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中国的水资源 教案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5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的水资源》教案

《中国的水资源》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2)了解我国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措施;(3)从生活实例出发,了解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的意义;(4)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分析、对比分析,温故知新等多种方法,学习我国水资源的相关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我国水资源严重污染和浪费的现象,让学生明白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滴水,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才是解决我国水资源危机的根本途径。
【教学重点】(1)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2)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的措施。
【教学难点】水资源的分布特征,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的措施。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讨论、小组合作、多媒体辅助【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播放图片:第一张是三峡大坝,第二张是我国江南地区,第三张是我国西部地区的人们到很远的地方用驴运水,第四张是华北地区春旱的图片,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差异很明显。
这节课我们来深入地了解我国的水资源。
二、新课学习(一)地区分布不平均展示中国水资源的供需现状图提问:我国水资源的供需现状分为哪几个带?这几个带在地区分布上有什么差异?(学生回答)明确:我国水资源分为五个带:丰水带、多水带、过渡带、少水带、缺水带。
在地区上的分布是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提问:为什么我国水资源的分布是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展示中国水资源的供需现状图和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学生看图回答)明确:受夏季风的影响,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特征是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填表:对照中国水资源的供需现状图和中国地形图,完成表格。
展示我国北方、南方、黄淮海地区的耕地和河流径流量的比较图提问:说说哪个区域用水最紧张?为什么?(学生读图分析回答)明确:黄淮海流域用水最紧张,该区域耕地比重大,人口稠密,工业发达,需水量大,而水资源总量较少,水土资源配合不协调,用水十分紧张。
明确:人口不断增加,而水资源的总量是不会增加的。
八年级上册《中国的水资源》学案湘教版

八年级上册《中国的水资源》学案湘教版第一篇:八年级上册《中国的水资源》学案湘教版八年级上册《中国的水资源》学案湘教版●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掌握我国水资源的时间、空间分布特点及其成因;2.掌握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途径。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使用图表资料分析水资源特点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使学生认识水资源的珍贵,培养他们树立珍惜水资源的思想观念,促进他们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重点.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
2.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途径。
●难点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教学方法讨论法、对比分析法●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时时●教学过程引入:展示:缺水图片师:看到这些资料,你的第一感受是什么?生:人们的生活、生产离不开水,没有水,人类就很难生存师:水是生命之源。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节:中国水资源[板书]中国水资源师:我国水资源总量28亿立方米,位于世界第四位,可谓“丰水国”,但是,我国水资源司司长吴季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却说:中国是个缺水的国家。
这是不是矛盾了呢?转折:要了解我国水资源状况,首先来看它的分布。
[板书]一、水资源分布特点[展示]《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师:我国降水量分布有什么特点生:东南多,西北少,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展示]《中国水资源分布图》师:我国的水资源空间分布特点如何?生: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板书]1、空间分布: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师:那一个地区的水资源多少与降水有什么关系?生:降水多的地方,水资源丰富;降水少的地区,水资源短缺。
[投影]练习:找出以下地区的水资源状况地区水资源状况海南岛横断山脉辽东半岛东北平原西部塔里木盆地[投影]“阅读”——目前,我国660座城市中就有2/3缺水,有110座左右是严重缺水。
其中有1个省、区、市的人均水资源量严重低于缺水线,7个省市人均水资源量低于人类生存起码的要求。
由于缺水,全国每年工业总产值的损失大约2000亿人民币。
师:我国闹水荒严重的城市主要分布在哪?生:西北。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三节中国的水资源教案

第三节中国的水资源一、教学目标1.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及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联系已学的气候与河流知识,分析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原因。
3.结合实例说出我国跨流域调水的必要性,以及解决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主要措施。
4.了解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确立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2、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途径。
3、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
三、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包括“时空分布不均”、“兴建水利工程”、“节约用水”3部分内容,知识结构如下:“时空分布不均”所对应的课程标准内容是“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在设计思路上,本条“标准”与土地资源的“标准”相同,所不同的是更突出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
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基本特点是:在时间分配上,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在空间分布上,地区分布极不均衡。
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导致我国水旱灾害频繁:同一时间,此地旱彼地涝;同一地区,此时旱彼时涝。
这一切,对各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解决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及其带来的问题,成为我国土地整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按照“标准”的设计思路,在“时空分布不均”部分,结合“中国径流带分布”、“中国主要河流年径流量”2幅图,教材正文阐述了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特点,及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为了打通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掌握好我国水资源的分布规律,“活动”要求结合我国气候和河流知识,解释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原因,并要求将径流带与地形区对应起来,以便于学生对径流带进行空间定位。
“兴建水利工程”所对应的课程标准内容是“结合实例说出我国跨流域调水的必要性”。
本条“标准”是“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这条“标准”教学要求的延续,以说明我国为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所采取的措施。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中国的水资源》教学设计3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中国的水资源》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中国的水资源》是本册教材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中国水资源的分布、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等方面。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现状、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以及水资源的季节变化特点,培养学生关爱水资源、节约用水、保护水环境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我国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基础知识,对我国地理环境有一定的认识。
但水资源的相关知识较为抽象,学生理解起来可能存在一定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生活实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图片、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理解水资源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措施,学会阅读水资源分布图。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表等资料,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水资源、节约用水、保护水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措施。
2.教学难点:水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水资源的季节变化特点。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水资源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关爱水资源的意识。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水资源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措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4.图表教学法:利用地图、图表等资料,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资源:教材、课件、地图、图表、视频等。
2.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我国水资源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我国水资源的分布情况。
提问:“你们知道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分布?”2.呈现(15分钟)呈现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讲解水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季节变化特点。
中国的水资源-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中国的水资源-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的水资源分布情况。
2.掌握中国各地水资源的特点和利用情况。
3.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念,关注和保护水资源。
二、教学内容1.中国水资源的分布情况中国的水资源主要分布在长江、黄河、淮河、珠江、辽河等流域内。
其中长江、黄河、珠江三条大河流域的水资源占全国水资源的60%以上。
2.中国各地水资源的特点和利用情况1.长江流域•水资源充沛,流量大,水质好。
•利用情况:长江上游电站为主要利用水能发电地区,中下游主要用于农业灌溉和城市供水。
2.黄河流域•河川年径流量少,年变化大,水质较差。
•利用情况:黄河上游主要用于农业灌溉,中下游主要用于工业、城市供水和电力生产。
3.珠江流域•水流湍急,水流丰富,水质好。
•利用情况:珠江上游主要用于电力生产,中下游主要用于城市供水和水产养殖。
4.淮河流域•河水稍少,不稳定,水质较差。
•利用情况:淮河主要用于农业灌溉和城市供水。
5.辽河流域•水量较少,不稳定,水质一般。
•利用情况:主要用于农业灌溉和城市供水。
3.中国的水资源保护在科学利用水资源的同时也要关注水资源的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应加强水资源的监测和管理,防止污染水环境的事故发生,加大水资源节约利用的力度,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护水资源的生态环境。
三、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通过授课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中国水资源的分布情况、各地水资源的特点和利用情况。
2.班级讨论:可以组织学生讨论有关中国水资源保护的话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3.视频欣赏:通过播放有关中国水资源的纪录片等视频,让学生更加生动形象地了解中国水资源现状。
四、教学反思本课程着重介绍了中国水资源的分布情况和各地水资源所存在的问题及利用情况,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到中国水资源的特点和现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心放在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希望这门课程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水资源,从而更好地保护我们的环境!。
中国的水资源-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中国的水资源-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一、知识目标1.了解中国水资源的分布状况和利用现状;2.了解中国流域划分及其特点;3.了解中国水资源保护措施。
二、教学重点1.中国水资源的分布状况和利用现状;2.中国流域划分及其特点。
三、教学难点1.中国水资源的保护措施;2.中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四、教学方法1.课件讲解;2.示范授课;3.课堂讨论。
五、教学步骤1. 水资源分布状况1.讲解中国水资源分布状况(包括面积和分布);2.分析水资源分布的影响因素(地形、气候、人类活动等);3.讲解中国水资源的利用现状。
2. 流域划分1.讲解什么是流域,它的特点以及对水资源的影响;2.讲解中国流域的划分及其特点。
–长江流域:水源丰富,水文地理条件优越;–黄河流域:地质构造复杂、地貌起伏,水文地理条件较差;–珠江流域:水文地理条件较优秀,地形起伏较大;–淮河流域:水文地理条件较差,水源不足。
3. 水资源保护措施1.讲解中国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2.分析水资源受到的污染、浪费、过度利用等问题;3.讲解现有水资源保护措施,如制定法规、海绵城市建设、水资源监测等。
4. 水资源的持续利用1.讲解中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2.了解水资源的节约和回收的重要性;3.分析节水型社会的构建和水资源利用的道德问题。
六、教学评估1.设计小组课堂讨论,讨论中国流域划分的优缺点,提出自己的见解;2.练习课后作业,包括选择题、判断题等;3.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与学生谈话,了解其掌握情况。
七、教学反思本课程围绕中国的水资源展开,着重讲解了水资源分布状况、流域划分、水资源保护措施以及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方面的知识。
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件讲解、示范授课和课堂讨论等。
教学重点在于学生对中国水资源及其利用现状、中国流域划分及其特点有更深入的了解。
教学难点在于学生理解中国水资源保护措施以及如何进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在教学中,我采用了不同的评估方法,例如与学生的谈话、观察学生的表现以及课后作业,以提高教学效果。
地理初二上册湘教版中国的水资源说课教案

地理初二上册湘教版中国的水资源说课教案一、说课本本节内容是八年级地理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中的第三节。
这节的内容包括:我国水资源的地区漫衍悬殊、时间分派不均和节省每一滴水三个方面。
这节内容是介于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之间,是二者的融合。
课本在讲述中国的水资源时,偏重于资源本身,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先容了我国水资源的漫衍不均,并发起明白决途径,有了火线的铺垫,课本紧接着先容节省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使学生树立节省用水的看法。
而与之相随的水能资源作为调理水资源时空漫衍不均的手段加以先容,因此重点更为突出,更注重于知识的实际应用。
二、说传授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明白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及存在的标题。
2、学会剖析办理水资源标题,并发起相应办理措施。
3、知道节省用水、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历程与要领目标:议决阅读各类舆图充分培育学生读图和析图的地理学习能力,进一步进步学生剖析办理标题的能力。
情绪态度代价观目标:让学生明白我国水资源严重混浊和浪费的现象,渗透节省资源、保护资源的教诲,让学生明白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滴水,科学用水、合理用水、保护水资源、防备水混浊才是办理我国水资源危机的根本途径。
三、说传授重点、难点:1、重点:水资源地区漫衍悬殊兴建跨流域调水工程2、难点:水资源时间漫衍不均三、说学情八年级学生已积累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具有基本的读图、剖析以及从图中提取概括地理信息的能力。
但学生在构建知识体系和运用所学知识办理实际标题的能力上还有所缺失,有待进一步进步。
四、说教法和学法:根据以上课本剖析,为促进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成长,运用多媒体传授手段帮助传授。
1、发挥地理课的特色,充分利用“中国地形图”“中国降水量漫衍图”“中国水资源供需状况图”“长江和黄河段的径流量逐月变化图”“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示意图”,引导学生读图剖析的出结论;2、运用以前学过的降水的知识来评释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和时间漫衍特性,让学生学会将知识前后关联办理新标题的要领;3、运用实例,说出我国为办理水资源漫衍不均而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五、说传授历程(一)导入新课:播放音乐出示图片,请学生配乐感受图片景观。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中国的水资源教学设计

水资源的现状即解决对策之间的内在联系
课时安排
教学辅助手段
教学流程与知识点
师生双边活动及设计意图
个性化修改
导入:播放《小水滴》动画。
学生观看后,师问题引导。学生描述动画所展示的内容。
引出本课主要探讨水资源。
进一步提问:如果我们身边没有了它,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如果一个人没有水,能活几天?
通过引导,让学生感知水是宝贵的资源。水是生命之源过渡: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说:从太空看,地球是蔚蓝色的星球,我们应该叫它“水球”,由此看来地球上的水很多。提问:你知道全球有多少水资源?它主要储存在哪里?
师:结合课本地图,找到塔里木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东北平原,看一看他们位于中国的什么水带?
(4)浪费水现象:
小结: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A.自然原因——水资源的分布:夏秋多冬春少;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B.人为原因——水浪费:水污染
设疑:
师:我国水资源总量在世界居第六位,为什么缺水这么严重?除和人口多有关,还有其他因素的影响吗?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水资源时间、空间上分布不均;水污染严重;浪费水现象;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逐步分析,点拨。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中国的水资源教学设计
章节课题
第三章 第三节中国的水资源 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水资源是有限的,以及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使学生通过阅读我国水资源分布图,初步学会分析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同气候的关系。
教学重点
1、水资源地区分布悬殊
2、兴建跨流域调水工程
水资源空间上分布不均:
展示:《我国水资源分布图》与P78图3.19,通过读图指导,引导学生感知我国水资源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匀。呈现出南丰北缺,特别是华北和西北地区,缺水更严重。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中国的水资源》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中国的水资源》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中国的水资源》教材,主要介绍了中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利用和保护等方面的内容。
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让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现状,提高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了解了我国的地形、气候等基本情况,对于水资源的概念、分布和利用等方面有一定认识。
但对于水资源在我国地理环境中的作用、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保护措施等方面的理解尚浅,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深化。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利用状况和保护措施,掌握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提高学生对地理环境的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利用状况和保护措施。
2.难点:水资源在我国地理环境中的作用,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保护措施。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地图、视频等素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含有图片、地图、视频等素材的课件。
2.教学道具:水资源分布图、水资源利用图等。
3.参考资料:关于水资源的相关论文、报道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展示我国水资源的美丽景色和丰富资源,引导学生关注水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呈现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利用状况和保护措施,让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水资源在我国地理环境中的作用,讨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保护措施。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湘教版初二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三节中国的水资源教案

湘教版初二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三节中国的水资源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我国水资源在空间和时刻上的分布特点;明白得水资源地区和时刻分布不均对我国的阻碍。
2、明白我国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措施。
3、了解我国水资源的供需状况。
4、了解缓解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
明白解决北京缺水的措施。
5、了解南水北调工程的三种调水方案。
6、明白我国的水能蕴藏量居世界第一位;了解大型的水电站的分布特点。
提高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发挥地理课的特色,充分利用“中国水资源供需状况图”“长江和黄河段的径流量变化图”“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示意图”“中国要紧水电站分布图”,引导学生读图分析的出结论;2、运用往常学过的降水的知识来说明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和时刻分布特点,让学生学会将知识前后联系解决新问题的方法;3、运用实例,说出我国为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而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4、联系生活并运用有关资料讨论水资源对生产和生活带来的阻碍。
【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结合家乡的水资源实际状况,进行乡土教育,融合新课程中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周围的地理的理念;2、让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严峻污染和白费的现象,渗透节约资源、爱护资源的教育,让学生明白十分珍爱和合理利用每一滴水,科学用水、合理用水、爱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才是解决我国水资源危机的全然途径。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我国水资源在地区和季节分配上的分布特点。
结合周围实际明白得我国为缓解缺水问题采取的措施。
【难点】我国水资源年际变化大的特点。
●教法与学法【教法】展现法:漫画导入,让学生认识到水资源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关系紧密。
从而调动学生学习中国水资源的爱好。
读图分析法:图文结合,让学生明白得中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
【学法】读图法:读“中国水资源的供需状况图”,结合降水的地区分布规律,明白得水资源的地区分布规律是“东多西少,南多北少”;读“长江武汉段流量变化图”、“黄河花园口段流量变化图”,结合降水的时刻分布规律,明白得水资源的时刻分配特点是夏秋多,冬春少;读“滁州市1960年1月~2021年12月的降水曲线图”,明白得水资源在时刻分配上具有年际变化大的特点。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中国的水资源》教学设计2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中国的水资源》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中国的水资源》是本学期的重点章节之一。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中国水资源的分布、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等内容。
教材通过大量的图表、案例和数据,旨在让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和问题,提高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对于水资源的概念和重要性有一定的了解。
但水资源分布不均、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等知识点较为复杂,需要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中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会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基本方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方法;2.难点:水资源分布不均的原因及其解决途径;学生对于水资源保护的实践操作。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水资源问题;2.使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深入理解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方法;3.利用读图分析法,帮助学生直观理解中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4.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材、PPT、教学图件;2.相关案例资料;3.小组讨论问题清单;4.投影仪、白板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以中国地图为背景,用红、蓝两色标注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引导学生关注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差异。
提出问题:“为什么我国水资源分布会存在这样的差异?”2. 呈现(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让学生结合教材中的图表和数据,分析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布特点。
之后,教师通过PPT展示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布图,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水资源的变化规律。
湘教版地理八上第三节《中国的水资源》说课稿

湘教版地理八上第三节《中国的水资源》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上第三节《中国的水资源》是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八年级上册的一节重要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中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利用和保护等方面的知识。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文并茂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已经掌握了我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地理环境有一定的认识。
但水资源作为一个抽象的概念,学生可能对其认识不足,难以理解水资源的分布规律和保护意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表、讨论交流等方式,深入理解水资源的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中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利用状况和保护措施,提高学生对水资源的认知水平。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表、讨论交流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可持续发展观念,使学生认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中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利用状况和保护措施。
2.教学难点:水资源分布规律的成因、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讨论交流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表等教学辅助工具,直观展示水资源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授新课:(1)介绍我国水资源的总量、人均占有量及其变化趋势,使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的整体状况。
(2)分析水资源分布规律的成因,引导学生从地理角度认识水资源的分布特点。
(3)讲解水资源的利用状况,包括地表水、地下水的利用,以及南水北调等跨流域调水工程的作用和影响。
(4)介绍水资源的保护措施,如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保护水源地等,使学生认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第三节中国的水资源教学设计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三节中国的水资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读中国水资源供需状况图,了解水资源“东多西少、南丰北缺”的分布特点。
2.了解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的特点,能够联系降水的时间分配特点以及夏季风的进退理解对此的影响。
3.知道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措施及解决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水资源供需现状、长江黄河某河段径流量逐月变化示意图,让学生从直观上了解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工程示意图很清楚的显示了南水北调及其他调水工程,边读图,边看资料,了解我国重大的项目发展情况;中国主要水电站的分布及相关表格的练习,加深了学生对兴修水利工程可以改善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这个知识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结合家乡的水资源实际状况,进行乡土教育,融合新课程中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身边的地理的理念;2、让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严重污染和浪费的现象,渗透节约资源、保护资源的教育,让学生明白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滴水,科学用水、合理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才是解决我国水资源危机的根本途径。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重点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措施。
难点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措施。
教学突破配合相关地图资料,了解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及解决方案。
可以课前布置同学搜集与南水北调工程相关的信息,在课上做信息交流。
如果有条件,可以组织参观污水处理厂,了解怎样可以更加合理的利用每一滴水。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南水北调及其他跨流域工程的相关资料。
2.布置学生搜集一些跨流域调水、我国主要水利枢纽等的资料。
学生准备课前搜集一些老师布置的以及自己感兴趣的地理问题和地理图片。
教学步骤本节教学流程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导入新课。
1.激发学生求知欲。
2.引导学生说出水资源地区分布特点。
2.联系降水的分布、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布,看水资源供需现状图学习。
3.引导学生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特点。
3.分析长江黄河某河段径流量逐月变化图,结合夏季风进退理解。
第三章第三节 中国的水资源 教案(湘教版八年级上)

归纳总结
作业设置
教
学
反
思
等级评价
(A/B/C/D)
检查
签阅
第周,应备课时实备课时,共课时
评价:时间:签查(盖章):
多水带
丰水带
讲述:由此可见人的生命是离不开水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中国的水资源。
图示讲解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几个具体的地区的水资源状况,加深对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情况的了解
观看图片及媒体
看图思考
边读图边填表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由中国降水的分布特点来归纳中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分布不均匀空间分布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时间分配夏秋多、冬春少
主备人:备课组长签字:学科主任审核签字:
2.我国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具有显著的不均衡性;在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的特点,各地径流量在不同年份差异很大,使得水资源还具有年际变化大的特点,丰水年和枯水年可能交替出现,也可能连续出现,
3.如何弥补缺水地区的用水不足,看课本75页兴建水利工程,理解南水北调的作用,
教法
选择
合作探究比较分析法
课型
新授课
课前准备
多媒体
是否采用多媒体
是
教学
时数
1课时
教学
时数
第1课时
备课
总数
第19课时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看中国干旱地区土地龟裂的图片和湿润地区绿草如茵的图片。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新授内容
自学活动(一):展示大屏幕,看世界水资源和淡水资源的总量如何?
课题
第三章第三节中国的水资源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水资源教案.doc

青岛通济实验学校中学教案年级:8年级教师课型新授课时1课时课题中国的水资源教法教学目标1、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及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2、联系己学的气候河流知识,分析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原因3、结合实例说出我国跨流域调水的必要性,以及解决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的主要措施4、了解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确立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重点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难点我国水资源现状及措施教学过程备注教学导入:[提问]1・什么叫水资源?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水。
就目前状况来看,主要指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2.水资源是可更新资源还是不可更新资源?为什么?属可更新资源。
因为水是可以不断循环和更新的。
大家知道水资源对人类十分重要,在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都离不开它。
播放五张水资源的美丽图片。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我国水资源的特点。
第三节中国水资源一、时空分布不均(板书)1、自主阅读课本P73“中国径流带分布”图和上面的材料,回答老师的几个问题:(1)观察图中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说出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
(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递减)(2)熟悉我国的径流带,完成课本P74的活动题2(3)观察图中径流带的划分,归纳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特点(东多西少,南多北少)2、为什么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小组进行讨论。
对成因进行分析总结,主要是由于我国年降水量:东南多,西北少所造成的。
3、结合P73我国北部、南部的面积比例和径流量比例来说明,深化学生对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匀的认识。
4、教师归纳:通过上面的分析,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于降水的地区分部具有相似性,水资源的丰歉程度与降水有关外,还与蒸发、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息息相关。
5、分析我国华北平原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从华北平原的降水量、蒸发量、生学科:地理产生活用水等方面分析)6、过渡:我国水资源在地区上具有不均衡的特点,在时间上有怎样的特点呢?7、引导学生联系我国降水的时间分布规律,并结合P47 “中国东部主要河流流量年变化曲线”,让学牛猜想并归纳出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所具有的特点: 夏秋多,冬春少和年纪变化大。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3.3《中国的水资源》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3.3《中国的水资源》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3.3《中国的水资源》是本册的重点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开发与利用,以及水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本节内容旨在引导学生关注我国水资源的现状,提高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掌握了我国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基本知识,对地理学科有较高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对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水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等概念较为陌生,需要在本节课中加以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2.掌握我国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状况,了解水资源在人类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3.培养学生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2.我国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状况,水资源在人类活动中的作用。
3.培养学生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开发与利用等问题。
2.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水资源在人类活动中的具体应用。
3.采用讨论交流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主动分享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教案、课件、教学图片等教学资源。
2.收集我国水资源分布、开发与利用的案例资料。
3.准备课堂讨论话题,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地形地貌图片,引导学生回顾我国地理位置的基本知识。
然后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吗?”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呈现(10分钟)展示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图,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特点。
同时,通过数据和图表呈现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布特点,如夏秋多、冬春少等。
3.操练(10分钟)针对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设置练习题,让学生分析水资源分布的影响因素。
如:地形、气候、降水等。
通过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巩固(5分钟)通过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水资源在人类活动中的作用。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中国的水资源教案

中国的水资源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使学生了解我国淡水资源的数量及存在形式。
2、使学生认识淡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淡水资源危机的有效途径。
3、使学生知道我国水能资源在世界上的地位,知道我国水能资源的利用和分布状况。
(二)能力调练点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使学生通过阅读我国水能资源分布图,初步学会分析我国水能资源的分布同地形、气候的关系。
(三)德育渗透点培养学生对淡水资源的危机意识。
使学生能够从我做起,以实际行动,保护和节约有限的淡水资源。
(四)美育渗透点1、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到“解决水资源不足的实质就是为了实现水资源及其他各种资源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和谐统一与完美结合,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惜水、节水的新观念,使惜水节水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的良好习惯和美德。
2、教学中指明:丰富的水能开发,规模宏大的水利枢纽的建设使秀丽的山川锦上添花,而清洁的水源,又在默默地美化人们的生活,由此让学生联想到美无处不在、无处没有。
教育学生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要为美化我们的生活而努力。
二、学法指导通过课堂教学中以旧带新的讲解,使学生认识到知识不是孤立、零散的,指导学生要学会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融会贯通,形成——个有机的整体。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一)重点1、我国水资源的分布。
2、淡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3、解决淡水资源危机的有效途径。
(二)难点帮助学生树立对淡水资源危机的意识,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做节水、护水的模范。
(三)疑点“水可是再生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种观念正确吗?(四)解决办法引导学生读图,识记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在此基础—亡出示有关资料,使学生认识到节约淡水资源的必要,树立淡水资源危机的意识。
四、课时按排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片“地球上水的循环和水的存在形式”、“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我国各地区水能蕴藏量的比重表”、教学挂图“中国地形图”、“非洲东部干旱”材料。
六、师生互动设计教师展示投影片,引导学生读图、填图,讨论发言,从而认识水资源分布的时空差异和人类利用中的不合理方面,进而启发学生思考水资源短缺的原因有哪些,针对原因让学生找到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途径。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3.3中国的水资源5-湘教版

二、自主学习(一)我国水资源的现状课件展示“水资源总量居世界前六位的国家”和“我国与世界人均水资源量比较”柱状图:图1:水资源总量居世界前六位的国家21678098中国人均世界人均人均水资源量(立方米/人.年)图2:中国与世界人均水资源的数量特点引导学生通过读图分析我国水资源的数量特点完成导学稿“自主学习(一)”。
读图回答:1、我国水资源在世界上居第( ) 位。
2、我国人均水资源量约为世界人均量的( ) 分之一。
培养读图、析图能力三、自主学习(二)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布展示长江、黄河径流量逐月变化图和黄河径流量年际变化图。
完成导学稿“自主学习(二)”: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实现图文转换。
黄河径流量年际变化学法指导:读我国长江、黄河径流量的逐月变化,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变化规律,根据黄河径流量年降变化情况,推断我国水资源的年际变化特点。
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布特点:季节:年际:四、自主学习(三) 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课件展示我国“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和“中国径流带分布图”。
完成导学稿“自主学习(二)”:我国年降水量的地区分布特点:我国径流带的地区分布特点:联系旧知识,学习巩固新知识。
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注重地理逻辑思维的培养。
转变学习方式,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五、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读图验证:我国水资源分布的南北差异课件展示我国“河流径流量分布示意图”,“中国主要河流年径流量示意图”读图指导:河流年径流量主要取决于流域内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和流域面积的大小。
完成导学稿读图验证:珠江、长江位于地区,河流的径流量,水资源;黄河、海河、辽河位于地区,河流的年径流量,水资源较。
培养地理逻辑思维的能力。
体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少教多学”生本课堂理念。
六、地图推测合作探究请根据下面的资料图,推测右面两幅地图是真是假,并说明理由。
七、自主学习(四)解决措施—跨流域调水播放视频:南水北调中线一期通水展示“南水北调线路示意图”完成导学稿自主学习(四):南水北调工程1、将流域的水调到流域.2、分为线,线,线三条线路.3、和线将水调至华联系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建成通水事件,将理论联系实际,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道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第三节
教学目标:
1.掌握我国水资源的时间、空间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2.培养学生使用图表资料分析水资源特点的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地理分析能力。
3.使学生认识水资源的珍贵,培养他们树立珍惜水资源的思想观念,促进他们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1、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
2、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途径。
教学难点: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以图析文、理论联系实际、对比分析、归纳总结
教学准备:相关的地理景观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什么叫水资源?(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水。
就目前状况来看,主要指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
2.水资源是可更新资源还是不可更新资源?为什么?(属可更新资源。
因为水是可以不断循环和更新的。
)
大家知道水资源对人类十分重要,那我国的水资源总量如何?分布如何?为什么有些地区每年都会出现大规模的干旱现象?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我国水资源的特点。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学习任务一:地区分布悬殊
1、自主学习
学生阅读教材P66图文资料及P67“活动”,解决以下问题:
(1)我国水资源现状如何?
(2)我国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有何特点?
(3)我国南方、北方、西北地区的水土资源配合有何特点?
(4)按照水资源总量的分布,全国可分哪几个水量带?
(4)读图3-17,完成“活动1”、“活动2”
2、小组交流
四人一小组,交流以上问题并提出疑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
阅读P68“阅读材料‘干渴’的都市”,完成探究问题。
教师点拨:
引导学生认识导致“干渴”的原因,既有现实(降水少等)有关,又与人们的利用(污染、浪费等)有关,认识到原因,在考虑对策。
探究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学习任务二:时间分配不均
1、自主学习
学生阅读P68图文资料,解决以下问题:
(1)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布上有什么特点?
(2)读图3-18,分析总结南方与北方的河流有何不同?
(3)我国河流径流季节分配不均,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何影响?
(4)“活动”1、2
2、小组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以上问题并提出疑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
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与时间分布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教师点拨:
引导学生认识到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与降水规律和河流的分布有关;降水的时间分布与气候有关。
总结:地理要素之间都有互相联系、互相影响,所以学习时要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和地
理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
探究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学习任务三:合理利用每一滴水
1、自主学习
学生阅读P68-P70图文资料,解决以下问题:
(1)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足的措施,并举例;
(2)解决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的措施,并举例;
(3)缓解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是什么?
(4)南水北调的路线有哪些?有哪些意义?沟通了那些河流?
(5)读图3-20,完善“活动表格”,思考,我国的水电站在分布上有什么特点?
2、小组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以上问题并提出疑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该怎样做?
教师点拨:
引导学生认识到水资源在日常的利用中存在着许多浪费现象,从身边的生活实际出发,交流存在的不良现象,制定保护措施。
探究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外探究,拓展延伸
调查所在小区居民一个月的用水量,向人们宣讲节约用水的措施,并制定节水宣传标语课上进行展示。
四、总结梳理,归纳方法
本节课的学习要充分运用以图析文的方法,如水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借助于地图总结出来,通过读图、析图,将图上反映的信息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提高自己分析归纳能力;另还要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和地理事物间的因果联系,如水资源的分布与前面的气候、河流、降水
等都有因果关系,要注重知识间的联系,养成善于动脑,勤于思考问题的好习惯。
五、巩固练习,达标检测
1.我国水资源在时间上的分配规律是()
A.东南多,西北少
B.东多西少
C.夏秋多,冬春少
D.夏秋少,冬春多
2.下列地区中,缺水最严重的是()
A.东南丘陵
B.四川盆地
C.华北平原 D三江平原
3.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主要途径是()
A.兴修水库
B.节约用水
C.防治水污染
D.跨流域调水
4.水、土是立国之本,我国水和耕地资源的分布情况是()
A.南方耕地多,水资源也多
B.北方耕地多,水资源也多
C.南方耕地少,但水资源多
D.北方耕地少,水资源也少
5.我国许多地区大幅度提高水价,其目的是()
A增加国家财政收人 B.提高人民消费水平 C.提倡居民节约用水 D.加快水资源的利用
6.修建水库的主要目的是()
A.调节河流水量的季节变化
B.节约水资源
C.解决跨流域调水
D.发展淡水养殖业
7.使我国水资源危机加剧的现象有()
A.南水北调
B.修建水电站
C.浪费水和水污染
D.全球气温变暖
8.解决我国水资源不足的途径中,我们能积极直接参与的是()
A.跨流域调水
B.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C.修建水库
D.淡化海水
综合能力训练
附:板书设计
第三节中国的水资源
一、地区分布悬殊:二、时间分配不均
1、现状: 1、时间分布特点:
2、特点: 2、河流径流变化:
3、水、土配合
六、教学反思
学后反思:
我学习后的总体评价(很好、较好、一般):。
我学到的知识与技能:。
我学会的主要方法:。
我的疑难问题是:。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