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几点思考
职业本科教育科研定位及发展思考
职业本科教育科研定位及发展思考职业本科教育是指以培养应用性、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本科教育。
在我国,职业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职业本科教育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本文旨在探讨职业本科教育的科研定位及发展思考。
一、职业本科教育的科研定位职业本科教育的科研定位应该紧密围绕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需求,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以应用研究和产学研合作为主要手段,推动职业本科教育的创新发展。
1.紧密围绕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需求职业本科教育的科研应该紧密围绕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需求,深入挖掘国家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领域的科学问题,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科技支撑。
同时,职业本科教育的科研也应该紧密结合产业发展需求,深入研究行业发展趋势和技术创新方向,为产业升级和转型提供技术支持。
例如,职业本科教育可以开展机器人、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研究,为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持。
2.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职业本科教育的科研应该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深入研究应用型技术和实用性问题,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供支撑。
同时,职业本科教育的科研也应该注重人才培养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和培养环境。
例如,职业本科教育可以开展实际应用中的技术创新研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创新平台。
3.以应用研究和产学研合作为主要手段职业本科教育的科研应该以应用研究和产学研合作为主要手段,深入研究应用性问题和实际需求,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提高科研成果的实用性和价值。
同时,职业本科教育的科研也应该注重产学研合作,与企业和行业协作,深入研究行业发展趋势和技术创新方向,为产业升级和转型提供支持。
例如,职业本科教育可以与企业和行业合作开展技术研究,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发展提供支持。
二、职业本科教育的发展思考职业本科教育的发展思考应该紧密围绕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需求,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推进教育创新和转型发展。
浅谈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解和认识
浅谈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解和认识摘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实践与探索是一个长期过程,通过一项问卷调查,发现很大一部分同学对高等职业教育缺乏正确的理解和认识。
笔者从高等职业教育及其目的、性质、培养目标、存在的问题与发展等方面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培养目标;理解我国举办高等职业教育已有20 余年的历史,目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一是近年来国务院连续召开了几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先后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等文件。
二是中央政府前所未有地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将安排20 亿元专项资金重点支持100 所左右的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三是得到国家领导人的重视,2005 年9 月12 日,温家宝总理在视察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时曾感叹“职业教育太需要了,也太重要了”。
四是国企、合资企业、私营企业等在用人政策上,很大程度上倾向专业对口的高职生。
对114名高职生“高等职业教育”问卷调查,其中认为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75 人,占65.8%;认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就业前景是一线生产工人的有17 人,占14.9%;认为是考不上大学的才上高职院校,是低层次教育的有22人,占19.3%。
通过本次调查发现,有很大一部分同学对高等职业教育缺乏理解或认识不足。
笔者针对高等职业教育谈几点看法:一、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高等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是职业教育的高等层次。
它按照职业分类,根据一定职业岗位(群)实际业务活动范围的要求,培养生产、建设、服务与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这种教育更强调对职业的针对性和职业技能能力培训,是以社会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就业教育。
二、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应用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的劳动者,与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比较,高等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论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中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论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中的问题和对策建议【摘要】高职院校在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该问题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本文将从高职院校现有问题、培养人才的现状和存在原因入手,提出了加强实践教育和提升师资水平的对策建议。
加强实践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升师资水平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指导学生掌握更多实用技能。
在总结了现有问题,并展望未来的发展。
建议措施的实施将为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带来积极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现有问题、培养人才、实践教育、师资水平、对策建议、未来发展、建议措施、实施。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职院校是指专门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学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高职院校的培养任务也日益繁重。
目前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些学校的实践教育环节不够完善,导致学生在实际操作能力上存在一定不足。
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水平参差不齐,部分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和最新的行业知识,影响了学生的培养质量。
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也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以适应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本文将分析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旨在提高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质量和水平。
1.2 问题意识在当前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而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场所,却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一些高职院校存在人才培养模式陈旧、课程设置跟不上行业发展等问题,导致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不足。
一些高职院校的实践教育环节存在薄弱,学生缺乏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难以适应市场需求。
师资水平不高、师生互动不频繁等问题也制约了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效果。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迫切需要提高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关于高职教育的几点思考
创业能力
通过创新创业教育,让学生具备创业所需的能力 和素质。
实践探索
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让其在实际操作中锻炼 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
03
高职教育的现状与挑战
高职教育的现状
职业教育体系
高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体系的一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 和职业能力,为行业和企业提供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
提高个人素质
高职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职业 技能,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 和综合素养,有助于个人的全面发 展和自我实现。
高职教育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高职教育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清朝时期就出现了类 似的高等职业教育机构。随着时代的发展,高职教育也不断 发展和完善,成为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1 2
适应产业发展需求
高职教育应紧密结合产业发展趋势,调整专业设 置和课程内容,培养具备先进技能的高技能人才 。
深化校企合作
通过校企合作,实现学校与企业资源的优势互补 ,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
推进实践教学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高职教育应构建以实践教学为主线,以理论教学为支撑,以职业素养培 养为重点的实践教学体系,突出实践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
创新思维的培养
高职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开设创新创业课程、举办创新创业大赛、设立 创新创业基金等方式,鼓励学生敢于创新、勇于实践。
注重职业素养培养
高职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 、职业行为等方面。
高等职业教育定位及思考
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及思考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是培养生产一线需要的管理者,组织者及技术应用型人才。
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应建立以职业教育为主,层次衔接、类别沟通的终身教育体系,应突出特色拓展思路,争取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定位思考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是指依据现实条件来确定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专业定位、课程体系定位、师资定位和教学方法定位等。
定位关系到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格局。
高等职业教育只有明确自身与普通高等院校的差别,才能发挥自身优势,彰显其办学特色。
(一)高等职业教育属于高等技术型教育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应定位于高等教育中的技术型教育,即不论具体专业如何,实际上都是要培养工作于基层的”转化”型高级人才,使其具备工程设计、技术规范、管理法则转化为实际的生产、经营管理与服务的能力。
(二)高等职业教育的性质和层次定位1.高等职业教育的性质定位性质的准确定位应把握以下基本特征:第一,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能把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本科、专科教育等同。
第二,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当突出职业性、行业性的特点,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内涵。
第三,高等职业教育是直接为地方或行业经济发展服务的。
因此,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为:面向基层、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的岗位,适应我国地方经济发展需求,既具有必要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并受到良好的职业技能培训,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协调发展,能运用现代高新技术解决实际工作中的相关技术问题,又有一定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实用型和技能型人才2.高等职业教育的层次定位。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学历,学制上至少应包括大学专科和本科两个层次。
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把高职本科等同于延长了的高职专科,也不能把高职本科等同于普通本科。
在培养目标上,专科高职教育培养一般企事业部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并担负培养生产第一线需要的管理者、组织者,以及职业学校师资等任务。
关于高等职业学校改革的几点思考
关于高等职业学校改革的几点思考高等职业学校作为培养专门人才的重要阵地,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和社会的需求不断增长,高等职业学校改革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
高等职业学校改革不仅关乎学校的发展,更关乎国家的未来。
本文将就高等职业学校改革的几点思考进行讨论。
一、注重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高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是为了学习一技之长而入学,实践教学对他们的学习至关重要。
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但在实际应用中往往无法胜任。
针对高等职业学校的实际情况,需要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水平。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实训课程、与企业联合办学、举办职业技能竞赛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二、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提升教学质量目前,高等职业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模式主要以实习为主,但往往因为实习期限短、企业资源有限等问题,学生无法真正融入企业实际运作环境中,从而影响了实习的效果。
高等职业学校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建立更加密切的校企合作关系。
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开设双证培训项目、联合研发新技术、共同举办实训基地等方式,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加实用的教育资源,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三、拓宽学生的职业发展路径,培养复合型人才传统意义上,高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毕业后大多选择直接就业,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职业需求的不断变化,单一职业技能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高等职业学校应该拓宽学生的职业发展路径,培养具有多种技能和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跨专业选修课程、引入国际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鼓励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考试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跨领域能力,为他们的职业发展建立更为丰富的选择空间。
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促进就业创业高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出于对某一特定职业的追求而选择入学,就业问题一直是学生和家长关注的焦点。
但目前社会上存在一些就业观念偏差的现象,比如一味追求大企业、偏好固定工作等。
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
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界0引言我院自2001年就开设计算机类专业,并于2005年开始进行软件技术专业招生,学院领导对该专业非常重视,多次组织老师到省内外兄弟院校和实训公司考察学习,不断把学到的宝贵经验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
结合我院的软件技术专业的办学情况,我对专业建设谈几点思考。
1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一个专业的建设会包括很多方面,在这篇文章里我把我感触最深的几点做一些思考,以期对软件技术专业建设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1教师思想转变方面软件技术专业具有发展变化特别快的特点,人才培养方案需要不断的修订完善,保证课程设置与软件技术发展的基本同步,这就对任课教师有很高的要求。
随之就需要教师在思想意识观念方面有所转变,“态度决定高度”:作为教师,一定要转变教育观念,专业建设关键在于教师,无论是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精品课程等等建设都离不开教师,而教师的关键在于“思想观念”的转变。
教师要意识到不是谁逼着我们去学习、去提高实践能力,而是如今信息社会的发展需要,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同时更是我们自身的发展需要。
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它要求你培养的是具有相应的职业能力和技术的银领人才,作为教师如都不具备相应的职业能力和职业意识,又怎么能去培养出职业特色的学生呢?如果自已本身都不具备做项目的能力,不能够做硬项目、引进项目,又怎么能够培养学生具有项目的能力呢?所以一定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学习。
应该意识到专业建设的本身,就是教师本身能力的提高过程,同时也是教师自身内涵的提升过程。
只有教师自身的意识、素质提高,专业内涵建设才会有质的飞越。
1.2课程整合与项目教学方面我们在前期的软件技术专业教学中,也是按照传统的方式一门课一门课上的,每位教师在对教材的处理上差别较大,同时也受任课教师所选教材的影响。
往往后续课或同学期并行课在用到相关知识点时学生要么掌握得不牢,要么并行课还没讲到。
对高职教育三个基本理论问题的再思考(一)
对高职教育三个基本理论问题的再思考(一)摘要]高职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它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深受特色、就业等诸多问题的严重困扰。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
什么是高职教育、为什么要发展高职教育、怎样发展高职教育这三个基本问题已探讨了二十多年,但常探常新。
本文对这三个基本问题再次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思考,希望通过理论上的创新,获得高职教育实践问题的有效解决。
关键词]高职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什么是高职教育?为什么要发展高职教育?怎样发展高职教育?这是高职教育三个最基本的理论问题。
自20世纪80年代初创办短期职业大学和提出大力发展专科教育以来,尤其是199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重新强调发展高职教育以后,上述三个问题一直讨论了20多年,“在此期间,我们时而清楚,时而糊涂。
”①今天,我们对上述三个问题的认识有所深化,但是“并没有完全解决”,仍存在一些误区。
现在,高职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成为高等教育的持续增长点,但同时它又深受特色问题、就业问题、社会认同问题等的严重困扰,面临着严峻的“系统风险”②。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高职教育越是大发展,就越需要回答基本理论问题。
只有实现理论创新,实践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因此,高职教育这三个基本问题的讨论永远不会过时。
如今对其进行重新思考和澄清,理论价值和时代意义将更为重大。
一、什么是高职教育什么是高职教育?这是高职教育发展中首先要解决的根本理论问题,也是一个讨论多年、争论多年的问题。
因此,仍然是一个亟须解决的“最首要的问题”③。
目前,学界对高职教育的界定主要是以下三点:(1)它是高等教育;(2)它是职业技术教育;(3)它是职业技术教育中的高等阶段。
可见,层次上的“高等性”与类型上的“职业性”是高职教育的本质特征和基本属性,它们在高职教育的概念框架下有特定的和丰富的含义。
只有科学全面地把握这两重属性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才能真正解决“什么是高职教育”这一重大理论问题。
职业教育的心得体会5篇
职业教育的心得体会5篇职业教育的心得体会篇1所谓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质,就是指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相比所具备的与后两者教育类型所不同的一些性质元素。
在学习完王新和卢红学教授的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质分析与探讨的__,我深刻的认识到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相比,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即特质,主要表现在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式与教学过程、专业与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
在学习过程中,我从以下方面不断丰富和深化我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质的认识: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高中文化基础上(或者相当于高中文化基础)和一定的专业技术技能基础上,以培养生产或者工作第一线从事生产技术和经营、服务等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而实施的具有高等教育理论知识和高级技术技能内容的职业教育。
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具有独特的位置定位,即:高职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二重性。
高等教育的属性要求其所培养的学生必须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基础知识,为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和今后的持续发展打下基础;职业教育的属性要求其所培养的学生能获得一定的职业技能,能把工程图纸转化为实物,把决策、设计等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形式。
二、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校为实现其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
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主要体现在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上。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必须坚持“以能力为中心”的培养模式,强调职业性和适应性。
我国对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以能力为中心”的要求一直都是十分明确的。
职业教育的能力培养不是仅指某项或几项具体的操作技能,也不局限于心理学上的能力概念,而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即综合职业能力是指劳动者完成职业岗位工作的本领,包括完成职业岗位工作的具体方式,以及直接影响工作的个性心理特征,它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态度等完成职业任务所需的综合素质。
关于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关于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是连接中等职业教育和本科教育的桥梁。
近年来,高职教育逐渐受到社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各地高职院校逐步兴起,教学工作也不断创新改善。
但是,目前高职教育仍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需要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
下面简单谈谈个人的几点思考。
一、强调实践教学,提高学生职业能力高职院校是以培养具有各自所在领域的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机构。
因此,应该强化实践教学,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获得知识、技能和经验。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实践教学作为重中之重,引导学生去实际操作,掌握职业技能和能力,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和职业素养提升。
同时,建立良好的实践基地和实践环境,使学生能够接触到真实的职业世界,推动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二、注重学生主体性,加强个性化教育高职教育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在学习期间他们已经接触到了大量的实践内容,这一点与本科生是有所不同的。
因此,在教学中注重学生主体性,加强对学生的个性化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和职业需求进行针对性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机会,满足学生的职业发展需要。
可以采用课程差异化、教材多样化、教学方法多样化等措施,使学生能够体验到完全的学习和个性的职业发展计划。
三、引入互联网教育模式,打破教学传统模式互联网技术是当前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发展资源,引入互联网教育模式,可以大大提高高职教育的教学效率和质量。
例如,可以开设线上课程,提供线上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方式和选择。
同时,还可以采用互联网新技术来优化教学管理,增强学生学习体验。
这也有助于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性,使教学过程更加智能化和灵活化。
这是未来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学水平在高职教育中,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平至关重要。
教师是高职教育的中坚力量,只有教师有扎实的知识和实践能力,才能将这些知识和能力带给学生。
关于加强高职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于加强高职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专业教学改革取得了空前的成效,为推进我国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从专业建设全局看,发展还很不平衡,还存在着专业特色不甚鲜明、师资队伍结构不尽合理、实践能力偏弱、专业基本建设薄弱、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亟待改革等。
总之,为切实推进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工作,应当着力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一、对准市场设专业,切实加强高职专业设置和管理专业设置是社会需求与高职院校实际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纽带,要广泛开展社会、行业人才需求调查,科学分析、预测社会需求,根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针对地区、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技术领域的职业岗位(群)的实际要求,结合学院实际情况设置和调整专业。
专业口径可宽可窄,宽窄并存。
同时,要妥善处理好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多变性与学院教学工作相对确定性的关系;又要遵循高等教育自身的规律,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数量与质量、当前与长远等方面的关系,促进高职高专教育规模、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
二、对准岗位开课程,突出高职教育特色根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和技术领域与职业岗位(群)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需求,设计开发专业教学计划。
专业教学计划要充分体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六个基本特征(见教高[2000]2号文),要建立理论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来反映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即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学生应在具有必备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各院校要成立主要由在本专业领域长期工作的企事业人员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对专业教学计划进行咨询、评审,并全方位参与专业建设工作。
专业教学计划的内容一般包括招生对象及学制,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及对应的岗位群,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能力开发表,毕业标准,主干课程设置,教学进程及课时分配,选课流程图,必要的说明。
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实用型人才的思考
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实用型人才的思考[摘要] 高等职业教育方兴未艾,打造就业型学校和培养实用型人才是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围绕着这一目标,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提出了“145”模式,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尤其是专业理论课与实践课程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实用校企结合根据现代化经济建设对高层次职业人才的需要,国家提出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到2004年底,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已达1千余所,占全国普通高校的60.5%,其规模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高职院校要牢牢抓住高职教育的特点和要求,紧紧把握“就业”和“实用”两个关键,打造就业型学校,培养实用型人才。
2005年10月,国务院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积极推动职业教育从计划培养到市场驱动转变,从政府直接管理向宏观引导转变,从传统的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转变,促进职业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技术推广、社会服务紧密结合,积极开展订单培养,加强职业导向和创业教育,建立和完善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很创业服务体系,推动职业院校更好的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
”可见,高职教育“打造就业型学校、培养实用型人才”这一办学目标融合了国家政策、高职教育发展的要求。
首先,打造就业型学校、培养实用型人才这一办学目标反映了国家政策要求。
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社会急需的实用型人才是高职院校的立足之本。
其次,打造就业型学校、培养实用型人才这一办学目标体现了高职教育特色。
高职教育定位必须要准备,高职院校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应该扮演何种角色,高职教育长远发展的关键。
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不足,综合素质不高,结构也不合理,特别是“双师型”教师的缺口十分大。
其实就是就业教育,培养受社会欢迎的,有一技之长的实用型人才。
最后,打造就业型学校,培养实用型人才这一办学目标切合了高职院校的实际。
高职教育的发展经费短缺是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发展的瓶颈,这也制约了高职教育的发展。
职业教育新发展心得体会(3篇)
第1篇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逐渐成为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职业教育在新一轮的改革浪潮中,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作为一名职业教育工作者,我有幸见证了职业教育的新发展,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职业教育理念的创新1. 以人为本,关注学生个体发展在新一轮职业教育改革中,以人为本的理念得到了充分体现。
职业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
学校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方面都进行了改革,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
2. 产教融合,促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
职业教育在新一轮改革中,积极推动校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等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同时,学校为企业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实现互利共赢。
3. 突出特色,打造品牌专业职业教育在新发展过程中,注重打造特色品牌专业。
学校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优势,调整专业设置,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品牌专业成为学校吸引学生、提高知名度的重要手段。
二、职业教育体系的完善1. 职业教育层次多元化在新一轮职业教育改革中,职业教育层次得到了多元化发展。
从初中职业教育到本科职业教育,再到研究生职业教育,形成了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层次。
2. 职业教育类型多样化职业教育在新发展过程中,不断丰富教育类型。
除了传统的学历教育,还开展了职业培训、继续教育、远程教育等多种形式的教育。
这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广泛的学习途径。
3. 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在新一轮职业教育改革中,职业教育质量得到了全面提升。
学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加强课程建设,提高课程质量;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这些举措为职业教育质量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三、职业教育改革的成效1. 提高就业率职业教育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学生的就业率逐年提高。
对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几点建议
对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几点建议高等职业教育是指为培养具有一定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而设立的教育体系。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加速,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为了进一步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高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建议。
首先,加强高等职业教育的和创新。
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职业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应该与时俱进,不断适应社会需求和产业发展的变化。
可以通过课程设置,增加实践环节,提高实训基地的质量和数量等方式,使教育内容更加贴近实际需求,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
此外,还可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开展校企合作项目,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提升就业竞争力。
其次,完善高等职业教育的评估体系。
高等职业教育是为了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因此评估体系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可以将实习实训的成绩和评价纳入考核体系,引导学生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加就业竞争力。
同时,还可以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核,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际应用能力。
第三,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师资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资源,师资队伍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直接影响到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因此,可以加大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可以通过开展培训班、组织教学交流等方式,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使教师具备更好的教学能力,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成为未来的职业人才。
第四,加大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
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职业人才的重要手段,因此要加大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
可以通过增加经费投入、修建新的实训基地、购买先进的实训设备等方式,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条件。
同时,还需要加大对学生的资助力度,提供更多的奖学金和助学金,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促进更多的学生参与到高等职业教育中,提高人才培养的覆盖面。
建立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类型特色的思考
职教论坛本期栏目特邀主持人:汪长明主持人语:建设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的思考本人应邀担任《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职教论坛”栏目的主持人,就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和职业教育“双高计划”“提质培优行动计划”,并结合本期栏目三篇文章谈谈自己对建设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的思考。
一、高质量的“立德树人”思政育人体系“健全立德树人体制机制,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文化知识、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通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加快构建目标明确、内容完善、标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这是新时代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
各职业院校要在党的领导下,依据各自独特的办学定位、专业特色、学生特点、地域文化、企业文化、红色资源等共建“立德树人”思政育人方案,形成一校一特色,一院一品牌,一专业一范式。
二、高质量的“职普融通”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在“高质量发展阶段”,要把发展中职教育视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把发展专科高职教育作为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重要方式;把发展本科职业教育作为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一环。
通过“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建设”,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通、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衔接、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的互通,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职普融通”职业教育体系,畅通各类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
三、高质量的“产教融合”“双元”育才体系在“高质量发展阶段”,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只有落实在职业教育的“三教”改革攻坚行动中,才能取得“双元”育才的效果。
现代学徒制的推行要充分利用合作企业资本、技术、知识、设施、管理等要素,共同制定“产教融合”的教学运行机制,共同实施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共同建设一批资源共享,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企业生产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高水平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把企业真实的技术生产任务引入课程教学,实现职业教育的“课堂革命”。
“政行(企)校”三方共建高职教育的几点思考
“政行(企)校”三方共建高职教育的几点思考1. 引言1.1 什么是“政行(企)校”三方共建高职教育“政行(企)校”三方共建高职教育是指政府、企业和学校之间共同参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建设与发展,共同肩负起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的责任。
政府作为政策制定者和资源调配者,提供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企业提供实践场所和技术支持,参与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学校则承担教学任务,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教育培养。
“政行(企)校”三方共建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旨在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和学校的优势资源,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
通过政府、企业和学校的联合努力,高职教育将更加贴近市场需求,更加符合产业发展,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就业和社会的发展。
“政行(企)校”三方共建高职教育的理念是以人为本,服务于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推动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升级。
通过政府、企业和学校的合作,共同建设一支高质量的技术人才队伍,为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1.2 背景介绍“政行(企)校”三方共建高职教育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高职教育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承担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政府、企业和学校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主体,各自具有不同的职能和优势,通过共建共享的方式,可以有效整合资源,提升教育质量,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当前,我国高职教育面临着发展中的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随着人才需求结构的转变和市场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增长,高职教育需要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实践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政府、企业和学校之间的合作机制也需要不断完善,共同推动高职教育的发展,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应用型人才。
在这样的背景下,“政行(企)校”三方共建高职教育成为一种有效的模式和路径,有助于充分发挥各方的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发展。
这不仅有利于促进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也有助于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浅谈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浅谈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国高职教育蓬勃发展,所培养的人才数量越来越多,人才质量越来越高,教育技术也越来越高,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也是成效显著,这都极大地促进了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值得我们欣喜。
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如果不重视,不加以解决,势必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产生不良影响,甚至阻碍其发展。
1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教育制度方面(1)整个社会对职业院校的认识存在严重问题:社会对职业教育比较歧视,对职业院校的毕业生认可程度有偏见,高职院校的生源在高考招生层次中位于第四或第五批次,似乎是高考筛选下来的“劣品”,不少人认为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的技能含量逊色于同等高等院校。
社会上的歧视导致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压力较大。
(2)职业技术院校办学条件受国家政策限制,资金投入不足,国家对普通大学招收的每个学生都给予一定补助,对职业院校的学生投入却很少,职业院校的发展主要靠自身滚动发展,当前国家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但职业院校由于基数太大,投入有如杯水车薪,经费投入及相关政策也难以落实。
导致职业院校的办学环境存在严重问题,影响正常的教学工作。
(3)职业院校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有待进一步改进。
职业教育必须根据社会产业结构需要设置专业,不断更新专业内容,以适应社会产业发展要求。
1.2 教学理念方面(1)过于偏重书本教学:由于被传统教学观念的误导,许多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教学方式上采取的是书本教学法,教师在知识的教授过程中,对书本上的知识是否适应时代的要求,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要求等问题考虑不足。
(2)重效应轻效果:高职教师热衷于学习技术,缺乏实际应用开发经验。
对现代技术教学认识不深;认为“只要运用了教育技术,就一定能够促进教学”,而不注重教学实践的过程。
(3)技术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存在较大差距:高职教育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高职教育的实训工作者,存在重实践轻理论现象。
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思考
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思考目录一、内容简述 (2)1. 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3)2. 新质生产力的概念与特征 (4)二、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与挑战 (5)1. 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 (6)2. 现阶段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挑战 (7)技术更新迅速 (8)产业转型升级 (9)劳动力市场变化 (10)三、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趋势与需求 (11)1.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趋势 (13)技术创新加速 (14)产业融合加深 (15)知识经济崛起 (16)2. 新质生产力对人才的需求 (17)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增加 (18)跨学科、创新性人才的需求增长 (19)四、高等职业教育如何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21)1. 教育理念的更新 (22)培养创新性思维 (23)强调实践能力 (24)2. 课程体系的改革 (25)设置新兴产业课程 (27)加强跨学科课程 (28)3. 教学方法的创新 (30)引入项目化教学 (31)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32)五、案例分析 (34)1. 国内案例 (35)某高职院校的转型发展 (36)某新兴产业的高等职业教育合作模式 (37)2. 国际案例 (39)某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 (40)某跨国公司对新员工培训的模式 (41)六、结论与展望 (42)一、内容简述文档将概述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包括其历史沿革、现阶段的规模、质量和主要成就。
也将指出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和问题,如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师资力量不足、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等。
文档将分析高等职业教育与新质生产力的紧密关联,新质生产力主要指以技术创新、信息化、智能化等为主要特征的生产力,其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职业教育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对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
针对当前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文档将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包括优化教育资源分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及加强与产业界的合作等。
高等职业教育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
高等职业教育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
王宏伟
【期刊名称】《中州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9(26)6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到2010年,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将占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一半以上.探索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设特色鲜明、差异优势突出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是高等职业教育市场营销专业教育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总页数】3页(P89-91)
【作者】王宏伟
【作者单位】中州大学,经济贸易学院,郑州,45004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713.50
【相关文献】
1.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高等职业教育用创新的意识对待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创新的几点思考 [J], 黄庶亮
2.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我院市场营销专业“三层三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为例 [J], 赵红
3.“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黑龙江高校市场营销专业为例 [J], 宁伟东
4.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我院市场营销专业“三层三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为例 [J], 赵红;
5.基于行业和产业需求创新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兼评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 [J], 曾庆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几点思考
摘要: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很快,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办学水平不断提高,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
其中有一批高职院校形成了自身的办学特色,在社会上建立了较高的认同度,但高等职业教育毕竟起步相对较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
职业教育工作者需认真思考这些问题,勇于创新并寻找有效对策。
关键词:高职教育人才规格定位培养模式反思综合素质
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发展历史较短,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蓬勃于90年代末期。
特别是高校扩招以后,高职院校如雨后春笋,高职在校学生数量迅猛增加。
就高等职业教育认识、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是高职院校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教育管理者、教师和专业人员针对当前的高职研究直接为办学实践服务。
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实践过程中,需要我们廓清认识,把握实质,及时加以调整和改革,常常会遇到许多操作层面的实际问题。
职业教育工作者,应具有紧迫感和忧患意识,必须用创新思维认真思考这些问题,并寻找有效途径,为了期待推动高职教育的深入发展,我们要探索分析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具体实际问题。
1 人才质量规格的层级区别与高职思路
高职与中职中技相比,其人才培养质量规格到底“高”在哪里并如何兑现,这既是一个重要理论问题,也是关键的实践问题。
如果在专业技能方面,高职毕业生与中职、中技毕业生一样只获得初级
或中级技术等级能力与资格,那高职院校的学生是没有优势的;如果高职院校毕业生只掌握专业技能,而不拥有专业核心理论知识,那他就等同于中职中技生,在职业市场上没有竞争力;如果高职院校毕业生只重视掌握专业理论知识,没有较强的专业技能,那他就在专业理论知识方面比不过本科院校毕业生,在专业技能方面比不过中职中技生,从而在就业市场上陷入被动。
因此,高职院校要以行业岗位完成工作职责为依据,首先解决好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定位问题,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坚持“核心技能、核心知识”中贯彻“高标准高要求”的原则,通过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努力实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既区别于中职中技生的人才培养方案,又区别于本科生,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方面要做到有所创新。
2 人才市场现实引发人才培养模式反思
探索和建立职业教育特别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反思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质,透过当前职业教育人才市场的表层现象,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当前职业教育人才市场有一种现象值得深思:一方面,用人单位高呼技能型特别是高技能型人才紧缺,另一方面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高、中职毕业生就业不易;一方面“不想对所录用的职业院校毕业生支付很高的适应期成本,是用人单位反复强调的理念,另一方面职业院校认为自己在不断地向社会输送各类合格人才。
这一矛盾现象表明,职业教育院校的毕业生缺乏较强的就业竞争力,毕业生
并没有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承认,当前的职业教育在技能型人才目标指导下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缺乏行业岗位业务适应能力。
普遍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各个方面存在缺陷,诸如:师资素质、实操实训、课程教材、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管理、办学理念、教育思想等方面。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目前职业教育院校并不是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质量上有根本改观,在生源上没有出现大的问题,主要是因为中国有限的职业教育资源与中国庞大的追求受教育的人
口群体之间的供求关系所致。
社会经济结构决定的对这一层次人才需求的反映,是职业教育院校毕业生近年的就业统计数据,而不是人才的质量,所以导致了这一问题,随着国家人口生育轨迹的变化、职业教育资源的进一步发展,职业院校必将面临社会生源的选择,面临竞争与淘汰,以及由此引发的受教育群体与教育资源之间比例关系的改变。
3 全面理解和落实“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不应该是一句套话和空话,在高职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践中,它应该是实实在在的办学理念、办学方针。
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院校与企事业单位合作进行人才培养的机制,构建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工学结合,对于这一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一方面要有计划有重点地在职业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加以贯彻落实,另一方面要全面、准确理解把握其本质,而且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第一,职业教育院校涉及人才培养的其他工作,如职能部门的管
理制度内容和管理服务态度、第二课堂活动、管理机构设置、学生管理方式等等。
各项工作和活动的内容、设计和实施,都要考虑是否能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是否能帮助学生“配备”用人单位所要求的各种素质,是否有利于学生掌握就业本领。
第二,“以就业为导向”,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实现提高就业竞争力的因素,不仅要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下功夫,今天,用人企业更加注重员工的综合素质的考察,以就业为导向,对学生进行“专业岗位履行职责本领”培养,还要包括责任、敬业、诚信、友善、合作、团队精神等精神要素的提高,努力培养学生的基本道德和做人的基本操守。
第三,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各环节中,“以就业为导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贯穿“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是重点是根本,就是要求职业教育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提高学生各项素质水平。
落实“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职业教育院校的院、校长要从战略的高度,提高教师和管理干部的职业素质和能力,一方面要在操作措施上有力度,另一方面要在认识、理解上有深度。
需要理解、接受和执行这一办学方针,要有符合这一办学方针要求的专业设备和生产运作配套等,院校内外的专业实操、实训、实习的环境和条件,教育管理机制要保障这一办学方针的贯彻落实。
4 坚持“能力为本理念”,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第一,大多数毕业生的专业技能和岗位知识培养还未到位,职业
院校在人才培养问题上还未找到真正的出路,是“企业关注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态度、职业道德”所反映出来的问题。
第二,教育主管部门提出的“人才培养,重在德育”的原则,这是一个贯穿整个人生教育过程的原则要求,强调的是人才品德的关键性以及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事实上任何教育阶段也不可能单一完成这一任务。
教育主管部门并没有要求由某一教育阶段完成。
第三,当今世界正在努力构建一个完善的终身学习体系,要以不间断的学习和努力去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这是一个学习型社会,它要求每个个体成员,都要适应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要求。
对于教育来说,每一个阶段要完成的只能是阶段性任务。
第四,学生的职业道德问题是新形势下社会问题在学生身上的反映,包括失信、频繁跳槽、团队合作精神缺失等问题,设想在教育的某一阶段予以彻底解决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这对于社会来说,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高等职业教育要立足于自身特点,为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多样化人才的需要,培养能熟练掌握现代职业技能的高素质劳动者,为社会输送既有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的人才,只有重视能力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才能充分发挥其功能,以就业为导向,最终圆满完成我们的各项工作。
参考文献:
[1]章生平.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前景[j].成人教育,2005(10).
[2]李红.浅谈中国职业教育现状及竞争力[a].科教导
刊.2012.10.
[3]张桂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研究[a].理论前沿,2008(10).
[4]李红.浅议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j].价值工程,2013(08).
[5]李红.玉树地震房屋震害的几点启示[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3).
[6]孙作林.多元主体投资高等职业教育的成本收益分析[j].中
国管理信息化,2012(23).
[7]孙作林.投融资视角的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探讨[j].价值
工程,2012(35).
[8]张国祥,程宏辉.基体表面激光离散强韧化对镀铬层界面损伤的影响[j].铸造技术,2012(09).
[9]王波,张国祥.德国高等教育体系对独立院校转型的启示[j]. 价值工程,2012(30).
[10]张国祥.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实践性问题研究[j].职教通讯,2012(27).
作者简介:
张力伟(1957-),宁夏人,宁夏广播电视大学、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研究方向: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