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复习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教案多篇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教案多篇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教案多篇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东、南、西、北四端点,知道我国的领土面积和濒临的海洋,认识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并能运用地图找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

过程与方法:运用地图分析法和比较法说明我国的领土大小和邻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培养学生的领土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认识我国的邻海。

教学难点:认识我国疆域的优势。

教学方法运用地图分析法和情境教学法。

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思考、分析我国的疆域优势。

教学工具PPT,地图教学过程(双边活动)(师)导入:同学们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吗?我们一起来看向这幅世界地图,想一想,回忆一下,待会请一个同学来回答。

(播放世界地图)(生)回忆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学了我国的地理位置,我国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和太平洋的西岸。

(师)不错,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的所处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知道我国是一个既邻海又有广阔大陆的国家,我国的地理位置非常的具有优越性。

接下来的这节课,让我们进一步了解我们的祖国,并探究一下为什么说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大国。

教授新课:请看地图册上的中国地图,并从中找出我国的最东端、最西端、最南端和最北端,将它标出来,写下经纬度坐标。

(播放中国地图)同学们都找好了吗?那个同学能起来分享一下你找到的点,看看是否和大家一致。

(生)阅读地图册,圈点分享我国的最东端在乌苏里江汇入黑龙江的交汇处,即135°5′E附近;最西端在乌孜别里山口即73°40′E 附近;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附近的黑龙江江心,即53°31′N,最南端在南海的曾母暗沙,即3°52′N附近。

(师)在ppt上展示我国的东西南北四端,再一次强调我国四端的位置,我国的最东端在乌苏里江汇入黑龙江的交汇处,最西端在乌孜别里山口附近,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附近的黑龙江江心,最南端在南海的曾母暗沙。

2022-2023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教学案

2022-2023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教学案

2022-2023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地
理复习教学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陆地、海洋和气候特征。

2. 能够掌握地图阅读技能,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3. 能够了解和掌握中国各个区域的特点。

教学内容
第一章中国的自然地理
1. 地理位置
2. 陆地和海洋
3. 气候
第二章中国的地图
1. 地图基本元素
2. 坐标系统
3. 地球自转和公转
第三章中国的区域
1. 自然分区
2. 人文分区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能力。

2. 让学生掌握中国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基本知识。

3. 学生理解中国地理位置带来的环境和气候影响。

教学方法
1. 结合PPT、视频、图片等多种媒体。

2. 举例说明、分类组织、启发式教学等方式。

教学过程
1. 引入中国地理的概念和重要性。

2. 介绍中国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

3. 教授地图阅读技能和坐标系统的使用。

4. 解释中国自然分区和人文分区。

5. 帮助学生理解地形、地貌和气候的关系,以及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研究评估
1. 组织一个小测验,考察学生对地图和区域知识的掌握程度。

2. 每个学生用电脑制作一个中国地图,并标注出自己居住的区域的特点。

3. 帮助学生互相评估和完善自己的地图。

教学资源
1. 教材:刘斌、郭刚编写的《人教版初中地理8年级上册》。

2. PPT、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 教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 教案

中国的自然资源建与板书设计附:一、课前检测题:1.什么是自然资源?自然资源包括哪些基本的种类?2.我国的陆地面积、矿产储量、耕地面积、河流年径流量、森林面积各居世界第几位?人均占有量占世界平均水平的几分之几?二、课堂检测题:1、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 ______ 及低缓的______地区 ; 林地主要分布在 _____;耕地和林地90%以上分布在气候湿润的 ______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毫米的 ________ 地区。

2、当前我国土地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有: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3、我国颁布的土地法有:《》、《》、《》。

4、全国土地日— ____月 _____日 。

5、我国土地的基本国策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有关我国土地资源的评价,正确的有是 ( )7.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总量丰富,类型齐全 B 、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小C 、各类土地占的比例比较合理D 、耕地后备资源匮乏8.下列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A .耕地9.我国土地资源对农业发展有利的方面是( )A 、土地资源类型多样B 、人均耕地少C 、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D 、山地多,平地少10.读右图回答:(1)填出土地利用类型名称:A __________ B__________;(2)已利用土地的比重是________%,图中比重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________。

(3)从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百分比看,_________、________比重小,而难利用的土地比重 ______ ,宜林宜耕地后备资源 _________ ;11. 读“我国北方和南方水土资源比较图”及“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回答问题:我国北方和南方水土资源比较图(1)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部________区。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第二章教案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第二章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_______山脉,⑧、_________山脉.3、读“中国地形略图”,回答下列问题.(1)山脉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图中①是;____②是_______.(填山脉名称)(2)E、F、G、H四大高原中,沟壑纵横的是________,冰川广布的是_______.(填字母)(3)四大盆地中,海拔最高的是__________,面积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和名称)(4)K是_____平原,M是______平原,W是____丘陵.(5)主要河流中,③是_______,④是_______.(6)a处为______海.〖作业布置〗第二课时〖导入新课〗“大江东去,浪淘尽”、“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百川到东海,何时复西归”……诗词中提到的大江大河为什么都要向东流呢?为什么不向西流?〖讲解新课〗知识点二: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1.地势特点高原A是青藏高原,C 是黄土高原;盆地E是塔里木盆地,F是准噶尔盆地,除此外,我国四大盆地中海拔最高的是柴达木盆地;平原J是东北平原,K是华北平原,L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山脉(13)是喜马拉雅山脉,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第一高峰,⑥是大兴安岭,⑦是太行山脉,⑧是巫山;其中,图中A与E即青藏高原与塔里木盆地的界线是昆仑山脉;(1)大兴安岭;秦岭;(2)F;E;(3)D柴达木盆地;B塔里木盆地;(4)东北;华北;东南;(5)黄河;长江;(6)东.水是由高向低流,古人常说“人往高处【活动】(1)、阅读“分层设色中国地形图”,选取华北平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三处,看颜色、读海拔值,判断高低变化。

(2)、让学生参考地形剖面图,总结我国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即地势)师问:与我国地势变化相符的是在阶梯分界线上,往往分布着一系列山脉:(3)、.参照图2.9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分布意图填写下表:阶梯名称主要地形类型海拔(单位:米)第一级阶梯分界线第二级阶梯分界线第三级阶梯2.影响:讨论这种地势特征对我国降水、河流、交通等方面产生的影响。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复习教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复习教案
5.如何防治长江洪涝灾害,更好地开发利用长江,发挥其“水能宝库”、“黄金水道”的作用?
对长江的开发利用主要是利用长江的水资源,挖掘其航运价值与水能潜力。可近年来,长江流域洪涝灾害的频繁发生使其“水能宝库”、“黄金水道”的作用大打折扣,因此在开发利用长江时要兼顾对长江的综合治理,即防洪。具体措施如:加固江防大堤、修建水库、兴建分洪和蓄洪工程,如“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保持水土,如建设“长江上中游防护林工程”、等等。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复习教案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
20xx年中考本章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有:我国地理位置及优越性,在图上填出我国领土四至点,濒临的海洋及周围邻国。我国各省的形状、简称、省会。我国人口数量、人口特点,人口及民族的国策。气候特点,黄河及长江的治理。
(2)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受夏季风影响明显。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来自太平洋和印度洋,能带来丰沛的降水,因此,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是: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季风区内受夏季风影响明显,降水丰富,主要集中在夏季;非季风区受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的制约,夏季风很难到达,降水稀少,全年都比较干旱。
3.你会评价我国气候资源吗?
[答案]A
[例2](20xx河北)寒假期间,张红随父母外出旅行。到达目的地时,他们的衣着由厚厚的棉服,换成了凉爽的夏装。张红一家旅行的路线可能是
A、从上海到乌鲁木齐B、从香港到成都C、从拉萨到北京D、从哈尔滨到海南岛
[解析]本题联系实际考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南北气温相差很大,越往北去气温越低,越往南去气温越高。由他们的路线可知,一路上气温逐浙升高,而且温差较大,应是向南。
[答案]D

第二章复习教案(湘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复习教案(湘教版八年级上册)

2、主要山脉的走向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教学目标1、理解我国地势、地形特点,及对气候、河流和社会生产的影响。

2、知道我国河湖的基本概况,以及黄河和长江的开发和治理情况。

3、气候对农业经济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重点:1、中国的地形、气候特征。

2、长江、黄河地理概况。

难点:1、黄河、长江的生态环境问题。

2、我国人文、自然特色的成因、影响及各要素的联系。

教学方法:读图法、归纳分析、比较法教学过程一、出示内容导入复习回忆课本第二章知识,完成知识梳理:二、复习知识的方法指导:(1)图文结合。

学习中注意“以文释图”,“以图释文”和“以图释图”。

(2)学思结合。

要通过“问题情境”,在疑难中积极思维,敢于质疑,善于思考。

(3)学用结合。

要联系生活实际,学会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4)学练结合。

要通过练习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换。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自主学习知识梳理1、东西走向:2、南北走向3、东北---西南走向4西北---东南走向中国的自然环境1、中国的地形特征:_____ ______对河流的影响________3、主要地形区及特1、四大高原2、四大盆地3、三大平原4、主要丘陵二、中国的气候1、中国的气候特征:________2、特殊天气:____ _____ _____等3、多旱涝灾害1、外流河外流区流入太平洋的河流____ ____ ___等流入印度洋的河流____ ____ ___等流入北冰洋的河流____ ____ ___等一、中国的地形三、中国的河流2、内流河及内流区3、长江、黄河河流发源地流经省区流经地形区上、中、下游划分点支流水电站生态问题长江黄河2、小组交流提出质疑明确自主学习问题答案,记录质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合作探究寻根求源(1)地势、气候对我国河流产生了哪些影响?(2)我国气候对农业发展带来了哪些影响?(3)黄河、长江存在的危害及其成因与地形、气候有没有关系?为什么?【教师点拨】我国西高东低地势对河流流向产生决定性影响。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复习教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复习教案

中国的自然环境
P14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在地图上找出我国主要的河流,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长江、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

)举例说明什么是自然资源,有哪些主要类型。

资源的主要特点:总量丰富、类型齐全,人均占有量少、比例结构不合理、
中国的自然资源
思考下列提到的天然气、沼气、太阳能,哪些是自
④由此可见,自然资源按性质可以分为哪几类?
)你能否举例进一步说明我们与自然资源的关
数粗略地
)当前土地资源利用多,爱惜保护不够,造成
)对矿产资源乱采乱弃,既浪费矿产资源,又破坏环境。

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不能合

(保护、培育)。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教案(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教案(全)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势和地形(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剖面图,归纳我国地势特点及三大阶梯的分布。

2.知道地势特征对我国气候、河流流向、水能资源、交通等方面的影响,初步学会评价我国地势特征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过程和方法:1.通过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剖面图等图像资料找出我国地势的特征。

2.联系生活实际归纳我国地势对其他自然因素及经济活动的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诗歌、读各种地图等多种形式,体会地理学习的乐趣和地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的特点。

难点:认识地势对气候、河流流向、能源、交通等的影响。

教学方式归纳总结、读图找规律、探究讨论教学工具中国立体地形图或课件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教师:谁会背古诗《长歌行》?学生: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教师:“百川东到海,何时赴西归……”该诗句是否符合地理规律?你还能说出哪些反映河流东流的诗句或歌曲?学生:一江春水向东流、大江东去浪淘尽、百川东到海……教师:请学生唱《水浒传》歌曲“好汉歌”(大河向东流,天上星星参北斗……)或电视剧《三国演义》(滚滚长江东逝水……)等主题曲。

研讨新课:教师:上述诗歌都能反映出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特点。

下面两幅剖面图哪个更能准确反映我国的地势特点呢?说明判断理由。

图A 图B学生:图B,中国地势分为三级阶梯。

教师:读中国地形图,(1)找出下列地形区,并读出它们的海拔。

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2)用具体数据进一步说明我国的地势特点。

学生:读图回答:青藏高原:4 000米,属于第一阶梯;塔里木盆地、内蒙古高原等:1 000—2 000米,属于第二阶梯;东北平原、东南丘陵等:500米以下,属于第三阶梯。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下列顺口溜,进一步体会我国地势特点。

第二章复习教案

第二章复习教案

平阴四中地理复习教案
读图,在图中填:(1)位于阶梯分界线上的山脉
横断山和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重要分界线:秦岭
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
能力提升练习

、影响我国气温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A海陆因素B纬度因素C地形因素D洋流因素
、阿拉伯半岛沙漠广布,而长江中下游的平原是“鱼米之乡”,主要原因:
①为丙地,②为乙地,③为甲地;B. ①为乙地,
②为丙地,③为甲地;
“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这句歌词中“西北风”和“东
C.海洋性特征显著
D.温差大
、世界大多数农作物和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方,这时因为我。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主要包括地形、气候、水系、植被等自然环境要素。

本章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自然环境的特点、形成原因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材通过生动的地图、图片和实例,帮助学生认识我国的地形、气候、水系、植被等自然环境要素,并学会分析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了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学科有一定的认识。

但八年级的学生在地理学习上存在以下问题:1. 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有限;2. 缺乏实地观察和调查能力;3. 地理知识结构尚不完善,对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理解不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实地观察和调查能力,完善学生的地理知识结构。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我国的地形、气候、水系、植被等自然环境要素,理解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学会分析自然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和实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开展实地观察和调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情感,增强学生的地理学科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地形、气候、水系、植被等自然环境要素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2.自然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地图教学法:通过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我国自然环境的特点和分布规律。

2.实例分析法:结合典型实例,分析自然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3.实地观察法: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和调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地图、图片、实例资料等。

2.实地考察场地和调查工具。

3.多媒体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自然环境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我国自然环境有哪些特点?2.呈现(10分钟)展示我国地形、气候、水系、植被等自然环境要素的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各要素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八年级地理上册湘教版第二章第一节、第二节的复习教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湘教版第二章第一节、第二节的复习教案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一、复习目标:1、运用中国地形图,叙述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二、复习方式选择题、读图分析题、材料解析题 三、设计意图本节知识容量大,识记内容较多,学生记忆有一定的难度。

所以首先教师带着学生对本章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充分运用地图,如通过让学生反复做选择题、读图、填图的练习,加强学生的做题能力。

四、复习内容(一)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例题:1.下列四幅地形剖面示意图中,正确表示我国地势变化特点的是( )2下列地形区位于我国第一阶梯的是( )A .四川盆地B .江南丘陵C .青藏高原D .云贵高原变式训练1、位于我国地势第二阶梯上的地形主要是( )A .高原和山地B .山地和丘陵C .高原和盆地D .平原和丘陵2、我国四大盆地中,不属于第二级阶梯的是()A.准噶尔盆地B.塔里木盆地C.四川盆地D.柴达木盆地(二)主要山脉【P21 图2—2 《中国主要山脉》上识记】山脉纵横交错,构成了中国地形的骨架。

⑴东西走向的山脉: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⑵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

⑶南北走向的山脉: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

⑷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阿尔泰山、祁连山。

⑸弧形山脉:世界是最雄伟的山脉——喜马拉雅山,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是世界最高峰(位于中尼边境)。

例题1、下列属于东西走向的山脉是()A.秦岭 B.横断山脉 C.巫山 D.啊尓泰山变式训练1、下列山脉中,位于我国最东边的是( )A.台湾山脉 B.长白山脉C.武夷山脉D.大兴安岭2、写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山脉名称:①②③④三、地形特点:地形复杂多样,五种类型齐全,山地面积广大(三分之一)。

(一)四大高原:1、位置:在八年级地理(上册)P23 图2—9 《中国地形》上识记。

2、特点:青藏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内蒙古高原——地势坦荡,一望无际;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云贵高原——地面崎岖,石灰岩广布;(典型的喀斯特地形)(二)四大盆地:1、位置:在八年级地理(上册)P23 图2—9 《中国地形》上识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第二章 自然灾害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第二章  自然灾害
学生观看视频
二、教学过程
一、知识讲解
(一)常见的自然灾害
1.教师讲解自然灾害的概念
2.课堂活动,学生判断一些事件是否属于自然灾害
3.教师讲解自然灾害的分类
4.教师讲解干旱的概念及分布,并播放视频
5.教师讲解洪涝灾害的概念及分布并播放视频
6.教师讲解台风的概念及分布,并播放视频
7.教师讲解寒潮的概念及分布,并播放视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点
1、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2、树立防灾、减灾、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难点
我国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和分布
教学辅助
材料与手段
多媒体课件
创设情境法、读图分析法、自学指导法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全球自然灾害混剪》
教学课题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四节 自然灾害
教学内容
常见的自然灾害 我国自然灾害频发防灾减灾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我国几种常见的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的成因、分布和危害。
2、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展示图片和资料,加深对各种自然灾害及造成损失的了解。
2、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师讲解突发自然灾害时的自救方法
学生参加活动,判断事件是否属于自然灾害
学生观看视频,加深印象
学生讨论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特点
学生距离说明身边经历的自然灾害
三、课堂小结
总结归纳,本节课的主要知识框架。
四、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教材课后作业及教辅资料作业
教 学
反 思

【八年级教案设计】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单元复习

【八年级教案设计】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单元复习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单元复习
【编语导读】第二单元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地形地势的特征2、知道我国主要地形区的特点和分布3、了解我国气温和降水的特点。

掌握温度带和干湿地区的分布。

4、掌握我国气候的三个特征,知道我国气候类型的分布。

5、了解黄河,长江的概况和开发治理情况。

【教学重...
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地形地势的特征
2、知道我国主要地形区的特点和分布
3、了解我国气温和降水的特点。

掌握温度带和干湿地区的分布。

4、掌握我国气候的三个特征,知道我国气候类型的分布。

5、了解黄河,长江的概况和开发治理情况。

【教学重点】
我国气候的特征,长江,黄河。

【教学用具】
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回忆我国地形和地势的特征。

板书:一、地形和地势特征
强调:重点掌握我国的地形剖面图,这是一个经常考察的内容,要能在上面找出各个地形。

八年级地理上册一二三单元复习教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一二三单元复习教案
2、国土辽阔:我国的陆地面积是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俄罗斯与加拿大两国。我国领土的最北端和最南端纬度相差约50度,相距5500千米;最东端与最西端经度相差约62度,相距5000千米,我国陆上疆界20000多千米,相邻的国家有14个。海上疆界长18000多千米。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①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千米,邻国14个(东朝鲜、北蒙古,东北、西北俄罗斯,西部哈、吉、塔、阿、巴,西南印度、尼、不,南部缅、老、越。)②我国领土四至:最南是曾母暗沙,最北是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南北纬度相差49度5500千米,因而生生了季节差异),最西是帕米尔高原,最东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交汇处(东西经度相差60度,距离相距5000千米,因而产生了晨昏差异);③东部濒临的四海一洋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台湾省东部直接濒临太平洋。台湾海峡属东海。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的两个内海。东海有我国最大的舟山渔场。渤海有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海域面积300万平方千米。④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第一大岛台湾岛、第二大岛海南岛、有六个海上邻国(自南向北分别是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二、中国的气候
1、认识我国的三大火炉(重庆,南京,武汉),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是青藏高原,这是由于海拔高度高而造成的。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是吐鲁番盆地,冬季最冷的地方是漠河。认识我国的五个温度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青藏高原区)
2、我国的降水空间分布特点:降水量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我国降水的空间分部的规律是南多北少。根。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特点是:越往北去,气温越低,南北温差大。我国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冬季风。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的规律是:南北气温相差不大,全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教案1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教案1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教案1一. 教材分析本章《中国的自然环境》主要介绍了中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资源、植被、土壤等自然环境特点,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国的自然环境状况,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于中国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有一定的了解。

但气候、水资源、植被、土壤等方面的知识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具体的案例和图像来进行解释和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中国的自然环境特点,掌握中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资源、植被、土壤等基本知识。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增强学生的环保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中国的自然环境特点,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资源、植被、土壤等方面的知识。

难点:气候、水资源、植被、土壤等方面的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图像教学法等方法,通过提问、讨论、展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中国的自然环境特点。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地球仪、地图、图片、视频等。

2.教学资源:教材、教案、课件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中国的自然风光图片,引导学生对中国的自然环境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呈现(10分钟)介绍中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资源、植被、土壤等自然环境特点,让学生对中国的自然环境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对中国的自然环境特点进行思考和分析,巩固所学知识。

4.巩固(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对中国的自然环境特点进行回顾和总结,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通过案例教学法,让学生了解中国自然环境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中国的自然环境特点和环保意识。

八年级地理第二章复习教案

八年级地理第二章复习教案
A春B夏C秋D冬
例2、关于我国气温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是我国纬度最低的曾母暗沙
B青藏高原是我国冬季最低的地方
C漠河是我国冬、夏温最低的地方
D吐鲁番盆地是我国夏季气温最冬季风④海陆位置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例4、我国在同一时期,引进世界上的热带、亚热带、温带和亚寒带的多种动植物,在下列哪个地点生长最合适?
二、精选例题分析
1、下列几种物质中不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A、矿产B、电灯C、土地D、森林
2、下列几种自然资源中属于不可再生的资源()
A、土地资源B、水资源
C、矿产资源D、森林资源
3、下列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A、铁矿石B、稀土C、水资源D、煤矿
4.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资源总量丰富,可再生资源众多,人均占有量呈不断上升趋势
(7)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河”,主要原因是。治理的根本性措施是。
例题3.读下列长江流域图,回答问题:
(1)长江发源于________,与黄河共同流经、两省。经过的地形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注入__________海。
(2)黄河中游两条主要支流的名称:①,②。
(3)具有“塞上江南”美称的平原:③平原,④平原。
(4)人们利用黄河上游的水能资源进行发电,请在图中标出龙羊峡水电站的位置。
(5)初春时节,黄河部分河段往往形成凌汛,图中甲、乙两处,容易形成凌汛的是____处。(6)黄河中游流经世界上黄土覆盖面积最大的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_,水土流失严重。
A.对流雨B.地形雨C.锋面雨D.台风雨

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2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复习教案

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2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复习教案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知识要点复习第一节地形和地势1.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1)我国地形的特征:地形,面积广大。

(2)我国山地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通常把山地、,连同比较崎岖的统称为山区,我国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

平原仅占多一点。

(3)山区的不足:山区地面,不便,不利于发展,因而我国的资源不足。

山区的优势:山区在发展、、、等方面,往往具有优势。

(4)我国的主要地形区包括四大、四大、三大、三大。

(5)我国的山脉多为走向和走向。

2.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1)我国地势的特征:地势,呈分布。

我国陆地地势可划分为级阶梯。

(2)我国陆地海拔最高的地方是,海拔最低的地方是。

(3)我国地势特征的影响(地理意义):①有利于海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对农业生产有利;②使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东西交通,方便沿海与内地联系;③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4)填表第二节气候1.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1)我国气温分布的特点是冬季,夏季。

(2)冬季,我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由南向北逐渐,漠河和海口的1月平均气温相差约。

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以上,只有气温相对较低。

(3)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夏季最热的地方是。

(4)根据气温的,并结合农业生产实际,从北到南,可以将我国划分为五个温度带:。

(5)各温度带内的耕作制度和代表性农作物不同:热带地区一年三熟,以水稻、甘蔗、热带经济作物、水果为主;亚热带地区,以水稻、冬小麦、棉花、油菜、茶树、亚热带经济作物、水果为主;暖温带地区,以冬小麦、玉米、棉花、花生、水果为主;中温带地区,以春小麦、亚麻、大豆、甜菜为主;寒温带地区一年一熟,春小麦、马铃薯;青藏高原一年一熟,代表农作物是青稞。

2.东西干湿差异显著(1)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是:,时间分配规律是:大多数地区降水集中在月,降水的年际变化大。

(2)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的年降水量多在毫米以上,而西北内陆的大片地区年降水量不足毫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受夏季风影响明显。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来自太平洋和印度洋,能带来丰沛的降水,因此,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是: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季风区内受夏季风影响明显,降水丰富,主要集中在夏季;非季风区受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的制约,夏季风很难到达,降水稀少,全年都比较干旱。
3.你会评价我国气候资源吗?
(3)我国地形类型齐全,复杂多样,我国各种地形类型中,比重最小的是__;图中字母M代表的地形类型是___
我国气候雨热同期,夏热是我国气候资源的一大优势,使我国广大的北方地区都能种植棉花,水稻,玉米等喜温作物。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对农作物,森林,牧草的生长十分有利。
4.黄河流域存在哪些环境问题,应怎样治理?
黄河的忧患在上、中、下游表现各异:上游主要表现为草地退化、荒漠化严重、凌汛,中游主要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下游因形成“地上河”,两岸河堤有决口的危险。针对上、中游环境被破坏、生态脆弱的现状,应注重保护生态环境,比如在上游设立自然保护区,加强生态建设,兴修水库,植树种草;中游地区应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大力植树种草,如打坝淤地,修筑梯田,使土不下坡、清水长流;下游地区除了加固大堤,还应注重清淤,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防淤、减淤作用,兴建一批分洪、蓄洪工程。
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南北跨纬度近50度,形成了不同的温度带;东西跨度达60多度,造成了沿海与内陆地区的降水差异,形成了不同的干湿地区。既有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又有多种多样的干湿地区,这是气候复杂多样的重要标志。加上我国地势高低悬殊,地形多样,更增加了气候的复杂多样性。气候复杂多样,有利于发展多种农业经济,使得世界上大多数农作物和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使得我国的农作物及各种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而且在多样的气候条件下形成的不同自然景观,可以丰富人们的生活,为发展旅游业提供更多的资源。
[答案]A
[例2]衣着由厚厚的棉服,换成了凉爽的夏装。张红一家旅行的路线可能是
A、从上海到乌鲁木齐B、从香港到成都C、从拉萨到北京D、从哈尔滨到海南岛
[解析]本题联系实际考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南北气温相差很大,越往北去气温越低,越往南去气温越高。由他们的路线可知,一路上气温逐浙升高,而且温差较大,应是向南。
地形多种多样有利于发展农、林、牧、副等多种经营。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对经济发展的不利作用有:山区的范围包括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占全国总面积的2/3。一般来说,山区面积所占比重过大,对经济发展往往不利,如种植业的发展受到限制、交通不便、地质灾害频繁等等。有利方面: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在很多方面能对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比如山区矿产资源丰富,可发展采矿业,为工业提供原料;山区蕴藏着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适宜发展林业、养殖业,此外山区在发展旅游业、畜牧业及其他多种经营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解读经典名题]
[例1]:(20xx富阳)我国的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流入太平洋,其最主要原因是
A.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B.我国东部降水量大、水资源丰富
C.我国东部受季风影响,降水年际变大D.我国东部人口密集,用水量大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地势对河流流向的影响,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造成我国的许多大江大河自西向东奔流入海。
5.如何防治长江洪涝灾害,更好地开发利用长江,发挥其“水能宝库”、“黄金水道”的作用?
对长江的开发利用主要是利用长江的水资源,挖掘其航运价值与水能潜力。可近年来,长江流域洪涝灾害的频繁发生使其“水能宝库”、“黄金水道”的作用大打折扣,因此在开发利用长江时要兼顾对长江的综合治理,即防洪。具体措施如:加固江防大堤、修建水库、兴建分洪和蓄洪工程,如“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保持水土,如建设“长江上中游防护林工程”、等等。
2.你能说出我国气温、降水在时空上的差异及影响因素吗?
(1)纬度位置是造成我国气温南北差异的主要因素,越往北气温越低。在冬季,寒冷干燥的冬季风频频南下,我国北方首当其冲,寒冷的冬季风加剧了北方的严寒。因此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特点是:南北气温相差很大,越往北去气温越低。在夏季,受地势影响,青藏高原等海拔高的地区气温较低,但全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复习教案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
20xx年中考本章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有:我国地理位置及优越性,在图上填出我国领土四至点,濒临的海洋及周围邻国。我国各省的形状、简称、省会。我国人口数量、人口特点,人口及民族的国策。气候特点,黄河及长江的治理。
20xx年中考预测:联系本地区考查我国各省形状、简称、周围邻省。本地区流经的河流、气候、地形特点。我国人口增长与环境、资源的关系。结合我国各地的旱涝灾害考查降水空间分布及季节分配。
[热点考点精讲]
1.你能说出我国地形主要的主要特征及其对经济的影响吗?
我国地形的基本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1)地势的分布特点带来的影响:a.地势对气候的影响: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向我国内陆推进,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了较为丰沛的降水。b.地势对河流流向的影响:西高东低的地势造成我国的许多大江大河自西向东奔流人海。c.地势对河流水能资源的影响: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向低一级阶梯时,落差很大,水流湍急,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d.地势对交通的影响:一方面,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另一方面,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答案]D
[例3](20xx河北)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我国地势的总特征是______呈阶梯状分布。这种地势特征对我国河流的影响是_____
(2)在我国地势三级阶梯上,分布着不同的地形区。下面所列地形区中位于第三级阶梯上的有____(填字母代号)
A、青藏高原B、长江中下游平原C、黄土高原D、华北平原E、四川盆地F、东北平原G、南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