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输血指征

合集下载

临床输血指征

临床输血指征

临床合理输血指征红细胞合理性输血指征1. 基础状态良好的慢性贫血,Hb<60g/L或Hct<0.20。

2. 胃肠道隐性出血,Hb<70g/L或Hct<0.22。

3. 心肺代偿功能不良,(冠心病、急性肺炎)依赖呼吸机维持呼吸、代谢率增高 {高热、严重感染}、严重缺氧{脑卒中、昏迷、休克},Hb(70-100)g/L。

注:凡不符合上述指征的红细胞输注为不合理用血,缺乏血常规检查的输血为不合理用血(紧急大量出血除外)。

新鲜冰冻血浆合理性输血指征1. 凝血4项检测显示凝血酶原时间(pt)>中值的1.5倍或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 中值1.5倍。

2. 创面弥漫性渗血。

3. 急性大失血>1个血容量或纤维蛋白原<1g/L.。

4. 病史或临床表现明确为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

5. 纠正香豆素效应(出血症或需要行侵入性诊疗操作)。

6. 心肺分流手术6h 后再肝素化时补充抗凝血酶原III(AT-III)。

7. 有明确指征的血浆置换和人工肝技术。

血小板合理性输血指征1. 无自发性出血,外周血PLT<20x109/L的预防性输注。

2. PLT<50x109/L伴自发性出血的治疗性输注。

3. 无自发性出血,PLT>50x10/L的输注为不合理输注。

冷沉淀合理性输血指征1. 甲型血友病患者有外伤或活动性出血。

2. 纤维蛋白原缺乏症(<1g/L),DIC低凝期。

3. Vitk依赖凝血因子(II、VII、IX、X)缺乏。

4. 严重感染而抗生素治疗效果欠佳的患者。

输血科临床输血指征参考标

输血科临床输血指征参考标

输血科临床输血指征参考标准1.目的:为严格输血指征输血,规范临床输血,减少不必要输血。

2.适用范围:适用于临床所有科室3.内容:红细胞(>14岁的成人标准)内科:◆ Hb<60g/L 或 Hct<,慢性贫血患者◆ Hb<70g/L 或 Hct<,急性贫血患者◆ Hb70~100g/,伴有:心肺代偿功能不良(冠心病、呼吸机、>70 岁高龄)代谢率增高(高热、严重感染)严重缺氧(晕迷、各种休克)消化道活动性出血外科:◆ Hb<70g/L 或 Hct<,扩容后病情稳定◆ Hb70~80g/L,择期手术前输血◆ Hb70~100g/,伴有:急性大失血(50%血容量/3h、150ml/min)伤口创面伴持续性出血,DIC 心肺代偿功能不良(冠心病、呼吸机、>65 岁高龄)严重缺氧(持续晕迷、难以纠正的休克)代谢率增高(高热、严重感染)△特别说明:●怀疑患者血液浓缩导致血常规结果 Hb 假性偏高应首先采取合适的扩容剂扩容,然后再检测血常规。

●输血前血常规:最接近输血决定时间的血常规报告;●输血后血常规:首选第 48 小时;次选第 24 或 72 小时;●逆推指征:输血前未做血常规,根据输血后血常规的指标扣除,每输 2U 红细胞=Hb-10g/L 或;●活动性出血的多次输血:至少出现过一次符合输血的指征,既可以判定输血合理:●关于检测误差,判定标准可放宽+10%冰冻血浆⑴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性出血(无生物制品时);⑵DIC 急性期;⑶紧急对抗华法林抗凝血作用;⑷急性大出血后的大量输血(≥自身血容量),PT 或 APTT 延长>倍,创面弥漫性渗血;⑸严重肝病患者手术(INR>2 或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血浆置换或人工肝;⑹肝素抗凝时补充抗凝血酶原Ⅲ(心外循环)。

△特别说明:●搭配血:整个住院期间并未发现血浆输注指征,但 24 小时内习惯性按照“2U 红细胞+200ml 血浆”或类似处方,或当天输 2U 红细胞,第二天输 200ml 血浆,两者反复轮替输注。

外科输血指征及原则

外科输血指征及原则

外科输血指征及原则外科输血指征及原则如下:一、指征1. 急性失血:如果患者因急性失血导致血容量急剧下降,出现休克等危急情况,此时需要及时输血,以补充血容量、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

一般来说,急性失血患者血红蛋白低于70g/L时,可以考虑输血。

2. 慢性贫血:对于慢性贫血患者,如果血红蛋白低于60g/L,或者血细胞比容小于0.2时,可以考虑输血。

3. 大量失血:如果患者因各种原因大量失血,如外伤、手术等,导致血容量严重不足,此时需要及时输血以补充血容量。

4. 低白蛋白血症:如果患者存在低白蛋白血症,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进而引发水肿、休克等症状,此时需要通过输注白蛋白来纠正低白蛋白血症,以维持患者的生理功能。

二、原则1. 合理输血: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合理选用不同类型的血液制品,如红细胞悬液、血浆等。

同时,应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等因素,计算输血量,避免输血过量或不足。

2. 安全输血:应确保所输血液的质量,严格进行血液的筛查和检验,避免输注含有传染性疾病病原体的血液。

同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避免输血过程中发生感染。

3. 同型输血:在一般情况下,应尽量选择同型血液进行输注,以降低因异型输血引发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风险。

但在紧急情况下,如大量失血、严重贫血等,如果无法获得同型血液,可以考虑输注异型血液。

此时,应充分评估风险和利弊,并尽可能选择抗原抗体反应较小的血液制品。

4. 个体化输血: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要,制定个体化的输血方案。

例如,对于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应尽量选择红细胞悬液等对心血管系统负担较小的血液制品;对于有凝血障碍的患者,应选择富含凝血因子的血液制品。

5. 谨慎使用血液制品:血液制品虽然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生理功能,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副作用。

因此,在输血时应谨慎使用血液制品,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滥用血液制品。

总之,外科输血指征及原则是确保患者安全、有效输血的重要保障。

在临床实践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要,严格掌握输血指征,遵循输血原则,确保输血安全、有效。

临床输血指征

临床输血指征

临床输血指征为加强我院临床用血管理,根据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及《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特将临床输血指征明确列出,供临床医生参考,以便临床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做到科学用血、合理用血、节约用血。

红细胞的输注指征(>14岁的成人标准)●外科:●Hb>100g/L,不输血;●Hb在70~100g/L之间,根据患者的贫血程度、心肺代偿能力、代谢情况及年龄等因素决定是否输血,并在病历中和申请单中记录输血的理由;●Hb<70g/L,可考虑输红悬液;●内科:●Hb<60g/L或Hct<0.2,严重的心肺功能障碍,伴缺氧症状;●贫血严重,虽然症状不明显,但需要手术或待产孕妇,可输血。

●Hb<70g/L或Hct<0.22,急性贫血患。

●Hb70~100/g,伴有:心肺代偿功能不良(冠心病,呼吸机,>70岁高龄),严重缺氧(晕迷,各种休克),消化道活动性出血。

△特别说明:●怀疑患者血液浓缩导致血常规结果Hb假性偏高应首先采取合适的扩容剂扩容,然后再检测血常规。

●输血前血常规:最接近输血决定时间的血常规报告;●输血后血常规:首选第48小时;次选第24或72小时;●逆推指征:输血前未做血常规,根据输血后血常规的指标扣除,每输2U红细胞=Hb-10g/L或Hct-0.03;●活动性出血的多次输血:至少出现过一次符合输血的指征,既可以判定输血合理:急性失血的输血治疗原则:在通过扩容恢复有效循环血容量的基础上,根据患者情况决定是否通过输血来改善携氧能力。

常用治疗方案:●失血量不超过总血容量的20%,用扩容剂恢复血容量,原则上不输血;●失血量超过总血容量的30%,用扩容剂恢复血容量并可考虑输血;●失血量超过总血容量时,在上述基础上根据患者情况及实验室检测数据选择输注血小板、血浆、冷沉淀。

注:急性失血申请输血时,要描述失血量。

如果是术中出血,则需注明术前病人Hb值。

注:按每输注2U的红细胞可以提高成人Hb10g/L,计算所需输注的血量。

2022年临床输血指征参考标准

2022年临床输血指征参考标准

2022年临床输血指征参考标准欧阳光明创编2022、03、07欧阳光明创编2022、03、07输血指征综合评估的指标一、欧阳光明(2022、03、07)二、红细胞(>14岁的成人标准)内科:1、Hb<60g、L或Hct<0。

20,慢性贫血患者2、Hb<70g、L或Hct<0。

22,急性贫血患者3、Hb70,100g、,伴有:心肺代偿功能不良(冠心病、呼吸机、>70岁高龄)代谢率增高(高热、严重感染)严重缺氧(晕迷、各种休克)消化道活动性出血外科:1、Hb<70g、L或Hct<0。

22,扩容后病情稳定2、Hb70,80g、L,择期手术前输血3、Hb70,100g、,伴有:急性大失血(50%血容量、3h、150ml、min)伤口创面伴持续性出血,DIC心肺代偿功能不良(冠心病、呼吸机、>65岁高龄)严重缺氧(持续晕迷、难以纠正的休克)代谢率增高(高热、严重感染)△特别说明:1、怀疑患者血液浓缩导致血常规结果Hb假性偏高应首先采取合适的扩容剂扩容,然后再检测血常规。

2、输血前血常规:最接近输血决定时间的血常规报告;3、输血后血常规:首选第48小时;次选第24或72小时;4、逆推指征:输血前未做血常规,根据输血后血常规的指标扣除,每输2U红细胞=Hb-10g、L或Hct-0。

03;5、活动性出血的多次输血:至少出现过一次符合输血的指征,既可以判定输血合理:欧阳光明创编2022、03、076、关于检测误差,判定标准可放宽+10%三、冰冻血浆⑴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性出血(无生物制品时);⑵DIC急性期;⑶紧急对抗华法林抗凝血作用;⑷急性大出血后的大量输血(≥自身血容量),PT或APTT延长>1、5倍,创面弥漫性渗血;⑸严重肝病患者手术(INR>2或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血浆置换或人工肝;⑹肝素抗凝时补充抗凝血酶原Ⅲ(心外循环)。

△特别说明:1、搭配血:整个住院期间并未发现血浆输注指征,但24小时内习惯性按照“2U红细胞+200ml血浆”或类似处方,或当天输2U红细胞,第二天输200ml血浆,两者反复轮替输注。

2023输血标准

2023输血标准
体征:除了血红蛋白水平,还应考虑病人的症状和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困难等。
2023输血标准
4. 血型和配型:在进行输血前,供血者和受血者的血型必须进行配型和交叉试验,以确保 血液的兼容性。
5. 病原体筛查:供血者的血液必须进行病原体筛查,以排除传染性疾病,如艾滋病、乙肝 、梅毒等。
6. 输血反应风险: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输血史,评估输血反应的风险,并根据需要采取相应 的预防措施。
2023输血标准
输血是指将血液或血液制品从一个人(供血者)输送到另一个人(受血者)的过程。为确保安全 和有效性,输血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和指南。以下是一般性的输血标准:
1. 临床指征:输血应基于明确的临床指征,如失血性休克、贫血引起的组织缺氧、血友病等。
2. 血红蛋白水平:通常,血红蛋白水平低于7克/分升是输血的一个常用指标。然而,在某些特殊 情况下,如心脏病患者或有其他并发症的患者,可能需要更高的血红蛋白水平才会考虑输血。

临床输血指征评价指标

临床输血指征评价指标

临床输血指征评价指标一、手术及创伤输血指南(一)浓缩红细胞用于需要提高血液携氧能力,血容量基本正常或低血容量已被纠正的患者。

低血容量患者可配晶体液或胶体液应用。

1 血红蛋白>100g/L,可以不输。

2 血红蛋白<70g/L,应考虑输。

3血红蛋白在70~100g/L 之间,根据患者的贫血程度、心肺代偿功能、有无代谢率增高以及年龄等因素决定。

(二) 血小板用于患者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伴有出血倾向或表现。

1.血小板计数>100×109/L,可以不输。

2.血小板计数<50×109/L,应考虑输。

3.血小板计数在50~100×109/L之间,应根据是否有自发性出血或伤口渗血决定。

4.如术中出现不可控渗血,确定血小板功能低下,输血小板不受上述限制。

(三)新鲜冰冻血浆(FFP)用于凝血因子缺乏的患者。

1.PT或APTT>正常1.5倍,创面弥漫性渗血。

2.患者急性大出血输入大量库存全血或浓缩红细胞后(出血量或输血量相当于患者自身血容量)。

3.病史或临床过程表现有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

4.紧急对抗华法令的抗凝血作用(FFP:5~8ml/kg)。

(四)全血用于急性大量血液丢失可能出现低血容量休克的患者,或患者存在持续活动性出血,估计失血量超过自身血容量的30%。

回输自体全血不受本指征限制,根据患者血容量决定。

注:1.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携带氧到组织细胞。

贫血及容量不足都会影响机体氧输送,但这两者的生理影响不一样的。

失血达总血容量30%才会有明显的低血容量表现,年轻体健的患者补充足够液体(晶体液或胶体液)就可以完全纠正其失血造成的血容量不足。

全血或血浆不宜用作扩容剂。

血容量补足之后,输血目的是提高血液的携氧能力,首选红细胞制品。

晶体液或并用胶体液扩容,结合红细胞输注,也适用于大量输血。

2.无器官器质性病变的患者,只要血容量正常,红细胞压积达0.20(血红蛋白>60g/L)的贫血不影响组织氧合。

输血的指征及原则

输血的指征及原则

输血的指征及原则
输血的指征有急性失血患者血红蛋白低于70g/L,慢性贫血患者血红蛋白低于60g/L,或者血红蛋白值未达输血值但患者有严重的贫血症状,抢救时。

输血的原则是尽量选择成分输血和自体输血。

输血是快速纠正贫血,改善患者贫血症状及抢救的重要治疗措施。

对于有输血指征的贫血患者,可予以同型红细胞悬液输注,同时完善贫血六项、胃镜、肠镜等相关检查以明确贫血病因,针对病因治疗纠正贫血。

如果是择期手术的患者,可以术前储存自体红细胞或术中回收自体血液回输给患者。

自体输血的最大优点是不会出现输血反应,无输血风险。

对于既往有输血过敏史的患者,需要予以去白红细胞悬液输注,对于发生过输血相关性溶血的患者需要输注洗涤红细胞。

输血科临床输血指征参考标

输血科临床输血指征参考标

输血科临床输血指征参考标准1.目的:为严格输血指征输血,规范临床输血,减少不必要输血.2。

适用范围:适用于临床所有科室3。

内容:3。

1 红细胞(>14岁的成人标准)内科:◆Hb<60g/L 或Hct〈0.20,慢性贫血患者◆Hb〈70g/L 或Hct〈0.22,急性贫血患者◆Hb70~100g/,伴有:心肺代偿功能不良(冠心病、呼吸机、>70 岁高龄)代谢率增高(高热、严重感染)严重缺氧(晕迷、各种休克)消化道活动性出血外科:◆Hb〈70g/L 或Hct〈0。

22,扩容后病情稳定◆Hb70~80g/L,择期手术前输血◆Hb70~100g/,伴有:急性大失血(50%血容量/3h、150ml/min) 伤口创面伴持续性出血,DIC 心肺代偿功能不良(冠心病、呼吸机、〉65 岁高龄)严重缺氧(持续晕迷、难以纠正的休克)代谢率增高(高热、严重感染)△特别说明:●怀疑患者血液浓缩导致血常规结果Hb 假性偏高应首先采取合适的扩容剂扩容,然后再检测血常规。

●输血前血常规:最接近输血决定时间的血常规报告;●输血后血常规:首选第48 小时;次选第24 或72 小时;●逆推指征:输血前未做血常规,根据输血后血常规的指标扣除,每输2U 红细胞=Hb-10g/L 或Hct—0。

03;●活动性出血的多次输血:至少出现过一次符合输血的指征,既可以判定输血合理:●关于检测误差,判定标准可放宽+10%3。

2 冰冻血浆⑴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性出血(无生物制品时);⑵DIC 急性期;⑶紧急对抗华法林抗凝血作用;⑷急性大出血后的大量输血(≥自身血容量),PT 或APTT 延长>1.5 倍,创面弥漫性渗血;⑸严重肝病患者手术(INR>2 或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血浆置换或人工肝;⑹肝素抗凝时补充抗凝血酶原Ⅲ(心外循环)。

△特别说明:●搭配血:整个住院期间并未发现血浆输注指征,但24 小时内习惯性按照“2U 红细胞+200ml 血浆”或类似处方,或当天输2U 红细胞,第二天输200ml 血浆,两者反复轮替输注。

临床输血过程中,内科输血的指征有哪些?

临床输血过程中,内科输血的指征有哪些?

临床输血过程中,内科输血的指征有哪些?
(1)全血:用于任何原因引起的血红蛋白和血容量的迅速下降并伴有缺氧症状。

血红蛋白<80克/升或出现失血性休克时输注。

(2)红细胞:用于红细胞破坏、丢失或生成障碍引起的贫血伴缺氧症状。

血红蛋白<80克/升,或红细胞比积<0.30时输注。

(3)血小板:血小板数减少或血小板功能低下,伴有出血表现。

血小板计数<30×109升,或血小板功能低下且伴有出血表现时输注。

(4)新鲜冰冻血浆: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凝血因子Ⅱ、Ⅴ、Ⅶ、Ⅸ、Ⅹ、Ⅺ或抗凝血酶Ⅲ缺乏,并伴有出血表现时输注。

一般需输入10—15毫升/干克体重新鲜冰冻血浆。

(5)新鲜液体血浆:主要用于补充凝血因子(特别是Ⅷ因子)的缺陷及严重肝病患者。

(6)洗涤红细胞:用于避免引起同种异型白细胞抗体和避免输入血浆中某些成分(如补体、凝集素、蛋白质等),包括对血浆蛋白过敏、自身免疫性溶血性疾病和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高血钾症或缺IgA抗原但已有IgA抗体的患者。

(7)浓缩白细胞:主要用于中性粒细胞减少并发感染,且抗生素治疗难以控制者。

中性粒细胞<0.5×109/升时输注。

临床输血指征参考标准

临床输血指征参考标准

v1.0可编写可改正输血指征综合评估的指标一、红细胞( >14 岁的成人标准)内科:1、 Hb<60g/L 或 Hct<,慢性贫血患者2、 Hb<70g/L 或 Hct<,急性贫血患者3、 Hb70~100g/,伴有:心肺代偿功能不良(冠芥蒂、呼吸机、>70 岁高龄)代谢率增高(高热、严重感染)严重缺氧(晕迷、各样休克)消化道活动性出血外科:1、 Hb<70g/L 或 Hct<,扩容后病情稳固2、Hb70~80g/L,择期手术前输血3、Hb70~100g/,伴有:急性大失血( 50%血容量 /3h 、150ml/min )伤口创面伴连续性出血,DIC心肺代偿功能不良(冠芥蒂、呼吸机、>65 岁高龄)严重缺氧(连续晕迷、难以纠正的休克)代谢率增高(高热、严重感染)△特别说明:1、思疑患者血液浓缩致使血惯例结果Hb 假性偏高应第一采纳适合的扩容剂扩容,而后再检测血惯例。

2、输血前血惯例:最靠近输血决准时间的血惯例报告;3、输血后血惯例:首选第48 小时;次选第 24 或 72 小时;4、逆推指征:输血前未做血惯例,依据输血后血惯例的指标扣除,每输2U红细胞 =Hb-10g/L 或;5、活动性出血的多次输血:起码出现过一次切合输血的指征,既能够判断输血合理:6、对于检测偏差,判断标准可放宽+10%二、冰冻血浆⑴先本性或获取性凝血功能阻碍性出血(无生物制品时);⑵DIC 急性期;⑶紧迫抗衡华法林抗凝血作用;v1.0可编写可改正⑷急性大出血后的大批输血(≥自己血容量),PT 或 APTT延伸>倍,创面弥漫性渗血;⑸严重肝病患者手术(INR> 2 或获取性凝血功能阻碍)、血浆置换或人工肝;⑹肝素抗凝时增补抗凝血酶原Ⅲ(心外循环)。

△特别说明:1、搭配血:整个住院时期并未发现血浆输注指征,但24 小时内习惯性依据“2U 红细胞 +200ml 血浆”或近似处方,或当日输 2U红细胞,次日输 200ml 血浆,二者频频轮番输注。

临床输血的基本原则

临床输血的基本原则

临床输血的基本原则
临床输血的基本原则如下:
1. 判断输血指征:临床上,输血的主要指征包括:血容量不足、血液成分异常(如贫血)、出血引起的休克等。

在确定输血指征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临床病情、病史、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因素。

2. 选择合适的血液成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血液成分进行输血,包括红细胞悬浮液、血小板、新鲜冰冻血浆等。

不同血液成分具有不同的适应症和作用,选择合适的成分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3. 进行交叉配血和无偏抗体试验:在输血前,需要进行交叉配血和无偏抗体试验,以确保输血的安全性。

交叉配血可以评估供血者和受血者之间的相容性,无偏抗体试验可以检测患者的血浆中是否存在对供血者的抗体。

4. 严格遵守无菌技术:输血操作需要使用无菌技术,以防止感染的发生。

包括采血时消毒、输血器具的消毒和严格的手部卫生等。

5. 注意输血速度和剂量:输血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输血指征,合理确定输血速度和剂量,避免输血速度过快或剂量过大引起不良反应。

6. 进行输血监测:输血过程中需要进行监测,包括患者的血压、
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的监测,以及输血后的观察和记录。

7. 注意输血不良反应的处理:在输血过程中,可能发生输血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输血相关肺损伤等。

一旦出现不良反应,需要及时处理,包括停止输血、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等。

总之,临床输血的基本原则是确保输血指征的准确判断,选择合适的血液成分,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注意输血速度和剂量的控制,进行输血监测,并及时处理不良反应。

这些原则可以帮助确保输血的安全和有效性。

输血指征参考标准总结

输血指征参考标准总结

输血指征参考标准总结一、临床输血遵循输血指征是临床合理用血的前提。

二、输血目的提高血液携氧能力。

血容量基本正常或低血容量已被纠正的患者,低血容量患者可配晶体液或胶体液。

三、输血原则:1.内科血红蛋白<60g/L或血细胞比容<0.2时可考虑输注;2.ICU病Hb<90~100g/L,Hct<27%~30%可输注;3.对严重冠心病和肺疾患患者,如出现供氧不足的情况Hct可突破30%;4.外科血红蛋白<70g/L,应考虑输注;5.血红蛋白在70~l00g/L之间,根据患者的贫血程度,心肺代偿功能,有无代谢率增高以及年龄等因素决定。

四、新鲜冰冻血浆输注原则: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多种凝血因子或抗凝血酶3缺乏,并伴有出血表现时输注.外科PT或APTT〉正常1.5倍,创面弥漫性渗血时,患者急性大出血输入大量库存全血或红细胞悬液后(出血量或输血量相当于患者自身血容量),病史或临床过程表现有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时输用.一般需输入l0~l5ml/kg体重新鲜冰冻血浆。

五、新鲜液体血浆主要用于补充多种凝血因子缺陷及严重肝病患者。

六、普通冰冻血浆:主要用于补充稳定的凝血因子.不伴有贫血的烧伤早期以及某些内科,儿科疾病引起的血容量减少,以丧失水分或血浆为主,要根据情况输用晶体液,血浆,白蛋白.大面积烧伤,肝硬化,慢性肾炎,肠痊等低血浆蛋白血症的患者,当血浆总蛋白低时,可输用。

七、洗涤红细胞:用于避免引起同种异型白细胞抗体和避免输入血浆中某些成分(如补体,凝集素,蛋白质等),包括对血浆蛋白过敏,高钾血症,肝肾功能障碍等患者。

八、冷沉淀:主要用于儿童及成人轻型甲型血友病,纤维蛋白原缺乏症,血友病患者及因子Ⅷ缺乏症患者.严重甲型血友病需加用Ⅷ因子浓缩剂。

九、全血:内科用于急性出血引起的血红蛋白和血容量的迅速下降并伴有缺氧症状,血红蛋白70g/L或血细胞比容60g/L的贫血不会影响组织氧合.急性贫血患者,动脉血氧含量的降低可以被心排出量的增加双氧高曲线右移而代偿;当然,心肺功能不全和代谢率增高的患者应保持血红蛋白浓度>100g/L以保证足够的氧输送。

输血科临床输血指征参考标

输血科临床输血指征参考标

输血科临床输血指征参考标准1。

目的:为严格输血指征输血,规范临床输血,减少不必要输血.2。

适用范围:适用于临床所有科室3。

内容:3.1 红细胞(〉14岁的成人标准)内科:◆Hb〈60g/L 或Hct<0。

20,慢性贫血患者◆Hb<70g/L 或Hct〈0。

22,急性贫血患者◆Hb70~100g/,伴有:心肺代偿功能不良(冠心病、呼吸机、〉70 岁高龄) 代谢率增高(高热、严重感染)严重缺氧(晕迷、各种休克)消化道活动性出血外科:◆Hb〈70g/L 或Hct〈0。

22,扩容后病情稳定◆Hb70~80g/L,择期手术前输血◆Hb70~100g/,伴有:急性大失血(50%血容量/3h、150ml/min) 伤口创面伴持续性出血,DIC 心肺代偿功能不良(冠心病、呼吸机、>65 岁高龄)严重缺氧(持续晕迷、难以纠正的休克)代谢率增高(高热、严重感染)△特别说明:●怀疑患者血液浓缩导致血常规结果Hb 假性偏高应首先采取合适的扩容剂扩容,然后再检测血常规.●输血前血常规:最接近输血决定时间的血常规报告;●输血后血常规:首选第48 小时;次选第24 或72 小时;●逆推指征:输血前未做血常规,根据输血后血常规的指标扣除,每输2U 红细胞=Hb—10g/L 或Hct—0.03;●活动性出血的多次输血:至少出现过一次符合输血的指征,既可以判定输血合理:●关于检测误差,判定标准可放宽+10%3.2 冰冻血浆⑴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性出血(无生物制品时) ;⑵DIC 急性期;⑶紧急对抗华法林抗凝血作用;⑷急性大出血后的大量输血(≥自身血容量),PT 或APTT 延长>1.5 倍,创面弥漫性渗血;⑸严重肝病患者手术(INR>2 或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血浆置换或人工肝;⑹肝素抗凝时补充抗凝血酶原Ⅲ(心外循环)。

△特别说明:●搭配血:整个住院期间并未发现血浆输注指征,但24 小时内习惯性按照“2U 红细胞+200ml 血浆”或类似处方,或当天输2U 红细胞,第二天输200ml 血浆,两者反复轮替输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输血指征
临床医师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区分紧急输血和择期输血的情况,确保输血的治疗作用。

一、对慢性病患者血红蛋白≥10克,或红细胞压积≥30%不予输血:急性失血量在600ml以下,红细胞压积≥35%的患者原则上不输血。

二、对慢性病患者血红蛋白<10克,可小量分次输血,应采用成份输血。

1、悬浮红细胞
应用于临床各科输血,适宜血容量正常的慢性贫血的输血者和外伤手术等引起的急性失血患者。

用于需要提高血液携氧能力,血容量基本正常或低血容量已被纠正的患者。

低血容量患者可配晶体液或胶体液应用。

(1)、血红蛋白>100g/L,可以不输。

(2)、血红蛋白<70g/L,应考虑输。

(3)、血红蛋白在70—100g/L之间,根据患者的贫血程度、心肺代偿功能、有无代谢率增高以及年龄等因素决定。

2、新鲜冰冻血浆
用于凝血因子缺乏或凝血功能障的病人。

(1)、PT或APTT>正常倍,创面弥漫性渗血。

(2)、患者急性大出血输入大量库存全血或浓缩红细胞后(出血量或输血量相当于患者自身血容量)。

(3)、病史或临床过程表现有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

(4)、紧急对抗华法令的抗凝血作用(FFP:5-8ml/kg)。

失血量是判断输血的一项重要指标,准确地评估失血量对患者的救治有重要意义。

目前临床上评估失血量的依据主要有:血液检查、临床指标、体位试验、中心静脉压等。

急性出血情况下,失血量的评估单纯依靠血液检测指标并不能正确反映出血管内血容量不足的情况。

因为在急性失血后的短时间内,体液移动还不明显,仍可表现为正常水平,难以通过HB、Hct等指标准确体现。

因此需要结合临床指标辅助判断。

轻度失血表现:口渴畏冷,皮肤苍白,血压及脉搏随体位变化而变化,颈静脉塌陷,尿色深且量少,预计成人失血量约为800~1200ml;
中度失血进一步表现:口干,出冷汗,脉搏>100次/分、且无力,收缩压<90mmHg,预计成人失血量为1200~1600ml;
重度失血表现:患者烦躁不安,意识模糊,四肢厥冷,血压明显下降,脉快而细弱,呼吸深快等,预计成人失血量>1600ml。

此外,休克指数亦可辅助判断失血量,休克指数=脉搏/收缩压,正常值为左右。

患者休克指数=1,失血量为全身血量的20%~30%;休克指数>1,失血量已达30%以上;休克指数>,失血量为全身血量的30%~50%;休克指数>,失血量>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