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摘局部义齿的初戴及义齿戴入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PPT课件
《可摘局部义齿概述》PPT课件
2. 粘膜支持式RPD (mucosa support)
3. 混合支持式RPD (tooth and mucosa support)
精选PPT
19
几种特殊的RPD
• 悬锁卡环RPD • 附着体RPD • 套筒冠义齿 • 覆盖义齿
精选PPT
20
套筒冠义齿
精选PPT
21
附着体RPD
精选PPT
22
牙列缺损修复类型的选择
精选PPT
14
总之,RPD 适应范围广,从 修复个别牙列缺损到修复仅余留 单个牙的大范围缺损均可采用。
精选PPT
15
RPD禁忌症
• 精神病患者 • 患严重全身疾病 • 口内有未治疗的粘膜病 • 缺隙过小者 或颌龈距过低者 • 第三磨牙一般不修复
精选PPT
16
RPD修复的目的
The primary purpose of RPD therapy must always be the Preservation of that which remains, and not meticulous replacement of that which has been lost.
可摘局部义齿
Removable Partial Denture, RPD
许胜
精选PPT
1
第一节 可摘局部义齿概述
精选PPT
2
分清几个概念
• 牙列 • 牙体缺损 • 牙列缺损 • 牙齿缺失 • 牙列缺失
精选PPT
3
概念
• 牙列:上下颌牙齿的牙根生长在牙槽窝内,其牙 冠连续排列成近似抛物线的弓形,称为牙弓或牙 列。
根据缺牙部位、缺牙数目、基牙条件、 患者局部与全身健康条件以及主观要求和 客观经济条件等选择义齿的修复方法。
第二章--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工艺ppt课件
(三〕人工牙的功能
前牙:发音 美观 切割 心思 后牙:咀嚼 美观 心思
(四〕人工牙的选择
1 前牙的选择 单个 根据缺失牙位置大
小,上下左右牙大小、颜色 、 对侧同名牙大小、形状来选择
多个 余留牙的颜色、形 状、大小、长短,患者脸形、 年龄、肤色、性别、缺失牙间 隙及患者的要求
2 后牙的选择
• 颊舌径较天然牙略小,以减轻支持组织的 负荷; • 人工牙合龈径应按照缺失牙区合间隙大小 来选择,并与前牙颈缘线协调; • 选择硬度大的牙齿,尽量使用成品牙,能 排牙的尽量排;
(一〕固位体的要求
1. 固位力足够,防止义齿功能状态时脱位 2. 对基牙不产生矫治性移位 3.不能损伤口腔的软硬组织 4 . 取戴时对基牙无侧向压力,不损伤基牙。 5. 易清洁,不易存积食物,以免造成牙龋坏和牙
周炎症 6. 美观性 显露金属较少,不影响美观
7.固位体的颊,舌臂和固位体间要有交互对 抗作用
支托形状和大小:
1〕形状:前窄后宽、前薄后厚。“匙〞形。 2〕大小:原则上尽量宽大,同时尽量少磨牙。
支托形状
四 、大连接体
分为大连接体和小连接体
(二〕要求:
•有一定强度,不变形 •不妨碍唇颊舌运动 •不进入倒凹区,不压迫软硬组织 •边缘光滑、圆钝,易于清洁或自洁 •扁平形或板条形,能小则小
大连接体的种类: 1 腭杆: • 前腭杆:位于上颌腭硬区之前,腭皱襞之后,距前 牙舌侧龈缘6mm,为一宽而扁的带状体,宽6- 8mm,厚1mm。铸造完成; • 后腭杆:位于上颌硬区之后,颤动线之前,第一磨 牙之间。宽约3.5mm,厚约1.5-2mm • 侧腭杆:位于上颌硬区两侧,距龈缘4-6mm,与 牙弓平行。宽约3-3.5mm,厚1-1.5mm 。多与前 后腭杆一起使用
可摘局部义齿ppt课件
(一)生理性
1、建立生理合关系: 目的:恢复咀嚼功能 恢复咬合关系及邻接关系
2、广泛分布合力: 增加卡环、 支托,扩大基托面积
3、保持正确的垂直距离 4、不影响软组织的生理活动
(二)功能性 恢复功能的大小与下列因素有关: 1、牙周情况 2、牙槽骨吸收程度 3、咬合关系 4、人工牙的材料
若缺牙多、牙槽骨及基牙差:
(二) 基托的设计
功能:连接功能、传递功能 恢复外形、固位功能 种类:塑料、金属、金属塑料
范围:缺牙少,基牙条件好, 牙槽嵴宽大,美观及 发音要求高的,基托 可适当缩小
•应与天然牙轴面非倒凹区接触
•若无倒凹存在,可与粘膜接触 以获得良好的边缘封闭
•遇骨组织或系带处要缓冲
•保证一定的强度 塑料 — 2.0mm 金属 — 0.5mm
(一) 人工牙
是用来代替缺失的天然牙,恢复 其牙冠形态并行使功能部分。
材料 瓷牙 塑料牙 金属 面
(二)基托:
是义齿与承托区粘膜直接接触的 部分,其位于缺隙的部分为鞍基 作用 — 连接,封闭
材料 — 塑料 金属 塑料与金属联合
(三)固位体
可摘局部义齿安放在基牙 上的部分。 作用 — 固位、支持、稳定 材料 — 镍铬不锈钢 合金铸造 分类 —
•上颌唇侧可用可不用 颊侧 上颌结节 后缘 软硬腭交界处* 两侧 翼上颌切迹 •下颌后缘 磨牙后垫的1/3-1/2 下颌舌骨嵴
• 唇颊侧不超过前庭沟底
(三) 固位体的设计 — 基牙和卡环
基牙的选择原则:
数量 — 2-4个为宜 方位 — 尽量分散 形态 — 健康、高大、不倾斜
影响基牙受力大小的因素:
则减径、减数、减小牙尖斜度
(三)预防性
不应压迫余留牙的龈缘 尽量选择天然间隙,少磨牙体
可摘局部义齿的修复课件
第二节、印模制取和模型灌注
注意要点: ★取得精确的印模,灌制出准确的工作模型,是制作
良好的可摘局部义齿的必要条件。
★印模特点是既要取得余留牙剩余牙槽嵴的精确解剖 形态,又要取得周围肌肉系带的功能活动状态。
1、选择合适的托盘
①托盘底为一平面,与牙弓内外侧应有3-4mm的间 隙,以容纳印模材料;
4、灌注模型
模型要求: ①模型基牙、余留牙及缺隙部位牙槽嵴及周围软组
织印迹清晰。 ②模型无气泡和缺损。 ③模型要有一定厚度,最薄处颚穹窿到模型底部厚
度为1cm。
第三节、确定和转移合关系
(1)利用模型上余留牙的咬合关系 (2)蜡颌记录 (3)颌托记录 (4)根据患者已用蜡片或蜡堤确定的正中合关系固
*颜面形态是否对称、比例是否协调,丰满度是否 正常。
*开口度大小,下颌运动有无异常,关节有无弹响 。
*头颈部肌肉及颞下颌关节扪诊有无疼痛。
(3)口腔检查 ※牙列缺失情况检查:缺失牙的数目和部位,拔牙
窝愈合情况,剩余牙槽嵴的高度、形态和丰满度, 有无骨尖、骨隆突和组织倒凹。
※余留牙牙冠形态是否正常,有无磨耗、缺损或龋 坏,充填体大小及完整性,牙髓活力,有无叩疼, 临床冠长度,牙龋有无肿胀、充血、出血或溢脓, 有无脓肿或瘘管,松动度,牙周袋深度等。
定于合架上
取颌位记录时的注意事项: ①咬合记录基托必须稳定,避免基托变形变位造成
结果误差。 ②取颌位记录前必须先确认患者牙尖交错位的余留
情况和正中关系位,并确定垂直距离。 ③应避免患者下颌偏斜造成颌位错误。 ④咬合记录材料要充分软化,没有阻力,咬合力量
必须轻。
(5)模型的观测 ①观测模型:用观测仪绘出各基牙观察线,分析基牙
16、可摘局部义齿戴牙及问题处理
16、可摘局部义齿戴牙及问题处理5(可摘局部义齿戴牙及问题处理第一部分初戴可摘局部义齿制作完成后,要求在口内顺利戴入和取出,且固位良好,基托伸展度适,咬合正常,义齿才能发挥良好的咀嚼功能。
一、义齿初戴时注意事项(一)检查:(补充), 核对义齿, 检查义齿支托、卡环、基托有无过长、过厚、过于尖锐和短缺,组织面有无多余塑料突起和残留石膏, 卡环臂尖端是否已磨圆钝, 基托、连接杆的磨光面是否粗糙, 向患者说明戴牙过程和戴牙后可能出现异物感、恶心、发音不清等想象,以求其合作。
(二)就位戴义齿时应按义齿设计的就位道的方向试戴,轻轻施以压力,观察其能否顺利就位。
1(义齿就位的标志:(1)基托与牙槽嵴黏膜贴合无空隙(除缓冲区外)(2)卡环臂位于基牙倒凹区并与基牙密合,且具有适当固位力。
(3)合支托应位于合支托凹内并与基牙完全密合。
(4)卡环体应位于基牙观测线上,与基牙密合。
(5)修复体在口内应保持平稳,无前后翘动或左右摆动,具有足够的固位力且摘戴方便。
2(义齿就位困难的原因及处理方法:(1)卡环过紧:卡环体区域有多余突出的塑料阻挡,可将多余的塑料磨除。
* 倒凹填除不够,制作支架时磨损模型,以致卡环体部进入倒凹区。
* 间隙卡越合部分与基牙不吻合而形成支点,轻者可磨改基牙体部与卡环间隙处牙体组织,重者需要重做卡环。
(2)合支托移位:合支托因磨损模型或装盒、充填时移位,可使义齿不能就位。
, 若移位轻微,可以修改合支托或磨改基牙、支托窝。
, 移位严重者,则需去除支托修理,或取模重做。
1(3)基托、人工牙进入软、硬组织倒凹区:* 明显的突起,可直接磨去。
* 若阻挡点不明显,可衬以咬合纸检查,磨除着色点。
* 也可采用弹性印模料直接衬垫法进行检查、修改。
(4)义齿变形:原因:* 印模、模型不准* 装盒充填时支架移位* 开盒、磨光时支架、基托变形。
处理:, 轻度变形可通过修改支架、基托垫底来纠正, 明显变形者应取模重做(5)铸造支架或义齿就位困难和翘动的原因<1> 支架变形:1)琼脂印模料质量不好,在翻制模型过程中造成阴模收缩变形。
第五章牙列缺损的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共175张PPT)
❖ 不影响就位与咬合,便于排牙
固位体
➢ 功能:固位、稳定、支持 ➢ 要求:
❖ 有一定的固位力,防止行使功能时脱位 ❖ 交互对抗 ❖ 对基牙无损伤力(如静态时无作用力)
❖ 不损伤口内软硬组织
❖ 与基牙密合(防止龋坏、牙周病) ❖ 生物相容性好,同种金属以减少微电流
观测线(surveying line)
➢又称导线(guide line),是指按共同就位道描画的, 用以区分硬、软组织的倒凹和非倒凹区的分界线。在 基牙则为观测方向下基牙轴面最突点的连线,亦可称 为基牙导线。
➢ 并非基牙的解剖外形高点线,而是随观测方向改变而改 变的外形高点连线。
➢ 观测线牙合 方是非倒凹区(non-undercuts),观测线 龈方是倒凹区(undercuts)。
连续卡环,邻间钩,金属板,延 长基托等
卡环的结构和作用
以Aker卡环为例
❖ 卡环臂:卡环的游离部分,富有弹性。臂 端位于倒凹区,起固位作用;起始部分较 硬,位于非倒凹区,有稳定作用。
❖ 卡环体:连接卡环臂、支托和小连接体的 坚硬部分,位于基牙邻面的非倒凹区,起 稳定与支持作用。
❖支托:从卡环体伸向基牙咬合 面部分,有较高的强度;起支 持作用,稳定作用,防止食物 嵌塞,恢复咬合关系
模型观测仪的作用
➢ 在诊断模型上重建基牙的形态 ➢ 观测基牙的相互平行和倒凹深度
➢ 修改全冠蜡型 ➢ 修改全冠外形 ➢ 放置烤瓷冠冠内固位体、支托
诊断模型的观测
模型的三点标记(tripoding)
➢ 在模型上标记三个位于余留牙的舌侧的十字交叉点, 在模型上尽量分开,并都能与已经被固定的垂直分析 杆相接触
可摘局部义齿的初戴及义齿戴入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优质材料]
专业资料
6
一、卡环过紧
原因
处理
卡环体附着多余塑料 正确打磨卡环体部塑料
填倒凹不足、模型磨损 调整卡环体、调磨基牙
间隙卡越 牙合部不密合 调磨隙卡、调磨基牙
严重重做返工
基托问题:
基托丧失边缘封闭性 基托面积过小 基托边缘伸展范围过大
存在支点:
义齿与牙齿、牙槽嵴之间 硬区未缓冲 人工牙的排列
基牙固位形差
专业资料
27
四、义齿咀嚼功能差
原因
处理
人工牙咬合面外形不良加大咬合面、增加沟槽
义齿咬合不良
(接触面积过小、高 )
调整咬合
垂直距离过低
重建咬合关系
专业资料
32
九、诱发或加重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原因
垂直距离异常 咬合障碍
处理
调咬合 返工重作
专业资料
33
十、恶心、唾液增多
基托边缘长、过厚、不密合 调磨、重衬、坚持
专业资料
34
十一、美观问题
原因
处理
医患、医技交流障碍 调整局部外形、颜色
患者要求过高
耐心解释
返工重作
专业资料
原因: 印模和模型不准确 装盒和充填时支架移位 开盒和磨光时支架、基托变形 处理: 调整支架(难) 调整、重衬基托(难) 返工重作
专业资料
13
预防措施 准确的制取印模、灌注模型 正确装盒、充填、热处理 正确打磨、防止损伤
专业资料
14
五、铸造支架义齿不能就位
原因
处理
可摘局部义齿第一部分.ppt
4 与天然牙接触的关系:在导线上与牙紧密接触, 在 导线下与牙留一定间隙
5 与粘膜的关系:应密合而无压力。
6 磨光面外形: 要有龈缘形态,缺失牙较多时要有根形舌腭面
及颊面的基本形态为凹斜面,有利于义齿的固位 与稳定
7 骨性倒凹处应缓冲,修复前调磨伸长的对颌牙, 去处骨性突起
膜,继发龋病、牙周炎,加速牙 槽骨吸收,颞下颌关节疾患等。
RPD适用于
• 各种牙列缺损,尤其是游离缺失
• 缺牙伴颌骨、牙槽骨和软组织缺损者
• 过渡性修复或即刻义齿 修复 • 牙周夹板作用 • 修复缺牙同时需升高颌距者 • 需以基托封闭腭部裂隙者 • 不适宜作固定义齿修复者
总之,RPD 适应范围广,从 修复个别牙列缺损到修复仅余留 单个牙的大范围缺损均可采用。
• 优点:防止牙咬合时,由于咬合力大使塑 料牙折断。金属部分不露出,较美观,多 用于合垫或基托;
• 缺点:冲胶过程中网状物若固定不好,则 易移动。
2.按合面形态分
• 解剖式牙(anatomic tooth):又称有尖牙,牙 尖斜度30°或 33°,锁结关系良好,因侧向合 力大,临床少用
• 半解剖式牙(semi-anatomic tooth):牙尖斜度 20°,有一定锁结关系,较多用
• 非解剖式牙(non-anatomic tooth):牙尖斜度0°, 又称无尖牙,有沟,咀嚼效率较差,但侧向 合力小
3.其它分类:
按制作方法分 • 成品牙 • 个别制作牙
按人工牙与基托的连接方式分 • 化学连接(塑料牙) • 机械连接(钉、孔瓷牙) • 混合连接(金属合、舌面牙)
(三)人工牙的功能
RPD禁忌症
可摘局部义齿-6 可摘局部义齿的问题及维护
一、铸造支架式义齿完成后,就位困难原因1.铸造支架变形①模型有缺损②琼脂翻模变形③包埋补偿不足④开盒去包埋材料时用力不当⑤打磨造成磨损2.设计不当①共同就位道设计不当②不利的倒凹填补不足③缓冲区未作处理二、义齿初戴就位后的检查及处理1、义齿与软组织、基牙的适合度2、观察义齿与相邻活动软组织之间的关系3、调节固位力达到理想状态4、牙合关系5、美观性检查三、义齿戴入后可能出现的问题1.疼痛①基牙疼痛1)基牙过敏2)基牙病变3)卡环、基托与基牙接触过紧②软组织疼痛1)卡环位置不当,唇舌侧力量不平衡2)合支托支持作用不良3)基托边缘过长、过锐,组织面存在小瘤4)基托骨突区域缓冲不良5)咬合力量过大或过于集中2.固位不良①义齿弹跳—卡环固位臂尖未进入基牙的倒凹区②义齿松动1)卡环体与基牙不贴合2)间接固位体放置的位置不佳3)合支托、卡环在牙面上形成支点4)合支托未完全就位或合支托先就位③基托与组织不密合④基牙固位型差⑤人工牙排列不当⑥基托边缘延伸过长3.咀嚼效能不佳—合面大小、合面形态、合接触关系,垂直距离过低4.摘戴困难①卡环过紧②基托紧贴牙面③倒凹区缓冲不够④患者没有掌握方向和方法5.食物嵌塞①基托和软组织不贴合②卡环与基牙不贴合6.咬唇、咬舌①人工牙过偏颊舌侧(舌)②合平面过低(舌)③覆盖不够(颊)④长期缺牙颊舌组织肥大7.发音不清8.恶心、呕吐、唾液分泌过多9.咀嚼肌和颞下颌关节不适10.戴义齿后的美观问题四、可摘义齿继发龋的好发部位和预防好发部位:卡环肩部、牙颈部;基托与口腔基牙软组织不贴合;卡环与基牙不贴合;存在不利倒凹形成间隙预防:①增加基托与口腔基牙软组织、卡环与基牙的贴合度②尽量减小不良倒凹③大连接体尽量采用舌杆、腭杆④加强口腔卫生和义齿的清洗重衬(relining):利用新的义齿基托材料重新形成组织面,是义齿基托与其下方的口腔组织更贴合。
重制(rebasing):在保留原有合关系的条件下,利用新的义齿基托材料更换旧基托。
最新可摘局部义齿的初戴及义齿戴入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
一、卡环过紧
原因
处理
卡环体附着多余塑料 正确打磨卡环体部塑料
填倒凹不足、模型磨损 调整卡环体、调磨基牙
间隙卡越 牙合 部不密 调磨隙卡、调磨基牙
合
严重重做返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义齿就位的标志
卡环、支托、连接体落 实到位
基托组织面与黏膜贴合 义齿无翘动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影响义齿就位原因及处理方法
卡环过紧 牙合 支托移位 基托、人工牙进入倒凹区 义齿变形 铸造支架:支架变形、设计不当
可摘局部义齿的初戴 及义齿戴入后可能出
现的问题及处理
——张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摘义齿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 顺利戴入和取出 ➢ 固位、稳定 ➢ 口腔组织健康 ➢ 牙合 关系、咀嚼功能 ➢ 舒适 ➢ 美观 ➢ 坚固耐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就位后检查
颌位关系 咬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医嘱
戴义齿异物感的适应与克 服
摘戴方向的练习 循序渐进的使用 义齿的清洁维护 夜晚取下 复诊前注意事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摘局部义齿的初戴和义齿戴入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处置课件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三、义齿非弹性部分进入倒凹区
原因 人造牙、基托进入倒凹区
处理 调磨 检查方法 :目测、咬合纸印衬、印模料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预防措施 正确取模,防止模型磨损 正确填倒凹区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可摘义齿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 顺利戴入和取出 ➢ 固位、稳定 ➢ 口腔组织健康 ➢ 牙合 关系、咀嚼功能 ➢ 舒适 ➢ 美观 ➢ 坚固耐用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戴义齿前的准备工作
预防措施 正确处理基托边缘 正确处理基托组织面 正确设计固位体、基托面积 正确控制咬合力大小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三、义齿固位、稳定不良
原因
卡环问题:
义齿就位的标志
卡环、支托、连接体落 实到位
基托组织面与黏膜贴合 义齿无翘动现象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影响义齿就位原因及处理方法
卡环过紧 牙合 支托移位 基托、人工牙进入倒凹区 义齿变形 铸造支架:支架变形、设计不当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查对义齿:义齿设计、与口腔组 织形态是否相符。 检查义齿:支托、卡环、基托有无 过长、过厚、过于尖锐和短缺,基 托组织面有无多于突起和残留石膏; 卡环尖端是否磨圆钝,卡环有无变 形,基托、连接杆有无磨光,粗糙 面。 患者的配合:向患者说明戴牙过程 或戴牙后可能出现的异物感、恶心、 发音不清等现象,以求得患者的合
可摘局部义齿(removable partial denture)
第七节、戴义齿insertion一、戴义齿前的准备工作●1.核对●2.检查义齿各组成部分●3.医患沟通二、戴义齿方法和注意事项1.初戴动作轻巧2.保护口腔软组织3.修复体就位方向4.修复体与天然牙处理(一)就位困难的原因及处理●1.卡环过紧●2.合支托移位●3.基托人工牙进入倒凹区●4.义齿变形●5.支架变形●6.设计不当(二)就位后检查、处理1.卡环、牙合支托2.基托与粘膜组织3.支架与粘膜组织4.牙合关系5.美观(三)义齿初戴后医嘱1.义齿初戴时感受2.如何使用、保养思考题:1.初戴或试用整铸支架义齿时,试分析发生就位困难或翘动的原因。
第八节复诊与修理Repairs and additions to removable partialdentures一、义齿戴入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一)基牙疼痛(二)软组织疼痛1.基托边缘2.硬区缓冲不够3.义齿不稳定4.咬合力过大5.卡环臂过低(三)固位、稳定不良1.弹跳2.翘动、摆动、上下动3.基托与组织不密合,边缘封闭不好4.基牙牙冠小,或呈锥形致固位形差5.人工牙排列的位置不当6.基托边缘伸展过长7.设计不当(四)、义齿咀嚼功能差●垂直距离过低●人工牙合面形态差●牙槽嵴支持不够●牙尖高度过低(五)、摘戴困难●卡环过紧●余留牙倒凹区缓冲不够(六)、食物嵌塞●基托与组织不密合●基托与天然牙有间隙●卡环不贴合(七)、发音障碍●基托厚度、范围●人工牙排列(八)、咬颊粘膜、咬舌●咬颊上下颌后牙覆盖过小●咬舌下颌后牙排列偏向舌侧(九)、恶心和唾液●基托后缘伸展过多、过厚●基托后缘与粘膜不贴合(十)、咀嚼肌和颞下颌关节不适●垂直距离过低●垂直距离过高(十一)、戴义齿后的美观问题●唇部丰满度●人工牙颜色二、可摘局部义齿的修理(一)、基托折裂、折断的修理(Broken resin base)(二)、卡环、合支托折断的修理(Brokenclasp arms and occlusal rests)(三)、人工牙折断、脱落或增添的修理(Lossof an artificial tooth)(四)、义齿合低的处理(五)、重衬(relining)A denture should be repaired .When making the impression for a new master cast, the denture should be placed in the mouth.making an impression for occluding castan impression for a new master castThe impression is made with the denture in placePour the impression in harder stone第十节两种特殊的可摘局部义齿悬锁卡环可摘局部义齿●主要组成成分●适应证和禁忌证●设计原则●制作二、附着体可摘局部义齿一、前言1888年Evans1906年Herman Chayes1950’s Hans Dalla BonaDalbo 附着体二、附着体的种类(一)根据附着体的部位和形式分类精密附着体(precision attachment)半精密附着体(semi-precision attachment)●按扣式附着体(stud attachment)●杆式附着体(bar attachment)●辅助固位附着体(auxiliary attachment)(二)根据附着体与基牙的关系分类冠内附着体(intra-coronal attachment)冠外附着体(extra-coronal attachment)S-the stabilizerG-the slide part of attachmentU-bracing armM-a button of an undercut grooveH-the hollow section(三)根据附着体阴、阳部分结合的形式分类无弹性附着体(non-resilient attachment)弹性附着体(resilient attachment)(四)根据附着体的形态分类栓道式附着体球—槽型(ball-socket)附着体杆式附着体(bar attachment)按扣式附着体(stud attachment)(五)根据阴阳结构间的连接形式分摩擦型(Friction)机械固位型(Mechanical retention)磁性附着型(Magnetic)螺旋型(Screwed)摩擦(相嵌式)机械固位型磁性体螺旋型(六)根据附着体的功能分螺旋型(Screwed)硬性附着体(Rigid)铰链缓冲型(Hinge resilience)垂直缓冲型(Vertieal resilience)旋转型(Rotational)。
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工艺技术——第十章义齿带入后问题详解
二、卡环、牙合支托及固位体折断的修理 原因 修理办法
1. 2. 3. 4.
间隙调整 重新取模 磨除残留卡环或连接体 弯制卡环,塑形
三、基托折裂、折断的修理
原因 修理办法
1. 将折断或折裂的义齿洗净吹干。 2. 将折断基托试对位、如无残缺可用502胶 粘固。 3. 如果上颌折断缝较长或下颌从中切牙处折 断,可先用 502 胶或雕刻刀加热烫焦固定, 再以蜡固定牙签或小细木条于两侧后牙相 当于第一磨牙处。
三、基托折裂、折断的修理
原因 修理办法
4. 用砂石沿断面将两侧基托各磨除一部分。 磨除时斜向义齿光滑面。 5. 调自凝基托树脂并在磨除部涂单体。 6. 无法拼对正确,可以洗净义齿并将断裂处 基托磨粗糙后,涂单体以自凝树脂直接在 口内粘合。
四、义齿颌间距离过小的处理
原因
– 磨耗或下沉
修理办法
– 支架变形 – 设计不当
二、疼痛
基牙疼痛 软组织疼痛
(一)基牙疼痛
咬合过高——调牙合 卡环过紧或人工牙与基牙接触过紧—— 调松、调磨或重做 牙本质过敏——脱敏治疗 基牙的病变——治疗
(二) 软组织疼痛
基托边缘过长、过锐,硬区缓冲不够— —调磨 咬合力过大,义齿不稳定——调牙合 卡环臂过低 ——调整或重做
唇部丰满度 人工牙颜色
第二节 可摘局部义齿的修理
一.人工牙折断、脱落或增添的修理 二.卡环、牙合支托及固位体折断的修理
பைடு நூலகம்三.基托折裂、折断的修理
四.义齿颌间距离过小的处理 五.重衬
一、人工牙折断、脱落或增添的修理
原因 修理办法
口腔修复学可摘局部义齿幻灯ppt课件
精选课件PPT
7
可摘局部义齿:
是指利用口内余留的天 然牙、粘膜、牙槽骨作支 持,借助义齿的固位体和 基托等部件取得固位和稳 定,用以修复缺损的牙列 及相邻的软硬组织,患者能 自行取戴的一种修复体。
精选课件PPT
8
可摘局部义齿的优点:
1、磨除的基牙牙体组织 较少;
2、适应范围广; 3、制作方法比较简单; 4、便于患者清洁和洗刷; 5、损坏后容易修补和添加; 6、夜间基牙及支持组织可得到适当的休息; 7、基托可以填塞缺损区,以恢复适当的外形。
1、精神病患者; 2、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 3、对丙烯酸酯过敏者; 4、口内粘膜溃疡经久不愈者; 5、个别患者对基托的异物感无法克服者; 6、对发音要求较高的患者; 7、缺牙间隙过小。
精选课件PPT
19
可摘局部义齿的分类:
1、按结构可分为 ⑴ 基托式可摘局部义齿:
适用于缺牙多、基牙 较差的患者。 ⑵ 支架式可摘局部义齿: 适用于基牙健康情况 较好的患者。
可摘局部义齿
(removable partial denture,RPD)
精选课件PPT
1
精选课件PPT
2
精选课件PPT
3
精选课件PPT
4
精选课件PPT
5
精选课件PPT
6
第一节 概 述
牙列缺损(dentition defect): 是指在上下颌牙列内的不同部位,有不同
数目的牙齿缺失,牙列内同时有不同数目的 天然牙存在。
观测线(导线)的定义 按共同就位道描划的硬、软组 织的外形高点连线。就位道方 向不同,导线不同。
导线的意义 – 确定倒凹与非倒凹区 – 确定卡环位置与类型 – 使义齿就位容易、取戴方 便、固位良好
牙列缺损的可摘局部义齿修复课件优秀课件
可以修补、添加 相对短,塑料易老化
可摘局部义齿和固定义齿的特点比较
支持方式 固位形式 适应范围
基牙条件
固定义齿 牙
牙槽骨
卡环+基托
适应证严格
适应证范围广
要求高,须健康、位置和形态正 可根据基牙条件采用不同支持形式
常
和义齿设计
牙槽骨条件
要求低
不干扰义齿就位,不影响义齿稳定
义齿承受的力由天然牙和黏膜、牙槽嵴共同负担。
(二)按义齿制作方法和材料分类
➢ 塑料胶连式可摘局部义齿
义齿主要由甲基丙烯酸类树脂制作, 以弯制钢丝卡环固位。制作简单, 价格低廉,但体积大。适用范围广, 多用作暂时性、过渡性义齿。
➢ 金属铸造支架式可摘局部义齿
一般由金属整体铸造支架和少量塑料 构成,制作复杂,费用较高,坚固耐用,体积小。适应证相对严格。
全身条件
稍高,能耐受牙体预备
无精神疾患且生活能自理
牙列缺损及可摘局部义齿的分类
Kennedy牙列缺损分类
➢ 第一类 牙弓两侧后部牙缺失,远中无天然牙存在 ➢ 第二类 牙弓一侧后部牙缺失,远中无天然牙存在 ➢ 第三类 牙弓的一侧牙缺失,且缺隙两端均有天然牙存在 ➢ 第四类 牙弓前部牙连续缺失跨过中线,天然牙在缺隙远中
➢选择倒凹适当、牙周健康的牙作基牙。 ➢参考导线设计,适当磨改基牙或余留牙外形,调
整倒凹,以确保能合理利用倒凹。
基牙观测线类型
➢ Ⅰ型导线:基牙向缺隙相反方向倾斜时所画出的导线, 倒凹区主要在远离缺隙侧。
➢ Ⅱ型导线:基牙向缺隙方向倾斜时所画出的导线,倒凹 区主要在近缺隙侧。
➢ 牙支持式义齿(tooth-supported dentures)
缺隙两端均有余留天然牙,义齿所承受的力主要由天然牙承担。
最新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工艺技术——第十章义齿带入后问题_图文幻灯片课件
完善公司组织架构
目标责任人
第一责任人 物业经理 第二责任人 人事主管
物业人事部工作目标之二 人力资源招聘与配置
人力资源招聘与配置
目标概述
人事部按年度人员编制完成的人力资源招聘配置目标。作为日常工作 中的重要部分,人事部将严格按公司需要和各部门要求完成此项工作。
直接法
优点
– 省时、准确
缺点
– 偶有患者产生过敏反应,单体的刺激可造成 重衬时的不适,取下过晚时可灼伤粘膜。
间接法
优点
– 避免了自凝树脂对粘膜的刺激,减少患者痛 苦
缺点
– 复诊次数增加。
物业管理公司 人事部年度工作计划
(2010年9月 - 2012年12月)
人力资源现状盘点
物业公司人力资源现状盘点
七、人工牙咬颊黏膜、咬舌
咬颊
– 上下颌后牙覆盖过小
咬舌
– 下颌后牙排列偏向舌侧 – 牙合平面过低
八、恶心和唾液增多
基托后缘伸展过多、过厚 基托后缘与粘膜不贴合
九、咀嚼肌和颞下颌关节不适
垂直距离恢复过低或过高
十、戴义齿后的美观问题
唇部丰满度 人工牙颜色
第二节 可摘局部义齿的修理
完善公司组织架构
目标概述
配合集团持续经营战略目标,物业公司将注册成立法人机构,独 立行使各项管理职能。迄今为止的物业公司组织架构严格来说是不完 备的,而公司的组织架构建设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鉴于此,人事 部在2010年首先应完成物业公司组织架构的完善。基于稳定、合理、 健全的原则,通过对公司未来发展态势的预测和分析,制定出一个科 学的公司组织架构,确定和区分每个职能部门的权责,使每个部门、 每个职位的职责清晰明朗,做到既无空白、也无重叠,争取做到组织 架构的科学适用,尽可能三年内不再做大的调整,保证公司的运营在 既有的组织架构中运行良好、管理规范、不断发展。科学的组织架构 还给人力资源配置、招聘和为各部门员工提供方向性的培训提供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4
义齿就位的标志
卡环、支托、连接体落 实到位
基托组织面与黏膜贴合 义齿无翘动现象
-
5
影响义齿就位原因及处理方法
卡环过紧 牙合支托移位 基托、人工牙进入倒凹区 义齿变形 铸造支架:支架变形、设计不当
-
6
一、卡环过紧
原因
处理
卡环体附着多余塑料 正确打磨卡环体部塑料
填倒凹不足、模型磨损 调整卡环体、调磨基牙
压迫擦伤) 硬区缓冲不足 咬合压力过大 义齿不稳定 卡环压迫龈缘
处理 磨改、缓冲基托
缓冲 增大基托、减小牙合力 增强义齿稳定性 调整卡环位置
-
25
预防措施
正确处理基托边缘 正确处理基托组织面 正确设计固位体、基托面积 正确控制咬合力大小
-
26
三、义齿固位、稳定不良
原因
卡环问题:
处理 调磨(支托、基牙) 返工重作
-
9
预防措施
模型准确、防止损坏、磨损 充填、热处理环节防止卡环移位
-
10
三、义齿非弹性部分进入倒凹区
原因 人造牙、基托进入倒凹区
处理 调磨 检查方法 :目测、咬合纸印衬、印模料
-
11
预防措施 正确取模,防止模型磨损 正确填倒凹区
-
12
四、义齿变形
-
22
一、基牙疼痛
原因
处理
早接触、卡环过紧
调颌、减轻基牙负担
设计失误(基牙负荷过大)调整固位体
牙本质敏感症
脱敏治疗
基牙、覆盖牙病变
治疗病变牙
-
23
预防措施 正确设计 卡环松紧适度(如何调节?) 预防基牙、覆盖牙病变 脱敏治疗
-
24
二、软组织疼痛
原因 基托边缘错误 (进入软组倒凹、过锐、过长,
返工重作
包埋料膨胀不够
铸道设置不合理
模型、铸件缺陷
打磨时损伤
模型设计不当、未正确地取模 正确设计支架、填补倒凹 认真检查、处理模型 正确地使用材料 防止蜡型变形(脱模、带模) 合理设置铸道 打磨、抛光时防止损伤
-
16
就位后检查
检查基托 检查支架
-
30
七、食物嵌塞
原因
处理
义齿不贴合
调整义齿不贴合部位、垫底
(基托、卡环、连接杆、人工牙)
义齿松脱、翘动
保障义齿的固位和稳定
基牙、牙槽嵴倒凹较大 口腔卫生宣教
-
31
八、发音障碍
原因 义齿适应期 固有口腔过度缩小 腭部基托过厚
处理 宣教、心理支持 调整设计、返工重作 调整基托厚度
-
32
原因: 印模和模型不准确 装盒和充填时支架移位 开盒和磨光时支架、基托变形 处理: 调整支架(难) 调整、重衬基托(难) 返工重作
-
13
预防措施 准确的制取印模、灌注模型 正确装盒、充填、热处理 正确打磨、防止损伤
-
14
五、铸造支架义齿不能就位
原因
处理
琼脂阴模变形
调整
蜡型变形(脱模、带模)
卡环无倒凹固位(未进入倒凹、不密合) 卡环数量分布不当
基托问题:
基托丧失边缘封闭性 基托面积过小 基托边缘伸展范围过大
存在支点:
义齿与牙齿、牙槽嵴之间 硬区未缓冲 人工牙的排列
基牙固位形差
-
27
四、义齿咀嚼功能差
原因
处理
人工牙咬合面外形不良加大咬合面、增加沟槽
义齿咬合不良
调整咬合
(接触面积过小、高 )
-
17
就位后检查
颌位关系 咬合
-
18
医嘱
戴义齿异物感的适应与克 服
摘戴方向的练习 循序渐进的使用 义齿的清洁维护 夜晚取下 复诊前注意事项
-
19
-
20
-
21
可摘局部义齿戴入后常见问题与处理
一、义齿就位困难 二、基牙疼痛 三、软组织疼痛 四、固位、稳定不良 五、义齿咀嚼功能差 六、人工牙咬颊、舌组织 七、食物嵌塞 八、发音障碍 九、诱发或加重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十、美观问题
九、诱发或加重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原因
垂直距离异常 咬合障碍
处理
调咬合 返工重作
-
33
十、恶心、唾液增多
基托边缘长、过厚、不密合 调磨、重衬、坚持
-
34
十一、美观问题
原因
处理
医患、医技交流障碍 调整局部外形、颜色
患者要求过高
耐心解释
返工重作
-
35
间隙卡越 牙合部不密合 调磨隙卡、调磨基牙
严重重做返工
-
7
预防措施 恰当的填补倒凹(导线测绘仪) 防止模型磨损(制作支架、弯制卡环) 充填、热处理环节防止卡环移位 正确抛光打磨,避免卡环变形、附着多余塑料 间隙卡环越牙合部预备充分
-
8
二、牙合 支托移位
原因
模型异常
装盒、充填失 误
垂直距离过低
重建咬合关系
基牙、牙槽嵴条件差 增加基牙数量、增大基托
(数量少、牙周情况不良)
面积
-
28
五、义齿摘戴困难
调整卡环、基托等固位体 训练患者
-
29
六、人工牙咬颊、舌组织
原因
处理
排牙过于偏颊、舌侧
调整牙位
覆盖过小
增大覆盖
低 牙合、余留牙牙尖过锐 加厚颊、舌基托 颊脂体丰满内凸、舌体肥大 升高咬牙合调磨锐尖
卡环尖端是否磨圆钝,卡环有无变
形,基托、连接杆有无磨光,粗糙
面。
患者的配合:向患者说明戴牙过程
或戴牙后可能出现的异物感、恶心、
发音不清等现象,以求得患者的合
作。
-
3
戴牙、义齿就位方法
按就位道方向就位,轻施压 力。如有阻力,分析原因, 不能强行戴入。
用直观法或脱色法寻找阻挡 点:观察患者表情,以免损 伤口腔组织。
-
1
可摘义齿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 顺利戴入和取出 ➢ 固位、稳定 ➢ 口腔组织健康 ➢ 牙合关系、咀嚼功能 ➢ 舒适 ➢ 美观 ➢ 坚固耐用
-
2
戴义齿前的准备工作
查对义齿:义齿设计、与口腔组织
形态是否相符。
检查义齿:支托、卡环、基托有无
过长、过厚、过于尖锐和短缺,基
托组织面有无多于突起和残留石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