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帝国主义理论产生的政治背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帝国主义理论产生的政治背景
文化帝国主义理论产生的政治背景、社会基础及其概念辨析
【内容提要】文化帝国主义理论是后殖民批评的主要话语之一,有其产生和发展的特定的历史背景。因此,本文考察了后殖民主义理论产生的社会理论背景,揭示了文化帝国主义理论产生的政治背景和社会基础,阐释了文化帝国主义理论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对与文化帝国主义相关的概念进行了辨析,使我们能够对文化帝国主义理论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
文化帝国主义理论最早来自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电视节目进入拉丁美洲国家后的影响的研究,后多用于发展中国家传播现象和理论的研究。它的锋芒指向指责西方的文化侵略,尤指美国的廉价电视倾销第三世界,以及西方通讯社对外电新闻的支配和垄断,从而抨击此种文化冲击使资本主义的文化扩张得以一路畅通,导致西方的“文化霸权”,以及第三世界对西方的“文化依附”,最终造成全球资本主义化,或者说,使资本主义成为令全球同质化的力量。文化帝国主义理论是后殖民主义思潮的一个分支。
一、后殖民主义理论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在当代西方社会理论中,后殖民主义、后殖民主义理论与后殖民主义批评三大术语相互置换,简称为后殖民理论或后殖民批评。作为一种理论批评话语和社会思潮,后殖民所针对和所反思的就是欧洲殖民主义这一历史事实及其造成的严重后果,它立足于历史学、文学、人类学、心理学和文化学等学科的交叉研究,广泛涉及文化帝国主义、殖民话语与西方对东方的文化再现,全球化与民族文化身份,以及种族、阶级、性别之间的关系等问题。由于文化帝国主义是后殖民主义理论思潮的一个分支,我们研究文化帝国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首先就要清楚后殖民主义理论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亚、非、拉一大批过去的殖民地国家相继获得政治上的独立。独立后这些国家的领导者认识到,在进行经济、政治建设的同时也要积极从事文化建设。因为在殖民主义时期,殖民统治者把殖民地国家的文化进行扭曲性解释,使殖民地国家的人们失去代表自己发言的权利并被迫接受这种扭曲性解释,以至于在独立后这种扭曲性解释的流毒还依然存在。因此,殖民地国家在独立后,进行文化建设,把殖民主义扭曲了的文化传统重新确立起来,并创造新的文化形态,便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在殖民主义时期,由于殖民者随心所欲的划分世界,使不同的部落强行拼凑在一起或者同一种文化渊源的民族被拆散。在殖民地人民解放时便面临着自我身份认定、建立民族国家等问题,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民族国家内部以及民族国家之间的矛盾再次凸显,一些民族国家分裂为相互争斗的种族区域,以民族的同质性为诉求的分裂运动导致了血腥纷争。这些都要求深入研究殖民主义的历史和当今民族国家之间的关系,民族主义文化与前殖民时期的传统,以及民族文化身份的建设等问题。
义理论的研究可以说是方兴未艾,人们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文化帝国主义理论进行分析和阐释,从而使我们对文化帝国主义本质的认识更加深刻。
四、文化帝国主义概念辨析
学术界对于文化帝国主义概念的理解,可以说也是见仁见智。有的学者从经济先行、文化是目的意义上把握文化帝国主义;也有的学者从文化先行,文化服务于经济与政治的意义上把握文化帝国主义;还有学者从文化渗透的方式出发界定文化帝国主义。有的认为文化帝国主义就是媒介帝国主义,有的认为文化帝国主义是一种民族文化支配了另一种民族文化。汉斯•摩根索认为,它指不是用攻占他国领土,或控制其经济生活,而是主要采取征服和控制人的头脑,来征服对象国的一种政策。依他之见,如果一国通过推行文化帝国主义的政策,来征服另一国一切决策人物的头脑,进而征服另一国,那么,在此基础上取得的胜利和所建立的霸权,比起军事征服和经济控制要更显赫、更牢固。由此可见,为了对文化帝国主义概念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我们就必须把文化帝国主义和一些相关的概念进行辨析。
文化帝国主义和重商帝国主义、政治帝国主义
要了解重商帝国主义,我们先来看一下《中国大百科全书》对重商主义是如何界定的吧。重商主义产生和发展于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反映这个时期商业资本的利益和要求、重商主义抛弃了西欧封建社会经院哲学的教义和伦理规范,开始用世俗的眼光,依据商业资本家的经验去观察和说明社会政治现象。它以商业资本的运作作为考察的对象,从流通领域研究了货币-商品-货币运动。重商主义者认为,金银或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态,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获取金银。重商主义的发展经历了早期和晚期两个阶段。早期重商主义产生于15-16世纪,在对外贸易上强调少买,严禁货币输出国外,力求用行政手段控制货币运动,以贮藏尽量多的货币。因而又称货币差额论。晚期重商主义产生于17世纪上半期,强调多卖,主张允许货币输出国外,认为只要购买外国商品的货币总额少于出售本国商品的货币总额就可以获取更多的货币,又称贸易差额论。(中国大百科全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637.)由重商主义我们可以得出重商帝国主义的定义。重商帝国主义即帝国主义国家通过其强大的经济实力来夺取原料,并向他国倾销商品、货物,来最大限度获取金银,并垄断他国的经济,使其变为它的主要商品出口国和原料倾销地。重商帝国主义寻求廉价劳工、劳工的双手、双脚和身体被榨取、挖掘,用以开发原料和制造品。
而政治帝国主义是由政治和帝国主义两个词所组成。依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政治是指政府、政党、社会团体和个人在内政和国际方面的活动。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它产生于一定的经济基础,并为经济基础服务,同时极大的影响经济的发展。(现代汉语词典.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1608.)帝国主义的本性就是侵略、征服、控制和剥削别人。那么政治帝国主义就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通过一定的政治手段来对其它国家进行政治渗透,这种政治手段可以是一定的政治观念、人权观念等,来使发展中国家变为其附属国或附庸,
从而达到服从帝国主义阶级利益的目的。政治帝国主义往往通过军队和强权政治这种强制手段来达到它的目的。
文化帝国主义和重商帝国主义、政治帝国主义从研究方式上来说都是从功能上对帝国主义的划分。只是在进行帝国主义的侵略扩张和掠夺时采用的手段不同。文化帝国主义则是从文化思想的渗透来进行扩张和掠夺。它寻求的是人的心灵。它的目的是透过眼睛、耳朵来影响那些消费了进口媒介节目的人的态度,欲望和信念,他们的生活形态、消费意愿或购买形式。它们之间的联系是由它们在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的类似所决定的。
文化帝国主义和文化霸权主义
所谓霸权,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指国际关系上以实力操纵或控制别国的行为。那么,文化霸权就是指利用政治、经济、语言、技术的优势,良好的文化设施,控制世界文化资源与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实行文化渗透,力求建立有利于发展其政治、经济霸权的全球文化。具体而言,所谓西方文化霸权,就是西方国家把其物质生活方式、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一种普世的行为准则加以推行,赋予自己在文化上的支配地位。阿尔温•托夫勒曾在他的《权利的转移》一书中说道:“世界已经离开了暴力与金钱控制的时代,而未来世界政治的魔方将控制在拥有强权人的手里,他们会使用手中掌握的网络控制权、信息发布权,利用英语这种强大的文化语言优势,达到暴力金钱无法征服的目的。”这就是网络时代的“文化霸权主义”。而文化帝国主义的目的是要重塑他国人民的价值观、行为方式,使之心甘情愿为帝国主义国家的利益服务,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就此而言,文化帝国主义就是文化霸权主义。
文化帝国主义与文化殖民主义
殖民主义是资本主义国家采取军事、政治和经济手段,占领、奴役和剥削弱小国家、民族和落后地区,将其变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侵略政策。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时期,殖民主义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大都采取赤裸裸的暴力手段,如武装占领、海外殖民、海盗式掠夺,欺诈性的贸易,血腥的奴隶买卖等。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主要采取“自由贸易”的形式,把不发达国家、民族和地区变为自己的商品市场,原料产地、投资场所以及新劳动力和雇佣兵的来源地。在帝国主义时期,除了采取上述各种手段外,资本输出成为剥削这些国家民族的主要形式。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上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国家和地区形成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独立运动高涨。大批亚洲、非洲等国家获得独立,摧毁了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奉行殖民主义政策的国家,转而采取间接的、比较隐蔽的,更具欺骗性的形式来维护和谋求殖民利益。在政治上,一方面允许和承认殖民地半殖民地独立,另一方面通过培养和扶植代理人来实行控制,经济上通过经济援助的形式,附加苛刻贷款、不平等的贸易、组织跨国公司等手段,控制这些国家的经济命脉,军事上以提供军事“援助”的形式,在这些国家建立军事基地,驻扎军队,派遣军事顾问,帮助训练军队等形式,实行变相军事占领。为了实现其战略目的,甚至策动政变,挑起内战,扶植傀儡政权,这统称为新殖民主义。(中国大百科全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6180.)我们从中可以看出,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