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诗歌分类(托物言志诗)学生

合集下载

关于托物言志的古诗大全

关于托物言志的古诗大全

关于托物言志的古诗大全1.《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3.《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4.《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5.《夜泊牛渚怀古》杨万里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悲切。

馆娃宁旦难再寝,钗头凤斜抱。

泪湿罗巾梦,啼鵖伤离怀。

6.《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7.《临江仙·滁州西涧》李清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8.《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9.《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0.《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泉石上流,竹影随人转。

侵晓窗前看夜色,梦回人静时。

11.《送元二使安西》王之涣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2.《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13.《咏梅》毛泽东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14.《山中问答》白居易问我山头洞里是何物,笑而不语自耕自食。

问余坛前有谁家,独自莫怨何处诉。

15.《绝句》李清照浣溪纱手挥清泪,欲寄兰亭扫蕙绮。

忆君迢迢隔青天,昔时樽酒共垂缇。

16.《登泰山》李白太行、岱宗、华山、衡岳,应有积雪吞波涛。

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17.《御街行》元稹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8.《夜泊牛渚怀古》杨万里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托物言志 古诗

托物言志 古诗

托物言志古诗
托物言志是古诗中的一种常见手法,通过描写自然景物、花草鸟兽等,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志向或对社会现象的评论。

这种手法含蓄而富有韵味,使诗歌更具有艺术性和哲理性。

以下是一些著名的托物言志的古诗:
1.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在这首诗中,杜甫通过“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来表达他对国家破败和个人悲苦境遇的感慨。

2.李白《将进酒·君不见》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通过“黄河之水天上来”和“高堂明镜悲白发”等意象,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应及时行乐的感慨。

3.王维《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王维以红豆比喻相思之情,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4.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白居易通过草的枯荣和生生不息,来比喻生命的短暂和友情的恒久。

这些诗歌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自然景物来抒发情感,表达志向,或反映社会现象,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悟。

十首托物言志的诗

十首托物言志的诗

十首托物言志的诗托物言志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对自然界的生物、物体进行拟人化的描写,来表达作者自己的意志、情感、志向等。

在古代文学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托物言志的诗歌作品。

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十首托物言志的诗,以及对其主题、形象和意境的相关参考内容。

一、《赋得古莲》- 杨万里主题:坚韧不拔的精神追求形象:以莲花为主角,描绘莲花在汹涌的水流中傲然不屈意境:通过描写莲花挺立于水中的景象,表达了人们应该坚韧不拔、追求自我完美的精神追求。

二、《赤壁赋》- 苏轼主题:忠诚、坚定和胸怀形象:以荷花为主角,描绘荷花扎根在淤泥中而不受污染意境:通过描写荷花坚定不移的忠诚和胸怀,表达了人们应该始终保持坚定、坚韧的品质。

三、《山坡羊·潼关怀古》- 辛弃疾主题:反思历史、感慨时光流转形象:以古城、古代战争中的飞鸟为主角,表现出无情岁月中的历史价值意境:通过描绘古城和飞鸟的景象,反思历史的沧桑和时光的流转,表达了对古代伟人和战争中的英雄事迹的敬仰和思考。

四、《黄鹤楼》- 崔颢主题:追求理想和追求自由形象:以黄鹤为主角,表现出鹤在空中翱翔的自由和追求理想的精神意境:通过描绘黄鹤翱翔的景象,表达作者对人们追求理想、追求自由的精神追求的讴歌。

五、《登鹳雀楼》- 王之涣主题:追求进步和超越形象:以白鹭为主角,描绘鹭鸟飞越高楼的场景意境:通过描绘白鹭翱翔的景象,表达了人们应该勇往直前、追求进步和超越的意愿。

六、《草》- 白居易主题:坚韧、顽强和生命力形象:以草为主角,表现出草在极端环境中舒展生机和坚韧顽强的生命力意境:通过描绘草在恶劣环境中生命力旺盛的景象,表达了人应该坚强、顽强地面对困境。

七、《春夜喜雨》- 杜甫主题:希望与喜悦形象:以春雨为主角,描绘雨水润泽大地、给人们带来希望与喜悦的景象意境:通过描绘春雨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地复苏、人们生活美满的期盼和祝福。

八、《忆江南》- 陆游主题:回忆和怀旧形象:以江南的自然风景和人文环境为主角,表现出江南的美丽和文化底蕴意境:通过描绘江南的景色和人文风情,表达了对故乡江南的怀念和对往事的回忆。

托物言志的诗初中

托物言志的诗初中

托物言志的诗初中
托物言志是一种表达思想、情感的修辞手法,常用于诗歌中。

以下是几首初中阶段经典的托物言志的诗:
1.《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赤壁赋》- 苏轼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3.《望岳》- 杜甫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4.《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以上诗句中,作者通过描写自然景色或物象,以表现自己的思想情感,体现了托物言志的修辞手法。

八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主题托物言志古诗分类

八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主题托物言志古诗分类

八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主题托物言志古诗分类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古人的智慧和感悟。

在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我们学习了许多托物言志的古诗,这些古诗以物言志,通过对自然界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世界和生活的感悟,同时也寄托了他们的情感和思想。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将对这些古诗进行分类,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它们的内涵。

第一类:描写自然景物1.《春晓》春天到了,大地仿佛一夜之间焕然一新,万物复苏。

诗人用美丽的春景描绘出蓬勃的生机和希望,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2.《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秋夜将晓,月光柔和,夜幕下农家的景色宁静而美好。

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宁静与和谐的向往,展现了岁月静好的美好景象。

第二类:描写情感和人生1.《登鹳雀楼》诗人通过登高远眺,感叹人生短暂,表达了对命运无常的思考和对生命意义的追问。

诗中“剑阁中道,一日平三省”一句,更是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2.《将进酒》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豪迈豁达、豪放不羁的性格和人生态度。

通过借酒壮志,陈情行事,展现了作者豪放豁达的性格和豪情壮志。

第三类:描写青春和梦想1.《静夜思》这首诗表现了少年惆怅之情,展现了诗人孤独的一面。

通过对静夜深思的描写,表达了对未来梦想和生命的思考。

2.《早发白帝城》这首诗描写了少年豪情,展现了诗人激情奋斗和向上的精神风貌。

通过对少年豪情的描写,表达了对梦想的追求和对挑战的勇气。

通过以上分类,我们可以看到古诗中托物言志的多种表现形式,无论是描写自然景物、情感与人生还是青春与梦想,都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感悟。

通过欣赏和理解这些古诗,我们可以更好地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情感,也能够受到启发,提升自己的审美情操和文学素养。

希望大家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欣赏古诗,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与丰富。

【2000字】第二篇示例:托物言志是古代诗歌中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法,它通过对自然界中的物体或现象进行描写、抒发感情,表达诗人内心的思想感情。

河北中考语文必考古诗:摹景状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类

河北中考语文必考古诗:摹景状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类

5.手法赏析: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D ) A.这首诗通过写作者在远征途中登上碣石山俯瞰大海所看见 的壮观景象,展现了诗人宽广的胸襟。
B.诗歌前四联写诗人登上碣石山看见山岛耸立、树木茂盛、
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 C.第五、六联通过丰富的想象,写出沧海之大,吞吐日月、
含盈群星的气派。
D.最后一句,如一曲雄壮的乐曲,在最激越处戛然而止,悲 从中来,发出感慨。
C.诗中的“心远”“悠然”表明了诗人的心境。
D.全诗热情讴歌了闲适、宁静的田园生活,而结句“欲辨已忘言” 则表明了诗人隐居生活的迷惘状态。
4. 主旨赏析:请将这首诗的主旨句写下来,并简要分析诗句
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示例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人东篱采菊,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拨】最后一句写作者极其喜悦的心情。
6.真题在线:(2016•荆州改编)下面对《观沧海》理解不正确的一 项是( C ) 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开篇点题,交代观察的方位、地 点及观察对象。 B.诗中对海洋摹其形,绘其神,力求表现海洋包容万物、动 荡不安的特征。 C.全诗虚写、实写结合,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胸怀的当是实写
A.这两句诗对仗工整。
B.表达了作者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广阔。 C.作者睁大眼睛望着归巢的鸟儿隐入山中。 D.层云围绕在我的身旁,鸟儿从山中飞出。 【点拨】“鸟儿从山中飞咏泰山的作品很多,但杜甫的《望 岳》被誉为咏泰山的绝唱,下面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B )
A.诗歌有虚写,有实写,虚实结合,意境高远,气势磅礴。
地飞回巢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关托物言志的诗精选10首

有关托物言志的诗精选10首

有关托物言志的诗精选10首托物言志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

所谓托物言志,也称寄意于物,是指诗人运用象征或起兴等手法,通过描摹客观上事物的某一个方面的特征来表达作者情感或揭示作品的主旨。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有关托物言志的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官舍竹朝代:宋朝|作者:王禹偁谁种萧萧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

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

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

明年纵便量移去,犹得今冬雪里看。

朝天子·咏喇叭词牌名:朝天子|朝代:明朝|作者:王磐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

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唢呐一作:锁呐; 声价一作:身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朝代:唐朝|作者:高适川上常极目,世情今已闲。

去帆带落日,征路随长山。

亲友若云霄,可望不可攀。

于兹任所惬,浩荡风波间。

清晨泛中流,羽族满汀渚。

黄鹄何处来,昂藏寡俦侣。

飞鸣无人见,饮啄岂得所。

云汉尔固知,胡为不轻举。

野人头尽白,与我忽相访。

手持青竹竿,日暮淇水上。

虽老美容色,虽贫亦闲放。

钓鱼三十年,中心无所向。

南登滑台上,却望河淇间。

竹树夹流水,孤城对远山。

念兹川路阔,羡尔沙鸥闲。

长想别离处,犹无音信还。

东入黄河水,茫茫泛纡直。

北望太行山,峨峨半天色。

山河相映带,深浅未可测。

自昔有贤才,相逢不相识。

秋日登滑台,台高秋已暮。

独行既未惬,怀土怅无趣。

晋宋何萧条,羌胡散驰鹜。

当时无战略,此地即边戍。

兵革徒自勤,山河孰云固。

乘闲喜临眺,感物伤游寓。

惆怅落日前,飘飖远帆处。

北风吹万里,南雁不知数。

归意方浩然,云沙更回互。

乱流自兹远,倚楫时一望。

遥见楚汉城,崔嵬高山上。

天道昔未测,人心无所向。

屠钓称侯王,龙蛇争霸王。

缅怀多杀戮,顾此生惨怆。

圣代休甲兵,吾其得闲放。

兹川方悠邈,云沙无前后。

古堰对河壖,长林出淇口。

独行非吾意,东向日已久。

忧来谁得知,且酌尊中酒。

诗歌的分类(用于初一到初三)

诗歌的分类(用于初一到初三)

诗歌的分类一、按表达方式分依据诗歌所使用的主要表达方式,可以把诗歌大致分为抒情诗与叙事诗两大类。

1、抒情诗:以抒发诗人在现实生活中被激发起来的感情为主。

在抒情诗中,诗人的着眼点在于通过某种事件或景物表现自己的主观感受,或直抒胸臆,或融情入景,或借古咏怀,或托物言志。

抒情诗是一种最个性化的艺术。

诗人往往就是抒情诗的主人公,诗人的感情往往决定着诗的格调,诗人的人品往往决定着他的诗品。

2、叙事诗:则客观地描述社会生活和历史事件,有着完整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

中国是一个诗国,但数量庞大、最为发达的是抒情诗。

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叙事诗作品几乎屈指可数,比如我们熟知的叙事诗只有南北朝时期的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木兰诗》,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长恨歌》等寥寥几首。

二、按表现形式分(体裁)1、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

注意“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

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

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2、近体诗(形成于唐代) 包括律诗和绝句。

【绝句】:A、五言绝句如(王之涣《登颧雀楼》)B、七言绝句如(杜牧《泊秦淮》)【律诗】:A、五言律诗(杜甫《春望》)B、七言律诗(杜甫《江畔独步寻花》)【词】:(又称“诗余”、“长短句”、“倚声”、“填词”);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以两宋成就最高【曲】:(又称“词余”)(以元代成就最高)散曲小令(短小的曲子)(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三、按内容分(题材)不同类别的诗歌,其所表现的思想内容和所运用的写作手法有着一定的不同。

1、叙事诗叙事诗以写事记人为主。

一类着重写事,因一事由而引发诗人的感慨,或怀亲、或思乡、或赠友,如《月夜》、《过故人庄》。

一类着重记人,在人物命运的发展中表现人物的性格,如《孔雀东南飞》。

托物言志类经典诗词整理汇总

托物言志类经典诗词整理汇总

托物言志类经典诗词整理汇总
1.《墨梅》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2.《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3.《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4.《杂诗三首·其二》
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5.《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精选托物言志的古诗十首

精选托物言志的古诗十首

【导语】托物⾔志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种表现⼿法。

所谓托物⾔志,也称寄意于物,是指诗⼈运⽤象征或起兴等⼿法,通过描摹客观上事物的某⼀个⽅⾯的特征来表达作者情感或揭⽰作品的主旨。

下⾯就是⽆忧考给⼤家带来的托物⾔志的诗,希望能帮助到⼤家!1.精选托物⾔志的古诗 ⼘算⼦·咏梅 词牌名:⼘算⼦|朝代:宋朝|作者: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主。

已是黄昏独⾃愁,更著风和⾬。

⽆意苦争春,⼀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如故。

2.精选托物⾔志的古诗 ⽩梅 朝代:元朝|作者: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夜清⾹发,散作乾坤万⾥春。

3.精选托物⾔志的古诗 感遇·其⼀ 朝代:唐朝|作者: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意,⾃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有本⼼,何求美⼈折?4.精选托物⾔志的古诗 少年⾏ 朝代:唐朝|作者:李⽩ 少年⾏其⼀ 击筑饮美酒,剑歌易⽔湄。

经过燕太⼦,结托并州⼉。

少年负壮⽓,奋烈⾃有时。

因声鲁句践,争情勿相欺。

少年⾏其⼆ 五陵年少⾦市东,银鞍⽩马度春风。

落花踏尽游何处,笑⼊胡姬酒肆中。

少年⾏其三 君不见, 淮南少年游侠客,⽩⽇球猎夜拥掷。

呼卢百万终不惜,报仇千⾥如咫尺。

少年游侠好经过,浑⾝装束皆绮罗。

兰蕙相随喧ji ⼥,风光去处满笙歌。

骄矜⾃⾔不可有,侠⼠堂中养来久。

好鞍好马乞与⼈,⼗千五千旋沽酒。

⾚⼼⽤尽为知⼰,黄⾦不惜栽桃李。

桃李栽来⼏度春,⼀回花落⼀回新。

府县尽为门下客,王侯皆是平交⼈。

男⼉百年且乐命,何须徇书受贫病。

男⼉百年且荣⾝,何须徇节⽢风尘。

⾐冠半是征战⼠,穷儒浪作林泉民。

遮莫枝根长百丈,不如当代多还往。

遮莫亲姻连帝城,不如当⾝⾃簪缨。

看取富贵眼前者,何⽤悠悠⾝后名。

5.精选托物⾔志的古诗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朝代:唐朝|作者:孟浩然 ⼋⽉湖⽔平,涵虚混太清。

⽓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八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主题托物言志古诗分类

八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主题托物言志古诗分类

八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主题托物言志古诗分类
以下是八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中的托物言志主题的古诗:
1. 《富贵不能淫》
2.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 《愚公移山》
4. 《周亚夫军细柳》
5. 《诗词五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卖炭翁》《钱塘湖春行》《雁门太守行》《赤壁》)
6. 《诗词五首》(《饮酒(其五)》《春望》《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泊秦淮》《夜雨寄北》)
7. 《石壕吏》
8. 《三峡》
9. 《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
10. 《观潮》
11. 《湖心亭看雪》
12. 《诗词三首》(《使至塞上》《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春夜喜雨》)
这些古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人物形象、生活场景等,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其中托物言志是常见的表现手法之一。

这些古诗不仅富有文学艺术价值,同时也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人生哲理。

托物言志的现代诗歌

托物言志的现代诗歌

托物言志的现代诗歌1. 《小草》我是一棵小草,默默生长在路边墙角。

风来了,我轻轻摇晃,雨来了,我痛快洗澡。

我没有大树的高大,也没有花朵的娇俏。

但我从不自惭形秽,顽强地把生命燃烧。

你看那些匆匆的路人,谁会为我停留一秒?可我依然努力生长,为大地增添一抹新绿的骄傲。

2. 《蜡烛》小小的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四方。

在黑暗中舞动,像个勇敢的战士一样。

你说它的光芒微弱吗?不,那是希望在绽放。

它不在乎自己多渺小,只为把世界点亮。

就像我们的梦想,虽小却有着无穷力量。

3. 《飞鸟》我是一只飞鸟,在天空自由地翱翔。

白云与我作伴,风儿为我歌唱。

我不羡慕笼中的安逸,那不是我要的天堂。

我要穿越山川大海,去追寻心中的远方。

你敢像我一样勇敢吗?去追逐属于自己的梦想。

4. 《溪流》潺潺的溪流,欢快地向前奔流。

绕过巨石,穿过山林,一路唱着清脆的歌。

它没有大海的浩瀚,却有着不息的执着。

你说它会停下脚步吗?不,它要奔向远方的辽阔。

就像我们的人生,不停歇才能看到最美的景色。

5. 《向日葵》我是一朵向日葵,向着太阳绽放笑脸。

无论风雨如何肆虐,我的目光始终不变。

我不害怕黑夜的漫长,因为我知道太阳会再次升起。

你能像我一样坚定吗?追逐着心中的那道光。

6. 《星星》夜空中的星星,一闪一闪亮晶晶。

虽然渺小如尘埃,却有着璀璨的光芒。

你说它们孤独吗?不,它们彼此守望。

就像我们在生活中,即使渺小也能发光发亮。

7. 《梅花》我是一枝梅花,在寒冬中傲然绽放。

冰雪覆盖不了我的美丽,寒风动摇不了我的坚强。

我不羡慕春天的百花,我有自己的骄傲和倔强。

你敢像我一样勇敢地面对严寒吗?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

8. 《岩石》我是一块岩石,默默伫立在山岗。

风吹不动,雨打不摇,见证着岁月的沧桑。

我没有生命的灵动,却有着坚定的力量。

你能像我一样沉稳吗?在风雨中坚守自己的方向。

9. 《蒲公英》我是一朵蒲公英,随风飘荡在天涯。

没有方向,没有牵挂,只为寻找属于自己的家。

我不害怕未知的旅程,因为我相信总会有一片土地属于我。

四首托物言志的诗句

四首托物言志的诗句

四首托物言志的诗句摘要:一、介绍托物言志的诗歌概念二、分析四首托物言志的诗句1.《咏柳》2.《咏鹅》3.《咏菊》4.《咏梅》三、总结托物言志诗歌的特点及意义正文:托物言志是一种诗歌创作手法,通过对物品的描绘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志趣和思想。

这种手法使诗歌更加含蓄、寓意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接下来,我们分析四首托物言志的诗句,以领略其中的韵味。

1.《咏柳》诗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诗人通过描绘柳树的高大、柳枝的垂挂,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和柔美的景色。

同时,以碧玉和绿丝绦作比,形象地展示了柳树的美丽。

2.《咏鹅》诗句:“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诗人以鹅的形象,抒发了对自由、欢乐的向往。

鹅高昂着脖子歌唱,展现了它们对生活的热爱。

这种生动的描绘使读者产生共鸣,感受到生命的美好。

3.《咏菊》诗句:“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诗人运用鲜明的色彩描绘了菊花的美丽。

紫色和黄色对比鲜明,却又和谐统一,展现了菊花高洁、坚强的品质。

通过对菊花的赞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高尚品格的追求。

4.《咏梅》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诗人以梅花的形象,表现了坚韧、清高的品质。

梅花在寒冬中绽放,其花香在月夜里弥漫。

这种景象使人感受到梅花孤傲、不屈的精神。

总结:托物言志的诗歌通过对物品的描绘,寓言诗人的情感、志趣和思想。

这种手法使诗歌更具有含蓄性、寓意性,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四首诗中,诗人通过对柳树、鹅、菊花和梅花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对生活的热爱、高尚品格的追求以及坚韧、清高的精神。

10首托物言志的古诗和鉴赏 托物言志的古诗词

10首托物言志的古诗和鉴赏 托物言志的古诗词

10首托物言志的古诗和鉴赏托物言志的古诗词虞世南《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这是初唐名臣虞世南的一首咏物诗,笔下的蝉是人格化了的蝉,具有浓郁的象征性。

一、二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三、四句借蝉抒情:品格高洁者,不需借助外力,自能声名远播。

句句又暗示着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

这里所突出强调的是人格的美,人格的力量。

两句中的“自”字、“非”字,一正一反,相互呼应,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表现出一种雍容不迫的风度气韵。

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

李商隐《蝉》: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诗人自许清高,不肯屈就,结果只落得生活困顿,这不就是“高难饱”吗?他曾向令狐绹等当权者陈情,希望得到他们的理解和帮助,可最终还是不被人理会,依旧无法摆脱仕途坎坷的困境,这难道不是一场“徒劳”吗?在这里,蝉已经完全人格化了,诗人分明是借其表达自己艰难的身世和处境。

蝉的鸣声到五更天亮时,已经稀疏得几近断绝了,可是一树的叶子依然是那样的苍翠,并不为蝉的哀鸣而悲伤萧疏,显得是那样的冷酷,没有一点一滴地同情。

蝉的操守高洁正与我的廉正清贫相应。

烦劳你蝉君最能让我警醒,我这个与蝉境遇相似的小官,也当坚持操守,玉洁冰清,这让我不免有了归乡的念头。

用拟人手法写蝉。

尾联“君”与“我”对举,把咏物和抒情结合起来,呼应开头,首尾圆融,意脉连贯。

杜荀鹤《小松》: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作者借松写人,托物讽喻,寓意深长。

松,树木中的英雄、勇士。

数九寒天,百草枯萎,万木凋零,而它却苍翠凌云,顶风抗雪,泰然自若。

就像陈毅元帅的《松》所说:“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然而凌云巨松是由刚出土的小松成长起来的。

小松刚出土,的确小得可怜,路边野草都比它高,以至被掩没在“深草里”。

托物言志的诗初中早梅

托物言志的诗初中早梅

托物言志的诗初中早梅一、原诗齐己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二、作者简介齐己(约860 - 约937),俗名胡得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潭州益阳(今湖南宁乡)人。

他是唐代著名的诗僧,一生游历众多名山大川,交游广泛,与郑谷、曹松、沈彬等当时的文人墨客都有往来。

齐己的诗作题材多样,风格清润平淡而又不失高远冷峭,在唐代诗僧中占有重要地位。

三、诗句赏析(一)首联1. 赏析-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这两句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万木冻欲折”描绘出寒冬的凛冽,万木在严寒中仿佛都要被冻折,突出了天气的寒冷程度。

而“孤根暖独回”则写梅花的孤根在地下独自汲取着温暖,开始恢复生机。

一个“孤”字,点明了梅花的孤独,它在万木皆冻的环境中独自生长;“暖独回”又写出了梅花不畏严寒、生命力顽强的特点,它能够在寒冷的大地中感受到那一丝生机并率先萌发。

2. 作用- 首联为全诗奠定了基调,通过对万木与孤梅的描写,在寒冷与温暖、众多与孤独的对比中,突出了早梅的不凡,引发读者对早梅的好奇与关注。

(二)颔联1. 赏析-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这两句是千古名句。

“前村深雪里”点明了早梅生长的环境,是在一个偏僻的前村,周围是深深的积雪,环境十分恶劣。

“昨夜一枝开”则生动地写出了早梅的早。

“一枝开”比“数枝开”更能体现出早梅的独特性和先发性,它不是和其他梅花一同开放,而是独自在昨夜率先绽放。

这里的“一”字用得极为精妙,将早梅的早、孤、奇表现得淋漓尽致。

2. 作用- 颔联进一步刻画了早梅的形象,通过对其生长环境和开花情况的描写,使早梅的早与孤的特点更加鲜明,同时也营造出一种清幽、孤寂的意境。

(三)颈联1. 赏析-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这两句诗从嗅觉和视觉的角度来描写早梅。

“风递幽香出”写微风轻轻传递着早梅的幽香,一个“递”字,将无形的风写得仿佛具有了人的行为,生动地表现出香气的幽微和传播的动态感。

托物言志的诗(精选10篇)

托物言志的诗(精选10篇)

托物言志的诗托物言志的诗(精选10篇)优秀的古典诗词作者在创作托物言志这一类作品时,总是能够通过细致的观察和悉心的体验,进而准确地寻觅出能表达自己思想情感以及作品主旨的客观对象,即找准言“志”之“物”。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托物言志的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托物言志的诗(篇1)朝代:唐朝|作者:杜甫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绦镟光堪擿,轩楹势可呼。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托物言志的诗(篇2)朝代:清朝|作者:郑板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托物言志的诗(篇3)朝代:宋朝|作者:李纲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托物言志的诗(篇4)词牌名:摸鱼儿|朝代:宋朝|作者:刘克庄甚春来、冷烟凄雨,朝朝迟了芳信。

蓦然作暖晴三日,又觉万姝娇困。

霜点鬓。

潘令老,年年不带看花分。

才情减尽。

怅玉局飞仙,石湖绝笔,孤负这风韵。

倾城色,懊恼佳人薄命。

墙头岑寂谁问。

东风日暮无聊赖,吹得胭脂成粉。

君细认。

花共酒,古来二事天尤吝。

年光去迅。

漫绿叶成阴,青苔满地,做得异时恨。

托物言志的诗(篇5)词牌名:石州慢|朝代:宋朝|作者:张元干寒水依痕,春意渐回,沙际烟阔。

溪梅晴照生香,冷蕊数枝争发。

天涯旧恨,试看几许消魂,长亭门外山重叠。

不尽眼中青,是愁来时节。

情切。

画楼深闭,想见东风,暗销肌雪。

辜负枕前云雨,尊前花月。

心期切处,更有多少凄凉,殷勤留与归时说。

到得却相逢,恰经年离别。

托物言志的诗(篇6)朝代:唐朝|作者:郭元振君不见昆吾铁冶飞炎烟,红光紫气俱赫然。

良工锻炼凡几年,铸得宝剑名龙泉。

龙泉颜色如霜雪,良工咨嗟叹奇绝。

琉璃玉匣吐莲花,错镂金环映明月。

正逢天下无风尘,幸得周防君子身。

精光黯黯青蛇色,文章片片绿龟鳞。

非直结交游侠子,亦曾亲近英雄人。

何言中路遭弃捐,零落漂沦古狱边。

虽复尘埋无所用,犹能夜夜气冲天。

托物言志的诗(篇7)朝代:宋朝|作者:司马光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初中诗歌分类(托物言志诗)学生

初中诗歌分类(托物言志诗)学生

初中诗歌分类(托物言志诗)学生初中诗歌分类(托物言志诗)赏析咏物诗是一种以客观世界中的具体事物为描写对象的诗体,它将作者的写作目的以及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寄寓在物的描写中。

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或品质,或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事的评价。

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由物到人,由实到虚。

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用典等。

如曹操《龟虽寿》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表达自己建功立业的渴望;《江城子》中,苏轼借“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一句,表达自己立功报国的愿望。

一、《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任选角度,诗作赏析。

3.“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试作赏析。

二、《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赏析: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赏析:三、《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主题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这四句通过哪些意象点名了梅怎样的生长环境?写梅的恶劣的生长环境有什么作用?3.本词运用了怎样的艺术表现手法?试作简要赏析。

4.词中哪几个字用得好?试作赏析。

托物言志诗歌集锦

托物言志诗歌集锦

托物言志诗歌集锦1、石灰吟于谦(明)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译文:(石头)只有经过多次撞击才能从山上开采出来。

它把烈火焚烧看成平平常常的事。

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主旨: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

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2、咏蝉虞世南(唐)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译文:我喝的是清冽的露水,悦耳的叫声自梧桐林向外远播。

声音传的远是因为我站的高,并不是借助了的秋风。

主旨: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借助外力,自能声名远播。

3、早梅柳宗元(唐)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

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译文:腊梅在高高的树上早早地绽放,花朵儿映着碧蓝的南国天空。

夜晚北风吹来缕缕清香,清晨严霜滋润花朵洁白的华容。

想将花儿赠给万里外的亲友,路途遥远重重山水阻隔。

寒风中花朵就要凋落,又能用什么来抚慰远客?.主旨:..借对梅花在严霜寒风中早早开放的风姿的描写,表现了自己孤傲高洁的品格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4、早梅张谓(唐)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林村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春雪未销。

译文:有一树梅花凌寒早开,枝条洁白如玉。

它远离人来车往的村路,临近溪水桥边。

人们不知寒梅因靠近溪水而早发,以为那是经冬而未消融的白雪。

主旨:透过表面,写出了诗人与寒梅在精神上的契合。

5、不第后赋菊黄巢(唐)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注解:九月八:古代九月九日为重阳节,有登高赏菊的风俗。

说“九月八”是为了押韵。

杀:凋谢。

香阵:阵阵香气。

黄金甲:金黄色的铠甲,此指菊花的颜色主旨:此诗借咏菊来形容势不可挡的义军力量6、菊花元稹(唐)秋丝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译文:一丛丛菊花围绕着房屋开放,好似到了陶渊明的家。

托物言志诗题材

托物言志诗题材

托物言志诗题材托物言志诗题材 11、《青松》现代·陈毅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2、《墨梅》元·王冕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3、《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4、《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5、《画菊》宋·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6、《菊花》唐·黄巢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7、《沁园春·雪》现代·毛泽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8、《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9、《在狱咏蝉》唐·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10、《莲》唐·唐彦谦新莲映多浦,迢递绿塘东。

静影摇波日,寒香映水风。

金尘飘落蕊,玉露洗残红。

看着馀芳少,无人问的中。

11、《题菊花》唐·黄巢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12、《精卫》清·顾炎武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

13、《秋夜望单飞雁》北周·庚信失群寒雁声可怜,夜半单飞在月边。

无奈人心复有忆,今暝将渠俱不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诗歌分类(托物言志诗)赏析
咏物诗是一种以客观世界中的具体事物为描写对象的诗体,它将作者的写作目的以及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寄寓在物的描写中。

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或品质,或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事的评价。

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由物到人,由实到虚。

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用典等。

如曹操《龟虽寿》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表达自己建功立业的渴望;《江城子》中,苏轼借“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一句,表达自己立功报国的愿望。

一、《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任选角度,诗作赏析。

3.“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试作赏析。

二、《己亥杂诗》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赏析:
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赏析:
三、《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主题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这四句通过哪些意象点名了梅怎样的生长环境?写梅的恶劣的生长环境有什么作用?
3.本词运用了怎样的艺术表现手法?试作简要赏析。

4.词中哪几个字用得好?试作赏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