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趋势研究(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对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新类型已经达成了 普遍共识
图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级教育分类示意图
图中5A与5B所着重的是培养人才类型的不同。
如果以之对中国高等学校归类,5B类相当于 中国的高职教育。
我国高职教育作为一种类型已经形成共识。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又是一个 相对独立的体系。
图1:英国职业教育发展与变革脉络图
从20世纪60-90年代,英国职业教育经历了从
技术学院到多科性技术学院,直到技术大学的 层次上移 20世纪60年代,德国高等技术学校和高等工 程师学校改组为三年制高等专科学校FH (Fachhochschule);上世纪70年代中期开 始,为了适应企业对应用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 才的迫切需求,高等专科学校又纷纷升格为四 年制的技术应用性大学。
(一)中国高职教育的发展
中国从1999~2007年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
10.5%增加到23%。9年间增加12.5个百分点,从 2002年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从1999年起,中国高职教育院校数量不断增加,到
2006年已经拥有院校1147所,在校人数达795.5万 人,占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生比例的53.7%。 高职规模一直呈扩大趋势。
人的要素 技 术 系 统 物的要素
工艺 技术 功能
被技术 改造的 对象
工具、设备
材 料
图6:新时期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模块图
人 格 (文化修养)
人格塑造与文化自 觉、文明复兴
高职人才培 养目标内涵
知 识 (含技术原理、 方 法与经验)
创新国家建设与 知识社会
能 力 (含技能)
通用能力与 关键能力
三、构建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体系
(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构成 高职教育体系包括三部分的内容: 办学机构体系 课程及资格框架 管理制度
(二)建设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体系 1、技术、科学、工程知识的分类是高职教育体系 建设的重要依据
技术 科学 工程
自然界 图3:科学、技术、工程三者关系图
2008年
图8:全国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
图9:OECD成员国及9个非成员国家(地区) R&D经费总额的比例分布(2007年)
近年来,中国R&D经费的增长速度远远高
于美、日、德、法、英五个R&D大国,从 2002年开始已连续七年居世界第六位。 同期美国、日本和德国R&D经费总额也分 别从中国的18倍、8倍和3倍下降到中国的 7.6倍、3.1倍和1.7倍。 我国的R&D人员数量也在迅速提高,2007 年已经达到173.6万人年,仅次于美国而居 世界第二位。
2020年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趋势 研究 陈 智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2009年12月2日
第一部分:引 论
做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
组成部分。 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及教育本身的发展对高职教育 的需求,到2020年,要建成相对独立的高职教育 体系,推动中国高职教育进入国际职业教育发展前 列,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做出贡献。
发展与变革的动因
《1994年教育法》
代初
20世纪60—70年代 技术学院升格 第三级学院的成立 高等教育学院功能变异
《珀西报告》
《罗宾斯报告》
20世纪70—80年代
《就业与训练法》
20世纪80年代中 期—90年代
城市技术学院的兴起 多科技术学院升格为大学 相继推出NVQ和GNVQ
成立国家职业资格委员会
(三)新时期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与内涵
进入21世纪,只重视工具性价值、忽视文化
品位的高职教育,已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快速 发展的需要。 因此,在强调技术教育的同时,高职院校应 该重视文化素质教育,努力提升文化修养、 提升人格品位,为学生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 打下坚实基础。
人 格 (文化修养) 知 识 (含技术原理、 方法与经验) 能 力 (含技能)
(三)建设中国高职教育体系的可行性
1、中国高职教育经过近十年的快速发展, 高职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高, 中国职业教育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竞争力。
根据有关职业教育的国际竞争力统计聚类分析,对
中国和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等37个国家, 从结构、规模、质量、效益、机会和投入等六项指 标进行评价。
(三)提升职业教育地位,强化职业教 育特色
1992年之后,英国的高等教育由原来的双
轨制形成了一元制下的多元模式。 多科技术学院升格为科技大学,英国职业技 术教育获得了更高的声誉和更优越的发展条 件。 极大地增加了职业技术教育的投入。 提高了职业技术教育的社会声望,在招生、 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改善了职业技术教育发 展的政策环境与社会环境。

普通高中
职业高中 中专学校 技工学校 普通初中
图5:中国职业教育体系构想图
建立以技术教育为特色的,培养技术应
用性人才的相对独立高职教育体系。 明确高职教育独特的地位和职能,既不 同于普通高等专科,又不同于普通本科, 是一种新型的高教体系。 要与中职教育做好衔接,中职偏重于技 能培养,高职应该偏重技术培养。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高职教育新局面。
5000 4500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全国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 (2004-2008)
4570 3664 2943 2367 1843 全年科学研究与试验 发展(R&D)经费支出
单位:亿元 (人民币)
2004年
2006年
72.4 71.5 71.2 67.2 66.4 56.2
1
2 3 4 8 10 22
澳大利亚 日 本


53.3
48.7 45.7
29
33 34
俄罗斯 加拿大
中国职业教育国际竞争力在国际上排
第8位,美国第29位,日本第22位。 中国的职业教育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因此,2020年,我国建设一批具有国 际影响、国内一流的高职院校是可行 的。 2020年,我国建成相对独立的高职教 育体系是可行的。
表1:10国职业教育国际竞争力6项指标比较
中国的排名: 在“结构”上第1 在“效益”上第2 在“机会”上第3 在“质量”上第12 在“规模”上第33 在“投入”上第34
表2:10国职业教育国际竞争力综合排名
国 别 分 值 排 名
比利时
德 法 英 中 国 国 国 国
78.3
2、综合能力和人文内涵越来越受到职业教 育重视
二战后,高职教育的人才观变化经历了:
知识本位
能力本位
人格本位
素质本位
3、人才培养内涵的转变
德国重视关键能力培养 英国重视通用能力的培养 上述两点在国际职业教育界得到广泛认可
(二)职业教育层次上移
二战后,发达国家经济持续增长,产业结构
更高水平的认识
应用引起的 基础研究
更高水平的技术 纯应用研究 与开发 已有技术
纯研究
已有认识
图4:科学与技术关系的双轨道模型
技术与科学的双轨道模型,说明了
技术与科学的辩证关系,说明技术 体系是一个独立于科学的体系。 3、技术教育的内涵与特征 高职教育主要是技术教育 技术活动: 设计、制造、调整、运作和监控的 知识、方法与技能(包括动作技能 和智力技能)
第二部分: 建设高职教育强国,构建高职教育体系 一、当代国际职业教育发展趋势
(一)国际职业教育观念的变化 1、从“学校到工作”向“生涯教育”的转变。 20世纪90年代前,美国的职业教育观念是从“学 校”到“工作”,20世纪90年代后,美国职业教 育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职业教育” (vocational education)被“生涯教育”(career education )与“技术教育”(Technical education ) 所取代。 职业教育观念由关注职业能力向以人为本,重视个 体生涯终身发展的转变。
(二)当前我国高职教育面临的机遇和 挑战 1、中国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轨道,建 设创新型国家需要相对独立的高职教育 体系,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应用性人才。
国务院先后批复的《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
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明 确把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改革发展提升为 国家战略。
德国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技术应
用性大学
加强了职业教育内涵建设 职业教育由针对岗位转向针对职业群
或行业,注重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 提升了职业教育技术应用特色的学术 地位和研究职能
台湾许多技职学院也逐渐升格为
科技大学。
(四)职业教育国际化不断加深
随着经济全球化,国际性和区域性职业
《规划纲要》提出:加快发展方式的改
变,推动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建 立现代产业体系,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 经济、社会管理转型升级,推动现代服 务业百度文库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发 展。 先行先试,高职教育必须跟上发展步伐。
2、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区域创新体系,需 要高职院校担负起重要责任。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区域创新体系中, 高职院校应当成为重要的技术创新、技术交 流、技术转化和技术孵化基地。
教育的合作与交流成为世界职业教育发 展的共同趋势。 建立地区或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实现人才无障碍流动。 专业和执业资格的国际认证体系正在逐 步建立,专业资格国际相互承认协议有 悉尼协议、都柏林协议、ETMF协议、 华盛顿协议和EMF协议等。
二、建设中国高职教育体系的必要性与 可行性
图10:部分国家(地区)R&D经费与GDP之比
专利、设计、人造物质
作用于自然、改造自然、形成人工 自然系统 集体性、规划性强、强调具体形象 思维和实践经验 好与坏、实用性、经济性、安全性、 可靠性
研究特征 评价标准
2、科学与技术的辩证关系
科学体系是由命题构成的,而技术体系
是由工具、方法、经验构成的。 技术与科学关系紧密,技术是通过科学 发现而发展的,科学是技术的基础。 技术变得越复杂,与科学的联系就越紧 密,技术依靠科学又促进科学。
表3:科学与技术的不同特征
类别 特征 目的与任务 过程特征
科学 认识自然,回答是什么、为 什么 从经验到理论的认识过程 概念与命题体系,论文、著 作 认识自然 个体性、探索性强、强调抽 象思维 真与伪、正确与错误
技术 改造与利用自然,解答做什么、怎 么做 从理论到具体(经验)的实践过程
成果形式
功 能
不断升级,对技术应用人才的需求大大提高, 原来仅面向某一岗位或某一种技术的职业教育, 已难以适应一些技术密集部门和复杂工艺的需 要。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许多国家的职业教育 的纵向结构也都发生了变化,职业教育的层次 不断上移。
时 期 战后到20世纪60年
主要的发展与变革
技术学院的改革与扩展 多科技术学院成立
价制度 建立符合技术教育要求的教师职务晋升与评 聘制度 建立公平竞争的招生制度
第三部分:高职教育强国与创新国家建设
一、2020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战略目标
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提高自主 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 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胡锦涛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 2020年,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将占国 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提高到2.5%以上。 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 对外技术依存率要降低到30%以下。 本国发明专利年度授权量和国际科学 论文被引用数均进入世界前5位。
图7:新时期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模块图
(四)制定技术教育课程和职业资格标准
技术教育标准 技术课程标准 专业技能及训练标准 关键能力或通用能力标准
符合国际要求的职业资格标准
(五)创新高职教育管理制度
建立技术类学位制度和资格证书制度,安排 相应的学习年限,实行灵活学制 建立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经费投入体制 建立遵循高职教育规律的社会评价体系与评
4、构建相对独立的中国高职教育体系
借鉴国际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根据我国今
后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发展需求,在有条件 的地区逐步由目前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向应 用技术大学发展,形成弹性学制的高职教育 体系。
研究生教育 5年以上授予技术硕士、
技术博士学位
4年授予技术学士学位
本科教育

3年授予副学士学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