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PPT讲稿
合集下载
糖尿病并发症护理PPT课件
![糖尿病并发症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790bdb7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72.png)
定,避免波动过大
适量运动:坚持锻炼, C
提高身体抵抗力
戒烟限酒:戒烟,限制 E
饮酒,避免加重病情
B 健康饮食:均衡营养,避
免高糖、高脂、高盐食物
D 定期检查:定期监测血
糖、血压、血脂等指标
糖尿病并发症护理
护理原则
01
预防为主:积极预防糖尿病 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03
定期监测:定期监测血糖、 血压、血脂等指标,及时发 现并控制并发症
戒烟限酒:戒烟限酒, 避免对血管和神经的
损害
保持良好的心态:保 持良好的心态,避免 焦虑、抑郁等不良情
绪,保持心理健康
适量运动:坚持适量 的运动,如散步、慢 跑、游泳等,以增强
体质,提高免疫力
护理展望
01
加强糖尿病并 发症的预防和 早期发现
02
提高糖尿病并 发症护理的专 业化和规范化 水平
03
加强糖尿病并 发症护理的跨 学科合作
05
心理护理:关注患者的心理 状况,提供心理支持和疏导
02
综合治疗:采取药物、饮食、 运动等多种方法进行综合治 疗
04
健康教育:加强对患者及其 家属的健康教育,提高自我 管理能力
护理措施
1. 定期监测血糖,控制饮食 2.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
酒、规律作息等
3.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并 治疗并发症
糖尿病并发症护理PPT课件
刀客特万
目录
01. 糖 尿 病 并 发 症
02. 糖 尿 病 并 发 症 护 理
03. 糖 尿 病 并 发 症 护 理 案 例
04. 糖 尿 病 并 发 症 护 理 总 结
糖尿病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
糖尿病视 网膜病变
适量运动:坚持锻炼, C
提高身体抵抗力
戒烟限酒:戒烟,限制 E
饮酒,避免加重病情
B 健康饮食:均衡营养,避
免高糖、高脂、高盐食物
D 定期检查:定期监测血
糖、血压、血脂等指标
糖尿病并发症护理
护理原则
01
预防为主:积极预防糖尿病 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03
定期监测:定期监测血糖、 血压、血脂等指标,及时发 现并控制并发症
戒烟限酒:戒烟限酒, 避免对血管和神经的
损害
保持良好的心态:保 持良好的心态,避免 焦虑、抑郁等不良情
绪,保持心理健康
适量运动:坚持适量 的运动,如散步、慢 跑、游泳等,以增强
体质,提高免疫力
护理展望
01
加强糖尿病并 发症的预防和 早期发现
02
提高糖尿病并 发症护理的专 业化和规范化 水平
03
加强糖尿病并 发症护理的跨 学科合作
05
心理护理:关注患者的心理 状况,提供心理支持和疏导
02
综合治疗:采取药物、饮食、 运动等多种方法进行综合治 疗
04
健康教育:加强对患者及其 家属的健康教育,提高自我 管理能力
护理措施
1. 定期监测血糖,控制饮食 2.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
酒、规律作息等
3.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并 治疗并发症
糖尿病并发症护理PPT课件
刀客特万
目录
01. 糖 尿 病 并 发 症
02. 糖 尿 病 并 发 症 护 理
03. 糖 尿 病 并 发 症 护 理 案 例
04. 糖 尿 病 并 发 症 护 理 总 结
糖尿病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
糖尿病视 网膜病变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治疗和预防PPT课件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治疗和预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dd07e3a102de2bd970588be.png)
—辣椒素膏
2021
44
糖尿病胃肠病
2021
45
临床表现
糖尿病胃肠病变十分常见,可见于3/4以上的糖尿 病患者
—咽下困难和烧心 —恶心、呕吐、恶心、腹泻、便秘、慢性上腹痛。
2021
46
糖尿病胃肠病的治疗要点
糖尿病胃轻瘫:控制血糖、代谢紊乱,经予动力 药
糖尿病合并腹泻或便失禁 —对因治疗;小肠细菌过度繁殖,口服广谱抗生素 —胰酶缺乏:长期补充胰酶 —大便失禁:生物反馈技术重新训练直肠的感觉 糖尿病性便秘: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生物反馈
— 开始治疗后应密切监测血压控制情况,以确 保控制达标
2021
12
治疗
非药物治疗 — 戒烟 — 减重 — 节制饮酒 — 限制钠盐 — 优化饮食结构 — 加强体力活动 — 缓解心理压力
2021
13
治疗
药物治疗原则 — 主张小剂量单药治疗,如无效采取联合用药,
一般不主张超常规加量 — 在控制达标的同时,兼顾靶器官保护和对并发
使用含糖液 — 血糖明显升高时要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 — 治疗时注意监测血糖,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
避免血糖波动过大,防止低血糖发生
2021
26
糖尿病脑卒中防治原则
循环医学的结果表明积极控制高血压和高血糖能明显减少脑 卒中的发生
控制血糖—基础: 减轻胰岛素抵抗—大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防治— 严格控制血
他汀类烟酸类贝特类2021二糖尿病与高血压2021101型糖尿病多在并发肾脏病变后出现高血压2型糖尿病往往合并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和糖尿病并存时患心血管疾病的概率估计达50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也显著升高202111减少致死致残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202112开始治疗后应密切监测血压控制情况以确保控制达标202113缓解心理压力202114主张小剂量单药治疗如无效采取联合用药一般不主张超常规加量在控制达标的同时兼顾靶器官保护和对并发症的益处202115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与利尿利利尿药与阻滞剂202116三糖尿病合并冠心病202117约80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并发症其中75死于冠心病为非糖尿病的24倍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时病理改变较严重其临床表现治疗与预后与非糖尿病患者不尽相同202118糖尿病患者胸痛症状常不明显甚至无症状但病理改变严重都属于中危或高危病人202119伴有左室收缩功能不全者宜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6mmoll可用他汀类调脂药物202120舌下含化硝酸甘油片或使用硝酸甘油喷雾剂缓解心绞痛若受体阴滞剂有禁忌症时可联用长效二氢吡啶类钙拮剂或长效硝酸盐制剂必要时选用冠脉搭桥术经皮冠脉血管成形术或支架植入必须强化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到目标值202121经皮冠脉形成术及冠脉搭桥术的选择
2021
44
糖尿病胃肠病
2021
45
临床表现
糖尿病胃肠病变十分常见,可见于3/4以上的糖尿 病患者
—咽下困难和烧心 —恶心、呕吐、恶心、腹泻、便秘、慢性上腹痛。
2021
46
糖尿病胃肠病的治疗要点
糖尿病胃轻瘫:控制血糖、代谢紊乱,经予动力 药
糖尿病合并腹泻或便失禁 —对因治疗;小肠细菌过度繁殖,口服广谱抗生素 —胰酶缺乏:长期补充胰酶 —大便失禁:生物反馈技术重新训练直肠的感觉 糖尿病性便秘: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生物反馈
— 开始治疗后应密切监测血压控制情况,以确 保控制达标
2021
12
治疗
非药物治疗 — 戒烟 — 减重 — 节制饮酒 — 限制钠盐 — 优化饮食结构 — 加强体力活动 — 缓解心理压力
2021
13
治疗
药物治疗原则 — 主张小剂量单药治疗,如无效采取联合用药,
一般不主张超常规加量 — 在控制达标的同时,兼顾靶器官保护和对并发
使用含糖液 — 血糖明显升高时要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 — 治疗时注意监测血糖,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
避免血糖波动过大,防止低血糖发生
2021
26
糖尿病脑卒中防治原则
循环医学的结果表明积极控制高血压和高血糖能明显减少脑 卒中的发生
控制血糖—基础: 减轻胰岛素抵抗—大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防治— 严格控制血
他汀类烟酸类贝特类2021二糖尿病与高血压2021101型糖尿病多在并发肾脏病变后出现高血压2型糖尿病往往合并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和糖尿病并存时患心血管疾病的概率估计达50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也显著升高202111减少致死致残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202112开始治疗后应密切监测血压控制情况以确保控制达标202113缓解心理压力202114主张小剂量单药治疗如无效采取联合用药一般不主张超常规加量在控制达标的同时兼顾靶器官保护和对并发症的益处202115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与利尿利利尿药与阻滞剂202116三糖尿病合并冠心病202117约80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并发症其中75死于冠心病为非糖尿病的24倍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时病理改变较严重其临床表现治疗与预后与非糖尿病患者不尽相同202118糖尿病患者胸痛症状常不明显甚至无症状但病理改变严重都属于中危或高危病人202119伴有左室收缩功能不全者宜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6mmoll可用他汀类调脂药物202120舌下含化硝酸甘油片或使用硝酸甘油喷雾剂缓解心绞痛若受体阴滞剂有禁忌症时可联用长效二氢吡啶类钙拮剂或长效硝酸盐制剂必要时选用冠脉搭桥术经皮冠脉血管成形术或支架植入必须强化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到目标值202121经皮冠脉形成术及冠脉搭桥术的选择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预防治疗ppt课件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预防治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d704f1d87c24028905fc318.png)
非特异性升高(16-25%)
非特异性升高(16-25%)
Joslin糖尿病学2005(潘长玉主译 中文版) P925 1. Nair S,et al. Am J Gastroenterol 2000, 95:2795-2800 2. Mahoney C. Am J Kidney Dis 1992, 20:276-280
• A型乳酸酸中毒
TH
301
– 组织缺氧:①休克(心源性、感染性、失血性);②缺氧窒息(CO中毒、 肺栓塞);③急性胰腺炎
• B型乳酸酸中毒
– 系统性疾病:①DKA,②肝病(急性、中毒性肝炎),③肾功能不全, ④恶性肿瘤、白血病,⑤惊厥,⑥贫血,⑦饥饿
– 药物和毒素: ①双胍类降糖药(苯乙双胍是二甲双胍的20倍),② ++++ — + ~ ++++ 可有可无 视原发病而定 + ~ ++(休克有冷汗) + ~ +++ 神志淡漠、木僵、 昏迷
多汗 深大呼吸 神经肌肉
(参见:钟学礼‘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糖尿病学》P194-210)
DKA、 HHS和LA的体征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 药物影响
– 糖皮质激素
– 拟交感类药物 – 新型抗精神病药
• 酗酒、胰腺炎
– 抗菌药
高糖高渗的病因和诱因
• 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
– 同前
TH
301
• 体液丢失过多
– 水摄入不足 – 高糖引起渗透性利尿 – 胰岛素缺乏减少了水钠储留 – 应用脱水剂和利尿剂
– 血酮升高的渗透性利尿作用
乳酸酸中毒的病因和诱因
糖尿病并发症防治课件
![糖尿病并发症防治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fcb2f6b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09.png)
04
眼部病变:如糖尿病视网 膜病变、白内障等
05
皮肤病变:如糖尿病皮肤 病、皮肤感染等
06
感染性疾病:如糖尿病足、 糖尿病肺炎等
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
健康生活方式
01
动锻炼:坚持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03
戒烟限酒:戒烟限酒,减少对身体的损害
04
保持良好的心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糖尿病并发症防治课 件
演讲人
目录
01. 糖尿病并发症概述 02. 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 03. 糖尿病并发症的治疗 04. 糖尿病并发症的护理
糖尿病并发症概述
糖尿病并发症的定义
糖尿病并发症是指 糖尿病患者由于长
1 期高血糖、胰岛素 抵抗、血管病变等 因素导致的一系列 疾病。
糖尿病并发症的发 病率随着糖尿病病
02
降糖药:如二甲双胍、 格列本脲等,用于降低 血糖
03
抗高血压药:如ACEI、
ARB等,用于降低血压,
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
04
抗血脂药:如他汀类、
贝特类等,用于降低血
脂,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糖尿病并发症的治疗
药物治疗
胰岛素:用于控 制血糖,降低并 发症风险
01
降糖药:如二甲 双胍、格列本脲 等,用于降低血 糖
3 程的延长而增加,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 活质量和健康。
常见的糖尿病并发 症包括:糖尿病肾
2 病、糖尿病视网膜 病变、糖尿病神经 病变、糖尿病足病 等。
预防糖尿病并发症 的关键在于控制血
4 糖、血压、血脂等 指标,以及保持良 好的生活习惯和饮 食习惯。
糖尿病并发症的分类
01
急性并发症: 如糖尿病酮 症酸中毒、 高血糖高渗 状态等
糖尿病严重急性并发症的防治ppt课件
![糖尿病严重急性并发症的防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bdc26b0b14e852458fb5777.png)
• 低血糖反应
– 有低血糖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但血糖值不 一定≤2.8mmol/L,主要与血糖下降速度过快 引起升糖激素释放(如儿茶酚胺)所致的症状 及体征有关
·
29
糖尿病低血糖症
• 常见类型
– 反应性低血糖:多发生在2型糖尿病早期 或发病前,与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有关
– 药物性低血糖:可能发生低血糖的药物
• 其他
– 祛除诱因,治疗伴发疾病
·
13
DKA治疗--监测
• 监测
– 血糖、血电解质、血气分析/每2 小时一次,注意监测尿糖;血、 尿酮体及生命体征
– 尿酮体转阴后酌情延长间隔时间 – 肝、肾功能,心电图等相关检查
·
14
DKA预防
• 提高对DKA症状的早期识别 • 1型糖尿病不能随意停、减胰岛素
·
18
糖尿病高血糖高渗综合征治疗
早诊断、早治疗,以补液为主
• 输液
– 一般较DKA脱水更严重,应立即补液纠正脱水 – 输液种类:
• 血钠≤150mmol/L且血压偏低→生理盐水 • 血糖<13.9mmol/L后可改用5%葡萄糖液加胰岛素
– 输液量:早期液体补充十分重要(可按治疗DKA方 法),总补液量约占体重的10~12%
·
11
DKA治疗—补钾
• 纠正电解质:重点是补钾治疗
– 补钾总量:氯化钾6~10克 – 见尿补钾 – 血钾≥6.0mmol/L或无尿时暂不补钾
·
12
DKA治疗--纠正酸碱失调
• 纠正酸碱失调
– 轻中度DKA→胰岛素+葡萄糖输入多可纠正,仅当血 PH≤7.1,HCO3〈10mmol/L时用小量碳酸氢钠
·
19
糖尿病高血糖高渗综合征治疗
– 有低血糖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但血糖值不 一定≤2.8mmol/L,主要与血糖下降速度过快 引起升糖激素释放(如儿茶酚胺)所致的症状 及体征有关
·
29
糖尿病低血糖症
• 常见类型
– 反应性低血糖:多发生在2型糖尿病早期 或发病前,与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有关
– 药物性低血糖:可能发生低血糖的药物
• 其他
– 祛除诱因,治疗伴发疾病
·
13
DKA治疗--监测
• 监测
– 血糖、血电解质、血气分析/每2 小时一次,注意监测尿糖;血、 尿酮体及生命体征
– 尿酮体转阴后酌情延长间隔时间 – 肝、肾功能,心电图等相关检查
·
14
DKA预防
• 提高对DKA症状的早期识别 • 1型糖尿病不能随意停、减胰岛素
·
18
糖尿病高血糖高渗综合征治疗
早诊断、早治疗,以补液为主
• 输液
– 一般较DKA脱水更严重,应立即补液纠正脱水 – 输液种类:
• 血钠≤150mmol/L且血压偏低→生理盐水 • 血糖<13.9mmol/L后可改用5%葡萄糖液加胰岛素
– 输液量:早期液体补充十分重要(可按治疗DKA方 法),总补液量约占体重的10~12%
·
11
DKA治疗—补钾
• 纠正电解质:重点是补钾治疗
– 补钾总量:氯化钾6~10克 – 见尿补钾 – 血钾≥6.0mmol/L或无尿时暂不补钾
·
12
DKA治疗--纠正酸碱失调
• 纠正酸碱失调
– 轻中度DKA→胰岛素+葡萄糖输入多可纠正,仅当血 PH≤7.1,HCO3〈10mmol/L时用小量碳酸氢钠
·
19
糖尿病高血糖高渗综合征治疗
《art7糖尿病并发症》课件
![《art7糖尿病并发症》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e8081b6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1a.png)
糖尿病并发症的日常护理与
04
保健
饮食护理
控制总热量摄入:根据患者的身 高、体重、性别、年龄和活动量 等因素,计算每日所需热量,保 持摄入与消耗平衡。
控制餐后血糖:适当分餐,避免 一次性摄入过多食物导致血糖急 剧升高。
总结词:合理饮食是糖尿病并发 症日常护理的重要环节,有助于 控制血糖、减轻症状、预防并发 症的发生。
03 增加医疗负担
糖尿病并发症需要长期治疗和管理,给家庭和社 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
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与控制
控制血糖
保持血糖在正常范围内, 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糖 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
健康饮食
合理搭配食物,控制热量 摄入,保持营养均衡,有 利于控制血糖和预防糖尿 病并发症。
适量运动
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新陈 代谢,降低血糖,增强身 体免疫力,预防糖尿病并 发症。
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降糖
药物或胰岛素进行治疗。
04 健康管理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监测
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
方案。
治疗药物与方案
01 口服降糖药
如磺脲类、双胍类、格列奈类等,适用于轻中度 患者。
02 胰岛素治疗
对于病情较重或口服降糖药效果不佳的患者,可 采用胰岛素治疗。
03 个体化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 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05
策略
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等危险因素
血糖控制
保持血糖水平在正常范围 内,减少高血糖对身体的 损害。
血脂控制
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运动 ,必要时使用降脂药物, 降低血脂水平。
血压控制
定期监测血压,采取措施 降低血压至正常范围,预 防心血管并发症。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处理PPT课件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处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925f773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65.png)
详细描述
高血糖高渗状态是糖尿病患者的一种急性并发症,通常表现为脱水、高渗综合征等症状。高血糖高渗 状态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胰岛素使用不足、饮食不当或肾功能不全等引起。处理高血糖高渗状态的方法 包括及时补充水分、调整胰岛素使用剂量、调整饮食和肾功能不全的治疗等。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总结词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中较为危急的一种,患者可能出现呼吸 急促、意识障碍等症状,需要及时处理 。
获得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THANKS
感谢观看
就医前准备
在就医前应记录自己的血糖情况、饮 食情况、运动情况等,以便医生更好 地了解病情。
04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处理的 注意事项
及时就医,不要自行处理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高渗高血糖综合征等,病情发展迅速,需要及时就医。患者及家属 应牢记紧急就医的信号,如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呼吸深快、呼气有烂苹果味等症状时, 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切忌自行处理或拖延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VS
详细描述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患者的一种急 性并发症,通常表现为呼吸急促、意识障 碍等症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原因主要 是由于胰岛素使用不足、感染或应激等引 起。处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方法包括及 时补充胰岛素、纠正酸碱平衡紊乱、控制 感染和应激等。
乳酸酸中毒
总结词
乳酸酸中毒是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中较为罕见 的一种,患者可能出现呼吸急促、意识障碍 等症状,需要及时处理。
通过定期监测血糖,可以及时了解血 糖控制情况,发现高血糖或低血糖, 从而采取相应措施。
自我血糖监测
动态血糖监测
对于血糖波动较大的患者,可以考虑 使用动态血糖监测,以更全面地了解 血糖变化情况。
高血糖高渗状态是糖尿病患者的一种急性并发症,通常表现为脱水、高渗综合征等症状。高血糖高渗 状态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胰岛素使用不足、饮食不当或肾功能不全等引起。处理高血糖高渗状态的方法 包括及时补充水分、调整胰岛素使用剂量、调整饮食和肾功能不全的治疗等。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总结词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中较为危急的一种,患者可能出现呼吸 急促、意识障碍等症状,需要及时处理 。
获得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THANKS
感谢观看
就医前准备
在就医前应记录自己的血糖情况、饮 食情况、运动情况等,以便医生更好 地了解病情。
04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处理的 注意事项
及时就医,不要自行处理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高渗高血糖综合征等,病情发展迅速,需要及时就医。患者及家属 应牢记紧急就医的信号,如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呼吸深快、呼气有烂苹果味等症状时, 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切忌自行处理或拖延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VS
详细描述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患者的一种急 性并发症,通常表现为呼吸急促、意识障 碍等症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原因主要 是由于胰岛素使用不足、感染或应激等引 起。处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方法包括及 时补充胰岛素、纠正酸碱平衡紊乱、控制 感染和应激等。
乳酸酸中毒
总结词
乳酸酸中毒是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中较为罕见 的一种,患者可能出现呼吸急促、意识障碍 等症状,需要及时处理。
通过定期监测血糖,可以及时了解血 糖控制情况,发现高血糖或低血糖, 从而采取相应措施。
自我血糖监测
动态血糖监测
对于血糖波动较大的患者,可以考虑 使用动态血糖监测,以更全面地了解 血糖变化情况。
第八讲糖尿病并发症防治PPT课件
![第八讲糖尿病并发症防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010be2202d276a200292ec2.png)
–有蛋白尿者,每年应至少查血尿素氮、肌 酐一次
–有尿蛋白或有尿白细胞或泌尿系感染的表 现,做细菌培养,指导治疗
–有高血压,应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血肌酐大于3毫克%,请糖尿病专家和肾 病专家共同会诊
.
24
糖尿病神经病变
• 并有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患者可以无症状或有 疼痛、感觉缺失、无力和植物神经功能失调
➢ 可有发烧等其它表现
.
10
非酮症高渗性糖尿病昏迷
➢ 防治措施
–早期发现和控制糖尿病,不使血糖过高
–防治感染、应激、外伤等造成血糖和血渗 透压增高的诱因,及时补液、补充胰岛素。 鼓励患者多饮水
–让患者和其家属了解高渗性昏迷的诱因和 临床表现,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不用或慎用容易引起血糖和渗透压增高的 药物,在行脱水治疗、透析等治疗时,监 测尿糖、尿量和血糖
• 总的恢复期约为数周至18个月 • 典型的局灶性神经病变的颅神经病变、
躯干神经病变、单支神经病变、脊神 经根病变和丛神经病变
• 感觉和运动均可正常
.
29
自主神经病变
• 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可影响到以下多个 系统
–出汗异常 –瞳孔调节障碍 –肾上腺髓质(低血糖反应减弱或无症状) –心血管系统(体位性低血压、无痛性心肌缺
.
13
慢性并发症
.
14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分类
眼底表现
背景性
视网膜静脉扩张 微动脉瘤
视网膜出血
硬性渗出
黄斑病变 黄斑水肿 变
迷漫性黄斑病
环状黄斑病变
增殖前期 与折叠
软性渗出
静脉串珠状
小动脉外鞘
增殖性
新生血管
璃体出血
视网膜前与玻
–有尿蛋白或有尿白细胞或泌尿系感染的表 现,做细菌培养,指导治疗
–有高血压,应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血肌酐大于3毫克%,请糖尿病专家和肾 病专家共同会诊
.
24
糖尿病神经病变
• 并有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患者可以无症状或有 疼痛、感觉缺失、无力和植物神经功能失调
➢ 可有发烧等其它表现
.
10
非酮症高渗性糖尿病昏迷
➢ 防治措施
–早期发现和控制糖尿病,不使血糖过高
–防治感染、应激、外伤等造成血糖和血渗 透压增高的诱因,及时补液、补充胰岛素。 鼓励患者多饮水
–让患者和其家属了解高渗性昏迷的诱因和 临床表现,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不用或慎用容易引起血糖和渗透压增高的 药物,在行脱水治疗、透析等治疗时,监 测尿糖、尿量和血糖
• 总的恢复期约为数周至18个月 • 典型的局灶性神经病变的颅神经病变、
躯干神经病变、单支神经病变、脊神 经根病变和丛神经病变
• 感觉和运动均可正常
.
29
自主神经病变
• 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可影响到以下多个 系统
–出汗异常 –瞳孔调节障碍 –肾上腺髓质(低血糖反应减弱或无症状) –心血管系统(体位性低血压、无痛性心肌缺
.
13
慢性并发症
.
14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分类
眼底表现
背景性
视网膜静脉扩张 微动脉瘤
视网膜出血
硬性渗出
黄斑病变 黄斑水肿 变
迷漫性黄斑病
环状黄斑病变
增殖前期 与折叠
软性渗出
静脉串珠状
小动脉外鞘
增殖性
新生血管
璃体出血
视网膜前与玻
糖尿病病人并发症的防治.PPT
![糖尿病病人并发症的防治.PPT](https://img.taocdn.com/s3/m/871907d66137ee06eff91823.png)
(3)口服降糖药物应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下降,但根据病情分组进行饮食疗法时,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治疗,在治疗 前后无明显变化,说明口服降糖药组,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未必有不良影 响。 (4)抗血脂异常剂:经饮食,运动疗法及胰岛素等治疗无效的高脂血症, 可采用脂肪代谢改善剂。根据高脂血症的分类,分别采用作用机制不同的药 物。以降胆固醇为主的药物有脉通,益寿宁,脂平,心脉乐,β-谷固醇等; 以降甘油三酯为主的药物有烟酸及衍生物,安妥明及衍生物。常用降脂药有 诺衡,立平脂,多烯康,鱼油降脂丸,真菌降脂素,弹性酶,脂必妥等,也 可以根据病情选用。
(四)如何防治糖尿病肠病
糖尿病肠病包括小肠并发症和大肠并发症。糖尿病的小肠并发症, 常为频繁的腹泻。这种腹泻常在餐后或夜间以间隙性水样便为特点,一 般不伴体重减少或脱水,可合并非热带口疮和腹部疾病。引起腹泻的原 因有: (1)有神经病变引起小肠排空减慢,食糜滞留,细菌繁殖,后者使肠内 分解脂肪的化学物质受到抑制从而引起腹泻,可用抗生素治疗。 (2)神经病变引起肠液分泌过多,可用可乐宁治疗。有时用胃复安,因 为它能使小肠肌肉反应增快,缩短食物在肠内停留。 糖尿病的大肠并发症,常为便秘。便秘在糖尿病患者中最为多见, 约20%的糖尿病患者有便秘。主要原因是由于高血糖使体内缺水,因大 肠水分太少而引起便结,大便困难。另一方面是支配大肠的自主神经病 变,引起大肠排空减慢而便秘,大多数便秘属功能性便秘。在排除器质 性疾病后,应做到以下几点: (1)养成有规律的正确饮食习惯。 (2)适当的睡眠,休息和运动。 (3)环境舒适。 (4)避免滥用泻药。由于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引起者,可采用新斯的明, 番泻叶,通泰胶囊或便秘舒等进行治疗。
(6)可适当采用活血化瘀的中药或低分子右旋糖酐,乙酰水杨酸等抗血小 板聚积药物,可改善血液黏度及血小板黏附,有助于脑血管病的防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血管病现病史及既往史 年龄
腹型肥胖 常规的心血管危险因素 肾脏损害(尿白蛋白排泄率增高等)
房颤
危险因素的控制
➢ 高血压 ➢ 血脂异常 ➢ 抗血小板治疗
高血压
诊断切点 – 收缩压≥140 mmHg 和(或) – 舒张压≥80 mmHg 患者就诊应常规量血压,提高高血压知晓率、治 疗率和控制率
高血压
(女)>1.3mmol/l
抗血小板治疗用法推荐
二级预防
• 具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的糖尿病患者应 用阿司匹林75~150 mg/d作为二级预
防措施
一级预防
具有高危心血管风险患者:应服用小 剂量(75-150 mg/d)阿司匹林
具有中危心血管风险患者:可考虑使 用小剂量阿司匹林(75-150 mg/d)
低危心血管风险的成人糖尿病患者: 不推荐阿司匹林
无心血管疾病 >40岁,且有1个及以上危险因素 <2.6mmol/l
≤40岁,且有多个危险因素
<2.6mmol/l
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早发性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吸烟、高血压、高血脂、蛋白尿
甘油三酯≥11.0mmol/l,应先降甘油三酯(贝特类、烟酸等) 目标:甘油三酯 <1.7mmol/l,HDL-C (男)>1.0mmol/l
轻度
后极部存在部分视网膜增厚或硬性渗 出,但远离黄斑中心
中度
视网膜增厚或硬性渗出接近黄斑但未 涉及黄斑中心
重度
视网膜增厚或硬性渗出涉及黄斑中心
糖尿病眼底病变的筛查,随诊和治疗
糖尿病类型
首次检查时间
随诊时间Biblioteka 1型发病3年后每年1次
2型 妊娠糖尿病
确诊时 妊娠前或妊娠初3个月
每年1次 NPDR中度:每3-12个月 NPDR重度:每1-3个月
四、糖尿病神经病变 五、下肢血管病变 六、糖尿病足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病变严重程度
散瞳眼底检查所见
无明显视网膜病变
无异常
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NPDR)
轻度非增殖期
仅有微动脉瘤
中度非增殖期
微动脉瘤,存在轻于重度NPDR的表现
出现下列任何一个改变,但无PDR表现
重度非增殖期
1.任一象限中有多于20处视网膜内出血 2.在两个以上象限有静脉串珠样改变
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课 件
糖尿病并发症
目录
一、心血管并发症 二、糖尿病肾病 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四、糖尿病神经病变 五、下肢血管病变 六、糖尿病足
目录
一、心血管并发症
二、糖尿病肾病 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四. 糖尿病神经病变 五、下肢血管病变 六、糖尿病足
心血管并发症
筛查
糖尿病确诊时及以后至少每年评估心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
如生活方式干预3个月 后血压不能达标或初诊 时血压即≥140/80mmHg, 即应开始药物治疗
高血压
药物治疗 – 综合考虑疗效、心肾保护作用、安全性和依从
性以及对代谢的影响等 – ACEI或ARB为首选药物 – 通常需要多种降压药物联合应用
• 推荐以ACEI或ARB为基础的降压药物,联合
使用CCB、吲哒帕胺类药物、小剂量噻嗪类 利尿剂或小剂量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
随访主要观察指标
全身指标
糖尿病病程 血糖(含HbA1c)
血脂 血压 肥胖 肾病及用药史
眼部指标
视力 眼压 房角 眼底
目录
一、心血管并发症 二、糖尿病肾病 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四、糖尿病神经病变
五、下肢血管病变 六、糖尿病足
糖尿病神经病变
糖尿病神经 病变
糖尿病周围 神经病变
糖尿病自主 神经病变
远端对称性多发性 神经病变(DSPN)
目录
一、心血管并发症
二、糖尿病肾病
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四、糖尿病神经病变 五、下肢血管病变 六、糖尿病足
糖尿病肾病 (DN,DKD)
持续白蛋白尿(>200μg/min 或300 mg/24h) 伴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排除肾脏或尿路其它疾病。 这一定义对1型和2型糖尿病均适用。
(注:DN=DKD, Diabetic Kidney Disease )
抗血小板治疗用法推荐
21岁以下人群 • 不推荐应用阿司匹林
已有心血管疾病且对 • 可考虑使用氯吡格雷(75 mg/d)作
阿司匹林过敏者
为替代治疗
发生急性冠状动脉综 合征的糖尿病患者
替代治疗药物
• 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治疗1年
• 其他抗血小板药物可用于阿司匹林过 敏、有出血倾向、接受抗凝治疗、近 期胃肠道出血以及不能应用阿司匹林 的活动性肝病患者
临床糖尿病肾病期,显性白蛋白尿
Kimmelstiel-Wilson’s 结节
正常肾小球
糖尿病肾病肾小球
治疗目标
控制血糖 控制血压(130/80mmHg,ACEI或ARB) 控制蛋白尿(首选ACEI或ARB ) 控制体重 控制饮食 控制并发症
目录
一、心血管并发症 二、糖尿病肾病
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干预治疗 – 起始:收缩压≥120mmHg和(或)舒张压
≥80mmHg,经不同日随访证实即可开始干预 – 目的:最大限度地减少靶器官损害,降低心血
管疾病和死亡的危险 – 控制目标:<140/80mmHg,但不宜过低
生活方式干预 – 健康教育 – 合理饮食 – 规律运动 – 戒烟限盐 – 控制体重 – 限制饮酒 – 心理平衡
3.在一个以上象限有显著的视网膜内微血管异常
增殖期视网膜病变(PDR)
出现以下一种或多种改变:新生血管形成、玻璃 体积血或视网膜前出血
正常视网膜眼底表现
中度非增殖期
重度非增殖期
增殖期
黄斑水肿
病变严重程度
眼底检查所见
无明显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后极部无明显视网膜增厚或硬性渗出
有明显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后极部有明显视网膜增厚或硬性渗出
血脂异常
糖尿病患者每年应至少检查一次血脂(包括LDL-C、 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HDL-C) 2型糖尿病患者常见的血脂异常是甘油三酯升高及 HDL-C降低 所有血脂异常的患者都应接受强化的生活方式干 预治疗
血脂异常
下列情况无论基线血脂如何, 均应在生活方式干预下使用他汀药物: 有心血管疾病
LDL-C 控制目标 <1.8mmol/l
糖尿病肾病的分期(Mogensen)
Ⅰ期 Ⅱ期
Ⅲ期 Ⅳ期
肾脏损害分期
肾小球高滤过,肾脏体积增大
可出现间断微量白蛋白尿,休息时尿白 蛋白排泄率(UAE)正常(<20μg/min或 <30mg/24h) 早期糖尿病肾病期,持续性微量白蛋白 尿,UAE 20-200μg/min或30-300mg/24h
腹型肥胖 常规的心血管危险因素 肾脏损害(尿白蛋白排泄率增高等)
房颤
危险因素的控制
➢ 高血压 ➢ 血脂异常 ➢ 抗血小板治疗
高血压
诊断切点 – 收缩压≥140 mmHg 和(或) – 舒张压≥80 mmHg 患者就诊应常规量血压,提高高血压知晓率、治 疗率和控制率
高血压
(女)>1.3mmol/l
抗血小板治疗用法推荐
二级预防
• 具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的糖尿病患者应 用阿司匹林75~150 mg/d作为二级预
防措施
一级预防
具有高危心血管风险患者:应服用小 剂量(75-150 mg/d)阿司匹林
具有中危心血管风险患者:可考虑使 用小剂量阿司匹林(75-150 mg/d)
低危心血管风险的成人糖尿病患者: 不推荐阿司匹林
无心血管疾病 >40岁,且有1个及以上危险因素 <2.6mmol/l
≤40岁,且有多个危险因素
<2.6mmol/l
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早发性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吸烟、高血压、高血脂、蛋白尿
甘油三酯≥11.0mmol/l,应先降甘油三酯(贝特类、烟酸等) 目标:甘油三酯 <1.7mmol/l,HDL-C (男)>1.0mmol/l
轻度
后极部存在部分视网膜增厚或硬性渗 出,但远离黄斑中心
中度
视网膜增厚或硬性渗出接近黄斑但未 涉及黄斑中心
重度
视网膜增厚或硬性渗出涉及黄斑中心
糖尿病眼底病变的筛查,随诊和治疗
糖尿病类型
首次检查时间
随诊时间Biblioteka 1型发病3年后每年1次
2型 妊娠糖尿病
确诊时 妊娠前或妊娠初3个月
每年1次 NPDR中度:每3-12个月 NPDR重度:每1-3个月
四、糖尿病神经病变 五、下肢血管病变 六、糖尿病足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病变严重程度
散瞳眼底检查所见
无明显视网膜病变
无异常
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NPDR)
轻度非增殖期
仅有微动脉瘤
中度非增殖期
微动脉瘤,存在轻于重度NPDR的表现
出现下列任何一个改变,但无PDR表现
重度非增殖期
1.任一象限中有多于20处视网膜内出血 2.在两个以上象限有静脉串珠样改变
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课 件
糖尿病并发症
目录
一、心血管并发症 二、糖尿病肾病 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四、糖尿病神经病变 五、下肢血管病变 六、糖尿病足
目录
一、心血管并发症
二、糖尿病肾病 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四. 糖尿病神经病变 五、下肢血管病变 六、糖尿病足
心血管并发症
筛查
糖尿病确诊时及以后至少每年评估心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
如生活方式干预3个月 后血压不能达标或初诊 时血压即≥140/80mmHg, 即应开始药物治疗
高血压
药物治疗 – 综合考虑疗效、心肾保护作用、安全性和依从
性以及对代谢的影响等 – ACEI或ARB为首选药物 – 通常需要多种降压药物联合应用
• 推荐以ACEI或ARB为基础的降压药物,联合
使用CCB、吲哒帕胺类药物、小剂量噻嗪类 利尿剂或小剂量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
随访主要观察指标
全身指标
糖尿病病程 血糖(含HbA1c)
血脂 血压 肥胖 肾病及用药史
眼部指标
视力 眼压 房角 眼底
目录
一、心血管并发症 二、糖尿病肾病 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四、糖尿病神经病变
五、下肢血管病变 六、糖尿病足
糖尿病神经病变
糖尿病神经 病变
糖尿病周围 神经病变
糖尿病自主 神经病变
远端对称性多发性 神经病变(DSPN)
目录
一、心血管并发症
二、糖尿病肾病
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四、糖尿病神经病变 五、下肢血管病变 六、糖尿病足
糖尿病肾病 (DN,DKD)
持续白蛋白尿(>200μg/min 或300 mg/24h) 伴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排除肾脏或尿路其它疾病。 这一定义对1型和2型糖尿病均适用。
(注:DN=DKD, Diabetic Kidney Disease )
抗血小板治疗用法推荐
21岁以下人群 • 不推荐应用阿司匹林
已有心血管疾病且对 • 可考虑使用氯吡格雷(75 mg/d)作
阿司匹林过敏者
为替代治疗
发生急性冠状动脉综 合征的糖尿病患者
替代治疗药物
• 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治疗1年
• 其他抗血小板药物可用于阿司匹林过 敏、有出血倾向、接受抗凝治疗、近 期胃肠道出血以及不能应用阿司匹林 的活动性肝病患者
临床糖尿病肾病期,显性白蛋白尿
Kimmelstiel-Wilson’s 结节
正常肾小球
糖尿病肾病肾小球
治疗目标
控制血糖 控制血压(130/80mmHg,ACEI或ARB) 控制蛋白尿(首选ACEI或ARB ) 控制体重 控制饮食 控制并发症
目录
一、心血管并发症 二、糖尿病肾病
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干预治疗 – 起始:收缩压≥120mmHg和(或)舒张压
≥80mmHg,经不同日随访证实即可开始干预 – 目的:最大限度地减少靶器官损害,降低心血
管疾病和死亡的危险 – 控制目标:<140/80mmHg,但不宜过低
生活方式干预 – 健康教育 – 合理饮食 – 规律运动 – 戒烟限盐 – 控制体重 – 限制饮酒 – 心理平衡
3.在一个以上象限有显著的视网膜内微血管异常
增殖期视网膜病变(PDR)
出现以下一种或多种改变:新生血管形成、玻璃 体积血或视网膜前出血
正常视网膜眼底表现
中度非增殖期
重度非增殖期
增殖期
黄斑水肿
病变严重程度
眼底检查所见
无明显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后极部无明显视网膜增厚或硬性渗出
有明显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后极部有明显视网膜增厚或硬性渗出
血脂异常
糖尿病患者每年应至少检查一次血脂(包括LDL-C、 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HDL-C) 2型糖尿病患者常见的血脂异常是甘油三酯升高及 HDL-C降低 所有血脂异常的患者都应接受强化的生活方式干 预治疗
血脂异常
下列情况无论基线血脂如何, 均应在生活方式干预下使用他汀药物: 有心血管疾病
LDL-C 控制目标 <1.8mmol/l
糖尿病肾病的分期(Mogensen)
Ⅰ期 Ⅱ期
Ⅲ期 Ⅳ期
肾脏损害分期
肾小球高滤过,肾脏体积增大
可出现间断微量白蛋白尿,休息时尿白 蛋白排泄率(UAE)正常(<20μg/min或 <30mg/24h) 早期糖尿病肾病期,持续性微量白蛋白 尿,UAE 20-200μg/min或30-300mg/24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