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转运主动转运特点(上课用)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二-药物转运及转运体PPT课件
![二-药物转运及转运体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ea9ef2c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48.png)
药物转运体
药物靶点
药物代谢动力学
药物效应动力学
药物效应和毒性个体差异
循环系统
OATP1B1 OATP1B3 OATP2B1
OCT1 OAT2 MRP1
MRP3
M-4R/5P
MDR1
CYPs
MDR3
BCRP
BSEP
MDR3
肝脏细胞
小肠细胞
OATP2B1
CYPs
MDR1 BCRP
MRP1 MRP3
MRP2
是药物以载体及需要能量的跨膜运动,不依赖于膜两侧药物的浓 度差,药物可以从低浓度的一侧向高浓度的一侧跨膜转运。
载体对药物有特异的选择性,且转运能力有饱和性。
1)原发性主动转运(primary active transport)
2)继发性主动转运(secondary active transport)
A A A A BL A BL A
BL, A
U H H H, Si, Mo U H, Si, K H, CH K U U
BL: 细胞基底膜; A: 细胞顶侧; H:肝细胞;B:脑;;K:肾;U:广泛分布(肝、 胎盘、心肺、肾、脾、小肠);He:心;M:肌肉;CH:胆管上皮细胞;Mo:单 核细胞
1、 ABCB1
简单扩散的条件:脂溶性、解离度、浓度差。 绝大多数药物为弱酸性或弱碱性,均有解离型与非解离型,
后者脂溶性高。
弱酸或弱碱药物的解离
Handerson-Hasselbalch公式
以弱酸药物为例
HA
Ka
H+ + A-
pKa = pH
log
[H+] [A-]
Ka =
[HA]
浙科版(2019)必修一 3-3物质通过多种方式出入细胞(上课) 课件(66张)
![浙科版(2019)必修一 3-3物质通过多种方式出入细胞(上课) 课件(66张)](https://img.taocdn.com/s3/m/5bcae190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78.png)
• (4)比较未知浓度溶液的浓度大小
• 同一植物的相同成熟细胞+未知浓度的溶液―镜――检―→ 镜检记录刚刚发
生质壁分离所需时间―→比较所用时间长短―→判断溶液浓度的大小(时间 越短,未知溶液的浓度越大)。
• (5)验证原生质层和细胞壁伸缩性大小
• 成熟植物细胞+蔗糖溶液―镜――检―→发生质壁分离―→ 细胞壁伸缩性小于
葡萄糖从血液 进入红细胞
消耗
不需要
需要
消耗
Na+ 、K+、Ca2+
等离子;以及其他 小分子小肠吸收葡 萄糖、氨基酸、核
大分子或颗 粒性物质
苷酸...
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比较
• (1)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进出细胞,只能通过胞 吞或胞吐方式进行,不能通过扩散、易化扩散或 主动转运方式进行。胞吞、胞吐过程均不需要载 体蛋白,但消耗ATP。 • (2)如果进行跨膜转运的物质是小分子物质或离 子,则通过扩散、易化扩散或主动转运方式进行。
胞吞和胞吐
进出细胞的物质并不一定都通过跨膜转运来实现。 大分子、颗粒性的物质进出细胞要依靠胞吞和胞吐。
胞吞胞吐的物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 可以是大分子也可以是小分子!
对象:主要大分子物质和颗粒性物质(固体或液体) 特点: 消耗能量 不需要载体蛋白 有选择性 方向: 胞吞为细胞外到细胞内
胞吐为细胞内到细胞外
2. 理解植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的原理。
•2.实验原理
1. 原生质层的伸缩性比细胞壁伸缩性大。
2. 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质壁 收缩,进而质壁分离。
3. 当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渗透吸水, 使质壁分离复原。
实验步骤
•教材实验:0.3g/ml蔗糖溶液
• 同一植物的相同成熟细胞+未知浓度的溶液―镜――检―→ 镜检记录刚刚发
生质壁分离所需时间―→比较所用时间长短―→判断溶液浓度的大小(时间 越短,未知溶液的浓度越大)。
• (5)验证原生质层和细胞壁伸缩性大小
• 成熟植物细胞+蔗糖溶液―镜――检―→发生质壁分离―→ 细胞壁伸缩性小于
葡萄糖从血液 进入红细胞
消耗
不需要
需要
消耗
Na+ 、K+、Ca2+
等离子;以及其他 小分子小肠吸收葡 萄糖、氨基酸、核
大分子或颗 粒性物质
苷酸...
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比较
• (1)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进出细胞,只能通过胞 吞或胞吐方式进行,不能通过扩散、易化扩散或 主动转运方式进行。胞吞、胞吐过程均不需要载 体蛋白,但消耗ATP。 • (2)如果进行跨膜转运的物质是小分子物质或离 子,则通过扩散、易化扩散或主动转运方式进行。
胞吞和胞吐
进出细胞的物质并不一定都通过跨膜转运来实现。 大分子、颗粒性的物质进出细胞要依靠胞吞和胞吐。
胞吞胞吐的物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 可以是大分子也可以是小分子!
对象:主要大分子物质和颗粒性物质(固体或液体) 特点: 消耗能量 不需要载体蛋白 有选择性 方向: 胞吞为细胞外到细胞内
胞吐为细胞内到细胞外
2. 理解植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的原理。
•2.实验原理
1. 原生质层的伸缩性比细胞壁伸缩性大。
2. 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质壁 收缩,进而质壁分离。
3. 当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渗透吸水, 使质壁分离复原。
实验步骤
•教材实验:0.3g/ml蔗糖溶液
高中生物必修一4.1被动运输(34张PPT)
![高中生物必修一4.1被动运输(3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af1b056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2c.png)
总结质壁分离可以说明以下问题:(1)判断细胞的死活;(2)测定细胞液的浓度范围;(3)比较不同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4)比较未知溶液浓度的大小;(5)验证原生质层和细胞壁伸缩性的大小。
细胞液浓度范围=未发生质壁分离和刚刚发生质 壁分离的外界溶液的浓度范围。
(2)测定细胞液的浓度范围
(1)判断细胞的死活;
相当于
浓度差
β、绡缴腾熔镰的浓度低射有梅物胞透邃给胸膜吸2水进玻向——顺相对含量的梯度进出动物细胞的像 酸 架 馨料₂ 中
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质浓度细胞吸水膨胀
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质浓度细脆失水被缩
外界溶液浓度等于细胞质浓度保持原状态
低浓度溶液
高浓度溶液
生理盐水
换成植物细胞后现象是否也一样?
浓度越高越吸水,反之失水。 “水往高处流”
(水分进出是顺相对浓度梯度的)
如果将装置中的 漏斗换成动物细 胞会发生什么现 象?
提出问题:细胞膜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吗?
清水细胞内溶液细胞膜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红细胞的细胞膜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其他动物细胞的吸水或失水与红细胞相似
细胞质外界溶液细胞膜
蔗糖溶液清水半透膜
变 小
原 生 质 层脱 离细胞壁
基本不 变
清 水
逐渐恢复原来大小
原 生 质 层恢 复原来位置
基 本不 变
验 论比? 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
思 考 1、你知道这里的“质”与“壁”分别指什么吗?“质”指原生质层,“壁”指细胞壁2、 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 是什么?外在因素: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内在因素: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 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开,从而发生质 壁分离。3、 在质壁分离及复原的过程中,细胞液浓度的变化趋势如何? 质壁分离 细胞液浓度变大复原——细胞液浓度变小
细胞液浓度范围=未发生质壁分离和刚刚发生质 壁分离的外界溶液的浓度范围。
(2)测定细胞液的浓度范围
(1)判断细胞的死活;
相当于
浓度差
β、绡缴腾熔镰的浓度低射有梅物胞透邃给胸膜吸2水进玻向——顺相对含量的梯度进出动物细胞的像 酸 架 馨料₂ 中
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质浓度细胞吸水膨胀
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质浓度细脆失水被缩
外界溶液浓度等于细胞质浓度保持原状态
低浓度溶液
高浓度溶液
生理盐水
换成植物细胞后现象是否也一样?
浓度越高越吸水,反之失水。 “水往高处流”
(水分进出是顺相对浓度梯度的)
如果将装置中的 漏斗换成动物细 胞会发生什么现 象?
提出问题:细胞膜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吗?
清水细胞内溶液细胞膜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红细胞的细胞膜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其他动物细胞的吸水或失水与红细胞相似
细胞质外界溶液细胞膜
蔗糖溶液清水半透膜
变 小
原 生 质 层脱 离细胞壁
基本不 变
清 水
逐渐恢复原来大小
原 生 质 层恢 复原来位置
基 本不 变
验 论比? 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
思 考 1、你知道这里的“质”与“壁”分别指什么吗?“质”指原生质层,“壁”指细胞壁2、 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 是什么?外在因素: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内在因素: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 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开,从而发生质 壁分离。3、 在质壁分离及复原的过程中,细胞液浓度的变化趋势如何? 质壁分离 细胞液浓度变大复原——细胞液浓度变小
4.1被动运输(第2课时)课件(共36张PPT) 人教版必修一
![4.1被动运输(第2课时)课件(共36张PPT) 人教版必修一](https://img.taocdn.com/s3/m/f575622c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f4.png)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提出问题 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吗? 做出假设 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设计实验 材料、观察指标 进行实验 分析结果 得出结论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材料 用具
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
① 0.3g/mL的蔗糖溶液 ② 吸水纸 引流法 ③ 清水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1
2
镜检
度的蔗糖溶液
细胞液浓度介于未发生质壁 分离和刚发生质壁分离的两 蔗糖溶液浓度之间
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拓展
3 比较不同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
不同植
物细胞
同一浓度 蔗糖溶液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镜检
发生质壁分离所需时间越短, 细胞液浓度越小,反之则细胞 液浓度越大
4 比较未知浓度溶液的浓度大小
同一植物的 相同成熟细胞
未知 浓度的溶液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A. 参与协助扩散的转运蛋白可以是载体蛋白或通道蛋白 B. 协助扩散时,不消耗能量,载体蛋白不会发生构象改变 C. 只有图甲所示的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属于被动运输 D. 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可用图乙表示
【检测】比较生物膜和人工膜(双层磷脂)对多种物质的通透性,结果如
C 下图。据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2)B 同学采用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为材料,利用细胞质壁分 离原理进行了鉴定葡萄糖和蔗糖溶液的实验。请在图2中绘出可能的 实验结果。
小基本不变。
基本不变。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实验
结果
第二次对照
滴加蔗糖 溶液
滴加清水
质壁分离
质壁分离复原
第一次对照 自身对照是指对照组和实验组在同一研 究对象上进行,是实验前后之间的对照
《生物转运》课件
![《生物转运》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3c4e0c5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29.png)
白细胞的吞噬作用
白细胞通过吞噬作用将入侵的细菌、病毒等病原 体吞噬进细胞内,进行降解和消化。
3
激素的分泌
某些激素如胰岛素通过胞吐作用从内分泌细胞释 放到血液中,调节靶细胞的代谢活动。
05
生物转运与疾病
生物转运与药物作用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药物吸收
药物通过生物转运进入 体内,首先需要经过吸 收过程。药物的吸收速 度和程度受到多种因素 的影响,如药物的性质 、给药途径和生理因素 等。
肌肉收缩过程中,钙离子通过钙泵的转运,参与肌肉收缩的调节。
酸碱平衡调节
氢离子通过氢泵的转运,参与细胞酸碱平衡的调节,维持内环境的 稳定。
03
被动转运
被动转运的种类
简单扩散
物质顺浓度梯度跨膜转运, 不消耗能量。
促进扩散
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物质 顺浓度梯度跨膜转运,不消 耗能量。
胞饮和胞吐作用
大分子物质或团块物质通过 细胞膜的转运,需要消耗能 量。
离子梯度
主动转运利用离子梯度,通过离 子泵的转动或离子通道的开放, 实现离子的逆浓度梯度转运。
载体蛋白
主动转运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 载体蛋白能够识别和结合被转运 物质,并将其从低浓度侧向高浓 度侧转运。
主动转运的实例
神经传导
神经传导过程中,钠离子和钾离子通过钠泵和钾泵的转运,实现 电信号的传递。
肌肉收缩
药物分布
药物进入体内后,会随 着血液循环和淋巴系统 分布到各个组织和器官 。药物的分布受到多种 因素的影响,如药物的 脂溶性、组织亲和力、
血浆蛋白结合率等。
药物代谢
药物在体内经过代谢后 ,会产生代谢产物,这 些代谢产物可能具有不 同的药理作用和毒性。 药物的代谢主要发生在 肝脏,由肝药酶催化。
白细胞通过吞噬作用将入侵的细菌、病毒等病原 体吞噬进细胞内,进行降解和消化。
3
激素的分泌
某些激素如胰岛素通过胞吐作用从内分泌细胞释 放到血液中,调节靶细胞的代谢活动。
05
生物转运与疾病
生物转运与药物作用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药物吸收
药物通过生物转运进入 体内,首先需要经过吸 收过程。药物的吸收速 度和程度受到多种因素 的影响,如药物的性质 、给药途径和生理因素 等。
肌肉收缩过程中,钙离子通过钙泵的转运,参与肌肉收缩的调节。
酸碱平衡调节
氢离子通过氢泵的转运,参与细胞酸碱平衡的调节,维持内环境的 稳定。
03
被动转运
被动转运的种类
简单扩散
物质顺浓度梯度跨膜转运, 不消耗能量。
促进扩散
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物质 顺浓度梯度跨膜转运,不消 耗能量。
胞饮和胞吐作用
大分子物质或团块物质通过 细胞膜的转运,需要消耗能 量。
离子梯度
主动转运利用离子梯度,通过离 子泵的转动或离子通道的开放, 实现离子的逆浓度梯度转运。
载体蛋白
主动转运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 载体蛋白能够识别和结合被转运 物质,并将其从低浓度侧向高浓 度侧转运。
主动转运的实例
神经传导
神经传导过程中,钠离子和钾离子通过钠泵和钾泵的转运,实现 电信号的传递。
肌肉收缩
药物分布
药物进入体内后,会随 着血液循环和淋巴系统 分布到各个组织和器官 。药物的分布受到多种 因素的影响,如药物的 脂溶性、组织亲和力、
血浆蛋白结合率等。
药物代谢
药物在体内经过代谢后 ,会产生代谢产物,这 些代谢产物可能具有不 同的药理作用和毒性。 药物的代谢主要发生在 肝脏,由肝药酶催化。
4.1被动运输课件(共31张PPT)
![4.1被动运输课件(共3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48100bf581b6bd97e19ea27.png)
自由扩散 被动运输
协助扩散
四、自由扩散、协助扩散
转运蛋白
、1、
被
动
运 输
自由 扩散
协助 扩散
例:乙醇、甘油、 苯、性激素、
气(O2、 CO2)、水
载体蛋白:葡萄糖进红细胞 (需要与载体结合)
通道蛋白:水和某些离子 (无需与通道蛋白结合)
(需要转运蛋白) 具有专一性
顺浓度梯度:(高 2、被动运输特点:
4、新鲜鱼、肉用盐渍(后)不易变质,其作用是( ) A、食盐有杀菌作用 B、浓盐水中含水少,细菌无法生存
√ C、由于渗透作用使细菌失水死亡
D、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发生分离 5、下图是某植物相邻的三个细胞,其细胞液的浓度
依次是a﹥b﹥c,正确表示它们之间水分子渗透
方向的是( )
√
主要取决于红细胞内外浓度的差值。一般情况下, 浓度差越大吸水或失水较多。
4、临床输液为什么用生理盐水? 生理盐水浓度与血浆浓度基本一致,可以维持血 细胞正常形态。
4.1被动运输课件(共31张PPT)
4.1被动运输课件(共31张PPT)
生活现象
1、连续磕带盐的瓜子时,你的口腔和唇的黏膜
有什么感觉呢?
不消耗能量
低)
3、影响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运输速率的因素 浓度差 浓度差 转运蛋白的数量
思考1:水分子是通过被动运输进 出细胞的,但是主要是通过被动运 输的什么方式呢?(p67页第二段 )
思考2:物质运输的速率与什么有 关?(p67页第三段)
巩固练习
1、如果植物细胞膜由选择透过性膜变成了全透性
膜,则该细胞可能已经( )
1、原因: 外因: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
内因: 原生质层伸缩性大于细胞壁伸缩性
协助扩散
四、自由扩散、协助扩散
转运蛋白
、1、
被
动
运 输
自由 扩散
协助 扩散
例:乙醇、甘油、 苯、性激素、
气(O2、 CO2)、水
载体蛋白:葡萄糖进红细胞 (需要与载体结合)
通道蛋白:水和某些离子 (无需与通道蛋白结合)
(需要转运蛋白) 具有专一性
顺浓度梯度:(高 2、被动运输特点:
4、新鲜鱼、肉用盐渍(后)不易变质,其作用是( ) A、食盐有杀菌作用 B、浓盐水中含水少,细菌无法生存
√ C、由于渗透作用使细菌失水死亡
D、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发生分离 5、下图是某植物相邻的三个细胞,其细胞液的浓度
依次是a﹥b﹥c,正确表示它们之间水分子渗透
方向的是( )
√
主要取决于红细胞内外浓度的差值。一般情况下, 浓度差越大吸水或失水较多。
4、临床输液为什么用生理盐水? 生理盐水浓度与血浆浓度基本一致,可以维持血 细胞正常形态。
4.1被动运输课件(共31张PPT)
4.1被动运输课件(共31张PPT)
生活现象
1、连续磕带盐的瓜子时,你的口腔和唇的黏膜
有什么感觉呢?
不消耗能量
低)
3、影响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运输速率的因素 浓度差 浓度差 转运蛋白的数量
思考1:水分子是通过被动运输进 出细胞的,但是主要是通过被动运 输的什么方式呢?(p67页第二段 )
思考2:物质运输的速率与什么有 关?(p67页第三段)
巩固练习
1、如果植物细胞膜由选择透过性膜变成了全透性
膜,则该细胞可能已经( )
1、原因: 外因: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
内因: 原生质层伸缩性大于细胞壁伸缩性
生物必修课件时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
![生物必修课件时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https://img.taocdn.com/s3/m/9bbfc247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f5.png)
数据收集
准确记录实验过程中的 各项数据,包括运输速
率、物质浓度等。
数据整理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 类、归纳和整理,以便
于后续分析。
数据分析
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 进行处理和分析,如计 算平均值、标准差等。
结果解释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得 出实验结论并解释其意
义。
结果呈现方式及评价标准
01
02
03
04
结果呈现方式
两者区别与联系
区别
运输方向不同,被动运输是顺浓度梯度,主动运输是逆浓度梯度;是否需要能量 不同,被动运输不需要消耗能量,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是否需要载体不同, 被动运输中的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而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联系
都是细胞对物质的运输方式;都需要通过细胞膜上的蛋白质进行运输;都受到细 胞内外浓度差的影响。
完成气体交换。
影响因素
气体交换的速度受到温度、氧气 和二氧化碳分压、膜通透性以及
呼吸作用等因素的影响。
03 主动运输机制与 实例
原生质层主动转运机制
1 2
原生质层定义与组成
原生质层是细胞壁与细胞膜之间的一层薄膜,由 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组成。
主动转运过程
原生质层通过消耗能量,将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转 运至高浓度一侧,实现逆浓度梯度的物质运输。
细胞内外环境平衡维持中作用
被动运输
协助维持细胞内外渗透压平衡,如水分子的自由扩散。
主动运输
通过转运特定物质,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的pH值、离子浓度等关键参数的稳定。
信号传导过程中作用
被动运输
允许信号分子自由进出细胞,如激素、神经递质等。
主动运输
针对特定信号分子进行转运,以确保其在细胞内的有效浓度和分布,如某些受体介导的信号传导过程 。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三章13《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被动转运、主动转运、胞吞和胞吐》PPT课件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三章13《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被动转运、主动转运、胞吞和胞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9ad14f126fff705cc170aaa.png)
外的过程。
3.从图中看出,胞吞和胞吐都要发生膜的弯曲、折叠和融合,
这体现了生物膜的 流动性 特点。
4.胞吞和胞吐是否需要消耗代谢产生的能量呢?
答案 是。胞吞和胞吐也需要消耗能量。
第三章
细胞的代谢
特别提醒
被动转运和主动转运都是物质穿过细胞膜的分子间隙而进出细
胞;胞吞和胞吐则是通过囊泡与膜的融合出入细胞,并没有穿 过膜结构。
答案 D
细胞的代谢
第三章
被动
浓度差 浓度差 载体蛋白
载体蛋白
流动性
能量
第三章
细胞的代谢
当堂检测
运过程中 载体蛋白 都会发生形状变化。 (2)区别:主动转运 需要 能量;易化扩散 不需要 ATP提供能量。
主动转运可以从 低 浓度一侧向 高 浓度一侧转运物质;易化扩
散只能从 高 浓度一侧向 低 浓度一侧转运物质。
第三章
细胞的代谢
归纳总结
物质跨膜转运方式的图例和曲线图
第三章
细胞的代谢
活学活用
2. 如图是胡萝卜在不同的含氧情况下从硝酸钾溶液中吸收 K+和
一 被动转运
阅读教材,结合材料,分析图示两种运输规律。
第三章
细胞的代谢
1.对两种方式进行比较,完成下表 方式 转运方向
是否需要载
体蛋白 不需要 需要
是否消耗能量 不消耗 不消耗
方式1
高 浓度→ 低 浓度 高 浓度→ 低 浓度
方式2
第三章
细胞的代谢
(1)方式1中,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叫做 扩散 。
第三章
细胞的代谢
活学活用
3.如图表示细胞对大分子物质 “胞吞”和“胞吐”的过程,下 列与此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a与b均要以膜的流动性为基础才可能发生 B.a要有细胞表面识别和内部供能才可能完成 C.b在细胞分泌的同时膜成分也随之更新 D.b与a分别是细胞排泄废物和摄取养分的基本方式
3.从图中看出,胞吞和胞吐都要发生膜的弯曲、折叠和融合,
这体现了生物膜的 流动性 特点。
4.胞吞和胞吐是否需要消耗代谢产生的能量呢?
答案 是。胞吞和胞吐也需要消耗能量。
第三章
细胞的代谢
特别提醒
被动转运和主动转运都是物质穿过细胞膜的分子间隙而进出细
胞;胞吞和胞吐则是通过囊泡与膜的融合出入细胞,并没有穿 过膜结构。
答案 D
细胞的代谢
第三章
被动
浓度差 浓度差 载体蛋白
载体蛋白
流动性
能量
第三章
细胞的代谢
当堂检测
运过程中 载体蛋白 都会发生形状变化。 (2)区别:主动转运 需要 能量;易化扩散 不需要 ATP提供能量。
主动转运可以从 低 浓度一侧向 高 浓度一侧转运物质;易化扩
散只能从 高 浓度一侧向 低 浓度一侧转运物质。
第三章
细胞的代谢
归纳总结
物质跨膜转运方式的图例和曲线图
第三章
细胞的代谢
活学活用
2. 如图是胡萝卜在不同的含氧情况下从硝酸钾溶液中吸收 K+和
一 被动转运
阅读教材,结合材料,分析图示两种运输规律。
第三章
细胞的代谢
1.对两种方式进行比较,完成下表 方式 转运方向
是否需要载
体蛋白 不需要 需要
是否消耗能量 不消耗 不消耗
方式1
高 浓度→ 低 浓度 高 浓度→ 低 浓度
方式2
第三章
细胞的代谢
(1)方式1中,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叫做 扩散 。
第三章
细胞的代谢
活学活用
3.如图表示细胞对大分子物质 “胞吞”和“胞吐”的过程,下 列与此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a与b均要以膜的流动性为基础才可能发生 B.a要有细胞表面识别和内部供能才可能完成 C.b在细胞分泌的同时膜成分也随之更新 D.b与a分别是细胞排泄废物和摄取养分的基本方式
4.细胞膜的分子生物学-物质的跨膜运输 ppt课件
![4.细胞膜的分子生物学-物质的跨膜运输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8f2eab87e21af45b207a883.png)
2003年,美国科学家彼得·阿格雷和罗德里克·麦金农,分别 因对细胞膜水通道,离子通道结构和机理研究而获诺贝尔化 学奖。
三.载体蛋白介导的主动运输
主动运输(active transport)是指由载体蛋白介 导的物质逆浓度梯度(或化学梯度)的由浓度低 的一侧向浓度 高的一侧的跨膜运输方式。
主动运输的特点是:①逆浓度梯度(逆化学梯度)运输; ②需要能量(由ATP直接供能)或与释放能量的过程偶联 (协同运输);③都有载体蛋白。
功能:在肌质网内储存Ca2+调节肌细胞的收缩与
舒张
肌质网上的钙离子泵 ,肌细胞膜去极化后引起肌 质网上的钙离子通道打开,大量钙离子进入细胞 质,引起肌肉收缩之后由钙离子泵将钙离子泵回 肌质网。
(3)质子泵(H+泵) ATP直接供能
存在位置:溶酶体膜上 作用方式:从胞质中主动将H+输入溶酶
共运输
对向运输
主动运输与被动运输的比较
1、运输方向 2、跨膜动力 3、能量消耗
第二节 大分子物质的囊泡转运——胞吞 和胞吐
囊泡以出芽方式从细胞的一种内膜细胞器脱离后又 与另一内膜细胞器发生融合,这一转运过程称为 囊泡转运。 根据物质的运输方向:胞吞作用(endocytosis) 胞吐作用(exocytosis)
共同特点:双向、特异、有序、化学修饰
㈠ 胞吞作用的两种形式:
胞吞作用消耗能量,属于细胞膜的主动运输 吞噬(phagocytosis) 由专门的吞噬细胞完成,大的颗粒,直径>250nm, 最终到达溶酶体被降解。 吞饮(pinocytosis) 摄入液体和小溶质分子进行消化,直径<150nm。
吞噬过程 吞饮过程
道(电位门通道、配体门通道、环核苷酸门通道、机械门通道)。
4.1 被动运输课件(共71张PPT)-(2024)高一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
![4.1 被动运输课件(共71张PPT)-(2024)高一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9cbdb9b3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ca.png)
不同。渗透作用达到 平衡时,水分子通过半透 膜的双向扩散速率相等, 漏斗内蔗糖溶液的浓度仍 高于烧杯中清水的浓度。
蔗糖溶液 清水
问题探讨
4.如果用一层纱布代替玻璃纸,还会出现原来的现象吗?
不会,纱布不是半透膜,孔隙大,可溶于水的物质都能够 自由通过,因此水分子和蔗糖分子都能通过。
5.如果烧杯中不是清水,而是同样浓度的蔗糖溶液,结果会怎样?
☞渗透作用是扩散作用的一种特殊形式
指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_半__透__膜__的扩散,称为渗透作用。
(2)原理 水由相对含量高的地方向相对含量低的地方扩散。
溶液A浓度 > 溶液B浓度 ⇒A中水分子含量 < B中水分子含量
⥂ ➢ 水分子从B A移动
3.渗透作用 (3)发生条件
渗透作用所指的溶液浓度为 物质的量浓度而非质量浓度。
1
水进出细胞的原理
问题探讨
在一个长颈漏斗的漏斗口外密封上一层玻璃纸,往漏斗内注入 蔗糖溶液,然后将漏斗浸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使漏斗管内外的液 面高度相等。过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如右图所示现象。
玻璃纸(又叫赛璐玢)是一种半透膜,水分子可以自由透过它, 而蔗糖分子则不能。
1.漏斗管内的液面为什么会升高?
问题探讨
2.如果漏斗管足够长,管内的液面会无限升高吗?
蔗糖溶液 清水
蔗糖溶液对清水的渗透压(F1) 水柱产生的静水压(F2)
随着液面上升,水柱产生的静水压F2逐渐增大,当F2=F1时, 该渗透系统(即该装置)达到渗透平衡,此时半透膜两侧水分子
交换速率相等,液面不再升高。
问题探讨 3.渗透装置中,当漏斗内溶液不再上升时,半透膜两侧的溶液浓度相同吗?
1 水进出细胞的原理
被动运输说课ppt课件
![被动运输说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6f3d59c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68.png)
细胞信号转导
激素信号转导
细胞通过被动运输的方式感知外 界激素信号,并将信号转导到细 胞内,触发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 ,调节细胞的生理功能。
神经信号转导
神经元通过被动运输的方式传递 神经冲动,将电信号转化为化学 信号,实现神经信息的传递。
细胞膜通透性的调节
通道蛋白调节
细胞膜上存在多种通道蛋白,控制着 不同物质的跨膜转运,调节细胞膜的 通透性。
被动运输的意义
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稳态
通过被动运输,细胞可以调节和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保持生命 活动的正常进行。
保障营养物质吸收
许多营养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等都是通过被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细 胞的,这对于维持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
维持电位差
被动运输在维持细胞内外电位差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使得细胞 能够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
细胞内外环境调节
细胞内外环境的理化性质,如pH、渗 透压、温度等,也会影响细胞膜的通 透性,进而影响物质的跨膜转运。
05
被动运输的实例分析
Na⁺通道与神经传导
总结词
Na⁺离子在神经细胞间的传递是被动运输的一种重要形式,对于神经传导具有关键作用。
详细描述
Na⁺离子在神经细胞内外的浓度差,是神经冲动传导的基础。当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Na⁺离子从细胞外进入细 胞内,引起膜两侧的电位变化,产生动作电位,从而完成神经冲动的传导。这种Na⁺离子的被动运输,对于神经 信号的传递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挑战
面对新的科学问题和挑战,需要不断改进研究方法和手段,以取得突破性进展 。
在医学与生物工程中的应用前景
医学领域:被动运输在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药物输送、基因治疗等。
生物工程领域:被动运输可用于构建人工器官、改善生物材料性能等方面,为生物工程领域 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二章第三节第2课时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课件苏教版必修1ppt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二章第三节第2课时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课件苏教版必修1ppt](https://img.taocdn.com/s3/m/aa9e73b22e3f5727a4e962a3.png)
预习反馈 1.判断。 (1)水分子和脂质分子都可以通过简单扩散进入细胞。( √ ) (2)简单扩散和协助扩散都不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 × ) (3)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协助扩散的速率与膜两侧的浓度差成正比。( √ ) (4)同种物质在不同情况下的运输方式可能不同。( √ ) (5)葡萄糖进入不同细胞的运输方式不一定相同。( √ ) (6)物质进出细胞时消耗能量的转运方式一定是主动运输。( × )
3.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O2通过简单扩散进出细胞 B.水稻根毛细胞吸收Mg2+需要消耗能量 C.胰岛素的分泌过程属于主动运输 D.葡萄糖进入人红细胞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但不消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 答案 C 解析 O2、CO2等气体分子通过简单扩散进出细胞,A项正确;水稻根毛细胞 吸收Mg2+为主动运输,消耗能量,B项正确;胰岛素为大分子蛋白质,分泌过 程为胞吐,C项错误;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为协助扩散,D 项正确。
2.将洋葱表皮细胞放置在不同浓度的物质M溶液中,并测定洋葱表皮细胞 吸收M的速率,结果如下图所示。对结果的解释最合理的是( ) A.细胞吸收M的方式为简单扩散 B.细胞吸收M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C.细胞吸收M需通道蛋白或载体蛋白的参与 D.细胞吸收M所需能量供应不足
答案 C 解析 从柱形图分析,物质M溶液的浓度不影响洋葱表皮细胞吸收M的速率, 说明细胞对M的吸收方式不是简单扩散;通入空气也不影响洋葱表皮细胞 吸收M的速率,说明细胞对M的吸收与能量无关,不是主动运输;综上所述, 能够影响洋葱表皮细胞吸收M的因素是通道蛋白或载体蛋白。
课堂篇 探究学习
探究点一 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
下图表示细胞质膜结构示意图及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图中字母表示物质 进出细胞的方式,序号表示相关物质或结构,请据图讨论解决下列问题。
生物《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课件(新人教必修)ppt文档
![生物《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课件(新人教必修)ppt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13bc77ff0722192e4436f681.png)
胞吐:细胞需 要外排的大分 子,先在细胞 内形成囊泡, 囊泡移动到细 胞膜处,与细 胞膜融合,将 大分子排除细 胞。
1.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 能量,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的免 疫球蛋白和半乳糖,两种物质被 吸收到血液中的方式分别是 (B ) A.主动运输、主动运输 B.胞吞、主动运输 C.主动运输、胞吞
5.海带细胞内的碘离子浓度远高于
海水中的碘离子浓度,但海带细胞
仍可以从海水中吸收碘离子。其吸
收方式是( B )
A.自由扩散
B.主动运输
C.协助扩散
D.内吞作用
第三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熟练掌握被动运输和主动 运输的特点及异同。
2.理解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 的特点,进行图表数据的 解读。
运输方向:高浓度 低浓度 特点:不需要载体,不需要
能量 实 氧气、二氧化碳、氮气、 例: 水、甘油、乙醇等
②协助扩散: 定义: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
的扩散, 叫做协助扩散。
运输方向:高浓度 低浓度
特点:需膜上载体蛋白 的协助, 不需要能量
载பைடு நூலகம்蛋白
实例: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思考回答: 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有何异同?
☆思考:主动运输对生 物体有体有何意义?
保证活细胞了能够按照生命 活动的需要,主动选择吸收 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排出代 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
2、比较分析
自
由 扩
高→低
否
散
协
助 扩
高→低
需要
散
否 水、O2、CO2、甘油、 脂肪酸、苯、乙醇等
否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K+、Na+等无机盐的离
被动运输(教学)高中生物学必修一(31张PPT)
![被动运输(教学)高中生物学必修一(3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aaa588b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1f.png)
质壁分离
溶质能透过半
类溶液
后自动复原 透膜 (如
6 农业生产中的水肥管理
KNO₃ 溶液)
⑦ 生活中杀菌、防腐、腌制食品
下图表示以洋葱表皮为材料及清水、0.3 g/ mL蔗糖溶液、0.5 g/mL蔗糖溶 液 、0.3 g/mL 尿素溶液进行相关实验(时间1表示开始用四种溶液分别处 理洋葱表皮;时间2表示开始用清水处理洋葱表皮),测得该细胞原生质 体体积变化,图中代表尿素溶液处理结果的是( ) B
A.a
B.b
C.c
D.d
原生质体体积
a
b
Cd
2实验时间
2024 课件
下课!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
时 间 : 2 0 24 年9 月 1日
蔗糖溶液
半透膜
10%
葡萄糖 溶液
液面稳定后,将右侧液面高出部分吸走
右侧液面继续升高并达到新的平衡
10%
蔗糖溶液
加蔗糖酶
半透膜
蔗糖被水解为两分子单糖,导致左侧浓度升高, 水分子由10%的葡萄糖溶液→ 10%的蔗糖溶液较 多,则左侧液面升高,最终高于右侧
渗透装置的变式分析 溶质能通过半透膜的渗透装置
① S1的物质的量浓度大于S2的物质的量浓度
S1液面升高
S1中的溶质透过半透膜进入S2 S2液面升高,最终高于S1
② S1的物质的量浓度小于S2的物质的量浓度 S1和S2是两种不同的溶质 S1液面始终低于S2液面 且只有水和S1能透过半透膜
渗透装置的变式分析
2、溶质能通过半透膜的渗透装置
①
由于半透膜两侧存在浓度差,由S2→S1 的水分子数多于S1→S2 的。导致S1液 面上升。
4、当液面上升到一定高度,不再升高的原因是什么? 半透膜两侧溶液浓度是否相等?
被动运输3.ppt
![被动运输3.ppt](https://img.taocdn.com/s3/m/eb4a4943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2b.png)
大分子进入细胞的方式叫胞吞
大分子排出细胞的方式叫胞吐
想一想?
• 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靠的是细胞膜 具有选择透过性这一功能特性。那 么胞吞胞吐靠的又是细胞膜的什么 特点呢?
• 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胞吐和胞吞作用需要消耗能量
继续探究:
(1)自由扩散:
(2)协助扩散:
O2 跨红细胞膜时的运输速率: 葡萄糖跨红细胞膜时运输速率:
浓度差
1.5 3 4.5 6 7.5 9
(mmol/L)
浓度差
1.5 3 4.5 6 7.5 9
(mmol/L)
速率 8 16 24 32 40 48
速率 8 16 24 32 32 32
物质运输速度
物质运输速度
物质运输速度
物质运输速度
浓度浓差度差
结浓论 度:差物成质_正__的_比_运__输_ 速关度系与,物自质由 扩散过程只受_浓___度___影响
质壁分离后无法复原
3、如果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后不能复原, 原因可能有哪些?
质壁分离时间过长或者外界浓度过高导致 细胞过度失水死亡,不能质壁分离复原
4、动物细胞在高浓度会发生渗透作用吗? 会发生质壁分离吗?
不发生质壁分离但可以发生渗透作用
自由扩散: 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 进出细胞。
协助扩散:
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 体蛋白的扩散。
动力:物质的浓度差
• 细胞通过被动运输吸收物质时,都 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物质只能是顺 浓度梯度进行运输。而一般情况下, 植物根系所处的土壤溶液中,植物 需要的很多矿质元素离子的浓度总 是低于细胞液的浓度。我们来看看 下面的一些例子。
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观察结果:
质壁分离
质壁分离复原
大分子排出细胞的方式叫胞吐
想一想?
• 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靠的是细胞膜 具有选择透过性这一功能特性。那 么胞吞胞吐靠的又是细胞膜的什么 特点呢?
• 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胞吐和胞吞作用需要消耗能量
继续探究:
(1)自由扩散:
(2)协助扩散:
O2 跨红细胞膜时的运输速率: 葡萄糖跨红细胞膜时运输速率:
浓度差
1.5 3 4.5 6 7.5 9
(mmol/L)
浓度差
1.5 3 4.5 6 7.5 9
(mmol/L)
速率 8 16 24 32 40 48
速率 8 16 24 32 32 32
物质运输速度
物质运输速度
物质运输速度
物质运输速度
浓度浓差度差
结浓论 度:差物成质_正__的_比_运__输_ 速关度系与,物自质由 扩散过程只受_浓___度___影响
质壁分离后无法复原
3、如果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后不能复原, 原因可能有哪些?
质壁分离时间过长或者外界浓度过高导致 细胞过度失水死亡,不能质壁分离复原
4、动物细胞在高浓度会发生渗透作用吗? 会发生质壁分离吗?
不发生质壁分离但可以发生渗透作用
自由扩散: 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 进出细胞。
协助扩散:
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 体蛋白的扩散。
动力:物质的浓度差
• 细胞通过被动运输吸收物质时,都 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物质只能是顺 浓度梯度进行运输。而一般情况下, 植物根系所处的土壤溶液中,植物 需要的很多矿质元素离子的浓度总 是低于细胞液的浓度。我们来看看 下面的一些例子。
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观察结果:
质壁分离
质壁分离复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人体组织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甘油的量主要取决于
(A)
A.组织液中甘油的浓度 B.细胞膜上甘油载体的数量 C.细胞的呼吸作用强度 D.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
8
3.海带细胞中碘的浓度比海水中碘的浓度高很多倍,
但仍然能吸收碘,原因是 (
)C
A.海带细胞能够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吸收碘
B.海带细胞膜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吸收碘
C.海带细胞膜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碘
D.海带细胞不断消耗碘元素,细胞内碘浓度不断降低
9
4.小肠上皮细胞含有大量的线粒体,与这一结构
特征相适应的细胞膜功能是( D )。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渗透作用 D.主动运输
5.下列哪种物质分子不能以跨膜运输的方式进入
细胞( D )。
A.水分子和脂质分子 C.小分子或离子
13
2019/10/30
14
C B
B
C
A 图A
浓浓度度差差
A 图B
能氧量气%
(1)心肌细胞吸收氧气和K+的方式依次为 __自__由_扩_图_散_A_和和__图主__B动__运__输_。
(2)图B中出现BC平区的主要原因是
细__胞__膜_上__的__载_体__数__量_是__有__一__定_限__度__的_,__且__已_经__达__到__饱_和__状__态__1.2
(3)若对心肌细胞施用某种毒素,结果钙离子吸收 量明显减少,而钾离子、葡萄糖等物质的吸收量不受 影响,其原因是: 这__种__毒__素__能__够__抑__制__细__胞__膜__上__的__钙_离__子__载__体__蛋__白__的__活__性__。
(4)若用呼吸抑制剂处理心肌细胞,则钙离子、钾 离子、葡萄糖等物质的吸收均受到明显影响,其原 因是__缺__乏__所__需__要__的__能__量__,__无__法__进__行__主__动__运__输______。
简单扩散
细 胞 外
细 胞 膜
细 胞 内
小分子物质
1
易化扩散
细 胞 外 细 胞 膜
细 胞 内
载体蛋白
2
主动运输
注意载体构象的变化
能量
载体蛋白
3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
4
物质跨膜运输三种方式 的比较
自由扩散 易化扩散 主动转运
方向 顺浓度梯度
顺浓度梯度
逆浓度梯度
高浓度 低浓度 高浓度 低浓度 低浓度 高浓度
能量要
需要
需要
举例 水 O2、CO2、甘 血浆中葡萄糖 油等脂溶性物质 进入红细胞
K+,NO3-进 入根毛细胞
5
6
2019/10/30
7
五、牛刀小试
1.下列跨膜运输的生理活动中,属于主动运输的是(C)。
A.酒精进入胃黏膜细胞 B.二氧化碳由静脉血进入肺泡内 C.原尿中的葡萄糖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 D.水分子进出细胞
B.小分子 D.大分子或颗粒状物质
10
6.下图为物质出入生物膜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在a-e的五种过程中,代表被动运输的是_b__、__c_、___d_。 (2)可能代表氧气运输过程的是图中编号___b____;葡萄糖 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是图中编号___a___。
11
7.下图中纵坐标表示物质通过心肌细胞 细胞膜的运输速率。请据图回答:
(A)
A.组织液中甘油的浓度 B.细胞膜上甘油载体的数量 C.细胞的呼吸作用强度 D.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
8
3.海带细胞中碘的浓度比海水中碘的浓度高很多倍,
但仍然能吸收碘,原因是 (
)C
A.海带细胞能够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吸收碘
B.海带细胞膜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吸收碘
C.海带细胞膜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碘
D.海带细胞不断消耗碘元素,细胞内碘浓度不断降低
9
4.小肠上皮细胞含有大量的线粒体,与这一结构
特征相适应的细胞膜功能是( D )。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渗透作用 D.主动运输
5.下列哪种物质分子不能以跨膜运输的方式进入
细胞( D )。
A.水分子和脂质分子 C.小分子或离子
13
2019/10/30
14
C B
B
C
A 图A
浓浓度度差差
A 图B
能氧量气%
(1)心肌细胞吸收氧气和K+的方式依次为 __自__由_扩_图_散_A_和和__图主__B动__运__输_。
(2)图B中出现BC平区的主要原因是
细__胞__膜_上__的__载_体__数__量_是__有__一__定_限__度__的_,__且__已_经__达__到__饱_和__状__态__1.2
(3)若对心肌细胞施用某种毒素,结果钙离子吸收 量明显减少,而钾离子、葡萄糖等物质的吸收量不受 影响,其原因是: 这__种__毒__素__能__够__抑__制__细__胞__膜__上__的__钙_离__子__载__体__蛋__白__的__活__性__。
(4)若用呼吸抑制剂处理心肌细胞,则钙离子、钾 离子、葡萄糖等物质的吸收均受到明显影响,其原 因是__缺__乏__所__需__要__的__能__量__,__无__法__进__行__主__动__运__输______。
简单扩散
细 胞 外
细 胞 膜
细 胞 内
小分子物质
1
易化扩散
细 胞 外 细 胞 膜
细 胞 内
载体蛋白
2
主动运输
注意载体构象的变化
能量
载体蛋白
3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
4
物质跨膜运输三种方式 的比较
自由扩散 易化扩散 主动转运
方向 顺浓度梯度
顺浓度梯度
逆浓度梯度
高浓度 低浓度 高浓度 低浓度 低浓度 高浓度
能量要
需要
需要
举例 水 O2、CO2、甘 血浆中葡萄糖 油等脂溶性物质 进入红细胞
K+,NO3-进 入根毛细胞
5
6
2019/10/30
7
五、牛刀小试
1.下列跨膜运输的生理活动中,属于主动运输的是(C)。
A.酒精进入胃黏膜细胞 B.二氧化碳由静脉血进入肺泡内 C.原尿中的葡萄糖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 D.水分子进出细胞
B.小分子 D.大分子或颗粒状物质
10
6.下图为物质出入生物膜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在a-e的五种过程中,代表被动运输的是_b__、__c_、___d_。 (2)可能代表氧气运输过程的是图中编号___b____;葡萄糖 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是图中编号___a___。
11
7.下图中纵坐标表示物质通过心肌细胞 细胞膜的运输速率。请据图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