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典型生态脆弱区环境修复与示范实施方案

合集下载

2024届高三地理考备考一轮复习课件: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防治与治理(荒漠化的防治与水土流失治理)

2024届高三地理考备考一轮复习课件: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防治与治理(荒漠化的防治与水土流失治理)
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 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恢复荒漠化土地的__生__产__力___
(3)防治原则 ①坚持维护__生__态__平__衡____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 ②坚持治山、治水、治碱(盐碱)、治沙相结合。 (4)防治措施 ①合理利用__水__资__源___。 ②利用___生__物__措__施___和__工__程__措__施____构筑防护体系。 ③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④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_能__源___问题。 ⑤控制__人__口__增__长____,提高人口素质。
人类活动 露天开矿 战争和营
造宫殿 滥用土地
产生的影响 开矿时,破坏了植被,使矿区土壤抗蚀能力下 降,并形成水土流失的新的物源和触发机制
大量植被被烧毁或砍伐作为建筑材料
轮荒使地表失去自然植被或农作物的保护,滥挖 窑洞形成水土流失的新物源
2.水土流失的危害分析 从表面上看,水土流失表现为土壤侵蚀,但水土流失过程是地貌、 土壤、生物、水文统一变化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②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2)荒漠化的成因 ①自然因素 a.基本条件——气候干旱。 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有利于荒漠化发展。 b.物质条件——地表物质疏松,多沙质沉积物。 c.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 接近亚洲高压中心,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从而 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考点 水土流失的治理
治沟造地是陕西省延安市对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区,在传统打坝淤 地的基础上,集耕地营造、坝系修复、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发展为一 体的“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模式,实现了乡村生产、生活、生态 协调发展(下图)。据此完成(1)~(3)题。
(1)与传统的打坝淤地工程相比,治沟造地更加关注( C )

戈壁沙漠施工的生态保护措施

戈壁沙漠施工的生态保护措施

戈壁沙漠施工的生态保护措施
戈壁沙漠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之一,位于我国西北地区。

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戈壁沙漠的生态环境非常脆弱,生物多样性丰富度较低。

为了保护戈壁沙漠的生态环境,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生态保护措施。

施工前需要进行详细的环境评估和生态调查,了解戈壁沙漠的生态特征和植被分布情况。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措施减少土地破坏和水资源消耗。

例如,在施工现场周围设置围挡,防止施工活动对周边植被和土壤的破坏。

同时,合理利用水资源,避免浪费,减少对戈壁沙漠地下水的开采。

第三,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减少噪音和空气污染。

采用低噪音设备和清洁能源,减少施工活动对周边居民和生物的干扰。

同时,合理管理施工废弃物,避免对空气质量造成污染。

第四,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生态修复和植被恢复工作。

通过植树造林、草原恢复等措施,加强对戈壁沙漠的生态修复,提高植被覆盖率,促进生物多样性的恢复。

加强对戈壁沙漠的监测和管理也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

建立戈壁沙漠生态保护区,加强对施工活动的监管,严禁非法开采和破
坏行为。

同时,加强科学研究,推动戈壁沙漠生态环境保护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戈壁沙漠施工的生态保护措施包括环境评估和调查、减少土地破坏和水资源消耗、减少噪音和空气污染、生态修复和植被恢复、监测和管理等方面。

通过科学合理的施工和保护措施,我们可以有效保护戈壁沙漠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典型生态脆弱区生态空间规划与治理研究——以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为例

典型生态脆弱区生态空间规划与治理研究——以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为例

典型生态脆弱区生态空间规划与治理研究——以云南省迪庆
藏族自治州为例
杨子江;王虹影;谭原潇;戴骊静;张雪
【期刊名称】《林业调查规划》
【年(卷),期】2024(49)3
【摘要】生态脆弱区是生态环境易遭受破坏的主要区域,承担着水源涵养、物种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碳汇等重要职责,已成为生态空间规划与治理的重点关注区域。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处于西南山地农牧交错脆弱区,是我国修复青藏高原南缘滇西北高山峡谷生态屏障的关键治理区域。

基于生态脆弱区异质性、不稳定性与时空波动性特征,剖析迪庆藏族自治州生态空间治理面临的重难点与挑战,系统划定“深绿空间”、精细化划分“浅绿空间”,构建全域全要素生态空间治理体系,提出系统实施生态修复、多维度探索生态价值转化增值、提升生态文化韧性的生态空间治理路径,引领典型性生态脆弱区规划治理与绿色转型发展。

【总页数】10页(P48-57)
【作者】杨子江;王虹影;谭原潇;戴骊静;张雪
【作者单位】云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云南大学国土空间规划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2;X171.4
【相关文献】
1.内蒙古西部生态脆弱区生态综合治理模式的思考与对策——以阿拉善盟生态综合治理情况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2.一个树种、一个基因就是一个产业——云南省干热河谷典型脆弱生态区综合治理和思考
3.滇西北生态脆弱区生态足迹动态变化与预测研究——以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为例
4.生态资本视角下的生态脆弱区生态贫困治理——以四川藏区为例
5.典型脆弱生态区生态退化趋势与治理技术需求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生态脆弱区域如何开展生态修复

生态脆弱区域如何开展生态修复

生态脆弱区域如何开展生态修复生态脆弱区域是指那些生态系统稳定性差、抗干扰能力弱、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而发生生态失衡和生态破坏的地区。

这些区域通常面临着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资源短缺等一系列生态问题,对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

因此,开展生态修复工作对于生态脆弱区域来说至关重要。

一、生态脆弱区域的特点及面临的问题生态脆弱区域往往具有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生态环境特征。

例如,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匮乏、土壤贫瘠、植被稀疏是常见的问题;在山区,地形复杂、地质灾害频发、生态系统破碎化严重;在沿海地区,海平面上升、海洋污染、湿地退化等问题较为突出。

这些区域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1、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受损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物种多样性、食物链和食物网等结构遭到破坏,导致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等功能减弱,生态服务价值降低。

2、土地退化严重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等土地退化现象普遍存在,使得土地生产力下降,农业生产受到限制。

3、生物多样性减少由于生境破坏、过度开发和环境污染等因素,许多物种面临灭绝的危险,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

4、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同时水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

二、生态修复的原则和目标在开展生态修复工作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尽量减少人工干预,降低修复成本,提高修复效果。

2、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生态脆弱区域的自然地理条件、生态环境特征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修复方案。

3、综合性和系统性将生态修复与生态保护、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相结合,统筹考虑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生态系统的整体优化。

4、可持续性确保生态修复措施具有长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能够适应未来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生态修复的目标是恢复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生态脆弱区域如何开展保护修复

生态脆弱区域如何开展保护修复

生态脆弱区域如何开展保护修复生态脆弱区域是指那些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相对不稳定,对外部干扰较为敏感,自我恢复能力较弱的地区。

这些区域往往面临着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资源短缺等一系列严峻的生态问题。

保护和修复生态脆弱区域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保障人类生存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开展生态脆弱区域的保护修复工作呢?首先,深入了解生态脆弱区域的特点和问题是开展保护修复工作的基础。

这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包括实地调查、数据分析、模型模拟等,对区域的生态系统组成、结构、功能、生态过程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

例如,对于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要了解其地形地貌、土壤质地、植被覆盖情况以及降雨等气候因素;对于土地荒漠化区域,要研究其土地利用方式、水资源利用状况、风蚀水蚀的程度等。

在了解生态脆弱区域的基本情况后,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修复规划至关重要。

规划应基于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综合考虑生态、经济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

明确保护修复的目标,例如恢复植被覆盖、提高土壤肥力、增加生物多样性等。

同时,根据不同的生态问题和区域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

比如,在水土流失区域,可以采取植树造林、修建梯田、封禁治理等措施;在土地荒漠化地区,可以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沙障固沙、合理调配水资源等方法。

加强生态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是推动保护修复工作的重要保障。

政府应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生态保护的责任和义务,加大对破坏生态行为的处罚力度。

同时,出台相关的政策,如生态补偿政策、税收优惠政策等,激励企业和个人积极参与生态保护修复工作。

例如,对在生态脆弱区域进行生态修复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或税收减免,鼓励他们投入更多的资金和技术。

资金投入是生态脆弱区域保护修复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

一方面,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设立专项基金,用于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的实施。

另一方面,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通过PPP模式(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吸引企业和社会组织投资生态保护修复项目。

内蒙古西部生态脆弱区生态综合治理模式的思考与对策——以阿拉善盟生态综合治理情况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内蒙古西部生态脆弱区生态综合治理模式的思考与对策——以阿拉善盟生态综合治理情况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面 防沙 治沙 , 树 造林 , 植 绿化 国土 的意 识进 一 步增 强 , 社 会 各 界 踊跃 投 资 、 力 进 行 造 林 绿 化 、 树 造 林 防 投 植 沙 治 沙 活 动 , 后 建 起 了军 民共 建 林 、 年 林 、 融 先 青 金
风 力 的作 用下 . 兰布 和沙 漠 以每 年8 l 米 的速 度 乌 米一 0 1
专 题分 析 . 以期 为 “ 十二五 ” 间西 部生 态脆 弱地 区生 期 态综合 治理 提供 一些 新 的思路 。


阿 拉 善 盟 生 态 环 境 现 状
阿拉 善 盟处 于 我 国西 北 干旱 区东 端 , 内9 %的 境 3
度 收缩 、 相对 集 中” 为核 心的 “ 移发 展 战 略 ” 即将 生 转 , 产 力要 素 向发 展条件 相 对较 好 的地 区集 中 ; 口 向城 人 镇集中, 农业 向绿洲 集 中 , 业 向 园 区集 中 , 动力 向 工 劳
大部 分 地 区极端 干 旱 , 乏 地表 径 流 。该 区域 年 均 降 缺 水 量 只有4 ~ O 毫米 ,而 蒸散 量 高达6 5 15 毫 米 。 020 5~ 4 9 水 资 源不 足 、 水 资源 的过 度 开采 与不 合 理利 用 导 致 对 绿 洲 面积 萎 缩 、 下 水 位 下 降 , 个 绿渺. 地 整 f I 生态 系 统 受
带 等 阿拉 善 地 区三 大生 态 屏 障 近几 十 年 出现 了严 重 退化 。2 世 纪5 年代 长达 8 0 里 、 0 0 0公 面积 达 1 3 0 方 13平 公 里 的 梭 梭 林 目前 仅 剩 3 6 余 平 方 公 里 , 减 少 80
6 . %:额济纳旗胡杨林面积 由5 0 53 9 0 平方公里减少到

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重点专项

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重点专项

“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重点专项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按照《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国发〔2014〕64号)要求,科技部会同相关部门及地方,制定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典型脆弱生态恢复与保护研究”重点专项实施方案。

本专项紧紧围绕“两屏三带”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科技需求,重点支持生态监测预警、荒漠化防治、水土流失治理、石漠化治理、退化草地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技术模式研发与典型示范,发展生态产业技术,形成典型退化生态区域生态治理、生态产业、生态富民相结合的系统性技术方案,在典型生态区开展规模化示范应用,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等综合效益。

本专项要求以项目为单元组织申报,项目执行期3年。

2018年拟安排不超过7个项目,同一指南方向下,如未明确支持项目1 / 9数,原则上只支持1项,仅在申报项目评审结果相近,技术路线明显不同,可同时支持2项,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根据中期评估结果,再择优继续支持。

国拨经费约6500万。

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报,项目承担单位有义务推动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

对于典型市场导向且明确要求由企业牵头申报的项目,自筹资金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1:1。

除有特殊要求外,所有项目均应整体申报,须覆盖相应指南研究方向的全部考核指标。

每个项目下设课题数不超过6个,项目所含单位总数不超过10家。

本专项2018年项目申报指南如下。

1. 东北森林与湿地生态保护与恢复技术1.1东北黑土区坡面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研究内容:开展黑土区坡面土壤侵蚀机理研究,研发黑土区坡面侵蚀退化土地生态修复及地力快速提升技术,研发坡面水土流失综合整治技术,研发集种—养—生态产品开发为一体的高效产业集成技术并进行一定规模的示范。

2 / 9考核指标:揭示黑土区坡面土壤侵蚀机理,提出坡面侵蚀生态修复技术、地力快速提升技术及水土流失综合整治技术8~10项,生态衍生产业技术4~6项,开展县域以上面积示范应用,为东北黑土区土地生产力维护和可持续利用等重大工程提供理论及技术支撑。

2.4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教案 高二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2.4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教案 高二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教案第1课时教学目标1.运用各种图文和视频等资料,理解荒漠化的含义及形成过程。

2.结合实例,分析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原因和危害。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生态脆弱区的概念。

2.知道荒漠化的含义、形成过程及其实质。

3.掌握我国荒漠化的主要类型、成因、主要分布区及其影响。

【教学难点】1.能够区分荒漠化与沙漠化、荒漠化与荒漠等易混概念。

2.结合实例,分析和说明我国荒漠化地区荒漠化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教学过程【课程引入】激趣导入,学生观看视频资料《干旱地区的荒漠》,以大致了解干旱地区干旱的自然地理特征,激发学生探索荒漠地区的兴趣,并经过教师的引导,引出生态脆弱区和荒漠化的概念,以此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讲授新课】我国的领土地域辽阔,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但是你知道吗?我国有许多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承载力低,抗干扰能力弱,极易出现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这些地区统称为生态脆弱区。

生态脆弱性是全球环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

你知道我国生态脆弱区有哪些主要类型吗?在众多的生态脆弱区中,荒漠化生态脆弱区是分布最广泛、危害最严重的类型之一。

接下来我们将以我国荒漠化地区为例,重点学习和探究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板书)第二章区域发展第四节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以我国荒漠化地区为例一、荒漠化生态脆弱区的含义学生进行课前探究:分析巴丹吉林高大沙山与湖泊并存成因。

阅读教材P61探究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1.查阅文献,了解上述争议内容,谈一谈,你对巴丹吉林沙漠高大沙山与湖泊并存成因的看法。

生:(可能的答案)1.大致可归纳为两种观点:(1)多因素成因说:该观点认为高大沙山形成发育受沙源、风况、基底和植被等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尤其受环境演变的影响较大。

受西风环流的影响,沙山下伏地形的起伏不仅能够改变近地表风的运行方式,而且是风沙流运行的障碍。

气候湿润期(间冰期)沙丘主要通过钙胶结层固定在沙丘表面,气候干冷期(冰期)在钙胶结层又发育次一级沙丘。

2.2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课件)

2.2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课件)

我国内蒙古东部的浑善达克沙地距离北京西北部 约180千米,历史上曾是水草丰美的地区。20世 纪后期,这里草场退化严重,沙尘暴频发,成为 京津地区沙尘的主要来源地之一。如今,这里绿 洲重现。
1、20世纪后期,浑善达克沙地为什么草场退化 严重?
2、现在的浑善达克沙地是如何从沙源地变成了 生态绿洲?
01
➢ 过度开垦:由于该地带生态环境脆弱, 开垦后土壤肥力逐年下降,作物产量逐 渐降低,土地不断退化。
1953年荷兰遭风暴潮袭击景象
case
阅读
降水多的年份,适宜农耕的条件好,农区向牧区扩展: 降水少的年份,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且由于农作 物长势差,对土壤保护作用弱,一遇大风、 暴雨, 易加重土壤侵蚀。为了维持生计而增加作物产量,人 们进一 步扩大讲地面积,期望来年降水多,农作物 产量高。这样,使得农耕区逐渐向西、向北扩展。由 于该地带生态环境脆弱,开垦后土壤肥力逐年下降, 作物产量逐渐降低,土地不断退化。
1.请根据图2.14和文字资料,并联系已学知识,分析萨赫勒地 区的气候等自然特征,并说明出现荒漠化的潜在自然因素。
▋活动●分析山西省煤炭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请根据图2.14和文字资料,并联系已学知识,分析萨赫勒地
区的气候等自然特征,并说明出现荒漠化的潜在自然因素。
资料表明,萨赫勒地区正处于干早与半干早、热带沙 谟与热带草原的过渡地带:津德尔是其中有代表性的居 民点,其月均温都在22 C以上,甚至达到33C, 可想 而知其蒸发量是巨大的。在降水方面,这里的年降水 量不足500毫,且基本集中在夏季,特别是7、8两个月。 以其有限的而且特别集中的降水状况与其全年的高温、 高蒸发量相比,确实是个容易产生环境问题的敏感区, 客观上,这里就潜在着荒漠化的自然因素。这是本地 区的地理位置和当地的水热条件所决定的。

3.2.1第一讲--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解析

3.2.1第一讲--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解析

水土流失的成因与治理 【问题导引】 1.怎样的自然环境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现象? 2.你知道应该怎样治理水土流失吗?
1.形成原因 (1)自然因素:是造成水土流失的基础条件,其主要类型及影 响如下表所示:
自然条件
对水土流失产生的影响
气候
与降水的多少和强度有关。降水越多越集中,强度越大且 多暴雨,侵蚀作用就越强,水土流失也越严重
域为黄河中上游黄土高原、宁夏平原一带。该地带是我国半湿
润和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甲地在黄土高原上,水土流失是
最严重的生态问题。乙地是宁夏平原,这里的气候条件适宜发
农业技术措施
采取土石方及混凝土 采取种树种 应用农业生产耕作中的农
工程措施等将所发生 草、封山育 业技术手段,如土壤培肥、
的水土流失状况控制、 林等植被绿 品种改良、塬面改造、间
固定,使其不再继续 化的方法进 作轮作、套种耕种、提高
发生和发展
行治理
复种指数等
【误区点拨台】 荒漠化和水土流失都是造成土地生产力下降的生态问题,但是 其形成条件和空间分布不同。荒漠化的类型较多,其中沙漠化 主要分布在气候干旱的地区;而水土流失必须有水参与,主要 发生在降水量大且降水变率大的地区。
地形
与地形的坡度和坡面组成物质有关。地形坡度越大,坡面 物质越不稳定,越容易产生水土流失现象
植被
与植被的覆盖程度有关。植被覆盖率越低,削减径流的能 力就越低,水土流失越严重
土壤
与土质的疏密程度关系密切。土质越疏松,水土流失越强
(2)人为因素:是目前水土流失的主导因素,主要通过改变自 然条件而产生影响。如不合理的耕作制度、毁林开荒、乱砍滥 伐等。
5.理顺答案:最后,在确定出所有的框中内容之后,按箭头连 结关系,重新理顺一遍,对应涉及的地理规律或原理,进行查 缺补漏,确保对应完整准确。

大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如何提升

大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如何提升

大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如何提升大西北地区,这片广袤而神秘的土地,承载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但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生态环境挑战。

如何提升大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成为了我们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大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现状。

这里气候干旱,水资源匮乏,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等问题较为严重。

由于长期的人类活动和不合理的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系统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平衡面临威胁。

要提升大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是关键。

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调配,推广节水技术和措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至关重要。

例如,在农业生产中,可以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方式,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同时,要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防止水污染,加大对河流、湖泊等水域的生态修复力度,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供应。

植树造林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活动,可以增加植被覆盖率,防风固沙,改善土壤质量,调节气候。

在选择树种时,要结合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合生长的本土树种,提高树木的成活率和生态效益。

此外,还可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到植树造林中来,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合理规划和调整土地利用也是必不可少的。

对于一些过度开垦的土地,要实行退耕还林、还草,恢复生态功能。

加强对草原的保护和管理,控制过度放牧,推广科学的养殖方式,保护草原生态平衡。

同时,要加强对矿产资源开发的监管,规范开采行为,减少对土地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发展生态农业和可持续畜牧业对于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农业强调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采用有机肥料和生物防治病虫害的方法,既能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又能减少对土壤和水资源的污染。

在畜牧业方面,推广舍饲养殖,合理控制养殖规模,加强粪便的处理和利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教育和宣传也是至关重要的。

提高当地居民和全社会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让大家认识到生态环境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密切关系,形成自觉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重点专项

“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重点专项

“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重点专项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建议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按照《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要求,科技部会同环境保护部、中国科学院、林业局等相关部门及西藏、青海等相关省级科技主管部门,制定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典型脆弱生态恢复与保护研究”重点专项实施方案。

本专项紧紧围绕“两屏三带”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科技需求,重点支持生态监测预警、荒漠化防治、水土流失治理、石漠化治理、退化草地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技等技术模式研发与典型示范,发展生态产业技术,形成典型退化生态区域生态治理、生态产业、生态富民相结合的系统性技术方案,在典型生态区开展规模化示范应用,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等综合效益。

总体目标:(1)揭示自然与人类活动影响下典型脆弱生态区生态系统演变规律和生态系统健康维持机制等基础理论问题,为生态保护和恢复提供科学基础。

(2)建立支撑国家生态系统监测与预警网络的技术体系,实现年际尺度生态系统变化的动态监测和评估,推动生态监测遥感装备及数据分析产品产业化,保障国家生态红线、生态补偿等制度实施。

(3)针对石漠化、沙漠化、水土流失、草地退化等重大生态问题,在典型生态脆弱区,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考核的生态保护和修复技术方案,建立国家和区域重大生态工程技术示范区,支撑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

(4)发展生态治理与生物能源、生态旅游、生物医药等产业协同技术,培育和发展生态产业,构建生态治理、生态产业、生态富民相结合的产业化生态治理模式,示范区农牧民收入提升50%以上。

主要任务:生态监测与评估技术;东北森林与湿地生态保护与恢复;北方风沙区沙化土地综合治理;黄土高原生态系统结构改善与稳定维持技术;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功能提升与适应性管理;长江中上游区生态保护与恢复;东部城市化地区生态安全保障及海岸带生态修复技术;国家生态安全保障技术体系。

本专项执行期从2016年至2020年。

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及修复

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及修复

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及修复通过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生态环境现状进行分析,重点剖析了土地盐渍化、草场退化和土地沙化的现状及危害,并根据生态环境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对策。

标签:干旱半干旱;生态环境;修复0 概述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总面积有455万hm2,占国土面积47%,常年降水量不足300毫米,蒸发量远超过了降水量。

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集中在西部与北部地区,这些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生物多样性降低,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盐碱化和酸化、退化现象十分严重。

其中,以土壤盐渍化、草场退化和土地沙化最为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

1 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生态问题1.1 土壤盐渍化干旱半干旱地区本身的水资源就十分匮乏,加之降雨、灌溉和蒸发的交替作用,使盐分在非饱和带土壤中不断累积,形成土壤的盐渍化。

目前,全国盐渍化土壤面积约3667万hm2,内蒙古、新疆、甘肃、宁夏等地因受盐渍化威胁的耕地约占当地总耕地面积的30%-40%。

土壤鹽渍化后,土壤的溶液渗透压增大,土体通气性和透水性就会变差,降低养分吸收和植物的正常生长。

1.2 草场退化草场退化是指草地农业生态系统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表现出一系列不利于开发、利用的环境退化。

我国草场退化的面积约为1.35亿hm2,绝大部分都是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内蒙古草原由于过度放牧,草原的牧草由上世纪70年代的70cm下降到现在的25cm。

草场退化后牧草的种类就会出现简化,草质变劣,植被覆盖降低,土壤肥力下降,第一性生产力下降,草场环境的容量便会持续衰减、承载牲畜能力下降。

1.3 土地沙化随着气候的变异和人类活动加剧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土地荒漠化也是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主要生态问题。

目前,我国的土地荒漠化总面积约为267万hm2,约占国土面积28%,大部分集中在四北地区,其中人为因素导致的土地荒漠化约占九成以上。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区域配置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区域配置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之五
•灌溉方式不合理,导致了人工绿洲盐渍 化
•盐渍(碱)化土地是人工绿洲的一个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之六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千沟万豁,童山秃秃
•两川、两河、十大孔兑、砒沙岩 •侵蚀模数5000 - 20000吨/平方公里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六盘山以东部分地区侵 蚀量超过20000吨/km2 .a
•西部地区轻度风蚀、 水蚀面积为294万km2, 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 82.6%。
•二、生 态 环 境 建 设 的 区 域 配 置
• 生态环境建设区域配置应当重视原来自然 系统的本底状况及其演变规律,全面理解生态 环境建设的实质,保护与恢复、改善并重,寓 保护、恢复、改善与合理利用之中,在充分分 析不同流域或区域生态经济特征的基础上,划 分生态环境建设类型区,统筹全局,因地制宜 地合理安排生态环境保育,宜荒则荒,宜草则 草,宜林则林。
•生态需水估算过程
•生态需水估 算
例:甘肃省地市级生态分区及其优势植被
•甘肃省生态分区 图
•概念:林草多的地区年降水500毫米;林草修复可靠封育解决
•生态耗水量
•生态耗水
•生态耗水
•讨论:六省河道外现状生态耗水占水资源量的比例不大。广 大地区靠降水性的水。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 区域配置
2020年7月20日星期一
•调 研 汇 报 提 纲 •一、 西北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二、 生态环境建设的区域配置
1. 内陆干旱区
2. 半干旱草原区
3. 西北黄河流域区
三、分区生态环境需水量估算
四、几点认识和建议
•一、西 北 地 区 主 要 生 态 环 境 问 题

《第二节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同步训练)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_人教版_2024-2025学年

《第二节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同步训练)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_人教版_2024-2025学年

《第二节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中国西北地区分布着许多生态脆弱区,这些脆弱区的主要原因是:A、过度放牧B、过度开发C、水资源短缺D、地壳活动频繁2、在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中,以下措施不属于生态恢复范畴的是:A、植树造林B、退耕还林还草C、建设人工湿地D、建立自然保护区3、题干:下列关于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的措施,错误的是()A. 加强水源保护,实施节水措施B. 退耕还林还草,恢复植被C. 限制人类活动,禁止开发D.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发展生态农业4、题干:在生态脆弱区进行综合治理时,以下哪种措施不属于生物措施()A. 植树造林B. 种草固沙C. 治理土壤污染D. 建设生态涵养林5、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的核心目标是()。

A、增加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B、实现区域生态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C、恢复区域生态环境D、提高区域土地利用效率6、在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过程中,下列哪种措施对于恢复当地生态最为关键()。

A、大力发展畜牧业B、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C、扩大工业生产规模D、增加农业灌溉面积7、在下列哪些地区中,生态脆弱区面积较大,环境问题突出?A. 黑土地地区B. 沙漠地区C. 长江中下游平原D. 喀斯特地貌区8、我国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的措施中,既能够增加水分入渗又能够改善土壤肥力的是:A. 施肥B. 种草C. 植树D. 建筑蓄水设施9、在生态脆弱区进行综合治理时,以下哪项措施不属于生物措施?A. 植被恢复工程B. 人工造林C. 建设大型水库D. 恢复湿地生态系统 10、在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中,以下哪种方法不属于生态恢复与重建的范畴?A. 植被重建B. 土壤改良C. 水资源调配D. 水土保持11、下列哪一项不是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的关键措施?A、退耕还林还草B、加强水土保持工程C、大力发展高耗能产业D、推广节水农业12、生态脆弱区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后,最直接的生态恢复目标是?A、显著降低碳排放量B、增加生物多样性C、恢复土壤肥力D、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13、【题目】以下哪种措施不属于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措施?A. 退耕还林B. 人工造林C. 河道Slash and BurnD. 治理水土流失14、【题目】以下关于“生态补偿机制”的说法,正确的是:A. 仅适用于森林资源丰富的地区B. 主要目的是提高农业产值C. 通过市场机制调和生态系统服务与资源使用之间的关系D. 侧重于短期经济效益15、以下哪项措施不属于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措施?A. 退耕还林还草B. 封山育林C. 沙漠化治理D. 大规模移民16、在生态脆弱区进行综合治理时,以下哪项工作不属于生态恢复措施?A. 植被重建B. 水土保持C. 建设垃圾填埋场D. 恢复湿地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题目:结合所学知识,阐述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的措施,并分析这些措施对改善该区域生态环境的作用。

喀什地区生态环境现状、问题和生态保护修复措施探索

喀什地区生态环境现状、问题和生态保护修复措施探索

安徽农学通报,Anhui Agri,Sci,Bull,2019,25(18)喀什地区生态环境现状、问题和生态保护修复措施探索马增辉马钢(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西北分公司,陕西榆林719000)摘要:喀什地区地处国家级塔里木河荒漠化防治生态功能核心区,是全国8大生态脆弱区之一,是典型的内陆河山地—绿洲—荒漠过渡带。

生态系统承载力低,自我维持能力和抗干扰能力差。

该文研究了喀什地区生态环境现状,分析了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生态保护修复措施,以期为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为有关部门开展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思路。

关键词:生态环境;现状;问题;措施中图分类号X-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19)18-0128-04Exploration on the Status Quo,Problems 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Measures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KashgarMa Zenghui et al.(Northwest Branch of Shaanxi Land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Group,Yulin719000,China)Abstract:The Kashgar area is located in the core area of the national Tarim River desertification control ecological function.It is one of the eight ecologically fragile areas in the country and is a typical inland river-mountain-oasis-desert transition zone.Due to drought and water shortage,it is a typical ecologically fragile area.Ecosystems have low carrying capacity,poor self-sustainability and anti-interference ability.Protection should be the mainstay and re⁃habilitation as a supplement,and comprehensiv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protect and repair the region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This paper studi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Kashgar,explains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blems,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measures,in order to provide certain reference for carrying out relevant research,and provide certain ideas for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to carry out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work.Key words:Ecological environment;Status quo;Problem;Measures;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在新常态下,遵循自然规律,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是发展的重要内容。

西 生态文明建设典型案例

西 生态文明建设典型案例

西生态文明建设典型案例西部大开发是我国实施的一项重大战略,旨在加快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

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有很多典型案例展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

以下是一些典型案例:1. 甘肃省敦煌市生态修复项目:敦煌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是著名的丝绸之路古城。

由于过度开发和人类活动,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破坏。

为了保护敦煌的生态环境,政府投资了大量资金进行生态修复工作,包括植树造林、草地恢复等。

经过多年的努力,敦煌市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2. 青海省三江源国家公园:三江源位于青海省西部,是中国三大源头之一,也是全球重要的生态保护区。

为了保护三江源的生态环境,青海省政府成立了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并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生态修复和保护工作。

目前,三江源国家公园已成为一个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相结合的典范。

3. 新疆阿尔泰山生态保护项目:阿尔泰山位于新疆北部,是一个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地区。

为了保护阿尔泰山的生态环境,新疆政府投资了大量资金进行生态修复和保护工作,包括建立自然保护区、植树造林等。

经过多年的努力,阿尔泰山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生态旅游目的地。

4. 四川九寨沟自然保护区:九寨沟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是一个以山水风景为主的自然保护区。

为了保护九寨沟的生态环境,四川省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限制游客数量、禁止破坏环境的行为等。

这些措施有效地保护了九寨沟的生态环境,使其成为了一个世界知名的旅游景点。

5. 西藏珠穆朗玛峰保护区: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也是西藏的象征。

为了保护珠穆朗玛峰的生态环境,西藏自治区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限制登山活动、加强保护区管理等。

这些措施有效地保护了珠穆朗玛峰的生态环境,使其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生态旅游目的地。

6. 云南石林风景区生态修复项目:石林位于云南省昆明市,是一个以石灰岩地貌为主的自然景观。

由于过度开发和人类活动,石林的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破坏。

浅谈我国西部的生态脆弱区及其治理措施

浅谈我国西部的生态脆弱区及其治理措施

浅谈我国西部的⽣态脆弱区及其治理措施⽣态脆弱区是指两种不同类型的⽣态系统交界过渡的区域。

该交界过渡区的⽣态环境条件与跟它交界的两个不同⽣态系统的核⼼区域有着⼗分明显的区别。

我国西部绝⼤部分省区位于⽣态环境脆弱区,其中宁夏、西藏、青海、⽢肃和贵州是全国⽣态最脆弱的五个省区。

我国是世界上⽣态交错区分布⾯积最⼴、脆弱⽣态类型最多、⽣态脆弱性表现也最为明显的国家之⼀。

我国的⽣态交错区⼤多位于⽣态过渡区和植被交错区,处于农牧、林牧、农林等复合交错带,这些地区⼤多是我国⽬前⽣态问题突出、经济相对落后和⼈民⽣活贫困的地区,同时也是我国环境监管较为薄弱的地区。

作为⽣态环境变化最明显的区域,⽣态交错区⽬前已成为我国⽣态保护的重点。

⼀、⽣态脆弱区的特点⽣态脆弱区具有以下特点:⼀是其损失不可弥补;⼆是对于⼈类引起的变化特别脆弱;三是如果这⼀损失或退化导致物种多样性降低和⽣态系统不稳定性增加,将可能产⽣⼴泛的不良连锁反应。

在⽣态交错区⾥,⽣态系统稳定性较差,环境的变化对其中要素的影响也⽐较⼤,所以交错区中容易发⽣环境退化现象;另⼀⽅⾯,由于⽣态交错区的⾃我修复能⼒弱,⼀旦受到影响,恢复所需要的时间也更长。

⼆、我国⽣态脆弱区的成因1.⾃然条件恶劣、⽣态环境脆弱西部地区的⾃然⽣态环境状况表现为:普遍脆弱、局部改善、总体恶化。

⽔⼟流失、⽯漠化、沙漠化、草原退化、⽣物多样性减少、⽔资源短缺及沙尘暴频繁发⽣等,表明⽣态环境恶化已经⾮常严重。

西部⽔⼟流失⾯积占全国的80%,沙化⾯积占全国的99%,草原“三化”⾯积(退化、沙化、盐碱化)占全国的93.2%。

坡度⼤于25°的坡耕地占全国的70%,⽯漠化⾯积占全国绝⼤部分。

2.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相对滞后西部地区包括各省区,虽然总⾯积约占全国总⾯积的71.7%;总⼈⼝却占全国⼈⼝总数的28.5%。

但整个西部地区的GDP、农业总产值和⼯业总产值仅占全国的19%、25%和6%。

西部处于⼯业化发展的初级阶段,以传统的基础产业、资源开发产业为主体,没有形成较长的产业链,⼤量的初级能源、原材料进⼊市场,主导功能不明显,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较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北区域创新集群建设重点任务之一:
西北典型生态脆弱区环境修复与示范 实施方案
中国科学院西北创新集群建设规划组 2012 年 6 月
西北典型生态脆弱区环境修复与示范
实施方案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目录
一、重点任务建设的必要性 .................................................... 1
1
(二)西北生态脆弱区保护与修复的特殊重要性
我国西部地区自然环境复杂多样,高寒区与干旱区相依并存,黄土高原与青 藏高原阶梯相联,内陆河流与大漠相伴为伍,长江黄河水系同源于冰雪高山,西 南山地与干热河谷同处共生,生物多样性独特丰富。长期以来,生态的敏感性和 环境的脆弱性、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之间矛盾突出。
1、西北生态脆弱区特征 西北地区的生态脆弱区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和青藏高原区,主要包括 以下类型: (1)西北荒漠绿洲交接生态脆弱区。该区主要分布于河套平原及贺兰山以 西,新疆天山南北广大绿洲边缘区,行政区域涉及新、甘、青、蒙等地区。生态 环境脆弱性表现为:典型荒漠绿洲过渡区,呈非地带性岛状或片状分布,环境异 质性大,自然条件恶劣,年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水资源极度短缺,土壤瘠薄, 植被稀疏,风沙活动强烈,土地荒漠化严重。重要生态系统类型包括:高山亚高 山冻原、高寒草甸、荒漠胡杨林、荒漠灌丛以及珍稀、濒危物种栖息地等。 (2)青藏高原复合侵蚀生态脆弱区。该区主要分布于雅鲁藏布江中游高寒 山地沟谷地带、藏北高原和青海三江源地区等。生态环境脆弱性表现为:地势高 寒,气候恶劣,自然条件严酷,植被稀疏,具有明显的风蚀、水蚀、冻蚀等多种 土壤侵蚀现象,是我国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地区之一。重要生态系统类型包括: 高原冰川、雪线及冻原生态系统,高山灌丛化草地生态系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 高山沟谷区河流湿地生态系统等。 (3)北方农牧交错生态脆弱区。该区主要分布于年降水量 300~450 毫米、 干燥度 1.0~2.0 北方干旱半干旱草原区,行政区域涉及蒙、吉、辽、冀、晋、陕、 宁、甘等 8 省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表现为: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土壤结构疏 松,植被覆盖度低,容易受风蚀、水蚀和人为活动的强烈影响。重要生态系统类 型包括:典型草原、荒漠草原、疏林沙地、农田等。 2、西北地区的资源特征 西北地区是我国能矿资源种类组合齐全、品位高、开采条件好,并且各种矿 产资源的储量位居全国前列的地区。能矿资源的开发利用是西北地区的经济优势 所在。 我国西北地区(含晋陕蒙(西)青甘宁新七省区)煤炭资源量 38582 亿吨, 占全国的 84.75%,且煤质优良,开发前景广阔。2009 年西北区原煤产量占全国 的 65%左右,其中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的宁夏、陕北、蒙西地区原煤产量超过 10 亿吨,占全国的 30%左右,在我国能源安全供应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西 北地区油气资源蕴藏丰富,根据相关研究结论,西北地区古生界油气资源量为
四、组织实施安排 ...................................................................17
(一)重点任务立项....................................................................... 18 (二)任务监督检查....................................................................... 18 (三)任务验收............................................................................... 19 (四)成果管理............................................................................... 19 (五)组建创新平台....................................................................... 19
2
320 亿吨油当量,资源潜力非常巨大。此外,西北地区是我国大宗有色金属矿产 资源的重要基地,不仅在大宗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保有储量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 已形成了多个有色金属的重要生产基地。比如占全国工业镍储量 90%的甘肃金川 矿床,实际亦是中国已发现和利用的唯一超大型铜镍矿床,还有甘肃的西成超大 型铅锌矿床、白银厂大型铜多金属矿床和青海的锡铁山大型铅锌矿床等一大批重 要有色金属矿床,这些矿床的开发利用构成了西北地区的重要经济支柱,并加速 了西北地区的城市化进程。
(一)生态脆弱区保护与修复的重要意义 .................................... 1 (二)西北生态脆弱区保护与修复的特殊重要性 ........................ 2 (三)西北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重大需求 ................................ 4
二、建设思路与目标 ................................................................ 5
(一)建设思路................................................................................. 5 (二)建设目标................................................................................. 6
三、建设重点内容 .................................................................... 7
(一)西北地区生态脆弱区保护与修复技术与示范 .................... 7 (二)西北重大能矿基地环境修复技术与示范 .......................... 12
3、西北生态脆弱区保护与修复的战略意义 西北生态脆弱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在区域生态系统协调发展过程 中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该区的生态环境变化将会对长江、黄河等外流河流域以 及石羊河、黑河等内流河流域的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影响。在影响 我国的四大沙尘暴源区中,有两大源区位于西北生态脆弱区,而随着青藏高原生 态环境的退化,青藏高原已经逐渐成为新的沙尘源区(长江和黄河源区)。西北 生态脆弱区是我国主要的水土流失区之一,水土流失不仅造成土地资源和土壤肥 力的损减,而且造成黄河及其支流含沙量的急剧增加,影响黄河流域的生态安全。 西北生态脆弱区也是我国特有物种数量多的陆地生物多样性关键区,许多地方保 存了许多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原生生态系统和珍稀动植物物种,对维护我国乃至世 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西北生态脆弱区的保护与修复是动西北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础。国家 战略性资源的重要储备区,是国家资源安全的重要保障区。然而,长期以来大规 模的资源开发带来了严重的生态问题。主要表现在:地表扰动、地面塌陷、植被 退化、水循环过程改变、地下水污染、人为水土流失加剧、次生灾害加剧如诱发 次生地震、区域生态过程失衡、打破水土气生平衡。因此,必须将资源环境承载 作为确定区域产业发展规模的科学依据,推动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式进行转 变。 西北生态脆弱区是我国少数民族和贫困人口集聚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和贫 困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帮助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不仅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重 要意义,更为重要的是有助于减轻生态脆弱地区的生态环境压力,保护国家生态 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生态脆弱区的保护与修复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西部大开发成 功的基础。在西部大开发进程中,发展已经不是一个可以用单纯经济指标充实的 概念。通过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维护西部地区的生态平衡是西部大开发的题 中之义。胡锦涛总书记要求,“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 要“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着力建设美好家园和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温家宝总
五、保障措施 ...........................................................................20
(一)机制保障............................................................................... 20 (二)人员保障............................................................................... 21 (三)资金保障............................................................................... 21 (四)政策保障............................................................................... 21 (五)信息保障............................................................................... 21
1
一、重点任务建设的必要性
(一)生态脆弱区保护与修复的重要意义
1、生态脆弱区的概念及特征 生态脆弱区也称生态交错区(Ecotone),是指两种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交 界过渡区域。这些交界过渡区域的生态环境条件与两个不同生态系统核心区域有 明显的区别,是生态环境变化明显的区域,已成为生态保护的重要领域。 生态脆弱区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系统抗干扰能力弱。生态脆弱区生态系统结构稳定性较差,对环境变 化反映相对敏感,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而发生退化演替,而且系统自我修复能力 较弱,自然恢复时间较长。 (2)对全球气候变化敏感。生态脆弱区的生态系统中,环境与生物因子均 处于相变的临界状态,对全球气候变化反应灵敏。具体表现为气候持续干旱,植 被旱生化现象明显,生物生产力下降,自然灾害频发等。 (3)时空波动性强。波动性是生态系统的自身不稳定性在时空尺度上的位 移。在时间上表现为气候要素、生产力等在季节和年际间的变化;在空间上表现 为系统生态界面的摆动或状态类型的变化。 (4)边缘效应显著。生态脆弱区具有生态交错带的基本特征,因处于不同 生态系统之间的交接带或重合区,是物种相互渗透的群落过渡区和环境梯度变化 明显区,具有显著的边缘效应。 (5)环境异质性高。生态脆弱区的边缘效应使区内气候、植被、景观等相 互渗透,并发生梯度突变,导致环境异质性增大。具体表现为植被景观破碎化, 群落结构复杂化,生态系统退化明显,水土流失加重等。 2、生态脆弱区保护与修复的重要意义 生态退化、环境恶化是当今世界共同面临的难题。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 的加快,围绕资源环境的竞争更加激烈。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作为应对气候变化 的重要手段,在维护国家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 更加明显。 我国是世界上生态脆弱区分布面积最大、脆弱生态类型最多、生态脆弱性表 现最明显的国家之一。我国生态脆弱区大多位于生态过渡区和植被交错区,处于 农牧、林牧、农林等复合交错带,是我国目前生态问题突出、经济相对落后和人 民生活贫困区。同时,也是我国环境监管的薄弱地区。加强生态脆弱区保护,增 强生态环境监管力度,促进生态脆弱区经济发展,有利于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