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运用技术》教学大纲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大纲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新能源汽车方向)必修的职业技术课。
2.课程任务:本课程构建于《汽车机械识图》、《汽车机械基础》、《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检修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汽车电气系统》等课程的基础上,主要使学生全面了解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并掌握相关关键技术知识,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
二、教学目标通过《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一)专业能力1.具备与客户交流与协商能力,能够向客户咨询车况,查询车辆技术档案,初步评定车辆技术状况;2.能够独立制定维修计划,并能正确选择检测设备和仪器对新能源汽车进行一定的检测和维修;3.掌握纯电动汽车的基本工作原理;4.掌握动力电池系统的性能、测试及维护;5.掌握驱动电机及其他电动、电控部件的基本工作原理;6.掌握混合动力汽车的各种动力混合方式;7.掌握天然气汽车的性能特点;8.了解其他替代燃料汽车的性能;9.能够遵守相关法律、技术规定,特别是要全面了解和掌握高压电、易燃品的安全操作规程,保证维修的安全和质量;10.能够检查修复后的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状况,并在汽车移交过程中向客户介绍已完成的工作;11.能够根据环境保护要求处理使用过的辅料、废弃液体及损坏的零部件。
(二)社会能力1.具有较强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及人际沟通能力;2.具有团队协作精神;3.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的能力;4.能够与客户建立良好、持久的关系。
(三)方法能力1.能够自主学习汽车新知识、新技术;2.能够通过各种媒体资源查找所需信息;3.能够独立制定工作计划并进行实施;4.能够不断积累汽车维修经验,从个案中寻找共性。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基本要求本大纲适用于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新能源汽车方向),总学时为64学时,其中理论48学时,实训16学时。
各部分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如下:第一单元新能源汽车概述新能源汽车基础知识;国产电动轿车重点:新能源汽车基础知识和发展现状。
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教学大纲(New Energy Automobile Technology)一、课程概况课程代码:2201018学分:2.0学时:32学时(其中:讲授学时32,实验学时0,上机学时0)先修课程:工程力学,电工电子技术,机械设计基础等适用专业: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建议教材:《新能源汽车概论》,高建平,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06。
课程归口:汽车工程学院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车辆工程专业和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专业选修课,也可作为机械类专业的必修课或选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车的基本原理、理论基础及设计方法。
本课程通过对新能源汽车的驱动系结构分析,使学生掌握基于内燃机的驱动系,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撇子,电驱动系统,串联式、并联式、混联式和轻度混合动力电驱动系统的设计方法,能量存储系统,再生制动,燃料电池及其在车辆中的应用。
为后续汽车电器与电子设备、汽车电控技术、汽车传感器与测试技术等课程及暑期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等环节奠定基础。
二、课程目标目标1. 能够了解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史,掌握新能源汽车与传统车辆在机械结构和性能分析中的区别。
目标2. 能够掌握常见的串/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基本结构原理,熟悉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了解常见串、并联式和插电式混合动力电驱动系统的设计原理、节能机理和控制方法。
目标3. 能够掌握新能源汽车的能力存储装置、再生制动系统、燃料电池系统和新型驱动系统的基本原理。
目标4. 能够将电动汽车构造与原理课程涉及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应用于汽车服务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恰当表述;综合应用新能源汽车构造与原理课程涉及的多学科理论知识与前序课程的紧密结合,分析、推理和解决汽车服务工程领域产品的设计与优化等复杂工程问题。
本课程支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毕业要求5-2、毕业要求6-2、毕业要求7-2,对应关系如表所示。
三、课程内容及要求(一)绪论1.教学内容(1)大气污染,全球变暖和石油资源。
新能源汽车教学大纲
(一)新能源汽车教学大纲
1.课程性质
环境污染恶化、温室效应导致气候变暖、石油矿产资源匮乏等全球性问题已引起广泛关注。
传统汽车产业与这些问题有密切的关系,尤其是近两年来,传统燃油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长,给能源和环保带来空前的压力。
新能源汽车由于其能源清洁、无污染物排放等优势从概念走向产业,蓬勃发展起来。
《新能源汽车》是一门车辆工程专业的选修课程,它是以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与应用为背景,阐述了新能源汽车的类型,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必要性和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和趋势,着重介绍了电动汽车的关键零部件动力电池和电动机的类型、特点、工作原理和基本特性;简单介绍了三种类型的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车的结构、原理及设计理论等;另外让学生了解国内外新能源汽车相关标准目录,该课程既包含新能源汽车已经广泛应用的成熟技术,也包含了最新发展的一些高新技术,为学生对新能源汽车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打下良好的基础。
2.课程目标
(1)了解汽车新能源的特点及评价方法;了解天然气的特点及在汽车上的应用现状
(2)了解液化石油气的特点及在汽车上的应用现状;了解醇类燃料的特点及在汽车上的应用现状;
(3)了解二甲醚的特点及在汽车上的应用现状;了解氢的特点及在汽车上的应用现状;了解及其他新能源的特点及在汽车上的应用现状
(1)学校提供完善实训场地(2)教室应有多媒体设备(3)实训和理论应当同步。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大纲
本课程建议授课时长共80课时。
项目一认识新能源汽车(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现状和新能源汽车未来的发展趋势。
2.熟悉新能源汽车的种类。
3.掌握新能源汽车的定义。
4.掌握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必要性。
◎技能目标1.熟悉各种类型的新能源汽车,并能够对其进行区分。
2.熟悉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的主要目标。
(二)课时分配12课时。
(三)教学提纲本项目共有三个任务。
任务一新能源汽车概述一、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及分类二、常见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特征任务二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必要性一、发展新能源汽车的背景二、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必要性任务三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及趋势一、当前新能源汽车发展状况及规划二、新能源汽车品牌销售状况三、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支持项目二新能源汽车的主要类型与主流车型(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源的发展趋势。
2.熟悉混合动力汽车的分类依据和各类型的基本特征。
3.熟悉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类型及特征。
4.掌握各类型混合动力汽车的优缺点。
◎技能目标1.熟悉区分各种类型的混合动力汽车的方法。
2.熟悉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源的基本组成及未来发展的主要目标。
(二)课时分配8课时。
(三)教学提纲本项目共有两个任务。
任务一混合动力车辆各类型及对应的主流车型一、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二、混合动力的分类任务二纯电动汽车电池类型与主流车型一、电池的分类二、主流动力电池的特点项目三混合动力汽车(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微混合自动启停技术的特点。
2.熟悉混合动力汽车(含插电式)的行驶状态与控制策略。
3.掌握混合动力汽车的结构与技术特点。
◎技能目标1. 了解混合动力汽车的组件名称和功用。
2.熟悉混合动力汽车各组件的安装位置。
(二)课时分配12课时。
(三)教学提纲本项目共有三个任务。
任务一微混合自动启停技术特点一、概述二、自动启停技术的类型三、自动启停系统结构组成任务二混合动力汽车的行驶状态一、概述二、混合动力汽车的几种行驶状态三、混合动力汽车的控制策略任务三混合动力汽车的技术特点一、概述二、混合动力汽车的结构组成三、混合动力汽车的技术特点项目四纯电动汽车(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熟悉纯电动汽车的行驶状态与控制策略。
汽车新能源运用技术教案(5-6)
分为理论容量、实际容量、标称容量和额定容量等。
(1) 理论容量理论容量是把活性物质的质量按法拉第定律计算而得到的最高理论 值。
为了比较不同系列的电池,常用比容量的概念,即单位体积或单位质 量电池所能给出的理论电量,单位为 Ah/I 或Ah/kg 。
(2) 实际容量实际容量是指电池在一定条件下所能输出的电量。
它等于放电电流与 放电时间的乘积,单位为Ah,其值小于理论容量。
(3) 标称容量标称容量是用来鉴别电池的近似安时值。
(4) 额定容量额定容量也叫保证容量,是按国家或有关部门颁布的标准,保证电流 在一定的放电条件下应该放出的最低限度的容量。
(5) 荷电状态荷电状态(SOC )是电池在一定放电倍率下,剩余电量与相同条件下额定 容量的比值。
反映电池容量的变化。
SOC=1即表示电池充满状态。
随着电 池的放电,电池的电荷逐渐减少,此时电池的充电状态,可以用SOC K 百 分数的相对量来表示电池中电荷的变化状态。
一般电池放电高效率区为50%~80%SOC3•内阻电流流过电池内部受到的阻力,使电池电压降低,此阻力称为电池内 阻。
由于电池内阻作用,电池放电时端电压低于电动势和开路电压。
充电 时端电压高于电动势和开路电压。
4. 能量电池的能量是指在一定放电制度下, 或kW-h 。
它影响电动汽车的行驶距离电池所能输出的电能,单位是W-h(1) 理论能量理论能量是电池的理论容量与额定电压的乘积,指一定标准所规定 的放电条件下,电池所输出的能量。
(2) 实际能量实际能量是电池实际容量与平均工作电压的乘积, 表示在一定条件下电池所能输出的能量。
(3) 比能量比能量是指电池单位质量所能输出的电能,单位是 Wh/kg 。
常用比能 量来比较不同的电池系统。
比能量有理论比能量和实际比能量之分。
理论比能量是指 1kg 电池反 应物质完全放电时理论上所能输出的能量; 实际比能量是指1kg 电池反应 物质所能输出的实际能量。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电池的实际比能量远小 于理论比能量。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大纲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大纲一、项目的性质、地位与任务本项目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项目。
本项目授予学生新能源汽车构造原理等规律性的知识,使学生具有举一反三的分析能力,对结构原理不断更新的适应能力,为学习后续项目和参加专业实践奠定基础,对于适应地方经济建设的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项目的主要任务:主要任务是全面系统地介绍新能源汽车新技术。
针对本专业的特点,系统阐述了新能源汽车的类型,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必要性和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重点介绍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电动汽车用电动机、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结构、原理及设计方法等;对天然气汽车、液化石油气汽车、甲醇燃料汽车、乙醇燃料汽车、二甲醚燃料汽车、氢燃料汽车和太阳能汽车的特点、发展现状及趋势也进行了介绍。
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项目的学习,应达到以下要求:1.掌握新能源汽车的分类、基本结构、组成和原理;2.认识新能源汽车用的电动电池、电动机等各部分的有机联系;3.了解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并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4.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提高新能源汽车构造原理的应用能力和发展本专业的能力,提高和专业有关的工作适应性;5.具有较强的实践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工程意识和创新意识,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刻苦钻研的学习作风,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三、教学学时分配表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任务一新能源汽车的基础知识……4学时本任务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和分类;了解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必要性;了解新能源汽车发展概述;掌握汽车新能源的种类与来源;教学重点:汽车新能源的种类与来源。
教学难点:汽车新能源的种类与来源。
任务主要内容(理论):第一节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和分类(0.5学时)一、新能源汽车的定义二、新能源汽车的分类第二节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必要性(0.5学时)一、能源短缺二、环境污染三、气候变暖第三节汽车新能源概述(2学时)一、能源的定义与分类二、汽车新能源种类与来源三、天然气四、液化石油气五、甲醇六、乙醇七、二甲醚八、生物柴油九、氢十、太阳能第四节新能源汽车发展概述(1学时)一、国外新能源汽车发展二、周内新能源汽车发展三、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任务二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16学时本任务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分类,性能指标和电动汽车对动力电池的要求;掌握铅酸蓄电池、镍氢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的分类、结构和特点,铅酸蓄电池的工作原理、充放电特性和充电方法;理解掌握铅酸蓄电池、镍氢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的SOC估计方法。
新能源培训教学大纲模板
---新能源汽车培训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新能源汽车技术与应用2. 课程编码:NEV0013. 课程性质:职业技能培训课程4. 课程目标:使学员掌握新能源汽车的基本原理、技术特点、操作维护以及相关法规标准。
二、课程内容1. 模块一:新能源汽车概述- 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及分类-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新能源汽车的优势与挑战2. 模块二: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 电池技术:锂电池、镍氢电池等- 电机及控制器技术- 混合动力系统3. 模块三:新能源汽车充电与维护- 充电设施与充电技术- 新能源汽车的日常维护与保养- 故障诊断与排除4. 模块四:新能源汽车安全与法规- 新能源汽车的安全特性与风险- 新能源汽车相关法规标准解读- 安全驾驶与应急处理5. 模块五:新能源汽车市场与政策- 新能源汽车市场分析- 国家新能源汽车政策解读- 行业发展趋势与机遇三、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案例分析,使学员系统掌握新能源汽车知识。
2. 实践教学:组织学员进行新能源汽车的操作、维护和故障排除等实际操作训练。
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提高学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考核方式1. 课堂表现:参与讨论、提问等。
2. 课后作业:完成指定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3. 实践操作考核:对学员的实际操作技能进行考核。
4. 理论考试:对学员的理论知识进行考核。
五、课程时间安排1. 理论教学:共计24课时2. 实践教学:共计16课时3. 考核时间:共计4课时六、师资要求1. 具有丰富的新能源汽车行业经验2. 持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3. 良好的教学能力和沟通能力七、教材与参考资料1. 《新能源汽车技术与应用》教材2. 《新能源汽车维护与维修》参考书3. 《新能源汽车相关政策法规汇编》---请根据实际情况对上述模板进行调整,以满足不同培训项目的具体需求。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教案(全)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了解新能源汽车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发展历程。
2. 掌握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3. 认识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电池及其管理系统。
二、教学内容1. 新能源汽车的基本概念1.1 新能源汽车的定义1.2 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车的区别2. 新能源汽车的分类2.1 纯电动汽车2.2 混合动力汽车2.3 燃料电池汽车2.4 其他类型的新能源汽车3.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3.1 国内外新能源汽车发展概况3.2 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法规及标准4. 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组成4.1 电池组4.2 电机及控制系统4.3 传动系统5. 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工作原理5.1 纯电动汽车的工作原理5.2 混合动力汽车的工作原理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新能源汽车的基本概念、分类、发展历程及动力系统组成。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工作原理。
3.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提问、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四、教学资源1. PPT课件:新能源汽车的基本概念、分类、发展历程、动力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2. 视频资料:典型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工作原理。
3. 网络资源:新能源汽车相关的政策法规、行业动态等。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新能源汽车基本概念、分类、发展历程的掌握情况。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检验对动力系统工作原理的理解。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教案(第二部分)六、教学目标1. 掌握新能源汽车电池的类型、性能及管理系统的功能。
2. 了解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设施及充电策略。
3. 认识新能源汽车的驱动电机及其控制系统。
七、教学内容1. 新能源汽车电池类型及性能7.1 锂离子电池7.2 磷酸铁锂电池7.3 镍氢电池7.4 电池性能参数2. 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8.1 电池管理系统的作用8.2 电池管理系统的功能8.3 电池管理系统的组成3. 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9.1 充电桩的类型及特点9.2 充电设施的安装与维护4. 新能源汽车充电策略10.1 快速充电技术10.2 慢速充电技术10.3 充电策略的选择与优化5.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及其控制系统11.1 驱动电机的类型及特点11.2 驱动电机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11.3 驱动电机的运行控制策略八、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新能源汽车电池类型、性能、充电设施、充电策略及驱动电机。
新能源汽车应用与维修技术课程大纲1.0
本套课程八大学习领域分别是电动汽车的维护与保养、电池及管理系统的检测与维修、 电机及控制系统的检测与维修、整车控制系统的检测与维修、充电系统的检测与维修、辅助 系统的检测与维修、车载互联网系统的使用、维修站的沟通与互动。
本套课程资源的开发符合《国家示范性职业学校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计划-资源开发技 术规范》,成果资源的主体形式是知识点积件,他是使用网页及其相关技术为了达到对知识 点讲解目的而形成的独立集合,在开发普通网络课程和 SCORM 标准课程中,根据不同要求组 装成任意形式和版本的网络课程,在不同课程管理平台使用。
目录
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1 学习领域一览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2
序言
随着环境污染和能源问题日益突出,国家开始重视发展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新能源汽车 尤其是电动汽车也开始得到广泛应用。同时,随着电动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长,汽车后市场 需要做好人才的储备,相关职业院校也需要启动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因此相关的市场调研、 课程开发甚至专业建设工作需要提上日程。
《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803515018课程名称:新能源汽车技术英文名称:Technology on clean energy vehicles总学时:48 讲课学时:44 实验学时:4学分:3适用对象:车辆工程专业先修课程:新能源汽车导论、模拟电子技术B、数字电子技术B、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新能源汽车技术、汽车理论、电力电子技术。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是车辆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涉及新能源汽车的电机、电池及控制方面的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新能源汽车的基本原理、理论和设计,掌握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构造,电驱动系统,串联式、并联式和轻度混合动力电驱动的设计方法,能量存储系统,再生制动,燃料电池及其在车辆中的应用,以及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电驱动系统设计等,为以后从事汽车及新能源汽车检测、服务、科研等方面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学完本课程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 掌握电动汽车构造,了解电驱动系统组成。
(2) 掌握串联式、并联式和轻度混合动力电驱动的设计方法。
(3) 掌握能量存储系统,了解车辆再生制动。
(4) 掌握燃料电池及其在车辆中的应用,了解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电驱动系统设计。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共分七章教学内容,对每章内容均要求作了解和掌握。
第一章环境影响与现代交通运输的历史第一节大气污染第二节全球变暖及石油资源第三节应对环境和石油能源问题关于交通运输工具发展策略的重要性第四节电动车及混合动力汽车发展的历史第五节燃料电池车的历史第二章电动汽车第一节电动汽车的结构第二节电动汽车的性能第三节正常行驶下的牵引力第四节能量消耗第三章电驱动系统第一节直流电动机驱动第二节感应电动机驱动第三节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驱动第四节开关磁阻电动机驱动第四章混合动力驱动系结构和设计第一节混合动力电驱动系统的概念第二节混合动力电驱动系统的构造串联式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并联式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和混联式混合动力驱动系统。
《新能源汽车运用技术》教学大纲
《新能源汽车运用技术》教学大纲《新能源汽车运用技术》教学大纲制定单位:电子工程系执笔人:王新洁制定时间:2013年10月《新能源汽车运用技术》教学大纲一、课程定位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必修课程。
2.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对目前的能源结构有初步的了解,了解了世界各国为什么要开发新能源的真是理由及新能源在汽车上的应用前景。
该门课程从现代汽车发展的角度出发,综合分析了当前能源危机、环保危机形势下现代汽车工业的转型升级,对新能源在汽车上的运用进行剖析,及通过对新能源汽车原理的论述,帮助学生掌握新能源汽车结构,掌握新能源汽车的工作原理,进一步达到掌握新能源汽车相关知识和掌握一定的技能要求。
3.课程衔接在课程设置上,前导课程有《汽车电子技术1》、《汽车电子技术2》、《汽车构造》、《汽车电器》、《汽车的电控技术》等基础。
二、学习目标学生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学习,是学生对新能源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掌握了一些现代汽车用的新能源的形势及相关知识。
提升了学生在新能源方面的知识素养和专业运用能力。
通过学习还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
在获取新知识技能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及处理信息的能力。
(一)课时分配表学时分配表2. 纯电动汽车的驱动系统的布置形式与关键技术;3. 纯电动汽车的车型实例。
第五章混合动力汽车教学要求1. 掌握混合动力汽车基础知识;2. 熟悉油电混合动力汽车的结构及工作原理;3. 了解混合动力汽车的特点及其关键技术。
教学内容1. 认识混合动力汽车;2. 混合动力汽车特点及相关技术;3. 混合动力汽车的结构及工作原理;4. 混合动力汽车车型实例;5. 增程式电动汽车。
第六章其他新能源汽车教学要求1. 了解其他形式的新能源汽车种类;2. 重点了解燃料电池汽车。
教学内容1.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2. 气体燃料汽车;3. 生物燃料汽车。
三、课程实施(一)教学条件(此处相应教学条件的描述可以简写)1. 软硬件条件校内有100平方米的实训基地。
新能源汽车运用技术教学计划
新能源汽车运用技术教学计划
第2周认识新能源汽车
一、认识新能源
二、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和分类
三、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
第3周—第4周电动汽车用动和电池
一、认识动力电池
二、铅酸蓄电池
三、锂离子电池
四、燃料电池
五、超级电容器
六、飞轮电池
七、空气电池
第5周—第7周电动汽车用电机
一、车用电机基础知识
二、直流电机
三、无刷直流电机
四、异步电动机
五、家磁同步电动机
六、开关磁阻电动机
七、轮毂电机
第8周—第10周纯电动汽车
一、认识纯电动汽车
二、纯电动汽车的结构原理
三、纯电动汽车驱动系统布置形式与关键技术
四、纯电动汽车车型实例
第11周—第13周混合动力汽车
一、认识混合动力汽车
二、混合动力汽车的特点与相关技术
三、混合动力汽车的工作原理与结构
四、混合动力汽车车型实例
第14周—第16周其它新能源汽车
一、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二、气体燃料汽车
三、生物燃料汽车
第17周总复习,准备考试
吴建华
2015年9月13日。
《新能源汽车》课程实施性教学大纲
15级《新能源汽车》课程实施性教学大纲制定人:日期:审核人:日期:批准人:日期:一、说明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新能源汽车》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新能源汽车的分类、基结构、组成和原理,,并对新能源汽车用的电动电池、电动机等各部分的有机联系有清楚的认识。
了解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并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提高新能源汽车构造原理的应用能力和发展本专业的能力,提高和专业有关的工作适应性。
有较强的实践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受到较强的专业训练,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同时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教学建议)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刻苦钻研的学习作风,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4.推荐教材及学时说明本课程推荐教材:《新能源汽车》臧杰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ISBN:978-7-111-41287-8, 本课程课时为76课时。
二、学时分配三.课程内容和要求第一章绪论教学要求:1.熟悉新能源汽车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类型和应用;2.掌握新能源汽车的参数选择和设计计算;3.熟悉新能源汽车的维护教学内容:§1-1 新能源汽车概述一、新能源汽车的定义二、新能源汽车的分类1.电动汽车2.气体燃料汽车3.生物燃料汽车4.氢气汽车5.醚燃料汽车三、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管理方式§1-2 汽车工业面临的能源与环境问题一、汽车与能源二、汽车与环境§1-3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一、国外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二、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教学建议:1.可结合专业需要选择实例,以扩大应用知识面。
2.新能源汽车的概念与计算要讲清楚,并与后续各章中新能源汽车构造第二章天然气汽车教学要求:1.了解天然气汽车的类型、特点及应用;2.熟悉天然气汽车主要类型、应用和结构;3.认识天然气汽车的优点;4.了解天然气汽车的工作原理、特点和应用形式;教学内容:§2-1 概述一、车用天然气二、天然气汽车的类型1.按燃料状态分类2.按燃料供给系统特征分类3.按燃料供给的控制方式分类三、天然气汽车总体布置1.上海别克天然气汽车2.中巴车改装天然气汽车3.天津夏利改装天然气汽车4.天然气载货汽车§2-2 天然气汽车燃料供给系统一、CNG-汽油两用燃料汽车燃料供给系统二、CNG-柴油双燃料汽车燃料供给系统三、电控燃料供给系统§2-3 压缩天然气汽车专用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4 天然气汽车维护一、维护分类与周期二、维护作业的要求三、维护作业内容与技术要求教学建议:1.了解新能源汽车内容与教学要求、教学进度,以便更好地把握螺纹参数与标记的讲解。
(2021年整理)新能源汽车教学大纲
新能源汽车教学大纲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新能源汽车教学大纲)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新能源汽车教学大纲的全部内容。
(一)新能源汽车教学大纲1.课程性质环境污染恶化、温室效应导致气候变暖、石油矿产资源匮乏等全球性问题已引起广泛关注。
传统汽车产业与这些问题有密切的关系,尤其是近两年来,传统燃油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长,给能源和环保带来空前的压力.新能源汽车由于其能源清洁、无污染物排放等优势从概念走向产业,蓬勃发展起来。
《新能源汽车》是一门车辆工程专业的选修课程,它是以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与应用为背景,阐述了新能源汽车的类型,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必要性和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和趋势,着重介绍了电动汽车的关键零部件动力电池和电动机的类型、特点、工作原理和基本特性;简单介绍了三种类型的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车的结构、原理及设计理论等;另外让学生了解国内外新能源汽车相关标准目录,该课程既包含新能源汽车已经广泛应用的成熟技术,也包含了最新发展的一些高新技术,为学生对新能源汽车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打下良好的基础。
2.课程目标(1)了解汽车新能源的特点及评价方法;了解天然气的特点及在汽车上的应用现状(2)了解液化石油气的特点及在汽车上的应用现状;了解醇类燃料的特点及在汽车上的应用现状;(3)了解二甲醚的特点及在汽车上的应用现状;了解氢的特点及在汽车上的应用现状;了解及其他新能源的特点及在汽车上的应用现状3。
课程内容(1)学校提供完善实训场地(2)教室应有多媒体设备(3)实训和理论应当同步。
《新能源汽车》课程实施性教学大纲【范本模板】
15级《新能源汽车》课程实施性教学大纲制定人:日期:审核人:日期:批准人:日期:一、说明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新能源汽车》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新能源汽车的分类、基结构、组成和原理,,并对新能源汽车用的电动电池、电动机等各部分的有机联系有清楚的认识。
了解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并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提高新能源汽车构造原理的应用能力和发展本专业的能力,提高和专业有关的工作适应性。
有较强的实践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受到较强的专业训练,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同时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教学建议)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刻苦钻研的学习作风,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4.推荐教材及学时说明本课程推荐教材:《新能源汽车》臧杰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ISBN:978—7—111-41287—8,本课程课时为76课时。
二、学时分配三.课程内容和要求第一章绪论教学要求:1。
熟悉新能源汽车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类型和应用;2.掌握新能源汽车的参数选择和设计计算;3。
熟悉新能源汽车的维护教学内容:§1-1 新能源汽车概述一、新能源汽车的定义二、新能源汽车的分类1.电动汽车2。
气体燃料汽车3。
生物燃料汽车4。
氢气汽车5。
醚燃料汽车三、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管理方式§1-2 汽车工业面临的能源与环境问题一、汽车与能源二、汽车与环境§1-3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一、国外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二、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教学建议:1。
可结合专业需要选择实例,以扩大应用知识面。
2.新能源汽车的概念与计算要讲清楚,并与后续各章中新能源汽车构造第二章天然气汽车教学要求:1。
了解天然气汽车的类型、特点及应用;2.熟悉天然气汽车主要类型、应用和结构;3.认识天然气汽车的优点;4.了解天然气汽车的工作原理、特点和应用形式;教学内容:§2-1 概述一、车用天然气二、天然气汽车的类型1.按燃料状态分类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能源汽车运用技术》教学大纲
制定单位:电子工程系
执笔人:王新洁
制定时间:2013年10月
《新能源汽车运用技术》教学大纲
一、课程定位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必修课程。
2.课程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对目前的能源结构有初步的了解,了解了世界各国为什么要开发新能源的真是理由及新能源在汽车上的应用前景。
该门课程从现代汽车发展的角度出发,综合分析了当前能源危机、环保危机形势下现代汽车工业的转型升级,对新能源在汽车上的运用进行剖析,及通过对新能源汽车原理的论述,帮助学生掌握新能源汽车结构,掌握新能源汽车的工作原理,进一步达到掌握新能源汽车相关知识和掌握一定的技能要求。
3.课程衔接
在课程设置上,前导课程有《汽车电子技术1》、《汽车电子技术2》、《汽车构造》、《汽车电器》、《汽车的电控技术》等基础。
二、学习目标
学生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学习,是学生对新能源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掌握了一些现代汽车用的新能源的形势及相关知识。
提升了学生在新能源方面的知识素养和专业运用能力。
通过学习还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
在获取新知识技能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及处理信息的能力。
(一)课时分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