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三
9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9《古诗两首》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
认识“促、忆、异、”等7个生字。
会写“促、深、忆”等10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中地真情实感。
背诵课文。
教学课时: 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学习《夜书所见》(一)导入新课:1、简介作者2、解题:从古诗的题目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如:可以知道是写作者在晚上的所见所闻。
(二)初知诗意1、自主学习,放声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这首古诗读通、读准确。
2、同桌互读。
要求学生把这首诗读给同着听,互相评议,相互指正。
3、指名读古诗,正音。
(三)合作学习1、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结合图意,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划出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
2、全班交流,理解诗意(1)小组汇报读懂的地方。
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互相补充诗意,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
(2)交流不懂的地方。
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心情。
3。
诵读全诗自由读——赛读——评读——齐读4、练习背诵(四)指导写字“促、深”。
第2课时: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过程:一、揭题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
王维很有才华,他的诗被人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这首诗是诗人十七岁时离开家乡,远在京城长安写的。
二、初读1、我们先把诗读正确、连贯。
2、教师范读自由读指名读。
3、请再读题目,想一想,哪个字写出了诗人离开亲人的心境?(忆)围绕“忆”字,你能提问,启发大家思考吗?(根据学生质疑,板书)(简单的疑问根据诗题释疑,重点为:“九月九日”:重阳节,古人有在重阳节这天插着茱萸,登高饮酒风俗;“山东”:指华山以东王维的家乡蒲州,与今天常说的山东不同。
)三、精读理解1、四人一组思考、讨论黑板上的问题。
2、全班交流。
教师相机引导。
如:第一句诗。
①“忆”是什么意思?请同学们看看一二两行,找找哪个字就是忆的意思?②诗人会怎样思念亲人呢?(“倍思亲”。
“倍”:加倍)什么时候“倍思亲”?(“每逢佳节”,“逢”:遇到。
《古诗两首》教案3
《古诗两首》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
(2)理解两首古诗的基本内容,把握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3)学会欣赏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
(2)学会通过朗读、默写等方式,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
(2)理解两首古诗的基本内容,把握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2. 教学难点:(1)古诗中的一些生僻字词的认读和理解。
(2)古诗意境的感悟和情感的体会。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古诗的背景和作者。
(2)引导学生关注古诗的题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两首古诗,注意停顿、语气和韵律。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与同学交流,理解古诗中的生僻字词。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古诗的意象和情感。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情感体验:(1)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默写等方式,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2)学生分享自己对古诗意境和情感的感悟。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古诗的重要性和价值。
四、课后作业:1. 正确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
2. 写一篇关于两首古诗的意境和情感的短文。
3. 收集其他自己喜欢的古诗,与同学交流分享。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是否有所提高,以及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1. 情境创设:通过图片、音乐、影视等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古诗所描述的情感氛围,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古诗的意境。
2. 比较分析:引导学生将两首古诗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点,深入理解古诗的主题和情感。
3. 启发式教学: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关于《古诗两首》教学设计方案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方案一、教学目的知识目的(1) 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诗歌的根本内容。
(2) 理解古诗的韵律特点,掌握朗读古诗的根本技巧。
才能目的(1) 培养学生的朗读才能,进步学生的语言表达才能。
(2) 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古诗,感受古诗的韵味和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1) 通过学习古诗,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进步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理解诗歌的根本内容,把握诗歌的意境。
(2) 掌握朗读古诗的根本技巧,进步学生的朗读程度。
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味,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2) 培养学生的欣赏才能,进步学生的文化素养。
三、教学方法朗读法通过老师范读、学生跟读、齐读等多种朗读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古诗的朗读技巧。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思辨才能。
欣赏法通过播放古诗朗读录音、欣赏古诗配乐等,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味和意境。
情境教学法创设古诗的情境,如模拟古代文人雅集的场景,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古诗。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 播放古诗朗读录音,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简要介绍古诗的背景和作者。
朗读古诗(1) 老师范读,指导学生掌握朗读技巧。
(2) 学生跟读,老师及时纠正发音错误。
(3) 分组齐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理解诗意(1) 引导学生逐句理解诗歌的根本内容。
(2) 讨论诗歌的意境,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欣赏古诗(1) 播放古诗配乐,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味。
(2) 组织学生进展古诗朗读表演,进步学生的朗读程度。
拓展延伸(1) 引导学生搜集其他古诗,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2) 组织学生进展古诗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才能。
五、板书设计《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的知识目的(1) 认识生字新词(2) 理解韵律特点才能目的(1) 培养朗读才能(2) 学会欣赏古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1) 激发传统文化兴趣(2) 进步文化素养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理解内容,把握意境(2) 掌握朗读技巧教学难点(1) 感受古诗韵味(2) 培养欣赏才能三、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欣赏法情境教学法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朗读古诗理解诗意欣赏古诗拓展延伸五、板书设计以上就是我根据你的要求写的《古诗两首》教学设计方案文档,总字数为500字左右。
《古诗两首》课程教案
《古诗两首》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2)了解两首古诗的背景知识,包括作者、朝代、写作特点等;(3)理解两首古诗的主题思想和意境。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鉴赏能力;(2)学会通过古诗中的关键词语和意象,感受诗人的情感表达;(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古代诗歌的魅力,培养对古典文化的兴趣;(2)领悟古诗中传递的正能量,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3)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表达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2)理解两首古诗的主题思想和意境;(3)掌握古诗的写作特点和鉴赏方法。
2. 教学难点:(1)古诗中生僻字词的认读和理解;(2)古诗意境的感悟和描绘;(3)对古诗背景知识的掌握。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悉两首古诗的内容,了解作者背景和写作特点;(2)准备相关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音频、视频等;(3)设计教学活动和课堂练习。
2. 学生准备:(1)预习两首古诗,了解作者背景和写作特点;(2)收集与古诗相关的资料,如图片、音频、视频等;(3)准备课堂分享和讨论。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两首古诗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学生分享收集到的相关资料,增加对古诗的了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两首古诗,注意停顿、语调和节奏;(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与同学讨论,解决生僻字词的问题;(3)学生尝试理解古诗的主题思想和意境。
3. 合作探究(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2)每组选取一位代表进行汇报,其他组成员可进行补充和评价;(3)教师引导学生从关键词语和意象入手,深入剖析古诗的主题思想。
4. 课堂练习(1)学生进行朗读和背诵练习,巩固所学内容;(2)教师设计相关的练习题目,检验学生对古诗的理解程度;(3)学生相互批改和评价,教师进行讲解和辅导。
《古诗两首》课程教案
《古诗两首》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理解古诗的大意和主题思想。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掌握古诗的基本格律和韵律特点;学会欣赏古诗的优美词句和意境。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引导学生体会古诗中的道德观念和人文精神。
二、教学重点:1. 两首古诗的字词释义和翻译。
2. 古诗的韵律特点和修辞手法。
3. 理解古诗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和情感。
三、教学难点:1. 古诗中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 古诗的韵律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3. 体会古诗所蕴含的道德观念和人文精神。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两首古诗的文本和译文。
2. 准备相关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和图片。
3. 准备教学用的黑板和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引入与古诗相关的文化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2. 文本解析:教师带领学生朗读两首古诗,讲解字词释义和翻译,让学生理解古诗的大意。
3. 韵律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两首古诗的韵律特点,讲解古诗的格律和节奏。
4. 修辞手法:教师讲解两首古诗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让学生理解古诗的艺术表现。
5. 情感体会: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两首古诗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魅力。
6. 课堂练习:教师布置相关的练习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8. 课堂作业: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进行巩固练习。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3. 练习答题情况:分析学生练习题目的答题情况,评价学生对古诗韵律、修辞手法和主题思想的的理解程度。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教师对古诗的解析是否清晰易懂,是否帮助学生理解了古诗的大意和主题。
《古诗两首》课教案设计
《古诗两首》优质课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
(2)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3)学会生词和词语,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和小组合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古诗表达情感的能力。
(3)学会欣赏古诗,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2)培养学生学会珍惜友情,懂得关爱他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
(2)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3)学会生词和词语,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古诗中某些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2)运用古诗表达情感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角色扮演等方式,营造有利于学习古诗的情境。
2. 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和美感。
3. 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4. 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包含两首古诗的原文、翻译、图片、音乐等。
2. 生词卡片:用于教学过程中巩固生词。
3. 朗读录音:用于学生跟读和模仿。
4. 小组讨论材料:用于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课件展示两首古诗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
(2)简要介绍两首古诗的背景和作者。
2. 学习古诗:(1)让学生跟读录音,感受古诗的韵律和美感。
(2)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学生自读,边读边思考。
3. 理解古诗:(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理解古诗的意思。
(2)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进行讨论。
4. 感悟古诗:(1)引导学生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进行讨论。
5. 巩固生词:(1)学生朗读生词卡片,巩固学习。
语文教案9古诗两首
质疑:还有什么问题或那些词语不睬解?教师重点点拨明白得“动客情”的意思。(一是动思乡之情,而是钩起对童年旧事的回忆)
4、 有情感的朗诵。
五、趣味活动
一、 我说你读。方式:
(1) 教师描述诗句的内容,学生读出对应的诗句。
(2) 教师点挂图的景物,学生读出对应的诗句。
二、 字条连诗。方式
教师出示某句诗的字条,学生接续后面一句诗(多连几回,让学生大体会背)
八、 指名朗诵。先指导读准字音,再读准节拍。让学生体会古诗朗诵的特点。]
九、 借助字典和注释,明白得诗中词语的意思,圈出不睬解的问题。
10、 小组一路学习,交流讨论,尝试解决不睬解的问题。
四、再读感悟,明白得诗意
一、 教师范读古诗,要求学生边听边认真看图、试探:
画面中的景象表现了那几句诗的意思。
二、 学生讨论,对上面的问题发表观点。
二、 有情感的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3、 学习借助注释明白得诗意,体会诗歌情感,激发和培育学习古诗的爱好。
三、重点、难点:
读懂诗句,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四、教具预备
生字卡片,挂图,课外古诗。
五、教学进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一、 明白得诗句,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
二、 感受诗人酷爱秋季、酷爱家乡的情感。
语文教案-九、古诗两首
九、古诗两首
一、 教材分析:
本课两首古诗抒发了诗人在秋季里想念家乡、想念亲人的情感。学习本科,意在增加学生有关传统文化方面的积存,感受诗中的秋意和诗意,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爱好。学习这两首古诗,能够通过反复吟诵,感受是个优美的音韵。
二、学习目标:
一、 会认7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一、 以旧引新,激趣导入
《古诗两首》课教案设计
《古诗两首》优质课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
(2)理解两首古诗的主题思想和意境。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学会通过古诗中的意象,理解诗人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古诗的美,培养对古典文学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 教材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
2.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理解诗文内容和主题思想。
3. 教学难点:学会生字词,把握古诗中的意象和诗人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关注古诗。
(2)简介古诗的背景和特点。
2. 学习古诗:(1)让学生自读两首古诗,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古诗内容。
(3)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讨论,分析古诗的主题思想和意境。
3. 品析古诗:(1)让学生分析古诗中的意象,如景色、人物、情感等。
(2)教师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和评价古诗,培养审美观。
4. 应用拓展:(1)让学生运用所学生字词,进行古诗创作或改写。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分享学习心得和感悟。
四、作业布置1. 正确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
2. 写一篇关于两首古诗的学习心得体会。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两首古诗的朗读和背诵情况。
2. 学生对古诗主题思想和意境的理解程度。
3. 学生运用生字词和审美能力的提升。
六、教学准备1. 教材: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
2. 课件:古诗原文、生字词解释、图片等。
3. 教学资源:相关古诗的背景资料、案例分析等。
七、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互动教学法:采用提问、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3.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第9课古诗两教学设计
【关键字】教学第9课《古诗两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课时目标】1.通过理解字词句的意思,弄清诗句的含义,在解词理句的基础上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全诗的大意。
重点理解“含”字的妙用。
2.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启发学生依据诗句展开想象,以画配诗,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画面,领会诗的意境,从而体验诗人作诗时的欢快的心情。
3.有感情地背诵全诗。
【教具准备】查阅诗人资料,搜集相关古诗;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国唐代有两位著名诗人,一位享有“诗仙”的美称,他是李白,另一位则被称为“诗圣”,他就是杜甫。
2.简介杜甫: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
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与李白并称“李杜”。
杜甫一生写诗4000多首,流传下来的有1400多首,其诗深刻反映大唐帝国由盛转衰历史时期内的社会动荡、政治黑暗和人民生活疾苦,充满着忧国忧民的深厚感情,所以他的诗被后世成为“诗史”,他本人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首古诗。
(板书课题:绝句)3.介绍写作背景:公元763年震憾唐王朝的“安史之乱”终于被平息,忧国忧民的杜甫听到这一消息,心境由沉闷变得开朗,诗人重返旧居,看到进姓又过上太平日子,看到草堂门前浣花溪边生机勃勃的春景,心情十分愉悦,情不自禁地写下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因为没有事先拟好题目,就用绝句这种诗的体载名称作了诗题。
二、初读课文,探究初成。
1.自由诵读,读准字音。
初读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诗文,读的时候要注意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顺。
2.检查自学情况:(1)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听,纠正不准确的发音。
(2)找出难记的字,互相交流,学习识记方法。
(3)借助注释和自己学习古诗的经验试着理解诗中的词语和诗句。
(学生互动,教师点拨。
)三、品读欣赏,质疑再探。
1.学习古诗第一句(多媒体出示古诗第1、2行: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古诗两首》课教案设计
《古诗两首》优质课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
(2)理解两首古诗的基本内容,把握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3)分析两首古诗的表现手法和创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古诗的内涵。
(2)学会欣赏古诗,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3)学会运用古诗中的意象和表现手法,进行创作实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古诗的魅力,培养对古典文学的热爱。
(2)领略诗人的人生哲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
(2)理解两首古诗的基本内容,把握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3)分析两首古诗的表现手法和创作背景。
2. 教学难点:(1)古诗中生僻字词的理解。
(2)古诗意象和意境的把握。
(3)古诗表现手法和创作背景的分析。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古诗所描绘的意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古诗的魅力。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比较教学法:对比两首古诗的异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两首古诗的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古诗的题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两首古诗,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2)学生自主翻译古诗,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古诗中的生僻字词。
(2)教师分析古诗的意象和意境。
(3)教师讲解古诗的表现手法和创作背景。
4. 互动环节:(1)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两首古诗的异同。
(2)回答问题: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5. 欣赏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古诗的美。
(2)学生进行创作实践,尝试运用古诗中的意象和表现手法。
6. 总结与作业:(1)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古诗三首》教案设计
9、古诗两首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题西林壁》生字,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所描写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通过反复朗读,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
通过小练笔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3.背诵并默写古诗。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诗句的意思。
2.理解景物描写与表情达意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介绍诗人。
师:我们曾学过一首诗《赋得古原草送别》,记得吗?(师生齐背《赋得古原草送别》)师:这首诗的诗人是谁?(白居易)师:我们今天再来学习白居易的另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暮江吟》。
(出示课题,齐读课题)师:在学习在这首诗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诗人。
(出示课件——白居易照片、生平简介)师指名读白居易的生平简介。
二、学习新课1、师:诗人白居易离开京城,到杭州任职的途中,心情非常的愉快,写下这首诗,通过课前的预习,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指名说题目的意思)2、师:到底诗人吟了什么诗,我们来听听看。
(生听课件中范读)3、师:现在请同学自由朗读这首诗,并通过书上的配图,联系上下文理解诗中的字、词,不懂的字用“〇”标出。
(生自由朗读学习古诗)4、交流学习一、二两句师:在这两行诗中,有什么不懂的字词可提出来。
(师生共同解答残阳、铺、瑟瑟等字。
)师: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指名说诗句的意思)5、指导朗读一、二两句过渡语:因为江边傍晚的景色是如此吸引人,不知不觉已到夜晚。
6、指导学习三、四两句。
师:这两句描写了江边的哪些景色?师:诗人用了什么方法来描写露水和月亮?师:把什么比作什么,又把什么比作什么。
师:诗人抓住了景物的特点,连用了两个比喻描写了江边夜晚迷人的景色,诗中还用哪个词来形容?(可怜)师:可怜是什么意思?(可爱)7、指导朗读三、四两句。
8、指导朗读整首诗。
师:朗读古诗时不仅要读准字音,有感情,还应有节奏,我们根据画好的停顿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生有节奏地朗读古诗)9、指导配乐朗读。
师:诗人白居易离开京城到杭州任职,这一路上他的心情愉快,被江边这红霞满天,弯月东升,露水晶莹的美景所陶醉了,下面我们随着音乐也来细细地品诗一番。
《古诗两首》课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
(2)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3)学会生词和词语,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2)通过分析诗句和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热爱,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
(2)培养学生对自然的观察和感悟,提高对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
(3)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懂得珍惜和保护自然环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
(2)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和意境。
难点:(1)生词和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2)诗句的深入分析和解读。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悉两首古诗的内容和背景。
(2)准备相关的图片和资料。
(3)准备写作练习的题目。
2. 学生准备:(1)预习两首古诗,了解生词和词语的意思。
(2)准备笔记本,记录重点内容和感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古诗,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2)向学生介绍两首古诗的背景和作者。
2. 朗读与背诵:(1)引导学生正确朗读两首古诗,注意语气和节奏。
(2)鼓励学生背诵两首古诗,加强记忆和理解。
3. 翻译与解释:(1)解释生词和词语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内容。
(2)分析诗句的意思,解读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4. 讨论与思考:(1)引导学生对两首古诗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诗中的意义和价值。
5. 写作练习:(1)根据两首古诗的内容,布置写作练习题目。
(2)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和背诵的情况。
2. 学生对生词和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3. 学生在讨论和思考中的表现。
4. 学生写作练习的成果。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古诗朗诵比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古诗三首》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暮江吟》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中所描写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
2、通过反复朗读,整体把握诗歌情感,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
3、从关键词语“一道、铺、瑟瑟、可怜”入手,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通过对诗句的理解,展开丰富的想象,复现诗中的意境。
【教学过程】一、温习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了不少古诗,下面我来考考大家,我念一句, 你们背整首古诗。
“离离原上草”……这首诗的诗人是谁?(白居易)。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白居易的另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暮江吟》。
二、解题,知作者:我们来看一下这个“暮”字,上面是一个…草字头,草字头下面有一个•♦・“旦_”,这个“日”表示的就是♦•・太阳。
太阳落到草丛下了,这个“暮”表示什么意思。
(傍晚)从诗题中我们知道了时间。
你还能知道什么?(地点:江边。
吟: 吟诗)那么是谁傍晚的时候在江边吟诗呢?(白居易)既然大家都曾认识这位伟大的诗人,你能说说他的“字”和“号” 吗?三、熟读古诗,整体感知:1、究竟是什么样的景色吸引了白居易在此吟诗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看一一齐读。
大部分同学都读得很好,但还有部分同学读得不通顺,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诵。
2、学生自由大声练读。
3、教师范读。
4、学生个别读、齐读。
四、明确背景,体会情感:(同学们读得真好,短短几分钟就能读得通顺、流畅、有节奏了,可我们似乎还缺少了点东西,缺少什么呢?对了,缺少点情感。
俗话说:诗言志。
诗人写诗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感,那么他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诗人创作这首诗的缘由)当时朝廷政治昏暗,斗争激烈,诗人品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
白居易在赴杭州任刺史的途中写的。
该诗从侧面反映出了作者离开朝廷后轻松畅快的心情。
五、品读探究,深入理解:1、画景物:听着同学们的朗朗读书声,我们仿佛穿越到了唐代,与诗人一起欣赏江边美景。
下面我们再通过进一步的学习,将这江边的美景图一一描绘出来。
关于《古诗两首》教学设计方案
关于《古诗两首》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方案:《古诗两首》一、教学目标:1. 了解《古诗两首》的作者、背景和主题;2. 理解古代诗歌创作的特点和美学追求;3. 学会分析、鉴赏和朗读《古诗两首》。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古诗两首》的内涵和意境;2. 学会分析古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三、教学难点:1. 分析《古诗两首》的艺术特点和诗意表达;2. 体会古人对自然、生命和爱情的独特理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古代诗歌的魅力、美学追求和艺术表达,引起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2. 欣赏《古诗两首》播放《古诗两首》的朗诵音频,引导学生仔细聆听,并感受其诗意和表达方式。
3. 分析《古诗两首》- 分析《古诗两首》的题材、主题、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并解释诗中的意象和意境;- 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共同分析和归纳,然后进行全班讨论,理清思路和掌握重点。
4. 学习《古诗两首》的背景和作者- 介绍《古诗两首》的背景,让学生了解作者的生平、时代背景和文化环境;- 通过阅读和讨论,让学生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诗歌风格。
5. 分角色朗读《古诗两首》-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首《古诗两首》进行朗读表演;- 以小组比赛的形式进行朗读,评选出最佳表演小组。
6. 体验古代诗人的创作之路- 邀请学生以古代诗人为角色,创作一首古诗,并分享自己的创作理念和体会;- 让学生体验古代诗人的创作过程,感受古诗的力量和美学价值。
五、教学评价:1. 通过学生的朗读表演、讨论和创作,评价学生对《古诗两首》的理解和表达能力;2. 分析学生对古代诗歌的鉴赏和欣赏能力,评价其对古代文化和美学追求的理解程度;3. 总结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收获,评价教学的有效性和学习效果。
六、教学资源:1. 《古诗两首》的朗诵音频和教学PPT;2. 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所需要的素材和指导方案;3. 学生的朗读材料、创作作品和评价表格。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通用15篇
《古诗》教学设计《古诗两首》教学设计通用15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古诗两首》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
2、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领悟“诗人借景抒情,对大自然神奇、伟大的赞颁,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3、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句,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诗。
4、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
【教学重点】1、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指导朗读:深刻理解诗文的含义,并能用自己的话讲出诗文的内容。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出示课题《望庐山瀑布》二、检查“预习”,作者简介1、通过“预习”,你知道了什么是唐诗。
2、预习中哪些诗句读懂了,哪些还没读懂,并划下来。
三、读《望庐山瀑布》把下面的字音读准:庐紫川四、出示第一首古诗《望庐山瀑布》,理解诗意1、提问:这首唐诗是谁写的?这是学习古诗的第一步:知诗人。
2、“望庐山瀑布”是什么意思?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他在游庐山时观赏了瀑布,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
这是学习古诗的第二步:解诗题。
3、读一读古诗,弄懂诗句的意思:这是学习古诗的第三步:明诗意。
逐词逐句理解全诗,指导看图:日照香炉生紫烟:太阳照射在香炉峰,高高的香炉峰上升腾起紫色的烟云。
遥看瀑布挂前川:远远望去,瀑布就像一条悬挂在山峰前面的大河。
飞流直下三千尺:长长的水流,飞快地从山上直泻而下。
疑是银河落九天:真让人怀疑是天上的银河流到了人间。
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6、学习有关的生字,教师重点指导。
第二课时一、揭示课题《绝句》二、检查预习,作者简介三、读《绝句》把下面的字音读准:鸣行泊四、出示第二首古诗《绝句》,理解诗意1、提问:这首唐诗是谁写的?2、《绝句》是什么意思?因作者兴到笔随,未事先拟题,于是以“绝句”标题,解释“绝句”。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教案这是一个关于第9课古诗两首的教案,接下来为大家推荐的是三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教案,欢迎阅读。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教案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朝诗人王维在重阳节因思念家乡亲人而作。
游子在外,举目无亲,正逢佳节,百感交集。
全诗写得非常朴素,感情十分自然。
“独在异乡为异客”,一个“独”字,两个“异”字,就把那种独自在外、人地两疏的情形表达出来,同时传给人们一种寂寞的心情,很自然地为下面思念的内容奠定了基础。
“每逢佳节倍思亲”,一个“倍”字,真切地表达了诗人在重阳节极度思念家乡亲人的感情。
此句也已成千古传诵的佳句,表达了亿万炎黄子孙共同的生活感受。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我班学生思维活跃,想法新颖,对新鲜事物兴趣浓厚,勤于思考,善于发现,敢于质疑,勇于否定,加上有一定的自学能力,所以,在设计本课的教学时,针对学生情况,我追求了这三个字:“新、活、放。
”一初读,二浅思,三深悟,四背诵,五表演。
一、在解题中不经意地出现的小高潮师: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本课的前两首古诗,大家还记得吗!大家一起来背诵一遍,好吗!生:记得!学生齐背《望庐山瀑布》和《山行》。
师:《望庐山瀑布》描写了庐山瀑布壮丽的景色,抒发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山行》描写了深秋山间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深秋美景的喜爱之情。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又表达了怎样的一种感情呢!板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老师赞美的语气回顾已学古诗,再一次让学生体会到了古诗的美,也自然地进入了新诗的学习、品味中。
师:请同学们齐读题目。
师:看到这个题目,能说一说你是怎么理解这个题目的吗!生:“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古人有在重阳节登高,佩带茱萸,饮菊花酒的习俗。
三年级上册第9课教案
9、古诗两首学习目标1.认识“促、忆、异”等7个生字。
会写“促、深、忆”等1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背诵古诗。
3.懂得热爱家乡,珍惜亲情。
4、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感受诗中的秋意和诗情,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在秋天里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
课前准备1.课件。
2.学生课前查阅这两首古诗及作者的有关资料。
3.学生搜集描写秋景或表达思念家乡的古诗,读读背背。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夜书所见》交流资料,了解背景1.学生交流课前所查阅的资料。
2.教师引述:我国宋代有个诗人叫叶绍翁。
有一年秋天,他离开家乡,独自在外。
一个傍晚,他外出散步,触景生情,便提笔写下了一首诗,大家想知道写了什么吗?3.看图说话:(出示课文挂图)瞧,这就是叶绍翁所见到的情景,请大家仔细看图,说一说你们看到了什么。
自主学习,初步感知1.自由朗读:放声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2.同桌互读:要求学生把这首诗读给同桌听、互相评议、互相指点。
3.自学古诗: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字词意思,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4.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字词、解决不理解的问题,老师巡回指导。
5.课堂交流:小组指派代表交流,一起解决疑难问题。
再读感悟,体会情感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浮现画面: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情景?2.小组交流,组内成员互相补充。
3.指名描述画面,教师可相机引导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
4.体会情感:假如你就是这个离乡背井、独自在外的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会产生怎样的心情?5.感情朗读:带着这样的情感朗读古诗。
通过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这首诗。
图文结合,熟读成诵根据诗意,参照插图,熟读课文,练习背诵。
指导写字1.出示要写的字。
2.让学生观察范字,交流识字写字经验。
3.学生练习书写生字。
拓展活动你还读过哪些诗人所作的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古诗,读或背给同学听听。
最新-二年级语文《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优秀9篇
二年级语文《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优秀9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一篇优质的教案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二年级语文《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老师们: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五册第21课《古诗两首》。
一、教材分析《古诗两首》这一课安排了唐代伟大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所著的《望天门山》和号称东坡居士的北宋诗人苏轼所著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两首古诗。
两者相比,都是描绘了祖国山川景色。
但前者写所见,抒发赞美之情,重在抒情,融情于景,诗中有画。
后者讲所感,感悟人生哲理,重在说理,借物喻理,诗中有理。
根据本组教材安排2课时教完,我想第一课时先教《望天门山》。
下面我就重点分析《望天门山》这首古诗。
《望天门山》共四行诗句。
全诗从“望”字着眼,前两句描写山川气势。
第一句先写山,天门山似乎是由于水流的冲击而从中间豁然断开,江水从断口奔涌而出。
第二句写水,浩浩荡荡的长江被天门山阻挡,激起滔天的波浪。
这两句所望到的景物是静止的,诗人却用“中断”、“开”这些字词来从动的方面把它写活。
第三、四句写行船的感受。
坐在小船上迎着阳光顺流而下,感觉两岸青山相对而来。
非身历其境者,不能有这样的体会,也不可能写得如此传神。
形象地用“孤帆一片”来代表一只船,这一片孤帆把天门山水点缀得活泼了起来。
展现了生动优美的意境,使读者仿佛也望到了天门山的壮丽风光。
《望天门山》这首诗借景抒情的古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色和内心体验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诗人乐观豪迈的情感。
根据选编这首古诗的目的,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字词的理解,进一步领会诗意,进入诗境,品味大诗人李白诗作的艺术魅力,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领略美的景色,受到美的熏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成了教学目的之一。
据此,我制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一)读懂词句的意思,理解诗歌内容。
苏教版第九册《古诗两首》教学设计【3课】
苏教版第九册《古诗两首》教学设计【3课】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
明白得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说明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4.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古诗美的意境,使学生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明白得诗句意思。
教学难点:感受古诗美的意境,使学生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教学时刻:两课时第一课时9.11一、揭示课题二、初读课文1.教师读课文,学生感知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形。
(1)指名读,注意音韵节奏。
(2)生字词。
焚烧千捶万击墨梅天地三、学习《石灰吟》1.指名读。
2.明白得诗句的意思。
(1)逐字逐句的明白得。
捶:敲打。
击:撞击。
若:仿佛。
等闲:平常事。
人间:人世间。
(2)说说阵首诗的意思。
3.看图想象意境,体会感情。
教师启发:山石承担千捶万击以及烈火焚烧的情形是什么样的?作者见此情形有什么表现,会如何想、如何说、如何做呢?4.指导朗读。
5.小结。
四、总结学法,自学《墨梅》1.总结《石灰吟》的学习方法。
(1)明白得字词。
(2)说说诗意。
(3)看图想象。
(4)朗读体会。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师生讨论。
(1)明白得字词。
吾:我。
淡墨痕:素净雅洁。
夸:夸赞。
清气:幽香之气。
天地:天地。
(2)指名说说诗意。
(3)看图想象。
(4)朗读体会。
4.小结。
五、作业感情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9.12一、复习检查1.指名朗诵《古诗两首》。
2.说说这两首诗的大意。
二、背诵课文1.听录音,轻声朗读课文。
2.看图朗读,体会诗歌的意境。
3.自由练读,背诵。
三、总结课文1.这两首诗分别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2.这两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四、教学生字词1.指导书写。
2.学生描红。
五、作业1.读一读,写一写。
焚烧清白洗砚天地2.说明诗句。
(1)千捶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2)不要人夸颜色好,只流清气满天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了解背景
1.学生交流课前所查阅的资料。
2.教师引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我国宋代有个诗人叫叶绍翁。有一年秋天,他离开家乡,独自在外。一个傍晚,他外出散步,触景生情,便提笔写下了一首诗,大家想知道写了什么吗?板书课题,理解“书”的意思。
3.看图说话:(出示课文挂图)瞧,这就是叶绍翁所见到的情景,请大家仔细看图,说一说你们看到了什么。
2.学生按自己小组议定的方法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三、师生交流,解决疑难
1.每组读诗,说说读懂了什么,并提出小组学习时所产生的问题及解决的结果。
2.其他组的同学与老师参与其中,或讨论解决或补充己见。
四、感情朗读,启发想象
1.指名朗读诗文。问:你们觉得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2.引导以情促读。问:你能用读来表现出这种思想感情吗?
5.感情朗读:带着这样的情感朗读古诗。通过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这首诗。
四、趣味活动
1.我说你读。方法:
(1)老师描述诗句的内容,学生读出对应的诗句。
(2)老师点挂图上的景物,学生读出对应的诗句。
2.字条连诗。
方法:老师出示某句诗的字条,学生接续后面一句诗(多连几次,让学生基本会背)。
3.情境背诗。
七、拓展活动
1.你还读过哪些描写秋景的诗,背给同学听听。
2.有机会到公园或田野里走走,看看哪些景物反映了秋天的特点,想想自己心中产生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推荐相关的古诗:《舟夜书所见》(清·慎行)、《泊船瓜洲》(宋·安石)、《杂诗》(唐·维)三首古诗。
第9课《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三
改进意见
《古诗二首》教学设计三
教学目标
1.认识“促、忆、异”等7个生字。会写“促、深、忆”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背诵课文。
3.懂得热爱家乡,珍惜亲情。
课前准备
1.课文插图,及《夜书所见》诗句字条。
2.学生课前查阅这两首古诗及作者的有关资料。
2.小组比赛背诵《夜书所见》。
3.揭示课题《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理解“忆”的意思。
二、小组合作,讨论自学
1.根据学《夜书所见》的方法,小组讨论确定本诗怎么学习。
自学基本步骤:
(1)自读:读准字音,并借助课后注释或工具书理解词义。
(2)自思:想想自己读懂了什么,并提出自读中产生的疑惑。
(3)交流:读读、说说、问问。
三、再读感悟,体会情感
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浮现画面: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情景?
2.小组交流,组内成员互相补充。(要发散学生的思维)
3.指名描述画面,教师可相机引导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
4.体会情感:假如你就是这个离乡背井、独自在外的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会产生怎样的心情?(根据课堂情况可让学生写一写)
二、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放声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2.同桌互读:要求学生把这首诗读给同桌听、互相评议、互相指点。
3.自学古诗: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字词意思,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4.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字词、解决不理解的问题,老师巡回指导。
5.课堂交流:小组指派代表交流,一起解决疑难问题。
方法:学生可自由下位,把诗背给最要好的同学听。
五、识字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促、深
2.让学生观察范字,交流识字写字经验。
3.学生练习书写生字。
六、拓展活动
你还读过哪些诗人所作的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古诗,读或背给同学听听。
第二课时
一、课前游戏,复习导入
1.说说自己知道的传统节日,有哪些习俗。(春节、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也可以以连线的方式出现节日、日期和习俗。)
3.引导以读促发想象。问:同学们在读时头脑中产生了一种怎样的情景,能交流一下吗?
4.学生交流想象的景像,并再次有感情朗读。
五、趣味活动
1.生字连词背诵。
方法:请学生把生字按出现的先后顺序在本子上或黑板上排列,再连起来,试着背诵。
2.诗句连对。老师说诗句意思,学生背相应句子。
3.情境练背。学生当小小诗人,或加动作或加表情,先自己朗读再上台表演,达到背诵。
4.赛诗会。
方法:(1)集体赛:每个小组背一、两首古诗,一首课内的,一首课外的,看哪一组背得既响亮又流利。
(2)个人赛:每一小组派一名代表参加比赛,看谁背得最有感情。
六、识字写字
1.出示要求写的生字,组词朗读。
2.观察生字,交流写字经验:怎样既正确又漂亮地写好这些生字?重点指导“异、插”的写法。
3.书写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