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上册总复习

合集下载

九年级物理上册复习提纲

九年级物理上册复习提纲

九年级物理上册复习提纲九年级物理上册复习提纲1分子动理论与内能(1)吸热公式:Q吸=cm(t-t0)其中c表示这种物质的比热容,t 表示末温,t0表示初温,t-t0表示物体升高的温度,用△t表示t-t0,则Q吸=cm△t。

(2)放热公式:Q放=cm(t0-t)其中t0-t表示物体降低的温度,用△t表示t0-t,则Q放=cm△t2改变世界的热机认识电路探究电流(2)内通过导体截面电荷量的多少叫电流。

电流的单位为(A),常用单位还有毫安(mA)微安(μA)。

(4)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电流处处相等,=I1=I2(5)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I1+I22.电压。

(1)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电源两端有电压,不一定有电流。

(2)在国际单位中,电压的单位是伏,符号是V。

常用单位及换算:1kV=103V=106mV(3)电压的大小可用电压表测量。

电压表有三个接线柱,有0-3V和0-15V两个量程。

电压表的电阻很大,在电路测量中相当于开路。

电压表使用规则:①电压表必须并联在被测电路中;②必须使电流从电压表的“+”接线柱流进;“-”接线柱流出;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④电压表可以直接接到电源两极测量电源的电压。

(4)串联、并联电路中电压分布的特点:在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在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5)常见的一些电压值:一节干电池的电压1.5V;一节蓄电池的电压2V;家庭电路电压220V,对于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3.电阻。

(1)电阻就是导体对电流起阻碍作用的大小。

在国际单位中,电阻的单位是欧姆,符号是。

常用单位及换算:1M=106,1k=103。

(4)滑动变阻器的电阻部分由涂有绝缘层的电阻丝绕在绝缘管上,通过滑片在上面滑动来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大小。

所以滑动变阻器接入点路时瓷筒上的接线柱和金属杆上的接线柱各取一个。

它在电路图中的符号是,应该与被测电路串联,优点是可以连续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大小。

九年级物理上册复习资料(精选)

九年级物理上册复习资料(精选)

卢瑟福原子模型第十二章《运动和力》一、运动的描述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

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

选定参照物后,只看有没有位置的变化。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二、运动的快慢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

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

四、杠杆1、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是杠杆。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当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静止不转或匀速转动时,我们就说杠杆平衡了。

2、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F1L1=F2L23、杠杆的应用省力杠杆:L1﹥L2 F1﹥F2省力费距离;费力杠杆:L1﹤L2 F1﹤F2费力省距离;等臂杠杆:L1= L2 F1= F2 不省力、不省距离,能改变力的方向。

等臂杠杆的具体应用:天平。

许多称质量的秤,如杆秤、案秤,都是根据杠杆原理制成的。

五、其他简单机械1、定滑轮和动滑轮:定滑轮在使用时,轴固定不动;动滑轮在使用时,轴随物体一起运动。

定滑轮实质是个等臂杠杆,故定滑轮不省力,但它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故动滑轮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2、滑轮组: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就组成滑轮组。

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重物,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物体重的几分之一。

且物体升高“h”,则拉力作用点移动“nh”,其中“n”为绳子的段数。

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全汇总

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全汇总

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全汇总在九年级上册物理学习中,我们学习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贯穿了整个学期的学习内容,为我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下面就让我们来全面总结一下这些重要的物理知识点。

一、物理学的基本概念1. 物质的定义:物质是构成一切事物的基本元素,具有质量和体积。

2. 质量的定义: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数量,是一个物体固有的属性,通常用千克(kg)来表示。

3. 时间的概念:时间是一种衡量事物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物体在运动和变化过程中的参照物。

二、力和运动1. 力的定义: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或形状的原因,通常用牛顿(N)来表示。

2. 力的分类:重力、弹力、摩擦力、张力等。

3. 运动的描述:位移、速度、加速度等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重要物理量。

三、力的合成与分解1. 力的合成:若有多个力同时作用在物体上,可以通过力的合成求得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2. 力的分解:可以将一个力分解为多个分力,方便对物体的运动状态进行分析。

四、力的平衡和力的不平衡1. 力的平衡:当多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且合力为零时,物体处于力的平衡状态。

2. 力的不平衡:当多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合力不为零时,物体将产生运动。

五、机械能1. 势能和动能: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或形状而具有的能量,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状态而具有的能量。

2. 机械能守恒:在不受非弹性碰撞和外力作用的条件下,机械能守恒,总能量保持不变。

六、压强和浮力1. 压强的概念:压强是单位面积上承受的压力大小,通常用帕斯卡(Pa)表示。

2. 浮力的概念: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或气体的重量。

七、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1.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一种均质介质中传播时沿直线传播,当遇到界面时发生折射。

2. 光的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光线的入射角、反射角和法线共面。

八、光的折射和光的色散1. 光的折射:光在从一种介质到另一种介质中传播时,会产生折射现象,光速随着介质的变化而改变。

九年级物理上册期中总复习(带答案)

九年级物理上册期中总复习(带答案)

九年级物理上册期中总复习(带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如图所示,均匀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后,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相等,此时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关于甲、乙的密度ρ甲、ρ乙和所切去部分的质量m甲、m乙的判断,正确的是()A.ρ甲<ρ乙,m甲>m乙B.ρ甲<ρ乙,m甲<m乙C.ρ甲=ρ乙,m甲>m乙D.ρ甲=ρ乙,m甲<m乙2、如图所示,一根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在弹性限度内用手水平向右拉伸弹簧的另一端,下列有关“弹簧形变产生的力”描述正确的是()A.手对弹簧的拉力 B.弹簧对手的拉力C.墙对弹簧的拉力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3、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后两灯均能发光,则()A.甲为电流表,乙为电压表 B.甲为电压表,乙为电流表C.甲、乙均为电流表 D.甲、乙均为电压表4、如图所示,底面积相同的甲、乙两容器,装有高度、质量均相同的不同液体,则它们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p甲>p乙B.p甲<p乙C.p甲=p乙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小灯泡L1、L2规格相同,闭合开关S后,发现L1不亮,L2发光.此电路的故障可能是()A.灯 L1短路B.灯 L2短路C.灯 L1断路D.开关 S 接触不良6、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0℃的冰块内能一定不为零B.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C.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D.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7、在商场里,当你站在上升的自动扶梯上时,关于你是运动还是静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运动的B.静止的C.相对自动扶梯是静止的D.相对商场地面是静止的8、三个相同容器内分别盛满不同的液体,现将三个完全相同的小球轻轻放入容器中,小球静止后的状态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液体的密度关系是ρ甲>ρ丙>ρ乙B.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是p乙>p甲>p丙C.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关系是p'甲>p'乙>p'丙D.小球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是F乙=F丙>F甲9、物理上常通过声波的波形图来反映声波的特点.如图所示,根据甲、乙两个音叉振动时发出声音的波形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音叉比乙音叉振动得快B.甲音叉比乙音叉发声的音调低C.甲、乙两音叉发声的频率相同D.甲音叉发声的响度比乙音叉发声的响度大1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0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离透镜16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①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②照相机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工作的③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8cm<f<15cm④将近视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要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光屏应靠近透镜A.只有①和③B.只有②和④C.只有②和③D.只有①和④11、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产生力的两个物体一定发生了作用B.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C.力能脱离物体而存在D.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一定产生力的作用1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两个小灯泡的规格相同.闭合开关后,只有一个小灯泡发光,电压表指针偏转明显.则故障原因可能是()A.1L短路B.1L断路C.2L短路D.2L断路13、下列估测最接近于实际的是()A.一支全新2B铅笔的长度约为20cm 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C.一个普通中学生的重力约为50N D.人感到舒适的气温约为39°C 14、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灯不亮,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没有示数.则电路的故障情况可能是()A.灯L断路B.灯L短路C.电阻R断路D.电阻R短路15、黑暗的房间里有两盏电灯,只有一盏灯点亮,但人能看到未点亮的灯泡.以下对于“看到未点亮灯泡”所画的光路图,正确的是()A.B.C.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中国的茶文化在宋朝时已借助“海上丝绸之路”名扬世界.用热水泡茶时,茶杯温度会升高,其内能是通过_____的方式改变的:茶水散发出清香,这是_____现象.2、马龙在2019年的布达佩斯世乒赛的决赛中将迎面飞来的球扣回,这一现象表明球受到的作用力改变了球的______,该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

初三上册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三上册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三上册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初三是即将升上高中的重要一年,所以想要在初三学好物理,需要对物理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便复习。

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初三上册物理知识点汇总,希望可以帮到你!初三上册物理知识点汇总一、能量的转化与守恒(1)能量及其存在的形式:如果一个物体能对别的物体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

自然界有多种形式的能量,如机械能、内能、光能、电能、化学能、核能等。

(2)能量的转移与转化: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如发生碰撞或热传递时;也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如太阳能电池、发电机等。

(3)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2、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重要、最普遍的基本定律。

大到天体,小到原子核,也无论是物理学问题还是化学、生物学、地理学、天文学的问题,所有能量转化的过程,都遵从能量守恒定律。

二、热机1、内燃机及其工作原理:将燃料的化学能通过燃烧转化为内能,又通过做功,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按燃烧燃料的不同,内燃机可分为汽油机、柴油机等。

(1)汽油机和柴油机都是一个工作循环为四个冲程即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的热机。

(2)一个工作循环中曲轴和飞轮转2圈,对外做一次功,有四个冲程。

(3)压缩‘冲程是对气体压缩做功,气体内能增加,这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4)做功冲程是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这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5)汽油机和柴油机工作的四个冲程中,只有做功冲程是燃气对活塞做功,其它三个冲程要靠飞轮的惯性完成。

(6)汽油机和柴油机的不同处2、燃料的热值(1)燃料燃烧过程中的能量转化:目前人类使用的能量绝大部分是从化石燃料的燃烧中获得的内能,燃料燃烧时释放出大量的热量。

燃料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燃烧过程中,储存在燃料中的化学能被释放,物体的化学能转化为周围物体的内能。

九年级上册物理各章节知识点总结(精编)

九年级上册物理各章节知识点总结(精编)

九年级上册物理各章节知识点总结(精编)一、宇宙和微观世界1、宇宙由物质组成: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任何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组成的,这些粒子保持了物质原来的性质3、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固态物质中,分子与分子的排列十分紧密有规则,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将分子凝聚在一起。

分子来回振动,但位置相对稳定。

因此,固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液态物质中,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粒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小。

因此,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

气态物质中,分子间距很大,并以高速向四面八方运动,粒子之间的作用力很小,易被压缩。

因此,气体具有很强的流动性。

4、原子结构5、纳米科学技术二、质量: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 ,常用单位:t g mg对质量的感性认识:一枚大头针约80mg一个苹果约 150g一头大象约 6t 一只鸡约2kg3、质量的理解: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4、测量:⑴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也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再通过公式m=G/g 计算出物体质量。

⑵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二十四个字:水平台上, 游码归零, 横梁平衡,左物右砝,先大后小, 横梁平衡.具体如下:①“看”:观察天平的称量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分度值。

②“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③“调”: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④“称”: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⑤“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 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⑥注意事项:A 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B 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⑶方法:A、直接测量:固体的质量B、特殊测量:液体的质量、微小质量。

二、密度:1、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022-2023学年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总复习课件

2022-2023学年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总复习课件

C.物质的比热
容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 D.锯木头时锯条发热,
这是利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锯条的内能
6.某柴油机中燃料燃烧放出378000J的热量,用来做有用功 的是113000J,则该柴油机的热机效率约为( ) A.100% B.129.9% C.29.9% D.33.5%
经典例题
7.我们知道:多数汽油机是由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的不断
流,忽略温度的影响,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 A.当它们材料、
粗细都相同时,甲线长乙线短 B.当它们材料、长度都相同时,甲线
粗乙线细
C.当它们长度、粗细都相同时,两线的材料一定不同
D.甲、乙两电阻线的材料、长短、粗细不可能完全相同
经典例题
7.在如图所示电路中,闭合开关S后,在滑片P向右滑动过程中,各电表 示数变化正确的是( )
A.电流表A示数变大 B.电压表V2示数变

C.电压表V1示数与电压表V2示数的
差值变大D.电压表V1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的
比值变大
经典例题
5.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R0为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不能测出未知电阻
Rx的电路是( )
A.
B.
C.
D.
6.把甲、乙两段电阻线接在相同的电压下,甲线中的电流大于乙线中的电
热量是
J。
经典例题
10.某四冲程内燃机的活塞在1min内做功1200次,它的转速为
如果每次做功1500J,则1min内活塞做功
J。
r/min,
11.如图所示的汽车总质量为1150kg,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10km,若 汽车所受阻力为汽车重力的0.1倍,每个轮胎与路面的接触面积为 0.05m2.(g=10N/kg)求:

九年级上册物理复习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物理复习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物理复习知识点一、运动与力学1. 运动的描述与表示方法运动是物体在空间中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过程。

通常用位移、速度和加速度来描述和表示运动状态。

位移是指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改变,速度是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变化量,加速度则是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率。

2. 直线运动的基本物理量对于直线运动,我们可以用位移、速度和加速度这三个基本物理量来描述。

位移的单位是米(m),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m/s),加速度的单位是米每平方秒(m/s²)。

3. 力的概念与分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或形状的原因,单位是牛顿(N)。

根据力的性质和来源,可以分为接触力和非接触力。

接触力包括摩擦力、弹力等,非接触力包括重力、电磁力等。

4.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三大运动定律是描述力学运动的基本规律。

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第二定律描述了力和物体加速度的关系,第三定律则阐述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平衡关系。

二、力和压强1. 压强的概念和计算压强是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力的大小,计算公式为压强 = 力 ÷面积。

其单位是帕斯卡(Pa)。

2. 浮力与浮力原理浮力是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其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或气体的重量。

根据浮力原理,当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物体重力时,物体将浮在液体或气体中。

三、机械能与能量转化1. 动能和势能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势能则是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与物体的高度和重力加速度有关。

2. 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动能定理描述了施加力对物体进行功的过程,机械能守恒定律表明在不受外力影响的条件下,系统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四、电与磁1. 静电学基础静电学研究的是带电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电荷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带电物体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2. 电路中的电阻与电流电流是指单位时间内电荷通过导体的变化量,单位是安培(A)。

电阻是导体阻碍电流通过的程度,其大小与导体物质的性质有关。

九年级上册物理复习资料

九年级上册物理复习资料

九年级上册物理复习资料电功率(一)电能1、电能的获得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2、用电器工作的过程就是消耗电能的过程,用电器工作时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

3、物理学中,电能的国际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符号J;4、生活中常用度作为电能的单位,学名“千瓦时”;5、1度=1千瓦时,“千瓦时”的物理意义:1千瓦的用电器正常使用1h所消耗的电能;1KW.h=3.6×J.6、电能表(又叫电度表)测量用电器在一段时间内所消耗的电能;7、电能表串联在干路上(一三孔进、二四孔出);8、测量较大电能时用计数器读数;计数器上最后一位有红色标记的数字表示小数点后一位;9、电能表前后两次读数之差就是这段时间内用电的度数。

10、“600R/KW.h”是说,接在这个电能表上的用电器每消耗1千瓦时的电能,电能表的转盘转过600转。

11、电流做功的过程就是消耗电能的过程;12、电流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也就是消耗了多少电能;13、电功的国际单位:焦耳,简称焦,符号,J。

(二)电功率1、在物理学中,用电功率表示消耗电能快慢的物理量。

用字母“P”表示。

2、用电器在1秒内消耗的电能,叫做电功率,3、电功率的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符号W。

4、电功率的定义式:P=W/t;基本式P=UI。

这两个公式对不同情况下各种用电器的电功率的计算都适用。

5、导出的计算公式P=R、P=/R。

这两个公式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中电功率的计算。

(即电能全部转化为热能)6、公式中的单位:U——电压——伏特(V),I——电流——安培(A),R——电阻——欧姆(Ω),P——电功率——瓦特(W)7、P=W/t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W——电能——焦耳(J)——千瓦时(度,KW.H),t——时间——秒(s)——小时(H),P——电功率——瓦特(W)——千瓦(KW)。

8、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叫做额定电压。

9、额定功率: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叫做额定功率。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复习知识点汇总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复习知识点汇总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复习知识点汇总九年级上册复教案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考点一:分子动理论物质由大量分子组成,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所有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物体内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扩散是由于分子运动,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分子间存在间隙,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固体、液体、气体之间都可发生扩散,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

考点二:内能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间互相作用的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有温度、质量、材料和状态。

改变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

做功是内能与其他形式能的相互转化,能的形式改变;热传递是内能的转移,能的形式不变。

考点三:热值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与燃料的质量m的比,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单位是J/kg或J/m3.公式为q=Q/m或q=Q/v。

计算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的公式为Q=qm或Q=qv。

热值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其状态、质量、体积、燃烧情况均无关。

考点四:比热容质量为m的某种物质从外界吸收热量Q,温度升高△t,则Q/m△t即是这种物质的比热容C=Q/m△t,单位是J/(kg.℃)。

比热容表明物质吸收单位热量时温度的变化情况。

例如,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即吸收1J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0.0042℃。

比热容可用于计算物体吸收(放出)的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Q吸=cm(t—t),Q放=cm(t—t)。

比热容是一种物质特性,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而与物质的质量、形状、温度以及吸热或放热多少无关。

例如,水和冰的比热容是不同的。

物质的比热容大,则升(降)温慢,比热容小则升(降)温快。

因此,内陆地区以砂石为主,气温变化明显;而沿海地区以水为主,气温变化不明显。

第二章介绍了改变世界的热机。

热机是一种通过燃料燃烧获取内能并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能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九年级上册人教版物理知识点重点

九年级上册人教版物理知识点重点

九年级上册人教版物理知识点重点物理是一门关于自然界基本规律的科学,是我们了解和探索世界的重要途径。

在九年级上册人教版物理课程中,有一些重点的知识点,下面将为大家一一梳理。

一、力的概念和力的计算1. 力的概念:力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改变运动状态或产生变化的原因,单位是牛顿(N)。

2. 力的计算:力的计算公式为 F = m × a,其中 F 表示力,m 表示物体的质量,a 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二、力的效果和力的合成1. 力的效果:力可以分为平行力和平行力的力效果不同,平行的力可以沿同一直线方向合成或分解。

2. 力的合成:力的合成的方法有几何法和三角法两种。

三、压力与压强1. 压力的概念:压力是单位面积上的力的大小,单位是帕斯卡(Pa)。

2. 压强的计算:压强的计算公式为 P = F / A,其中 P 表示压力,F 表示力的大小,A 表示受力面积。

四、浮力和浮力条件1. 浮力的概念:浮力是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大小等于所排开液体或气体的重量。

2. 浮力条件:物体在液体中浮起的条件是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物体在气体中浮起的条件是物体的平均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

五、功和机械能1. 功的计算:功的计算公式为W = F × d × cosθ,其中 W 表示功,F 表示力的大小,d 表示力的作用距离,θ 表示力的方向与移动方向之间的夹角。

2. 机械能:机械能是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之和,表示物体进行工作的能力。

六、简单机械1. 杠杆:杠杆是由一个支点和两端的力组成的简单机械,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大小和作用点。

2. 轮轴:轮轴是由轮子和轴组成的简单机械,可以改变力的作用方向。

3. 滑轮组:滑轮组是由多个滑轮组成的简单机械,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

七、热量与温度1. 热量的传递方式:热量的传递方式有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方式。

2. 温度的概念:温度是物体冷热程度的度量,使用摄氏度(℃)或开尔文度(K)作为单位。

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1热和能一、分子热运动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分子组成;(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扩散: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①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②分子之间有间隙。

气体、液体、固体均能发生扩散现象。

扩散快慢与温度有关。

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3.分子的热运动: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把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二、内能1.内能: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单位:焦耳(J)2.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无论是高温的铁水,还是寒冷的冰块都具有内能。

3.物体的内能大小与温度的关系: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

4.内能的改变:(1)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2)热量: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的转移。

A、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①热传递的方向: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

②热传递的条件:有温度差。

热传递传递的是内能(热量),而不是温度。

③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注意:物体内能改变,温度不一定发生变化。

B、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①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

②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相互转化。

做功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三、比热容1.定义: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

2.定义式:3.单位:J/(kg·℃)4.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吸热或放热的能力的强弱。

5.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大小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

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

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

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第一章:力和压强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相互作用时发生的物理量,用来描述物体相互影响的程度。

2. 力的计算:力的计算公式为F=ma,即力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加速度。

3. 压强的概念:压强是单位面积上的力的大小,用来描述物体受到的压力。

4. 压强的计算:压强的计算公式为P=F/A,即压强等于力除以单位面积。

第二章:运动和力的关系1. 动量守恒定律:在没有外力作用下,物体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2. 能量守恒定律:在封闭系统内,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3. 摩擦力: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时的力,会导致物体之间的运动减慢。

4. 阻力:运动物体与运动介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会导致物体受阻减速。

第三章:光的传播和成像1. 光的传播方式:光的传播分为直线传播和反射传播。

2. 光的折射:当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3. 成像规律:通过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为1/f=1/v+1/u,通过凹透镜成像的规律为1/f=1/v-1/u。

4. 光的色散:光在经过折射、反射、散射等过程中会发生颜色分离的现象。

第四章:电和磁1. 电流的大小和方向:电流的大小由通过电流的电荷数量和单位时间内通过的电荷量决定,电流的方向由正电荷的流动方向决定。

2. 欧姆定律:电流与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为I=U/R,即电流等于电压除以电阻。

3. 磁场的产生和磁感线:电流在导线周围会产生磁场,磁感线用来描述磁场的方向和强度。

4. 电磁感应:当导体中的磁通量发生改变时,会在导体中产生感应电动势。

第五章:声音和波动1. 声音的特性: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

声音的主要特性包括声音的频率、振幅和音速。

2. 声音的传播:声音通过介质,如空气、水和固体等传播,传播的速度和介质的性质有关。

3. 波的特性:波是一种传递能量的现象,波的主要特性包括波长、频率、振幅和波速。

4. 驻波和多普勒效应:驻波是在两个波源之间形成的波与反射波叠加形成的现象,多普勒效应是当光源或观察者相对运动时,观察到的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

九年级上册考试物理复习提纲

九年级上册考试物理复习提纲

九年级上册考试物理复习提纲【导语】学习效率的高低,是一个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体现。

在学生时期,学习效率的高低主要对学习成绩产生影响。

当一个人进入社会之后,还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这时候,一个人学习效率的高低则会影响他(或她)的工作成绩,继而影响他的事业和前程。

可见,在中学阶段就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具有较高的学习效率,对人一生的发展都大有好处。

下面是作者为您整理的《九年级上册考试物理复习提纲》,仅供大家参考。

【篇一】九年级上册考试物理复习提纲电学初步1、静电现象:⑴摩擦可以使物体带电,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⑵摩擦起电实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物体显示出带电的状态。

⑶正电荷: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相同,叫正电荷;负电荷: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相同,叫负电荷。

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挤,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⑸要知道物体是否带电,可使用验电器;验电器的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挤。

⑹闪电是一种瞬时产生的大规模放电现象。

2、电路电路: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等连接起来组成的电的路径。

⑴各元件的作用:用电器:利用电来工作。

电源:供电;开关:控制电路通断;导线:连接电路,形成电流的路径;⑵短路:导线不经过用电器直接跟电源两极连接的电路,叫短路。

全部电路短路是指电源两端短接,这时全部电路电阻很小,电流很大,电路强烈发热,会破坏电源乃至引发火灾。

做实验时,一定要避免短路;家庭用电时也要注意避免短路。

⑶画的电路图说明注意事项:①用统一规定的符号;②连线要横平竖直;③线路要简洁、整齐、美观。

⑷通路是指闭合开关接通电路,电流流过用电器,使用电器进行工作的状态。

断路是指电路被切断,电路中没有电流通过的状态。

⑸串连电路、并联电路的区分:(辨认串连电路与并联电路的方法:①路径法②拆除法③支点法)3、电流电流是指电荷的定向移动。

电流的大小称为电流强度(简称电流,符号为I),国际单位是安培,符号为A。

初三物理总复习知识点大全

初三物理总复习知识点大全

初三级物理复习提纲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第1节长度与时间得测量第2节运动得描述第3节运动得快慢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第二章声现象第1节声音得产生与传播第2节声音得特性第3节声得利用第4节噪声得危害与控制第三章物变态化第1节温度第2节熔化与凝固第3节汽化与液化第4节升华与凝华第四章光现象第1节光得直线传播第2节光得反射第3节平面镜成像第4节光得折射第5节光得色散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1节透镜第2节生活中得透镜第3节凸透镜成像得规律第4节眼睛与眼镜第5节显微镜与望远镜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第1节质量第2节密度第3节测量物质得密度第4节密度与社会生活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力第1节力第2节弹力第3节重力第八章运动与力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第2节二力平衡第3节摩擦力第九章压强第1节压强第2节液体得压强第3节大气压强第4节流体压强与流速得关系第十章浮力第1节浮力第2节阿基米德原理第3节物体得浮沉条件及应用第十一章功与机械能第1节功第2节功率第3节动能与势能第4节机械能及其转化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1节杠杆第2节滑轮第3节机械效率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热与能第1节分子热运动第2节内能第3节比热容第十四章内能得利用第1节内能得利用第2节热机第3节热机效率第十五电流与电路第1节电荷摩擦起电第2节电流与电路第3节串联与并联第4节电流得强弱第5节串、并联电路得电流规律第十六章电压电阻第1节电压第2节串、并联电路电压得规律第3节电阻第4节变阻器第十七章欧姆定律第1节电阻上得电流跟两端电压得关系第2节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第3节电阻得测量第十八章电功率第1节电能第2节电功率第3节测量小灯泡得电功率第4节焦耳定律及其应用第十九章生活用电第1节家庭电路第2节家庭电路电流过大得原因第3节安全用电第二十章电与磁第1节磁现象磁场第2节电生磁第3节电磁铁电磁继电器第4节电动机第5节磁生电第二十一章信息得传递第1节现代顺风耳──电话第2节电磁波得海洋第3节广播、电视与移动通信第4节越来越宽得信息之路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第1节能源家族第2节核能第3节太阳能第4节能量得转化与守恒第5节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第一章机械运动基础知识梳理一、长度与时间得测量1、长度得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米(m)、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一、运动与力1.物体的运动: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匀速运动、变速运动等2.速度与加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平均加速度、瞬时加速度等3.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力平衡4.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力加速度与外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5.牛顿第三定律:相互作用力相等、方向相反6.重力:地球引力的存在与作用,质量与重力的关系7.水的浮力: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与物体的浸没程度、液体密度的关系二、声与光1.声的传播与声音的特性:声音的产生、传播媒质、反射、折射等2.声音的音调:声源振动频率高低所决定的音调高低3.光线的传播与光的特性:光的传播直线性、光的反射、折射、散射等4.光的折射与光的速度:折射定律、折射率与光速度的关系5.瞳孔的调节:眼睛通过调节瞳孔的大小来调节进入眼睛的光线量6.凸透镜与凹透镜:焦距、物距、像距、放大率等相关概念三、物质与能量1.物质的三态:固体、液体、气体的性质及变化2.相变:具体依据物质温度的变化和物质状态之间的转变3.内能与物质热运动:分子热运动能量与物体温度的关系4.功与能:功的定义、功的计算公式及功与能的转化5.能源与能量转化:化学能、机械能、电能、热能等能源及其相互转化四、电与磁1.电流与电路:电流的定义、电流的计算公式、电阻、电路的基本元件(电源、导线、电器等)2.电阻:电阻的定义、电阻的计算公式、电阻与电流、电阻与导线材质、电阻与导线长短的关系3.串联与并联: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的特点、串联电阻和并联电阻的计算公式4.磁性材料与磁场:磁场的产生、磁力线、磁性材料的分类5.电磁感应:电磁感应现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感生电动势的计算公式、电磁感应中的能量转化五、力学的应用1.动量:动量的定义、动量守恒定律、动量转移的应用2.动力学:功、功率的计算公式及应用、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及应用3.飞行器原理:空气动力学原理、物体在空气中飞行的相关概念及应用以上是九年级上册物理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对于每个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需要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思考,通过解题、演示等方式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九年级上册物理重点知识点汇总

九年级上册物理重点知识点汇总

九年级上册物理重点知识点汇总九年级上册物理课程内容丰富多彩,包含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

下面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汇总总结,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掌握。

**一、机械**:1. 运动与静止:包括匀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包含初速度的运动等概念;2. 牛顿定律:牛顿第一、第二、第三定律及其应用;3. 力与弹簧:弹簧的伸长、弹力大小的计算等;4. 重力:重力的定义、计算等内容;**二、声学**:1. 声音的产生:声源的振动、声音传播的基本特征等;2. 声音的传播:介质对声音传播的影响、声音的衰减等;3. 声音的性质:音调的高低、音量的大小等;4. 声的利用: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扩音器、吸声器等;**三、光学**:1. 光的传播: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等;2. 光的成像:凸透镜和凹透镜成像原理、像的位置的计算等;3. 光的颜色:光的彩色成分原理、白色光的合成等;4. 光的利用:几种常见的光学仪器的使用,如显微镜、望远镜等;**四、热学**:1. 内能:内能的概念、内能的增减等;2. 热传递:导热、对流、辐射等方式的热传递;3. 热机:热机的工作原理、效率计算等;4.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五、电学**:1. 电荷和电流:电荷守恒、电流的概念、瞬时电流计算等;2. 电压和电阻:电压的概念、欧姆定律、串联和并联电阻的计算等;3. 电路:平行电路和串联电路的特点、电路中各元件的功率计算等;4. 电磁感应: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感应电流方向规律等;以上就是九年级上册物理的主要知识点汇总,同学们可以结合教材具体内容进行更加深入的复习和理解。

希望大家能够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加油!。

九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实用10篇)

九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实用10篇)

九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实用10篇)九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第1篇机械能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能量)。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物体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

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的能。

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

(机械能=动能+势能)单位是:焦耳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

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大量利用的机械能有风能和水能。

内能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大;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小。

所有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

(物体含有多少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比热(c):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

比热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体积、质量、形状、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相同,比热就相同。

比热的单位是:J/(kg?℃),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水的比热是:×103J/(kg?℃),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千克的水当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103焦耳。

热量的计算:①Q吸=cm(t-t0)=cm△t升(Q吸是吸收热量,单位是焦耳;c是物体比热,单位是:焦/(千克?℃);m是质量;t0是初始温度;t是后来的温度。

②Q放=cm(t0-t)=cm△t降热机和热值热值(q):1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热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理解:把n段导体串联起来,总电阻比任何一段导体的电 阻都大,这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
• 特例: n个相同的电阻R0串联,则总电阻R=nR0 .
• 4、分压定律:文字: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与 其电阻成正比。
• 3、结论: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 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 横截面积,还与温度有关。
• 4、结论理解:
• ⑴导体电阻的大小由导体本身的材料、长 度、横截面积决定。与是否接入电路、与 外加电压及通过电流大小等外界因素均无 关,所以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 质。
• ⑵结论可总结成公式R=ρL/S,其中ρ叫电阻 率,与导体的材料有关。记住:ρ银<ρ铜<ρ 铝,ρ锰铜<ρ镍隔。假如架设一条输电线路, 一般选铝导线,因为在相同条件下,铝的 电阻小,减小了输电线的电能损失;而且 铝导线相对来说价格便宜
Ⅱ 选择量程:实验室用电压表有两个量程,0—3V 和0— 15V。测量时,先选大量程,用开关试触,若被测电压在 3V—15V可 测量 ,若被测电压小于3V则 换用小的量程, 若被测电压大于15V则换用更大量程的电压表。
• 四、电路
• 组成:①电源 ②用电器 ③开关 ④导线
• 2、三种电路:
• ①通路:接通的电路。
• 3、电流表电压表均无示数
• “两表均无示数”表明无电流通过两表, 除了两表同时短路外,最大的可能是主电 路断路导致无电流。
• 二、电阻(一)定义及符号:
• 1、定义: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 大小。2、符号:R。
• (二)单位:1、国际单位:欧姆。规定:如 果导体两端的电压是1V,通过导体的电流 是1A,这段导体的电阻是1Ω。
• ③算出三次Rx的值,求出平均值。 • ④整理器材。
• 5、讨论:⑴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分压),同时 又保护电路(限流)。R1R2IU
• ⑵测量结果偏小是因为:有部分电流通过 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大于实际通过Rx电 流。根据Rx=U/I电阻偏小。
• ⑶如图是两电阻的伏安曲线,则R1>R2
器变阻(“一上一下”)阻值最大(“滑片远离 接线柱”)串联在电路中 • (2)电流表“+”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量程 选择:算最大电流 I=U/Rx • (3)并联在电路中电压表“+”接线柱流入,“-”接 线柱流出量程选择:看电源电压
• ② 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S,三次改变滑动 变阻器的阻值,分别读出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 填入表格。
• 1、电流表示数正常而电压表无示数:
• “电流表示数正常”表明主电路为通路, “电压表无示数”表明无电流通过电压表, 则故障原因可能是:①电压表损坏;②电 压表接触不良;③与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 短路。
• 2、电压表有示数而电流表无示数
• “电压表有示数”表明电路中有电流通过, “电流表无示数”说明没有或几乎没有电 流流过电流表,则故障原因可能是①电流 表短路;②和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开路, 此时电流表所在电路中串联了大电阻(电 压表内阻)使电流太小,电流表无明显示 数。
• (三)、电压测量:V
• 1、仪器:电压表 ,符号:
• 2、读数时,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每大格、每小格电 压值
• 3、使用规则:两要、一不
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 否则指针会反偏。
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
Ⅰ 危害:被测电压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时,不仅测不出 电压值,电压表的指针还会被打弯甚至烧坏电压表。
• ④ 绝对不允许不经用电器直接把电流表连到电源 两极上,原因电流表相当于一根导线。
• 一、电压(一)、电压的作用
• 1、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使电路中 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电源是 提供电压的装置。
• 2、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①电路中有 电源(或电路两端有电压)②电路是连通 的。
• 注:说电压时,要说“xxx”两端的电压,说 电流时,要说通过“xxx”的电流。
• (二)、电压的单位
• 1、国际单位: V 常用单位:kV mV 、 μV
• 换算关系:1Kv=1000V 1V=1000 mV 1 mV=1000μV
• 2、记住一些电压值: 一节干电池1.5V 一节蓄电池 2V 家庭电压220V 安全电 压不高于36V
• ④分析论证:(分析实验数据寻找数据间 的关系,从中找出物理量间的关系,这是 探究物理规律的常用方法。)
• ⑤得出结论: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 中的电流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 体的电阻成反比。
• 2、欧姆定律的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 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 比。
• 铭牌:某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1.5A”字样, 50Ω表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50Ω或变 阻范围为0-50Ω。1.5A表示滑动变阻器允许 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5A.
• 作用:①通过改变电路中的电阻,逐渐改 变电路中的电流和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② 保护电路
• 优缺点:能够逐渐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 但不能表示连入电路的阻值
• ① 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
• ② 电流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 出,否则指针反偏。
• 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

Ⅰ 危害:被测电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
值时,不仅测不出电流值,电流表的指针还会被
打弯,甚至表被烧坏。
• Ⅱ 选择量程:实验室用电流表有两个量程,0— 0.6A 和0—3A。测量时,先选大量程,用开关试 触,若被测电流在0.6A—3A可 测量 ,若被测电 流小于0.6A则 换用小的量程,若被测电流大于3A 则换用更大量程的电流表。
U
R1
R2 I
• 三、串联电路的特点:
• 1、电流:文字: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都相等。

字母:I=I1=I2=I3=……In
• 2、电压:文字: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 之和。

字母:U=U1+U2+U3+……Un
• 3、电阻:文字: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 之和。

字母:R=R1+R2+R3+……Rn
• 注意:①滑动变阻器的铭牌,告诉了我们 滑片放在两端及中点时,变阻器连入电路 的电阻。②分析因变阻器滑片的变化引起 的动态电路问题,关键搞清哪段电阻丝连 入电路,再分析滑片的滑动导致变阻器的 阻值如何变化。
• ⑵电阻箱:能表示连入电路的阻值,不能 够逐渐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
• 第12章 《欧姆定律》提纲
时加角码); • ③选择合适的公式或规律进行求解。
• 二、伏安法测电阻
• 1、定义: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电路 中某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就可 以根据欧姆定律算出这个导体的电阻,这 种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
• 2、原理:I=U/R
• 3、电路图: (右图) A Rx
R′
V
• 4、步骤:①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 • (1) 连接实物时,必须注意 开关应断开滑动变阻
• 一、欧姆定律。
• 1、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 ①提出问题:电流与电压电阻有什么定量 关系?
• ②制定计划,设计实验:要研究电流与电 压、电阻的关系,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控 制变量法。即:保持电阻不变,改变电压 研究电流随电压的变化关系;保持电压不 变,改变电阻研究电流随电阻的变化关系。
• ③进行实验,收集数据信息:(会进行表 格设计)
• 4、验电器: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
• 二、电流
• 1、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 2、方向的规定: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 的方向。
• 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 3、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
• 电路中有电源 电路为通路
上学期总复习
• 一、导体和绝缘体:
• 1、导体: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金属、石墨、人体、大地、
酸 碱 盐溶液

导电原因:导体中有大量的可自由移
动的电荷
• 2、绝缘体: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 常见材料:橡胶、玻璃、陶瓷、塑料、 油等。
• 不易导电的原因: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 电荷。
• 一、电荷
• 3、数学表达式 I=U/R • 4、说明:①适用条件:纯电阻电路(即用
电器工作时,消耗的电能完全转化为内能) • ②I、U、R对应 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
不同时刻、不同导体或不同段电路三者不 能混用,应加角码区别。三者单位依次是 A 、V 、Ω • ③ 同一导体(即R不变),则I与U 成正比 同一电源(即U不变),则I 与R成反比。R =ρSL
• 2、常用单位:千欧、兆欧。
• 3、换算:1MΩ=1000KΩ 1 KΩ=1000Ω
• (三)影响因素:
• 1、实验原理: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通过 电流的变化来研究导体电阻的变化。(也 可以用串联在电路中小灯泡亮度的变化来 研究导体电阻的变化)
• 2、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所以定论“电 阻的大小与哪一个因素的关系”时必须指 明“相同条件”
• 5、单位:(1)、国际单位: A

(2)、常用单位:mA 、μA
• (3)、换算关系:1A=1000mA 1mA=1000μA
• 6、测量:
• (1)、仪器:电流表,符号:
• (2)、读数方法:
• ㈠读数时应做到“两看清”即 看清接线柱 上标的量程,看清每大格电流值和每小格 电流值
• ㈡ 使用时规则:两要、两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