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诗歌分类(山水田园诗)学生
山水田园诗学生版

田园无纤尘山水有清音-------山水田园诗鉴赏主备人:营静一、山水田园诗概述:山水田园诗是指以自然界的山水景物、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为表现内容的诗歌。
山水诗和田园诗多采用五言古体、五言律诗和五言绝句的形式,而且多以所绘的山水田园风景为标题,诗题中还常有表示登临览胜的“望”或“登”字,如谭敬昭的《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2006年广东卷)、南朝谢朓的《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等。
二、山水田园诗基本感情类型:1.热爱山水,倾心自然,向往自由2.对官场仕途的厌倦3.对归隐生活、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4.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怀才不遇的苦闷5.寄托寂寞、感伤的人生感慨或羁旅愁思6.对人生哲理的感悟7.禅意的寄托,寄寓孤高、幽独的情怀常用术语:热爱自然钟情山水向往自由厌恶官场憎恶黑暗渴望建功生活闲适悠然自得淡泊宁静志趣高远寄情山水渴望归隐三、典型意象:田园诗典型物象:景物、人物、农具、植物、动物1、景物:郭外、原野、农田、墟落、炊烟、白云、清泉、郊外、草屋、柴门、荆扉、2、人:邻人、野老、农夫、樵夫、渔夫、林叟、山客、牧童3、农具:耒、耜(sì)、锸、锄头、犁4、植物(食品):五谷(黍)、栗、桑、麻、菊、5、动物:鸡、犬、牛、羊、蚕、蛙山水诗常见意象:山、河、泉、溪、桥、樵夫、渔翁、山客、隐者、松、竹林、树林、草、各种山中植物、明月、清风、云雾、霞光、露珠、花草香、鸟鸣、猿啼等四、课本范例观沧海东临碣石⑴,以观沧海⑵。
水何澹澹⑶,山岛竦峙⑷。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⑸。
词句注释⑴碣(jié)石:原渤海边的一座山名,在今河北省昌黎县北。
大约在6世纪中叶以后,碣石山前的近岸成为陆地而离渤海较远,使碣石山不再成为观海的胜地。
⑵沧海:大海。
海水苍青色,因此称沧海。
⑶澹澹(dàn):水波动荡的样子。
⑷竦(sǒng)峙:挺立。
古诗分类讲解(三)山水田园诗

古诗分类讲解(三)——山水田园诗 1古诗分类讲解(三)山水田园诗一、概念阐释:田园诗和山水诗往往并称,都属于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的作品,但这是两类不同的题材。
山水诗主要是写自然风景。
田园诗指以农村田园生活为题材,表达诗人情感、人生理想的诗歌。
它既有写农村自然风光的,也包括乡村的民情风俗、农民的劳动生活、农村的阶级剥削和压迫等内容。
二、山水田园诗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由于诗人仕途失意或厌恶官场的争名夺利、互相倾轧,渴望远离世俗社会,追求自由闲适的心境,从而把这种理想寄托于美丽的大自然或淳朴的田园风光。
二是诗人出于对山河的热爱,赞美大自然雄奇秀丽,表达向往美好生活的激情或抒发豪迈的情怀。
三、山水田园诗主要代表诗人1、陶渊明:他的诗歌充分表现了诗人鄙夷功名利禄的高远志趣和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对黑暗官场的极端憎恶和彻底决裂;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认识和对劳动人民的友好感情;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
2、王维:王维的山水诗主要体现为画家的取景方式,并经艺术的提炼与纯化,构成一幅幅既清新明净又悠淡静谧的水墨画卷,在人与自然的依恋、沟通乃至融合之中展现出气韵生动的绘画美与诗境美。
王维的山水诗特色为空灵的意境,醇雅的意趣,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3、孟浩然:他的山水田园诗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表现出朴素自然的生活情调。
其风格大多是平和冲淡,清新自然,不尚雕饰,而又能超凡拔俗。
4、柳宗元善于将压抑愤懑的感情寄托在山水景色之中,使情与景契合无间,风格比较凄清幽冷。
5、陆游四、分类讲解:(一)山水诗1、表现诗人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与热爱之情。
例如:黄氏延绿轩明高启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湿。
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
[注]芜,丛生的草。
这首诗写的是春景。
一开篇用两个叠音词写景抒情。
“葱葱”,状写出溪边树木的葱茏茂盛的特点。
第二句的“靡靡”写“江芜”在微风吹拂下摇曳起伏的情态。
而“湿”字为下句写“雨过”时的情景,做了铺垫。
按题材诗歌分类

按题材诗歌分类一、山水田园诗(5题)- 解析:- 这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
首联描绘了傍晚秋雨后的山景,一个“空”字写出了山的幽静。
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动静结合,明月的静和清泉的动相互映衬,构成一幅清幽的画面。
颈联写竹林中传来欢声笑语,是洗衣女归来,荷叶摇动,是渔舟顺流而下,充满生活气息。
尾联诗人表达了对这种田园生活的喜爱与向往,愿意留在这里。
- 解析:- 诗的首联交代了友人邀请自己到田家做客的事情。
颔联描写了村庄的周边环境,绿树环绕村庄,青山在城郭外横卧,勾勒出一幅田园风光图。
颈联写主客在屋内,打开窗户对着场院和菜圃,边喝酒边谈论农事,体现了田园生活的闲适。
尾联约定重阳节再来赏菊,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田园生活的喜爱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 解析:- 首联写出诗人在南山下种豆,豆苗稀少而杂草茂盛,表现出田园劳作的质朴。
颔联“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描写了诗人清晨就去田里清除杂草,到晚上才披着月光扛着锄头回来,体现了田园生活的辛劳。
颈联写道路狭窄草木丛生,傍晚的露水沾湿衣服。
尾联表明衣服沾湿并不可惜,只要不违背自己归隐田园的心愿就好,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执着追求。
- 解析:- 这首诗写于滁州西涧。
首句“独怜幽草涧边生”,诗人独爱涧边生长的幽草,体现了对自然山水的喜爱。
次句写深树上有黄鹂鸣叫,有声有色。
后两句“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描绘了傍晚春潮上涨,夹杂着春雨,荒野渡口无人,只有小船横在水面上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幽、闲适而又略带孤寂的氛围。
- 解析:- 这是一首描写西湖六月景色的山水诗。
首句点明时间和地点,强调西湖六月的景色与众不同。
后两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出莲叶无边无际,与天相接,荷花在阳光映照下格外艳丽的景象,展现了西湖夏季独特而壮美的自然风光。
二、边塞诗(5题)- 解析:- 首联描绘了西北边陲的壮阔景象,青海湖上空的阴云笼罩着雪山,一座孤城与玉门关遥遥相望,营造出一种孤寂、荒凉而又壮阔的氛围。
初中山水田园诗歌

《山居秋暝》
王维〔唐代〕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竹里馆》
王维〔唐代〕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田园作》
孟浩然〔唐代〕
弊庐隔尘喧,惟先养恬素。
卜邻近三径,植果盈千树。
粤余任推迁,三十犹未遇。
书剑时将晚,丘园日已暮。
晨兴自多怀,昼坐常寡悟。
冲天羡鸿鹄,争食羞鸡鹜。
望断金马门,劳歌采樵路。
乡曲无知己,朝端乏亲故。
谁能为扬雄,一荐甘泉赋。
《独坐敬亭山》
李白〔唐代〕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渭川田家》
王维〔唐代〕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古典诗歌题材分类1.山水田园诗

诗人通过山雨初霁、月下青松、淙淙清泉、翠竹成林、 水中碧莲等意象塑造出一种秋天傍晚空山幽美恬静的意境;
表现了诗人对安静纯朴生活的向往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 泉水、青松、翠竹、青莲等,也可以说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 照和理想境界的烘托。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结合 观察角度 视听嗅触觉综合运用
抒情手法 —— 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乐景写
哀情(反衬)
语言特点 —— 清新自然 质朴自然 清新洗练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诗人在这首诗中塑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这种意境表现了诗 人怎样的理想?
古典诗歌分类
古代诗歌基本题材分类:
1.山水田园诗
2.惜别送别诗
3.思乡怀远诗
4.边塞征战诗
5.咏史怀古诗
6.咏物言志诗 7.爱情闺怨诗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麻
山水田园诗
(写景抒情类)
山水诗源于南朝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 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 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 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 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诗的中间两联往往 对仗工整。
此诗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何特征?通过景物描 写,表达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西沉的残月、悲啼的乌鸦、满天的霜、岸边的枫树、 江上的渔火、寒山寺、钟声、客船等;
特征:深秋半夜萧疏清冷。
表达了诗人漂泊在外的羁旅之愁。
分析重点:景物特征 主题:①归隐田园,钟情山水; ②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 ③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 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初中所有诗歌分类

初中所有诗歌分类
初中阶段的诗歌分类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分类方式:
1. 内容题材分类:
山水田园诗:以自然风光、田园生活为题材,表达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边塞征战诗:以边疆地区和民族生活为题材,表达战争的残酷和将士的英勇。
赠别离别诗:以离别场景和情感为题材,表达离别的伤感和思念之情。
怀古咏史诗:以历史事件和人物为题材,表达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
羁旅思乡诗:以游子在外思乡为题材,表达对家乡的思念和归乡的渴望。
2. 形式体裁分类:
古体诗:包括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形式自由,不受格律限制。
近体诗:包括唐宋时期的律诗和绝句,有严格的格律和韵脚要求。
词:又称曲子词,是一种配乐歌唱的抒情诗体,有词牌名和调名。
曲:又称散曲,是一种源于民间的小令和套曲,有曲牌名和调名。
3. 风格流派分类:
豪放派:气势磅礴,意境雄浑,情感激荡。
婉约派:细腻含蓄,意境优美,情感深沉。
清新自然派: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语言质朴自然,风格清新。
哲理派:以哲理思考为题材,语言深奥难懂,风格深邃。
以上仅是初中阶段诗歌分类的简要介绍,实际上还有更多细致的分类方式。
在欣赏诗歌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不同的分类方式进行探究和学习。
七年级到九年级的山水田园诗合集

七年级到九年级的山水田园诗合集1、《竹里馆》唐.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春日田园杂兴十二首》宋.范成大柳花深巷午鸡声,桑叶尖新绿未成。
坐睡觉来无一事,满窗晴日看蚕生。
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
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
高田二麦接山青,傍水低田绿未耕。
桃奇满村春似锦,踏歌椎鼓过清明。
老盆初熟杜茅柴,携向田头祭社来。
巫媪莫嫌滋味薄,旗亭官酒更多灰。
社下烧钱鼓似雷,日斜扶得醉翁回。
青枝满地花狼藉,知是儿孙斗草来。
骑吹东来里巷喧,行春车马闹如烟。
系牛莫系门前路,移系门西系碡边。
寒食花枝插满头,蒨裙青袂几扁舟。
一年一度游山寺,不上灵岩即虎丘。
郭里人家拜扫回,新开醪酒荐青梅。
日长路好城门近,借我茅亭暖一杯。
步屧寻春有好怀,雨余蹄道水如杯。
随人黄犬搀前去,走到溪边忽自回。
种园得果廑赏劳,不奈儿童鸟雀搔。
已插棘针樊笋径,更铺渔纲盖樱桃。
吉日初开种稻包,南山雷动雨连宵。
今年不欠秧田水,新涨看看拍小桥。
桑下春蔬绿满畦,菘心青嫩芥苔肥。
溪头洗择店头卖,日暮裹盐沽酒归。
3、《晚春田园杂兴十二首》宋.范成大紫青莼菜卷荷香,玉雪芹芽拔薤长。
自撷溪毛充晚供,短篷风雨宿横塘。
湖莲旧荡藕新翻,小小荷钱没涨痕。
斟酌梅天风浪紧,更从外水种芦根。
胡蝶双双入菜花,日长无客到田家。
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商来买茶。
湔裙水满绿苹洲,上巳微寒懒出游。
薄暮蛙声连晓闹,今年田稻十分秋。
新绿园林晓气凉,晨炊蚤出看移秧。
百花飘尽桑麻小,来路风来阿魏香。
三旬蚕忌闭门中,邻曲都无步往踪。
犹是晓晴风露下,采桑时节暂相逢。
污莱一棱水周围,岁岁蜗庐没半扉。
不看茭青难护岸,小舟撑取葑田归。
茅针香软渐包茸,蓬櫑甘酸半染红。
采采归来儿女笑,杖头高挂小筠笼。
海雨江风浪作堆,时新鱼菜逐春回。
荻芽抽笋河魨上,楝子开花石首来。
谷雨如丝复似尘,煮瓶浮蜡正尝新。
牡丹破萼樱桃熟,未许飞花减却春。
雨后山家起较迟,天窗晓色半熹微。
老翁欹枕听莺啭,童子开门放燕飞。
山水田园诗(完整)

本诗首联第二句“事事幽”三字, 《江村》(杜甫) 统领全篇。中 间四句写美好夏景让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人陶醉,家中的恬静使诗人惬心快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意。结句“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此外更何求”, 虽然表面上是喜幸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之词,而骨子里正隐含着不少悲苦 结合全诗谈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感情。 之情。
情感四:淡泊宁静, 志趣高远
这类诗歌往往通过对超凡脱俗的环境和 人物的刻画,表现主人公淡泊宁静、不与 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志趣,抒写自己遗世 独立的高尚情怀和隐居生活的幽寂高雅。
情感五:感情复杂,不一而足
作者在诗歌中表现的情感不止一种,往 往是闲适、寂寞、岁月流逝、报国无门、 远离他乡等二种或多种的并存。 还有一部分诗作反映农村生活与人民生活 的贫困,或揭露封建剥削。 亦有表示对生活、人生哲理的感悟,或禅意 的寄托。
情感二、表现对闲适恬淡的山水田园生活
的热爱
1.表现对闲适恬淡的山水田园生活的热爱的 诗歌中常描绘的景物有: 炊烟、桑麻、桑榆、桃李、麦苗、葵藿、 豆苗、菊花、鸡、犬、禽雀、眠蚕 2.这类景物的共性特点及情与景的关系: 这些景物都与田园生活密切相关,这些景 物组合在一起,清新优美、宁静和谐、富有生 活气息,与诗人身处其中的悠闲自在和轻松愉悦 的心情是和谐统一的。
“桃李笑”运用拟人手法,写出桃花盛 开,与下句的野田荒芜形成对比,描写 清明时节两种不同的景色,以乐景写哀 情。
指出“人乞祭余骄妾妇”这句话体 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思想内容、情感态度 表现了诗人对贤愚混杂、是非不分的世 道的愤慨;表现出诗人一种无奈的超脱。
赏析
黄庭坚由清明的百花盛开想到荒原的逝者, 想到人生的价值。他感叹地说,虽然无论智愚高 低,最后都是蓬蒿一丘,但是人生的意义却大不 相同。这是诗人触景生情之作 。由清明扫墓想 到齐人乞食,由寒食禁烟想到介子推焚死,不论 贤愚,到头来都是一抔黄土。诗人看到大自然的 一片生机,想到的却是人世间不可逃脱的死亡的 命运,表达了一种消极虚无的思想,悲凉的情绪 缠绕于诗行间。这与诗人一生政治上的坎坷以及 他所受的禅宗思想的浓厚影响是分不开的。但作 品体现了作者的人生价值取向,鞭挞了人生丑恶, 看似消极,实则愤激。
初中必背古诗词分类一览表

初中必背古诗词分类一览表初中必背古诗词分类一览表涵盖了初中阶段学生需要掌握的各类古诗词,这些诗词不仅在文学上具有重要地位,也是学生了解传统文化、提升文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以下是初中必背古诗词的分类一览:# 一、抒情诗抒情诗是表达诗人内心情感的诗歌,包括对自然、人生、社会等的感慨。
- 《静夜思》李白- 《望岳》杜甫- 《春望》杜甫- 《登高》杜甫- 《江雪》柳宗元# 二、咏物诗咏物诗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写,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 《咏鹅》骆宾王- 《咏柳》贺知章-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乌衣巷》刘禹锡# 三、边塞诗边塞诗多描写边疆风光和戍边将士的生活,表现了诗人的家国情怀。
- 《出塞》王昌龄- 《从军行》王之涣- 《凉州词》王翰- 《塞下曲》高适# 四、山水田园诗山水田园诗以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为描写对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 《过故人庄》孟浩然- 《山居秋暝》王维- 《春晓》孟浩然- 《鸟鸣涧》王维# 五、哲理诗哲理诗通过对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的观察,引发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 《题西林壁》苏轼- 《赤壁》苏轼- 《赠汪伦》李白- 《望月怀远》张九龄# 六、送别诗送别诗多表达对友人离别的不舍和祝福。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别董大》高适- 《赠别》杜牧# 七、怀古诗怀古诗通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描写,表达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感慨。
-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滕王阁序》王勃- 《赤壁》杜牧- 《将进酒》李白# 八、节日诗节日诗多描写特定节日的风俗习惯或节日氛围。
- 《清明》杜牧- 《元日》王安石- 《中秋月》苏轼- 《重阳节》王维# 九、悼亡诗悼亡诗是诗人对已故亲人或友人的悼念。
- 《悼亡诗》王之涣- 《悼亡妻》杜甫- 《悼亡友》王勃# 十、其他除了上述分类外,还有一些诗词难以归入特定类别,但同样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 《将进酒》李白- 《滕王阁序》王勃- 《水调歌头》苏轼这些古诗词不仅在文学上具有重要地位,也是学生了解传统文化、提升文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初中课内山水田园诗歌

初中课内山水田园诗歌
1、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2、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唐·王维《竹里馆》
3、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唐·王维《新晴野望》
4、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5、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唐·杜牧《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
6、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魏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7、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唐·王维《鹿柴》
8、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唐·王建《雨过山村》
9、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唐·王维《渭川田家》
10、红叶满寒溪,一路空山万木齐。
——清·纳兰性德《南乡子·秋暮村居》
11、一把青秧趁手青,轻烟漠漠雨冥冥。
——宋·虞似良《横溪堂春晓》
12、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13、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宋·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14、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宋·陆游《游山西
村》
15、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元·白朴《天净沙·秋》。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异彩纷呈之古诗词常见题材及分类

部编⼈教版初中语⽂七年级下册:异彩纷呈之古诗词常见题材及分类异彩纷呈之古诗词常见题材及分类古诗词,按内容可以把诗歌分为:送别抒怀诗、羁旅思乡诗、思妇闺情诗、⼭⽔⽥园诗、怀古咏史诗、咏物⾔志诗、边塞征战诗、哲理诗等。
⼀、欢聚离散皆是缘:送别抒怀诗这也是最早出现、最为常见的题材之⼀,主要抒写离情别恨,或⽤以激励劝勉,或⽤以表达深情厚谊,或⽤以抒发别离之愁。
因为送别常与登⼭临⽔相联系,故⼜称“⼭⽔送别诗”。
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送孟浩然之⼴陵》(李⽩)、《别董⼤⼆⾸》(⾼适)、《赋得暮⾬送李胄》(韦应物)等。
⼆、何⼈不起故园情:羁旅思乡诗这类诗或描述个⼈游历见闻感受,或表现羁旅之愁,或表现思亲怀乡之情,叙事与抒情相结合。
其内容描写离不开⼭⽔,这与纯粹的⼭⽔诗略有区别,是“以记⾏抒情”为主的。
如杜甫的《旅夜抒怀》、马致远的《秋思》,不可视作⼭⽔诗。
三、悔教夫婿觅封侯:思妇闺情诗这是以爱情(包括悼亡)为题材的诗,也称“情歌”、“闺怨诗”。
爱情诗⾃《诗经》起,源远流长,主要描写男⼥爱慕之情和爱情⽣活,或抒发离别相思之情。
如《兼葭》、《迢迢牵⽜星》、《⽆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等等。
四、煮酒把盏话桑⿇:⼭⽔⽥园诗这类诗以⾃然风光为题材,通过描写⼀⼭⼀⽔,⼀草⼀⽊等⾃然景物来寄寓情感,常⽤寓情于景,借景写情等⼿法来抒发⾃⼰的思想感情。
这类诗在古诗词中最常见。
五、古今多少兴亡事:怀古咏史诗这是由凭吊古迹⽽产⽣联想、想象,引起感慨⽽抒发情怀抱负的诗作。
怀古诗可归⼊咏怀诗⼤类之中,但独有特⾊;怀古诗与咏史诗略有不同,怀古诗是⾝临旧地古迹⽽抒情⾔志,⽽咏史则不必亲到历史遗址,在书房中就可以写作。
怀古诗如杜甫的《蜀相》、刘禹锡的《⽯头城》、李⽩的《登⾦陵凤凰台》、苏轼的《念奴娇·⾚壁怀古》、⾟弃疾的《永遇乐·京⼝北固亭怀古》、张养浩《⼭坡⽺·潼关怀古》等等,都遗响千古。
苏轼诗歌的分类

苏轼诗歌的分类苏轼的诗歌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山水田园诗。
1. 解析。
2. 赏析。
- 这些山水田园诗读起来特别舒服,就像在炎热的夏天喝了一杯冰饮一样。
苏轼用他那细腻的笔触,让我们看到了大自然的美和乡村生活的乐趣。
他的描写不是干巴巴的,而是充满了自己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
他能把山水写活了,让我们感觉自己就站在那片山水之间,感受着微风拂面,看着那些美景,心里满是惬意。
二、送别诗。
1. 解析。
2. 赏析。
- 他的送别诗很有人情味。
不像有些送别诗只是一味地悲伤。
苏轼在送别诗里既有对离别的惆怅,又有豁达的胸怀。
他的诗里有对朋友或亲人的深情厚谊,还能上升到对人生的思考,就像“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这样的句子,让人读了之后,感觉离别虽然痛苦,但也是人生的一种常态,有一种看透世事的洒脱。
三、哲理诗。
1. 解析。
2. 赏析。
- 这些哲理诗超级厉害,苏轼就像一个智慧的长者,把生活中的哲理用很简单的诗句告诉我们。
他不是在那里干巴巴地讲道理,而是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或者现象的描写,让我们自己去体会其中的道理。
读他的哲理诗,就像是在和他一起探讨人生,能让我们变得更加聪明,对生活中的很多事情有新的看法。
四、讽喻诗。
1. 解析。
- 在他的一些诗中,苏轼会对当时的社会现象或者官场的不良风气进行讽喻。
例如他在一些诗里批判王安石变法中的弊端。
他看到变法过程中有些政策执行得过于激进,对百姓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他的诗就像一把锐利的剑,直指这些问题。
不过这也让他在官场中陷入了困境,因为他这种敢于直言讽喻的态度,得罪了不少人。
- 他的讽喻诗往往用词比较隐晦,不会直接指名道姓地去批判。
而是通过描写一些现象来暗示问题所在。
就像他会描写一些百姓在苛捐杂税下的困苦生活,来影射当时的税收政策不合理等情况。
2. 赏析。
- 苏轼的讽喻诗很有勇气。
在那个时代,能够站出来对社会的不合理现象说不,是很不容易的。
他的诗虽然用词隐晦,但懂得的人都能明白他的意思。
诗歌题材 山水田园诗

诗歌题材山水田园诗1.《山居秋暝》——王维1.原文: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注释:1.空山:空旷,空寂的山野。
2.新雨:刚下过的雨。
3.晚来秋: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
4.竹喧:竹林中笑语喧哗。
5.浣女:洗衣服的女子。
6.随意:任凭。
7.春芳:春天的花草。
8.歇:消散,消失。
9.王孙:原指贵族子弟,后来也泛指隐居的人,此处指诗人自己。
3.译文: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
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中传来阵阵欢声笑语,那是洗衣姑娘们归来,莲叶轻摇,是因为有渔舟顺流而下。
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2.《过故人庄》——孟浩然1.原文: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2.注释:1.具:准备,置办。
2.鸡黍:指农家待客的丰盛饭食(字面指鸡和黄米饭)。
3.合:环绕。
4.郭:古代城墙有内外两重,内为城,外为郭。
这里指村庄的外墙。
6.场圃:场,打谷场、稻场;圃,菜园。
7.把酒:端起酒杯。
8.话桑麻:谈论庄稼之事。
9.就:靠近,这里指欣赏。
3.译文:老朋友准备好了黄米饭和鸡肉,邀请我到他的农舍做客。
翠绿的树木环绕着小村子,村子四周青山横斜。
打开窗子,面对的是打谷场和菜园,我们举杯畅饮,谈论着庄稼的事情。
等到重阳节的时候,我还要再来这里欣赏菊花。
3.《鹿柴》——王维1.原文: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2.注释:1.鹿柴(zhài):王维辋川别墅之一(在今陕西省蓝田县西南)。
柴:通“寨”、“砦”,用树木围成的栅栏。
3.返景(yǐng):同“返影”,太阳将落时通过云彩反射的阳光。
3.译文:空寂的山中不见一个人,只听到一阵人语声。
太阳的一抹余晖返入深林,又照到林中的青苔上。
诗歌分类鉴赏

诗歌分类鉴赏(以唐诗为主)不同类别的诗歌在表情达意、节奏韵律等方面各有特点,按表达方式,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按格律,可分为古体诗、近体诗;按语言,可分为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按内容,可分为山水田园(山水)诗(写景诗)、咏物(言志)诗、边塞(征战)诗、咏怀诗、咏史(怀古)诗等。
1、山水田园诗: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侧重于歌咏自然景物中的山水田园。
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感,或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写田园生活和山水风景,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山,南朝的谢灵运是山水诗的鼻祖。
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主要有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
当然,李白、杜甫、苏轼等也有大量描写山水的佳作。
如王维的《山居秋瞑》“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通过对山间清幽美景、山村淳朴民风、乡间勤劳百姓的描述,诗人勾勒了心中理想的社会境界,表达了对目前隐居生活的满意之情,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
2、咏物诗:咏物诗的特点是托物言志。
这类古诗中的“物”多具有特定意义的意象。
如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贵、杨花有飘零之意等等,不同的意象有不同的内蕴。
鉴赏咏物诗,一定要注意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
有些咏物诗的感情表达比较含蓄,更需要我们在读解时用心体味。
如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咏石灰就是在歌咏自己光明磊落的襟怀和崇高清白的人格。
3、边塞诗:盛唐时期的边塞诗,豪迈奔放、一往无前,代表人物如高适、岑参、王昌龄;而宋代的边塞诗更多地表现出报国无门的愤懑压抑以及归家无望的哀伤,代表人物如范仲淹。
初中语文: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思想感情分类及鉴赏口诀(考试必备)

初中语文: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思想感情分类及鉴赏口诀(考试必备)【思想情感分类1】1、咏史怀古诗:(1)表达物是人非的惆怅,昔盛今衰、沧海桑田的感慨。
(2)借古人的遭遇来类比自己的遭遇,抒写年华消逝、怀才不遇之叹,表达壮志难酬、报国无门之悲。
(3)赞扬古人建功立业的事迹,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
(4)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5)借古讽今,劝谏或批评当今统治者。
2、边塞征战诗:(1)表达建功立业的渴望,或报效国家的激情,或保家卫国的决心。
(2)表达戍边将士的乡愁,或家中妻子的离恨。
(3)表现塞外环境的恶劣、生活的艰辛,或连年征战的残酷。
(4)表现对帝王穷兵黩武的不满,或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恨,或对战争的厌恶。
(5)表现报国无门的怨愤,或归家无望的哀痛。
(6)表现塞外风光的奇丽壮阔。
3、山水田园诗:(1)表现静谧美丽的自然环境,表现对自然山水的喜爱。
(2)表现对官场仕途的厌恶,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追求自由闲适生活。
4、思乡怀远诗:(1)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2)表现游子异地生活的凄楚辛酸。
5、赠友送别诗:(1)抒写离愁别恨或别后的孤独寂寞。
(2)借以一吐胸中块垒或表明心志。
(3)表达劝勉、鼓励、安慰之意。
6、思妇闺情诗:(1)表达对丈夫的思念。
(2)表达对兵役和战争残酷的怨恨。
(3)表达对青春易逝的哀怨。
(4)表达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7、托物言志诗:(1)感慨兴衰。
(2)寄托哀思。
(3)托古讽今。
8、谈禅说理诗:表达某种禅趣或哲理。
9、羁旅行役诗:(1)表达漂泊在外的孤独、寂寞。
(2)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3)表达对安定幸福生活的期盼向往。
10、伤春惜别诗:(1)抒发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
(2)表达对某人的无限思念之情。
11、游仙悼亡诗:(1)表达对亲人离去的哀怨和思念。
(2)借助仙境表达自己的远大抱负或在现实生活中的苦闷。
(完整版)常见古诗的内容主旨和思想感情

常见古诗的内容主旨和思想感情
按诗歌体裁分类(一)山水田园诗:
(二)边塞征战诗:
(三)咏史怀古诗:
(四)别离贬谪诗:
(五)思乡怀远诗:
(六)咏物诗:
(七)闺怨诗:
(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蝶恋花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试题:俞陛云在《宋词选释》中对这首词的上阕作过这样的评价:“絮飞花落,每易伤春,此独作旷达语。
”你同意这看法吗?
(2009年高考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次石湖书扇韵①姜夔②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
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
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试题: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
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
初中山水田园诗

初中山水田园诗:
《游山西村》(七上)
北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
拄杖无时夜叩门。
《钱塘湖春行》(八上)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饮酒》(八上)
东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03.山水田园类 中考语文必考古诗赏析

。 处处随。
现了西湖的自然美景,也象征着诗人内 心的宁静与淡泊。
3.无芳风草水:面指琉的璃是滑湖,畔的绿草,茂盛而生机勃勃。芳3机.草芳勃草勃:。的指芳的草意是的湖意象畔象的,绿,既草增,添既茂了盛西增而湖生的 生机与色彩,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然的热
添不了觉西船湖移的,生微机动与色彩,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4.长与爱堤敬:畏与指。的敬是西湖畏边的。长堤,蜿蜒曲
了绿西杨湖阴春里天白宁沙静堤而。美丽的画面。
5.绿杨与白沙堤:绿杨成荫,白沙 堤静卧湖畔,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
西湖春天宁静而美丽的画面。
《晚春》—唐—韩愈
意象
1.草树:在诗中,草树是主要的主意象题之一。它们感知到春意天象即将归
去,于是纷纷展现出自己的生命力,争奇斗艳,形1.草成树:万在诗紫中,草千树是红主要、的意象繁之
主题:这些诗歌常常抒发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以及自己在异乡漂泊的孤独和 无助。诗歌中常出现一些典型的意象,如驿站、客舍、孤灯、归雁等,以及节日、时 序的变化,如元宵、寒食、中秋、重阳等,这些都能引发诗人的思乡之情。
《饮酒(其五)》—东晋—陶渊明
原文背诵
意主象题
意象
1.庐结:庐代在表人诗境人,的居所,象征诗人与世无争、淡泊1征名.庐诗:人利代与的表世诗无生人争的活、居淡态所泊,名度象利
4.落牧日人:驱通犊常返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与映往诗了。诗人人对对自时然光的热易爱和逝向
的感猎慨马相带呼禽应归。。
4.落日:通常象征着时间的
5.归相鸟顾:无代相表识着,归巢的鸟儿,触发了诗人对家的思流对念逝时和光和人易对生逝的的归短感隐暂慨,相生与呼诗应活人。
的向长往歌。怀采薇。。
5.归鸟:代表着归巢的鸟儿 ,触发了诗人对家的思念和
初中诗歌分类(山水田园诗)学生

初中诗歌分类(山水田园诗)赏析山水田园派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歌咏田园生活,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
诗人们以自然山水或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
陶渊明的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最高。
这类诗充分表现了诗人鄙夷功名利禄的高远志趣和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充分表现了诗人对黑暗官场的极端憎恶和彻底决裂;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认识和对劳动人民的友好感情;充分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
一、《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1.“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联是千古名句,请自远一个角度(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作一简要赏析。
2.“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两句流露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尾联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志趣和愿望?4.尾联的“就”字有什么作用?二、《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颔联交代了诗人怎样的田园生活?2.“草盛豆苗稀”中的“盛”和“稀”的对比说明了什么?3.诗人躬耕田亩,将田间劳动写得富有诗意,其中你最欣赏哪一句,为什么?4.从这首诗的内容和主题来看,你认为“但使愿无违”中的“愿”是什么?5.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6.“带月荷锄归”一句常为后世诗评家称道。
请说出这一句的妙处。
山水田园诗分类

山水田园诗分类:(1)怀古诗。
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
咏史怀古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
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感慨个人遭遇,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年过半百,功业无成。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达对朝廷苟且偷生的不满,抨击社会现实。
也有的咏史怀古诗只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与评价,或仅是客观的叙述,诗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诗人的感慨只是画外之音而已。
如,刘禹锡的《乌衣巷》,今昔对比,表达了诗人的历史沧桑之感。
(2)咏物诗。
咏物诗的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
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
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
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
(3)山水田园诗。
南朝谢灵运开山水诗先河,东晋陶渊明开田园诗先河,发展到唐代,有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
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
(4)战争诗。
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仍频,统治者重武轻文,
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
(5)行旅诗和闺怨诗。
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长期流离漂泊,或久戍边关,总会引起浓浓的思乡怀人之情,所以这类诗文就特别多,它们或写羁旅之思,或写思念亲友,或写征人思乡,或写闺中怀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诗歌分类(山水田园诗)赏析
山水田园派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歌咏田园生活,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
诗人们以自然山水或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
陶渊明的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最高。
这类诗充分表现了诗人鄙夷功名利禄的高远志趣和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充分表现了诗人对黑暗官场的极端憎恶和彻底决裂;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认识和对劳动人民的友好感情;充分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
一、《过故人庄》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联是千古名句,请自远一个角度(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作一简要赏析。
2.“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两句流露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尾联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志趣和愿望?
4.尾联的“就”字有什么作用?
二、《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颔联交代了诗人怎样的田园生活?
2.“草盛豆苗稀”中的“盛”和“稀”的对比说明了什么?
3.诗人躬耕田亩,将田间劳动写得富有诗意,其中你最欣赏哪一句,为什么?
4.从这首诗的内容和主题来看,你认为“但使愿无违”中的“愿”是什么?5.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6.“带月荷锄归”一句常为后世诗评家称道。
请说出这一句的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