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西北地区自然环境演变及其发展趋势
《2024年西北地区环境变迁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范文
《西北地区环境变迁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篇一摘要:本文着重探讨西北地区的环境变迁趋势及其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通过对该地区的气候、水资源、土地利用等方面的综合分析,结合实际农业发展状况,探讨可行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策略。
本文旨在为西北地区农业的长期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一、引言西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资源储备区,其环境变迁对区域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具有重要影响。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这对该地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因此,研究西北地区环境变迁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对于指导当地农业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二、西北地区环境变迁概况1. 气候变迁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西北地区的气候呈现出干旱化、暖湿化趋势。
降水分布不均,部分地区出现极端气候事件,如干旱、洪涝等。
2. 水资源变化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西北地区的水资源呈现出减少趋势。
河流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
3. 土地利用变化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西北地区的土地利用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
农业用地扩张,草原退化、沙漠化现象严重,土地荒漠化问题日益突出。
三、环境变迁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1. 农业生产受影响气候变暖和干旱化导致作物生长季缩短,农作物产量受到影响。
同时,水资源短缺也制约了农业的发展。
2. 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土地荒漠化、草原退化等问题导致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
3. 农业结构调整压力增大环境变迁要求农业结构进行相应调整,以适应新的自然环境。
然而,这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当地经济造成一定压力。
四、农业可持续发展策略1. 调整农业结构根据气候资源和水资源的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耐旱、耐盐、高产的作物品种,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2. 推广节水农业技术加强节水灌溉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
《2024年西北地区环境变迁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范文
《西北地区环境变迁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篇一一、引言西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农业生产基地,其环境变迁与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通过对西北地区环境变迁的深入研究,探讨其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与路径,以期为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西北地区环境变迁概述(一)气候环境变迁近年来,西北地区的气候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主要表现为干旱、半干旱区范围扩大,降水减少,水资源短缺等问题日益严重。
这些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生态环境变迁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如土地荒漠化、植被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这些变化不仅影响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也对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威胁。
三、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一)水资源短缺水资源短缺是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
由于气候干旱、降水减少,加之人口增长和工业发展对水资源的消耗,使得农业用水日益紧张。
(二)土地资源退化土地资源退化是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另一大挑战。
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土地的生产能力,制约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农业可持续发展策略与路径(一)加强水资源管理加强水资源管理是解决西北地区农业水资源短缺问题的关键。
可以通过实施节水灌溉、雨水收集、水资源循环利用等措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同时,加强水权制度改革,建立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促进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
(二)推广节水农业技术推广节水农业技术是提高西北地区农业生产效率的重要途径。
可以通过研发和推广耐旱作物品种、改进灌溉技术、推广滴灌、微喷等节水灌溉技术,降低农业生产对水资源的依赖。
(三)加强土地资源保护与治理加强土地资源保护与治理是防止土地退化、提高土地生产能力的重要措施。
可以通过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土地整治、土壤改良等措施,提高土地的生产能力和生态服务功能。
同时,加强土地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非法开垦、破坏土地等行为。
西北地区的地理环境与发展问题
西北地区的地理环境与发展问题西北地区是中国的重要地理区域之一,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和新疆等省份。
这个地区的地理环境独特而多样,给其发展带来了一些独特的问题和挑战。
首先,西北地区的地理环境非常干旱。
尤其是新疆和青海两个省份,几乎全部位于中国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带。
这导致了该地区的水资源非常匮乏,农业发展受到很大限制。
大片的沙漠和戈壁地形使得土地贫瘠,缺乏肥沃的农田。
因此,西北地区的农业发展一直面临着巨大的困难。
其次,西北地区的地理环境也给能源开发带来了一些问题。
这个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但是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开采和运输这些资源都面临着很大的困难。
例如,新疆地区的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这是一个地处高原和山地之间的盆地,地势陡峭,交通不便。
这就使得资源开采和运输成本非常高,制约了该地区能源产业的发展。
此外,西北地区还面临着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
由于地理环境的特殊性,该地区的生态系统非常脆弱。
大规模的人类活动和工业化进程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例如,甘肃和宁夏地区的黄河流域是中国的重要粮食和森林资源基地,但由于过度的水资源开发和过度的农业活动,该地区的生态系统已经遭受了严重破坏。
这不仅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了问题,也对整个中国的生态平衡产生了负面影响。
然而,尽管面临着这些问题和挑战,西北地区也有很多发展的机遇。
首先,该地区的地理环境也带来了一些独特的资源。
例如,青海地区的高原特点使得该地区具备发展太阳能和风能的优势。
近年来,青海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太阳能和风能发电基地之一。
这不仅为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也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此外,西北地区还具备丰富的旅游资源。
例如,陕西的秦始皇兵马俑和甘肃的莫高窟都是世界文化遗产,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旅游业的发展不仅可以促进当地的经济增长,也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就业机会。
最后,西北地区还具备一些独特的地缘优势。
例如,新疆地区与中亚和欧洲的接壤使得该地区成为中国与中亚国家和欧洲之间的重要交通枢纽。
《2024年西北地区环境变迁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范文
《西北地区环境变迁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篇一摘要:本文基于当前的环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背景,以西北地区为例,分析了其独特地理环境下所经历的环境变迁。
重点探讨了如何利用现有资源和技术,推进该地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
文章提出了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建议和措施,为解决该地区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农业发展难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一、引言西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资源储备区,其环境变迁对区域乃至全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加剧,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面临严峻挑战。
如何在这样的背景下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西北地区环境变迁概述1. 气候变迁: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西北地区的气候呈现出干旱化、风沙化趋势加剧的现象。
降雨量减少,蒸发量增加,这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都是巨大的挑战。
2. 土地退化:长期过度开垦和不合理利用土地,导致土地荒漠化、盐碱化问题严重,土壤肥力下降,土地生产力受到严重影响。
3. 水资源短缺:西北地区水资源匮乏,且分布不均,加之不合理的水资源利用方式,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三、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面对环境变迁带来的挑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是西北地区的必然选择。
这不仅可以保障粮食安全,还可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水平,维护生态平衡。
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与措施1. 科技创新:引进和培育耐旱、耐盐碱的作物品种,提高作物的抗逆能力。
同时,推广节水农业技术,如滴灌、微喷等,降低农业生产对水资源的依赖。
2. 土地整治:实施土地整治工程,对退化土地进行治理和修复,提高土地肥力和生产力。
同时,合理规划土地利用,避免过度开垦。
3. 生态农业发展:推广生态农业模式,如草畜一体化、林下经济等,实现农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同时,加强农田林网建设,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
4. 政策支持:政府应加大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引导和鼓励农民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和模式。
西北地区环境变迁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西北地区环境变迁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近年来,我国西北地区的环境变化引起了广泛关注。
西北地区以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重要的农业产业而闻名,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和气候变化的影响,该地区的环境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同时,为了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更加深入地研究西北地区的环境变迁对农业的影响变得至关重要。
首先,西北地区的环境变迁对农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水资源的变化上。
水是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之一,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以及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西北地区的水资源面临着严重的压力。
降水量减少和水资源的污染已经严重影响了农田的灌溉用水,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因此,西北地区需要加强水资源管理,推动农业节水技术的创新应用,以应对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其次,西北地区的环境变迁还对土壤质量和土地利用产生了重要影响。
西北地区的土壤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典型代表,土壤贫瘠、脆弱性高。
长期以来的过度耕作、过度放牧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导致土壤退化加剧。
退化的土壤质量不仅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还导致土地的腐蚀和沙化。
因此,西北地区需要加强土壤保护,采取科学合理的耕作措施和土地利用规划,推动土壤修复和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此外,气候变化对西北地区的农业产生了重大影响。
该地区常年干旱少雨,气候变暖导致干燥的趋势进一步加剧。
气候变化给农业产量和品质带来了巨大挑战。
高温和干旱导致农作物减产和草原退化,影响牧民的生计。
因此,西北地区需要加强气候监测和预警体系建设,积极采取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例如增加灌溉设施、推广旱作农业和选用适应性强的作物品种等,以确保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最后,西北地区的环境变迁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环境变迁会影响农业产量和质量,而农业生产活动又会进一步影响环境的演变。
为了实现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必须重视环境问题,加强环境保护意识。
目前,政府已经积极推动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发展,如通过建立农业生态保护补贴制度、加强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治理等措施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西北地区的自然景观变化规律及成因
新 疆牧区: 山地牧场
自主学习三
西北地区的灌溉农业 1、了解西北地区的农 业类型 2、掌握西北地区农业 的分布区域:河套平原、 宁夏平原、河西走廊、 天山山麓 3、西北地区发展种植 业有哪些有利和不利 因素 4、西北地区的特色农 产品有哪些
D C B
A
特 色 农 产 品
探究合作题: 认识西北地区 的景观变化规 律及原因
坎儿井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
探究合作题:1、你能从图中获得当地哪些自然环境信息? 2、坎儿井利用了当地哪些有利条件? 3、源自什么修建暗渠而不修建易开凿的明渠?
读西北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西北地区位于山脉 A__________以西,东临 __________地区。 (2)B是__________山脉, 是_________走向,它的南、 北两侧分别是__________盆地 和__________盆地,该区域地 形特点为 ___________________。 (3)C是__________高原, 它主要位于__________省(自 治区),地表特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我国主要的牧场之一。
自主学习一
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 1、归纳西北地区的位 置、范围 2、判断西北地区的地 形特点 3、认识西北地区的主 要地形区 4、找出西北地区的主 要山脉 5、找出西北地区的主 要河流及特点
自主学习二
西北地区的畜牧业 1、了解西北地区的牧 区分布、类型 2、认识西北地区特有 的畜种
牧区分布
内蒙古牧区: 温带草原牧场
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1归纳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2判断西北地区的地形特点3认识西北地区的主要地形区4找出西北地区的主要山脉5找出西北地区的主要河流及特点自主学习一牧区分布自主学习二西北地区的畜牧业1了解西北地区的牧区分布类型2认识西北地区特有内蒙古牧区
概述西北气候变化情况
概述西北气候变化情况西北地区是中国的干旱地区之一,其气候变化情况具有独特性。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西北地区的气候变化趋势明显,主要表现为温度上升,降水减少和干旱程度加剧。
这对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了重大影响。
首先,西北地区的气温变化明显。
根据气象数据,近几十年来,西北地区的平均气温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其中,最明显的是沙漠地区,年平均气温超过30摄氏度。
高温对西北地区的农作物生产、水资源利用和人民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加剧了干旱和水资源紧缺问题。
其次,西北地区的降水量减少。
尤其是近年来,西北地区的降水量明显下降,干旱程度加剧。
降水不足导致干旱区面积扩大,河流流量减少,水域和地下水资源严重不足。
农田灌溉受阻,农作物产量下降,草原退化,水草等生态系统遭受破坏,严重影响了西北地区的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
再次,西北地区的干热风暴和沙尘暴频发。
气温上升和降水减少使得西北地区更容易受到干热风暴和沙尘暴的侵袭。
这些自然灾害对农作物、房屋和人民的生活产生了严重的破坏力。
沙尘暴还会造成环境污染,致使空气质量下降,对人民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最后,气候变化对西北地区生态系统带来了威胁。
西北地区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但气候变化使得其生态系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冰川融化加速,高山植被受到威胁,部分物种濒临灭绝,生态环境恶化。
这对维持自然平衡和保护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巨大挑战。
为了应对西北地区的气候变化,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应加强气象监测和数据收集,确立气候变化的趋势和规律,为应对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需要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实施节水措施,减轻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此外,还应加大投资力度,发展节能环保技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气温上升的速度。
同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护生物多样性,恢复植被,改善生态环境。
通过综合措施的实施,可以减缓西北地区气候变化的影响,提高其适应能力。
总之,西北地区的气候变化情况令人担忧。
西北地区自东向西植被变化规律
西北地区自东向西植被变化规律西北地区的植被类型普遍以草原为主,其自东向西呈现出独特的变化规律。
从植被种类上来看,西北地区的植物以草本植物为主,集中于草原地带。
渐渐向西地区,植被物种很多种类逐渐减少,物种多样性也会随之变化。
从西北地区由东向西变化的规律来看,草原是显著的特征,且草原以多样的生活形态及形态色彩显示,其范围从西北地区延伸到新疆、江苏等地,其草原大致分为黑土草原及干草原两大类。
此外,从东向西的西北地区还可以看到其他植被的特征,比如沙漠、灌丛、苔藓植物及石质植物等,它们在西北地区不同地域呈现出丰富而又多样性的生态情况。
沙漠是西北地区最独特的植被特征,它们在西北地区的沙漠多位于西北部及西部,比如辽宁、新疆、宁夏、青海、陕西等地。
这些沙漠不同于干旱带沙漠,有着独特的植被群落结构,它们在西北地区占据重要的地位,极其重要的生态功能。
灌丛在西北地区也有分布,以新疆及宁夏的灌丛为主,它们缠绕在西北地区的河流边,给这片土地带来更加绿生的美景。
它们的植物群的不同类型也有着不同的特点,创建出西北地区独特的植被群落。
苔藓植物也在西北地区得到广泛的分布,以黑土草原为主,构成了西北地区草原地带的重要植被种类之一。
苔藓植物既可以调节草原植被群落结构,也可以参与草原植被的恢复与保护。
此外,西北地区还有石质植物的分布,以黑土草原及荒漠地带为主。
随着近些年高温干旱的影响,石质植物在西北地区越来越多,其优势物种也越来越多,形成西北地区波动的植被类型。
总之,西北地区的植被类型普遍以草原为主,其自东向西变化有自己独特的规律,其他植被类型,比如沙漠、灌丛、苔藓植物及石质植物等,也在各个地域里呈现出不同的生态情况,构成西北地区总体的植被形态。
从而丰富了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给人以多样性的美景。
最后,保护西北地区的植被资源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应该推进生态保护及植被恢复,减缓生态遭受的破坏,保护西北地区的植被资源更加健康的发展,任何活动也应该遵守保护原则,创建一个和谐的生态环境。
西北地区资源环境发展报告摘要
西北地区资源环境发展报告摘要1. 简介西北地区是中国的一个重要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西北地区的资源环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西北地区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资源环境发展战略。
2. 资源状况西北地区的资源丰富多样,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风能、太阳能等。
其中,煤炭是西北地区的主要能源,但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另外,西北地区还拥有大片的草原和森林资源,是重要的生态保护区。
3. 环境问题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西北地区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
空气污染和水污染是最突出的问题之一。
大量的工业排放和农业化肥的使用导致了空气和水的严重污染,对人民的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
4. 政策措施为了解决西北地区的资源环境问题,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其中,推动能源结构调整是重要的一项措施。
政府鼓励开发清洁能源,减少对煤炭的依赖,同时加强能源的节约和合理利用。
此外,政府也加大了环保力度,加强了环境监管和执法,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5. 成效和挑战通过政策措施的实施,西北地区的资源环境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空气和水质的改善是最显著的成果之一。
同时,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然而,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经济增长的压力和资源利用的矛盾仍然存在,同时,环保意识和法律意识的宣传和普及仍不足。
6. 展望未来,西北地区的资源环境发展仍面临着许多挑战。
政府需要继续加大环保力度,加快煤炭结构调整和能源替代工作。
同时,加强生态保护工作,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此外,还需要加强科研力量,加强技术创新,推动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7. 结论西北地区的资源环境发展关系到人民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政府和社会各界需要共同努力,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加大环保力度,推动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西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西北地区历史时期生态环境变迁及其基本特征
2、地貌变化
西北地区的地貌也经历了显著的变迁。例如,丝绸之路沿线的许多绿洲由于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逐渐变成了荒漠。此外,黄土高原的土壤侵蚀也十 分严重,使得地貌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
这些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一方面,气候变 化导致水资源减少,植被覆盖率降低;另一方面,人类活动如过度垦殖、放牧等 也加剧了地貌的变化。
西北地区历史时期生态环境变迁及 其基本特征
基本内容
西北地区位于中国北部,拥有丰富的地理资源和文化底蕴。在历史长河中, 该地区的生态环境经历了诸多变迁。本次演示将从气候、地貌、生物、人文等方 面,阐述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变迁的现象、根本原因、主要特征和重要影响,并提 出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历史 背景
西北地区包括新疆、内蒙古西部、青海、甘肃、宁夏等广大区域。该地区位 于中国北部,具有显著的地理特征,如高原、山地、沙漠、草原等。此外,西北 地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之一。
在中国历史长河中,西北地区一直是一个重要的政治、军事和文化中心。丝 绸之路、茶马古道等历史上的著名商道贯穿该地区,使其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 重要枢纽。然而,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也经历了诸多变迁。
三、生态环境变迁的主要特征和 重要影响
1、土地荒漠化
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现象严重。据统计,近几十年来,西北地区沙漠化土地 面积不断扩大,严重威胁了当地人民的生存和发展。荒漠化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 境的破坏尤为严重,导致土地生产能力下降,许多地区甚至出现了土地荒废的情 况。
2、气候变化
西北地区的气候变化也十分显著。近年来,该地区气温持续升高,干旱和洪 涝等极端气候事件频发。这种气候变化不仅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和收成,还给水 资源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严重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西北地区环境变迁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西北地区环境变迁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西北地区环境变迁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人类活动以及自然资源过度开发等因素的影响,中国西北地区的环境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对该地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探讨西北地区环境变迁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首先,西北地区的气候变化是导致环境变迁的主要因素之一。
气温的升高和降水的减少使得西北地区的土壤变得干旱。
干旱对该地区的农业生产造成了非常大的威胁,导致作物种植面积减少,产量下降,农民收入减少。
因此,针对气候变化,我们应采取措施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促进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以及加强水资源管理,以应对干旱带来的挑战。
其次,人类活动对西北地区环境变迁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过度的土地开发和碳排放的增加加剧了土壤侵蚀和荒漠化的情况。
土壤侵蚀导致土地肥沃度下降,减少了农作物的产量。
同时,荒漠化使得土地不再适合农业生产。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应引导农民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推行有机农业和水土保持措施,并加强监管,遏制非法开发和环境破坏行为。
此外,自然资源过度开发也加剧了西北地区环境变迁。
水资源的过度利用导致水源的减少,致使整个地区的农业面临严重的水危机。
为了解决水资源问题,政府应加强对农田的水资源管理,并鼓励农民采用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
同时,应推行节水灌溉制度,提高灌溉效率。
在应对西北地区环境变迁的同时,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是重要的目标。
农业可持续发展意味着在满足农业生产需求的同时,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
为了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推行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减少农业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并鼓励农民采用生态农业技术。
此外,政府还应加强农业科研和技术支持,提供培训和教育,以提高农民的农业生产水平和环境保护意识。
综上所述,西北地区的环境变迁对农业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加强水资源管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推行有机农业和水土保持措施,以及推广节水灌溉和绿色农业等措施。
西北地区自东向西植被变化规律
西北地区自东向西植被变化规律
西北地区的植被变化,是活跃着中国西部资源性经济发展的重要体う。
从东向西,西北地区植被会出现不同的变化特色。
从甘肃起,须弥河以西穿行而过,植被变化从荒漠化到渐趋苔藓植被。
到达新疆,青藏高原逐渐减小,下沉带来草原,沙漠少见。
穿越宁夏,整个地区出现明显的草地变化,马铃薯、棉花、小麦等农作物植被覆盖更加广泛。
直达西部底缘地带时,是华夏的黄河,低地的沙地及湿地景观,及溪流河谷处自产的植物蒙古草原典型植被尤为显著。
就植物物种分布而言,西北地区植被分布特点为具有特殊的西北特有植物和中亚草原植物;物候上也呈现出不同特征:耕翼的的祥和草地,华裔的山坡植物乔木,它们在时间、空间上呈现出持续变化的格局,反映出许多植物的生命力及抗逆性。
最后,西北地区的植物在变化着,从西部向东部不断转变。
这反映出西北地区植被变化对特定时区和空间状态以及全立体结构拆分等影响较为深远,因而,改善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调节与保护西北地区植被变化,显得格外重要。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现状和演化规律研究
山。 山间盆 地 和平 原包 括塔 里 木盆 地 、 噶尔 盆地 、 准
收 稿 日期 :2 0 0 1—0 6—2 0; 修 订 日期 :2 0 一O — 1 02 3 0 基 本 项 目 :本 文 为 国家 “ 五 ” 技 攻 关 专 题 《 北 地 区 水 资 源 承 载 能 力 和 可 持 续 利 用 》 九 科 西 中子 专 题 《 西北 地 区生 态 环 境 保 护 研 究 》 9 (6— 9 2—0 —0 1 1 4—0 ) 部 分 成 果 。 3的 作 者 简 介 :唐 克 旺 ,9 3年 出 生 于 吉 林 省 农 安 县 、9 0年 获 : 学 博 士 学 位 , 要 从 事 水资 源 与生 态 环 境 保 护 边 缘 学 科 研 究 , 表 论 文 16 19 I : 主 发 2 O余 篇 。现 为 “ 五 ” 家 科 技 攻 关 计 划 重 大 项 目《 国 分 区域 生 态 用 水 标 准 研 究 》 2 0 B 6 0 主 要 负 责 人 。 电子 信 十 国 中 ( 0 1 A 1A) 箱 : wtn @ i r e t k a g wh .o l l 国 家 “ 五”国 家 科 技 攻 关 计 划 重 中 之 重 项 目“ 感 、 理信 息 系统 和全 球 定 位 系 统 技 术 综 合 应 用研 究” 9 一 B 2 O 九 遥 地 (6 o ) l课 题 “ 家 级 国 基本资源 与环境遥感动态信息服务体 系的建立” ,中 国 科 学 院 遥 感 研 究 所 ,9 9 19 。
关 键 词 西 北 地 区 生 态 环 境 演 化 规 律
中图分类号 X1 1 1 7 . 文献标识码 A
1 前
言
其 密切 。生态 环境 与水 资源 的相互 关 系 的研究 对 于 西 北地 区生 态 环境 建设 和水 资 源 的合 理开 发利 用具 有 重要 意义 。
西北地区环境变迁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西北地区环境变迁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西北地区环境变迁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一、引言西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区域之一,也是国家粮食生产的重要保障区。
然而,近年来,随着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的不可持续性,西北地区的环境变迁问题日益凸显,给农业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
因此,开展对西北地区环境变迁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西北地区的环境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对策。
二、西北地区环境变迁的现状1. 气候变化西北地区的气候特点在全国范围内具有显著性。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持续性增强,西北地区的气温呈上升趋势。
气候变化对该地区的农业生产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如农作物生长期缩短、水资源紧张、灾害频发等。
2. 土壤侵蚀和沙尘暴由于西北地区降水少、蒸发大、风力较大,土地易受侵蚀。
随着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相互作用,土壤退化和沙尘暴频发成为西北地区的普遍问题。
土壤侵蚀和沙尘暴不仅严重破坏了农田的肥力,还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
3. 水资源紧缺西北地区的水资源一直以来就非常紧张,近年来更是受到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压力。
干旱和水资源短缺直接威胁到西北地区的农业生产和农民的生计。
此外,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过度利用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如地下水位下降和水污染等。
三、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针对上述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促进西北地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
1. 水资源管理与节约利用合理管理水资源是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加强水资源的保护,禁止乱采乱用。
并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高灌溉效率,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同时,加强水资源的监测和调度,合理分配和利用水资源是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2. 土壤保护与改良加强土壤保护工作,采取措施防止土壤侵蚀和退化。
推广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模式,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提高土壤质量。
此外,加强农田治理和植被恢复工作,减少沙尘暴的发生,改善环境质量。
3. 多样化农业生产发展多样化的农业生产模式有助于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适应性。
西北地区的植被变化规律
西北地区的植被变化规律西北地区的植被变化规律,咱们今天就来说一说。
你要知道,西北这一片地方,那可是大有乾坤,既有戈壁滩的荒凉,又有高山草甸的美丽景致,真是说不完的故事啊。
这里的植被,简直就是一张大地图,上面记录着大自然的心思和脾气。
嗯,没错,西北地区的植被变化,简直跟天气预报一样,时而温柔,时而脾气大得要命。
说到西北的植被变化,得先知道这里的气候,那可是个大嘴巴,啥都能说。
西北地区的气候可以用“干旱”和“寒冷”来形容。
你想啊,这里的雨水可真不多,干旱得很,靠的基本就是偶尔降下来的几场雨,或者说是雪。
哎,别小看这些雨雪,它们可是一年一度的大事,能决定这一年草木长得怎么样。
就像是老天爷给这片土地的一份礼物,得看老天心情。
你看那黄土高原,明明是黄澄澄一片,哪里能看到几棵树?再往远处一看,有些地方,树木稀疏得像撒了点盐似的。
说实话,西北地区的植被真的是跟土地和天气斗智斗勇。
土地干裂,气候又冷,树木可不容易扎根。
就拿那沙漠边缘的戈壁滩来说吧。
你要知道,沙漠里的植被可稀少得像金子一样珍贵,别说草了,连小小的绿芽都能让人高兴好久。
那里的植物多是耐旱型的,像骆驼刺、沙蒿这些,光听名字就能感受到它们不怕孤单、不怕干旱的劲儿。
它们就像是西北大地的“硬汉”,在风沙中生长,拼命适应这个地方的每一寸土壤。
可是,你知道吗?这可不是一成不变的。
随着气候的变化,沙漠也在不断地“走”动,原本绿意盎然的地方,可能一不小心就变成一片荒芜。
西北的植被啊,真是活生生的一部“生死簿”。
不过,别看西北这么干燥、寒冷,这儿的植被变化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随着时间的流逝,植被的变化就像是那种慢慢铺开的一幅画。
过去的西北地区,可比现在要绿得多。
你说说吧,老百姓都知道,在西北,植被的变化和人类的活动有着很大的关系。
尤其是这些年,过度的开荒、放牧,让原本那些脆弱的植被没法活得太好,大片的草地变成了沙漠,真是“人退地进,草木败落”。
而且啊,气候变化也是“帮凶”之一,降水减少,温度变化大,一些原本适应不了的植物,也在慢慢消失。
西北内陆干旱区生态环境及其演变趋势
2004年8月SHUILI XUEBAO第8期文章编号: 0559-9350 (2004) 08-0008-07西北内陆干旱区生态环境及其演变趋势王浩秦大庸王研王芳(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044)摘要定量分析了西北内陆区生态环境及其总体变化趋势通过对生态环境现状的总体评价研究了20世纪7090年代西北内陆地区发生的景观变化以335个县级区为基本数据信息单元省级行政区为分析讨论的基本层面进行了全西北省县3个层次的评价从水分-植被相互作用机理入手分析了水资源和土地开发利用对景观改变和生态环境演变趋势的影响提出了西北内陆干旱区生态环境呈现荒漠化面积扩大人工绿洲面积扩大而荒漠-绿洲过渡交错带面积缩小且总体趋于劣化的演变趋势关键词生态环境评价演变趋势天然绿洲人工绿洲西北内陆区中图分类号X171.1 文献标识码A西北内陆干旱区的生态基础本底脆弱自然生态对水分的依赖极强大规模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活动使得水的运动消耗发生明显改变加速了区域性的生态环境演变这种改变往往是干旱区所有生态环境问题的直接驱动力[1,2]大量水分在位于流域中上游的绿洲内消耗导致进入下游的径流量锐减下游天然植被退化绿色植物由于缺水大量死亡使生物生产能力下降生物链的始端严重萎缩打破了系统内生态平衡通过引水灌溉建立起来的人工生态系统植物种类简单生物链很不稳定完全是非地带性的其基础相当脆弱[3,4]从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角度最合理的途径无疑是将人工生态融和到自然生态中去因此至少保护一部分天然生态的安全也是保护人类自身安全的必然要求自然生态与人工生态犹如皮和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因此探求人工生态与天然生态的关系及其演变趋势是干旱区生态环境评价的关键问题本文结合已有的地面资料和研究成果[5,6]充分利用遥感信息和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技术对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评价研究人工绿洲天然绿洲绿洲荒漠交错过渡带几个生态圈之间的比例关系以及驱动其变化的水资源与土地资源的相互关系1 评价思路与方法西北地区地处内陆腹地干旱少雨高山截获水汽形成降水发育河流孕育生命有限的水资源支撑着平原绿洲植被水是维护干旱地区生态系统的命脉由于绿洲被荒漠包围西北内陆干旱区的生态基础原本就比较脆弱另一方面西北地区土地资源丰富且水资源分布高度集中为大面积开垦大规模发展灌溉提供了方便强烈的人类活动加速了土地利用格局的变化和径流的时空分布改变了生态系统的本底层圈结构西北地区的人工绿洲是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依托天然绿洲是人工绿洲的重要天然屏障在生物多样性抗旱耐盐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等方面天然绿洲都有人工绿洲无法比拟的优势绿洲和荒漠间的绿洲荒漠交错过渡带是绿洲生存的关键直接担负着抵御沙化侵害的重要作用[6,7]人工绿洲天然绿洲绿洲荒漠交错过渡带这三大生态层圈应保持一定的平衡比例关系以维持绿洲系统的生存与发展这里的生态层圈结构并不是几何意义上的层圈而是代表生态景观在水量和生态功能上的空间收稿日期: 2003-08-19基金项目: “十五”国家重大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01BA610A-012001BA610A-02)作者简介: 王浩(1953-),男,北京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水文水资源规划.2004年8月SHUILI XUEBAO第8期层次关系包括内外结构或者上下游关系将评价对象按水域植被林地草地人居环境耕地人居建设难利用土地沙漠戈壁盐碱地裸岩等分为4个有关联的系统建立生态系统质量影响评价指标体系从成因状态变化3个层面交叉进行研究成因分析主要针对水资源开发利用和土地开发来进行各种状态指标代表了一种主要的生态环境要素的质量水平以变化指标表示成因对生态环境状态的影响在具体评价过程中首先进行总体评价观察19701990年20年来发生的景观改变以335个县级区为基本数据信息单元以省级行政区为分析讨论的基本层面覆盖全西北新疆青海甘肃宁夏陕西五省区和内蒙西部面积334万km2进行全西北省县3个层次的评价然后从水分-植被相互作用机理入手分析水资源和土地开发利用对景观改变的定量影响为生态环境演变趋势分析奠定基础2 总体评价西北地区73%的国土属于内陆河区其中大部分为荒漠地区陕西宁夏和以外流区为主的青海耕地人居建设用地面积水面林地和草地所占的比例都高于新疆和以内陆河区为主的甘肃内蒙西部并且陕西宁夏的难利用土地面积比例很小从总体上看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构成有如下特点(1)区内难利用土地面积占总面积的一半远高于全国33%的平均水平(2)草地占土地面积的38%中低覆盖度的稀疏草地与难利用土地的面积总和占西北地区总面积的82%构成了以荒漠为主导地位的生态环境基本格局(3)林地耕地水面和人居建设用地总和占总土地面积的13.5%低于全国45%的平均水平生态系统包括天然与人工绿洲与荒漠化土地相比明显处于劣势从总体上讲西北地区有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和其它类型的林地以及水面耕地等均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见表1表1 西北各省生态环境概况区域评价面积/万km2水面(%) 林地(%) 草地(%) 耕地(%) 人居建设(%) 难利用地(%) 内蒙古西部 32.54 0.435.31.3 1.0 61.60.9陕西20.57 1.1 23.0 34.0 27.1 13.2 2.033.05.7 38.713.59.6甘肃 40.460.30.957.60.6 35.53.8青海 71.671.926.314.5 11.542.05.11.1宁夏 5.1831.91.5 61.02.72.20.5新疆 164.005.4 2.7 50.036.84.6西北合计 334.43 0.8全国960.00 1.8 14.2 31.6 14.5 4.7 33.012.9 20.0 52.8西北/全国(%) 34.80 15.8 5.6 41.72.1 水环境水是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更是生态系统维持正常能量物质循环和新陈代谢的关键因子从生态环境角度对水进行评价将水体分为河流渠湖泊人工水体水库和池塘以及地下水位等几种类型根据西北地区自然条件人类和社会经济活动聚集的地区存在污染问题而对于广大的内陆河流域主要的问题是天然水体萎缩退化和盐份的积累(1)地表水体水面面积是衡量一个地区水体规模的主要标志水面的多少对于改善当地小气候净化空气美化生活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在生态环境构成中外流区水面比例均高于1%而内陆区水面比例均低于0.6%从水面构成上看湖泊是西北水体中最主要的部分青海新疆2004年8月 SHUILI XUEBAO 第8期和内蒙西部的湖泊水面占主导地位陕西宁夏和甘肃的水面以河流为主甘肃宁夏的人工水面明显高于其它各省陕西和新疆次之见表2(2)水质依据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超过10000km 的内陆河流域评价河长中受污染的河段不足10%内陆河地表水矿化度上升以及耗氧有机物的污染突出由于没有排盐出路再加上灌溉水的重复利用不断洗盐地表水中盐份浓度高以塔里木河为例在一年的大多数时间已成为微咸水甚至是咸水河例如根据1998年5月的取样分析主要源流阿克苏河的入流含盐量为0.49g/L 到了阿拉尔水文站已经成为含盐量10.89g/L 的咸水下游的卡拉水文站由于受到枯期孔雀河调水的稀释含盐量降为 2.1g/L 仍然很高在工业和生活污染方面内陆河的主要污染集中在人口和工业密集的城市地区如新疆乌鲁木齐和石河子市甘肃的嘉峪关和玉门市等属局部污染表2 西北地区水面面积构成%省份 水面/土地面积 河水面 湖水面人工水面 内蒙古西部 0.40 31.11 66.55 2.34陕西 1.07 83.14 2.38 14.49甘肃 0.27 70.26 4.31 25.43青海 1.89 5.69 92.20 2.12宁夏 1.12 54.60 17.77 27.63新疆 0.53 24.80 60.48 14.72西北合计 0.82 22.88 68.58 8.54(3)地下水在生态系统中地下水的作用至关重要干旱地区地下水位埋深和潜水蒸发维持植被生长的用水需求潜水埋深过低将导致植被衰退地下水位过高将出现盐渍化地下水与地表水以及水资源利用主要是农业灌溉关系密切地下水位的变化通过地表水域的面积与容量变化地表植被的分布与变化以及盐碱地的变化来间接反映地下水总的变化趋势是各内陆河上游地带的地下水位变化不大中游地带由于大量灌溉引水而使地下水位上升导致潜水蒸发加大且次生盐渍化有所发展下游地带由于径流减少对地下水的补给量锐减导致地下水位普遍下降由于尾闾地区的地表植被多靠地下水潜水蒸发的水分支撑因此地下水位下降潜水蒸发减少地表植被退化荒漠化面积扩展的趋势有所加强2.2 植被 植被是干早地区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林地和草地林地从类型上分有林地灌木林疏木林和其它林地包括未成年的幼林地园圃等天然林地类型分布反映了当地水分条件林地盖度大的地区水分较为充足有林地灌木林疏木林依次反映水分多寡的变化草地按植被盖度分为50%以上20%50%和5%20%三个类别分别称为高中低覆盖度草地在干旱区植被盖度直接反映了水分条件的丰欠见表32004年8月SHUILI XUEBAO第8期表3 西北地区植被结构%省份植被/总土地林地构成草地构成林地草地有林地灌木林疏林地其它林高盖度中盖度低盖度内蒙古西部 0.90 35.3 21.83 65.65 11.33 1.18 15.75 38.70 45.55 陕西23.04 34.0 40.83 31.04 26.66 1.48 20.85 58.31 20.84 甘肃9.56 33.0 39.27 40.37 18.20 2.16 18.06 40.20 41.74 青海 3.80 57.6 10.32 74.55 15.12 0.01 6.31 32.83 60.86 宁夏 5.09 42.0 16.07 44.83 28.42 10.68 3.93 43.45 52.62 新疆 2.20 31.9 56.62 21.73 20.63 1.02 23.09 24.72 52.19 西北合计 4.63 36.8 37.98 39.74 20.85 1.44 16.06 32.93 51.00在干旱半干旱的西北地区水分是决定植被分布的关键因素植被的地带分布与降水的地区分布特点基本吻合陕西南部属于湿润半湿润地区因此水平的地带性植被从东南向西北由林地为主过渡到以草地荒漠草原为主林地逐渐由有林地过渡为疏林地草地逐渐由高覆盖度草原过渡为低覆盖度草原以至荒漠植被总体状态由东南向西北依次为森林森林草原典型草原干草原荒漠草原及荒漠总植被覆盖度超过和接近50%的省份有陕西青海宁夏以陕西最高盖度少于50%的依次有甘肃内蒙古西部新疆以新疆为最低林地覆盖率最高的是陕西主要分布在陕南陇南的长江流域山区内蒙古西部几乎没有森林由于干旱少水西北大部分地区林地以灌木林和疏林为主分布在盆地平原总体上占林地面积的62%有林地森林分布在山区其中祁连山区青海东部陕南秦岭新疆的天山和阿尔泰山的森林发育最好而南疆东疆柴达木盆地内蒙西部的森林较少西北地区草地面积占总国土面积的36.8%高覆盖度草地仅占16%低覆盖度草地占草地总面积的51%草地资源分布与森林的分布特点相接近山区草场质量较好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和新疆水分条件较好的山区及山前平原新疆的植被分布反映了大规模经济活动留下的显著影响林地仅占国土面积的2.2%以山区森林为主有林地占林地面积57%灌木林比例不足22%草地构成作为绿洲荒漠过渡带的中覆盖度草地比例不足草地总面积的l/4由于人工绿洲的建设天然绿洲退缩导致天然绿洲的灌木林疏林地过渡带的草地不断退缩2.3 人居环境为了评价人类活动在自然环境中的整体规模将人居建设城乡居民点交通建设用地工矿用地耕地含灌溉耕地和草场等库塘水面合并为人类活动区对于内陆区人类活动区可近似代表人工绿洲(1)人类活动区分布与规模全西北平原占土地面积的53%但人类活动区仅占土地面积的8%是最具活力和需要重点保护的地区陕西和宁夏人类活动区面积占当地土地面积的40%以上明显大于内陆流域各省区新疆青海内蒙西部的人类活动区仅占土地面积的4.3% 1.5%和2.3%甘肃省界于上述两类情况之间19.2%陕甘宁人类活动区不仅集中于水分土地条件好的平原地带而且也覆盖了黄土高原宁南山区等地尤其是陕西人类活动区的面积远大于平原区的面积新疆的人类活动区散布于各河流沿岸绿洲以及伊犁河额敏河额尔齐斯河谷地区青海人类活动区主要集中在湟水流域和柴达木盆地的绿洲(2)耕地土地开发活动的强弱与当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有限的水资源是西北地区土地开发最根本的制约条件陕西宁夏土地垦殖率分别为27.1%和26.3%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而新疆青海内蒙西部的土地垦殖率最小分别为2.7%0.9%和1.3%甘肃土地垦殖率界于上述两者之2004年8月 SHUILI XUEBAO 第8期间达13.5%新疆青海内蒙西部的土地垦殖率虽然不高但受水资源条件的限制西北地区耕地扩大的潜力已经很小 (3)次生盐渍化西北耕地次生盐碱化问题十分突出单位面积灌溉用水量过大是主要原因灌溉定额越大耕地次生盐碱化的比例就越高这也反映了水资源合理利用的必要性和节水的潜力见表4 表4 耕地次生盐碱化分布与单位面积灌溉水量的关系 地区 新疆 柴达木 河西走廊 宁夏 次生盐碱化耕地(%) 23 51 10 26 单位面积灌溉水量(m 3/hm 2) 13440 15075 10275 201602.4 难利用土地 我国绝大部分的沙漠和戈壁分布在西北地区分别占全国沙漠和戈壁面积的74%和84%盐碱化土地面积也占全国总面积的四分之三不包括耕地中的次生盐碱化裸地面积含裸土和裸岩占全国面积的46%广阔的难利用土地与低覆盖度草地为主的荒漠形成了西北地区主要景观构成了脆弱的自然生态环境背景见表5表5 西北地区难利用土地结构及分布% 省份 难利用土地/总土地 沙漠 戈壁 盐碱地 裸土 裸岩内蒙古西部 61.59 52.29 29.22 3.28 0.66 14.55 陕西 1.99 93.56 0.25 2.59 1.79 1.81 甘肃 38.71 18.82 42.81 5.41 2.48 30.48 青海 35.50 21.40 27.77 10.92 2.28 37.62 宁夏 11.49 56.89 25.93 3.62 5.95 7.61 新疆 60.99 34.44 30.15 5.39 1.60 28.41 西北合计 50.10 33.78 30.80 5.84 1.67 27.90内蒙古西部和新疆难利用土地比例达60%以上主要是沙漠甘肃省的沙地相对较少而戈壁和裸岩面积占主导地位占难利用土地的73%由于青海高寒的地理气候特点难利用土地中戈壁裸岩的比例达65%以上同时柴达木盆地中盐碱化土地面积大使青海难利用土地中盐碱化土地的比例达11%纯属外流区的陕西和宁夏的难利用土地明显少于其它各省主要是沙地陕西难利用土地中沙地面积占94%主要集中在陕北黄河内流区陕北陇东的黄土高原地区沙化影响是当地社会经济的主要问题 盐碱化土地主要分布在内陆河的四大地区柴达木盆地南疆塔里木流域低地北疆大山北坡低地河套西部主要是疏勒河流域 3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在西北干旱区水分条件是导致生态系统状态变化的驱动因素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平原生态圈层结构实际上反映的是径流分布运动及其与降水的相互联系人类通过水资源利用建立了人工绿洲改变了天然生态系统的组成水资源开发利用使径流的空间分布发生变化水资源向人工绿洲集中的结果使得地下潜水位的水力坡度加大潜水消失点向河岸收缩结果是局部地区的水分通量加大而径流活动的空间范围在缩小因此水分条件的变化必然会导致生态结构的改变 降水与径流之和决定了植被等级当径流与降水之和小于地表植被正常生长所需要的耗水量时植被盖度下降生态系统退化直到演变成需要水分更少的植被类型时生态系统的状态才达至新的稳定因2004年8月SHUILI XUEBAO第8期此径流活动区向河岸收缩的结果形成两个演变趋势首先是过渡带显著消退过渡带外缘在地下潜水蒸发消失后降水维持不了植被的最低需水条件低盖度草死亡被荒漠取代其次是人类活动的人工绿洲及其周边生态异乎寻常地茂盛充足的水分条件使得植被生长充分并且盖度不断提高在水分过剩的条件下甚至出现次生盐渍化两个趋势同时作用结果使平原生态圈层结构发生系统性的演变人工绿洲的发展最早引起过渡带向后退缩直趋消亡荒漠带向绿洲推进绿洲在逐渐失去过渡带的缓冲作用后将不得不直接面对荒漠的威胁由于人工绿洲是在天然绿洲的基础上开发建立显然人工绿洲扩张的过程就是平原生态圈层结构的变化调整过程其趋势是一致的人工绿洲扩大天然绿洲缩小过渡带大幅减少荒漠带大幅扩张在西北地区只有两个区域的变化趋势与此不同北疆和石羊河流域由于存在主要由降水支撑的平原地带性植被低盖度草地可以与荒漠带分庭抗礼有力地阻止荒漠带的推进这一类地区的变化趋势是人工绿洲扩大天然绿洲和过渡带均小幅缩小荒漠带基本稳定干旱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人工绿洲开发存在一个安全限度在这个规模下保持平原生态系统圈层结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以达到保护人工绿洲安全的最终目的通过调查和研究发现凡是水资源利用率高于70%的流域生态环境问题均十分突出如塔里木河流域开发利用率为79%和准噶尔盆地开发利用率为80%河西走廊开发利用率为92%其中石羊河为154%黑河为112%因此西北地区水资源利用率应控制在70%以内为宜4 生态环境演变趋势总体上看西北内陆地区山区植被在20世纪7090年代期间的20年里处于不断退化的状态见表6表6的各类生态面积变化和变化率正数表示增加负数表示萎缩表6 20世纪7090年代西北生态环境变化情况(单位104km2)山区植被人工绿洲天然绿洲绿洲总和交错过渡带荒漠区区域面积变化变化率(%)面积变化变化率(%)面积变化变化率(%)面积变化变化率(%)面积变化变化率(%)面积变化变化率(%)新疆-10.1 -24 1.45 27 -0.39 -7 1.06 10 -2.66 -12 1.60 3 北疆-0.8 -7 1.28 54 -0.02 -1 1.26 27 -1.29 -9 0.03 0 东疆-0.7 -21 0.03 13 -0.06 -31 -0.03 -8 -0.23 -12 0.26 2 南疆-8.6 -32 0.15 5 -0.31 -10 -0.17 -3 -1.15 -16 1.32 3 河西走廊-2.3 -31 0.06 5 -0.18 -34 -0.11 -6 -1.58 -28 1.70 17 疏勒河-1.3 -40 0.02 19 -0.01 -11 0.01 7 -0.09 -6 0.07 2 黑河-0.9 -28 -0.01 -1 -0.08 -29 -0.09 -11 -1.18 -37 1.27 26 石羊河-0.1 -11 0.05 7 -0.08 -52 -0.03 -4 -0.32 -34 0.36 31 柴达木-0.4 -9 0.02 28 -0.12 -10 -0.10 -8 -0.20 -8 0.30 3 西北内陆-12.8 -24 1.53 23 -0.68 -9 0.85 6 -4.44 -14 3.60 5 由于人为砍伐和山区夏草场的过度放牧超载累计减少植被面积12.8万km2退化面积的比率达24%2004年8月SHUILI XUEBAO第8期山区作为内陆平原区的主要水分来源植被退化将会减弱森林草地调节径流过程与涵养水源作用降低地表地下径流的转化次数增加山地灾害发生频次并使天然水质下降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地区分布上山区植被退化最为严重的是南疆疏勒河流域与黑河流域退化总量达10.8万km2北疆石羊河流域和柴达木盆地程度较轻原因是北疆和石羊河流域是山区降水相对较多植被的再生恢复能力相对较强柴达木盆地是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相对较小其它地区山区植被退化率多在20%以上界于两种极端之间降水条件支撑因素和人类活动影响因素也界于两种极端之间平原地区生态环境空间构成为圈层结构从里到外依次为人工绿洲天然绿洲过渡带荒漠资料分析表明20世纪7090年代期间平原生态结构呈两端扩张中间退缩的态势变化趋势令人担忧从70年代以来人工绿洲累计增长1.53万km2增加15%增加量的84%在北疆其原因是北疆大流域水资源还具有相当的开发利用潜力在人工绿洲面积增加的同时天然绿洲萎缩了6800km2减少了8%减少较多的是石羊河流域黑河流域东疆说明其水资源开发程度已到极限经济用水和生态用水的竞争已极为明显天然绿洲与人工绿洲面积相加形成绿洲总面积20年来仍然增加了8500km2增加了6%绿洲总面积扩大的地区只有北疆而水资源还具有一定开发潜力的地区也只有北疆这一事实清晰说明了水资源条件是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影响因素在人工绿洲面积扩大了23%的同时天然绿洲面积减少了9%而绿洲和荒漠之间的交错过渡带严重退化累计减少4.44万km2萎缩了27%萎缩最为严重的地区是黑河流域石羊河流域南疆和东疆这与水分-生态相互作用机制相一致天然绿洲与过渡带的退化导致荒漠化进程不断推进难利用土地扩大了3.6km2增长5%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是黑河流域与石羊河流域从地区上看各研究区域的生态演变格局基本相同作为绿洲生命之源的山区生态恶化植被锐减人工绿洲扩大具有保护人工绿洲功能的天然绿洲特别是绿洲荒漠交错过渡带大幅度萎缩而荒漠区在不停扩张使人工绿洲的生态基础更加脆弱受到荒漠化的威胁在增加从水面变化也能看出这种人工与天然生态之间的竞争和消长关系自1970年以来西北地区天然湖泊水面萎缩了960km2而人工水面(水库池塘渠系等)扩大了723km2水面消长的规模基本相当水库池塘水面面积的增长量小于湖泊萎缩的面积是湖库间水体深度差异所造成综上所述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演变具有两扩大一缩小的明显趋势荒漠化面积扩大人工绿洲面积扩大荒漠-绿洲过渡交错带面积缩小生态环境总体上向劣化方向演变(1)荒漠扩张主要集中在黑河石羊河流域和南疆荒漠共计扩张了2.95万km2惟有北疆荒漠较为稳定局部地区有进有退总体上没有扩大(2)绿洲荒漠交错过渡带的损失较为普遍也是平原三大生态圈中退化最严重变化幅度最大的地带北疆南疆黑河三地交错带的损失量达3.62万km2是退化最多的地区交错带破坏程度最大的是黑河石羊河20年间退化率达34%以上其次是南疆和东疆退化率分别为16%和12%交错带的退化导致荒漠的大举入侵(3)人工绿洲普遍扩张天然绿洲普遍退缩绿洲总面积的净变化只有北疆呈明显增长趋势疏勒河基本持平其它区域人工绿洲的面积扩张不足以取代天然绿洲的面积退化绿洲总体规模呈萎缩状态水分向绿洲核心区的人工绿洲集中消耗致使天然绿洲退化和交错带消亡5 主要结论对西北内陆干旱区生态环境状况及其总体变化趋势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的生态环境演变具有明显的两扩大一缩小(荒漠化面积扩大人工绿洲面积扩大荒漠-绿洲过渡交错带面积缩小)趋势特征且生态环境总体上向劣化方向演变各典型区域的生态环境状况演变趋势为(1)北疆的生态状态基本稳定人工绿洲迅速发展天然绿洲基本没有萎缩荒漠化趋势基本遏止这是由于北疆人工绿洲的扩大没有过多挤占天然生态的用水而是从尚未得到开发的大河流域引水另一方面由于该地区降水较丰没有导致荒漠化的扩张今后随着引额和引伊等措施的逐步实现北疆水资源条件进一步好转。
历史时期西北干旱区生态环境演变过程和演变阶段
历史时期西北干旱区生态环境演变过程和演变阶段
在历史时期,西北干旱区的生态环境演变过程是绿洲化与沙漠化并存,人进沙退和沙进人退皆有。
灌溉绿洲是通过人工水系(渠、库、井)、栽培植物和耕作土壤,逐步替代自然水系、自然植被和土壤形成的。
沙漠化则是由于人类活动改变了水资源的地域分配,使河流中下游地表水减少,地下水位下降,植被衰败而发展扩大。
在受人类干扰很少的自然水系情况下,本区生态处自然平衡;在较强干扰下的半自然水系时,生态平衡失调;在强烈干扰的人工水系时期,河流上游生态改善,下游急剧恶化。
西北地区资源环境发展报告摘要
西北地区资源环境发展报告摘要《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是中国工程院向国务院提供的一个咨询项目,于2001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立项后启动。
中国工程院组织了有关学科的35位院士、近300位院外专家和西北6省、自治区的130多位有关领导、专家参加,组成了项目综合组和9个课题组。
一年多来,在各方面的支持下,组织大量人员进行了多层次的现场考察,在反复研讨的基础上,形成了项目综合报告。
一、西北地区的现状和问题(一)自然环境格局本项目研究范围包括新疆、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和内蒙古6省、自治区范围内的内陆河流域(包括新疆的国际河流)和黄河流域,报告中统称为西北地区。
西北地区土地总面积345万平方公里,根据自然环境的不同,可划分为三大片:贺兰山以西的内陆干旱区(简称内陆干旱区);贺兰山以东的半干旱草原区(简称半干旱草原区);半干旱和半湿润区的黄河流域(简称黄河流域区)。
(二)社会经济的现状和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西北地区的社会经济有巨大发展,从总体上说,为全面实现小康奠定了初步基础。
当前主要存在着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二是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恶化。
(三)水资源概况1.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
西北地区水资源量多年平均为1635亿立方米,仅占全国总量的5.84%。
2.人均水资源量。
2000年西北地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1781立方米,为全国当年人均水资源量的80.5%。
其中:宁夏黄河流域217立方米,陕西渭河流域326立方米,青海湟水河流域618立方米,甘肃河西走廊的石羊河流域761立方米,均大大低于全区平均水平,成为严重缺水的地区。
3.用水量和耗水量。
2000年全区总用水量817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占89.3%。
扣除工农业和生活用水的回归水量后,2000年全区净耗水总量547亿立方米,耗水率(耗水量与用水量之比)为62.8%。
4.用水效率。
虽然西北地区水资源紧缺,但却存在着人均用水量高、农田灌溉用水定额高、单位GDP用水量高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北地区自然环境演变及其发展趋势2003年6月2日“自然环境演变”课题组从自然历史角度看西北地区水资源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就是干旱化的问题,干旱化历史也反映了水资源的演化历史,研究西北地区古气候的演化规律,有助于揭示干旱化的强度、分布、转化和演变特征。
一、古气候演变(一)第三纪(距今7000万~300万年)开始的青藏高原隆升改变了东亚的地理与气候格局远古时期的喜马拉雅地质运动对我国地质构造面貌产生了重大影响,造成古地中海消失、青藏高原升起,塑造了我国的现代地势格局。
1.西北地理格局的形成喜马拉雅山地质运动在我国西部表现为受印度板块向北移动的影响,以挤压、褶皱和隆起为主,形成山系与盆地相间排列,奠定了“三山两盆”的地貌形态。
早第三纪(距今7000万~2500万年),塔里木盆地西南部发生海侵,形成与古特提斯海相连的喀什海湾,而其他地区均已成陆,其中包括准噶尔、柴达木、藏北盆地和内蒙古一带的戈壁盆地等陆相盆地区,以及古天山、古祁连山和晋陕高地等山区。
到早第三纪晚期的渐新世(距今4000万~2500万年),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在帕米尔地区碰撞拼合,西部海湾消失,塔里木盆地与古地中海分离,形成统一的内陆盆地。
晚第三纪(距今2500万~300万年),在印度板块向北的强烈挤压下,青藏高原急剧隆升。
西北地区因此受到强烈的南北向挤压,盆地急剧下沉,天山、昆仑山快速隆升,并向盆地挤压逆冲,形成了大量的逆冲推覆构造。
在东部甘陕一带,青藏高原向北东方向挤压刚性的鄂尔多斯地块,在地块边缘受力区形成了六盘山脉,而在鄂尔多斯地块西北和东南两侧分别形成了类似“压力影”的拉张盆地,即银川、河套与汾渭盆地。
进入第四纪(距今250万年)后,青藏高原以及各盆地周围的山脉强烈隆升,在塔里木盆地山前堆积了3000多m的西域砾岩,塔克拉玛干沙漠形成。
柴达木盆地早期为一巨大的淡水湖泊,晚期湖面减小变咸。
在准噶尔盆地,早期的艾比湖和玛纳斯湖为淡水湖泊,南部山前为西域砾石,盆地中部开始出现沙漠,晚期湖泊变咸,沙漠扩大。
而在东部,气候干旱化加剧,内蒙古的戈壁和沙漠大面积形成,并在其南侧地区因风力作用堆积形成了黄土高原。
2.中新世(距今2500万~1200万年)奠定了西北现代气候基本格局——从行星风系到季风风系早第三纪,我国的干旱带呈东西向展布,具有明显行星风系的特征。
古新世(距今7000万~6000万年)时期,我国南方属于炎热的干燥环境,东南与太平洋相接,西南与古地中海相连,东北地区为冷湿环境,整个干旱区在我国呈东西向展布的纬向干旱带,具有明显行星风系的特征。
始新世(距今6000万~4000万年)时期南方地区高温干旱带向北移动了约10个纬度左右,由南方干旱带变成以华中—华北南部到青海—塔里木为中心的东西向中部干旱带,宽约15~17个纬度,仍具有明显行星风系的特征。
渐新世时期干旱带北界没有大变化,而南界向北移动了约5~8个纬度,由中部干旱带变成了北方干旱带,范围大幅度减小,宽仅约7个纬度。
这时,华南沿海地区降水较多,可能反映东南季风开始出现,但影响范围有限。
中新世时期,干旱带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改过去的纬向展布,出现了东西分异。
干旱区分布在昆仑山以北、太行山以西地区,干旱区内部存在东湿西干的过渡变化特征,并一直保持至今。
距今2200万年时,西北地区已经开始出现大范围的干旱化,为粉尘堆积提供了基本的物质来源,堆集形成了大量陆相风尘沉积——晚第三纪红土,显示季风系统已经出现。
中新世晚期至上新世早期干旱带缩小,向西后退,大致被限制在祁连山以西;我国大部地区气候湿润,森林、草原广布,青藏高原开始加速抬升,印度季风和东南季风都有加强之势。
上新世时期干旱区向东扩大,出现了强大的冬季风。
干旱化向东扩张,我国东部地区森林广袤,气候适宜。
青藏高原快速抬升,加速了青藏高原内部与周边地区的环境分异,形成了西南季风、东南季风和北方的冬季风。
冬夏季风由此成为影响我国东部地区环境格局的主要因素。
(二)第四纪距今250万年)气候演化以周期性变化和干旱化加强为特征自距今2200万年的中新世,西北地区开始出现大范围的干旱化,西北干旱化一直延伸到第四纪。
第四纪以来气候变化最显著的特点是周期性、不稳定性和干旱化加剧。
各种地质记录表明第四纪以来存在着数十次较大的气候冷暖、干湿变化,构成了冰期与间冰期旋回。
西北地区第四纪气候演化与全球气候变化相似,除明显的周期性演化外,同时还存在周期的转型特点。
第四纪以来有三个不同的气候期,不同的气候期里气候变化的主导周期有所不同,整个第四纪时期以距今40万年、10万年和2万年的周期最为明显。
黄土地层记录了两次气候转型事件,一次在160万年前后,气候由多种周期叠加转变成4.1万年为主导周期,第二次转型发生在80万~60万年前后,气候主导周期由4.1万年变为10万年。
两次转型都伴随着冬季风的加强,60万年以后气候变化与北方沙漠的扩张同步。
自第四纪以来,西北地区的干旱化逐步加强,在距今260万年、110万年和60万年分别有三次干旱化加剧事件。
因此西北地区总的气候特点就是在干冷—暖湿波动中干旱化增强。
(三)全新世距今1万年以来气候演化特征①西北地区气候波动与全球气候变化具有一致性,但也存在区域性特征。
②适宜期:距今8000年左右直到距今4000年左右结束的全新世适宜期,是全新世气候最为温湿的时期,植被带北移和西移,气候以暖湿为主,但仍有波动。
③气候演化的周期性:以温度波动的周期性更明显,大致1500年的准周期与世界其他地区的相似。
④不稳定性:整个全新世时期存在着气候不稳定性,出现了多次气候波动,如距今5000和4000年多次出现气候恶化事件,并造成了我国西北地区人类文明的相应变化。
⑤干旱化加强的趋势性在千年尺度上,距今4000年以后气温、降水都在持续减少,环境逐步恶化。
2000年后气候还有一定波动,虽然已无法与全新世适宜期相比,但比末次盛冰期好。
在百年—十年尺度上,目前正处于气温上升时期,并且已基本到达了过去类似升温期能够达到的强度,但是人类活动的影响已使气温上升的幅度超过了过去自然演化中气温上升的幅度,这为预测未来的气候发展趋势增加了更大的难度和不可预测性。
⑥温湿度不同步:在宏观尺度上,我国西北地区的气候升温多与降雨增加一致,如古土壤通常是温湿环境产物,而黄土则多是在干冷环境下形成。
但是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温度和降雨的变化并不完全一致,气温和降水的变化可以不同步,多种地质记录显示气温的变化常常会超前于降水量的变化(吴乃琴,2000;姚檀栋,1995。
这种温湿度变化不同步的现象意味着在我们关心的时间里希望全球增温后给西部带来较多的降水可能是不切实际的,因为在降水增加以前增温将使西北地区的干旱化大大加剧,使生态环境更为恶化。
(四)末次盛冰期和全新世适宜期环境空间格局距今2万~1.4万年的末次盛冰期和从距今8500~4000年的全新世适宜期,代表了距今最近的最劣和最佳两种极端气候和生态环境,现代气候介于这两种极端气候类型之间,更接近于全新世适宜期,这两种端元气候是现代气候环境变化的两种可能的极端类型,可以为西北地区气候与生态环境的可能变化范围提供基本参照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历史依据。
末次盛冰期时,温度比现在低5℃~8℃,降水量总体比现在少,海岸线东移,森林带大规模南移,华北大部和东北中部地区退化为草原,沙漠多且面积大。
全新世适宜期时,温度比现在高2℃,多数地区降雨量比现在大,森林带北移,大部分沙漠后退,在贺兰山以东半干旱区的一些沙漠表面上,形成了薄层土壤和草原景观,仅塔里木和巴丹吉林地区留有一定面积的沙漠。
这两个时期的环境格局构成了近期我国北方植被端元类型的演替,反映了植被生态环境在最好与最恶劣条件下的可能变动范围,因此可为我们开展西部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基本参考依据,帮助我们在开展生态环境建设时选择合理的生态环境建设方式。
二、黄土高原地区古植被(一)古植被分布的局地性黄土高原的植被分布状况受着各种局地特征的影响和控制,并没有严格按照植被地带性分布规律分布。
归纳起来主要存在以下差异:①沟谷和塬面的差异。
沟谷和塬面的植被类型有明显的差别,全新世以来有厚层黄土分布的塬面上从来没有稳定的大面积的森林生长,自然植被类型以草原为主,但在沟谷中可以有森林(疏林)。
②基岩山地和黄土塬的差异。
黄土高原的森林主要集中在没有厚层黄土沉积的基岩山地,厚层黄土的岩土性质不同于基岩山地和东部冲积平原区,在黄土塬区不存在大面积的自然森林。
③地带性显域性和局地性(隐域性)植被的差异。
绿洲以及在沙地梁滩相间区的草甸植被、沙生植被等隐域性植被,在地质历史时期始终是存在的,但不反映地带性植被的特点。
④实际植被、潜在植被和原生植被的差异。
根据气候条件划分的潜在自然植被与实际植被分布有一定的差异,而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原生植被和潜在植被、实际植被之间存在差异,气候适宜期的原生植被状况应该是目前生态恢复所能达到的最理想状况。
⑤人工成林和自然森林演替之间的差异。
人工树林树种单一,不能自然下种和自然演替,缺少生物多样性,易遭病虫害,生长5~10年后,当土壤干层出现,树林就会退化,与自然生长的森林可演替性有很大的区别。
⑥阴坡和阳坡的差异。
北方地区阳坡和阴坡的湿度有明显差异,因此往往阴坡有良好的森林分布,而阳坡则没有。
⑦地下水埋深的差异:一些地区的植被群落更多的受到地形及地下水的控制,地下水位的波动会造成植被类型的变化。
因此了解不同空间、时间尺度上的自然植被特点与水热条件的关系,分析不同气候、地形母质条件下实际植被、潜在植被和原生植被的差别,弄清黄土区不同地貌单元自然植被演化和人类活动的关系,是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最关键的科学和实践问题。
(二)古植被与气候对应关系研究表明全新世时期黄土塬面上植被的空间变化明显,从东南部黄土高原南部水热条件最好的渭南地区的草原——疏林草原短期落叶阔叶林,向西北到宝鸡为典型草原,兰州则为荒漠草原,总体植被类型以草原为主,并从东向西呈现与降水减少一致的趋势,显示出在厚层的黄土高原塬面上,要发育稳定的森林植被,年降水量需要比目前我们理解的水热平衡模型所对应的森林植被所需要的降水量要高得多。
三、人类文化与自然环境几千年来,自然环境的变化一直左右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人类的活动也随着人类生产力的发展对自然环境产生着越来越强的影响,尤其是工业化革命以后,这种反馈的强度和规模空前加大。
(一)极端气候事件对我国北方地区人类文化的影响全新世以来气候出现过多次的冷暖、干湿波动,其中以距今4000年的降温最明显,这次气候事件在我国和世界各地都有表现,是一次全球性的气候降温事件,在我国以温度降低、降水减少、气候带南移、北方地区气候恶化为特点,对古代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①人群迁移,文化格局变动,原农业文化区出现小范围“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