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 苏州园林(附习题)
部编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9课苏州园林(基础训练)(解析版)含答案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第19课苏州园林【基础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池沼(zhǎo)嶙峋(xún)鉴赏(jiàn)着眼(zhuó)B.琢磨(zhuó)丘壑(hè)镂空(lóu)蔷薇(qiáng)C.轩榭(xuān)庸俗(yōn g)模样(mú)松柏(bǎi)D.斟酌(zhēn)一幅(fú)对称(chèn)檐漏(yán)【答案】B【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8《苏州园林》同步练习【精品】

18 《苏州园林》同步练习基础练习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池沼.( ) 嶙峋..( ) 着.眼( ) 琢.磨( ) 丘壑.( ) 镂.空( ) 轩榭..( ) 斟酌..( ) 对称.( ) 阑.干( )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A .败笔 蔓延 玲珑 盘屈嶙峋B .堆叠 闲适 映衬 自出心材C .明艳 阅历 彩绘 因地治宜D .鉴赏 工细 雷同 俯仰生姿3.下列各组句子语意变化最不明显的一项是( )4.关联词语填空恰当的是( )( )说早期的环境污染是由于人类认识水平的局限,( )近10多年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导致环境污染日益加剧。
这不是某个国家能够独立解决的,( )国际间的协调和联合,( )能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
A .尽管 但是 只要 就B .尽管 那么 只有 才C .如果 那么 只有 才D .如果 但是 只要 就5.依次填写词语恰当的是( )(1)湿沙层的水分足够( )固定沙丘的植物的需要。
(2)无论植树还是种草,土壤中( )有充足的水分。
(3)那么低而厚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 )。
A .供给必需预告B .供应必须预告C .供应必须预兆D .供给必需预兆6.解释加粗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标本——(2)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败笔——(3)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寂寞——(4)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
胸中有丘壑——7.下面的文字,先提出问题,然后从三个方面作分析。
请仿照这种结构,写一段话,内容自定。
为什么我国的石拱桥会有这样光辉的成就呢?首先在于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他们制作石料的工艺极其精巧,在建筑技术上有很多创造。
其次,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施工有优良传统,建成的桥,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
【精选】初二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练习题 18 苏州园林 -人教部编版.doc

18 苏州园林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按照拼音写汉字。
对称.(chèn) 丘壑.(hè) 镂.空(lòu)重峦.叠嶂(luán) 斟zhuó(酌) 轩.榭.(xiè)池沼.(zhǎo) 玲lónɡ(珑) lín xún(嶙峋)别具jiànɡ(匠)心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我们要因地制宜....地发展适合本地特色的产业,不能盲目发展。
(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制定或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做某件事情或处理一些事。
)B.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
(有高有矮,形成各种美好的姿态。
)C.阿尔卑斯有的是重峦叠嶂....,怎么看也不会穷。
(连绵的山。
山峰一个接着一个,连绵不断。
)D.李灵同学自出心裁....设计制作的“救护衣”,在救助伤员时发挥了较大作用,受到医护人员的赞赏,展现了中学生的创新能力。
(自己用心裁剪。
)(解析:D项“自出心裁”指出于自己心意的创造和裁断。
)3.下面句子标点符号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B)A.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B.风来了,荷叶为什么就不能迎风招展?谁规定了它的下场非得是宁折不弯?风让它欢欣、雨也让它喜悦,荷盘中的一汪水,被荷叶摇成一颗亮晶晶的玉珠。
C.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
D.四扇,八扇,十二扇,综合起来看,谁都要赞叹这是高度的图案美。
(解析:B项中顿号不能用于两个短句之间,应改为逗号。
)4.下面语段中画线句都有语病,请按要求修改。
苏州园林是指中国苏州城内的园林建筑,以私家园林为主。
①起始于春秋时期的吴国建都姑苏时(公元前514年),形成于五代,成熟于宋代,鼎盛于清代,兴旺于明代。
②到清末,苏州已有各色园林近一百七十多处,对外开放的园林有十九处。
部编8年级上册19《苏州园林》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部编8年级上册语文19 《苏州园林》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课文中哪一句话最能说明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具体展开说明的?参考答案:“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这句话最能说明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
课文主体部分先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等四个主要方面来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再从每一个角落的图画美、门窗的图案美、建筑的色彩美等三个细微方面来具体说明其特点。
二、课文多数段的首句是对本段内容的概括,说说这种写法的好处。
参考答案:课文的多数段落都是先总括苏州园林的特点,然后对景物布置分类剖析;先做鸟瞰式的概括说明,后做局部景物的详细介绍和生动勾勒。
这样的总分式结构安排,前后提挈,互相照应,构成了一个严谨的整体。
从文体特点来看,说明文的作者总是希望读者直接、准确地了解自己所写的内容。
因此说明文常在文章的显要处“设路标”“给提示”,帮助读者更快捷、更方便地理解文章。
本文所要说明的苏州园林的特征,是一种高度概括的审美特征,看似简单,其实不易理解,需要从多个层次、多个角度加以说明。
从第4段开始,段首句都是本段的中心句,起到了提示层次和角度的作用,从游览者无法不关注的主要景物(假山池沼、花草树木),到游览者比较容易关注的园林建筑(花墙与廊子),再到游览者不容易关注到的园林细节(园林角落、门窗、色彩),条理清晰,层次井然。
我们还可以注意到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心:第4、5段段首句均以“苏州园林”开始;第6段段首句以“游览”开始,用“必然会”点出花墙与廊子的常见;第7段段首句也以“游览”开始,却用“必然也不会”(其实意思是“很有可能会”)翻出一层,提示读者注意苏州园林角落的美;第8、9段接续第7段讲细节,段首句又均以“苏州园林”开始。
文心周密,层次极为清晰。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8苏州园林同步练习题及答案[001]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8苏州园林同步练习题及答案[001]](https://img.taocdn.com/s3/m/937334e3ad02de80d4d840e8.png)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8苏州园林同步练习题及答案班级姓名18.苏州园林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①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
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②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
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
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
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③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
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
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
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
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7.选文第①段说明的对象是,说明对象的共同特征是_。
8.选文第①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这里有什么作用?__9.选文采用的说明结构是什么?第②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__10.第③段中加点词“往往”能否去掉?为什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苏州园林》同步测试(含答案)

同步测试一、基础达标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池沼.()嶙峋.()着.眼()丘壑.()镂.空()轩榭.()斟酌.()阑.干()2.选词填空。
(1)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__________(完美、完整)的图画而存在,决不__________(允许、容许)有欠美伤美的__________(地方、败笔)。
(2)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__________(美术、图案)画,不是__________(美术、图案)画,而园林是__________(美术、图案)画,美术画要求自然美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3.判断下列语句运用的表达方式。
(1)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2)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3)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4)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4.本文作者__________,原名__________,作家,__________,________家。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________》,童话集《________》等。
二、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5~8题。
今天你“低碳”了吗戎戒①盘点2009年的关键词,“低碳”无疑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词汇之一。
“低碳经济”“碳交易”“碳汇”等概念正日益进入公众的生活。
②所谓低碳,是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以二氧化碳为主排放)。
低碳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其实就是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
实现“低碳生活”最根本的因素是人。
每个公民都应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改变固有的生活习惯。
做一名“低碳生活”的践行者,并落实到吃、穿、用、住、行等各个消费领域。
③低碳生活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社会责任。
一个人节约一度电、一杯水,意义可能并不显见,但是,人人都自觉践行,汇聚起来,其效益就不可低估。
以塑料袋的使用为例,自限塑令执行一年多以来,超市塑料袋使用量减少了2/3左右,相当于节约石油240万至300万吨,减排了二氧化碳120万至150万吨。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9课《苏州园林》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9课《苏州园林》同步练习题及答案一、积累运用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鉴.赏(jiàn)池沼.(zhào)轩榭.(xiè)着.眼(zhuó)B.回廊.(láng)对称.(chèng)宽敞.(chǎng)雷同.(léi)C.丘壑.(hè)依傍.(bàng)蔷.薇(qiáng)镂.空(lóu)D.砌.砖(qì)檐.漏(yán)庸.俗(yōng)芭.蕉(bā)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玲珑错落有至精雕细琢B.斟酌得天独厚姹紫嫣红C.栏杆惟妙惟肖独俱匠心D.嶙峋曲径通幽巧夺天公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一位人大代表发言表示,扶贫工作要因地制宜....、分类解决。
B.校园内布局合理、视野开阔,雄伟的教学大楼与绿树红花俯仰..生姿..、相映成趣。
C.雨后的黄山,浩瀚云海与朵朵雾浪在重峦叠峰....之间缓缓流动。
D.大雪把公园装点得更加娟秀有趣,雪片堆出的每个造型都是那样自出心裁....。
4.下面语段中画线句都有语病,请按要求修改。
苏州园林是指中国苏州城内的园林建筑,以私家园林为主。
①起始于春秋时期的吴国建都姑苏时(公元前514年),形成于五代,成熟于宋代,鼎盛于清代,兴旺于明代。
②到清末,苏州已有各色园林近一百七十多处,对外开放的园林有十九处。
苏州园林占地面积不大,但以意境见长,以独具匠心的艺术手法在有限空间内点缀安排,移步换景,变化无穷。
1997年,③苏州古典园林作为中国园林的榜样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第①句语序混乱,应调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句存在语义矛盾,应删去“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句中存在词语使用不当的现象,应把“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5.指出下列各句使用的说明方法。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苏州园林》同步练习题 附加答案

《苏州园林》同步练习基础练习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池沼.()嶙峋..()着.眼()琢.磨()丘壑.()镂.空()轩榭..()对称.()阑.干()..()斟酌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A.败笔蔓延玲珑盘屈嶙峋B.堆叠闲适映衬自出心材C.明艳阅历彩绘因地治宜D.鉴赏工细雷同俯仰生姿3.下列各组句子语意变化最不明显的一项是()4.关联词语填空恰当的是()()说早期的环境污染是由于人类认识水平的局限,()近10多年来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导致环境污染日益加剧。
这不是某个国家能够独立解决的,()国际间的协调和联合,()能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
A.尽管但是只要就 B.尽管那么只有才C.如果那么只有才 D.如果但是只要就5.依次填写词语恰当的是()(1)湿沙层的水分足够()固定沙丘的植物的需要。
(2)无论植树还是种草,土壤中()有充足的水分。
(3)那么低而厚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
A.供给必需预告 B.供应必须预告C.供应必须预兆 D.供给必需预兆6.解释加粗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标本——(2)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败笔——(3)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寂寞——(4)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
胸中有丘壑——7.下面的文字,先提出问题,然后从三个方面作分析。
请仿照这种结构,写一段话,内容自定。
为什么我国的石拱桥会有这样光辉的成就呢?首先在于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他们制作石料的工艺极其精巧,在建筑技术上有很多创造。
其次,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施工有优良传统,建成的桥,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
再次,我国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这也为修造石拱桥提供了有利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综合练习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部编8年级上册19《苏州园林》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部编8年级上册语文19 《苏州园林》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课文中哪一句话最能说明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具体展开说明的?参考答案:“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这句话最能说明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
课文主体部分先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等四个主要方面来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再从每一个角落的图画美、门窗的图案美、建筑的色彩美等三个细微方面来具体说明其特点。
二、课文多数段的首句是对本段内容的概括,说说这种写法的好处。
参考答案:课文的多数段落都是先总括苏州园林的特点,然后对景物布置分类剖析;先做鸟瞰式的概括说明,后做局部景物的详细介绍和生动勾勒。
这样的总分式结构安排,前后提挈,互相照应,构成了一个严谨的整体。
从文体特点来看,说明文的作者总是希望读者直接、准确地了解自己所写的内容。
因此说明文常在文章的显要处“设路标”“给提示”,帮助读者更快捷、更方便地理解文章。
本文所要说明的苏州园林的特征,是一种高度概括的审美特征,看似简单,其实不易理解,需要从多个层次、多个角度加以说明。
从第4段开始,段首句都是本段的中心句,起到了提示层次和角度的作用,从游览者无法不关注的主要景物(假山池沼、花草树木),到游览者比较容易关注的园林建筑(花墙与廊子),再到游览者不容易关注到的园林细节(园林角落、门窗、色彩),条理清晰,层次井然。
我们还可以注意到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心:第4、5段段首句均以“苏州园林”开始;第6段段首句以“游览”开始,用“必然会”点出花墙与廊子的常见;第7段段首句也以“游览”开始,却用“必然也不会”(其实意思是“很有可能会”)翻出一层,提示读者注意苏州园林角落的美;第8、9段接续第7段讲细节,段首句又均以“苏州园林”开始。
文心周密,层次极为清晰。
三、揣摩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1.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标本”在这里是什么意思?)2.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而园林是美术画……(“图案画”...,不是美术画和“美术画”有什么区别?)3.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苏州园林》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苏州园林》课后练习题(附答案)1.给下列形近字注音、组词。
(注意区别形近字的不同部位。
)2.根据下面的意思,填上合适的成语。
(1)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
________(2)出于自心的剪裁、创造。
________(3)独有的巧妙的构思。
________(4)重重叠叠的山峰、峭壁。
________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作者认为“苏州园林的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标本”现在常用来指经过处理而保存原形的动物、植物、矿物等实物样品,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
(2)苏州园林总的特征是________。
(3)本文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语言特点是________。
(4)常见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
4.读下边4个句子,仿照其句式,再写2句:①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②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③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④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5.从语言表达的角度看,下面的广告词有没有毛病?请选出其中一则作简单分析。
(1)今年我家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
(2)艾琳洗面奶特别适合任何皮肤。
6.根据下面的情况,按要求回答。
在一次大型的优秀歌手颁奖晚会上,一名女歌手因不满评奖结果,在台上扔下话筒,拒绝演唱,引起全场哗然。
请设想一下,下列不同年龄、身份的人在这种场合会说出怎样的话。
(1)大会主持人充满歉意对观众说:________________()榭()谢() ()鉴()签()()沼()昭() ()嶂()障()()峋()殉() ()墙()蔷()1 2 3 4 5 6 ⎧⎨⎩⎧⎨⎩⎧⎨⎩⎧⎨⎩⎧⎨⎩⎧⎨⎩(2)一个小朋友不解地问妈妈:____________________(3)一位歌迷对歌手这种表现失望地说:____________(4)一位知名的老歌唱家气愤地说:________________(要扣住各人的年龄、身份回答。
八年级上册语文19《苏州园林》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19《苏州园林》课后习題参考答案一、课文中耶一句JS最能说明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作者是从耶几个方面来具体展开说明的?参考答案:“务必便游览者无JfcJfi在那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噸完美的图Io W S句站最能说明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
课文主体Sl分先从亭⅛ffWl⅛布局、假山也沼的配合、花草粉木的BI!衬、近景玩景的层次等四个主要方面来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再从每一个角落的图酉美、D窗的图案美、建JR的色彩美等三个细《1方面来具体说明其特点。
二、课文多数段的首旬是对本段内容的IR括,说说这种写法的好处。
参考答案:课文的多数風落協是先总括苏州园林的特点,然后对景物布置分类制桥; 先做鸟It 式的IR括说明,后做局部景物的详细介堀和生动勾朝。
这样的总分式结枸安排,前后提挈,互相照应,构成了一个严潘的整体。
从文体特胃来看,说明文的作者总是希望挟者直接、准解自己所写的内容。
因此说明文常在文章的显要处“按路标“ “给提示”,帮助渎者更快捷、更方便堆理解文章。
本文所要说明的苏州园林的特征,是一种高度Il括的审美特征,看似简单, 其实不易理解,需要从多个层次、多个角度JO以说明。
从第4段开始,较首句罚是本较的中心句,起到了提示层次和角度的作用,从游览者无法不关注的主SSftt (S山《!沼、花草林木),到游览者比较容易关注的园林建现(花Ji与U子),再到游览者不容易关注到的园林细节(园林角落、ΓJ窗、色彩),条理清晰,层次井然。
我f)还可以注意到作者迪词JS旬的精第4、5段段首旬均以“苏州园林”开始;第6段段首旬以“游览”开始,用“处然会"点出花ifi与IJ子的常见;第7较段首句也以“游览”开始,却用“必然也不会”(其实意思是“很有可能会”)厠岀一层,提示读者注意苏州园林角落曲美;第8、9段接续第7段讲Sl节,段首旬Q均以“苏州园林”开始。
文心周密,层次极为清晰。
三、揣摩卞列句子中Jlll点的词培,回答插号里的冋題。
八年级上册语文19《苏州园林》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19 《苏州园林》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课文中哪一句话最能说明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具体展开说明的?参考答案:“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这句话最能说明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
课文主体部分先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等四个主要方面来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再从每一个角落的图画美、门窗的图案美、建筑的色彩美等三个细微方面来具体说明其特点。
二、课文多数段的首句是对本段内容的概括,说说这种写法的好处。
参考答案:课文的多数段落都是先总括苏州园林的特点,然后对景物布置分类剖析;先做鸟瞰式的概括说明,后做局部景物的详细介绍和生动勾勒。
这样的总分式结构安排,前后提挈,互相照应,构成了一个严谨的整体。
从文体特点来看,说明文的作者总是希望读者直接、准确地了解自己所写的内容。
因此说明文常在文章的显要处“设路标”“给提示”,帮助读者更快捷、更方便地理解文章。
本文所要说明的苏州园林的特征,是一种高度概括的审美特征,看似简单,其实不易理解,需要从多个层次、多个角度加以说明。
从第4段开始,段首句都是本段的中心句,起到了提示层次和角度的作用,从游览者无法不关注的主要景物(假山池沼、花草树木),到游览者比较容易关注的园林建筑(花墙与廊子),再到游览者不容易关注到的园林细节(园林角落、门窗、色彩),条理清晰,层次井然。
我们还可以注意到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心:第4、5段段首句均以“苏州园林”开始;第6段段首句以“游览”开始,用“必然会”点出花墙与廊子的常见;第7段段首句也以“游览”开始,却用“必然也不会”(其实意思是“很有可能会”)翻出一层,提示读者注意苏州园林角落的美;第8、9段接续第7段讲细节,段首句又均以“苏州园林”开始。
文心周密,层次极为清晰。
三、揣摩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1.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标本”在这里是什么意思?)2.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图案画”和“美术画”有什么区别?)3.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苏州园林》试题(含答案)

试题一、基础达标1.下列每组加点字的注音有一个是错误的,把它找出来并在横线上改正。
(1)轩榭.(shè)峰峦.(l uán)池沼.(zhǎo)(2)丘壑.(hè)对称.(chèn)模.样(mó)(3)镂.空(lǒu)相间.(jiàn)嶙峋.(xún)(4)蔷.薇(qiáng)阶砌.(qiè)斟酌.(zh uó)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个建筑工地管理混乱,建筑材料随意堆放,错落有致....,被责令限期整改。
B.要把我市建设成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环境保护是基础,我们应均衡利用和开发环境资源,因地制宜....规划发展。
C.这一款手机设计别具匠心....,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D.苏州园林处处如画,置身其中,让人流连忘返....。
3.根据课文内容选词填空。
(1)谁如果要()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玩赏欣赏鉴赏观赏)(2)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画,不是()画。
(美术图案)(3)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
(依赖依靠依傍)(4)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另外一点,(忽略忽视)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美。
(图画图案)4.结合上下文,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2)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
(3)他们斟酌..着光和影,摄成称心满意的照片。
(4)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5.指出下列各句使用的说明方法。
(1)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2)2011年1月8日,吉林市天空中出现“3个太阳”。
专家介绍,此景象实际上是日晕的一种特殊形式,又称“幻日”。
由云层中的冰晶折射形成,是大气的一种正常的光学现象。
语文初二上册八年级《苏州园林》课时练习题 附加答案

苏州园林第一课时课时训练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池沼.()嶙峋.()着.眼()琢.磨()丘壑.()镂.空()轩榭.()斟酌.()对称.()阑.干()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A.败笔蔓延玲珑盘屈嶙峋B.堆叠闲适映衬自出心材C.明艳阅历彩绘因地治宜D.鉴赏工细雷同俯仰生姿3.下列关联词语填写恰当的一项是()()说早期的环境污染是由于人类认识水平的局限,()近10多年来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导致环境污染日益加剧。
这不是某个国家能够独立解决的,()国际间的协调和联合,()能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
A.尽管但是只要就 B.尽管那么只有才C.如果那么只有才 D.如果但是只要就4.下列依次填写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1)湿沙层的水分足够()固定沙丘的植物的需要。
(2)无论植树还是种草,土壤中()有充足的水分。
(3)那么低而厚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
A.供给必需预告 B.供应必须预告C.供应必须预兆 D.供给必需预兆5.解释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标本:(2)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败笔:(3)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寂寞:(4)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
胸中有丘壑:第一课时课时训练答案1.zhǎo lín zhuó zhuó hè lòu xuān zhēn chèn lán2.D3.C (注意关联词语前后内容在表达上的区别。
)4.B5.(1)指具有可供观摩、研究、取法价值的样板。
(2)这里指园林设计的缺欠。
(3)这里是单调、冷清的意思。
(4)意思是胸怀中有山水风景的形象,深知其中的趣味。
18 苏州园林第二课时课时训练阅读下列段落,回答文后问题:(一)(1)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苏州园林》同步练习参考答案部编八上语文

《苏州园林》同步练习参考答案部编⼋上语⽂语⽂学习经常抽出时间⽤来阅读、学习、思考,你会发现,你的⼈⽣会发⽣改变,成功会向你招⼿。
⼩偏整理了《苏州园林》同步练习参考答案部编⼋上语⽂,感谢您的每⼀次阅读。
《苏州园林》同步练习参考答案部编⼋上语⽂1.给加点字注⾳或根据拼⾳写汉字。
轩xiè(榭) 池沼(zhǎo) 丘hè(壑)嶙xún(峋) 斟zhuó(酌) 镂(lòu)空jiàn(鉴)赏 qiáng(蔷)薇模样(mú)重峦叠zhàng(嶂) 别具jiàng(匠)⼼2.选词填空。
(1)谁如果要鉴赏(欣赏 鉴赏 鉴别)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2)务必使游览者⽆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幅完美(完整 完好 完美)的图画。
(3)苏州园林在每⼀个⾓落都注意图画(图画 图案图形)美。
(4)廊⼦⼤多是两边⽆所依傍(依靠 依傍 依赖)的。
(5)四扇,⼋扇,⼗⼆扇,综合起来看,谁都要赞叹(赞扬 赞颂 赞叹)这是⾼度的图案美。
3.根据上下⽂的语⾔环境,解释下⾯加点词语的含义。
(1)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样本,说明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中的地位、价值。
(2)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
由经历得来的知识。
(3)他们斟酌着光和影,拍摄成称⼼满意的照⽚。
考虑事情是否可⾏或是否恰当。
(4)那些门和窗尽量⼯细⽽决不庸俗,即使简朴⽽别具匠⼼。
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
(5)设计师和匠师们因地制宜,⾃出⼼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
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制定或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做某件事情或处理⼀些事。
(6)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也着眼在画意。
⾼树与低树俯仰⽣姿。
有⾼有矮,形成各种美好的姿态。
4.下⾯语段中画线句都有语病,请按要求修改。
苏州园林是指中国苏州城内的园林建筑,以私家园林为主。
人教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9《苏州园林》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19 《苏州园林》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课文中哪一句话最能说明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具体展开说明的?参考答案:“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这句话最能说明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
课文主体部分先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等四个主要方面来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再从每一个角落的图画美、门窗的图案美、建筑的色彩美等三个细微方面来具体说明其特点。
二、课文多数段的首句是对本段内容的概括,说说这种写法的好处。
参考答案:课文的多数段落都是先总括苏州园林的特点,然后对景物布置分类剖析;先做鸟瞰式的概括说明,后做局部景物的详细介绍和生动勾勒。
这样的总分式结构安排,前后提挈,互相照应,构成了一个严谨的整体。
从文体特点来看,说明文的作者总是希望读者直接、准确地了解自己所写的内容。
因此说明文常在文章的显要处“设路标”“给提示”,帮助读者更快捷、更方便地理解文章。
本文所要说明的苏州园林的特征,是一种高度概括的审美特征,看似简单,其实不易理解,需要从多个层次、多个角度加以说明。
从第4段开始,段首句都是本段的中心句,起到了提示层次和角度的作用,从游览者无法不关注的主要景物(假山池沼、花草树木),到游览者比较容易关注的园林建筑(花墙与廊子),再到游览者不容易关注到的园林细节(园林角落、门窗、色彩),条理清晰,层次井然。
我们还可以注意到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心:第4、5段段首句均以“苏州园林”开始;第6段段首句以“游览”开始,用“必然会”点出花墙与廊子的常见;第7段段首句也以“游览”开始,却用“必然也不会”(其实意思是“很有可能会”)翻出一层,提示读者注意苏州园林角落的美;第8、9段接续第7段讲细节,段首句又均以“苏州园林”开始。
文心周密,层次极为清晰。
三、揣摩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1.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标本”在这里是什么意思?)2.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图案画”和“美术画”有什么区别?)3.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初中语文 第19课 苏州园林 课时练(课后作业设计)

19.苏州园林一、单选题1.下边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是()A.轩.榭(xuān)池沼.(zhāo)丘壑.(hè)B.嶙峋.(xún)镂.空(lóu)阑.干(lán)C.重峦叠嶂.(zhàng)摄.影(niè)玲.珑(líng)D.鉴.赏(jiàn)蔷.薇(qiáng)称.心(chèng)2.下列各项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义均无误的一项是()A.映衬蔓延珠光宝气自出新裁.(心中的设计)B.摄影芭蕉称心满意重峦迭嶂..(重重叠叠的山峰)C.玲珑阅历俯仰生姿因.地制宜(因为)D.屈曲闲适诸如此类别具匠心..(巧妙的心思)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孩子应该干、可以干的事,要让他们自己去干,父母不要越俎代庖....。
B.你毕业时送给我的那支钢笔,我敝帚自珍....,一直保存着。
C.雨过天晴,我们站在土崖边欣赏着高山流水....,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愉快。
D.那些贪污受贿分子肆意以权谋私,他们的人格真可谓不名一钱....。
4.对下列四段文字的表达方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形体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②亭台楼阁、池馆水榭,掩映在青松翠柏之中;假山怪石、花坛盆景、藤萝翠竹,点缀其间。
③会说话的书,是在书里装有微型唱片或者录音带,有的在文字下面印上发音代号,通过电子仪器可以还原成为人的声音。
④于是把这家药铺里刻有这种文字的“龙骨”全买下来,凭着他对中国古文字的很深的造诣,终于考证出这些“龙骨”是殷商时代遗传下来的乌龟壳和牛的肩胛骨,上面刻的文字就是那时使用的象形文字。
A.说明描写记叙议论B.议论记叙说明记叙C.说明抒情议论记叙D.议论描写说明记叙5.为下面材料选择一种正确的排列顺序()①例如飞机在六千米高空作水平飞行时,飞行员只能看到两侧八、九千米和前方一二十千米狭窄范围内的地面。
部编8年级上册19《苏州园林》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部编8年级上册19《苏州园林》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课文中最能说明苏州园林整体特征的句子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作者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和近景远景的层次等四个方面来具体展开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然后从每个角落的图画美、门窗的图案美和建筑的色彩美等三个细微方面来详细说明其特点。
二、课文中多数段的首句是对本段内容的概括,这种写法的好处是能够提挈前后内容,构成一个严谨的整体。
说明文的作者通常都希望读者能够直接、准确地了解所写的内容,因此在文章的显要处“设路标”和“给提示”,帮助读者更方便地理解文章。
本文所要说明的苏州园林的特点是一种高度概括的审美特征,需要从多个层面和角度进行说明。
从第四段开始,每个段落的首句都是本段的中心句,提示层次和角度,从主要景物到园林建筑再到园林细节,条理清晰,层次井然。
三、加点的词语是:“标本”在这里的意思是代表;“图案画”和“美术画”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对称的建筑,而后者是园林;“艺术”和“技术”的区别在于前者强调的是创造性和审美性,而后者强调的是技能和操作性。
4.在墙壁上,有各种砖砌的镂空图案,而廊子则大多是两侧都没有支撑的,实际上只是隔开但没有分隔,也没有明确的界限,因此更增加了景观的深度。
这里的“隔而不隔,界而未界”意思是,虽然一开始看起来花墙和廊子将景观分割开了,但由于墙壁是镂空的,廊子两侧没有支撑,景观并没有真正被隔开,只是在视线上稍作缓冲,使得景物不是一览无余地呈现在游客眼前,而是逐步展现,这样让游客感觉园林中的景观更加复杂、更有层次。
示例:我曾经游览过的是北京颐和园。
园内最著名的景点之一就是长廊,它是世界上最长的画廊,长达728米,上面绘有精美的图画。
长廊中间是一条宽敞的走道,两侧则是各种不同的图案和描绘,包括人物、山水、花鸟等。
走在长廊中,仿佛置身于一幅壮观的画卷之中。
此外,颐和园还有许多精美的建筑,如大观楼、万寿山、宜芸馆等,每个建筑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8《苏州园林》同步练习(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8《苏州园林》同步练习1. 下列句子中画线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句是()A.或是重峦(luán)叠嶂,或是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们胸中有丘壑(hè)。
B.各种花的香在空气里酝酿(yùn niàng),鸟儿将窠(kē)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
C.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pǐ)谷,棒上系(xì)一条长绳。
D.看见满院狼藉(jí)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sù)地流下眼泪。
2. 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
B.顶着凛洌的寒风,身着不同颜色马甲的甲板工作人员在战位就位。
C.国家公祭日之长鸣警钟震聋发聩,那些装睡梦游的罪恶灵魂无处遁形。
D.据后代文人考定,《清明上河图》可能作于政和至宣和年间。
3. 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B.幸福是苦难中相濡以沫的眼神,这让我们忘却了生活的无奈,看到了活着的希望。
C.望着无边无垠的长城,一种强烈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D.欣赏一篇文章不能断章取义,要把全篇文章读完了才能去评判文章的好坏。
4.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另有数据显示,近三十年来我国青少年体质连续不断陆续下降,力量、速度、爆发力、耐力等身体素质全面下滑。
(删去“陆续”)B.面对中考和高考这两次重要的考试,家长和学生们在细节上把握的好往往决定着最终的成败。
(将“把握”改为“控制”)C.“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
(在“战场”后面加上“的序幕”)D.通过航空公司根据评估的结果,来决定在飞机上使用何种便携式电子设备。
(删去“通过”)5. 按合理的顺序排列下列句子顺序的一项是()①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部分 (3—9)
分
第三部分 (10)
总
作者从园林
指出苏州
建筑的各个方面, 园林的美还不
具体说明了苏州 止以上说的这
园林图画美的特 些。
征。
2.速读课文,找出文中最能概括苏州园林的 特点的句子。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 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 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课文解读 一、概括园林之美。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说明苏州园林的特征?
另有一种巧妙的心思(多指文学、 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
形容服饰、陈设等非常华丽。 重重叠叠的山峰。 出于自己心中的设计或筹划。多指
诗文、技艺等的构思有独创性。 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
的办法。
整体感知
1.听朗读,划分结构层次,理清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 (1—2)
总
概括苏州 园林的地位、 价值以及总体 特征——图画 美。
字词学习
轩榭( xiè ) 池沼( zhǎo ) 丘壑( hè ) 模样( mú ) 相间( jiàn ) 嶙峋( lín xún ) 庸俗( yōnɡ ) 雕镂( lòu ) 蔷薇( qiánɡ ) 重峦叠嶂(zhànɡ) 廊(lánɡ) 斟酌(zhēn zhuó)
重峦叠嶂 珠光宝气 因地制宜 自出心裁 别具匠心
课后作业
从下列两题中选做一题: 1.以“美”为话题,写一段话,谈谈你喜欢
的美。 2.写一篇文章,介绍你游玩过的一座园林,
200字左右。
➢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 木也着眼在画意。
➢ 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 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 是一幅好画。
三、分析说明方法。 试举例说明本文中所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及作用。
1.作比较: ①在介绍花草树木时说,“没有修剪得像宝塔
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两个“没 有”,从反面说明苏州园林树木的修剪和栽种“着 眼在画意”的特点。
“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 入画的一景。”这句话说明苏州园林每 一处都是一幅画。
“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 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这句话描述的 是中国画中常见的图景,说明了园林建筑 与绘画是有联系的。
主旨概括
本文通过对苏州园林的布局、配合、映 衬、层次和园林局部特点的介绍,展示了它 的图画美、艺术美,展现了我国园林艺术的 高超水平,赞颂了设计者和匠师们杰出的艺 术创造力,表达了作者对苏州园林的赞美和 喜爱之情。
②在介绍建筑物的色彩时说,“苏州园林与 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将苏州园林 与北京的园林进行比较,突出了苏州园林淡雅的 特点。
2.举例子 例如:第5自然段中,以几个园里的古藤为例,
形象地说明了苏州园林花树的艺术风采。
3.摹状貌 例如:第5自然段中,对苏州园林树木的栽种
和修剪着眼在画意的描摹等。
画,不是美术画……” 3.பைடு நூலகம்段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打比方(图案画和美术画)、作比较(我国
其他建筑和苏州园林)
阅读第五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1.花草树木的映衬有什么特点?
“着眼在画意。” 2.本段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作比较:与松柏,道旁树比较。 举例子:“古老的藤萝”。 打比方:把藤萝比作一幅画。
3.本段哪些句子紧扣“图画美”这一特征?
2.方法多样,特征突出。
文章通过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摹状貌等 说明方法来表现苏州园林的图画美。比如,第3段中, 作者将我国“绝大部分”的建筑与“苏州园林”进 行比较,突出了苏州园林“绝不讲究对称”的特点;
并将园林比作美术画,说明了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 的原因。第7段中,作者列举了在阶砌旁、墙上、 开窗处栽种花草的例子,突出表现了苏州园林的 “图画美”。“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 绿树相间”“有些室内墙壁下半截铺水磨方砖,淡 灰色和白色对衬”都是摹状貌,使说明更具形象性。
四、揣摩语言的准确。 1.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
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 (句中红色的字是否可以去掉?)
不能去掉。“似乎”表推测,因为这些园林 都是古代建筑,设计者和匠师们都已故去,所以 只能是推测。“务必”表明设计者们坚定的追求。
2.(1)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 (2)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句中
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
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主
图 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
逻
画 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辑
美 角落重修饰
门窗重图案
顺
次序
色调重配合
总
分
二、精读园林之美。
阅读第三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1.亭台轩榭的布局有什么特点?(用文中的话回答)
“绝不讲究对称” 2.文中哪句话紧扣“图画美”这一特征?
“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
结构梳理
总说——地位及特点
各地园林的标本 一幅完美的图画
亭台轩榭的布局
苏
州
园 林
分说
假山池沼的配合 大处讲究(主) 花草树木的映衬
近景远景的层次 园林角落的配置
图 画 美
细节注意(次) 雕镂琢磨的匠心
色彩搭配的协调
结语——总结全文:不止以上说的这些
艺术特色
1.总分结合,层次清晰。 文章开头即对苏州园林做了总体概括,即“游
19 苏州园林
学习目标
1.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梳理文章结构,理清文章 说明的顺序。(重点)
2.学习课文对多种说明方法的综合运用,体会说明 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重点、难点)
3.体会苏州园林的艺术地位与价值,激发热爱祖国 灿烂文化的感情。
作者名片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 字圣陶,江苏苏州人,作家、教育家,有 “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文中多次提到“图画”,意在把绘画和园林建 筑联系起来,以绘画原理分析园林建筑,或以园林 建筑印证绘画原理,试找出几处加以简要说明。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 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句话说 明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就是图画美。
“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 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这句议论是以 中国画的审美观为依据的。
拓展迁移
苏州园林名人轶事
苏州私家园林最早见于记载的是晋代(公元 四世纪)的顾辟疆园。据记载,大书法家王羲之 的儿子王献之曾慕名前来参观,由于高傲狂放, 缺乏礼貌,被园主人顾辟疆赶了出去。
1917年富商贝润生以9900银元买下荒园,又 购得园东房宅,增其旧址,周筑高墙,改大门在 园东。园周环以长廊,廊墙上置听雨楼藏帖、乾 隆御碑、文天祥诗碑等碑刻71块,增建燕誉堂、 九狮峰、瀑布等景点。贝氏还在园东建祠堂与义 庄,园北建族校。贝润生花了9年时间重修狮子林。
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稻 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作品收在《叶圣 陶集》里。
背景链接
本文选自《百科知识》1979年第4期。略有删节。 原题为《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1979年 初,香港一家出版社打算出一本介绍苏州园林的摄影 集,便邀请叶圣陶写一篇序文。叶圣陶将序文写好后 交给了香港那家出版社,后因故摄影集未出版。这篇 序文被《百科知识》所用,发表在《百科知识》1979 年第4期上。人民教育出版社把它编入语文课本时, 题目改为《苏州园林》。
红色的字有什么表达作用?)
这两个词表意肯定,一 点都不含糊,合乎实际,用 词非常准确。
深入探究 本文是一篇介绍园林建筑艺术的说明文,作者为
什么运用逻辑顺序介绍苏州园林,而不运用空间顺序?
本文介绍的不是苏州的某一个园林的情况,而是 苏州所有园林的共同特点。因此,它不能像介绍某个 地方的说明文那样按照游览的空间顺序来说明,而要 在高度概括的基础上从整体到局部、从大的显眼的事 物到小的不显眼的事物分项进行说明,所以运用逻辑 顺序。
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 画”。然后,从四个主要方面加以说明,突出了它 的布局、配合、映衬、层次等多方面的特色。再从
角落的图画美、门窗的图案美、建筑的色彩美三 个细微方面说明这一总体特征。全文对苏州园林 的介绍不是笼统地概括说明,而是始终抓住苏州 园林的主要特点进行说明,总说和分说紧密结合, 思路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