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第二轮复习
《生活与哲学》第一二单元第二轮复习课件
C.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紧密联系,不可分割.没有离开世界观 的单独的方法论,也没有离开方法论的孤 立的世界观;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 体现世界观。 如: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 移→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怎样:物质决定意识 →坚持一切从世界出发。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坚心主义及其形态 (1)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
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
决定物质。 (2)两种基本形态
A.主观唯心主义的特点
B.客观唯心主义的特点
(3)唯心主义及其基本形态 ①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 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 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②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 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 神的外化和表现。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 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 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实践基 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是人类认识发 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是人类思想 智存慧的结晶.
四、易错易混知识点部分 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 ) 2.哲学是世界观、具体科学是方法论(×) 3.方法论决定世界观,世界观体现方法论 (×) 4.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 5.哲学是具体科学之和,与具体科学是整 体与部分的关系 (×) 6.哲学是科学之母 (×)
必修4
生活与哲学第二轮复习
全书基本框架图: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一.考情动态分析:
从2013年新课标高考试题分析可以看出,本 专题在高考中所占比重不大,试题一般以选择题 的形式出现.考查的知识点主要包括: (1)哲学: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与具体科 学的关系 (2)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二者的分歧,唯物主义 的三种基本形态及其特点,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 形态及其特点 (4)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知识体系整合及典型例题
四、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26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在涉及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时 我们应从以下几个主要原理去分析:发展的普遍性,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 旧事物的灭亡,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事物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矛盾是事 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发展是有规律的,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等。
整体与部分
9
真题分布
设问方式
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知识,对否认英雄的错
2016·全国乙卷T39 误言论加以批驳。(12分)
考点链接 价值观
十八洞村扶贫实践是贯彻精准扶贫思想的成功案 矛盾的普遍性和
2016·全国甲卷T40 例,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加 特 殊 性 辩 证 关 系
以说明。(12分)
4
9.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检验人们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 10.任何真理都是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 11.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 ) 12.世界上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相互联系。( ) 13.整体功能总是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 14.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质变就是发展。( ) 15.量变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总和。( ) 16.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并为斗争性所制约。( ) 17.矛盾的普遍性包含特殊性,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
高三政治二轮复习
《生活与哲学》
模块知识体系整合 命题趋势追踪 高频考点贯通
1
马克思主义哲学
辩 证 唯 物 主 义
唯 物 论
认辩 识证 论法
2
历 史 唯 物 主 义
社
人
会
生
历
价
史
值
观
最新高三政治二轮复习《生活与哲学》考点梳理与技巧点拨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复习专题专题一哲学思想与探索世界、追求真理考点一哲学及其派别1.哲学的内涵【核心发散】哲学发展史上的两个对子在哲学的两个对子中,由于各种辩证法或形而上学的思想总是附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因而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3.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体现: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核心发散】哲学概念及其相关知识(1)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哲学的缺陷以往哲学都存在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相互脱离的局限。
以往哲学因为不懂得实践的观点,所以在人类社会历史领域都陷入唯心主义怪圈。
(2)关于哲学与时代精神及真正哲学的作用①哲学源于时代,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
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它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②真正哲学的作用从对时代的作用看,真正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可以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可以预示和指明社会前进的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因此,真正的哲学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的变革。
从对个人成长看,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3)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意义①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二轮复习思路与备考策略
《生活与哲学》二轮复习思路与备考策略《生活与哲学》二轮复习思路与备考策略复习,通常是进行专题复习,目的是将已学知识进行系统化、网络化,并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再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进而实现综合能力的突破。
要坚持“考点带动,放低重心,点面结合,形成网络,重点突出,全面落实说明,综合能力强化,既求质(成绩高)又求量(训练量)”的策略。
复习中注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以知识树、图表等醒目的形式让学生精确的明晰考点,2、遵循“先宏观,后微观”的原则。
建立宏观、中观、微观三观知识体系。
3、我们还应注意了对一轮复习中的知识“盲点”的特别关注。
4、搞好专题复习,突出小专题复习。
知识树呈现考点:唯物主义5、唯心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物质,如水、火、气、土等)6、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原子,(物质是本原,机械性、形而上学性、物质决定意识)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一)搞好专题复习,突出小专题复习。
(1)搞好三类专题1、课本单元性专题:复习这类专题时努力做到宏观把握和微观分析相结合。
宏观把握,即从大处着眼理清主专题知识线索,使知识网络化、系统化;微观分析,即把有些内容细化为几个小专题来进行复习,多角度思考,挖掘知识内涵,把握知识的精髓。
这样效果比较好,因为它符合高考的要求。
2.时事热点专题:高考命题关注热点,在高考复习中应引起重视,要努力找到时政热点与课本的连接点,培养学生的时事思维习惯和用时事语言组织答案的能力。
3、图表漫画等题型的专题(1)突出小专题复习研究近三年来的政治试题,我们会发现它有一个突出特点,那就是采用小专题的形式命题,进行知识的重组,考查学生的知识整和的能力。
二、关注热点,课本和时事相结合。
一、精选热点,关注三类时事:(2)是联系教材中的事例。
课本中的事例都是经过精选的,是经得起推敲的典型事例。
并且高考中出现过这一类材料。
(3)是联系日常生活中的事例,特别是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然后运用所学的思考。
高三二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知识框架课件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识而存在。
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一定方面、一定程度的正确反映,都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
真理的绝对性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和条件,不存在适用于一切领域的普遍真理。
研究人类认识的来源、发展过程和真理标准,涉及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探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重点
唯物论中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辩证法中三大规律的内涵及其应用;认识论中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历史观中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难点
如何运用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原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认识论中真理的相对性与绝对性的关系;历史观中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
联系的多样性
任何联系都是在一定条件下的联系,条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联系的条件性
发展的普遍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发展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体现了发展的前进性;同时还应看到发展不会一帆风顺,要正确对待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前进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体现了发展的曲折性。量变与质变的关系: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03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繁多的事物和现象都是物质的产物或表现。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高三政治二轮复习《生活与哲学》考点梳理与技巧点拨(Word版,15页)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复习专题专题一哲学思想与探索世界、追求真理考点一哲学及其派别在哲学的两个对子中,由于各种辩证法或形而上学的思想总是附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因而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3.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体现: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核心发散】哲学概念及其相关知识(1)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哲学的缺陷以往哲学都存在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相互脱离的局限。
以往哲学因为不懂得实践的观点,所以在人类社会历史领域都陷入唯心主义怪圈。
(2)关于哲学与时代精神及真正哲学的作用①哲学源于时代,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
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它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②真正哲学的作用从对时代的作用看,真正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可以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可以预示和指明社会前进的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因此,真正的哲学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的变革。
从对个人成长看,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3)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意义①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哲②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
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党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必须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生活与哲学二轮复习课件
否 定 的 观 点
辩证否定是事物自 身的否定,是发展 树立创新意识和辩证法的 的环节是联系的环 要求 革命批判精神 节,是既肯定又否 定,其实质是扬弃 关注变化发展的实际 辩证法的 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 革命批判要求 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 精神和创 注重研究新情况提出新问题寻找新 新意识 思路开拓新境界 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创新的 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社会作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的社会变革的先导 用原理 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 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人 生 价 值 观 ( 实 现 人 生 的 价 值 )
价值观的 导向作用
对认识和改造世界有导向 作用 要求 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是人生的向导
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人生价值 评价人的价值主要看他的贡献,最根本的是对 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贡献 实现的方式是在劳动的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 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唯心主义及其形态
主观唯心主义13 客观唯心主义13
产生的历史条件18-20 基本特征20-21 中国化的理论成果21-23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专 题 二 : 探 索 世 界 与 追 求 真 理
1自然界的物质性P28-29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P30 1运动和物质的关系P31 二、哲学的运动概念P31 2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P32 规律的概念P33 三、物质运动的规律 1 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P33-34 唯 1意识的起源P35 物 论 四、物质决定意识P37 2意识的生理基础P36 3意识的内容与形式P36-37 意识能动作用的特点P38-39 五、意识的能动作用 1 2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P38-39 六、客观规律与 1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P41 意识的能动作用 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P41 1实践的概念P42 七、实践 2实践的特点P42-43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P44 2实践是认识的动力P45 八、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P45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P46 认 1真理的客观性P47 识 2真理的条件性P47 论 九、真理 3真理的具体性P47 4真理和谬误P48 1认识的反复性P48 十、认识过程 2认识的无限性P49 一、哲学的物质概念P29
《生活与哲学》二轮复习知识整合与点拨
《生活与哲学》二轮复习知识整合与点拨、知识体系(请根据以下主干知识块建构哲学模块知识体系):二、易错点纠偏:1、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任何哲学都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何者为本原的问题;()4、物质的惟一特性是运动;()5、意识对物质具有促进作用;()6、认识的根本目的是理性认识;()7、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8、区别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主要看事物力量的强大;()9、矛盾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10、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三、知识整合:生活与哲学》二轮复习模块检测2010、4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题4分,共44分。
):1.承办2014 年第二届夏季青年奥运会是南京市委、市政府从南京的实际出发,为全面展示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以及现代化大都市的生机和活力,进一步加快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决策。
这体现了:A.物质与意识不可分 B •物质与意识同等重要C.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D .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2 .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
'遂依而截之。
”。
对上述办事方式,其哲学启示为:A.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可取的 B .割裂了整体与部分的联系,是不可取的C.抓住了事物的主要矛盾,是可取的 D .割裂了共性与个性的联系,是不可取的3.“追求真相” 越来越成为广大网友的普遍愿望,“上海钓鱼执法” 、“南京徐宝宝” 等事件都因网民的追问被“还原”了事实真相。
这是因为:A.真理是客观的 B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C.真理是相对的D.真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变为谬误4.“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下列古语中与此蕴含哲理相同的是:)①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②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③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④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A.①③B.①④ C .②③ D.③④5.一片临河的草丛突然起火,呼呼直窜的烈火形成了一个火圈,向草丛中央一个小小的丘陵包围过来,丘陵上无数蚂蚁眼看就要葬身火海。
唯物论试题
提示
是错
人脑对客观对象的反映既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
误的。
6.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 ) (2014· 江苏高考,27A) 提示 界。 意识指导人们改造世界,意识自身不能改造世
7.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使事物处于显著的变化之中。
(×)
提示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运动是物质的
生活方式宣战”等题眼信息。
“向我们自身粗放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宣战”表明我们
按规律办事,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D项入选。 A项中“就”、B项中“根本上”、C项中“消除”表 述错误。 答案 D
命题预测题型:选择题 1.北京市从2016年开始,高考语文分值由150分增为 180分,英语考试将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两次考试, 学生可多次参加,满分为100分,降低50分。对此,多 数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表示赞成,从事英语教学的教 师表示反对。这说明( ) ①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 ②人们对某一特定对象的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 ③强烈的社会反响是对社会客观实际的反映 ④人们的立场和实践不同,产生的认识一定不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①错误,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④说法绝对。 答案 C
①错误,人的意识才有主动创造性;②错在否定了外因的
作用。
答案:D
4.过去,人们认为杂草会抢夺果树营养,于是把草拔光,结 果导致病虫害增多,农药使用量加大,形成恶性循环。现 在,一些果园在果树周边保留杂草、灌木,以便益虫、小 鸟栖息,结果病虫害明显减少,农药少用或不用,水果的 口味也变得鲜美。这表明 ) C (
错误。
5.心理学家将一条饥饿的鳄鱼和许多小鱼放在同一个大水箱里, 中间用透明的玻璃隔开。最初,鳄鱼毫不犹豫地向小鱼发起进 攻,但每次都碰壁了。多次进攻无果后,它放弃了努力。后来 心理学家取走玻璃挡板,小鱼在鳄鱼身边游来游去,但鳄鱼始 终无动于衷,最后饿死了。“鳄鱼试验”进一步佐证了: ①动物心理没有能动性,不能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 ②动物心理没有适应性,不能根据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③动物心理没有创造性,不能通过行动改变环境以满足生存的 需要 ④动物心理没有主观性,不能创造现实世界所没有的幻想的世 界
哲学二轮复习
答案:
(1)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要立足国情,了解奥运,了解文化,了解历史。
(2)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 事物,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要发挥主观 能动性,一方面,在展现内容上,对传统文化要 进行选择,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另一方面,在 展现方式上,要大胆创意,精心策划,形成科学 合理的展现方案,并以此为指导,周密组织,科 学实施。
关于世界 观的学说
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产生 基本特征
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辩证唯物论
马 克 思 主 义 哲 学
辩证唯物主义
认识论
唯物辩证法
社会历史观 历史唯物主义
人生价值观
世界的物质性
物质观
运动
辩 证 唯 物 论
规律
按规律办事 认识和利用规律
意识的本质
意识观
意识的作用
物质和意识 的辩证关系
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重视意识。 ②尊重客观规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从整体着眼,树立全局观念,学会系统优化的 方法。 ⑤敢于承认矛盾,分析矛盾,积极寻求正确的方 法解决矛盾。积极创造条件促进矛盾双方的转化。 3、①加强宏观调控,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 政手段。完善法律、法规、政策、社会保障、后 勤服务等。 ②发挥财政作用,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集 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完善社会保障,社会公共 服务体系。
(1)依据材料一,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说明 湖南省为什么能够取得抗灾斗争的重大胜利? (2) 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从辩证唯物主义的 角度,说明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3)结合材料,从经济生活的角度,谈谈对我 国南方各地抗灾成功的认识。
1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实践的主体。 要求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事实证明只要紧 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才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种 种挑战和风险。 ②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自觉站在最 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 价值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维护 人民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追求。 ③坚持集体主义价值观,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放在第一位,各部门奋力抗灾,全力以赴 ④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 和贡献。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奋起抗灾.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特色专题生活与哲学课件
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识别的关键词] 人民╱人民群众╱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 中去╱与群众相结合╱农民,老百姓╱群众利益╱弱势群体╱民 生╱以人为本╱人权
(二)人生观与价值观 1.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对人生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 的贡献 [识别的关键词] 说明人生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一些先进人物的价值体 现在他们对社会的贡献
2.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识别的关键词] 具有不同(特点)╱存在着差别或差异╱区别对待╱用不同的 方法去解决不同的问题╱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在不 同条件下或在不同情况下或在不同历史时期,实施不同的对策、 策略或政策╱想问题、办事情做到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发展特 色农业或特色经济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事情要有针对性 ╱发挥……独特优势╱因势利导╱因材施教╱针对……╱量身定 做╱独特╱根据当地当时实际╱符合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识别的关键词] 实践出真知╱实践是一切科学知识的源泉╱不入虎穴,焉得 虎子╱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比十所大学 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实干兴邦
2.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不断 追寻真理
[识别的关键词] 第一次提出某种正确的观点或认识╱对某一具体事物的认识经 历一个漫长的认识过程,同时每一次认识都在向前发展、推进╱山 外有山,学无止境 3.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 [识别的关键词]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评价历史人物要将其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 条件下/真理往前迈一小步就有可能是谬误
3.规律客观性与普遍性要求我们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识别的关键词] 在处理人与规律关系时,特别是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中,人 的某些行为违背规律、破坏了规律(或自然规律),受到规律的惩 罚╱办事情要讲究科学态度╱讲科学╱办事情要实事求是╱超 载,过度,急功近利,滥……致使……╱符合、遵循……取得成 功╱面对……决定、预测╱拼搏、艰苦奋斗、反复试验、百折不 挠╱发扬……的精神
《生活与哲学》二轮复习专题:唯物辩证法(原创)
【例题3】(09模拟) 数十年不遇的大风雪天气,让南方部分地区几乎 陷入瘫痪状态,雪灾引人深思。有关专家指出:战胜 自然灾害往往牵涉到跨企业、跨行业跨省市的协同努 力,中国应该建立起科学高效的国家应急机制来协同 抗灾;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在发展经济的过程 中,要慎重考虑各种灾害的可能性,尽量避免出现 “一失皆失”的那种局面,提高抗灾能力;从上至下 建立全民忧患意识,未雨绸缪。 结合上述材料并运用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 谈谈应如何战胜自然灾害。(10分)
要求(方法论)
①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 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实 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 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 能之和的理想效果;②同 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 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 推动整体的发展。
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①要 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②注 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 性,③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 的优化趋向。总:系统优化 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 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陈云林指出,一年多来,海协会和海基会平等协商、善 意沟通、积累共识、务实推进,我们签署了一系列有利于两 岸经济发展和民众福祉的协议。这些协议的落实和推进产生 了无数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变成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正是两岸同胞互蒙其利,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两岸正面 向一条正确的道路不断前进。
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谈谈对上述材料的认识。
部分的联系。现在荆州地区的发展受国家经济社会整体发展
的影响,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为该地区带来发展的有利条 件;东部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为该地区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例2】:2009年12月15日,港珠澳大桥珠澳口岸人工岛将 率先动工。港珠澳大桥跨海逾35公里,成为世界最长的跨海 大桥。 目前,粤港澳国民生产总值占全国近20%,三地紧密合 作已有实力参与世界城市群的竞争。广东的发展离不开港澳, 粤港澳的发展与三地互利合作密不可分。改革开放以来,广 东承接港澳产业转移,通过加工贸易发展壮大,粤港澳合作 , 发挥了重大作用。对于澳门而言,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使港澳 之间出现了第一条陆路快速通道,这比以往减少2/3交通成本, 意味着澳门进入整个港珠澳的一小时经济圈,更好地促进三 地的合作和发展。 请运用联系观的有关知识,谈谈对建造港珠澳大桥的认识?
高三《生活与哲学》二轮复习教学案 生活与哲学模块综合
高三政治复习学案《生活与哲学》模块综合【复习目标】1、能够对全书的目录完整表述(单元、课题、框题)。
2、能够根据核心概念构建模块知识体系,并能面对体系进行简单的复述。
3、通过从“概念——原理——方法论——反对”四个角度整合知识,总结解题规律。
4、通过模块检测,全面反思自己知识把握,解题思路及技巧的总体情况。
第一学时模块知识体系构建一、核心知识归纳哲学思考的是人与世界的终极问题,即世界的本原是什么(从何处来)?世界的状态怎么样(向何处去)?如何处理人与世界(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关系?对这些终极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不同的哲学派别,而其中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完整地、科学地回答了上述问题,能够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围绕“如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人生)和思维,如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一核心问题,全书从生活的智慧、生活的探求、生活的方法、生活的选择四个方面展开,即四个单元,每单元突出一个核心问题。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从学生身边的哲学入手,引导学生了解哲学的一般知识,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重要特点。
这是全书的概论。
可称为哲学概论或哲学导论。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主要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入手,引领学生正确认识外部世界,正确处理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在实践中探索和发展真理。
这一单元基本上属于唯物论和认识论部分。
其中第四课探索世界的本质、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属于唯物论部分。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属于认识论部分。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帮助学生掌握观察事物、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提高思维能力和做事的能力。
这一单元属于辩证法部分。
其中第七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主要讲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内容,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主要讲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
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历史问题,在社会生活中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实现人生价值,为社会做贡献。
高三《生活与哲学》第2轮复习
• 2008全国2 • 材料一 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取得的加快实现 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之一,就是把提 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党的十本大报告提出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 配更加注重公平”。 • (1)从认识与实践关系的角度,说明党的十七大提出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 配更加注重公平”的哲学依据。(10分) •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这种关于分配的原 则要求源于实践的需要,顺应了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这一要求体现党在实践基础上对公 平与效率关系认识的深化;这一要求将继续得到实践的检 验(6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 具有指导作用。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的这一要求,对于提 高效率、促进公平、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具有重要作用 (4分)。
宁夏08-39.(36分)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 门委员会(IPCC)组织数百位科学家经过长期的 观测、调查、实验和分析探讨,先后发布了四个 “气候评估报告”。1990年报告称“近百年气候变 化可能是自然波动,或人为活动,或二者共同影响 的结果”;1995年报告指出,人类活动对地球气候 和气候系统的影响已经可以“被检测出来”;2001 年报告认为,“新的更强证据表明,过去50年观测 到的大部分气候变暖可能归因于人类活动”;2007 年报告强调,“人类活动很可能是气候变暖的主要 原因”,并将这种可能性从2001年的约66%提升到 90%以上。 结合“气候评估报告”关于地球变暖原因的描述,说 明人类追求和发展真理的特点。(12分)
• 1、(2010高考· 全国新课标卷20)“今天科学技 术不仅仅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还是认识客观 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整个知识体系,而这个体 系的最高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钱学森关于 哲学与科学关系的论断的合理性在于 • ①认为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是最高概括的科学② 主张科学是哲学的知识前提,哲学是科学的最高 概括③强调离开了哲学世界观的指导,科学研究 就不能取得进展④指出哲学与科学具有一致性, 哲学对科学具有方法论的指导作用 •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内容和形式:(1)本质: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客观存在是生成 意识的原材料.(2)表现:不管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 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 二、意识的能动作用 • 1.意识能动作用的特点(考点4) •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 (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 (3)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 在复习中,要在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掌握的基础上,根据物质→意 识→意识能动性→认识规律→实践→认识发展的内在联系,打破章节 界限,形成知识网络,准确理解重要原理。
• 要着重把握从不同角度对世界物质性原理进行表述;用对立统一的观 点理解运动与物质、运动与静止、人与规律的关系。
• 多角度透视意识的本质,理解意识的不同形式,识别意识能动性的表 现。熟记实践与认识关系原理,理解人类的认识能力和认识发展规律 ,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真理观。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 二、哲学的运动概念 • 1.运动和物质的关系(考点3) • (1)物质离不开运动: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和存在方式。 • (2)运动离不开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 (3)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也不存在脱离物质的运动。 • 2.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考点4)
而不周
• C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英国诗人雪莱在《无常》中吟唱道,“今天,花儿喜爱欢悦/明天,就会凋谢 /我们希望长驻一切/诱惑你,然后飞逸/什么是人间的欢乐/那是戏弄黑夜的电 火/像闪光一样短促”。下列与诗中的哲理相近的是
A.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B.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C.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D.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 三、物质运动的规律 • 1.规律的概念: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
系。(考点5) • 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考点6) • (1)世界观原理:
• ①客观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 造,也不能被消灭。
• ②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 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 从辩证唯物论角度分析,为什么及如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5课 把握思维的奥秘 主干脉络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 第5课 把握思维的奥秘 • 一、物质决定意识(全面认识意识的内涵)(考点1、2、3) • 起源:(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2)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 生理基础: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具
• 运用世界物质性、规律客观性、实践基础性、意识能动性原理理解中 国共产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思想路线。
• 主干脉络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主干脉络ຫໍສະໝຸດ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 第4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 一、哲学的物质概念 • 1.自然界的物质性(考点1) • (1)自然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 (2)宇宙间根本不存在上帝和诸神创造世界的活动。
• 每天都会有新的盐分进入海水,海水中也会有一些盐分进入海床沉积 层。新注入的盐分数量与海水里跑掉的盐分数量互相抵消,海水的平 均溶盐浓度保持稳定。这表明
• 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 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 ③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
• ④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 卫星必须围绕地球不停地运转,才能保持平衡而不被地球吸引撞向地 球。这说明的哲学道理是?
《生活与哲学》第二轮复习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单元解读
• 本单元的核心问题是探讨世界的本质,引导学生如何正确看待和理解 我们周围的世界。本单元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主要是从物质和意识的关 系入手,通过引领学生正确认识外部世界,正确处理物质和意识、实 践和认识的关系,在实践中探索和发展真理。系统展示了马克思主义 哲学的本体论(世界的本质)和认识论,全面科学地回答了哲学的基 本问题。
• (2)方法论要求:
• ①不可随心所欲: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 ,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 ②并非无能为力: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 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 下列材料体现了辩证唯物论什么哲理 • A.人生譬如滑雪,只有知道如何停止的人才知道如何加快速度 • B.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
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 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 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 三、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 • 1.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考点6) • (1)辩证统一的关系: •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 • ②按规律办事,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 (2)基本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 进。
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 第5课 把握思维的奥秘 • 2.意识能动性的表现(考点5) • (1)能动地认识世界:人通过感官可以认识事物的现象,通过“思
维之眼”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 (2)能动地改造世界: • 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
•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考点2) • (1)产生: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 (2)本质: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 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 这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 3.世界的物质性 • (1)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 • ①含义: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 ②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 (2)世界物质性原理: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