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件 绘画 选修 3 借物抒情 托物言志—中国花鸟画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笔叫“顺笔”,而从右往左或从下往上的运笔就没有“顺笔”自然,它较别扭, 所以称为“逆锋”。在练习勾线时,要“顺锋”“逆锋”交替进行,千万不要因 “逆锋”难就少练习。练习“逆锋”不要为了勾勒的方便而改变画面的方向,如 果随意转动画面的话,就起不到练习的作用了。
线的用笔规律
中国画运笔方法十分讲究,从古至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如黄宾虹先生提出的“五笔”之说,“五笔”即“平、圆、留、 重、变。” 平—是指运笔时用力平均,起讫分明,笔笔送到,既不柔弱, 也不挑剔轻浮,要“如锥画沙”。 圆—是指行笔转折处要圆而有力,不妄生圭角,要“如折钗 股”。 留—是指运笔要含蓄,要有回顾,不急不徐,不浮不滑,不放 诞犷野,要“如屋漏痕”。所谓“重”即沉着而有重量,要如 “高山坠石”,不能象“风吹落叶”,即古人说的“笔力能扛 鼎”的意思。 变—是指用笔有变化,或用中锋或用侧锋,要根据表现对象的 不同而变化,不能执一。二是指运笔要互相呼应,“意到笔不 到,笔断意不断。”
欣赏:
《丛竹图 》清 郑燮
报春图
田世光
田世光一生致力于 中国花鸟画的继承、 发展与创新,造诣 深厚。他使失传了 300年的宋元画派 工笔重彩花鸟画画 派得到新的发展、 突破,并在艺术创 作中发扬光大。创 作了大量充满蓬勃 生机、富有不朽生 命力的花鸟画,深 受人们的喜爱,为 复兴传统工笔重彩 花鸟画做出了巨大 贡献。
用笔通病
用笔通常容易有三种毛病,即“板”、“刻”、 “结”。
“板”,缺少腕力,下笔犹豫不定,勾画出的形状不 准确、不自然、扁而平缺少立体感。 “刻”,笔迹显露,运笔呆滞,转折的地方出现不应 有的棱角。 “结”,笔迹迟顿,该散的地方散不开,运笔不流畅。 枯主要是水份太少,弱下笔没劲。
工笔画工具的介绍
简单说:用拇指与食指、中指夹住笔,无 名指和小指顶住笔的下端,指实掌虚。笔杆 与纸面垂直,用肘力、腕力和手指的拉、推 力量行笔。笔锋处在所画线条的中央,这是 中锋用笔,画工笔画线条多为中锋。
(一)·起笔——起笔要顿 所谓“顿”就是笔锋着纸后轻轻地上下抖动几下,其目的就是将外露于线条
之外的笔锋调整到线条之中,使之“藏锋”。起笔要“竖画横下,横画竖下”欲右 先左。(二)·行笔——行笔要畅
一、墨水:一得阁极品云头艳墨汁 二、纸张:熟宣 4尺整张 三、盒装马利国画颜料 四、毛笔:主要分底色笔、染色笔、勾线笔三部分。 小兰竹 勾线笔 特制大白云,水笔 小号 中号 一般墨色、冷色、暖色各备一支色笔 纯狼毫 皴擦用 五、调色碟:
1、勾线笔 工笔画多用中锋勾勒细而匀的线条。一般选用狼毫类细而尖的 笔。常用的笔有衣纹笔、叶筋笔、大红毛、小红毛、蟹爪、狼 圭、紫圭等等。
筛月 蒋采苹
欣赏此幅作品 犹如默读一首优 美的诗章,又像 聆听一曲悠扬的 雅乐。清冷的月 光将荷叶染为蓝 色,又好似穿越 叶面,只留下丝 丝缕缕的叶脉, 编织成梦幻般的 纱网,在夜色中 随风摇曳,让人 产生无边的遐想。
宋庆龄光辉的一生 蒋采苹
梁燕生
陈 之 佛
于非闇
王 道 中
俞 致 贞 刘 力 上
战笔水纹描:
减 笔 描:马远、梁楷之类
柴 笔 描:粗人减笔
蚯 蚓 描:
执笔方法:
古人把执笔方法归纳为擫、押、钩、格、抵五 个字。
“擫”是用大母指肚紧贴笔管的内侧。“押” 是用食指第一节贴住笔骨外侧和大指内外配合。 “钩”是用中指第一、第二节弯曲如钩地钩住笔 的外侧。“格”是无名指第一、二节之间的骨节 紧贴笔管用力把中指向内的笔管挡住并向外推。 “抵”是用小指托在无名指下面抵住中指的钩。 执笔一定要“指实掌虚”才能使指法灵活而有力, 手握住笔管的上下位置要视作画大小而定,大画 握上些、小画握下些。
第二步,勾线:
将熟宣纸上的稿子用毛笔勾勒出来,即 白描。注意线条的粗细、墨色的浓淡、以 及线条起笔收笔的变化。一般情况下,浅 色花以淡墨勾,深色花及叶子均以重墨勾。 根据情况,分别使用中锋或侧锋来画。待 干后,深颜色的地方先用墨染打底色,然 后染色。
第三步:平涂。
第四步、统染:在绘制工笔的过程中,根据画面明暗处理的需要, 往往需要几片叶子、几片花瓣统一渲染,强调整体的明暗与色彩关 系,称之为统染。
线条在运行过程中要流畅,要求线型要统一,不能出现“蜂腰”、“侧锋”和 “飞白”等现象。要使线条流畅,首先要做到呼吸均匀,千万不要憋着一口气, 尤其是画长线,更要气息流畅,这样就会克服紧张情绪,有效地减轻停顿和颤抖 等现象。要解决粗细不均,线型不统一和“侧锋”等现象,必须“中锋运笔”, 只有这样线条才能如“春蚕吐丝”般地劲健连绵。
一十八等”,简称十八描,摘录如下:
高古游丝描:如周举类
铁 线 描:如张叔厚
马 蝗 描:马和之 顾兴裔类 一名兰叶描
钉头鼠尾描:武洞清
混
描:多描
撅 头 描:秃笔也 马远 夏圭
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衣 描:魏 曹不兴
折 芦 描:如梁楷尖笔 细长撇捺也
橄 榄 描:江西颜辉
枣 核 描:尖大笔
柳 叶 描:似吴边观音笔
竹 叶 描:笔肥短撇捺
2、染色笔 常用的染色笔有:大白云、中白云、小白云和其他软毫毛笔。 纯羊毫笔过于软,一般不太好用,白云笔较好,因为它外层是 羊毫,中间部分是硬而挺的毛,因此既能含水分又有弹性。
3、板刷类
工笔画经常需要涂底色,或做大面积的平涂和渲染,因此需备 有各种宽度的羊毛板刷或排笔。
生宣纸 中国画颜色
墨汁
毛 笔
(三)·收笔——收笔要留 书法笔画线条要求收笔时要“回锋”,也就是要将笔锋回过来藏到线条之中。
在进行国画线条练习时也要注意“藏锋”,但没有必要象书法那样“回锋”。 “留”就是将笔锋留于线条之中,切不可将线条尾巴随意地拖到线条的外面。在 画线条时只要将笔适时停住,不要下意识地拖带即可。
(四)·顺、逆锋 在绘画过程中,人们往往习惯于从左往右或从上往下地运笔,这种习惯的运
第五步,分染:
分染又可称为晕染,工笔画绘制中最重要的染色技巧。 分染时可用两支笔,一支笔蘸色,另一支蘸清水,从花 瓣根部或是叶根处染起,将色彩拖染开去,水分适当多 些,染色完毕,将色用清水笔向瓣尖或叶尖处晕开,形 成色彩由浓到淡的渐变效果。染第一遍如果颜色深度不 够,干后再染第二遍,颜色可以稍重。色彩大约染1/3, 水笔接1/3。剩下1/3为留白。可以薄色多染几遍,逐渐 缩小染色面积,使画面的色差过度丰富自然。
传统工笔花鸟画既注重写实又 强调抒发个人感受,绮丽典雅 面貌各异,我们怎样欣赏这些
民族文化的奇葩呢?
风中一枝花繁叶 茂的西府海棠,几 只蝴蝶绕枝飞舞, 似乎感到花香随风 飘散。
海棠蛱蝶图 宋
寒雀图 崔白(宋)
虽描写的是隆冬的雀儿,却让人感觉不到瑟 瑟严寒,干枯无叶的老树反衬出小鸟的活泼 欢快,七只小雀或俯、或仰、或梳理羽毛、 或昂首鸣唱,充满朝气。
借物抒情 托物言志
——工笔花鸟画
在中国画中,凡以花卉、花鸟、鱼虫 等为描绘对象的画,称之为花鸟画。 花鸟画中的画法中有“工笔”、“写 意”、“兼工带写”三种。工笔花鸟 画即用浓、淡墨勾勒动象,再深浅分 层次着色;写意花鸟画即用简练概括 的手法绘写对象;介于工笔和写意之 间的就称为兼工带写。
写生珍禽图 黄筌
“圆”如折钗股:即指勾线要圆浑有力。要用中锋。凡行笔时,笔尖在线条中央 者即为中锋,笔尖在线条一侧的为侧锋。用中锋线条勾出的线圆浑、饱满而有弹性。
“留”如屋漏痕:指用笔积点成线。勾线时要求做到处处可以控制,随时可以收 笔,并可以随作者意图变化,达到随心所欲的地步。
“重”如高山坠石:指用笔峻劲,线条有力。线的力量在于笔尖和纸的摩擦,有 人使劲捏紧笔杆,几乎把笔杆捏碎,但是勾出的线条并没有力量。正确的方法是: 通过肩、肘、腕和手指把力传导给笔尖,使笔尖与纸有一个摩擦力。一曰藏锋,起 笔时,欲向左行先向右顿笔藏锋,然后再向左行笔。二曰行笔的速度要慢,力量要 均匀。行笔中稍停为“顿”;向后折回为“挫”;中锋圆转用笔为“转”;折锋转 向为“折”。三曰回锋,行笔欲停时要把笔锋向来的方向收回,即所谓“无往不回”、 “无垂不缩”。这样的线条才含蓄有力。
工笔花鸟画是运用中国特制的毛笔、中国画颜料,在 专用的熟宣纸或矾绢进行严谨精致花鸟画创作的一种特 殊的画种与技法。工笔花鸟画多以中锋用笔的鉄线描、 高古游丝描进行结构塑造,表现方法工整细致,先勾后 染,设色艳丽,富有装饰性
花鸟内容细分为:花卉、竹石、翎毛、蔬菜、 草虫、畜兽、鳞介等支科。
写意花鸟 工笔花鸟
第一步,起稿:
先把你要临摹的底稿铺在宣纸的下面,底下要 衬一张白纸。然后用铅笔轻轻的拷贝到熟宣纸 上。
布地:就是打底色。为了使画面效果更加丰富 多彩,可以运用各种色彩进行布地。先把颜色 调好,用排刷朝一个方向均匀地平刷在画稿上, 忌来回涂抹。布地可以一开始“布”,也可画 到中间过程时“布”,最后再根据画面需要进 行一些局部的调整。“作旧”既是其中一种。
《竹石图 》清 郑燮 《雪景寒林图》宋 范宽
怎样欣赏工笔画?
徐熙五代南唐 杰出画家: 《雪竹图》
《雪竹图》是最能体现其“落墨”风格的,可惜未加色而不得 窥其全豹。此图绢本,墨笔,藏上海博物馆。谢稚柳先生曾著 文介绍此图,他是这样阐述“落墨”的:“一幅画的形和神, 都是用墨笔和墨色来“落定”,着色只是辅助。这体现了徐熙 在笔墨上的大胆革新。 以《雪竹图》观之,图绘雪后的枯木竹石。下方是大小数方秀 石,不重勾勒而用水墨晕染出结构,留白以示积雪。石后中间 是三竿粗竹,挺拔茁壮,细枝遒劲,残叶纷披。旁有数竿被雪 压弯或折断的竹子,或粗或细,或断或弯,又有数竿细竹穿插 其间,显得姿态多变,情趣盎然。左旁则现一段枯树,枝杈被 折,或勾叶,或晕染留白,映衬雪景的萧瑟。而在刻画上,勾 皴与晕染,粗笔与细笔,浓墨与淡墨,墨染与留白,兼施并用, 同样是谨严的写实作品,与北宋盛行的“细勾填彩”、务求逼 真的画风相比较,显得率意而出格,然而却也更多变化,更富 情趣。
(二)复勾:先以浓墨全部勾好,再以浓墨对局部或全部进行 勾勒叫复勾,多以加强所描物象的精神和质感。
中国画对线条的要求可以概括为平、圆、留、重、变五个字。 “平”如锥画沙:即指勾线时在线条的每一点上用力都一样。勾线时,笔尖要按
下去,对纸有一个“压力”。同时手指还要向上擎住笔,有一个“提”力,然 后向 行笔方向再用一个“拖”的力量。
工笔画都是以白描为先,其技法有描,分,染,罩, 所谓描 指的是白描,白描是以线为表现手段的画法,是中国画技法形 式中的一种,主要多用于画人物或双勾花鸟画。其依靠线本身 的粗细、刚柔、方圆、巧拙、疏密等变化来表现各种物象。同 时线条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抽象审美效果。 白描就整个中国画来 讲也是一门独立的艺术,作为工笔白描,一般线形变化不大, 细而均匀,为敷色留有余地。一般用小衣纹或勾线笔,勾线的方法类 似于写毛笔字,讲究起笔、行笔、收笔等; 有单勾和复勾两种。 (一)单勾:用同一墨色的线勾描整幅画的叫一色单勾。用浓 淡不同墨色勾成的,如用淡墨勾花,浓墨勾叶叫浓淡单勾。要 求线描准确流畅、生动、笔意连贯。
现代《工笔画鸟》
思考:通过上面几幅对比图片,你能看出
工笔花鸟与写意花鸟的区别吗?
进入本课目标:
1.抒情婉约,浓淡 相宜的工笔花鸟画
2.彩墨相映,挥洒 性情的写意花鸟画
一. 工 笔 花 鸟 画
工笔花鸟画源远流长,远至新石器时期的陶器上, 商、周的青铜器上,战国的帛画上都可以追溯到它的 来龙去脉。所表现的对象一般是大自然中的树木、花 草、禽鸟、走兽、虫鱼等等,就工笔花鸟画独立分科 而言,它“始于唐代,成熟于五代,鼎盛与两宋”。
花篮图 李嵩 (宋)
用线工细严谨,刻画花朵生动逼真、婀娜多姿,花篮细腻 的编制和精巧的图案与舒展的叶片形成疏密对比。
国瓣逼此 古,真图 代花、是 工朵风宋 笔清格代 花新典工 卉柔雅笔 极嫩,花 高,用卉 的质极中 艺感规的 术极矩上 表强的品 现,染, 力显法作 。示染品
了出形 我花态
出水芙蓉图 佚名 (宋)
“变”;即指用笔的各种变化。平、圆、留、重,是对线条的基本要求,在此基 础上,线条还要有多种变化,如中锋侧锋,顺锋逆锋,顿挫、转折、粗细、方圆、 连 断、疾徐、光毛、虚实、,加上墨色的浓淡、干湿等,即可千变万化。
人物十八描又称“古今描法一十八等”,在明代周履靖的《夷门广牍》和
汪珂玉《珊瑚网》中都曾叙述过,现把明代汪珂玉《珊瑚网》“古今描法
线的用笔规律
中国画运笔方法十分讲究,从古至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如黄宾虹先生提出的“五笔”之说,“五笔”即“平、圆、留、 重、变。” 平—是指运笔时用力平均,起讫分明,笔笔送到,既不柔弱, 也不挑剔轻浮,要“如锥画沙”。 圆—是指行笔转折处要圆而有力,不妄生圭角,要“如折钗 股”。 留—是指运笔要含蓄,要有回顾,不急不徐,不浮不滑,不放 诞犷野,要“如屋漏痕”。所谓“重”即沉着而有重量,要如 “高山坠石”,不能象“风吹落叶”,即古人说的“笔力能扛 鼎”的意思。 变—是指用笔有变化,或用中锋或用侧锋,要根据表现对象的 不同而变化,不能执一。二是指运笔要互相呼应,“意到笔不 到,笔断意不断。”
欣赏:
《丛竹图 》清 郑燮
报春图
田世光
田世光一生致力于 中国花鸟画的继承、 发展与创新,造诣 深厚。他使失传了 300年的宋元画派 工笔重彩花鸟画画 派得到新的发展、 突破,并在艺术创 作中发扬光大。创 作了大量充满蓬勃 生机、富有不朽生 命力的花鸟画,深 受人们的喜爱,为 复兴传统工笔重彩 花鸟画做出了巨大 贡献。
用笔通病
用笔通常容易有三种毛病,即“板”、“刻”、 “结”。
“板”,缺少腕力,下笔犹豫不定,勾画出的形状不 准确、不自然、扁而平缺少立体感。 “刻”,笔迹显露,运笔呆滞,转折的地方出现不应 有的棱角。 “结”,笔迹迟顿,该散的地方散不开,运笔不流畅。 枯主要是水份太少,弱下笔没劲。
工笔画工具的介绍
简单说:用拇指与食指、中指夹住笔,无 名指和小指顶住笔的下端,指实掌虚。笔杆 与纸面垂直,用肘力、腕力和手指的拉、推 力量行笔。笔锋处在所画线条的中央,这是 中锋用笔,画工笔画线条多为中锋。
(一)·起笔——起笔要顿 所谓“顿”就是笔锋着纸后轻轻地上下抖动几下,其目的就是将外露于线条
之外的笔锋调整到线条之中,使之“藏锋”。起笔要“竖画横下,横画竖下”欲右 先左。(二)·行笔——行笔要畅
一、墨水:一得阁极品云头艳墨汁 二、纸张:熟宣 4尺整张 三、盒装马利国画颜料 四、毛笔:主要分底色笔、染色笔、勾线笔三部分。 小兰竹 勾线笔 特制大白云,水笔 小号 中号 一般墨色、冷色、暖色各备一支色笔 纯狼毫 皴擦用 五、调色碟:
1、勾线笔 工笔画多用中锋勾勒细而匀的线条。一般选用狼毫类细而尖的 笔。常用的笔有衣纹笔、叶筋笔、大红毛、小红毛、蟹爪、狼 圭、紫圭等等。
筛月 蒋采苹
欣赏此幅作品 犹如默读一首优 美的诗章,又像 聆听一曲悠扬的 雅乐。清冷的月 光将荷叶染为蓝 色,又好似穿越 叶面,只留下丝 丝缕缕的叶脉, 编织成梦幻般的 纱网,在夜色中 随风摇曳,让人 产生无边的遐想。
宋庆龄光辉的一生 蒋采苹
梁燕生
陈 之 佛
于非闇
王 道 中
俞 致 贞 刘 力 上
战笔水纹描:
减 笔 描:马远、梁楷之类
柴 笔 描:粗人减笔
蚯 蚓 描:
执笔方法:
古人把执笔方法归纳为擫、押、钩、格、抵五 个字。
“擫”是用大母指肚紧贴笔管的内侧。“押” 是用食指第一节贴住笔骨外侧和大指内外配合。 “钩”是用中指第一、第二节弯曲如钩地钩住笔 的外侧。“格”是无名指第一、二节之间的骨节 紧贴笔管用力把中指向内的笔管挡住并向外推。 “抵”是用小指托在无名指下面抵住中指的钩。 执笔一定要“指实掌虚”才能使指法灵活而有力, 手握住笔管的上下位置要视作画大小而定,大画 握上些、小画握下些。
第二步,勾线:
将熟宣纸上的稿子用毛笔勾勒出来,即 白描。注意线条的粗细、墨色的浓淡、以 及线条起笔收笔的变化。一般情况下,浅 色花以淡墨勾,深色花及叶子均以重墨勾。 根据情况,分别使用中锋或侧锋来画。待 干后,深颜色的地方先用墨染打底色,然 后染色。
第三步:平涂。
第四步、统染:在绘制工笔的过程中,根据画面明暗处理的需要, 往往需要几片叶子、几片花瓣统一渲染,强调整体的明暗与色彩关 系,称之为统染。
线条在运行过程中要流畅,要求线型要统一,不能出现“蜂腰”、“侧锋”和 “飞白”等现象。要使线条流畅,首先要做到呼吸均匀,千万不要憋着一口气, 尤其是画长线,更要气息流畅,这样就会克服紧张情绪,有效地减轻停顿和颤抖 等现象。要解决粗细不均,线型不统一和“侧锋”等现象,必须“中锋运笔”, 只有这样线条才能如“春蚕吐丝”般地劲健连绵。
一十八等”,简称十八描,摘录如下:
高古游丝描:如周举类
铁 线 描:如张叔厚
马 蝗 描:马和之 顾兴裔类 一名兰叶描
钉头鼠尾描:武洞清
混
描:多描
撅 头 描:秃笔也 马远 夏圭
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衣 描:魏 曹不兴
折 芦 描:如梁楷尖笔 细长撇捺也
橄 榄 描:江西颜辉
枣 核 描:尖大笔
柳 叶 描:似吴边观音笔
竹 叶 描:笔肥短撇捺
2、染色笔 常用的染色笔有:大白云、中白云、小白云和其他软毫毛笔。 纯羊毫笔过于软,一般不太好用,白云笔较好,因为它外层是 羊毫,中间部分是硬而挺的毛,因此既能含水分又有弹性。
3、板刷类
工笔画经常需要涂底色,或做大面积的平涂和渲染,因此需备 有各种宽度的羊毛板刷或排笔。
生宣纸 中国画颜色
墨汁
毛 笔
(三)·收笔——收笔要留 书法笔画线条要求收笔时要“回锋”,也就是要将笔锋回过来藏到线条之中。
在进行国画线条练习时也要注意“藏锋”,但没有必要象书法那样“回锋”。 “留”就是将笔锋留于线条之中,切不可将线条尾巴随意地拖到线条的外面。在 画线条时只要将笔适时停住,不要下意识地拖带即可。
(四)·顺、逆锋 在绘画过程中,人们往往习惯于从左往右或从上往下地运笔,这种习惯的运
第五步,分染:
分染又可称为晕染,工笔画绘制中最重要的染色技巧。 分染时可用两支笔,一支笔蘸色,另一支蘸清水,从花 瓣根部或是叶根处染起,将色彩拖染开去,水分适当多 些,染色完毕,将色用清水笔向瓣尖或叶尖处晕开,形 成色彩由浓到淡的渐变效果。染第一遍如果颜色深度不 够,干后再染第二遍,颜色可以稍重。色彩大约染1/3, 水笔接1/3。剩下1/3为留白。可以薄色多染几遍,逐渐 缩小染色面积,使画面的色差过度丰富自然。
传统工笔花鸟画既注重写实又 强调抒发个人感受,绮丽典雅 面貌各异,我们怎样欣赏这些
民族文化的奇葩呢?
风中一枝花繁叶 茂的西府海棠,几 只蝴蝶绕枝飞舞, 似乎感到花香随风 飘散。
海棠蛱蝶图 宋
寒雀图 崔白(宋)
虽描写的是隆冬的雀儿,却让人感觉不到瑟 瑟严寒,干枯无叶的老树反衬出小鸟的活泼 欢快,七只小雀或俯、或仰、或梳理羽毛、 或昂首鸣唱,充满朝气。
借物抒情 托物言志
——工笔花鸟画
在中国画中,凡以花卉、花鸟、鱼虫 等为描绘对象的画,称之为花鸟画。 花鸟画中的画法中有“工笔”、“写 意”、“兼工带写”三种。工笔花鸟 画即用浓、淡墨勾勒动象,再深浅分 层次着色;写意花鸟画即用简练概括 的手法绘写对象;介于工笔和写意之 间的就称为兼工带写。
写生珍禽图 黄筌
“圆”如折钗股:即指勾线要圆浑有力。要用中锋。凡行笔时,笔尖在线条中央 者即为中锋,笔尖在线条一侧的为侧锋。用中锋线条勾出的线圆浑、饱满而有弹性。
“留”如屋漏痕:指用笔积点成线。勾线时要求做到处处可以控制,随时可以收 笔,并可以随作者意图变化,达到随心所欲的地步。
“重”如高山坠石:指用笔峻劲,线条有力。线的力量在于笔尖和纸的摩擦,有 人使劲捏紧笔杆,几乎把笔杆捏碎,但是勾出的线条并没有力量。正确的方法是: 通过肩、肘、腕和手指把力传导给笔尖,使笔尖与纸有一个摩擦力。一曰藏锋,起 笔时,欲向左行先向右顿笔藏锋,然后再向左行笔。二曰行笔的速度要慢,力量要 均匀。行笔中稍停为“顿”;向后折回为“挫”;中锋圆转用笔为“转”;折锋转 向为“折”。三曰回锋,行笔欲停时要把笔锋向来的方向收回,即所谓“无往不回”、 “无垂不缩”。这样的线条才含蓄有力。
工笔花鸟画是运用中国特制的毛笔、中国画颜料,在 专用的熟宣纸或矾绢进行严谨精致花鸟画创作的一种特 殊的画种与技法。工笔花鸟画多以中锋用笔的鉄线描、 高古游丝描进行结构塑造,表现方法工整细致,先勾后 染,设色艳丽,富有装饰性
花鸟内容细分为:花卉、竹石、翎毛、蔬菜、 草虫、畜兽、鳞介等支科。
写意花鸟 工笔花鸟
第一步,起稿:
先把你要临摹的底稿铺在宣纸的下面,底下要 衬一张白纸。然后用铅笔轻轻的拷贝到熟宣纸 上。
布地:就是打底色。为了使画面效果更加丰富 多彩,可以运用各种色彩进行布地。先把颜色 调好,用排刷朝一个方向均匀地平刷在画稿上, 忌来回涂抹。布地可以一开始“布”,也可画 到中间过程时“布”,最后再根据画面需要进 行一些局部的调整。“作旧”既是其中一种。
《竹石图 》清 郑燮 《雪景寒林图》宋 范宽
怎样欣赏工笔画?
徐熙五代南唐 杰出画家: 《雪竹图》
《雪竹图》是最能体现其“落墨”风格的,可惜未加色而不得 窥其全豹。此图绢本,墨笔,藏上海博物馆。谢稚柳先生曾著 文介绍此图,他是这样阐述“落墨”的:“一幅画的形和神, 都是用墨笔和墨色来“落定”,着色只是辅助。这体现了徐熙 在笔墨上的大胆革新。 以《雪竹图》观之,图绘雪后的枯木竹石。下方是大小数方秀 石,不重勾勒而用水墨晕染出结构,留白以示积雪。石后中间 是三竿粗竹,挺拔茁壮,细枝遒劲,残叶纷披。旁有数竿被雪 压弯或折断的竹子,或粗或细,或断或弯,又有数竿细竹穿插 其间,显得姿态多变,情趣盎然。左旁则现一段枯树,枝杈被 折,或勾叶,或晕染留白,映衬雪景的萧瑟。而在刻画上,勾 皴与晕染,粗笔与细笔,浓墨与淡墨,墨染与留白,兼施并用, 同样是谨严的写实作品,与北宋盛行的“细勾填彩”、务求逼 真的画风相比较,显得率意而出格,然而却也更多变化,更富 情趣。
(二)复勾:先以浓墨全部勾好,再以浓墨对局部或全部进行 勾勒叫复勾,多以加强所描物象的精神和质感。
中国画对线条的要求可以概括为平、圆、留、重、变五个字。 “平”如锥画沙:即指勾线时在线条的每一点上用力都一样。勾线时,笔尖要按
下去,对纸有一个“压力”。同时手指还要向上擎住笔,有一个“提”力,然 后向 行笔方向再用一个“拖”的力量。
工笔画都是以白描为先,其技法有描,分,染,罩, 所谓描 指的是白描,白描是以线为表现手段的画法,是中国画技法形 式中的一种,主要多用于画人物或双勾花鸟画。其依靠线本身 的粗细、刚柔、方圆、巧拙、疏密等变化来表现各种物象。同 时线条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抽象审美效果。 白描就整个中国画来 讲也是一门独立的艺术,作为工笔白描,一般线形变化不大, 细而均匀,为敷色留有余地。一般用小衣纹或勾线笔,勾线的方法类 似于写毛笔字,讲究起笔、行笔、收笔等; 有单勾和复勾两种。 (一)单勾:用同一墨色的线勾描整幅画的叫一色单勾。用浓 淡不同墨色勾成的,如用淡墨勾花,浓墨勾叶叫浓淡单勾。要 求线描准确流畅、生动、笔意连贯。
现代《工笔画鸟》
思考:通过上面几幅对比图片,你能看出
工笔花鸟与写意花鸟的区别吗?
进入本课目标:
1.抒情婉约,浓淡 相宜的工笔花鸟画
2.彩墨相映,挥洒 性情的写意花鸟画
一. 工 笔 花 鸟 画
工笔花鸟画源远流长,远至新石器时期的陶器上, 商、周的青铜器上,战国的帛画上都可以追溯到它的 来龙去脉。所表现的对象一般是大自然中的树木、花 草、禽鸟、走兽、虫鱼等等,就工笔花鸟画独立分科 而言,它“始于唐代,成熟于五代,鼎盛与两宋”。
花篮图 李嵩 (宋)
用线工细严谨,刻画花朵生动逼真、婀娜多姿,花篮细腻 的编制和精巧的图案与舒展的叶片形成疏密对比。
国瓣逼此 古,真图 代花、是 工朵风宋 笔清格代 花新典工 卉柔雅笔 极嫩,花 高,用卉 的质极中 艺感规的 术极矩上 表强的品 现,染, 力显法作 。示染品
了出形 我花态
出水芙蓉图 佚名 (宋)
“变”;即指用笔的各种变化。平、圆、留、重,是对线条的基本要求,在此基 础上,线条还要有多种变化,如中锋侧锋,顺锋逆锋,顿挫、转折、粗细、方圆、 连 断、疾徐、光毛、虚实、,加上墨色的浓淡、干湿等,即可千变万化。
人物十八描又称“古今描法一十八等”,在明代周履靖的《夷门广牍》和
汪珂玉《珊瑚网》中都曾叙述过,现把明代汪珂玉《珊瑚网》“古今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