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科学练习册答案

合集下载

初三上册科学练习册答案七篇

初三上册科学练习册答案七篇

初三上册科学练习册答案【七篇】1.1物质的变化答案1、2、3、4、5、BCBBD6.①②③④⑤7.C8.B9.铯能与氧气反应;铯不与氮气反应;铯在高温下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写出一点即可)1.2生物体的酸碱性答案1.B2.D3.A4.B、E、FE5.D6.C7.题目略(1)万寿菊胡萝卜(2)绿(3)牵牛花(1)答案略,合理即可(2)碱性对发质影响比较大的(3)而使每组头发数增加一些,这样使实验结果更加有格外说服力(其他合理答案均可,如时间方面等)1.3常见的酸(1)答案1.B2.A3.D4.题目略(1)Fe₂O₃+6HCl=2FeCl₃+3H₂O(2)Ca(OH)₂+2HCl=CaCl₂+2H₂O(3)CaCO₃+2HCl=CaCl₂+H₂O+CO₂↑Mg(OH)₂+2HCl=MgCl₂+2H₂O5.蒸馏水湿润后测pH盐酸(或HCL)6.理论上可中和的HCl为1887.9毫克7.题目略(1)无色晶体,能溶于水(2)①酸能并使石蕊试液变红②汽水中的碳酸也能使石蕊试液变红红色不消失8.(1)难溶(2)洁厕灵(3)6HR+Fe₂O₃=2FeR₃+3H₂O1.3常见的酸(2)答案1.B2.C3.A4.A(1)氧化铜或氧化铁等碱(2)Zn+H₂SO₄=ZnSO₄+H₂↑(3)H⁺6.B7.(1)1:16:32(2)10.9(3)生成的冷却剂的质量为1克8.题目略(1)不能(2)浓硫酸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升高使Ca(OH)₂析出(3)不会1.4常见的碱(1)答案1.C2.B3.C4.C5.题目略(1)物理(2)2LiOH+CO₂=Li₂CO₃+H₂O6.题目略(1)8(2)“洁厕灵”中HCl的质量分数是3.65%7.题目略(1)氢氧化钠溶液NaOH+HCl=NaCl+H₂O(2)硫酸铜溶液不变色(3)H⁺,Na⁺,Cl⁻8.题目略(1)无色酚酞试液遇到酸也溶化是不变色的(2)加入Na₂CO₃溶液,如果出现气泡,则证明氢氧化钠有多余,溶液呈酸性;铁板如果没有出现冰块则溶液呈中性(合理即可)(3)A1.4常见的碱(2)答案1.D2.B3.C4.D5.A6.题目略(1)腐蚀性放出它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发生潮解,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而变质(2)微降低7.题目略(1)试管内溶液从红色刚好变为无色(2)气球胀大(3)试管内出现浑浊8.(1);(2)化学(3)全然反应需要熟石灰2.59千克9.题目略(1)吸收空气中的氮气,排除干扰(2)C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可以通过控制水流的速度来控制空气遁入的速度;可以收集气体;防止开启外界的气体从右侧进入C装置等(答出一点即可)1.5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答案1.B2.C3.B4.C5.C6.题目略(1)不能(2)“洁厕灵”中的盐酸能与大理石频发中均反应,腐蚀大理石(3)Cl₂7.题目略(1)NaOH+HCl=NaCl+H₂O(2)氢氧化钠溶液(3)HCl、NaCl(4)红8.题目略(1)不正确(2)不会,洗衣粉和肥皂混合pH变化不大且都有去污效果(3)避免实验的偶然性,使实验的结果更直观。

九年级上科学作业本答案

九年级上科学作业本答案

九年级上科学作业本答案第一单元:物质的组成与分类第一章:物质的构成1. 物质的小颗粒答案: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原子。

2. 物质的分类答案:物质可分为纯物质和混合物。

纯物质又可分为元素和化合物。

第二章:杂质与提纯1. 杂质与纯净物答案:杂质是指物质中混杂的其他成分,而纯净物则指纯度较高的物质,不含有明显的杂质。

2. 提纯方法答案:提纯方法包括过滤、结晶、升华、沉淀与挥发等。

第二单元:分子运动与热第一章:分子的运动1. 分子的热运动答案:分子会不断进行无规则的热运动。

2. 温度与分子速率答案:温度越高,分子的平均速率越快。

第二章:热的传递1. 热的三种传递方式答案:热的传递方式包括导热、对流和辐射。

2. 热的传导答案:热的传导是指物质中热的能量通过分子间的碰撞而传递的过程。

第三单元:光的传播与成像第一章:光的传播1. 光的传播路径答案:光的传播路径可以是直线传播或反射、折射等。

2. 光的速度与介质关系答案: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速度不同。

第二章:镜子的成像1. 平面镜的成像特点答案:平面镜的成像与物体位置和观察者位置有关。

2. 凸透镜的成像答案:凸透镜成像有实像和虚像两种情况。

第四单元:气体与空气第一章:气体的性质1. 混合气体与纯气体答案:混合气体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气体混合而成,而纯气体则只有一种气体。

2. 气体的压强与状态答案:气体的压强与温度、体积和分子数有关,三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第二章:空气的组成与净化1. 空气的组成答案: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水蒸气和少量的其他气体组成。

2. 空气污染与净化答案:空气污染主要来源于废气排放和大气颗粒物等,可以通过净化设施进行处理。

第五单元:物质的变化与能量第一章:物质的变化与反应1. 物质的变化类型答案:物质的变化可以是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类型。

2. 化学反应答案:化学反应是指物质在变化中发生了原子、离子或分子间的重新组合。

第二章:化学能与能量转化1. 化学能答案:化学能是物质内部存在的一种能量形式。

科学作业本九上答案

科学作业本九上答案

科学作业本九上答案篇一:九年级上册浙教版科学作业本参考答案(2021新教材)篇二:九上科学作业本答案一份是自己打的、可以下载到手机里看的答案。

你如果要留邮箱哦、不过目前只打到了第一单元,以后也可以陆续发给你的。

九年级上册科学作业本答案第1节物质的变化1 -7 A D C BCD B8 高9 固体由蓝色变白色水珠化学加热能分解 CuSO4`5H2O--加热 CuSO4+5H2O10 观察实验颜色沉淀11 只要答案合理均可12 白色,固体,易溶于水等13 D14 加入白色的硫酸铜,若变蓝色则含有水第2节探索酸的性质(一) 1-7 A D D C B A D8 自由移动离子氢氧根9 HCI H2SO4 HNO3BACI2 CUSO4 AGNO3 CACO3 AGNO3 CACO3 FE2O310(1).玫瑰(2)红11 B12(1)阳离子都是H+H2SO4--2H++SO42-(2) 920(3) 40.82克 22.18毫升(二) 1 红 2 红无HCI+NAOH=NACI+H2O3 产生气泡 CACO3+2HCI=CACI2+H2O+CO2 燃着的木条熄灭 4逐渐消失黄6HCI+FE2O3=2FECI3+3H2O2HCI+FE=FECI2+H25(1) H2SO4+ZN=ZNSO4+H2(2) 3HCI+2ALOH3=ALCL2+H26-8 DC C9 (1)C (2)CO21096%11 (1) CU CUO CUSO4(2)2CU+O2=2CU0H2SO4+CUO=CUSO4+H2O(三) 1 挥发减少2浓硫酸水水浓硫酸酸液飞溅吸水3 干布拭去大量水冲洗4(1)与胃液中过多的盐酸反应 ALOH3+3HCL=ALCL3+3H2O (2) NA2CO3+2HCI=2NACL+H2O+CO25-8 D AC D9 (1)挥发氧化氢(2)红白 AGNO3+HCI=AGCI2+HNO310 酸根离子(1) NA+ SO42- CL- (2)①第3节探索碱的性质(一) 1-5C C DCC6 乙甲和丁红7 化学方程式略.碱能与酸反应化学方程式略8 酸性9 略10 略产生的气体使瓶内压强增大而压出了蛋11 D12 (1)略(2)氧离子氢氧根离子(二) 1-5C CC BD6 烧碱 NAOH 干燥腐蚀7 黄蓝色絮状沉淀红褐色絮状沉淀化学方程式略8略9白色浑浊,逐渐鼓起来方程式略白10(1)如果盐酸滴加过量,滴加酚酞试液也不变色(2)答案恰当均可(三) 1-6BCBCBB7 (2)玻璃棒标准比色卡酸性弱酸性(3)熟石灰8 它会与空气中的CO2反应而变质(1)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化学方程式略(2)如加入适量的石灰水火过滤化学方程式略9(1) 4千克(2)73.8元第4节几种重要的盐(一) 1-6D D AC DC7硝酸根溶液稀硝酸白色沉淀氯化银沉淀8 硫酸钾硫酸亚铁硫酸铜硝酸钡硝酸铝氯化铁氯化铜氯离子氯化钾9如用硝酸银溶液,测密度等10 右因为易风化,而NAOH固体易潮解11(1)氯化钠的熔点和沸点比亚硝酸钠高(2)亚硝酸呈碱性,而食盐呈中性亚硝酸钠能跟稀盐酸作用,而食盐却不能(3)酚酞试液红色(其他答案均可)12 略了..(二)1-8 DAA CDBD B9(1)可溶(2)如NACI, BACO3(3)略10(1)不正确碳酸钠溶液呈碱性(2)① 紫色石蕊试液② PH试纸11(1)钾(2) 87%(3)不符合第5节寻找金属变化的规律(一) 1-3D A C篇三: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作业本答案。

九年级上册科学:同步练习(含答案)

九年级上册科学:同步练习(含答案)

九年级上册科学:同步练习(含答案)(考试范围:1.4-1.5)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以下湿润的气体不能用固体氢氧化钠枯燥的是〔〕A.H2B.CO2C.CO D.O2 2.〔2021•郴州〕以下关于氢氧化钠的描画中错误的选项是〔〕A.俗名苛性钠、火碱或烧碱B.易溶于水,溶于水时吸收少量的热C.氢氧化钠固体露置在空气中易蜕变D.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普遍运用于肥皂、纺织、印染等工业3.以下实验操作中,正确的选项是〔〕4.研讨氢氧化钠性质实验中的局部实验及现象记载如下,其中现象不合理的是〔〕序号实验现象A 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外表皿上,放置一会儿固体受潮,逐渐溶解B 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C 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有氯化钠生成D 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发生蓝色沉淀5.物质X、Y之间存在如下关系:X+2NaOH==2Y+Cu(OH)2↓,那么〔〕A.X一定是Cu(NO3)2 B.X的相对分子质量比Y大C.Y中阴离子的化合价为-2 D.该反响类型为中和反响6.氢氧化钠溶液中参与一定量的稀盐酸后,以下实验能证明两者恰恰完全中和的是〔〕A.滴入过量FeCl3溶液,溶液变黄,但无沉淀生成B.滴入几滴酚酞试液,酚酞试液不变色C.测得反响后溶液中Na+与Cl-的个数比为1:1D.滴入过量AgNO3溶液和稀硝酸,观察到有白色沉淀7.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中逐渐参与碳酸钠粉末〔不思索溶液体积变化〕,直至过量。

如图横坐标表示参与碳酸钠粉末的质量,依据图像判别,纵坐标能够表示〔〕A.生成沉淀的质量B.溶液中溶剂的质量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D.溶液的pH8.〔2021•广州〕以下有关氢氧化钾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氢氧化钾固体露置在空气中易蜕变B.氢氧化钾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红C.氢氧化钾溶液与氧化铜反响生成蓝色沉淀D.2mL氢氧化钾溶液与1mL硫酸溶液恰恰完全反响9.用如下图装置〔图中夹持仪器已略去〕测定某牙膏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九年级上册科学练习含答案

九年级上册科学练习含答案

九年级上册科学练习含答案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一.选择题1. 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高粱酿酒 B.铁钉生锈 C.光合作用 D.工业制氧2. 随着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民生活用燃料由传统的、单一的木柴到各种新能源的使用,下列能源在使用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是() A.沼气 B.液化气 C.固体酒精 D.太阳能3. 下列实验属于物理变化的是()4. 化学改变了世界,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描述,正确的是()A.“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并不存在的物质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形态、形状上有所不同的物质C.“新物质”就是在组成、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有所不同的物质D.“新物质”就是在变化过程中有发光、放热现象的物质5. 能用物理变化现象解释的是()A.水壶烧水出现水垢 B.牛奶变酸 C.寒冷冬季室内窗户玻璃出现水雾D.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干燥后,墙面变硬6. 判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发生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A.火星四射 B.剧烈燃烧 C.放出大量的热量 D.生成黑色固体7. 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氧气用于医疗急救C.硫酸清除金属表面的锈D.氮气用于保护气8. 下列描述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胆矾是蓝色的固体 B.硫在点燃条件下能燃烧C.玻璃破碎 D.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后变浑浊9. 下列物质中,为白色固体的是() A.木炭 B.氧化铜 C.氯酸钾 D.二氧化锰10. 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A.用铜丝制电线 B.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C.常用氦气填充气球 D.选用碳素墨水填写毕业登记表11. 下表中,对陈述Ⅰ、Ⅱ的正确性及其有无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选项陈述Ⅰ陈述Ⅱ判断A二氧化碳用于灭火二氧化碳没有毒性Ⅰ对;Ⅱ对;有B 热水瓶内水垢的主要成分是CaCl2可用食醋清洗热水瓶内水垢Ⅰ对;Ⅱ对;有C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石灰常用作食品干燥剂Ⅰ对;Ⅱ对;有D氯化钠是重要的调味品用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Ⅰ对;Ⅱ对;有12. 根据你对化学的了解,你认为下列我国古代的发明和成就中属于运用化学工艺制造的是()①青铜器②指南针③火药④活字印刷⑤造纸⑥瓷器.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⑤⑥ D.③④⑤⑥13. 第29届奥运会将于2008年8月8日在我国首都北京开幕,届时可能会用到大型遥控飞艇作为宣传工具以渲染活动气氛.为了飞艇在空中飞行安全而有效,根据下表中气体的性质,最适合填充飞艇的气体是()几种气体物质的密度(0℃、1标准大气压)及可燃性气体氢气氦气氮气空气氧气性质密度/kg?m-30.O90.18 1.25 1.29 1.43可燃性可燃不可燃不可燃不可燃不可燃A.氢气B.氮气C.氦气D.氧气14. 下列物质的颜色状态描述不正确的是()A.氧化镁--白色粉末 B.氧化铜--绿色粉末 C.稀盐酸--无色液体D.镁带--银白色金属15. 现有酒精、白醋、食盐水各一瓶,区分它们最简便的方法是()A.闻气味 B.品尝味道 C.取少量点燃 D.看颜色16. 下列各组物质中颜色不同的一组是()A.MnO2和CuO B.MgO和P2O5C.双氧水和稀盐酸 D.铜丝和铁丝二.非选择题17. 化学变化是指:___ ___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___ ___的变化;它们的本质区别是___ ___ 化学性质是:___ ___物理性质是:__ _ ___18. 已知下列变化:(1)钢铁生锈;(2)食物腐烂;(3)石蜡燃烧;(4)铁铸成锅;(5)木材燃烧;(6)玻璃破裂;(7)咬啐食物;(8)消化食物;(9)车胎爆炸;(10)火药爆炸;(11)食盐溶于水;(12)加热蔗糖变黑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 ___,化学变化的是___ ___.19. 氨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

九年级上册科学作业本答案

九年级上册科学作业本答案

九年级上册科学作业本答案第一章:物质的组成与性质1.1 物质的分类及性质1. 以下是物质的分类:•纯净物质:由同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元素:由同一种原子组成的物质。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分解成更简单的物质。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物质组成的物质。

–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混合物,其中溶质溶解在溶剂中。

–悬浮液:由悬浮物和溶剂组成的混合物,其中悬浮物悬浮在溶剂中。

–凝胶: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混合物,其中溶质形成了一种网状结构,使得溶剂变得粘稠。

2. 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物质的性质在不改变物质组成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观察和测量来确定。

–颜色:物质的外观颜色。

–透明度:物质对光的透过程度。

–密度: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熔点:物质由固态转变为液态的温度。

–沸点:物质由液态转变为气态的温度。

•化学性质:物质的性质在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表现出来。

–酸碱性:物质与酸或碱反应的性质。

–氧化性:物质与氧气反应的性质。

–还原性:物质与还原剂反应的性质。

1.2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1. 物质的分离方法:•过滤:根据物质的粒径和溶解度的不同,通过滤纸或过滤器将混合物中的固体和液体分离。

•蒸发:根据物质的沸点差异,通过加热使液体蒸发,从而分离出溶质。

•结晶:使溶液中的溶质逐渐凝结成晶体,通过过滤或离心将固体和液体分离。

•蒸馏:根据物质的沸点差异,通过加热使液体蒸发,然后冷凝成液体,从而分离出混合物中物质的组分。

•离心:利用离心机产生的离心力,使固体颗粒沉淀下来,从而分离悬浮液中的物质。

•磁性分离:利用物质的磁性差异,通过磁力将磁性物质与非磁性物质分离。

2. 物质的提纯方法:•结晶提纯:通过重复结晶过程,逐渐提高物质的纯净度。

•蒸馏提纯:通过多次蒸馏,分离出物质中杂质的方法。

•电解提纯:利用电解的原理,将纯净物质电解出来。

•沉淀提纯:通过重力或离心力,将悬浮液中的沉淀物沉淀下来。

1.3 物质的微粒结构和运动规律1. 物质的微粒结构:•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基本单位,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九年义务教育2020年初中九年级上册科学书本课后练习答案

九年义务教育2020年初中九年级上册科学书本课后练习答案

九上科学书本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第1节1.物质变化以后是否有新的物质产生。

2.物理性质:(1)、(3);化学性质:(2)3.只要善于观察与思考,就会发现厨房中存在许多化学反应,例如,会产生气体的反应有:蒸馒头(酸与小苏打的反应)、用醋酸来除水垢;颜色改变的反应有:切开土豆、苹果后,等待一段时间,切面就会发生褐变;沉淀生成的反应有:制作汤料过程中,常常会形成沉淀。

第2节1.呈酸性的物质有:柠檬酸、醋酸、硫酸、盐酸等;呈碱性的物质有:氢氧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钙等。

2.碱性酸性中3.略4.略第3节1.(1)盐酸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6HCl + Fe2O3===2FeCl3 + 3H2O (2)盐酸能与某些盐、碱反应:2HCl + CaCO3===CaCl2 + H2O + CO2↑2HCl + Mg(OH)2===MgCl2 + 2H2O 2.先用指示剂鉴别出水,再用氯化钡溶液或硝酸银溶液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3.提示:空气中含有CO2、SO2等物质。

4.B5.3.04吨第4节1.D2.B3.NH3·H2O + CO2=== NH4HCO3,由于它在常温下就可逐渐分解成NH3、H2O、CO2三种气体,因此俗称“气肥”。

4.在废液中添加酸碱指示剂,如酚酞试液变红,则为碱性废液;运用pH试纸或pH计测定废液的pH,若大于7,则为碱性废液;借助铵根离子,如有氨气产生,将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遇氯化铝、氯化镁、氯化铁等化合物,有沉淀产生,表明为碱性废液。

第5节1.运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pH计检测,或利用碳酸钠、碳酸钙等与盐酸溶液反应产生气体的性质检测,或利用氯化铁、氯化镁、氯化铜等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有的颜色的沉淀的性质检测,还可以通过加热蒸发的办法来观察有无晶体剩余(有晶体剩余的为氢氧化钠溶液,没有晶体剩余的则为盐酸溶液)。

2.C3.熟石灰Ca(OH)24.16%5.BC第6节1.是硝酸和氢氧化钾发生酸碱反应的产物。

初三科学上册试题及答案

初三科学上册试题及答案

初三科学上册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 氧气B. 冰水混合物C. 空气D. 纯水答案:C2. 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A. 氧气B. 二氧化碳C. 氢气D. 空气答案:B3. 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A. 氧气B. 二氧化碳C. 氢气D. 空气答案:A4.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 氧气B. 二氧化碳C. 氢气D. 空气答案:B5.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氧气B. 冰水混合物C. 空气D. 纯水答案:A6. 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A. 硫酸B. 氢氧化钠C. 氯化钠D. 碳酸钙答案:A7. 下列物质中,属于碱的是()A. 硫酸B. 氢氧化钠C. 氯化钠D. 碳酸钙答案:B8. 下列物质中,属于盐的是()A. 硫酸B. 氢氧化钠C. 氯化钠D. 碳酸钙答案:C9. 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A. 甲烷B. 二氧化碳C. 水答案:A10. 下列物质中,属于无机物的是()A. 甲烷B. 二氧化碳C. 水D. 氧气答案:B11. 下列物质中,属于金属单质的是()A. 铁B. 铜C. 氯化钠D. 硫酸12. 下列物质中,属于非金属单质的是()A. 铁B. 铜C. 氯化钠D. 氧气答案:D13. 下列物质中,属于金属氧化物的是()A. 氧化铁B. 氧化铜C. 氧化钠D. 氧化镁答案:A14. 下列物质中,属于非金属氧化物的是()A. 氧化铁B. 氧化铜C. 氧化钠D. 二氧化碳答案:D15. 下列物质中,属于酸式盐的是()A. 碳酸钠B. 碳酸氢钠C. 碳酸钙D. 碳酸钾答案:B16. 下列物质中,属于碱式盐的是()A. 碳酸钠C. 碳酸钙D. 碳酸钾答案:A17. 下列物质中,属于中性物质的是()A. 硫酸B. 氢氧化钠C. 氯化钠D. 碳酸钙答案:C18. 下列物质中,属于酸性物质的是()A. 硫酸B. 氢氧化钠C. 氯化钠答案:A19. 下列物质中,属于碱性物质的是()A. 硫酸B. 氢氧化钠C. 氯化钠D. 碳酸钙答案:B20. 下列物质中,属于强酸的是()A. 硫酸B. 碳酸C. 醋酸D. 氢氧化钠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21. 根据物质的分类,纯净物可以分为单质和______。

新人教版九年级作业本上科学参考答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作业本上科学参考答案

三一文库()/初中三年级
〔新人教版九年级作业本上科学参考答
案〕
第1节物质的变化
1 -7 A D C B C D B
8 高
9 固体由蓝色变白色水珠化学加热能分解
CuSO4`5H2O--加热 CuSO4+5H2O
10 观察实验颜色沉淀
11 只要答案合理均可
12 白色,固体,易溶于水等
13 D
14 加入白色的硫酸铜,若变蓝色则含有水
第2节探索酸的性质
(一) 1-7 A D D C B A D
8 自由移动离子氢氧根
第1页共3页
9 HCI H2SO4 HNO3 BACI2 CUSO4 AGNO3 CACO3 AGNO3 CACO3
FE2O3
10 (1).玫瑰 (2)红
11 B
12 (1)阳离子都是H+ H2SO4--2H++SO42-
(2) 920
(3) 40.82克 22.18毫升
(二) 1 红 2 红无 HCI+NAOH=NACI+H2O
3 产生气泡 CACO3+2HCI=CACI2+H2O+CO2 燃着的木条
熄灭
4 逐渐消失黄 6HCI+FE2O3=2FECI3+3H2O
2HCI+FE=FECI2+H2
5(1) H2SO4+ZN=ZNSO4+H2
(2) 3HCI+2ALOH3=ALCL2+H2
6-8 D C C
9 (1)C (2)CO2
10 96%
11 (1) CU CUO CUSO4
(2) 2CU+O2=2CU0 H2SO4+CUO=CUSO4+H2O
(三) 1 挥发减少
2 浓硫酸水水浓硫酸酸液飞溅吸水
3 干布拭去大量水冲洗
23。

九年级科学上册作业本答案.doc

九年级科学上册作业本答案.doc

参考答案第1章探索物质的变化第1节物质的变化1. A2. !)3. C4. B5. (:6. I)7. B8.高9.囚体山检色变白色水球化学加热能分解CuS( )4-5 H X) C H S( )4+51U) 10.观察实验质色沉淀11 .只要答案合理均可12. 1*1色、固体、格溶于水等13.D 14. W入门色的偷酸铜.若变就色则含有水.第2节探索酸的性质—)1. A 2. 1) 3. D 4. (: 5. B 6 A7. 1)K白由移动离f 级酸根9.HCI H^()4UNO, &CL CuS()4 AgNO.CM"FW). 10. 1)玫瑰2)红IL B 12.•1)wm r 都足* ii3\—2H 2 ) 920 3) 40.82 克22.1«塞升U ) L i er.无IKUNaOH —NaCkHX) 3. 产生气泡(ZCOc2HQ = CaCL+IU)-H:(k A燃若的木条熄灭4. 逐渐消失黄6HCI +F>J)%—2F<X:L+3FL() 2II(J+E P—FH1L+IL ' 5. 4) li.SO.+Zn—Z II S()4+»L' 2) 3HCI+2.M ()11)5—AIC1C3HJ) 6. I) 7. C «. (: 9. 1) C 2) (:(). 10. %企11. 4) (:u (410 皿幺). Q) 2(:II+()2-^-2(:II()H.SO.+C II O — CuS(小HJ)三)1.挥发"少Z浓硫酸水水浓硫酸酸液乜藏吸水 3. F布拭去大ht水冲洗 4 。

与骨液中过务的盐酸反应Al OH)<+3HCi—AKX+3ILO Q) NaX:(K+2HCI--2Na(: 5. D 6. A 7・ C8. I)9.□挥发策化皱2)红fl AgNWHCl AgCl. HN)、10.酸根离 f 4)SO;・Q 2)①第3节探索破的性质—)1. C X (:1) 4. (: 5. C 6 乙甲和丁红7. HS()4+2Na()H —Na2S()4+2IU) 2HCW OHk — CaCl2+2HJ) 碱能与酸反应2H(:UCu OH )2— (:u(:L+2IU) «.酸性9. 1) NaOH KNO. 2) 2li(J+Na2CO x—2Na(^+IL()+(:()/10. 2Na()H4C()2—NaX:(h+HX) IWXWHCl一2Na(:l+H4)4<:0?A产生的气体使瓶内比强增大而氏出「蛋11.I) 12. «1) HCUNaOH—Na(:l+IL() C)务离f 组机根离子C) 1. C X (: 3. C 4. B 5. I) 6.烧做NaOH 干燥腐蚀7.荷赧色毂状沉淀h尚色絮状沉淀CiiCL+ZN^tOH —2Na<:l+(:ii OH h . FN:lc3Na()H ——Ee ()H\ w+3Nii(:l «. (:(U2NaOII Na2C(h+!LO S(h+2Na()H Na^O.+fU) 9.,e) I. B 2.(:3. B4. (:5. B6. B7. 2)玻璃棒标准比色卡般性 弱酸性 熟石灰8 .它会与空气中的CQ 反应而变质,1)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Na ;C (h+2HCl = 2Na(:UIUH(:O 2 * 2)方法恰当均可・如加入适&的石•水后过波“ Na,(:(>,+(^ Oil),一CaC 。

九年级上科学作业本答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上科学作业本答案新人教版

三一文库()/初中三年级〔九年级上科学作业本答案新人教版〕第1节物质的变化1 -7 A D C B C D B8 高9 固体由蓝色变白色水珠化学加热能分解CuSO4`5H2O--加热 CuSO4+5H2O10 观察实验颜色沉淀11 只要答案合理均可12 白色,固体,易溶于水等13 D14 加入白色的硫酸铜,若变蓝色则含有水第2节探索酸的性质(一) 1-7 A D D C B A D8 自由移动离子氢氧根9 HCI H2SO4 HNO3 BACI2 CUSO4 AGNO3 CACO3 AGNO3 CACO3FE2O310 (1).玫瑰 (2)红11 B12 (1)阳离子都是H+ H2SO4--2H++SO42-(2) 920(3) 40.82克 22.18毫升(二) 1 红 2 红无 HCI+NAOH=NACI+H2O3 产生气泡 CACO3+2HCI=CACI2+H2O+CO2 燃着的木条熄灭4 逐渐消失黄 6HCI+FE2O3=2FECI3+3H2O2HCI+FE=FECI2+H25(1) H2SO4+ZN=ZNSO4+H2(2) 3HCI+2ALOH3=ALCL2+H26-8 D C C9 (1)C (2)CO210 96%11 (1) CU CUO CUSO4(2) 2CU+O2=2CU0 H2SO4+CUO=CUSO4+H2O(三) 1 挥发减少2 浓硫酸水水浓硫酸酸液飞溅吸水3 干布拭去大量水冲洗4 (1)与胃液中过多的盐酸反应ALOH3+3HCL=ALCL3+3H2O(2) NA2CO3+2HCI=2NACL+H2O+CO25-8 D A C D9 (1) 挥发氧化氢(2)红白 AGNO3+HCI=AGCI2+HNO310 酸根离子 (1) NA+ SO42- CL- (2) ①。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作业本答案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作业本答案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作业本答案一、选择题1.A2.B3.C4.D5.A6.B7.C8.A9.B10.C二、填空题1.粒子的2.饱和3.密度4.相对原子质量5.同位素6.纳米7.潜热8.比热容9.波长10.极化镜三、解答题1.请你简要介绍一下电流的概念。

电流指的是电荷在导体中的流动,是电荷通过导体的数量。

单位是安培(A)。

电流可以由电压驱动,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产生。

电流是电路中的重要参量,可以用来衡量电路中的功率、电阻等。

2.什么是密度?如何计算密度?密度指的是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表示物质在单位体积内所含质量的多少。

密度的计算公式为:\[密度 = \frac{质量}{体积}\]。

单位通常使用克/立方厘米(g/cm³)或千克/立方米(kg/m³)。

3.解释一下蒸发和沸腾的区别。

蒸发和沸腾都是液体变为气体的过程,但二者之间有些区别。

蒸发是指液体在温度较低时,表面上部分分子取得足够的能量逃离液体,转化为气体。

蒸发发生在液体表面,速率较慢。

沸腾是指液体在其沸点温度下,整个液体内部发生剧烈气化,产生大量气泡。

沸腾发生在液体内部,速率较快。

4.什么是光的色散?请列举一个例子。

光的色散指的是光在透过介质时,不同波长的光以不同的方式折射或反射,将光分解成不同的颜色,也即光的成分在介质中发生分离的现象。

典型的例子是在经过三棱镜时,白光会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谱。

5.解释一下电解液和非电解液的区别。

电解液是指在溶液中能够导电的物质,其溶液可以导电并发生电解反应。

典型的电解液有盐酸、硫酸等。

非电解液则是指在溶液中无法导电的物质,其溶液中不发生电解反应。

典型的非电解液有糖水、无机盐溶液等。

四、实验题1.实验目的:观察石膏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实验步骤:–取一个容量瓶并加入适量的水;–将石膏粉末慢慢加入容量瓶中并轻轻搅拌;–观察石膏粉末逐渐溶解的过程;–记录溶解完全所需的时间。

2.实验结果:–石膏粉末逐渐溶解;–溶解完全所需的时间约为5分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