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佛教与心理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佛教与心理学的自我观
在中国漫长的岁月中,佛教文化作为一朵奇葩,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发展成了参天大树。

佛教作为一种思想体系、一种宗教、一种精神科学、一种生活方式早已入侵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自晋以来,言中国之思想,可以儒释道三教代表之”(陈寅恪)。

由于佛教的传入,在人的心、性、情、才与认知结构,人与世界的多重关系,个体自我的神圣完满性(佛性),能动的主体与重重无尽的世界的关系,顿悟、直觉、创造性思维的爆发力,以超越意境的追求等方面的体认或研究,都比之前的先秦哲学要深刻许多。

同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佛教在心理结构、心理过程、心理生活等方面的描述观察、理论探索与实践应用上的成果,其分析之细微,体系之复杂,甚至达到了使许多心理学家都叹为观止的程度。

“自我”是心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术语,自我意识是人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的最显著的心理特征,是人创造一切奇迹和文明的心理前提,体现了智慧的最伟大力量。

“认识你自己”是一个永恒的深刻的命题。

在现代社会,新的社会道德、社会秩序、文化氛围让人们迷茫、空虚、无所适从,因此心理问题发生的概率大大增加。

有识之士都意识到探索真实的自我,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才能让大家找到心灵的平静。

而佛教的自我观则有助于人们了解自己。

一、佛教的自我观
自我是个人存在的根本,一切心理活动存在的根基和内核,人存在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为了自我的实现。

因此在早期社会,因为对自然现象的无知和崇敬,人们往往期望有“神”的存在,或者相信灵魂存在,为了自己内心的平静。

而佛教的“我”与任何宗教与哲学都截然不同。

佛学所说的“我”是梵语atman的音译,原意为“呼吸”,引申为生命、自己、灵魂、精神、自我、身体、本质等含义,指其体常一、有自在作用的个人或宇宙,作为独立永存之主体,潜在于一切事物之根源内。

佛教所说的“我”,含义非常复杂,不同的经典也从不同的角度做了细致的分类。

《圆觉经略注疏》卷上将佛书中所说的“我”分为四种:㈠凡夫妄计我,所认经验的自我为实我,及有作为轮回主体、永生的自我。

㈡外道所执神我,佛教把佛教之外的哲学或宗教派别都笼统称为“外道”,它指的是佛教外的哲学或宗教认为宇宙中有永恒不变的实体或神。

㈢三乘所立假我,佛教诸乘皆肯定的分别称你我他的我,为伦理学、心理学意义上的经验我、第一人称我,亦称“俗我”、“世流布我”。

㈣法身真我,如来藏经论中所说佛性真我、大我、涅槃真我,被认为是真正的我。

佛教的“我”无所不包,统摄了其他一切哲学、心理学中的关于“我”的观念。

与所有的哲学宗教派别不同,佛教坚决否认有一个支配世间的不生不灭的绝对的本体或灵魂的存在。

在佛教看来事物都是处在无始无终、无边无际的因果关系中。

说道缘起最完备的莫过于“十二因缘”理论。

“十二因缘”就好比一个既没有起点有没有终点可言的圆环,十二个环节都是互为依存,互为因果关系的,没有什么先后始终之分。

“十二因缘”中每一环节的生起,都是由相对的互存关系和条件的作用而决定的。

它们互为关联,互为依存,互为因果,没有绝对的独立或存在。

因此,科学的说,佛教所说“十二缘起”,是一个循环往复,无始无终的“园”的概念,而不是锁链式的直线概念。

根据佛教的“缘起论”,我们发现,所谓宇宙、人身内身外有一个永恒不变的绝对实体的存在,称之为“阿特曼”
也好,“灵魂”也好,“我”也好,不过是虚妄邪念,精神幻觉而已。

佛教不讲究最初的来源问题,也不说明最终的境界状态。

佛陀教化的目的,不是在使人们满足哲学和科学上的兴趣,也不是让人们处处盲目的相信有神的存在而放弃自己主观上的能动性和努力,而是在指出苦的现象和苦的根源之后,告诉人们如何去解脱自己、解除痛苦,从而为人们战胜苦难指出了一条光明的出路。

二、心理学的自我观
同时自我也是一个众说纷纭的心理学概念,在整个心理学中,可能再也找不出一个领域比自我研究领域更不明确、不一致的概念或术语。

心理学各派对自我都有独特的诠释。

在科学心理学创立之后,真正从科学心理学的角度来阐述与研究自我问题的第一人是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

他对自我下了一个定义:“自我是自己所知觉、感受与思想成为一个人者。

”他把自我看成是人的人格,并把自我划分为经验自我和纯粹自我。

“经验的自我”是经验与意识的主体,是“一切个人可以称为属于他的所有东西”。

他把这个纯粹自我放到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

其他自我可以不要,但它却不能舍弃,它是自我的自我,是心理生活的主宰者。

詹姆斯的自我观,同我们常人所持的自我观是比较一致的。

我们所认为的“自我”不外乎我们有一个实在的身体和心灵和所拥有的一切:名声、地位、财产、自尊、理想和信念。

同詹姆斯一样,心理学的特质论主张者把自我看成是一个人的人格。

根据特质论的观点,人格由许多有联系的特质组成。

特质是个体内在的,相对稳定的行为倾向。

特质决定了个体的行为,所以特质也为行为提供了完全的解释,不必考虑任何情景因素。

精神分析学是心理学的三大学派之一,以弗洛伊德为代表。

在弗洛伊德那里,“我”不在是简单的个体概念,而是作为人格的总体,被分成了三个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

在精神健全的人身上,这三大系统形成一个统一和谐的组织结构,密切配合,使人能够有效进行与外界环境的交往,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和欲望。

弗氏认为,自我、本我和超我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并非截然划分的实体,从本我中产生出自我,自我中又产生出超我,它们在整个生命过程中处于相互作用和融合的状态。

社会心理学用角色理论来阐述自我。

角色概念是从戏剧舞台借鉴来的用语。

角色理论把人生比作舞台,认为社会中的人和舞台上的演员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在角色理论那里,人的行为是角色的期待作用,由于人同时具有不同的角色,而不同的角色期待不同,所以人的行为表现就会产生差异。

人本心理学是近代以来最重要的心理学流派之一,其自我观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本主义心理学以存在主义哲学为基础,旗帜鲜明的强调人的主体性的存在,强调人的价值、尊严和意义,这一点大大超越了此前任何一派,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人本心理学家看来,人具有自我意思,有自主选择的能力,能做自己行为的控制者,人具有各种各样的潜能,并具有利用这些潜能自我实现的倾向。

人本心理学家以马斯洛和罗杰斯等人为代表,主张研究人的本能、潜能、价值、经验、生命意义、创造力和自我实现。

“我”是罗杰斯人格理论的核心概念,他从现象学的整体描述出发,把自我与人格看成一个整体,即指整个有机体。

他认为影响人格发展的不是事物,而是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及对这些认识的解释。

罗杰斯认为,自我、自我挂念和自我结构,是个人直觉概念的有系统的组合,代表个人从经验中对自己之一切的知觉、
了解、感受及随附的价值。

各大传统心理学在表述上尽管没有说有实在的自我的存在,但在其观念上都预先设定了一个自我的实在的存在。

并且认为找到了这个自我,就可使心理问题得到解决。

西方心理学所谓的自我,主要是指个人认识、行为的主体,及对贯穿自己一生心理过程的具有同一性的东西的体察和认识,他们普遍认为:自我的主要特征是所认表现与主体我和客体我中的“同一性”。

三、结语
从前文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心理学还是佛教都将自我观看做一个重要概念。

心理学追求自我,是为了消除关于本身的疑惑,追求心理健康追求幸福的人生;佛教主张“无我”破除“我执”,亦是为了根治众生的烦恼痛苦,求得人生的解脱。

二者都是为了人生幸福,都有可取之处,现在心理学研究开始重视古老的佛教学说,从中发现了无比丰富的智慧和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