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我们的爱来感化学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我们的爱来感化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谁,只有用爱才能打动孩子,教育学生。

”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善于接近孩子,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近和“爱”。

教育是一门艺术,只有走进学生内心的教育才是真教育。

爱是教育的原动力,教师关爱的目光就是学生内心深处的阳光。

孩子,真的需要老师关心,需要细心的爱,需要老师站在他的角度体验他的感受,把自己当作学生。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只有爱能化尴尬为神奇,奏出和谐的旋律。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屠户从集市上买来一头牛,这头牛体格健壮,肚大腰圆,屠户满心欢喜地牵着牛回到家准备开宰。

这时,牛的眼睛里满含泪水,屠户知道,牛是通人性的,它已经预感到自己的死亡,但屠户还是举起了刀子。

突然,牛的两条腿扑通跪下,牛的眼睛里泪如雨下。

屠户从事屠宰业已数十载,死在他刀下的牛不计其数,牛在临死前掉泪他也见得多了,但牛下跪还是头一次见到。

屠户来不及多想手起刀落,鲜红的血从牛的脖子里汩汩流出,然后对牛进行剥皮开腔。

当打开牛的腹腔时,屠夫一下子惊呆了,手中的刀子咣当落地——在牛子宫里,静静地躺着一头刚长成型的牛犊。

这件事令从事屠宰业数十载的屠户也震颤了:屠户沉思良久,破例没有把牛拉到集市上去卖,而把母牛和那个还未及出生的牛犊,掩埋在了旷野之中。

这个故事也深深地震撼了我:还有什么语言能够代替那神圣的一跪呢?所有的母爱,其实表达起来就是这样简单,它没有做作,没有张扬,有的只是极其普遍又憾人的细节啊!
难道我们教师在教学互动中就没有如此极其普遍又憾人的细节吗?
有的,一定有!
在我刚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年,虽然我分配在小学,由于那所学校有附属初中,所以我也任教了二个年段四个班的课,在这里就读有都是一些成绩不好的学生。

其中初二(甲)班有这样一个男生,有个性、聪明、调皮,因父亲早年去世,在家只有母亲一个人管教。

小学毕业以优异的成绩考到了邻近的一所初中就读,由于在学校经常和同学打架、与老师较真,最后被学校开除转到了原来的母校。

对于这样的一个学生,怎么办?我将自己的耐心给了他,发现:他的确是个可塑之材。

很聪明,也很喜欢思考,问一些别人问不出来的问题。

可是如果要真正地想启用他,那也是挺困难的,因为他上课爱插嘴、爱捣乱、课间经常与学生打闹;而且他本人好像上进心也不强,批评就批评了,批评过了照样我行我素。

我斟酌了许久,决定启用他。

我先给他来一个思想动员兼教育,单独找到他,单刀直入问他是否想当文娱委员,他眼里流露出不屑的神色,我马上给他讲了文娱委员的重要性,他疑惑地看着我说:“我可以吗?”我肯定地回答:“当然可以啦,只要你肯用心,老师和同学们都相信你的!”他开心地答应了。

于是,在一次音乐课上,我先对同学们说文娱委员是一个需要非常有能力的人来担任的职位,而且对一个班级班风、班貌来说是极其重要的。

再隆重地把他介绍给他们,我第一次看到他的脸有点红,眼睛里有了渴求上进的欲望。

自从他走马上任以来,我发现他每次上课都是的带领班里的同学早早来到教室,而且每次都会先把讲台、黑板擦的干干净净,座位排的整整齐齐,俨然一个小老师的模样。

从此课上少了他往日捣乱的情形,课堂增添了几分乐趣。

为此我经常表扬他。

为了树立他在同学中的威信,我在上课的时候也特别关照他,一看到他的表现比别人好就马上表扬他、奖励他;看到他举手发言,我总是尽量照顾他,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也总是单独提醒他……渐渐地,他举手的次数越来越多了,歌唱得也是越来越好听了,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开始注意自己的言行了,我又私下里找他,告诉他一个好的班委干部,不仅要工作负责,在学习纪律方面也要起模范带头作用。

看见他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我
由衷地感到高兴,好几次也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了他。

此后他果然没有再犯类似的错误,在工作上更加尽心尽职,学习上也更加积极上进。

虽说他后来并没有考取了什么好的高中,只是在本县城的职业中学学习,毕业以后在社会上找到了一份属于自己的工作,就是现在,他还会经常给我打电话,说说他现在的生活及人生理想。

至此,我也更体会到了那句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的确有道理,每一个孩子的心灵都有一把锁,教师就得掌握各种各样的钥匙,不可能有一把“万能钥匙”会打开每一个孩子的心门。

“可见,教师用自己高水平的情商给学生以“细无声”的“滋润”,不但会使学生爱其所教的学科,产生“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的情感效应。

学生就是这样,让我既恨又爱。

最可恶的学生也有他可爱的一面。

每个学生都是鲜活、灵活的个体都是活生生的有感情的人,有着各自独特的性格、志向和智慧。

恰恰是这些不一样的学生给我们的教学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而心灵的桥梁要用情感去架设,用尊重、信任、体贴、关怀去充实。

只有理解了这一点,我们才能去尊重和热爱我们的学生,而我们的尊重和热爱会如同一缕缕的阳光温暖了学生稚嫩的心灵。

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付出爱心,枯草也会发芽;只要一缕阳光,他们就会灿烂。

那么,让我们秉着爱走进他们的内心,从他们的心底透出这抹灿烂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