20%自身血容量输注红细胞;④慢性贫血病因未查明, Hb>60g/L无明显贫血症状输注红细胞。

临床用血考核评价标准

临床用血考核评价标准
4.2.5新鲜冰冻血浆使用符合适应证。用于各种原因(先天性、后天获得性、输入大量陈旧库血等)引起的多种凝血因子Ⅱ、Ⅴ、Ⅶ、Ⅸ、Ⅹ、Ⅺ或抗凝血酶Ⅲ缺乏,并伴有出血表现时输注。一般需输入10~15ml/kg体重新鲜冰冻血浆。
4.2.6普通冰冻血浆使用符合适应证。主要用于补充稳定的凝血因子。
4.2.7洗涤红细胞使用符合适应证。用于避免引起同种异型白细胞抗体和避免输入血浆中某些成分(如补体、凝集素、蛋白质等),包括对血浆蛋白过敏、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高钾血症及肝肾功能障碍和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的患者。
病毒灭活病毒血浆
单采血小板
冷沉淀
洗涤红细胞
用血总量
用血人数
血袋数量
成分比例
申请单填写完整
审批手续
评估
老年病科
肾病科
心内科
脊柱外科
关节外科
妇产科
儿科
精神心理科
脾胃科
糖尿病科
皮肤科
创伤骨病科
风湿骨病科
总计
报告人:
抽查儿科输血的出院病历
有1例不符合适应证扣分
4.3.2新生儿慢性失血的输血指征:生后一周内HCT<0.30,心率>160次/分,伴心脏扩大的中度至极重度贫血;Hb<100g/L伴有贫血症状;Hb<130g/L伴严重呼吸困难;出生时Hb<130g/L;失血量已达血容量的10%。
4.3.3早产儿贫血的输血指征:与急性失血有关的休克;72小时内,累积丢失血容量>10%;Hb<130g/L或HCT<0.4并伴有急性心肺疾病的早产儿;早产儿生理性贫血Hb<80~100g/L或HCT<0.25~0.30,临床因贫血已产生不利的影响;贫血导致充血性心衰者,可于2~4小时内小心输注浓缩红细胞5ml/kg。

全院输血管理制度与操作技术规范标准

全院输血管理制度与操作技术规范标准

批准页为规市第二人民医院全体医务人员输血管理及操作技术,保持全院输血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特制定《输血管理制度及操作技术规》,并于批准之日起生效,请全院全体医务人员自觉执行。

批准人:2012年5月1日目录名称页码1、临床用血管理制度—————————————------52、临床合理安全输血管理制度—————————----—83、输血管理委员会职责——————————— -------104、临床用血审批制度——————————————----115、临床用血申请分级管理制度------———------------136、临床科室及医师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157、用血计划(年、月、周)上报制度—————------------178、输血前告知制度——————————------------189、输血治疗同意书制度------——————------------1910、输血前检查和交叉配血制度———————-------- 2011、输血申请及会诊制度————————————-----2212、输血申请及会诊制度—————-----------2213、输血标本采集规-------- ——————----------2314、输血查对制度---------—————————--------2515、血液储存、运输、发放制度——————————---2716、临床输血监护制度-------———————----------2917、临床退血制度---————————————--—----3118、紧急抢救配合性输血管理制度—————————-—3219、急诊用血管理制度----------———————-------3520、临床应急用血预案----------———————-------3721、稀有血型及应急用血管理预案——————————-4022、输血科关键设备发生故障应急预案————————-4323、输血前评估及输血后评价暂行规定—————————4624、临床输血指针参考标准————————————---4825、血液输注无效管理--———————————-------5226、输血不良反应处理措施—————————---------5327、常见输血不良反应———————————---------5528、输血不良反应的预防------———————---------6129、输血传染疾病的管理措施和上报制度———————-6330、输血不良反应应急预案—————————---------6531、输血不良反应处理流程--------—————---------6632、自体输血及适应证--------———————---------6733、输血治疗病程记录管理规定----—————---------72 33、一次性采供血及输血器材管理规定——————-----73 附表一、临床输血技术标准操作流程--------------------74 附表二、输血反应应急预案及流程----------------------75 附表三、急救用血申请单------------------------------76 附表四、临床用血审批表------------------------------77 附表五、输血不良反应处理回报表----------------------78 附表六、临床输血疗效评估表--------------------------79 附表七、输血病人检查考核表--------------------------80 附表八、输血培训记录表------------------------------81临床用血管理制度为进一步规、指导医院科学合理用血,指导临床医师和输血医技人员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正确合理应用临床输血技术的血液保护技术,特制定临床用血管理制度。

血液输注技术规范标准

血液输注技术规范标准

血液输注技术规范标准血液输注是临床工作中非常常见的一项医疗操作,它可以有效地补充患者体内的血液成分,从而维持体内正常的生理功能。

然而,由于输血涉及到人体重要的生命支持系统,必须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标准进行操作,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本文将就血液输注技术规范标准进行探讨。

一、输血适应症血液输注是在一些特定情况下进行的,它主要适用于以下病情:1. 大出血:如外伤、手术等引起的大量失血,需输注血液以保持血容量和循环稳定。

2. 缺血性疾病:如心肌梗死、中风等导致组织缺血的病情,输血可以提供足够的血液供氧。

3. 血液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输血可以补充患者体内缺乏的血细胞。

4. 免疫缺陷:如严重的免疫缺陷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输血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5. 术前备血:手术前需要提前准备血液,以备手术过程中的失血情况。

二、输血准备在进行输血前,有一系列必要的准备工作需要完成:1. 患者评估: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年龄、性别、病史、过敏史等,以确保输血的安全性。

2. 血液配型:进行血型鉴定和配型试验,以确保输血的相容性。

3. 血液筛查:进行传染性疾病标志物的检测,排除可能存在的感染风险。

4. 血液保存:对血液进行适当的保存,包括保存温度、储存时间等要求,以确保血液的质量。

5. 输血设备准备:准备好输血所需的输血器材,如输血管、输血袋、输血针等。

三、输血操作流程在进行输血操作时,必须严格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核对血液信息:核对血袋上的血型、血液成分以及配血结果,与患者的相关信息进行对照,确保输血的准确性。

2. 注射速度控制:根据患者的情况和医嘱,控制输血的速度,常用的输血速度为20滴/分钟。

3. 注意观察: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等,以及是否有过敏或不良反应的表现。

4. 输液结束:当输血完成或医嘱终止时,及时停止输血,并及时妥善处置输血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

四、输血并发症及应对措施虽然输血是一项常见的医疗操作,但也存在一些并发症风险,包括输血反应、感染、过敏反应等。

临床输血知识培训(医生版)

临床输血知识培训(医生版)

绿色通道。如病人需要紧急用血, 医生立即电话告知输血科品种、
数量及紧急程度。然后医生开申请单。
A.患者血标本可以无条码, 但必须有唯一性标识。其标识可以是住
院号或临时编号, 但必须由采集人员保证是唯一性的、可准确识别
病人的, 无条码标本必须有采集人员的签名如必要, 标本可重用(如
使用之前的有效标本)、可替代(如用血交叉标本做血型)
2.完整的输血治疗病程记录应包括输血前评估、输血记录、输血后疗效评
价三个部分。
①输血前评估 根据申请血液成分的不同, 记录相对应的患者症状、体
征和(或)实验室检查结果以说明申请理由, 记录拟输注成分和剂量。
②输血记录 应如实记录输血时间(包括开始时间及结束时间, 时间精
确到分钟), 血型(包括ABO血型及Rh(D)血型), 输注成分, 剂血申请 ①常规用血
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达到或超过1600毫升的, 由具有中级以上专 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 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 报医务部门 批准, 方可备血。
以上规定不适用于急救用血。
第一章
输血前准备
4.输血申请
②紧急用血
临床紧急输血应以抢救病人为第一原则, 所有手续、流程均开通
第三章: 输血后评价
第三章
输血后评价
1.输血后疗效评价 输血治疗患者的主管医师在输血治疗后48h内应根据输血治疗目的对
患者进行血常规或出凝血相应的实验室检测, 并观察患者病情有无好转, 临 床表现是否改善等, 做出输血治疗评价, 并记录在病程记录中。
第四章: 完善输血病历
第四章
完善输血病历
1.每次输血治疗结束后要完成输血记录(不超过48小时), 要求独立书写。
第一章

输血科三甲评审标准

输血科三甲评审标准
4.19.2.1
有独立建制的输血科, 职责明确并执行到位, 开展质量与安全管理, 持续改进输血工作。
【C】
1.根据医院的功能任务设置独立建制输血科, 与临床科室诊疗需求相称。
2输血科工作职责明确,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与岗位职责,相关技术规 范与操作规程。
3.由科主任与具备资质的质量控制人员组成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负责 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
5.职能部门每季度对各临床科室和临床医师合理用血的考核记录(抽1个季度的)。
【B】符合“C” ,并
【 现场核查 】
1.各临床科室每月对医师合理用血情况进行评价。
1.核查临床科室(2个)对本科室临床医师合理用血评价结果与个人业绩考核、用血
2.临床科室将医师合理用血的评价结果用于个人业绩考核与用血权限的
权限挂钩是否落实。
认定管理。
2.核查输血科每月对临床科室(2个)合理用血评价结果与科室绩效考核、评先评优
1.核对科室24小时排班表。2.核对临床用血储备设备情况及储血登记本。3.现场考 察应急用血的后勤(通信、人员、交通)保障能力、供血单位记录。4.核查用血登记 本,核对其来源是否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采供血机构供应。
【B】符合“C” ,并
根据临床用血需求制订合理的用血计划和安全储血量,有特殊用血(如 稀有血型)应急协调机制,确保急诊抢救用血。
护理、检验等相关专业的专家。
1.查看医院成立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的文件,明确了相关职责。
会并履行工作职能。
2.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有明确职责,至少应包括:
2.查看临床输血委员会的的相关会议记录(每年≥2次)。
(1>履行对本机构临床用血的规章制度审订职责,并监督实施;
3,查看职能部门的检查记录、工作总结。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附件三手术及创伤输血指南四、浓缩红细胞用于需要提高血液携氧能力,血容量基本政常或低血容量已被纠正的患者。

低血容量患者可配晶体液或胶体液应用。

1.血红蛋白>100g/L,可以不输。

2.血红蛋白<70g/L,应考虑输。

3.血红蛋白在70~100g/L 之间,根据患者的贫血程度、心肺代偿功能、有无代谢率增高以及年龄等因素决定。

五、血小板用于患者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伴有出血倾向或表现。

1.血小板计数>100×109/L,可以不输。

2.血小板计数<50×109/L,应考虑输。

3.血小板计数在50~100×109/L之间,应根据是否有自发性出血或伤口渗血决定。

4.如术中出现不可控渗血,确定血小板功能低下,输血小板不受上述限制。

六、新鲜冰冻血浆(FFP)用于凝血因子缺乏的患者。

1. PT或APTT>正常1.5倍,创面弥漫性渗血。

2.患者急性大出血输入大量库存全血或浓缩红细胞后(出血量或输血量相当于患者自身血容量)。

3.病史或临床过程表现有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

4.紧急对抗华法令的抗凝血作用(FFP:5~8ml/kg)。

七、全血用于急性大量血液丢失可能出现低血容量休克的患者,或患者存在持续活动性出血,估计失血量超过自身血容量的30%。

回输自体全血不受本指征限制,根据患者血容量决定。

注:①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携带氧到组织细胞。

贫血及容量不足都会影响机体氧输送,但这两者的生理影响不一样的。

失血达总血容量30%才会有明显的低血容量表现,年轻体健的患者补充足够液体(晶体液或胶体液)就可以完全纠正其失血造成的血容量不足。

全血或血浆不宜用作扩容剂。

血容量补足之后,输血目的是提高血液的携氧能力,首选红细胞制品。

晶体液或并用胶体液扩容,结合红细胞输注,也适用于大量输血。

②无器官器质性病变的患者,只要血容量正常,红细胞压积达0.20(血红蛋白>60g/L)的贫血不影响组织氧合.急性贫血患者,动脉血氧含量的降低可以被心输出血的增加及氧离曲线右移而代偿;当然,心肺功能不会和代谢率增高的患者应保持血红蛋白浓度>100g/L以保证足够的氧输送。

输血适应症管理规定及指征综合评价指标

输血适应症管理规定及指征综合评价指标

输血适应症管理规定一、目的输血适应症的管理由输血委员会进行管理,积极推动科学、合理、有效、安全的输血理念,并提供咨询和实践指导,监测、分析临床用血情况,推进临床合理用血。

对输血是否合理进行定期考核。

二、组织结构管理主任:监查组长:监查人员:三、管理内容(一)血液资源必须加以保护、合理应用,避免浪费,杜绝不必要的输血,医师应当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根据患者病情和实验室检测指标进行输血指征综合评估,正确应用成熟的临床输血技术和血液保护技术,提倡互助献血。

医院对输血适应证应有明确的规定。

(二)输血委员会应高度重视临床输血管理工作,按照临床医师合理输血的评价机制和奖惩办法。

临床科室和输血科应每季度对医师合理用血情况进行评价,评价结果纳入科室和医师绩效考核管理,并作为医师用血权限认定及医师定期考核的必需内容。

(三)经治医师应积极向输血患者宣传无偿献血和亲友互助献血相关知识。

在血液供应紧张时,在保障紧急用血的前提下,可优先保障持有无偿献血证书和亲友互助献血患者的临床用血。

输血指征综合评价指标一、输血适应证(一)大出血出血是输血的主要适应症,特别是严重创伤和手术中出血。

一次失血量在600ml以内,可由组织间液进入循环而得到代偿,在生理上不会引起不良反应;失血600~800ml,首先考虑输入晶体液或血浆增量剂,而不是输全血或血浆;失血量超过1000ml,要及时输血;除上述制剂外,应输给适当全血,有时还需补充浓缩血小板或新鲜血浆。

(二)贫血或低蛋白血症手术前如有贫血或血浆蛋白过低,应予纠正。

若条件许可,血容量正常和贫血;原则上应输悬浮红细胞;低蛋白血症可补充血浆或白蛋白液。

凡患者血红蛋白低于100g/L和血球压积低于30%的属输血适应症。

(三)严重感染输血可提供抗体、补体等,以增强抗感染能力。

输用浓缩粒细胞,同时采用针对性抗生素,对严重感染常可获得较好疗效。

二、手术及创伤输血规定(一)去白悬浮红细胞用于需要提高血液携氧能力,低血容量患者可配晶体液或胶体液应用。

临床输血管理规范实施细则

临床输血管理规范实施细则

第一章受血者血样采集和送检1 确定输血后,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单、贴好与申请单号相同的试管,当面核对患者姓名、住院号、性别、年龄、病案号、病房(门急诊)、床号、血型和诊断,采集血样。

采集血液时不准直接从输液管或正在输液的一侧肢体采集血液,以免血液稀释,降低抗体滴度引起配血错误。

采集血液后注意拔下针头后再将血液注入试管,以防溶血。

采集后注意混匀抗凝剂,以防血液凝集。

输血申请单联号粘贴试管时,要注意将血液上沿露出,以便输血科人员观察血样情况。

2 血液采集后,由医护人员或指定专门负责人员将受血者血样和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

非急诊病人输血前要先做血型鉴定,避免发生抽错血样,输血时重抽血样进行交叉配血。

双方进行逐项核对,合格后输血科保存备用。

3 受血者配血实验的血标本必须是在输血前3天之内(包括血样采集当天)采集的,超过3天的必须重新采集。

第二章输血(输血管理)1 输血前有2名护士或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外观质量是否异常,准确无误方可输血。

2 输血时,负责输血的医护人员带病历到患者床前,再次核对患者姓名、住院号、性别、年龄、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等,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3 取回的血应尽快输用,不得自行储血。

输用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

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4 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

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继续输注。

5 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失血量、贫血程度、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和输血科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

6 输血完毕后,医护人员将输血记录单(交叉配血报告单)贴在病历中。

输血科临床输血指征参考标

输血科临床输血指征参考标

输血科临床输血指征参考标准1。

目的:为严格输血指征输血,规范临床输血,减少不必要输血。

2.适用范围:适用于临床所有科室3.内容:3.1红细胞(>14岁的成人标准)内科:◆Hb<60g/L 或Hct〈0。

20,慢性贫血患者◆Hb<70g/L 或Hct<0。

22,急性贫血患者◆Hb70~100g/,伴有:心肺代偿功能不良(冠心病、呼吸机、〉70 岁高龄)代谢率增高(高热、严重感染)严重缺氧(晕迷、各种休克)消化道活动性出血外科:◆Hb〈70g/L 或Hct<0.22,扩容后病情稳定◆Hb70~80g/L,择期手术前输血◆Hb70~100g/,伴有: 急性大失血(50%血容量/3h、150ml/min)伤口创面伴持续性出血,DIC 心肺代偿功能不良(冠心病、呼吸机、〉65 岁高龄) 严重缺氧(持续晕迷、难以纠正的休克)代谢率增高(高热、严重感染)△特别说明:●怀疑患者血液浓缩导致血常规结果Hb 假性偏高应首先采取合适的扩容剂扩容,然后再检测血常规。

●输血前血常规:最接近输血决定时间的血常规报告;●输血后血常规:首选第48 小时;次选第24 或72 小时;●逆推指征:输血前未做血常规,根据输血后血常规的指标扣除,每输2U 红细胞=Hb—10g/L 或Hct-0.03;●活动性出血的多次输血:至少出现过一次符合输血的指征,既可以判定输血合理:●关于检测误差,判定标准可放宽+10%3。

2 冰冻血浆⑴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性出血(无生物制品时);⑵DIC 急性期;⑶紧急对抗华法林抗凝血作用;⑷急性大出血后的大量输血(≥自身血容量),PT 或APTT 延长>1.5 倍,创面弥漫性渗血;⑸严重肝病患者手术(INR>2 或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血浆置换或人工肝;⑹肝素抗凝时补充抗凝血酶原Ⅲ(心外循环)。

△特别说明:●搭配血:整个住院期间并未发现血浆输注指征,但24 小时内习惯性按照“2U 红细胞+200ml 血浆”或类似处方,或当天输2U 红细胞,第二天输200ml 血浆,两者反复轮替输注。

临床输血管理规范实施细则

临床输血管理规范实施细则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通知各临床、医技科室:为确保临床用血的需要和用血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和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要求,今制定《临床输血管理实施细则》和《输血指征参考标准》,现下发到各科室,请各科室根据通知要求,认真执行。

附件一:临床输血管理实施细则附件二:输血指征参考标准二〇一二年二月一日关键词:临床输血管理细则指征标准附件一:临床输血管理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临床急救用血的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所称临床用血包括使用全血、成份血和血浆。

所使用的血液产品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血站(市中心血站)供给。

第二章血库管理第三条医院成立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临床用血的规范管理和技术指导,开展临床合理用血、科学用血的教育和培训。

第四条设立输血科,输血科在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负责临床用血计划申报、血液储存、交叉配血,并参预临床有关疾病的诊断、治疗与科研。

第五条输血科每年12 月25 日之前制订下一年度用血计划并上报医务科。

根据我院历年用血情况和库存基数上限制订血液储存基数如下,上限:O 型:12000ml ,A 型:12000ml ,B 型:12000ml ,AB 型4000ml;下限:O 型:8000ml ,A 型:8000ml ,B 型:8000ml ,AB 型:2000ml。

第六条血液入库输血科在血液产品接收过程中要认真核查血袋包装,核查血液质量,禁止接收不合格血液入库。

内容如下:1、血站的名称及其许可证号;2、献血者条形码、血型;3、全血及成份种类;4、采血日期及时间;5、有效期及时间;6、血袋编码(或者条形码);7、血液包装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和要求应拒领拒收。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输血科临床输血指征参考标准
1.目的:
为严格输血指征输血,规范临床输血,减少不必要输血。

2.适用范围:
适用于临床所有科室
3.内容:
3.1 红细胞(>14岁的成人标准)
内科:
◆Hb<60g/L 或Hct<0.20,慢性贫血患者
◆Hb<70g/L 或Hct<0.22,急性贫血患者
◆Hb70~100g/,伴有:心肺代偿功能不良(冠心病、呼吸机、>70 岁高龄)代谢率增高(高热、严重感染)严重缺氧(晕迷、各种休克)消化道活动性出血
外科:
◆Hb<70g/L 或Hct<0.22,扩容后病情稳定
◆Hb70~80g/L,择期手术前输血
◆Hb70~100g/,伴有:急性大失血(50%血容量/3h、150ml/min)伤口创面伴持续性出血,DIC 心肺代偿功能不良(冠心病、呼吸机、>65 岁高龄)严重缺氧(持续晕迷、难以纠正的休克)代谢率增高(高热、严重感染)
△特别说明:
●怀疑患者血液浓缩导致血常规结果Hb 假性偏高应首先采取合适的扩容剂扩容,然后再检测血常规。

●输血前血常规:最接近输血决定时间的血常规报告;
●输血后血常规:首选第48 小时;次选第24 或72 小时;
●逆推指征:输血前未做血常规,根据输血后血常规的指标扣除,每输2U 红细胞
=Hb-10g/L 或Hct-0.03;
●活动性出血的多次输血:至少出现过一次符合输血的指征,既可以判定输血合理:
●关于检测误差,判定标准可放宽+10%
3.2 冰冻血浆
⑴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性出血(无生物制品时);
⑵DIC 急性期;
⑶紧急对抗华法林抗凝血作用;
⑷急性大出血后的大量输血(≥自身血容量),PT 或APTT 延长>1.5 倍,创面弥漫性渗血;
⑸严重肝病患者手术(INR>2 或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血浆置换或人工肝;
⑹肝素抗凝时补充抗凝血酶原Ⅲ(心外循环)。

△特别说明:
●搭配血:整个住院期间并未发现血浆输注指征,但24 小时内习惯性按照“2U 红细胞+200ml 血浆”或类似处方,或当天输2U 红细胞,第二天输200ml 血浆,两者反复轮替输注。

●非血浆输注适应征:
★烧伤外科早期(<24h=复苏扩容;
★血液稀释,但出血量<70%血容量;
★心外术后抗凝治疗期PT 或APTT 显著延长或INR<5,但无出血症状;
★低体重早产儿PT 或APTT 显著延长,但无出血症状。

★血浆输血目的为扩容、补充营养(白蛋白)、增强机体免疫力及全血再构成(红悬液+血浆)均为不合理输血;
3.3 血小板
内科:
◆血小板计数>50×109/L,不输血小板
◆血小板计数10~50×109/L,伴有出血或预防出血,可输血小板
◆血小板计数<5×109/L,应立即输血小板
外科:
◆血小板计数>100×109/L,可以不输
◆血小板计数<50×109/L,应考虑输
◆血小板计数是50~100×109/L,根据是否有自发性出血或伤口渗血决定
◆如术中出现不可控制渗血,不受限制血小板
3.4 冷沉淀
◆纤维蛋白原缺乏<0.8g/L
◆甲型血友病
◆血管性血友病
◆因子Ⅷ缺乏症(无生物制剂时)
儿科调查参考标准(红细胞)
4.1儿科(<4 个月)
◆出生24 小时:Hb<120g/L;Hct<0.36
◆一周内:累计失血达血容量10%
◆急性失血:血容量的10%
◆ICU:Hb<120g/L
◆慢性低氧血症:Hb<110g/L
◆迟发性贫血:Hb<70g/L
4.2 儿科(>4 个月)
◆急性失血低血容量,对其他治疗无反应
◆围手术期贫血急症手术;手术期间失血量≥总失血量15%
◆围手术期贫血,药物治疗难以纠正
◆Hct<24%:放化疗期间慢性原发性或获得性系统性贫血
◆Hct<40%:重症肺炎、体外循环膜肺
◆Hb>100g/L:遗传性血红蛋白病的高量输血
输血适应症包括哪些
1.目的:
为保证临床正确对症输血,避免滥输血。

2.适用范围:
适用于临床各科室和输血科
3.内容
3.1急性出血
急性出血为输血的主要适应症,特别是严重创伤和手术时出血。

一次失血量低于总血容量10%(500m1)时,临床上无血容量不足的表现,可以不输血。

失血量低于总血容量20%(500~800m1)时,应根据有无血容量不足的临床症状及严重程度,同时参考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HCT)的变化选择治疗方案。

一般首选输注晶体液、胶体液或少量血浆增量剂,不输全血或血浆。

当失血量超过总血容量20%(1000m1)时,应及时输注适量全血。

3.2贫血或低蛋白血症
常因慢性失血、红细胞破坏增加或清蛋白合成不足引起。

手术前如有贫血或低清蛋白血症,应予纠正。

贫血而血容量正常的患者,原则上应输注浓缩红细胞;低蛋白血症者可补充血浆或清蛋白液。

3.3重症感染
全身严重感染或脓毒血症、恶性肿瘤化疗后所致严重骨髓抑制继发难治性感染者,可通过输血提供抗体和补体,以增加抗感染能力。

3.4凝血功能障碍
根据引起病人凝血功能障碍的原发疾病,输注相关的血液成分加以矫正,如血友病病人应输注凝血因子或抗血友病因子,凝血因子Ⅰ缺乏症病人应补充凝血因子Ⅰ或冷沉淀制剂,也可用新鲜全血或血浆替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