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和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培训共42页
合集下载
卫生和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幻灯片PPT课件
![卫生和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幻灯片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c182913a417866fb84a8e9e.png)
36
未洗的手
漂洗的手
(只用清水)
2019/10/29
37
洗净的手 洗净的手 (用皂液) (用消毒剂)
2019/10/29
38
法规要求:附录第二十四条
正确穿戴洁净服,必须包盖全部头发、 胡须及脚部,并能阻留人体脱落物;口 罩要罩住口鼻;洁净鞋应能遮盖住全脚。 并定期按规定清洗。离开洁净室,必须 脱掉洁净服装。
第三十三条 参观人员和未经培 训的人员不得进入——
生产区和质量控制区,
特殊情况确需进入的,应当事先对个 人卫生、更衣等事项进行指导。
2019/10/29
11
一、人员卫生
法规要求
第三十五条 进入洁净生产区的人 员不得化妆和佩带饰物。
2019/10/29
12
摘下个人饰物:耳环、手表、戒 指、项链等 不得留长指甲
21
法规要求:附录第二十四条
工作服及其质量应当与生产操作的要求及操 作区的洁净度级别相适应,其式样和穿着方 式应当能够满足------
保护产品和人员的要求。
2019/10/29
22
人是第一的(主要)污染源。
清 洗、包 裹
根据不同洁净区要求, 穿戴不同衣服
2019/10/29
23
人是第一的(主要)污染源。
提醒:进入洁净区人员不得化妆, 否则需清洗去除化妆品
2019/10/29
13
一、人员卫生
人体是一个永不休止的污染媒介。
人是药厂中最不清洁的成份,是最
大的污染源。
我体检过了, 没问题!
2019/10/29
14
人类是第一的(主要)污染源。
人们每24小时就会脱落皮肤表面上最外层 的皮细胞。这等于每天高达109( 1000,
微生物及人员卫生基本知识培训资料
![微生物及人员卫生基本知识培训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8a2461bf524ccbff0218472.png)
微生物已广泛应用于农业、食品、医药、 酿造、化工、制革、石油等行业,发挥了 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抗生素、酸奶、疫苗、酒类等等;
微生物的危害
微生物中也有一部分能引起人或动植物病 害,这些具有治病性的微生物,称为病原 微生物。如人类的许多传染病(如感冒、 伤寒、痢疾、结核、脊髄灰质炎、病毒性 肝炎等),均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
单位:个/g
传播污染的四大媒介-空气
空气:空气并不是产生污染的介质,但 它是污染的危险携带者。充满微生物的 尘埃和水滴就是通过空气作为侵袭我们 产品的媒介而成为重要的污染源的。
当我们谈话、咳嗽和打喷嚏时,被污染 的水滴正是不断地从我们的呼吸道中进 入我们的工作场所。尘埃微粒正是通过 空气流不间断地在我们整个药厂范围循 环运行着。
微生物污染
温度: 根据细菌对温度要求的不同,可分
为嗜冷菌、嗜温菌及嗜热菌。一般 病原菌的适宜温度基本与人类体温 相同,因而实验室培养细菌均采用 37℃。(霉菌25℃)
传播污染的四大媒介
空气 水 表面 人
不同环境中微生物量
环境
土壤
水
空气 人体皮肤 地板
微生物量 104-1010 10-104 10-105 1-104 10-103
不利的是即便是优良菌种也极易发生退化,若 保存不当或在人工培养基上经多次传代后,菌 种的优良特性会发生改变。例如白僵菌菌种, 经30代移种后,其致病力降低50%。
充分认识和运用微生物的特点,对利用和改造 微生物是极为重要的。
微生物的作用
绝大多数微生物对人和动物是有益的,有 些还是必不可少的。
胃 正常一般无菌
肠道 类杆菌、双歧杆菌、大肠杆菌、厌氧性链球菌、粪链球菌
葡萄球菌、白色念球菌、乳酸杆菌、变形杆菌、
抗生素、酸奶、疫苗、酒类等等;
微生物的危害
微生物中也有一部分能引起人或动植物病 害,这些具有治病性的微生物,称为病原 微生物。如人类的许多传染病(如感冒、 伤寒、痢疾、结核、脊髄灰质炎、病毒性 肝炎等),均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
单位:个/g
传播污染的四大媒介-空气
空气:空气并不是产生污染的介质,但 它是污染的危险携带者。充满微生物的 尘埃和水滴就是通过空气作为侵袭我们 产品的媒介而成为重要的污染源的。
当我们谈话、咳嗽和打喷嚏时,被污染 的水滴正是不断地从我们的呼吸道中进 入我们的工作场所。尘埃微粒正是通过 空气流不间断地在我们整个药厂范围循 环运行着。
微生物污染
温度: 根据细菌对温度要求的不同,可分
为嗜冷菌、嗜温菌及嗜热菌。一般 病原菌的适宜温度基本与人类体温 相同,因而实验室培养细菌均采用 37℃。(霉菌25℃)
传播污染的四大媒介
空气 水 表面 人
不同环境中微生物量
环境
土壤
水
空气 人体皮肤 地板
微生物量 104-1010 10-104 10-105 1-104 10-103
不利的是即便是优良菌种也极易发生退化,若 保存不当或在人工培养基上经多次传代后,菌 种的优良特性会发生改变。例如白僵菌菌种, 经30代移种后,其致病力降低50%。
充分认识和运用微生物的特点,对利用和改造 微生物是极为重要的。
微生物的作用
绝大多数微生物对人和动物是有益的,有 些还是必不可少的。
胃 正常一般无菌
肠道 类杆菌、双歧杆菌、大肠杆菌、厌氧性链球菌、粪链球菌
葡萄球菌、白色念球菌、乳酸杆菌、变形杆菌、
卫生及微生物知识培训
![卫生及微生物知识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d974d9c0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8d.png)
医疗机构的防控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加强 医院感染监测与控制。
05
卫生及微生物的科研进展
微生物的新发现与利用
微生物组研究
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人类对肠道微生物组等微生物群落的认识不断深入, 这些微生物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逐渐被揭示,为开发新的治疗方法提供了可 能。
益生菌和益生元的利用
益生菌和益生元是有益于健康的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的统称。随着研究的深入, 越来越多的益生菌和益生元被发现并应用于食品、药品等领域,以提高人体健 康水平。
• 个人卫生与食品安全:个人卫生习惯也是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例如,勤洗手 、保持厨房清洁、避免交叉污染等习惯可以减少食品被微生物污染的风险。此 外,正确的烹饪和储存方法也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并减少微生物的生长。
• 食品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是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关键。政府 、学校和社区应该开展食品安全教育活动,向公众传授食品安全知识和技能, 提高他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 疫苗与抗生素:疫苗和抗生素是预防和治疗感染性疾病的重要手段。疫苗可以 激发人体免疫系统,提高人体对特定病原体的抵抗力;而抗生素则可以杀死或 抑制细菌的生长,治疗细菌感染。合理使用疫苗和抗生素是医疗卫生的关键之 一。
• 公共卫生监测:公共卫生监测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重要措施。通过监测微生 物的传播情况,可以及时发现并控制疫情,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保护公众的 健康。
空气微生物检测
空气中可能存在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气溶胶,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因此,需要对空气中 的微生物进行检测和监测,及时发现并控制空气传播疾病的疫情。
04
卫生及微生物的防治与控制
消毒与灭菌的方法
物理消毒法
利用物理手段如热力、紫外线、 微波等杀灭微生物的方法。
微生物及人员卫生基本知识培训资料
![微生物及人员卫生基本知识培训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9fcb4226c175f0e7cd137a1.png)
微生物的作用
绝大多数微生物对人和动物是有益的, 有些还是必不可少的。 微生物已广泛应用于农业、食品、医药、 酿造、化工、制革、石油等行业,发挥 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抗生素、酸奶、疫苗、酒类等等;
微生物的危害
微生物中也有一部分能引起人或动植物病害, 这些具有治病性的微生物,称为病原微生物。 如人类的许多传染病(如感冒、伤寒、痢疾、 结核、脊髄灰质炎、病毒性肝炎等),均是由 病原微生物引起的。 从药品生产的卫生学而言,微生物对药品原料、 生产环境和成品的污染是造成生产失败、成品 不合格、直接或间接对人类造成危害的重要因 素。
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
张 明 2016-04-22
主要内容
一、什么是微生物 二、微生物的形态结构 三、微生物的分布及特点 四、微生物的益处与危害 五、药品微生物的控制 六、灭菌方法
什么是微生物
微生物是一类形体微小、结构简单、进化低级、肉眼 直接看不见或看不清,必须借助于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的微小生物。 它们对营养的要求非常低。 它们是一类繁殖非常快的生物。 它们非常容易发生变异。 它们无处不在。 大多数微生物对人类有益。 有些微生物对人类有害。
灭菌方法
2.1消毒剂消毒法 消毒是指杀死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化学消毒剂大多仅能杀死微生物的繁殖 体而不能杀死芽孢,能控制一定范围的 无菌状态。可将消毒剂配成适宜浓度, 采用喷淋、涂擦或浸泡等方法对物料、 环境、器具等进行消毒。
灭菌方法
常用的化学消毒剂有0.1%~0.2%苯扎溴铵溶 液、0.1%~0.2%新洁尔灭溶液、75%乙醇等。 注意: a.浓度不要过高,以防止化学腐蚀作用。 b.洁净室的墙面、天花板、门窗、机器设备、 仪器、操作台、车、桌、椅等表面以及人体双 手(手套)在环境验证及日常生产时,应定期 清洁并用消毒剂喷洒 。
卫生和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培训
![卫生和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4c8e7444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e5.png)
卫生和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培训嘿,朋友们!咱今儿来聊聊卫生和微生物学这档子事儿。
您知道不,这卫生啊,就好比是咱生活的防护盾。
想象一下,要是没了这层防护盾,那日子得多糟心!先说这微生物,它们那可真是无处不在。
小到咱家里的角落,大到广阔的大自然,到处都有它们的身影。
您可别小瞧这些小家伙,有的能帮咱大忙,比如制作酸奶的乳酸菌;可有的呢,却能给咱惹出大麻烦,像那些让人生病的病菌。
咱平常打扫房间,为啥要里里外外都收拾干净?这就像是在和微生物打仗!灰尘里、角落里,说不定就藏着一群“小捣蛋鬼”。
您要是不把它们清理掉,它们就会越来越嚣张,说不定哪天就会让您身体不舒服。
再说说洗手这事儿。
您是不是觉得随便冲冲就行了?那可大错特错啦!洗手得认认真真,手指缝、指甲盖,都得照顾到。
这就好比给咱的双手穿上一层“防护服”,把那些想趁机溜进来的坏微生物挡在外面。
还有吃饭的餐具,要是不干净,那可就像是给微生物们开了一场豪华派对!它们在上面欢快地蹦跶,然后跟着食物就进了您的肚子,您说可怕不可怕?您瞧瞧厨房,那可是微生物的“热门战场”。
食物残渣、潮湿的环境,对它们来说简直是天堂。
所以,厨房得经常清洁,不然那些微生物就会在您的菜里“安家落户”。
咱出门在外,公共场合的扶手、座椅,谁知道有多少微生物在上面?这时候您就得注意了,别随便乱摸,摸完了也得赶紧洗手消毒。
卫生这事儿,就像是一场永不停歇的战斗。
您要是稍有松懈,微生物可就有机可乘啦!难道您愿意让这些看不见的小家伙来捣乱您的生活,破坏您的健康吗?所以啊,朋友们,一定要重视卫生,了解微生物学的基础知识。
把卫生做好了,咱才能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地过日子!这才是最重要的,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卫生和微生物学培训课件
![卫生和微生物学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aab730b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1a.png)
卫生和微生物学培训课件
训练目标
1 学习卫生基本知识
了解卫生的重要性和基 本原理,培养正确的卫 生意识。
2 了解微生物的种类
和影响
探索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对我们的健康和环境的 影响,洞察微生物世界 的奥秘。
3 掌握正确的卫生措
施和方法
学习一些实用的卫生措 施和方法,如何预防疾 病和保护自己和他人。
课程内容
2
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
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来促进学员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3
观察和实践
通过观察和实践,让学员亲身体验卫生和微生物学的实际应用。
实施计划
培训时间和地点
确定培训的具体时间和地 点,确保学员的参与和便 利性。
参与人员和要求
明确参与培训的人员范围 和要求,确保培训的针对 性和有效性。
评估和报告
卫生原理和重要性
了解卫生的原理和重要性, 如何营造清洁和安全的环境。
常见微生物及其产 生的问题
探索不同种类的微生物,了 解它们如何引起疾病和其他 健康问题。
卫生措施和方法
学习一些简单但有效的卫生 措施和方法,如何保持健康 和预防传染病。
培训方法
1讲座和演示通来自生动的讲座和演示来传达卫生和微生物学的知识。
评估培训的效果和学员的 反馈,生成相关报告以便 进一步改进。
培训成果
• 学员将了解卫生基本知识,掌握常见微生物的分类和影响。 • 学员将学会正确的卫生措施和方法,有效预防疾病。 • 培训将提高参与者的卫生意识,并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训练目标
1 学习卫生基本知识
了解卫生的重要性和基 本原理,培养正确的卫 生意识。
2 了解微生物的种类
和影响
探索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对我们的健康和环境的 影响,洞察微生物世界 的奥秘。
3 掌握正确的卫生措
施和方法
学习一些实用的卫生措 施和方法,如何预防疾 病和保护自己和他人。
课程内容
2
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
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来促进学员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3
观察和实践
通过观察和实践,让学员亲身体验卫生和微生物学的实际应用。
实施计划
培训时间和地点
确定培训的具体时间和地 点,确保学员的参与和便 利性。
参与人员和要求
明确参与培训的人员范围 和要求,确保培训的针对 性和有效性。
评估和报告
卫生原理和重要性
了解卫生的原理和重要性, 如何营造清洁和安全的环境。
常见微生物及其产 生的问题
探索不同种类的微生物,了 解它们如何引起疾病和其他 健康问题。
卫生措施和方法
学习一些简单但有效的卫生 措施和方法,如何保持健康 和预防传染病。
培训方法
1讲座和演示通来自生动的讲座和演示来传达卫生和微生物学的知识。
评估培训的效果和学员的 反馈,生成相关报告以便 进一步改进。
培训成果
• 学员将了解卫生基本知识,掌握常见微生物的分类和影响。 • 学员将学会正确的卫生措施和方法,有效预防疾病。 • 培训将提高参与者的卫生意识,并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卫生与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_PPT课件
![卫生与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_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0b40bae1711cc7930b7167c.png)
2021/3/22
41
更衣
头发应完全包在帽子内
2021/3/22
42
洁净区更衣
不能配戴手表、首饰
2021/3/22
43
定时或在任何关键操作前,应消毒手套
2021/3/22
44
填写批记录后,手套应消毒
2021/3/22
45
主要内容
一、人员卫生 二、微生物基础知识
2021/3/22
46
微生物的概念
设备维修工)应当定期培训,使无菌医疗器 械的操作符合要求。培训的内容应当包括卫 生和微生物方面的基础知识。未受培训的外 部人员(如外部施工人员或维修人员)在生 产期间需进入洁净区时,应当对他们进行特 别详细的指导和监督
2
主要内容
一、人员卫生 二、微生物基础知识
2021/3/22
3
一、人员卫生
2021/3/22
51
繁殖最适条件对比
微生物
酸碱度
温度
细菌
pH7.0~7.5 37℃
真菌 (霉菌、酵母菌)
pH4.5~6.0
22~28℃
2021/3/22
52
微生物的存在
水 土壤 空气 衣服 地板 海水 油膜 废水 排水口 洗手池 汽油罐
嘴 头发 皮肤 鼻子 肠道 食物 昆虫 动物 南极 (<00C) 火山口(>2500C)
45—65
1次/班
——
≥20
≥15
≥12
1次/月
不同级别洁净室(区)及洁净室(区)
与非洁净室(区)之间≥ 5
≤3500
洁净室(区)与室外大气≥ 10
≤350 000
≤3500 000
微生物和人员卫生基本知识培训资料全
![微生物和人员卫生基本知识培训资料全](https://img.taocdn.com/s3/m/db6829c5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14.png)
特征
以土壤内的生存密度最大,1克较肥活的土 壤常含有几亿到几十亿个微生物;贫瘠土 壤每克也含有几百万到几千万个,一只肮脏 的苍蝇,全身能携带5亿多个细菌,三对足能 粘附700万至1000万个细菌,可见微生物的 密集度之大.
特征
2.分布广泛 微生物是地球上分布最广泛的一类生
物.在辽阔的自然界中,无论土壤、水域、 空气以及动物、植物、人体内外都有大 量微生物存在.从炎热的赤道,到酷寒的极 地;从阳光强烈的万米高空,到终年不见 阳光的万米海底;从绿色无边的平原,到 荒芜人烟的沙漠;从冰雪高山到泥泞沼 泽,到处都有微生物的踪迹.
尘埃、污物、棉绒、纤维以及我们的头 发及皮肤脱落物都是尘粒污染的潜在原 因.
临床资料表明:如药品被7-2μm的尘 粒污染了,尤其是静脉注射用药,可以导致 热原反应、肺动脉炎、微血栓或异物肉 芽肿等,严重的会致人死亡.
微生物污染
微生物污染是指因微生物产生、附 着而给特定的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
如果细菌得到了必要的养料、一定 量的水份和合适的温度,它们就能迅 速繁殖,它们繁殖的速度快得惊人.
传播污染的四大媒介-水
水:从理论上来讲,微生物在纯水中是不能生长的. 但是,所有的各类水,不管怎样仔细地蒸溜或过滤, 总会含有一定量的可溶性有机物和盐类.正是这些 可溶性的物质可被微生物利用作为它们生长的养 料源泉.
在生产过程中,水是应用最广泛的原料之一.这就 是为什么我们药厂的卫生规程不仅必须仔细地控 制用于生产过程的水,而且要控制好如何正确地用 水来清洗我们的设备.
微生物污染
1.药品的微生物污染源
微生物污染
养料: 1.碳和氮化合物、无机盐等 这些是细菌
营养所必须的物质. 2.气体 氧、二氧化碳和氮与细菌的生
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共44张PPT)
![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共4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6b5b86c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5d.png)
➢ 生存环境 沙门氏菌在水中不易繁殖,但可生存2—3周,冰箱中 可生存3—4个月,在—25℃可存活10个月,在自然 环境的粪便中可存活1—2个月。
➢ 繁殖条件 沙门氏菌最适繁殖温度为37℃,在20℃以上即能大
量繁殖,因此,低温储存食品是一项重要预防措施 。
沙门氏菌
➢ 污染渠道
沙门氏菌的来源主要是患病的人和动物,及人和动物 的带菌者,其中在肉类中最为多见。
球菌、类白喉杆菌
胃
正常一般无菌
肠道 类杆菌、双歧杆菌、大肠杆菌、厌氧性链球菌、粪链球
菌、 葡萄球菌、白色念球菌、乳酸杆菌、变形杆菌、破
伤风杆菌、产气荚膜杆菌等
鼻咽腔 甲型链球菌、奈氏球菌、肺炎球菌、流感杆菌、乙型链
球菌、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
眼结膜 皮表葡萄球菌、结膜干燥杆菌、类白喉杆菌等
➢ ④生长旺,繁殖快:微生物有惊人的繁殖速度,大多数微生物几十
分钟内就可以繁殖一代
➢ ⑤适应性强,易变异(耐药性产生的原因)
二、微生物的分布
1.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
➢ 土壤:是微生物生活的最适环境,土壤中的微生物又可分为 如下几类:
细菌:占土壤微生物总数的70%~90%。 放线菌:占土壤中微生物含量的5%~30%。
人不体同微 洁➢生净物度污分级布别情的染况房间:药应有品足够的的压细差 菌:常见污染药品的细菌是一些生命力 较强的细菌,如: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 酵母菌:普通土壤中酵母菌含量很少。
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人类的传染病约75%是由病毒引起的。 酵母菌:普通土壤中酵母菌含量很少。
大肠菌群为枯人和动草物肠杆道中菌的常及居菌一,在一些定条霉件下菌可引,起肠道抵外感抗染。力弱的细菌一般不易造成
➢ 繁殖条件 沙门氏菌最适繁殖温度为37℃,在20℃以上即能大
量繁殖,因此,低温储存食品是一项重要预防措施 。
沙门氏菌
➢ 污染渠道
沙门氏菌的来源主要是患病的人和动物,及人和动物 的带菌者,其中在肉类中最为多见。
球菌、类白喉杆菌
胃
正常一般无菌
肠道 类杆菌、双歧杆菌、大肠杆菌、厌氧性链球菌、粪链球
菌、 葡萄球菌、白色念球菌、乳酸杆菌、变形杆菌、破
伤风杆菌、产气荚膜杆菌等
鼻咽腔 甲型链球菌、奈氏球菌、肺炎球菌、流感杆菌、乙型链
球菌、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
眼结膜 皮表葡萄球菌、结膜干燥杆菌、类白喉杆菌等
➢ ④生长旺,繁殖快:微生物有惊人的繁殖速度,大多数微生物几十
分钟内就可以繁殖一代
➢ ⑤适应性强,易变异(耐药性产生的原因)
二、微生物的分布
1.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
➢ 土壤:是微生物生活的最适环境,土壤中的微生物又可分为 如下几类:
细菌:占土壤微生物总数的70%~90%。 放线菌:占土壤中微生物含量的5%~30%。
人不体同微 洁➢生净物度污分级布别情的染况房间:药应有品足够的的压细差 菌:常见污染药品的细菌是一些生命力 较强的细菌,如: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 酵母菌:普通土壤中酵母菌含量很少。
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人类的传染病约75%是由病毒引起的。 酵母菌:普通土壤中酵母菌含量很少。
大肠菌群为枯人和动草物肠杆道中菌的常及居菌一,在一些定条霉件下菌可引,起肠道抵外感抗染。力弱的细菌一般不易造成
微生物及人员卫生基本知识培训资料PPT课件
![微生物及人员卫生基本知识培训资料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76207c7b307e87101f696c3.png)
水分:
细菌的生长繁殖是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 通过本身含有的许多酶系统,进行一系 列的生化反应分解转化成简单物质,然 后加以吸收利用。这种利用需要一定的 水分,先使营养物质溶解,再通过扩散 和吸收而达到的。同时代谢产物也靠水 的扩散作用而排泄,因此水是细菌生活 所不可缺的物质。
温度:
根据细菌对温度要求的不同,可分 为嗜冷菌、嗜温菌及嗜热菌。一般 病原菌的适宜温度基本与人类体温 相同,因而实验室培养细菌均采用 37℃。(霉菌25℃)
1.人员进入洁净区严格按照SOP(正确的更衣、洗手、 消毒程序)来执行,尽量避免人为带入污染;
2.生产操作活动幅度要小、东西轻拿轻放; 3.洁净区严格控制人数,相应的房间不能超过规定人
数。仅限本区生产人员和经批准的人员进入; 4.不佩戴首饰、严禁化妆; 5.注重个人卫生和健康,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6.生产人员不得裸手接触药品; 7.身体不适者应立即报告,暂时退出洁净区; 8.穿戴洁净服,尽可能的包裹身体的全部以减少发菌
部位
常见菌种
皮肤 表皮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绿脓杆菌、耻垢杆菌等
口腔 链球菌(甲型或乙型)、乳酸杆菌、螺旋体、梭形杆菌、
白色念球菌、(真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球菌、
奈瑟氏球菌、类白喉杆菌等
胃 正常一般无菌
肠道 类杆菌、双歧杆菌、大肠杆菌、厌氧性链球菌、粪链球菌
葡萄球菌、白色念球菌、乳酸杆菌、变形杆菌、
微生物及人员卫生基本知 识培训
XXXX制药有限公司
微生物
什么是微生物:简单的说,微生物就是微 小的生物。是一群个体微小、结构简单、 肉眼不能直接看到,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 或电子显微镜放大几百倍、几千甚至几万 倍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特点: 1)种类多、分布广 2)个体小、面积大 3)吸收多、转化快 4)适应强、易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