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尿验方
中医医案——蛋白尿(三)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健脾益肾法治愈膏淋病案:李某,女,25岁。
初诊:1982年5月30日。
主诉及病史:尿液混浊如膏两年多。
1980年春入某医院诊为急性肾小球肾炎。
经对症抗炎脱敏治疗,一度好转出院。
近半月来常觉头昏腰酸,倦怠乏力,食纳欠佳,大便时溏,尿液混浊如膏,多次尿常规检查,尿蛋白持续在(++++)。
诊查:面色㿠白而浮肿,舌质淡胖有齿痕,苔白腻,脉沉无力。
辨证:脾肾阳虚,固摄失司。
治法:健脾益肾。
处方:山药30g 白术20g 茯苓15g 泽泻15g 赤小豆20g 牛膝15g 生楂25g 益母草25g9剂,水煎服。
二诊:药后头昏倦怠明显减轻,尿蛋白(++)。
守方益母草加至50g,赤小豆加至35g。
三诊:守方连服药21剂,自觉症状消失,尿常规正常。
嘱原方药连服18剂,以巩固疗效。
随访一年未复发。
1按语贲老认为蛋白尿属膏淋范畴,是精微下注之意,其因在肾在脾。
盖肾主藏精,肾阳不足,封藏失司,则精微外泄;脾主运化而升清,脾阳不足,统摄无权,则精微下注。
故主张健脾益肾之法以治之,意在恢复脾肾固摄封藏之权。
临床用此益肾汤加坤草、赤小豆,观察二百余例,总有效率达90%以上。
本医案摘自《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第4集,P677-678,贲子明医案。
贲子明,1913年出生于河北省抚宁县,教授,主任中医师。
自幼秉承家学,勤奋攻读。
稍长,随祖父泽昆公行医乡里。
1936年悬壶于大连。
1957年应聘于大连市医学专科学校工作,任中医教研室主任、附属医院中医科主任。
197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2年调入大连市友谊医院工作,任中医科主任,兼任辽宁省中医学会理事、辽宁省中医妇科学会理事、大连市中医学会副理事长、大连市政协委员、大连市振兴中医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贲氏临床、教学七十余年,医术精湛,早年擅治妇科病,被誉为辽宁省妇科专家。
晚年潜心老年病学研究。
蛋白尿的5则中医验方1、蛋白尿,...

蛋白尿的5则中医验方1、蛋白尿,...
蛋白尿的5则中医验方
1、蛋白尿,脾虚湿盛,面色不华微肿食少倦怠,小便少,大便溏。
党参黄芪白术陈皮大腹皮冬瓜皮生姜皮防风赤小豆。
2、尿蛋白,肝肾两虚,腰膝酸冷,夜尿清长。
附子肉桂茯苓熟地山药金樱子车前子茺蔚子韭菜子菟丝子覆盆子乌梅炭。
3、尿蛋白,脾虚
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白扁豆砂仁陈皮。
4、蛋白尿
黄芪莱菔子芡实菟丝子萆解泽兰益母草丹参地龙山药。
气虚加五味子
阳虚加益智仁
阴虚加莲子心生地。
5、蛋白尿
益母草桑寄生丹参赤芍黄芪龙葵白花蛇舌草半枝莲。
日一剂。
中药“代激素方”,专治蛋白尿

中药“代激素方”,专治蛋白尿肾病综合征出现尿蛋白,不仅仅要考虑有肾失封藏,精气外泄的一面,还要考虑瘀浊内停的一面。
治疗上不能只注意固涩,还应调整气化,具体如何用药调整气化,本文可以给我们一定的启示。
1.中药治蛋白尿肾病综合征蛋白尿,从现象分析,以前多认为尿中大量精微物质流失,是肾之封蛰失职、精气外泄的表现,治从固肾涩精入手,但难以为功。
问题是尿中除蛋白以外,还有诸多细胞沉渣,关键是清浊不分,只注意脏腑亏损的一面,而忽略了浊瘀内停的另一面。
肾病综合征呈本虚标实之候,浊气不能外泄,清气反而渗漏,浊气不去,精微不固,正所谓“邪不去则正不安”。
水浊同下,是为正常排尿活动,水浊夹精而下,一味固涩,似非善策。
笔者治疗蛋白尿,重在气化,气化而愈者,愈出自然,固涩亦偶然有得,愈出勉强。
清浊混处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在于脏腑功能失调。
肾司开阖,脾主升清,肾病综合征有严重低蛋白血症,可使胶体渗透压降低,形成水肿,其表现为水肿长踞不退,肌肤淖泽,按之如泥,精神萎顿,面色无华。
多因脾虚不能制水,水渍妄行,当以救脾为先,脾得健运,以复升降功能,枢机一转,停水自行。
若因肾阳不振,精血从乎阴化,水肿多属虚败,非温补肾阳,难回阳和之局。
所以说脾虚者不可复行破气,肾虚者自当慎投伐水,真气真水对预后及防止复发,提高远期疗效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肺主一身之气,而治节行焉,肺气通调,气化有责,尤其对水精不能四布,壅聚膀胱,尿少而蛋白不时下渗的患者,参合运脾温肾诸法能提高消减蛋白尿的速度。
故而说,肺气的宣肃、脾气的升降、肾气的开阖是气化的三大要素。
经多年临床探索,总结消减蛋白尿验方数则,介绍如下:(1)益肾汤生地、太子参各15g,党参10g,黄芪20g,茯苓、巴戟天、补骨脂、胡芦巴各9g。
水煎2汁,1日分服。
临床观察,本方对提高血浆蛋白,消除蛋白尿有一定作用。
(2)龙蜂方龙葵、蜀羊泉、蛇莓各30g,露蜂房9g。
水煎2汁,1日分服。
具有清热解毒、祛风利水之效,可治肾病蛋白尿反复不愈,有相当免疫抑制剂的作用。
尿蛋白的偏方

尿蛋白的偏方尿蛋白是我们人体的一种常见疾病,一般把一个人的每日排出的尿液中尿蛋白的含量超过150毫克称为尿蛋白异常。
尿蛋白异常通常是因为人体的肾脏功能异常造成的,所以很多时候尿蛋白的好低程度通常又可以反应出身体的肾功能的好坏,但是尿蛋白过高对身体也是非常不利的,这时候就要看医疗手段来治疗,有些人会找些尿蛋白的偏方来治疗。
尿蛋白的偏方一:商陆地10克,瘦猪肉100克,加水500毫升炖到300毫升,弃去猪肉及药渣,为一天量,分三次温服。
用于慢性肾炎全身浮肿,大量蛋白尿者。
尿蛋白的偏方二:取党参50克,黄芪60克,红糖少许,粳米100克。
参、芪切薄片放锅内,加清水,用中火煮沸取汁,梗米加药汁,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
转用文火煮至汁烂成粥。
每天2次,每次250克粥,代食或佐食。
治疗急性肾炎蛋白尿和慢性肾炎蛋白尿。
尿蛋白的偏方三:取老蚕豆(或虫蛀蚕豆)200克,红糖100克。
加水煮成500毫升。
每天早晨空腹时服100毫升,并同时吃蚕豆,5天一剂,间隔2天后再服第2剂。
坚持服30天。
有消除蛋白、增加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的功效。
尿蛋白的偏方四:黄芪15、玉米须30、淮山药30、茯芩皮15、生薏仁30。
每日1剂,水煎,连续服用。
效果很好。
尿蛋白的偏方之食疗偏方:每天吃煮花生米一两,带红皮的,坚持吃,长期吃。
上文介绍的几种方法就是用来治疗尿蛋白异常的偏方,所谓偏方也就是说没有经过医生确认的方法,但是这些尿蛋白的偏方在治疗尿蛋白异常方面的疗效还是很不错的,所以广大患者是可以通过这些偏方来治疗尿蛋白异常的,但是只能作为一个辅助治疗手段来治疗,除此之外,还要接受医生的治疗。
蛋白尿验方和糖尿病肾病综合症蛋白尿治疗法则

蛋白尿验方和糖尿病肾病综合症蛋白尿治疗法则治则:补肾固精,益气摄血。
验方:黄芪60太子参15焦白术10云茯苓10煨葛根15白茅根30荷叶10旱莲草10金樱子20菟丝子10蝉衣6丹皮10甘草5加减:尿蛋白较多,久治疗不愈加玉米须20桑螵蛸15蝉衣加重克数尿中红细胞较多者加仙鹤草15茜草根15尿中白细胞较多者加石苇15鱼腥草15尿中管型较多者加丹参30通草10纳差者加陈皮10薏米仁12焦三仙各15病毒性肝炎发热者加白花蛇舌草30高血压者加杜仲20阴虚者加生地15女贞子20阳虚者加仙灵脾10巴戟天15血瘀者加丹参30赤芍20桃仁15或者红花10肌酐、尿素氮偏高者加土茯苓30克以上,或者熟大黄30克以上,注明熟大黄要久煎熬。
尿臭味过浓者加土茯苓30克以上或者在加(萆薢15)脾虚寒湿腹泻重者加干姜10 白术亦苍术15到30 烧扁豆20尿潜血严重者加大小蓟各15到30或者仙鹤草15到30尿蛋白严重者加(强的松)一粒至俩粒,根据病情而定。
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禁止服用。
尿酸高箄解土茯苓高血脂:泽泻30克,生山楂20克,决明子20克。
高尿酸血症:玉米须30丝瓜烙30注意事项:尿蛋白属于体内精微物质,宜藏不宜泻。
因此处方选药时,必须重视补泻俩方面动态平衡。
方中黄芪,太子参,白术,补气健脾。
金樱子,菟丝子益肾摄精。
丹皮,旱莲草凉血摄血,蝉衣可消蛋白尿。
白茅根,茯苓清热除湿。
葛根,荷叶升提举措。
甘草调和诸药。
全方合用补而不滞留。
固摄不留邪。
除湿不伤阴。
清热不苦寒。
凉血不留於,消除蛋白尿有奇效。
消尿蛋白方方药及用法:生黄芪20克,党参12克,炒白术10克,茯苓10克,山药12克,桑寄生12克,白花蛇草15克,石苇10克,蜀羊泉15克,玉米须30克。
主治:急慢性肾炎引起的蛋白尿。
下面是关于糖尿病肾病综合征蛋白尿的治疗法则:1:益肾藏精。
滋阴山萸肉女贞子旱莲草生地熟地,牡蛎等药物温阳菟丝子肉苁蓉鹿角胶鹿衔草淫羊藿(仙灵脾)巴戟天附子肉桂等药物2:健脾摄纳,脾主统纳,运化水谷,补充先天,濡养五脏。
中医治疗蛋白尿小验方

中医治疗蛋白尿小验方中医治疗蛋白尿小验方蛋白尿是泌尿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
祖国医学认为,蛋白尿的出现,是人体精微物质外泄的一种表现。
人体的精微物质,主要依赖睥进行生化与统摄,并通过肾来封藏与固摄。
劳累、伤食、服药、妊娠等因素,部可引起脾肾两虚。
如果再有湿热内蕴,水湿不化的情况,就容易产生蛋白尿,其治疗也颇为棘手。
笔者在临床上尝试采用补肾固精、益气摄血治疗肾炎蛋白尿,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处方生黄芪60克,太子参15克,焦白术10克,云茯苓10克,煨葛根15克,白茅根30克,干荷叶10克,旱莲草10克,金樱子20克,菟丝子10克,蝉衣6克,丹皮lO克,甘草3克。
加味尿中蛋白较多,或久治不愈者,可加玉米须20克、桑螵蛸15克;尿中红细胞多者可加仙鹤草15克、茜草根15克;尿中白细胞多者加石苇15克、鱼腥草15克;尿中有管型者加丹参15克、通草10克;纳食差者加陈皮6克、薏苡仁12克;伴高血压者加杜仲15克;阴虚者加生地15克;阳虚者加仙灵脾10克、巴戟天1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两次早晚分暇。
一般服药1~2个月,尿蛋白可减少或消失。
注意事项尿蛋自属于体内精微物质,宜藏不宜泻。
因此在处方选药时,必须重视补泻两个方面的动态平衡。
方中黄芪、太子参、白术补气健脾,金樱子、菟丝子益肾摄精,茅根、茯苓清热除湿,葛根、荷叶升提举陷,丹皮、旱莲凉血摄血,蝉衣可消蛋白尿,甘草调和诸药。
全方合用,补而不滞,固摄不留邪,除湿不伤阴,清热不苦寒,凉血不留瘀,消除蛋白尿有良效治疗蛋白尿小验方处方:生黄芪60克,太子参15克,焦白术10克,云茯苓10克,煨葛根15克,白茅根30克,干荷叶10克,旱莲草10克,金樱子20克,菟丝子10克,蝉衣6克,丹皮l0克,甘草3克。
加味尿中蛋白较多,或久治不愈者,可加玉米须20克、桑螵蛸15克;尿中红细胞多者可加仙鹤草15克、茜草根15克;尿中白细胞多者加石苇15克、鱼腥草15克;尿中有管型者加丹参15克、通草10克;纳食差者加陈皮6克、薏苡仁12克;伴高血压者加杜仲15克;阴虚者加生地15克;阳虚者加仙灵脾10克、巴戟天15克。
治蛋白尿只需三味药

由于肾小球滤过膜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健康人尿中蛋白质(多指分子量较小的蛋白质)的含量很少(每日排出量小于150 mg),蛋白质定性检查时,呈阴性反应。
当尿中蛋白质含量增加,普通尿常规检查即可测出,称蛋白尿。
如果尿蛋白含量≥3.5g/24h,则称为大量蛋白尿。
蛋白尿高,会危害个人健康,因此需要重视。
古代虽然没有“蛋白尿”的名,但早认识到肾主封藏,尿中有蛋白治以固肾补脾,用三味平淡的中药,扣住病机即可见效。
只要理解清楚了现代医学中描述微观物质的生命之机理,依旧可以用中医学的思维方式辨析认识清楚其本质,从而处方遣药,解决临床问题。
生命之理,不分中西,殊途而同归。
案例:牛XX,男,13岁。
1978年春初诊。
患儿母代述去年患肾炎,头面四肢浮肿,住某医院诊断为慢性肾炎。
治疗四个月,水肿消失,尿蛋白尚存在。
出院时尿检蛋白(++),脓球少量,续服激素两月余,逐渐减量停服。
近来饭量突减,颜面苍淡,尿检蛋白(+++)或(++++)脓球消失。
诊脉沉缓,舌苔薄白微腻。
患童行动活跃,除颜面苍淡及食欲不振外,余无可据之证。
尿蛋白存在,乃病未痊。
肾气不敛,脾湿内著,故脉沉缓、苔薄白微腻。
用收敛元气、健脾固涩法治之。
方用固肾除湿汤:山萸肉6克,白扁豆15克,黄柏2克。
一日一剂,水煎,分两次服。
二诊:连服三十剂,经几次尿液检验,蛋白及其他项目均为阴性,食欲渐增,颜面渐显红润。
嘱其再服以固疗效。
三诊:又服二十余剂,近日连续尿检三次,均为阴性。
饮食活动一如病前,是否停药,希诊断酌定。
诊之:脉缓,观患童精力充沛,嘱其停药观察。
1979年1月随访,病愈。
按:肾炎疾患,在祖国医籍为水肿病。
一般治到水肿尽消,精力充沛,即算治愈。
现代医学证实,尿蛋白存在,病未痊愈,是肾脏有损,血浆蛋白随尿渗漏。
在治疗上达到肾功能恢复正常,尿蛋白即消失,是为痊愈。
古人认为肾主封藏,肾虚封藏失职,脾精渗漏,与现代医学血浆蛋白随尿渗漏,名异而实同。
方中山萸肉收敛元气,固涩滑脱;白扁豆和胃健脾,化湿调中;黄柏燥湿益阴,清泻相火。
治疗蛋白尿小验方

处方:生黄芪60克,太子参15克,焦白术10克,云茯苓10克,煨葛根15克,白茅根30克,干荷叶10克,旱莲草10克,金樱子20克,菟丝子10克,蝉衣6克,丹皮lO克,甘草3克。
加味尿中蛋白较多,或久治不愈者,可加玉米须20克、桑螵蛸15克;尿中红细胞多者可加仙鹤草15克、茜草根15克;尿中白细胞多者加石苇15克、鱼腥草15克;尿中有管型者加丹参15克、通草10克;纳食差者加陈皮6克、薏苡仁12克;伴高血压者加杜仲15克;阴虚者加生地15克;阳虚者加仙灵脾10克、巴戟天1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两次早晚分暇。
一般服药1~2个月,尿蛋白可减少或消失。
注意事项:尿蛋白属于体内精微物质,宜藏不宜泻。
因此在处方选药时,必须重视补泻两个方面的动态平衡。
方中黄芪、太子参、白术补气健脾,金樱子、菟丝子益肾摄精,茅根、茯苓清热除湿,葛根、荷叶升提举陷,丹皮、旱莲凉血摄血,蝉衣可消蛋白尿,甘草调和诸药。
全方合用,补而不滞,固摄不留邪,除湿不伤阴,清热不苦寒,凉血不留瘀,消除蛋白尿有良效。
另附:治疗蛋白尿偏方取芡实30克,提前浸泡1小时,然后加水用大火煮开,小火煎煮至芡实软烂即可。
每日1剂,分2次服用。
该方对于各类肾性蛋白尿均有效。
这里介绍几种治疗蛋白尿的中药:1. 冬虫夏草冬虫夏草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草药,性甘温,具有益肾壮阳,补肺平喘等作用。
研究证实,冬虫夏草能激活机体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维持机体 CD4/CD8细胞的平衡,调节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从而减少尿蛋白。
它通过增加MMP?2的表达,抑制TMIP?1,2的表达,促进了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减少细胞外基质的积聚,这可能也是其降低蛋白尿的机制之一。
2.黄芪黄芪味甘微温,功能补气固表,利水消肿,是一种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中草药, 能增强活血化瘀药物的功效,降低尿蛋白。
黄芪主要含黄芪多糖、氨基酸、大量无机离子、微量元素等,其中富含微量元素硒可能与其控制肾性蛋白尿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蛋白尿验方蛋白尿验方□ 牛凤景河南省鹤壁市淇县中医院药物组成:生地黄12克,怀山药20克,知母12克,黄柏3克,猪苓12克,梓实20克,砂仁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一个月为1疗程。
经检查尿蛋白减少了,间隔1周可续服。
主治:慢性肾小球肾炎,尿蛋白,血尿。
伴随水肿、高血压,久治不愈。
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我通过多年临床验证,只要舌脉症状符合肾阴虚证,用本方治疗,效果不错。
值得一提的是,其实单味梓实控制蛋白尿疗效可靠,这是笔者舅祖父(当地已故著名老中医李春生)传授的经验。
中医治疗蛋白尿小验方蛋白尿是泌尿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
祖国医学认为,蛋白尿的出现,是人体精微物质外泄的一种表现。
人体的精微物质,主要依赖睥进行生化与统摄,并通过肾来封藏与固摄。
劳累、伤食、服药、妊娠等因素,部可引起脾肾两虚。
如果再有湿热内蕴,水湿不化的情况,就容易产生蛋白尿,其治疗也颇为棘手。
笔者在临床上尝试采用补肾固精、益气摄血治疗肾炎蛋白尿,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处方生黄芪60克,太子参15克,焦白术10克,云茯苓10克,煨葛根15克,白茅根30克,干荷叶10克,旱莲草10克,金樱子20克,菟丝子10克,蝉衣6克,丹皮lo 克,甘草3克。
加味尿中蛋白较多,或久治不愈者,可加玉米须20克、桑螵蛸15克;尿中红细胞多者可加仙鹤草15克、茜草根15克;尿中白细胞多者加石苇15 克、鱼腥草15克;尿中有管型者加丹参15克、通草10克;纳食差者加陈皮6克、薏苡仁12克;伴高血压者加杜仲15克;阴虚者加生地15克;阳虚者加仙灵脾10克、巴戟天1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两次早晚分暇。
一般服药1~2个月,尿蛋白可减少或消失。
注意事项尿蛋自属于体内精微物质,宜藏不宜泻。
因此在处方选药时,必须重视补泻两个方面的动态平衡。
方中黄芪、太子参、白术补气健脾,金樱子、菟丝子益肾摄精,茅根、茯苓清热除湿,葛根、荷叶升提举陷,丹皮、旱莲凉血摄血,蝉衣可消蛋白尿,甘草调和诸药。
全方合用,补而不滞,固摄不留邪,除湿不伤阴,清热不苦寒,凉血不留瘀,消除蛋白尿有良效。
蛋白尿方糯稻根100克,玉米须100克,红枣30克。
治慢性肾炎引起的蛋白尿(注:本方为江苏名中医朱龙骧的经验方)。
...肾性蛋白尿方处方:生黄芪30克,生地15克,雷公藤10~15克,丹参12克,丹皮12克,米仁根30克,车前子15克(包煎),白茅根30克,炙甘草6克。
功效:益气养阴,清热解毒,健脾补肾,渗湿利水,降尿蛋白。
主治: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疾病,如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无症状性蛋白尿或血尿。
用法:上述剂量为1日用量。
先将雷公藤加水煎煮2小时(以减轻其毒性),然后加入其他中药共煎,沸后再煮15分钟,倒出药液后再加水煎煮,将两液混合,分早晚两次服。
本方可以单独应用,也可在使用激素过程中配合使用,以帮助撤减激素。
如慢性肾炎表现为少量尿蛋白(即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小于1克时),则可以去除雷公藤,加太子参15克,长期服用,安全无副作用。
注意:有心、肝、肾功能不全、白细胞减少者慎用,孕妇禁用。
另外,因雷公藤有毒性,建议在执业中医师指导下应用。
(江苏省中医院全国中医肾病医疗中心王刚教授自创方/周恩超博士推荐)蛋白尿中医治疗有良方蛋白尿是肾脏疾病的常见临床表现。
各种原发性或继发性的肾小球疾病以及肾盂肾炎临床均见蛋白尿。
西医对蛋白尿的认识很明确:认为持续的蛋白尿对肾小球基底膜有损伤,可以引起肾小球的硬化,导致肾脏纤维化改变,最终出现肾脏功能不可逆的损害,临床进入慢性肾衰竭,逐渐发展为终末期肾脏病——尿毒症。
西药对蛋白尿的治疗方法很有限,大量蛋白尿患者即肾病综合征性蛋白尿患者接受激素治疗约半数病人可获得部分或完全缓解,但激素的副作用往往使病人无法坚持长期的治疗,并且在治疗的过程中因为激素引起的免疫低下导致各种感染的发生反过来又加重蛋白尿。
现在医学界公认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转换酶受体拮抗剂较大剂量长期使用可以减轻蛋白尿,但这类药物的使用也受到限制。
中医文献中没有蛋白尿这一提法,根据其临床症状表现,应当属于中医的“精气下泄”这一范畴。
这种疾病的病机关键是脾不统摄、肾不藏精、正气虚损和病邪阻滞,致使肾功能破坏而形成蛋白尿。
具体而言,有正虚和邪实两个方面,正虚有脾虚、肾虚,其中以肾虚为主,又分阴阳;邪实有湿热和血淤。
临床上结合征候仔细辨证,往往可以收到良效。
值得一提的是,肾病综合征患者激素治疗过程中配合中药治疗往往可以减轻激素的副作用,降低激素的耐药性,提高患者肌体免疫力,减少患者感染机会,从而使患者顺利完成激素足量足疗程的治疗。
(黄石市中医院肾内科副主任医师王文丽)名医秘方:蛋白尿神方尿浊汤治疗肾蛋白尿偏方治疗肾蛋白尿偏方一红白黑凤凰散1.药物组成藏红花9g 白胡椒15g 夹心木30g 凤凰衣2具2.制剂用法阴干,用阴阳瓦焙成焦黄色,研末,或制成丸剂、胶囊剂,6~9g/日2~3次,用荷梗适量煎汤送服。
病重且证型较典型,可用本方加减,水煎服。
3.适应病证慢性肾炎蛋白尿。
4.评按本方适宜阴寒人里,营血瘀滞者。
方中白胡椒温里散寒;藏红花活血通滞;夹心木摄精固藏;凤凰衣补阴纳气。
四药合用有温里散寒、固精和血之功。
治疗肾蛋白尿偏方二降白汤 1.药物组成黄芪50g 、山药30g 、山萸肉15g、芡实15g 、半枝莲30g 、益母草30g 、车前子15~30g 、蜂房6~l0g 、地龙l0g、蝉衣l0g、桑螵蛸l0g。
2.制剂用法水煎,每日一剂,分2~3次服。
3.适应病证蛋白尿。
4.评按蛋白尿属“尿浊”、“水肿”范畴。
其病机多是脾肾两虚、精微失藏。
治以健脾补肾为关键。
方中黄芪、山药、芡实、山萸肉、桑螵蛸健脾益肾固精;益母草、车前子利水消肿;蜂房、半枝莲、地龙、蝉衣具有抗过敏作用。
全方合用有健脾益肾、固精消肿之效。
此方对一些与免疫反应有关的顽固性蛋白尿往往获得满意疗效。
若伴腰痛甚者加杜仲、寄生、川断;伴高血压者加牛膝、钩藤;水肿甚者加篇蓄、瞿麦;小便潜血阳性者加白茅根、琥珀、小蓟。
治疗肾蛋白尿偏方三肾妙散 1.药物组成生黄芪30g 、蛇舌草30g 、太子参20g 、茯苓20g 、白英20g 、石苇20g 、丹参20g 、苍术l0g 、白术l0g 、桑寄生l0g 、枸杞子l0g 、益母草15g。
2.制剂用法日1剂,水煎服,3月为1疗程。
3.适应病证慢性肾炎蛋白尿 4.评按本方治疗52例,结果:治愈40例,好转6例,无效6例。
如表症较重加连翘、防风;肾虚加杜仲、首乌;脾肾阳虚加肉桂、干姜;食纳不佳加炒三仙;瘀血明显加三七;高血压加天麻、白蒺藜。
上文总结了一些治疗肾蛋白尿偏方的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治疗肾蛋白尿偏方黄芪15、玉米须30、淮山药30、茯芩皮15、生薏仁30。
每日1剂,水煎,连续服用。
效果很好。
黄芪补气,茯苓皮去湿利水入肾膀胱,玉米须利尿去水肿平肝胆,生薏仁去湿。
芡实白果粥治蛋白尿取芡实30克,白果10枚,糯米30克,煮粥,日一次,10日为一疗程,间歇服2~4疗程,食量少者,芡实、糯米用15~20克。
三味煮粥,具健脾补肾,固涩敛精,通利小便之功。
本方对慢性肾小球肾炎中、后期蛋白尿久不消者效果尤显。
此粥亦可作为治疗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辅助食疗法,长期间歇服用。
陈修源主治医师献方消除肾炎蛋白尿方方药生黄芪60克,太子参15克,焦白术10克,茯苓10克,煨葛根15克,白茅根30克,干荷叶10克,旱莲草10克,金樱子20克,菟丝子10克,蝉蜕6克,丹皮10克,甘草3克。
尿中蛋白较多,或久治不愈者,可加玉米须20克、桑螵蛸15克;伴高血压者加杜仲15克;阴虚者加生地15克;阳虚者加仙灵脾10克、巴戟天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
一般服药1~2个月,尿蛋白可减少或消失。
郭旭光主治医师献方尿蛋白偏方,专家介绍,根据临床经验总结,治疗蛋白尿的偏方这里主要介绍以下两点,患者可作为参考:1、主治:蛋白尿,肾虚失困,头昏腰酸,小便昼少夜多,大便时干时溏。
方:黄芪、枸杞子、龟鹿胶(烊化),覆盆子、八戟天、菟丝子。
2、主治:尿蛋白(蛋白尿),脾虚湿盛,面色不华,微肿,食少卷怠,小便少,大便溏。
方:党参、黄芪、白术各20g,陈皮、大腹皮、冬瓜皮、生姜皮、防风。
专家指出,偏方不可尽信,还是要进行正规系统的治疗。
蛋白尿的出现是肾脏疾病的外在表现,并不是治疗上的主要矛盾,所以对于治疗上不能仅仅的对症处理,而是找到疾病的根本从受损的肾脏病灶组织治疗入手。
治疗尿蛋白的偏方有些什么呢?导致蛋白尿漏出的根本原因是肾小球滤过屏障受损,通透性的增加,所以治疗上只有将其修复受损的肾脏病灶组织才能达到的治疗,避免其反复发作性。
蛋白尿2005年4月12日华夏医药健康网方一降白汤药物组成黄芪50g 山药30g 山萸肉15g 芡实15g 半枝莲30g 益母草30g 车前子15~30g 蜂房6~l0g 地龙l0g 蝉衣l0g 桑螵蛸l0g制剂用法水煎,每日一剂,分2~3次服。
适应病证蛋白尿。
病案举隅史某,女,35岁。
患慢性肾炎反复发作2年,尿蛋白持续阳性(++~+++),因长期服用激素而致向心性肥胖。
体倦乏力,纳差,腰骶酸痛,双下肢浮肿,按之不起,舌体胖嫩,苔薄白,脉沉细。
查尿蛋白(++++),有少许红、白细胞。
血压23/14kPa。
投以降白汤加牛膝15g、钩藤30g(后下)。
2个疗程后,诸症消失,尿蛋白转阴。
为巩固疗效,予以六味地黄丸,每日2丸,连服3个月后,连查数次尿蛋白均为阴性。
随访2年未复发。
资料来源杨淑玲,等;中国民间疗法,1999,(2):评按蛋白尿属“尿浊”、“水肿”范畴。
其病机多是脾肾两虚、精微失藏。
治以健脾补肾为关键。
方中黄芪、山药、芡实、山萸肉、桑螵蛸健脾益肾固精;益母草、车前子利水消肿;蜂房、半枝莲、地龙、蝉衣具有抗过敏作用。
全方合用有健脾益肾、固精消肿之效。
此方对一些与免疫反应有关的顽固性蛋白尿往往获得满意疗效。
若伴腰痛甚者加杜仲、寄生、川断;伴高血压者加牛膝、钩藤;水肿甚者加篇蓄、瞿麦;小便潜血阳性者加白茅根、琥珀、小蓟。
方二肾妙散药物组成生黄芪30g 蛇舌草30g 太子参20g 茯苓20g白英20g 石苇20g 丹参20g 苍术l0g 白术l0g 桑寄生l0g 枸杞子l0g 益母草15g制剂用法日1剂,水煎服,3月为1疗程。
适应病证慢性肾炎蛋白尿。
资料来源资料来源杨金荣.浙江中医杂志,评按本方治疗52例,结果:治愈40例,好转6例,无效6例。
如表症较重加连翘、防风;肾虚加杜仲、首乌;脾肾阳虚加肉桂、干姜;食纳不佳加炒三仙;瘀血明显加三七;高血压加天麻、白蒺藜。
方三红白黑凤凰散药物组成藏红花9g 白胡椒15g 夹心木30g 凤凰衣2具制剂用法阴干,用阴阳瓦焙成焦黄色,研末,或制成丸剂、胶囊剂,6~9g/日2~3次,用荷梗适量煎汤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