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文化面临的危机

合集下载

浅谈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文化危机

浅谈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文化危机

浅谈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文化危机摘要: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处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双重背景下,正在经历着由传统的农业文明向向现代工业文明的伟大转型。

在这一转型期,社会各方面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但也带来了严重的文化危机,主要表现为意识形态危机、价值观危机、社会道德危机、生活方式危机和生态危机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不同程度地阻碍和延缓了我国社会现代化的进程。

因此,认真分析和有效化解这些危机,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顺利推进,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全球化;社会转型;文化危机当今时代,是一个全球化加速推进的时代,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积极参与全球化,实现现代化,是拥有13亿人口的中华民族走向复兴之路的理性选择。

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当代中国社会也开始了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全面转型。

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全球化给我们带来的,不全是机遇,也有巨大的挑战。

正如吉登斯所描述的那样,“全球化并不以公平的方式发展,他所带来的结果也不全是良性的。

(1)P1-15全球化在为我国的发展创造着极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为我国的精神文化和生存条件带来了许多破坏性的后果,引起并加深了各种更为复杂的文化矛盾和危机,使我们的现代化进程总是在由意识形态、价值、社会道德、生活方式和生态危机等所引导的矛盾冲突中前行。

下面做个简要分析:一、社会转型期我国意识形态面临的危机伴随着经济、政治的全球化,文化的全球化也成为必然,全球范围内超越国界、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文化冲突与整合随之而来,多元文化相互激荡,新思潮新观念不断涌现,使得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

第一、消费主义对我国意识形态的挑战。

英国学者汤林森指出:“资本主义文化的扩散,实质就是消费主义文化的张扬,而这样一种文化,会使所有文化体验都卷入到商品化的旋涡之中。

”(2)P6消费主义文化作为一种特定含义的生活方式就绝不仅仅是消费本身,而是一种价值观念,作为一种价值观念,以商品文化为核心的消费主义,已经构成了人们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主宰着人们的生活,构成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实践领域和日常活动。

中华民族和文化的危机

中华民族和文化的危机

转帖】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面临的重大危机转自强国论坛我们不能只是唱颂歌,更应当看到隐患!虽然二十年来,中国在科学和经济上获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是我们的文化和教育事业令人遗憾地存在重大失误!我国二十多年来文化和教育的最大失误是没有对世界历史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跟着西方跑,忘记了自己是什么民族,把中国民族精神给丢掉了,把中国古典传统文化给丢掉了,这是最大的失误。

关键在于上层领导们在当代西方文明面前有一种自卑的心理,他们并真正不了解西方文化是个什么东西,改革开放后,他们对待西方的态度不合正常心态地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变,这是很成问题的。

虽然,这个世界目前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但是整个世界又面临着更为巨大的生存性压力,面临着资源枯竭、人口过多、环境恶化、核战争等毁灭性危机。

中国文化要为世界的未来承担可持续发展与和平的责任,就不能放弃自己的传统。

中国要保持自己民族的基本价值观和世界观,就必须从教育上入手,要抓两手。

一是中国传统不能丢掉,不能丢掉传统文化中的和平主义的珍贵遗产和中华民族海纳百川的气度,忘记了自己是什么民族,意味着背叛!二是为了不至于被西方征服,我们必须发展现代科技文明,另外因为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科学技术是一个关键,古典时期农业文明生活方式对树木的依赖性和破坏性太大,现代科学技术可以为人类文明设定界限。

但是,科学技术是中性的,它可以为人类造福,也可以造成巨大的灾难和更大的资源浪费。

因为世人往往看中科学技术的有利可图的一面,往往忽略了科学要求人类有限发展、有限破坏和不断进行环境治理的另外一面,而从长远的角度讲,这个方面可能要更为重要。

如果中国全盘西方化,则世界的未来将不堪设想。

试想,如果全中国人都变得象美国人和西方人那样,都想过舒服的现代化的高水准的生活,都想拥有私家飞机、私家汽车、私家游艇、私家别墅、私家游泳池,这个世界就会迅速走向灭亡,因为世界是有限的,大家只想着享受,而没有人来治理地球,不要等到上帝毁灭我们,世界早就会因为世界大战和核战争而毁灭了。

中国传统文化传承问题及解决方案

中国传统文化传承问题及解决方案

中国传统文化传承问题及解决方案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积淀,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根基和灵魂。

然而,在现代社会,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中国传统文化面临许多挑战和问题,传承困难成为了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

本文将从传统文化传承的现状、问题分析和解决方案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现状1.传承途径单一:很多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都集中在一些专业的艺术团体和学校中,而在普通百姓家庭里传承的很少。

这导致传统文化只在狭窄的范围内传承,无法惠及更广泛的受众。

2.丧失原汁原味:在现代社会,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和商业化的发展,放弃了传统文化的原汁原味,改变了传统文化的形式和内涵,导致传统文化传承后的真实性受到了质疑。

3.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中国传统文化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一些年轻人更加喜欢追随西方的文化,导致中国传统文化的受众范围不断缩小。

二、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问题解析1.价值观念的变迁:在现代社会,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变化,西方文化的冲击也让中国传统文化的地位受到了挑战,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和普世价值在社会中的地位受到了侵蚀。

2.少数民族文化传承问题:在现代社会,很多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面临着消亡的危机,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

3.教育资源的不足: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中,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资源相对不足,导致了一些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不够深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也变得越来越少。

4.传承方式的单一:传统文化的传承方式主要集中在一些专业团体和学校中,而在普通百姓家庭里传承的很少,这导致传统文化只在狭窄的范围内传承,无法惠及更广泛的受众群体。

三、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解决方案1.加大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政府要加大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出台更多的政策和法规,保护和传承好中国传统文化,逐步形成一个完善的传统文化传承保护体系。

2.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学校应该增加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课程,让学生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内涵,培养和增强学生的传统文化情感。

当代中华文化与文化危机

当代中华文化与文化危机

当代中华文化与文化危机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的国家,自古以来,我们的祖先就积累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被传承至今,成为了当代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发现中华文化正面临着许多文化危机,这种危机表现在很多方面,比如失去许多传统习俗、失去了传统价值观念等等。

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当代中华文化与文化危机?我们该如何积极应对这种文化危机呢?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这个话题。

一、中华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性中华文化是中国人民的文化底色,是根植于历史沉淀中的珍贵财富。

在当代社会中,中华文化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仍然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我们无论身处何地,都要尽可能的保持与传承我们的文化。

中华文化不仅是我们的历史,更是我们的民族精神的体现,它包括文学、艺术、哲学、历史、传统习俗等等。

这些因素构成了我们民族的个性特点,也是我们走向现代化之路上必不可少的因素。

二、当代中华文化面临的挑战和危机然而,当代中华文化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危机。

首先,许多传统文化习俗因为现代国家的发展而被遗弃,像寿降、祭祖等等这些传统活动现在比以前要少了很多。

其次,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失落也日益严重。

年轻人谈钱色变,很少值得朝夕相处的传统乡村教育、书香家风等等,也濒临绝迹。

同时,全球化的影响慢慢地改变了我们的思维和价值观,西方的文化传播进入中国市场,成为当代年轻人所喜好的文化元素。

三、如何应对当代中华文化面临的危机为了防止当代中华文化的进一步失落,我们应该积极应对文化危机。

首先,我们应该弘扬传统文化,破除迷信习俗。

传统文化不仅仅是保护我们的民族特色,更是我们现代化的保障。

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推广和传承我们的文化,组织文化活动、开设文化课程等等,让这些文化遗产得到更广泛的传承。

其次,我们应该注重保护和传承我们的文化作品。

说到文化作品,很容易想到古代的诗、书画等等,但实际上,当代中华文化也有很多作品值得我们珍视,比如中国电影、中国音乐、中国书法等。

当前中国社会的文化危机与文化重建

当前中国社会的文化危机与文化重建

当前中国社会的文化危机与文化重建引言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传统的国家。

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中国社会也面临着种种文化危机。

这些危机威胁着中国社会的文化传承和发展。

本文将探讨当前中国社会的文化危机,并提出一些文化重建的思考和建议。

1. 文化危机的现象1.1 知识流失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很多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

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更加关注金钱和物质享受,而忽视了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

这导致了大量的传统知识和技艺的流失,使得中国社会的文化底蕴逐渐减弱。

1.2 文化消费的低级化当前中国社会的文化消费呈现出一种低级化的趋势。

大众对于低俗、娱乐化的文化产品更感兴趣,而相对较高艺术价值的文化作品则受到冷落。

这也导致了中国社会的文化品位的下降。

1.3 价值观念的多元化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对外开放的深化,中国社会的价值观念也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

这种多元化的价值观念使得中国社会在文化认同和传统文化传承方面面临着挑战。

一些传统的价值观念被怀疑和质疑,导致中国社会的文化认同的混乱和不稳定。

2. 文化重建的思考2.1 加强文化教育和传承为了解决知识流失的问题,中国社会应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承。

学校应该加大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教育力度,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同时,政府和社会应该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支持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传承。

2.2 提高文化产品的质量为了解决文化消费低级化的问题,中国社会应该加强对文化产品的审美教育和推广高品质的文化作品。

政府和企业可以通过资助、扶持优秀的文化创作,推出更多具有艺术价值的作品,提高人们对文化产品的品味和欣赏水平。

2.3 弘扬传统文化价值观为了应对价值观念多元化的挑战,中国社会应该积极弘扬传统文化的价值观。

通过各种方式,如宣传教育、培训活动等,强调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对现代社会的价值。

同时,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大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力度,为传统文化的传播和推广提供更多的支持和资源。

当前我国文化建设形势与面临的若干问题

当前我国文化建设形势与面临的若干问题

文化建设的政治基础
• 列宁认为,一个时 代统治者的意志就 是那个时代的意志。 作为执政党的中国 共产党和人民政府 对文化工作的重视, 是文化建设最重要 的政治条件。
文化建设的社会基础
• 所谓文化建设的社会基础,就是民众对于 文化建设的热受、需要、期待和参与。人 们常说“仓禀实在后知礼义”。也就在解 决物质问题之后,才想到文化问题。改革 开放以来,为摆脱物质上贫困和追赶现代 化国家,在社会上表现出重物质、轻精神 的倾向,甚至出现了物质至上的思想。作 为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的表现,这是正 常的。但一旦人的基本生存条件得到改善 之后,对文化的根深蒂固的热爱又以井喷 之势表现出来。
• 改革开放使全 国人民“仓廪 实”
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
• 加快文化建设,增加文化消费,都离 不开经济的基本支撑。2009年,我国 国民生产总值已达到33.5万亿元,财 政收入达到6.85万亿元。不断增强的 经济实力、不断增长的财政收入,为 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国内生产 总值年均增长 9.9%,经济对 文化的支撑力 度越来越大
加强文化交流的意义
• 加强文化交流,既是丰富人民群众文 化生活、发展中华文化的需要,也是 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华文化对人类 文明做出新贡献的需要。
中国历史上的多次文化高潮都是文 化交流引发的
• 春秋战国时期百 家争鸣
• 六朝文化的繁盛
• 唐朝文学
2.文化竞争越来越激烈
• 文化竞争历来存在,它有着刺激文化发展 的良性作用。 • 今天的文化竞争已经超越文化自身,涉及 国家安全和综合实力。文化竞争特别是文 化软实力竞争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 要内容。
当前我国文化建设形势 与面临的若干问题

中华传统文化面临的危机作文素材

中华传统文化面临的危机作文素材

中华传统文化面临的危机作文素材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中华传统文化面临的危机作文素材篇1中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的文明古国。

我想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华文化具有顽强的生命与内存的活力。

前不久,有两件事情引起了格外关注。

先是孔子、老子两位古人画像被穿上西装,打上了领带,或为商家推出衣服的品牌代言人;再就是韩国人宣称孔子、西施、李时珍是韩国人。

这两件事都有些可笑,却也促使我们反思自己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传统文化是民族内在的灵魂和血脉,是古人对民族的身份证明,是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统一的纽带,是中华儿女和睦相处共同繁荣的家园,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发源地,是中华民族的动力。

可是长期以来,我们对传统文化不怎么尊重。

在20世纪中后期,文化革命使得中国文化元气大伤。

固然传统文化有缺陷,它的封建专制思想,纲常名教和等级尊卑观念,它保留了。

然而世界上又有哪个民族文化是完美无缺,无懈可击的呢又有哪个民族对自己传统文化的鞭挞、摧残得如此绝情呢恰恰相反,我们到处可见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爱惜和保护。

它包括一片街区,一栋楼宇,一所宫殿,都可能保存其原物风貌,尽可能给后人留下曾经的情感记忆和历史文化。

有缺点我们不是不可批评。

我们大家一贯主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传统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

我们一再强调立足时代,推陈出新。

只是我们这样做的时候一定要非常慎重,致力于挖掘其永不糜灭的精神力量,弘扬高贵的精神品格,以此丰富我们的时代精神突现民族个性。

实际上,彻底否定传统文化是不可能做到的是事情。

既然他不能像包袱一样仍掉,就不如好好的对待它、尊重它、改变它、更新它,使之注入新的精神活力和血液,让他焕发神采。

激发他的活力、清理、挖掘、弘扬其中有价值的因素为现代化建设服务。

当年梁启超曾说:“我们希望我们的青年,第一要做一个尊重爱护本国传统文化的诚意。

第二要用那西洋人研究学问的方法研究它,得它的真相。

第三把自己的传统文化综合起来,还拿时代文化补助它,使它成为一个新的文化系统。

传统文化的近代危机分析与解读

传统文化的近代危机分析与解读

传统文化的近代危机分析与解读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这种危机的主要原因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冲突,以及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

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对传统文化的危机进行分析与解读。

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冲突是传统文化面临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现代化的进程,社会结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造成了传统文化的失传和改变。

传统的尊长崇敬、孝道观念在现代社会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个人主义和自由意志的追求。

这种价值观的改变,导致了传统家庭的瓦解和人际关系的冷漠化,使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难以继续传承。

外来文化的冲击也是传统文化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碰撞不可避免。

外来文化代表了新的思想观念、艺术形式和生活方式,对传统文化形成了巨大的冲击。

西方的科学技术、经济模式和娱乐文化不断涌入中国,使得传统文化在社会中逐渐边缘化。

互联网的普及也使得外来文化的传播更加迅速和广泛,给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面对传统文化的危机,我们应该如何解读和应对呢?我们应该正确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财富,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哲学和道德智慧。

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是我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指导。

我们应该尊重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其精华部分,使其在现代社会中找到新的生命力和表达方式。

我们应该积极开展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工作。

传统文化的传承不是简单的照搬和模仿,而是要与现代社会相结合,使其与现代人的需求和生活相契合。

我们可以通过在教育中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加大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保护力度,以及创造更多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文化产品,来推动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我们也需要保护传统文化免受外来文化对其的冲击。

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并不一定是对立的关系,而应该是相互学习和交流的关系。

我们要保持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和价值,同时也要主动吸收外来文化的有益成分,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融合发展。

现阶段我国文化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应对对策

现阶段我国文化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应对对策

现阶段我国文化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应对对策提要: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

”当今我国社会已经进入到风险社会,标明我国面临着全方位的挑战和冲击,其中文化安全面临的挑战是其重要内容之一。

关键词:文化安全;挑战;对策文化安全,是指一个国家能够独立自主的选择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有效防范其他国家对本国文化的渗透,保护本国人民的价值观、行为方式、社会制度不受冲击,确保文化的民族性和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影响力。

文化安全主要涉及三个层面内容:(1)器物文化安全,是指各种文化产品安全,包括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

(2)制度文化安全,是指国家能独立自主地选择适合自己国情的文化制度,制定和实施与文化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等。

(3)观念文化安全,是指要维护国家的意识形态和人民的价值观。

一、我国文化安全面临的挑战及表现(一)社会主义文化面临西方腐朽文化的渗透1.个人主义盛行。

个人主义是西方价值观中最重要的范畴,强调个人是社会的中心,个人利益高于一切。

全球化以来,个人主义开始在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盛行。

例如汶川大地震中的“范跑跑”事件。

当地震发生以后被学生问到“你为什么不把我们带出来才走”的时候,他回答说;“我只关心自己的生命!”这就是一个教书育人的“园丁”教给学生的价值观。

所以个人主义的盛行必然会给我国文化安全带来严峻挑战。

2.拜金主义泛滥。

我国传统文化在义和利的取舍上,总是以义为先,先义后利,虽然自古以来也有“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说法,但是总体来看,我们崇尚的仍然是“舍生取义”。

改革开放后,随着国门的打开,在吸收优秀文化成果的同时,有些腐朽思想也传了进来。

2010年路透与艾普索斯面向23个国家作了一项“关于人心目中金钱地位”的调查,调查中我国成为“第一拜金国家”,在我国有69%的受访者认为金钱代表成功。

3.消费观念畸变。

传统文化的近代危机分析与解读

传统文化的近代危机分析与解读

传统文化的近代危机分析与解读近代以来,传统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陷入了危机之中。

传统文化危机的根源可以追溯到近代中国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变革。

首先,传统文化危机的原因之一是西方现代化思潮的输入。

19世纪以来,中国面临着强大的西方国家的入侵和压迫,迫切需要寻找现代化的出路。

许多中国知识分子开始向西方学习,接受科学、民主、自由等现代化思潮,批判传统文化,认为传统文化是落后的产物,需要被摒弃。

这种思潮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构成了巨大冲击,导致传统文化面临危机。

其次,传统文化危机的根源之二是社会现代化和经济变革。

中国面临着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型的历史任务,这必然带来对传统文化的打击和改变。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新的文化需求和审美趣味出现,一些传统文化元素逐渐失去吸引力。

此外,现代社会的竞争压力和快节奏生活也使传统文化失去了一些生存空间。

第三,传统文化危机的根源之三是教育现代化的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强调品德修养和道德规范。

然而,在现代教育中,这种传统文化元素被弱化和边缘化。

现代教育注重科学技术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忽视了文化历史和人文精神的传承。

这种现象不仅使得传统文化失去了教育传承的空间,同时也使得现代人缺乏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感。

最后,传统文化危机的根源之四是古籍保护的问题。

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籍,但是古籍的保存和传承却一直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古籍的保存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这些资源在现代社会中很难得到保障。

因此,许多古籍在保存、修复和传承过程中遭受到了损失和破坏。

这种现象不仅使得传统文化元素被流失和减少,也使得古籍文化无法在当代社会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总之,传统文化危机在近代中国面临着多重问题和挑战。

要应对这些问题,需要不断强化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承,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古籍的保护和传承。

这些措施都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以求传统文化的持续发展和传承。

文化安全面临的威胁与应对策略我国文化安全面临的威胁

文化安全面临的威胁与应对策略我国文化安全面临的威胁

《文化安全面临的威胁与应对策略|我国文化安全面临的威胁》摘要:在当今世界充满了危机与挑战,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个国家和民族是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文化安全就是维护一个国家的文化主权和主流文化体系,维护国家在文化方面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使得减少外来威胁对文化的冲击和破坏,发扬民族文化使其处于优势地位,作为一种产业,文化同样需要有机制方面的保障,支持文化方面的公益事业,使得国人意识到中华文明的优越性,培养国人的民族自豪感,维护文化的主权就是捍卫国家的主权在当今世界充满了危机与挑战,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个国家和民族是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文化是民族智慧和国家意识形态的结合,可以导致一个国家的发展前途和命运。

文化的差异导致冲突的出现,文化安全地位的日益凸显,引发了文化安全的危机。

一、文化安全的含义国际世界进入了经济全球化时代,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更为频繁,与国家和区域的生存发展密切相关,国际市场经济使得竞争也日益激烈,文化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一样受到霸权主义的影响,政治经济的大国在文化领域具有强势地位,将自身的文化强加于政治经济弱势的国家之上。

文化安全就是维护一个国家的文化主权和主流文化体系,维护国家在文化方面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使得减少外来威胁对文化的冲击和破坏,发扬民族文化使其处于优势地位。

二、影响中国文化安全的威胁因素外来因素对于一个国家的文化的影响从古至今一直没有间断过,在历史上例如人口的大迁徙、区域性世界性的战争和文明的大繁荣时期都存在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环境。

面对西方文化的挑战,怎样坚持对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曾经有过“全盘西化论”的说法,但是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古国,我们清楚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全盘西化论”对于是不利于我国民族文化长远发展的,最终将失去本质特质的生命力。

西方国家对于文化的有意渗透,使得一部分人认为将西化思潮作为我国主流思潮的想法,这对我国文化安全构成了很大的威胁。

中国传统文化的遗失及建议

中国传统文化的遗失及建议

中国传统文化的遗失及建议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传承的国家,曾经独树一帜地展示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传统文化。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进步和全球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逐渐面临着遗失的危机。

本文将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遗失原因,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提升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传承。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遗失原因1. 现代化进程随着社会的现代化进程,许多传统习俗和价值观受到了冲击。

传统文化在现代化的浪潮下逐渐被忽视和遗忘。

人们开始追求物质生活和快速发展,而忽略了传统文化的价值和重要性。

2. 教育系统的变革随着教育体系的变革,许多学校的教育重点逐渐转向了科学、技术和外语等实用性较强的学科。

传统文化的教育渐渐被边缘化,导致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了解不足,并对其产生淡漠态度。

3. 媒体的影响随着大众传媒的兴起,电视、电影和互联网等媒体形式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和文化的重要来源。

然而,出于商业目的和受到西方文化影响的制约,传媒中对传统文化的呈现和宣传相对较少,这进一步削弱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兴趣。

二、提升传统文化的意识和传承1. 教育的角色教育系统应该更加注重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承。

学校应该将传统文化纳入课程,为学生创造更多接触传统文化的机会。

同时,通过开设传统文化研究方向和专业,培养更多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学者和研究人员。

2. 加强宣传与推广政府和媒体应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宣传与推广。

通过举办传统文化活动、展览和节日庆典等形式,吸引更多人参与其中,提高公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重视。

此外,利用互联网平台,通过推送传统文化相关的文章、视频和音频等内容,让更多人能够方便地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

3. 文化遗产保护与保护对于重要的传统文化遗产和重要历史遗迹,要加强保护和维护工作。

成立专门的机构,进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修复,并将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同时,要加强对传统手工艺和技艺的传承与培养,鼓励年轻一代学习传统手工艺,并为其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支持。

(完整版)中国文化软实力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完整版)中国文化软实力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中国文化软实力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文化全球化已成为世界各国的现实文化语境和必然发展趋势,当然也是我国所处的现实文化语境和面临的必然趋势,文化软实力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目前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尚处在“初级阶段”,并且暴露出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文化发展不平衡--城乡文化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文化发展不平衡;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文化发展不平衡;政府定位不明确,文化管理体制、机制制约文化发展;文化市场发育不成熟,文化产业集约化程度低;文化出口能力弱,文化贸易逆差严重。

而提升中国的文化力同样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障碍。

一、中国传统文化非现代化的困境。

1、中国传统文化储蕴了丰富的内涵,对社会发展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身稳定而成熟的精神特质,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主题、思维方式乃至价值系统,从而得以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

而中华传统文化的问题在于其普世性不足,需要作学理上的系统化、跨文化转化,挖掘提炼其普世价值。

2、思维方式问题是中国文化深层结构的核心问题。

就文化发展过程来看,西方文化中那种重视逻辑分析来观察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在中国表现得很不充分。

中国古代传统的整体直观思维只是一种素朴的辩证思维,具有直观性和模糊性,很难成为现代科学研究的基础方法,这正是造成中国近代科学落后的方法论原因。

3、传统文化典籍中关于“民本”、“人本”思想原本是异常丰富的。

但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民主传统,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由于长期的封建主义禁锢,民主思想精华几近淹没殆尽了。

另外,中国传统民族精神的集体主义主张对个体采取压抑手段,而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是中国精英文化的主题之一,其所推崇的家族观念和家国同构观,对中国政治结构负向影响深远。

4、以德治天下,是中国文化独有的特征。

重视道德可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崇尚道德使中国获得了“礼仪之邦”、“温文尔雅”的美誉。

《中国文化危机》课件

《中国文化危机》课件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结论:中国文化危机需要引起重视和关注
● 文化危机现状:随着全球化的加速,中国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危机,需要引起重视和关注。 ● 文化危机原因:包括文化传承的断裂、文化创新的不足、文化自信的缺失等多方面原因,需要深入分析。 ● 文化危机影响:文化危机不仅影响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还对国家的软实力和国际形象产生负面影响。 ● 应对措施: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文化传承和创新、提高文化自信、推动文化交流等,以应对文化危机。
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结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结合, 推动文化创新,增强文化自信。
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未来展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国际化发展,为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贡献力量。
推动中华文化创新发展
内容1:挖掘传统 文化精髓,结合现 代元素,推动文化 创新。
文化交流障碍: 文化交流受到阻 碍,国际影响力 减弱。
第四章
应对中国文化危 机的策略
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的重要举措。
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措施:通过加强教育、推广普及、保护文化遗产等方式,推 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文化危机可能对 一个国家或地区 的政治、经济和 社会发展产生负 面影响
文化危机需要引 起重视,采取措 施加以解决,以 保护和传承文化 遗产
文化危机的原因
文化断层与传承 缺失
西方文化的冲击 与渗透
现代科技的发展 与传统文化的冲 突
政治体制的变革 对传统文化的影 响
文化危机的表现
文化认同感的缺失

中国文化的危机及其解决之道

中国文化的危机及其解决之道

中国文化的危机及其解决之道——以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看法为例一、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负面意见1、中国人缺乏诚信和社会责任感。

中国人不了解他们作为社会个体应该对国家和社会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普通中国人通常只关心他们的家庭和亲属,中国的文化是建立在家族血缘关系上而不是建立在一个理性的社会基础之上。

中国人只在乎他们直系亲属的福址,对与自己毫不相关的人所遭受的苦难则视而不见。

只顾自己不顾他人这一印象已经深植于外国人的思维中。

2、中国人爱面子,虚荣心强“面子”是中国人心理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它已经成为了中国人难以克服的障碍,阻碍中国人接受真理并尝试富有意义的生活。

“面子“对于中国人来说可谓是比生命还重要,不是有句俗语“死要面子”说的就是中国人爱面子。

中国还喜欢炫耀,走在中国的大街上就经常会看到脖子和手腕上穿金戴银的富人,很是俗气,不注重自身的修养。

中国人彼此之间会攀比,小学生攀比自己的家世、大人攀比彼此的富有度、可以说攀比的范围涉及各个内容,这实际上就是中国人的虚荣心在作祟。

3、教育机制模式化在中国,受教育不是为了寻求真理或者改善生活质量,而只是身份和显赫地位的象征和标志。

中国的知识分子从别人那里得到尊敬并不是因为他们为了别人的幸福做过什么,而只是因为他们获得占有了相当的知识。

学生学习只是为了在社会上取得更好的地位而不是为了追求真理。

在学生取得一定的学历后就可以做官,这也是现今考公务员热的重要原因。

传统的教育模式成就了当今的中国学生只是通晓考试,却没有真正的实践操作能力。

在外国人眼里的中国学生只是一群会考试的机器,因此在国外很多的高校中若是中国学生的比例超过一定数量,家长就会替子女转学。

4、中国人是爆发户随着旅游业的发达,很多中国人开始崇尚出国旅游。

据一项调查显示:有百分之五十以上的新婚夫妻会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去国外度蜜月,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国外消费业的发达。

因此,外国商人看到中国人就好比中国人看到外国游客,都会一定程度上抬高价格,以期望能获得更多的利润。

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

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

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不少人有这样一个幻觉,以为只要中国还在,中国人还在,普通话还在,关于中国的学问和文化遗产还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就还安安稳稳地存在着,甚至是发展着,不管是令人欣喜地还是令人讨厌地。

所以我们同时听到“二十一世纪将是中国文化的世纪”和“走向开放的中国仍然面临铲除封建主义的重任”的声音。

可是现在的问题恰恰在于,这两种似乎对立的说法的共同前提,即中国传统文化的活生生的存在,几乎快要消失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正面临断子绝孙、无以为继的重大危机。

文化,尤其是对一个民族的特点和历史走向产生过明显影响的有形文化或“雅文化”,是一种有机的活体,有她或她们的历史生命和灵魂。

说一个这种意义上的文化还存在不存在,主要看她是否还活在某个民族或社团的现实生活中。

具体的标志就是要看:(1)这个文化是否还有严格意义上的传人,即一些以团体的方式、用自己的生命实践在自觉地传承她的“道统”的人们;(2)她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社会结构是否还存在;(3)她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否还能影响人们在生活中做出的重大选择;(4)她的独特语言是否还活在人们表达关键思想和深刻感情的话语和艺术形式之中。

简言之,看一个文化是不是活着的,就要看她的基本精神是否还能打动现实的人群,与实际生活和历史进程有呼应。

按这样一个看法,我们就不能说古埃及文化还活在埃及,或两河文化还活在伊拉克。

当然,任何活文化都会发展、变化,但那是一个自然演变的过程,新旧形态之间有血脉相通、“基因”相连。

如果出现了文化的断裂,也就是人们的生存方式、思想方式和精神取向的强行改变,被另一种异己文化顶替而不是与之交融,就不能再说这是一个原来文化的新形态了。

更具体地说,如果以上讲的四个标志中的一个所指示的现象基本消失,那这个文化就出了较大的问题,有两个或三个标志现象不明显,这个文化就已陷入危机,如果四个标志现象都不可见了,这个文化就已经寿终正寝。

那么,自新文化运动、“文化革命”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传统文化遭遇了什么异变呢?简单的一个回答就是:她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被横行而来的西方文化顶替掉了,而且其残存的部分也正在被全球化过程进一步扫荡。

中国传统文化危机

中国传统文化危机
目录
一、看图有真相 二、透析其原因 三、中国传统文化危机的解决策略
一、看图有真相
我们正在遗失的节日
韩国?
日本国
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现在是告诉中华人民共和国 当局的时候了:这里没有免 费的午餐(指资助中国留学生) ,慈善固然是一个因素,但绝不 是首要因素。我们是怀有明 确的外交政策目的的。我们 的目标是让在美国的外国留 学生接受作为美国立国之本 的自由、民主原则的熏陶。
(二)主要原因
1、历史原因 五四时期
猛烈的批判传统,提倡对“人”的解放, 对中国传统文化造成巨大的冲击; “文革”时期
全面剿杀、历史清算对中国经济、文化、 伦理、道德、人伦、社会以至环境都造成 了灾难性的破坏。
2、文化帝国主义带来的思想干扰
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一直将文化、意 识形态与社会制度等发展因素置于同军事 和经济等因素同样重要的地位。他们利用 大众传媒,向全世界宣传文化价值观,试图 实现西方文化霸权。
3、对民族历史文化缺乏认同, 质疑与否定不 够客观
当前,部分人持着历史虚无主义的态度。 作为对历史不够客观的质疑与否定,历史虚无 主义的心理与价值观是阻碍人们继承与发扬优秀 民族文化的根源,影响人们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认 同。 而且历史虚无主义是与西方中心主义紧密联 系在一起的,其恶化了西方中心主义泛滥,更加重 了某些中国人对于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
(二)辩证的看待中国传统文化的 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腐朽、落后、愚昧 成分已经难以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实践的需要,必然会被文化自身的 新陈代谢所抛弃。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改造要有面向现 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意识, 弘扬中华民族的主体意识,坚持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

全球化语境下当代中国文化面临的挑战和抉择

全球化语境下当代中国文化面临的挑战和抉择
全球 化 的潮 流 。
地理 大发现 ( 即麦 哲 伦 的环 球 航 行 和 哥 伦 布 发
收稿 1 3期 : 2 0 1 3 — 1 0 — 1 0
在 经 济 全 球 化 的历 史 背 景 下 , 文 化 全 球 化
作者简介 : 徐锼 , 男, 哲学博士 , 湖北大学哲学学院讲师 ( 湖北武汉 4 3 0 0 6 2 ) , 主要从 事英美分析哲学、 中西文化 比
渐形 成 某些 共识 的过程 。 ” [ 2 那么 , 文化 全球 化 给 当代 中 国文 化带 来 了什 么 ? 主要 有 以下 几 个方
面:
与融合 无 疑是一 个重 要 的契机 。
二、 全 球 化 语 境 下 当 代 中 国 文 化
面I 临的挑 战
全球 化 不仅 给 当代 中 国文 化发 展 带来 了机
近年来 , 全球化 已经成为 当代文化论 者经 常挂在嘴边的时髦语词 。回顾世界历史就会发
现, “ 全球化 ” 的历 史 可 以追 溯 到 五六 百 年 前 的
世 界 地 理 大 发 现 。西 欧 在 l 5 世纪和 1 7 世 纪 的
密 。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 各 国经济相互依 赖 程度极大提高 , 只有多方合作才能适应经济
透, 整个 世 界 进入 了经 济 、 政 治联 系更 加 紧密 的
引 发 了人们 对 于 中 国文化 历 史命 运 的关 切 和 思
考” 【 。
时期 。首先是经济全球化的到来 , 从2 0 世纪 7 0 年代 开始 , 随着新科技革命 的兴起和信息时代
的来 临 , 新 的交通 工 具 ( 喷 气式 飞机 、 高 速铁 路 )
信 息 全 球 化 为依 托 , 通 过 日益 紧密 而 又 频 繁 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中国文化面临的危机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但当前中国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文化危机。

根源在于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工业文明的激荡;传统自然经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过程的阵痛及由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冲击。

具体表现为:
一是传统价值规范的“迷失”,新的价值理念的重建艰难曲折。

西方列强在鸦片战争中用十分野蛮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传统的自然主义和经验主义文化模式开始受到真正的挑战,到“五四”运动时爆发激烈的文化冲突,传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批判,传统价值在社会生活中的规范作用受到怀疑。

十年“文化大革命”更是造成了与传统文化的彻底断裂,而新价值理念重建仍然任重道远,这使得经济运行局部失灵,精神家园失去守望。

二是传统文化面临的双重困境。

一方面,传统文化的具体形态正遭遇后继无人和日渐萎缩的危险:传统文学的诗、词、曲、赋少有人问津,传统文化技艺如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中医、算盘几近后继无人;记载保存着中国五千年文化宝藏的文言文这一传统文化中的独特语言尽管还有残存,但已岌岌可危,而“托福”和GRE 培训人满为患,进入中国文化宝藏的通道没有了。

很多传统节日及各种民俗,如七七牛郎织女“乞巧”节、重阳登高节、腊八节,敌不过西方洋节日如圣诞节的隆重、丰富和深入。

儒家、道教、佛教三大本土文化的核心价值已经基本上不能影响现代中国人在人生中面临的重大选择。

另一方面,拯救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又出现了大量的误区,首先是生吞活剥现象,典型的就如当下流行的汉服运动,穿上简单复制的汉服仿佛与日常生活格格不入的戏子;其次是文化伪造现象,如民族节日时节,借元宵节推销汤圆,借端午节推销粽子,借中秋节推销月饼,这些都是商人进行文化造伪的例证等等。

三是文化创新创意不足。

主要表现于我们的文化生产。

我们被视为世界最大的文化“山寨版”国家。

我们的出版、影视、音乐、动漫等行业的文化生产,不仅难敌美欧日本,甚至不及韩国。

我们正忙于在域外文化产品的进入和本土资源的保护(如频道等)方面费尽心机,而西方文化以同样成熟的市场运作方式,一遍遍卷走中国社会文化市场所能产生的巨额利润。

四是文化传播落后于世界一般水平。

60 多年来,我们几乎没有任何新的可输出的思想资源。

所有可以炫耀的文化资本,都是近代以前就有的东西。

中国领导人在国外大学和国际会议上的讲话所引经据典的内容几乎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

遍布世界许多地方的孔子学院主要教的是汉语。

当代中国人对自己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基本上局限于中国的戏曲艺术、武术、书法直到饮食文化。

即使近几年来披着中国元素外衣的欧美电影大片越来越多,但中国元素如武术、民俗文化,只是满足观众对同一主题用不同方式叙事的新鲜感,真正成功的不是中国元素,而是受到欧美观众认同的价值观和叙事方式。

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仍十分有限。

我们对于西方及其他民族的文化,实际上仍处于非常被动盲目的状态,如面对基督教新教的广泛传播,我们还是显得办法简单生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