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案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案例

案例背景:

“有余数的除法”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是除法知识的扩展和延伸,在教材内容的安排上,一方面重视联系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学习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有机地体现与除法的联系,另一方面注重结合具体的情境,加强有余数的除法意义的认识。“有余数的除法”这部分内容还是今后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除法的重要基础,因此这部分的知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从学生实际来看,学生刚学过除法,有一部分学生会在求商时因为乘法口诀掌握的不够熟练而出错,在学习有余数的除法试商时更要强调乘法口诀的重要性。

案例主题:

针对二年级学生年龄小的特征,本节课我主要采用的是引导、探究、讨论、发现的教学方法,学生通过借助实物分一分,摆一摆。学生借助用小棒摆正方形,放手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根据自己的学习体验,用合作的方式,通过观察操作、探究讨论、发现比较等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力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理解所学的知识,从而达到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2﹚引导学生探究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使学生懂得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

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操作、观察、探究等活动,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构建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探究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件、卡片、实物果盘、小棒。

教学过程:

一、形成有“剩余”的表象

课件出示:图上的同学们在做什么?

他们在分组摆小棒呢!齐读要求:用11根小棒摆出下面的图形,各能摆几个?

你们想参加这个活动吗?分成三个小组,用小棒摆一摆。

各小组汇报摆的过程和结果:

第一组:用11根小棒,摆了2个正方形,还剩3根小棒。

第二组:用11根小棒,摆了3个三角形,还剩2根小棒。

第三组:用11根小棒,摆了2个五边形,还剩1根小棒。

师:剩下的小棒为什么不继续摆了?

生:不够再摆一个图形了。

师:在实际分东西的时候,会有“剩余”的情况。板书:剩余

(设计意图:此环节问题设计的开放性、答案的自由性,以激发孩子们参与的热情和兴趣。然后给学生自由摆设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动手。在摆设过程中,学生会深切地感悟到原来在生活中分东西时,并不是每次都能正好分完,很多时候还有剩余。这样设计教学,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课堂真实的生成。)

二、初步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1.复习表内除法的意义

师:有6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能摆几盘,摆一摆。

师:请同学们边摆边说。

生:6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能摆3盘。

师:你能把刚才摆的过程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

学生汇报教师及时板书:6÷2=3(盘)

师:你能说说为什么选择用除法来列式吗?

生:因为是平均分。

师:6÷2=3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生:这个算式表示“6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正好能摆3盘。”

(设计意图:巩固旧知,回顾除法算式的意义及各部分的名称,使学生能够增强记忆,为后面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做好铺垫。)

2.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1)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分的时候会出现有剩余的情况。

师:如果有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能摆几盘,试着摆一摆。

师: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实物来摆一摆。在摆的过程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剩下一个草莓。

师:这一个草莓为什么没有摆到盘子里,它能再摆一盘吗?

生:不能。

师:为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生:因为题目中要求每2个摆一盘,剩下一个不够摆1盘。

(2)在交流中确定表示平均分时有剩余的方法。

师:你们能把刚才摆的过程用一个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吗?

生:7÷2=3﹙盘﹚……1(个)

师:谁能把刚才写出来的算式读给大家听呢?

教师随学生的汇报总结:省略号后的数字,我们把它叫做余数。

板书:余数

(设计意图: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在对比中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三、探索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动动手:8根小棒能摆2个正方形,如果用9根、10根、11根、12根呢?先摆一摆,并写出算式。

8根: 8÷4=2(个)

9根: 9÷4=2(个)……1(根)

10根: 10÷4=2(个)……2(根)

11根: 11÷4=2(个)……3(根)

12根: 12÷4=3(个)

13根: 13÷4=3﹙个﹚……1﹙根﹚

14根: 14÷4=3﹙个﹚……2﹙根﹚

15根: 15÷4=3﹙个﹚……3﹙根﹚

动手实践要求:

1.按要求操作并记录。

2.组织交流。

3.通过对比发现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下问题:

1.余数有没有可能是4、5、6?为什么?说说你的想法。

2.余数和谁有关系?有什么关系?你是怎样想的?

教师随学生汇报板书:余数小于除数

教师小结:刚才我们通过摆小棒的活动,写出了这么多有规律的算式,大家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了余数要比除数小的规律。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在前两个例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究余数与除数的关系。教学中如果让每一个学生都来计算这一组题,势必要花费学生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学生也会产生厌烦情绪;而采用小组分工合作的形式,既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又让学生真正体验到通过团队努力取得成功的快乐。)

四、巩固练习。

1.抢答:下面的算式中,如果有余数,可能会是哪些?

﹙﹚÷7=﹙﹚……﹙?﹚

2.我会选:下面的算式中,余数可能是答案中的哪一个?

﹙﹚÷8=﹙﹚……﹙?﹚

A:6 B:8

3.下面这些算式中,除数可能是答案中的哪一个?

﹙﹚÷﹙?﹚=﹙﹚ (6)

A:8 B:4 C:3 D: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