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
王安石《桂枝香 金陵怀古》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桂枝香金陵怀古》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1。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2。
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3。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4。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5。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6。
【注释】1.故国,指金陵,六朝的旧都,今江苏南京市。
天气初肃,天气转为清肃、萧索。
语本《诗经·七月》:“九月肃霜”。
《毛传》:“肃,缩也,霜降而收缩万物。
”《礼记·月令》亦载“孟秋之月”,“天地初肃”。
2.“千里”二句:语本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如簇(音cu):像箭头一样尖削。
簇:同镞,也可解释为攒聚、聚集。
3.星河:即银河。
4.“叹门外”句:语本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
”5.“六朝”三句:语本窦巩《南游感兴》:“伤心欲问南朝事,惟见江流去不回。
日暮春风春草绿,鹧鸪飞上越王台。
”六朝:指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
6.“至今”三句,语本杜牧《夜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歌曲,陈后主作。
《隋书·五行志》:“祯明初,后主作新歌,词甚哀,令后宫美人习而歌之。
其辞曰:‘玉树后庭花,花开不复久。
’时人以为歌谶。
此其不久兆也。
”【译文】登高眺远,抒怀送目:正值深秋故国的天气一片清肃。
千里澄江似一道彩练起舞,青翠的山峰,如一支支锋利的箭簇。
征帆渐渐消失在斜阳里,酒旗迎着西风斜矗。
可是在淡云中彩舟相逐?可是在天河上飞起鸥鹭?如此美景,丹青圣手也难以描摹。
追念往昔悠悠繁华竞逐。
可叹敌军已在门外,后主依然作乐楼头。
我登高怀古,也徒然增添几分盛衰之忧。
六朝往事似江水东流,只有寒烟衰草,凝结着哀愁。
你听那歌女至今还在为那亡国的《后庭》遗曲,亮开歌喉。
【赏析】以《金陵怀古》为题而调寄《桂枝香》者甚伙,独王介甫此词为绝唱,曾为东坡所叹赏,发“此老乃野狐精也”之叹。
《桂枝香-金陵怀古》赏析
《桂枝香-金陵怀古》赏析
《桂枝香·金陵怀古》的翻译如下:
登上高楼凭栏远眺,金陵城正在风雨中,秋天渐渐过去。
六朝兴废,感动伤怀,可惜如今已不再。
江上的烟波与草上的露珠仿佛是古今不变的景象,只有石头城上的秋风是岁岁常新。
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境遇进行赏析:
这首词是王安石在出知江宁府时所作,时间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
王安石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的诗歌和散文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化特征。
这首词所表达的怀古之情和对历史的思考,也是当时人们普遍的心理感受之一。
在时代背景方面,北宋时期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繁荣。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等问题逐渐凸显。
王安石作为一位改革派领袖,他的诗歌和散文都反映了这种社会背景。
在这首词中,王安石通过对金陵城的描绘和对历史的思考,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忧虑。
他通过对六朝兴废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无奈和感慨。
同时,他也通过对石头城上秋风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忧虑。
这种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忧虑,也是当时人们普遍的心理感受之一。
总的来说,《桂枝香·金陵怀古》是一首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的词作。
通过对金陵城的描绘和对历史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同时,这首词也展现了王安石作为一位文学巨匠的才华和艺术魅力。
桂枝香金陵怀古赏析
桂枝香·金陵怀古【人教部编版必修下册】内容:【原文】【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赏析】【原文】: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
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翻译】我登山临水驰骋目力,正是建康晚秋的时候,天气刚刚变得肃杀萧索。
千里长江澄澈得像一条白练,青翠的山峰像箭头般尖利。
来往的船只在残阳中穿梭于江面上,酒旗背对着西风斜斜地插着。
五彩的画船仿佛出没在天边淡淡的云层里,白鹭在银河似的长江江面上飞起,就算是画图,也难以描绘得这般的清丽。
感念往昔,人们竞逐繁华。
可叹隋兵已经到了城门外面,然而陈后主和宠妃张丽华还在城楼头上寻欢作乐,亡国的悲恨还在不断地继续着。
千百年来凭高的人面对着这历史遗迹,徒然叹息荣辱兴废。
六朝旧事随着流水逝去不还,只有寒冷的烟雾和衰萎的野草还凝聚着一片苍绿。
直到如今,歌女还时时唱着《玉树后庭花》的曲子。
【作者】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
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西)人。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
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
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背景】此词抒发金陵怀古人之情,约写于作者再次罢相、出知江宁府之时。
在金陵胜地,登高望远,便兴起了满怀愁绪:日月之迁流,仕途之坎坷,家国之忧患,人生之苦辛,涌凝笔端,写成了名篇佳作。
词中流露出王安石失意无聊之时颐情自然风光的情怀,同时也寄寓讽喻之意。
【主题思想】本词上阕写登高远望之景,虽为深秋,但“天气初肃”,色彩绚丽,风光秀美,画面开阔,气势恢宏;下阕追古思今,叙议结合,运用典故,写出了六朝的衰亡,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透露出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桂枝香.金陵怀古原文、注释、翻译
《桂枝香.金陵怀古》原文、注释、翻译、赏析【部编版必修下册】班级:姓名:【原文】: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
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注释】1、谩嗟:空叹。
2、此词大约写于作者再次罢相、出知江宁府之时。
3、“星河鹭起,画图难足”:长江白鹭飞起,再美的画也画不出。
4、门外楼头:指南朝陈亡国惨剧。
语出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
”韩擒虎是隋朝开国大将,他已带兵来到金陵朱雀门(南门)外,陈后主尚与他的宠妃张丽华于结绮阁上寻欢作乐,演唱《玉树后庭花》。
【翻译】我登山临水驰骋目力,正是建康晚秋的时候,天气刚刚变得肃杀萧索。
千里长江澄澈得像一条白练,青翠的山峰像箭头般尖利。
来往的船只在残阳中穿梭于江面上,酒旗背对着西风斜斜地插着。
五彩的画船仿佛出没在天边淡淡的云层里,白鹭在银河似的长江江面上飞起,就算是画图,也难以描绘得这般的清丽。
感念往昔,人们竞逐繁华。
可叹隋兵已经到了城门外面,然而陈后主和宠妃张丽华还在城楼头上寻欢作乐,亡国的悲恨还在不断地继续着。
千百年来凭高的人面对着这历史遗迹,徒然叹息荣辱兴废。
六朝旧事随着流水逝去不还,只有寒冷的烟雾和衰萎的野草还凝聚着一片苍绿。
直到如今,歌女还时时唱着《玉树后庭花》的曲子。
【赏析】这首词是王安石晚年的作品,退居金陵时所写。
当时,宋王朝表面上太平盛世、歌舞升平。
其实在繁华的背后却是隐藏着种种的危机。
这首词正是在这种情形之下,作者登金陵有感而作的!这首词作于词人第二次被罢相、出知江宁府的时候,通过对金陵(即南京)景物的赞美和对历史兴亡的感喟,寄托了自己对当时朝政的担忧和对国家政治大事的关心。
上片侧重写景,写词人登高所见。
在一派飒爽的晚秋天气中,词人登高临远,大笔挥洒,描绘秋日晚暮江山如画的景色,视野开阔,气象壮观。
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
桂枝香作者:【王安石】年代:【宋】体裁:【词】类别:【未知】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归帆去棹斜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六朝旧事如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注释】:此词抒发金陵怀古人之情,为作者别创一格、非同凡响的杰作,大约写于作者再次罢相、出知江宁府之时。
词中流露出王安石失意无聊之时颐情自然风光的情怀。
全词开门见山,写作者在南朝古都金陵胜地,于一个深秋的傍晚,临江揽胜,凭高吊古。
他虽以登高望远为主题,却是以故国晚秋为眼目。
“正”、“初”、“肃”三个字逐步将其主旨点醒。
以下两句,借六朝谢家名句“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之意,点化如同已出。
即一个“似练”,一个“如簇”,形胜已赫然而出。
然后专写江色,纵目一望,只见斜阳映照之下,数不清的帆风樯影,交错于闪闪江波之上。
细看凝眸处,却又见西风紧处,那酒肆青旗高高挑起,因风飘拂。
帆樯为广景,酒旗为细景,而词人之意以风物为导引,而以人事为着落。
一个“背”字,一个“矗”字,用得极妙,把个江边景致写得栩栩如生,似有生命在其中。
写景至此,全是白描,下面有所变化。
“彩舟”、“星河”两句一联,顿增明丽之色。
然而词拍已到上片歇处,故而笔亦就此敛住,以“画图难足”一句,抒赞美嗟赏之怀,颇有大家风范。
“彩舟云淡”,写日落之江天;“星河鹭起”,状夕夜之洲渚。
下片另换一幅笔墨,感叹六朝皆以荒淫而相继亡覆的史实。
写的是悲恨荣辱,空贻后人凭吊之资;往事无痕,唯见秋草凄碧,触目惊心而已。
“门外楼头”,用杜牧《台城曲》句加以点染,亦简净有力。
词至结语,更为奇妙,词人写道:时至今日,六朝已远,但其遗曲,往往犹似可闻。
此处用典。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此唐贤小杜于“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时所吟之名句,词人复加运用,便觉尺幅千里,饶有有余不尽之情致,而嗟叹之意,千古弥永。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原文、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原文、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原文】: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
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注释】: 1:谩嗟:空叹。
2:此词大约写于作者再次罢相、出知江宁府之时。
②门外楼头:指南朝陈亡国惨剧。
语出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
”韩擒虎是隋朝开国大将,他已带兵来到金陵朱雀门(南门)外,陈后主尚与他的宠妃张丽华于结绮阁上寻欢作乐,演唱《玉树后庭花》。
“星河鹭起,画图难足”:长江白鹭飞起,再美的画也画不出。
【翻译】:我登山临水驰骋目力,正是建康晚秋的时候,天气刚刚变得肃杀萧索。
千里长江澄澈得像一条白练,青翠的山峰像箭头般尖利。
来往的船只在残阳中穿梭于江面上,酒旗背对着西风斜斜地插着。
五彩的画船仿佛出没在天边淡淡的云层里,白鹭在银河似的长江江面上飞起,就算是画图,也难以描绘得这般的清丽。
感念往昔,人们竞逐繁华。
可叹隋兵已经到了城门外面,然而陈后主和宠妃张丽华还在城楼头上寻欢作乐,亡国的悲恨还在不断地继续着。
千百年来凭高的人面对着这历史遗迹,徒然叹息荣辱兴废。
六朝旧事随着流水逝去不还,只有寒冷的烟雾和衰萎的野草还凝聚着一片苍绿。
直到如今,歌女还时时唱着《玉树后庭花》的曲子。
【赏析】:这首词是王安石晚年的作品,退居金陵时所写。
当时,宋王朝表面上太平盛世、歌舞升平。
其实在繁华的背后却是隐藏着种种的危机。
这首词正是在这种情形之下,作者登金陵有感而作的!这首词作于词人第二次被罢相、出知江宁府的时候,通过对金陵(即南京)景物的赞美和对历史兴亡的感喟,寄托了自己对当时朝政的担忧和对国家政治大事的关心。
上片侧重写景,写词人登高所见。
在一派飒爽的晚秋天气中,词人登高临远,大笔挥洒,描绘秋日晚暮江山如画的景色,视野开阔,气象壮观。
桂枝香金陵怀古赏析及习题
桂枝⾹⾦陵怀古赏析及习题桂枝⾹·⾦陵怀古【⼈教部编版必修下册】【原⽂】:桂枝⾹⾦陵怀古王安⽯登临送⽬,正故国晚秋,天⽓初肃。
千⾥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征帆去棹残阳⾥,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
念往昔,繁华竞逐。
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对此,漫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但寒烟衰草凝绿。
⾄今商⼥,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翻译】我登⼭临⽔驰骋⽬⼒,正是建康晚秋的时候,天⽓刚刚变得肃杀萧索。
千⾥长江澄澈得像⼀条⽩练,青翠的⼭峰像箭头般尖利。
来往的船只在残阳中穿梭于江⾯上,酒旗背对着西风斜斜地插着。
五彩的画船仿佛出没在天边淡淡的云层⾥,⽩鹭在银河似的长江江⾯上飞起,就算是画图,也难以描绘得这般的清丽。
感念往昔,⼈们竞逐繁华。
可叹隋兵已经到了城门外⾯,然⽽陈后主和宠妃张丽华还在城楼头上寻欢作乐,亡国的悲恨还在不断地继续着。
千百年来凭⾼的⼈⾯对着这历史遗迹,徒然叹息荣辱兴废。
六朝旧事随着流⽔逝去不还,只有寒冷的烟雾和衰萎的野草还凝聚着⼀⽚苍绿。
直到如今,歌⼥还时时唱着《⽟树后庭花》的曲⼦。
【作者】王安⽯(1021-1086)字介甫,号半⼭,谥“⽂”,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
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西)⼈。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学家。
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并称“唐宋⼋⼤家”。
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背景】此词抒发⾦陵怀古⼈之情,约写于作者再次罢相、出知江宁府之时。
在⾦陵胜地,登⾼望远,便兴起了满怀愁绪:⽇⽉之迁流,仕途之坎坷,家国之忧患,⼈⽣之苦⾟,涌凝笔端,写成了名篇佳作。
词中流露出王安⽯失意⽆聊之时颐情⾃然风光的情怀,同时也寄寓讽喻之意。
【主题思想】本词上阕写登⾼远望之景,虽为深秋,但“天⽓初肃”,⾊彩绚丽,风光秀美,画⾯开阔,⽓势恢宏;下阕追古思今,叙议结合,运⽤典故,写出了六朝的衰亡,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透露出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高考古诗文名句默写《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
名句默写 1. 《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 彩舟云淡 , 星河鹭起 ”两句写远去的船
只像是在淡云中浮游,飞舞的白鹭如同从银河上惊起。
2. 《桂枝香·金陵怀古》中,词人感叹六朝的历史像流水一样流逝,眼前只余衰瑟景 象徒增惆怅心情的句子是“ 六朝旧事随流水 , 但寒烟衰草凝绿 ”。 3. 《桂枝香·金陵怀古》中,“ 至今商女 , 时时犹唱 , 后庭遗曲 ”三句
高考古诗文名句默写 《 桂 枝 香 ·金 陵 怀 古 》 王 安 石
原文呈现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
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 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 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化用了杜牧《泊秦淮》中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4. 《桂枝香·金陵怀古》化用杜牧《台城曲》中的诗句“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 华”,感叹统治者不以历史为鉴,相继覆亡的句子是“ 叹门外楼头 , 悲恨相 续 ”。
5. 《桂枝香·金陵怀古》中,“ 正故国晚秋 , 天气初肃 ”两句点明了地点和
季节。12345
桂枝香金陵怀古选择、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桂枝香金陵怀古选择、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
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改写:
在晚秋的故国,王安石登上高山远望,天气渐渐变凉。
千里澄净的江水如同一条绸缎,翠绿的山峰像一束箭簇。
征帆驶向残阳,船桨划过江面,迎着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轻盈,星河闪耀,美景难以用笔描绘。
回忆起往昔的繁华,心中充满感慨。
站在楼头,悲愤交加。
千年历史和兴衰尽在眼前,无尽的悲叹。
六朝的故事随着流水消逝,寒烟笼罩着蔓草,凝结成一片翠绿。
商女仍在歌唱着《后庭》的遗曲,时时唤起人们的思念。
5、正确答案为B。
解析:B项描述了上片的景色描写,
而非展现词人的立足点、地点、季节,故选B。
二)理解性默写:
1、诗人在《桂枝香·金陵怀古》中借用了杜牧《泊秦淮》
的名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用“至今商女,
时时犹唱,《后庭》遗曲”来借古讽今。
2、《桂枝香·金陵怀古》中描写了词人登高望远所看到的
典型景色,如“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表现出深秋时节金陵的特征。
桂枝香金陵怀古赏析及同步习题及答案【人教部编版必修下册2020】
桂枝香·金陵怀古【人教部编版必修下册】内容:【原文】【注释】【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赏析】【精品习题及答案】【原文】: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
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注释】1、谩嗟:空叹。
2、此词大约写于作者再次罢相、出知江宁府之时。
3、“星河鹭起,画图难足”:长江白鹭飞起,再美的画也画不出。
4、门外楼头:指南朝陈亡国惨剧。
语出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
”韩擒虎是隋朝开国大将,他已带兵来到金陵朱雀门(南门)外,陈后主尚与他的宠妃张丽华于结绮阁上寻欢作乐,演唱《玉树后庭花》。
【翻译】我登山临水驰骋目力,正是建康晚秋的时候,天气刚刚变得肃杀萧索。
千里长江澄澈得像一条白练,青翠的山峰像箭头般尖利。
来往的船只在残阳中穿梭于江面上,酒旗背对着西风斜斜地插着。
五彩的画船仿佛出没在天边淡淡的云层里,白鹭在银河似的长江江面上飞起,就算是画图,也难以描绘得这般的清丽。
感念往昔,人们竞逐繁华。
可叹隋兵已经到了城门外面,然而陈后主和宠妃张丽华还在城楼头上寻欢作乐,亡国的悲恨还在不断地继续着。
千百年来凭高的人面对着这历史遗迹,徒然叹息荣辱兴废。
六朝旧事随着流水逝去不还,只有寒冷的烟雾和衰萎的野草还凝聚着一片苍绿。
直到如今,歌女还时时唱着《玉树后庭花》的曲子。
【作者】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
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西)人。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
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
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背景】此词抒发金陵怀古人之情,约写于作者再次罢相、出知江宁府之时。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译文及鉴赏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译文及鉴赏《桂枝香·金陵怀古》是由王安石所创作的,此词通过对金陵(今江苏南京)景物的赞美和历史兴亡的感喟,寄托了作者对当时朝政的担忧和对国家政治大事的关心。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桂枝香·金陵怀古》的译文及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桂枝香·金陵怀古》宋代:王安石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归帆一作:征帆)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桂枝香·金陵怀古》译文登山临水,举目望远,故都金陵正是深秋,天气已变得飒爽清凉。
奔腾千里的长江澄澈得好像一条白练,青翠的山峰俊伟峭拔犹如一束束的箭簇。
帆船在夕阳往来穿梭,西风起处,斜插的酒旗在小街飘扬。
华丽的画船如同在淡云中浮游,江中洲上的白鹭时而停歇时而飞起,这清丽的景色就是丹青妙笔也难描画。
遥想当年,达官贵人争着过豪华的生活,可叹在朱雀门外结绮阁楼,六朝君主一个个地相继败亡。
自古多少人在此登高怀古,无不对历代荣辱喟叹感伤。
六朝的风云变化全都随着流水消逝,剩下的只有寒烟惨淡、绿草衰黄。
直到如今的商女,还不知亡国的悲恨,时时放声歌唱《后庭花》遗曲。
《桂枝香·金陵怀古》注释登临送目:登山临水,举目望远。
故国:旧时的都城,指金陵。
千里澄江似练:形容长江像一匹长长的白绢。
语出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澄江,清澈的长江。
练,白色的绢。
如簇:这里指群峰好像丛聚在一起。
簇,丛聚。
去棹(zhào):往来的船只。
棹,划船的一种工具,形似桨,也可引申为船。
星河鹭(lù)起:白鹭从水中沙洲上飞起。
长江中有白鹭洲(在今南京水西门外)。
星河,银河,这里指长江。
画图难足:用图画也难以完美地表现它。
桂枝香金陵怀古赏析【人教部编版必修下册2020】
桂枝香·金陵怀古【人教部编版必修下册】内容:【原文】【注释】【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赏析】【原文】: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
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注释】1、谩嗟:空叹。
2、此词大约写于作者再次罢相、出知江宁府之时。
3、“星河鹭起,画图难足”:长江白鹭飞起,再美的画也画不出。
4、门外楼头:指南朝陈亡国惨剧。
语出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
”韩擒虎是隋朝开国大将,他已带兵来到金陵朱雀门(南门)外,陈后主尚与他的宠妃张丽华于结绮阁上寻欢作乐,演唱《玉树后庭花》。
【翻译】我登山临水驰骋目力,正是建康晚秋的时候,天气刚刚变得肃杀萧索。
千里长江澄澈得像一条白练,青翠的山峰像箭头般尖利。
来往的船只在残阳中穿梭于江面上,酒旗背对着西风斜斜地插着。
五彩的画船仿佛出没在天边淡淡的云层里,白鹭在银河似的长江江面上飞起,就算是画图,也难以描绘得这般的清丽。
感念往昔,人们竞逐繁华。
可叹隋兵已经到了城门外面,然而陈后主和宠妃张丽华还在城楼头上寻欢作乐,亡国的悲恨还在不断地继续着。
千百年来凭高的人面对着这历史遗迹,徒然叹息荣辱兴废。
六朝旧事随着流水逝去不还,只有寒冷的烟雾和衰萎的野草还凝聚着一片苍绿。
直到如今,歌女还时时唱着《玉树后庭花》的曲子。
【作者】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
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西)人。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
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
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背景】此词抒发金陵怀古人之情,约写于作者再次罢相、出知江宁府之时。
在金陵胜地,登高望远,便兴起了满怀愁绪:日月之迁流,仕途之坎坷,家国之忧患,人生之苦辛,涌凝笔端,写成了名篇佳作。
桂枝香金陵怀古赏析
桂枝香金陵怀古赏析桂枝香金陵怀古赏析原文佚名译文登上高楼凭栏极目,金陵的景象正是一派晚秋,天气刚刚开始索肃。
千里奔流的长江澄沏得好像一条白练,青翠的山峰俊伟峭拔犹如一束束的箭簇。
江上的小船张满了帆迅疾驶向夕阳里,岸旁迎着西风飘/拂的是抖擞的酒旗斜出直矗。
彩色缤纷的画船出没在云烟稀淡,江中洲上的白鹭时而停歇时而飞起,这清丽的'景色就是用最美的图画也难把它画足。
回想往昔,奢华淫逸的生活无休止地互相竞逐,感叹“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的亡国悲恨接连相续。
千古以来凭栏遥望,映入眼帘的景色就是如此,可不要感慨历史上的得失荣辱。
六朝的风云变化全都消逝随着流水,只有那郊外的寒冷烟雾和衰萎的野草还凝聚着一片苍绿。
直到如今的商女,还不知亡国的悲恨,时时放声歌唱《后庭》遗曲。
注释登临送目:登山临水,举目望远。
故国:旧时的都城,指金陵。
千里澄江似练:形容长江像一匹长长的白绢。
语出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澄江,清澈的长江。
练,白色的绢。
如簇:这里指群峰好像丛聚在一起。
簇,丛聚。
去棹(zho):往来的船只。
棹,划船的一种工具,形似桨,也可引申为船。
星河鹭(l)起:白鹭从水中沙洲上飞起。
长江中有白鹭洲(在今南京水西门外)。
星河,银河,这里指长江。
画图难足:用图画也难以完美地表现它。
豪华竞逐:(六朝的达官贵人)争着过豪华的生活。
竞逐:竞相仿效追逐。
门外楼头:指南朝陈亡国惨剧。
语出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
”韩擒虎是隋朝开国大将,他已带兵来到金陵朱雀门(南门)外,陈后主尚与他的宠妃张丽华于结绮阁上寻欢作乐。
悲恨相续:指亡国悲剧连续发生。
凭高:登高。
这是说作者登上高处远望。
漫嗟荣辱:空叹什么荣耀耻辱。
这是作者的感叹。
六朝:指三国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六个朝代。
它们都建都金陵。
商女:歌女。
《后庭》遗曲:指歌曲《玉树后庭花》,传为陈后主所作。
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后人认为是亡国之音。
桂枝香金陵怀古翻译、解析
桂枝香金陵怀古宋代:王安石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归帆一作:征帆)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译文登山临水,举目望远,故都金陵正是深秋,天气已变得飒爽清凉。
奔腾千里的长江澄澈得好像一条白练,青翠的山峰俊伟峭拔犹如一束束的箭簇。
帆船在夕阳往来穿梭,西风起处,斜插的酒旗在小街飘扬。
华丽的画船如同在淡云中浮游,江中洲上的白鹭时而停歇时而飞起,这清丽的景色就是丹青妙笔也难描画。
遥想当年,达官贵人争着过豪华的生活,可叹在朱雀门外结绮阁楼,六朝君主一个个地相继败亡。
自古多少人在此登高怀古,无不对历代荣辱喟叹感伤。
六朝的风云变化全都随着流水消逝,剩下的只有寒烟惨淡、绿草衰黄。
直到如今的商女,还不知亡国的悲恨,时时放声歌唱《后庭花》遗曲。
注释登临送目:登山临水,举目望远。
故国:旧时的都城,指金陵。
千里澄江似练:形容长江像一匹长长的白绢。
语出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澄江,清澈的长江。
练,白色的绢。
如簇:这里指群峰好像丛聚在一起。
簇,丛聚。
去棹(zhào):往来的船只。
棹,划船的一种工具,形似桨,也可引申为船。
星河鹭(lù)起:白鹭从水中沙洲上飞起。
长江中有白鹭洲(在今南京水西门外)。
星河,银河,这里指长江。
画图难足:用图画也难以完美地表现它。
豪华竞逐:(六朝的达官贵人)争着过豪华的生活。
竞逐:竞相仿效追逐。
门外楼头:指南朝陈亡国惨剧。
语出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
”韩擒虎是隋朝开国大将,他已带兵来到金陵朱雀门(南门)外,陈后主尚与他的宠妃张丽华于结绮阁上寻欢作乐。
悲恨相续:指亡国悲剧连续发生。
凭高:登高。
这是说作者登上高处远望。
漫嗟荣辱:空叹什么荣耀耻辱。
《桂枝香金陵怀古》
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宋代〕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归帆一作:征帆)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衰草一作:芳草)【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
世人又称王荆公。
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
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
”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译文】登山临水,举目望远,故都金陵正是深秋,天气已变得飒爽清凉。
奔腾千里的长江澄澈得好像一条白练,青翠的山峰俊伟峭拔犹如一束束的箭簇。
帆船在夕阳往来穿梭,西风起处,斜插的酒旗在小街飘扬。
华丽的画船如同在淡云中浮游,江中洲上的白鹭时而停歇时而飞起,这清丽的景色就是丹青妙笔也难描画。
遥想当年,达官贵人争着过豪华的生活,可叹在朱雀门外结绮阁楼,六朝君主一个个地相继败亡。
自古多少人在此登高怀古,无不对历代荣辱喟叹感伤。
六朝的风云变化全都随着流水消逝,唯有江上的烟波与草上凝结的露珠常在。
直到如今的商女,还不知亡国的悲恨,时时放声歌唱《后庭花》遗曲。
【注释】登临送目:登山临水,举目望远。
故国:旧时的都城,指金陵。
千里澄江似练:形容长江像一匹长长的白绢。
语出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澄江,清澈的长江。
练,白色的绢。
如簇:这里指群峰好像丛聚在一起。
簇,丛聚。
去棹(zhào):往来的船只。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征帆去斜阳里,背西风,酒旗斜。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注释:(1)登临送目:登山临水,举目望远。
(2)故国:旧时的都城,指金陵。
金陵是东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六朝古都(3)天气初肃:天气刚转为清肃、萧索。
(4)千里澄江似练:形容长江像一匹长长的白绢。
语出谢《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余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澄江,清澈的长江。
练,白色的绢。
(5)如簇:这里指群峰好像丛聚在一起。
簇,丛聚。
(6)去(zhào):停船。
,划船的一种工具,形似桨,也可引申为船。
(7) 星河鹭(lù)起:白鹭从水中沙洲上飞起。
星河,指长江。
(8) 画图难足:用图画也难以完美地表现它。
(9) 华竞逐:(六朝的达官贵人)争着过豪华的生活。
(10)门外楼头:指南朝陈亡国惨剧。
语出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
”韩擒虎是隋朝开国大将,他已带兵来到金陵朱雀门(南门)外,陈后主尚与他的宠妃张丽华于结绮阁上寻欢作乐。
(11) 悲恨相续:指亡国悲剧连续发生。
(12) 凭高:登高。
这是说作者登上高处远望。
(13) 谩嗟荣辱:空叹什么荣耀耻辱。
这是作者的感叹。
(14) 商女:歌女。
(15) 《后庭》遗曲:指歌曲《玉树后庭花》,传为陈后主所作。
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参考译:登上高楼凭栏极目,金陵的景象正是一派晚秋,天气刚刚开始索肃。
千里奔流的长江澄沏得好像一条白练,青翠的山峰俊伟峭拔犹如一束束的箭簇。
江上的小船张满了帆迅疾驶向夕阳里,岸旁迎着西风飘拂的是抖的酒旗斜出直。
彩色缤纷的画船出没在云烟稀淡,江中洲上的白鹭时而停歇时而飞起,这清丽的景色就是用最美的图画也难把它画足。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的诗意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的诗意桂枝香王安石[1]金陵怀古登临送目,正故国[2]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3]。
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4]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
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谩嗟[5]荣辱。
六朝[6]旧事如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7]。
【注释】[1]王安石:字介甫,自号半山老人,封荆国公。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诗作《元日》、《梅花》等最为著名。
桂枝香是词牌名,原词没有题目,“金陵怀古”是后人据词意加的。
[2]故国:金陵,也就是现在的南京,金陵是六朝和南唐的都城。
[3]簇:箭头。
[4]星河:银河。
[5]谩嗟:空叹息。
[6]六朝:金陵是六朝古都,东吴、东晋、宋、齐、梁、陈都曾在此建都。
[7]《后庭》遗曲:指陈后主陈叔宝的《玉树后庭花》,人称亡国之音。
【赏析】这首词结构中规中矩,上阕登临写景,下阕怀古抒情。
开头登高望远之事,只用四字,便转入写景。
在草木摇落的晚秋,登上六朝故都——金陵,环境氛围正适合怀古。
金陵潮打石城,枕大江是其特色,作者描写所见之景也主要以江水为主。
因为是在傍晚时分,斜阳返照,千里长江看去白洋洋的,再加上江水平静、澄澈,故在作者眼里长江犹如白练。
“澄江似练”、“翠峰如簇”,一幅山水图画已经略有框架。
江面船只,岸上酒旗就是这幅画的点缀。
“归帆”一句的描写非常贴合实际,为什么用“背”呢?风从西来,旗往东飘;又为什么是“斜矗”呢?旗杆都绑在柱子上或树杈上,有风吹来,所以总是歪斜的。
而“彩舟云淡,星河鹭起”描写的简直就是人间天堂:天边几抹淡云,水中几条小船,远望就好像船是行在天上;长江如练,就好像天上的银河,这样的景色真是“画图难足”。
下阕以“念往昔”领起,怀古抒情。
举陈叔宝与张丽华事为史鉴,表达了词人对六朝的繁华的追忆和终至亡国的悲恨。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原文、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原文、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原文】: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
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注释】: 1:谩嗟:空叹。
2:此词大约写于作者再次罢相、出知江宁府之时。
②门外楼头:指南朝陈亡国惨剧。
语出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
”韩擒虎是隋朝开国大将,他已带兵来到金陵朱雀门(南门)外,陈后主尚与他的宠妃张丽华于结绮阁上寻欢作乐,演唱《玉树后庭花》。
“星河鹭起,画图难足”:长江白鹭飞起,再美的画也画不出。
【翻译】:我登山临水驰骋目力,正是建康晚秋的时候,天气刚刚变得肃杀萧索。
千里长江澄澈得像一条白练,青翠的山峰像箭头般尖利。
来往的船只在残阳中穿梭于江面上,酒旗背对着西风斜斜地插着。
五彩的画船仿佛出没在天边淡淡的云层里,白鹭在银河似的长江江面上飞起,就算是画图,也难以描绘得这般的清丽。
感念往昔,人们竞逐繁华。
可叹隋兵已经到了城门外面,然而陈后主和宠妃张丽华还在城楼头上寻欢作乐,亡国的悲恨还在不断地继续着。
千百年来凭高的人面对着这历史遗迹,徒然叹息荣辱兴废。
六朝旧事随着流水逝去不还,只有寒冷的烟雾和衰萎的野草还凝聚着一片苍绿。
直到如今,歌女还时时唱着《玉树后庭花》的曲子。
【赏析】:这首词是王安石晚年的作品,退居金陵时所写。
当时,宋王朝表面上太平盛世、歌舞升平。
其实在繁华的背后却是隐藏着种种的危机。
这首词正是在这种情形之下,作者登金陵有感而作的!这首词作于词人第二次被罢相、出知江宁府的时候,通过对金陵(即南京)景物的赞美和对历史兴亡的感喟,寄托了自己对当时朝政的担忧和对国家政治大事的关心。
上片侧重写景,写词人登高所见。
在一派飒爽的晚秋天气中,词人登高临远,大笔挥洒,描绘秋日晚暮江山如画的景色,视野开阔,气象壮观。
桂枝香.金陵怀古原文、注释、翻译
《桂枝香.金陵怀古》原文、注释、翻译、赏析【部编版必修下册】班级:姓名:【原文】: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
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注释】1、谩嗟:空叹。
2、此词大约写于作者再次罢相、出知江宁府之时。
3、“星河鹭起,画图难足”:长江白鹭飞起,再美的画也画不出。
4、门外楼头:指南朝陈亡国惨剧。
语出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
”韩擒虎是隋朝开国大将,他已带兵来到金陵朱雀门(南门)外,陈后主尚与他的宠妃张丽华于结绮阁上寻欢作乐,演唱《玉树后庭花》。
【翻译】我登山临水驰骋目力,正是建康晚秋的时候,天气刚刚变得肃杀萧索。
千里长江澄澈得像一条白练,青翠的山峰像箭头般尖利。
来往的船只在残阳中穿梭于江面上,酒旗背对着西风斜斜地插着。
五彩的画船仿佛出没在天边淡淡的云层里,白鹭在银河似的长江江面上飞起,就算是画图,也难以描绘得这般的清丽。
感念往昔,人们竞逐繁华。
可叹隋兵已经到了城门外面,然而陈后主和宠妃张丽华还在城楼头上寻欢作乐,亡国的悲恨还在不断地继续着。
千百年来凭高的人面对着这历史遗迹,徒然叹息荣辱兴废。
六朝旧事随着流水逝去不还,只有寒冷的烟雾和衰萎的野草还凝聚着一片苍绿。
直到如今,歌女还时时唱着《玉树后庭花》的曲子。
【赏析】这首词是王安石晚年的作品,退居金陵时所写。
当时,宋王朝表面上太平盛世、歌舞升平。
其实在繁华的背后却是隐藏着种种的危机。
这首词正是在这种情形之下,作者登金陵有感而作的!这首词作于词人第二次被罢相、出知江宁府的时候,通过对金陵(即南京)景物的赞美和对历史兴亡的感喟,寄托了自己对当时朝政的担忧和对国家政治大事的关心。
上片侧重写景,写词人登高所见。
在一派飒爽的晚秋天气中,词人登高临远,大笔挥洒,描绘秋日晚暮江山如画的景色,视野开阔,气象壮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 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
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
河鹭起,画图难足。
下阕冷峭
•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 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
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 女用,典时化时用犹诗唱句 ,《后庭》遗曲。
上片写金陵之景,下片抒怀古 之情。“登临送目”四字, 笼罩全篇
《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星河: 本指银河,这里指长江
写景至此,全是白描,下面有 所变化。“彩舟”、“星河” 两句一联,顿增明丽之色。以 “画图难足”一句,抒赞美嗟 赏之怀,颇有大家风范。“彩 舟云淡”,写日落之江天: “星河鹭起”,状夕夜之洲渚。
澄江
远 翠峰
征帆
登临送目
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 —杜牧《台城曲》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作者对自古凭高者 态度如何?暗示着对朝廷的态度如何?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凭高:站在高处 漫:徒然、枉然 荣辱:偏义副词,耻辱 批判千古以来文人骚客面对金陵山川只知慨叹朝代的兴 亡,未能跳出荣辱的小圈子,站不到应有的高度,也就 很难从六朝的相继覆灭中引出历史的教训。千古以来人 们登高凭吊,不过都是空发兴亡感慨。
1、怀古伤今,寄情遥远,立意 高远。
2、风格豪放。
3、用典自然贴切,笔力刚劲。
全文总结
本词上阕写登高远望之景,虽为深秋 ,但“天气初肃”,色彩绚丽,风光秀 美,画面开阔,气势恢宏;下阕追古思 今,叙议结合,运用典故,写出了六朝 的衰亡,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透露出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怀古词特点总结 1、怀古实为伤今 2、多将当时的国事身世写入 3、上片多为写景,下片多为抒情议论 4、多用典,借历史人物事件讽喻现实 5、风格多为雄浑豪放悲壮
谢谢观看
无悔无愧于昨天,丰硕殷实 的今天,充满希望的明天。
, 背 西 风 、 酒 旗 斜 矗 。
峰 如 簇 。 征 帆 去 棹 残 阳
气 初 肃 。 千 里 澄 江 似 练 ,
登 临 送 目 , 正 故 国 晚 秋 ,
桂 枝 香
石王 安
上片:写景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时令: 晚秋 地点: 故国 天气: 初肃
“正”、“初”、“肃” 三个字逐步将其主旨点 醒。把全词置于一个凭 栏远眺的角度,一片秋 色肃杀的气氛之中。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杜牧 《阿房宫赋》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但:只有 凝:凝结,引申为一直 六朝相继覆灭的历史已随着长江水一起逝去, 只有那秋风寒烟中的衰草还一直在苍暗的绿着。
如何理解“寒烟衰草绿”这 一景色描写?
借景抒情,抒发悲叹之情。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六朝旧事用随典流水,结但合历寒史商烟理女衰不解草知—凝亡—绿国杜,恨牧,《至隔泊今江秦商犹淮女唱》,后庭花 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情感?
六朝旧事已随着时光流逝一去不返,眼前只剩下几缕寒烟笼 罩着的毫无生机的衰草。但是北宋的统治者享乐依旧,昏庸 依旧。自己的不满之情在景物描写中不自觉的流露出来。
桂 枝 香
·
金
王 安
陵 怀
石古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 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 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抚州临 川(今江西抚州西)人。北 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 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 苏洵、苏轼、苏辙、曾巩”, 并称“唐宋八大家”。有 《王临川集》、《临川集拾 遗》等存世。
时衰六古门 图彩里翠天
犹 唱 , 《 后 庭 》 遗 曲 。
草 凝 绿 。 至 今 商 女 , 时
朝 旧 事 随 流 水 , 但 寒 烟
凭 高 对 此 , 漫 嗟 荣 辱 。
外 楼 头 , 悲 恨 相 续 。 千
念 往 昔 、 繁 华 竞 逐 。 叹
难 足 。
舟 云 淡 , 星 河 鹭 起 , 画
近
酒旗
彩舟
远 白鹭
疏密相间 浓淡相宜 有远有近 构图精巧
远近交错 动静结合
下片:怀古,抒发感慨。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用典
念往昔: 回忆过去
繁华竞逐:把六朝统治者因 穷奢极欲而亡国这一根本原 因揭示了出来。 “门外楼头”,用杜牧《台 城曲》句加以点染,亦简净 有力。诗人借古讽今希望当 权者引以为戒。
字 音
澄chéng 江 征帆去棹 zhào 星河鹭起 lù 漫嗟荣辱 jiē
背景
此词抒发金陵怀古人之情, 约写于作者再次罢相、出知江 宁府之时。在金陵胜地,登高 望远,便兴起了满怀愁绪:日 月之迁流, 仕途之坎坷,家 国之忧患,人生之苦辛,涌凝 笔端,写成了名 篇佳作。词 中流露出王安石失意无聊之时 颐情自然风光的情怀,同时也 寄寓讽喻之意。
作者为什么要强调“至今”和“时时”这两个时间副词?”
不是闲笔,而是最具表现力的直指朝廷积弊的投枪匕首,是为了 让统治者对这种导致六朝覆亡的那种奢靡、荒淫的生活有所改变, 让悲剧不再重演。
繁华竞逐
门外楼头 悲恨相继
漫嗟荣辱
旧事流水 商女唱曲
主旨:借六朝事,讽当朝人
动静结桂合,枝点香·金陵怀古 面结合 上阕雄健
点出时下是黄昏 西时风节:照,应具上有文典的型“晚秋” 江的中秋的日船景帆物在夕特阳点里往来如梭,西风
乍起处,近旁江岸酒楼处斜插的旗, 迎风飘扬。(动态)
萧索,以“悲情”为基调.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日落西山 ,天高云淡,彩舟徐行。江 水溶溶,波光粼粼,一行白鹭迎着绚丽 的彩霞飞向远方,隐入空蒙的天际。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用典
澄江静如练 —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千里长江明净得如同 一匹素白的绸缎, 两 岸苍翠的群峰好似箭 头一样突出、峭拔。
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贴 切、形象、逼真、明丽。
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去棹:停船。棹,划船的一种工具,形似桨,也可引申为船。 残阳:补叙登临的时间,是在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