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文化发展是文化继承的必然要求。
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创新。
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
一方面,我们不能离开传统空谈文化创新;另一方面,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总之,三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割。
把握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我们就能够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高中政治知识点之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高中政治知识点之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高中政治知识点之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一、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影响。
1、含义:传统文化指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并保留在现实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2、特点:①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
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
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有些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被赋予新的内涵。
注意:这里的“稳定”是“相对稳定”而非“永恒不变”,一定要把握传统文化其“变的绝对性”与“不变的相对性”的关系。
③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存在差异,表现出鲜明的民族特点。
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对形成本民族的性格、心理、道德等特征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维系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3、影响:①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影响;传统思想对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能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
②传统文化的影响作用是双重的,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阻碍社会进步、妨碍人的发展,起消极作用。
二、说明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1、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2、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
3、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
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应该自觉加以改造与剔除。
4、必须反对两种错误态度:一是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和传统虚无主义,二是全盘肯定的守旧主义和保守主义。
三、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1、继承和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高中思想政治2020年近五年高考双向细目表

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真理、价值观的作用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拟写跟实现人生价值观有关的演讲提纲
20、21 选择题
22 选择题 39(3) 主观题
分值 4
2017(全国Ⅲ卷) 考查知识点 货币的职能
4
需求和供给的关系
4
劳动者就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题号 题型 13 选择题
12 选择题
12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
23 选择题
4
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
39(1) 主观题
10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20 选择题
8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22
21
4
价值的判单与选择
6 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承载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关的名言名句
选择题 选择题
分值
2016(全国Ⅲ卷) 考查知识点
4
影响消费的心理
题号 题型 15 选择题
14 选择题 12 选择题
5.2意识的作用
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23
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7.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7.2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2
8.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8.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9.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9.2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10.1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21
10.2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4
国际组织的类型及区别
主观题 选择题
18 选择题
4
在全球(环境)问题中我国责任担当
20 选择题
19 选择题
4
中华文化
10
中化民族精神
40(2) 主观题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第二框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教学课件

栏目 导引
思想政治 必修3 RJ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2)科学技术对文化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 改变着生产方式,改变着物质产品的文化内容;二是改变着人 类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促进人类的思想解放;三是改变着 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
栏目 导引
思想政治 必修3 RJ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问题探究| (1)材料一说明科技在文化发展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2)为什么要将传统节日文化元素引入校园生活? 提示:(1)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现 代科技的运用使收集、选择、传递、储存这些文化遗产的手段 和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发 展。
栏目 导引
思想政治 必修3 RJ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2)这是由教育的特点和作用决定的。 ①特点: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 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 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将传统节日文化元素引入校园是充分利用 教育途径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唤起广大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热 爱。
思想政治 必修3 RJ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第二框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栏目 导引
思想政治 必修3 RJ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学习目标]
[学习指导]
1.全面认识、理解文化继承 1.围绕文化的发展,从文化继承与
与文化发展的关系。
文化发展的关系、影响文化发展的
2.理解掌握影响文化发展的 因素两个角度,整体把握本框内容。
儒商文化,我们既要看到它的积极作用,又要看到它的局限性,
我们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立足于社会实践加以创新,片面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课件 第四课 2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共24张PPT)

你如何看待这两种观点的?请说出理由。
观点一:中国古代的教育“重人伦、轻物理”,不利 于自然科学的发展;在师生关系上,主张师道尊严, 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在教学方法上注重死记硬背,不 利于开发人的智力。所以,发展教育必须摆脱古代教 育思想的影响。
片面。认为我国古代教育思想有消极方面,应 摆脱这些消极方面的影响是正确的。但我国古 代教育思想中也有“因材施教”“启发诱 导”“学思结合”的正确思想,对此我们应借 鉴吸收,不能全抛弃。
重要因素
2、科学技术的进步 3、思想运动的激荡 4、教育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根本因素)
引起 生产力的发展 导致 生产关系的调整 要求 经济、政治的变化 决定 原理
社会制度的变革
一定的文化是由一定 的经济、政治决定的
文化形态的变化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中国服饰变迁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对服饰都 有严格的等级标准。自宋代开始 就明文规定,只有皇帝能穿黄龙 探 究 : 袍,普通庶民是不许使用龙的图 案和穿黄色的衣服。 (1)封建王朝、中华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历史是一条奔流不息的长河。今天由昨 天发展而来,明天是今天的延续。
从加多宝诞生记这一视频中, 思考:加多宝凉茶在经营上继承了什么? 发展了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继承:用中草药熬制(配方成分不变), 可保健、预防上火作用(功能不变)。 发展:凉茶品种、煮茶工艺、罐装。
一、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民国、社会主义新中国不 民国政府确定:男子礼服为 中山装,女子礼服是旗袍。 同社会制度下服饰的变更 与发展说明了什么道理? 建国初期,中国服饰受前苏联的 影响最大。军队中的女干部穿着 大翻领、偏襟、斜插口袋的列宁 装,与短发配合;
高中政治文化传承与创新知识点最新

高中政治文化传承与创新知识点最新学习知识容易,转化成为能力很难;提出问题容易,得到圆满答复很难;点评别人容易,身临其境去做很难;指责同事容易,正确评价自己很难。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政治文化传承与创新知识点最新,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高中政治文化传承与创新知识点1、我们为什么要积极开展庆祝民族节日的活动?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②民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③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
④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2、为什么要保护文化遗产?(地位+意义)①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②保护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③保护文化遗产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④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促进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3、为什么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1)地位: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2)特点: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3)现状: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不同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
(4)意义: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会丰富多彩,充满生机和活力。
4、怎样尊重文化的多样性?(1)要求: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本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2)原则: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3)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第4课 第2框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2020-2021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3 讲义

第二框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学习任务核心素养1.描述与分类:文化继承、文化发展的含义。
2.解释与论证: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3.预测与选择: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4.辨析与评价:文化传承与文化继承是不是一回事。
1.政治认同: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
2.科学精神: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3.法治意识:依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
4.公共参与:通过参与教育活动,做好文化传承与发展,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一、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1.文化继承的含义:文化继承,不是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文化,而是要有所淘汰、有所发扬,从而使文化得到发展。
2.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3.处理好文化继承与发展关系的要求: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想一想]图中传承国学“磕头拜师”对我们继承与发展文化有什么启示?[提示]①文化继承,不是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文化,而是要有所淘汰、有所发扬,从而使文化得到发展。
②我们要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享用者。
二、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1.社会矛盾运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2.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
3.思想运动: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
4.教育(1)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地位: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①传递文化:教育通过对受教育者的“传道、授业、解惑”,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
新课标版政治必修三(作业本)4.2衡水作业本

高考调研 ·新课标 ·政治(必修三)
答案 D 解析 ①表述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发展的根源;③错误, 传统文化有优秀与糟粕之分,只有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能全面提高 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形成完美的人格。题目中,针对把传统文 化纳入高考的问题,社会上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这样可以 化解传统文化危机;也有人认为,传统文化已经过时,投入过多 精力学习传统文化会影响对科学技术知识的学习。该观点中的反 对者的不足之处在于忽视了传统文化的文化价值;赞成者的合理 之处在于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感悟中 华文化的魅力,故②④符合题意。
第29页
高考调研 ·新课标 ·政治(必修三)
③教育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④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
A.①② C.②③
B.①③ D.②④
第30页
高考调研 ·新课标 ·政治(必修三)
答案 D 解析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 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 着重要角色,所以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 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故②④符合题意;大众传媒 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①说法错误;教育影响而非决定社会和 人的发展,③说法错误。
④“文以载道”,演绎网络话题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第14页
高考调研 ·新课标 ·政治(必修三)
答案 A 解析 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推出的大型文化节目、“霸屏” 微信朋友圈、机器人伴舞、科技范儿十足,由此可见节目霸屏的 原因是“推陈出新”,彰显时代精神,故①符合题意;题干中中 英文版演唱的《登鹳雀楼》让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穿越古今、跨 越国界,由此可见节目霸屏的原因是能够融合中外元素,“和诗 以歌”,故②符合题意;③中“唱响生命赞歌”、④中“‘文以载 道’,演绎网络话题”均不是该节目能够霸屏的原因。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一、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理解1、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关系:①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要要求。
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②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③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我们就能够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因素: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②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③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
2、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是什么?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教育通过对受教育者的“传道、授业、解惑”,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
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二、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简单应用1、文化发展的实质?文化创新的源泉与作用?实质: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源泉与动力:社会实践作用: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
②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三、文化创新的途径简单应用1、文化创新的主体?途径?为什么?主体:人民群众途径: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重要途径:①继承传统,推陈出新;②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原因:只有充分认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意义,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刻苦钻研,锐意创新,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
2、为什么要建立学习型社会?怎样建立?①人类知识的总量激增,更新速度越来越快,“知识爆炸”是人们不能不改变传统的教育和学习方式;②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为教育和学习方式的改进提供了条件;③建立学习型社会是科技进步的必然要求,也意味着文化传承方式的新变革;④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全民学习,终身学习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人教版高二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在继承中发展》评课稿

人教版高二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在继承中发展》评课稿一、课程概述《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是人教版高二思想政治必修课程的一部分。
本门课程旨在通过学习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
本课程内容丰富,涵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外来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达到以下目标:1.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传承和发展中的重要价值。
2.研究民族文化的特点和优势,探索如何在现代社会中推动其发展。
3.理解外来文化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和作用,思考如何在传承中实现文化的创新。
三、教学内容和方式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和主要内容,如儒家思想、佛教、道教等。
•掌握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如仁爱、孝道、礼仪等。
•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和作用。
2. 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研究各民族的特点和文化传统。
•了解少数民族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分析如何保护和传承各民族文化。
3. 外来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和作用•探究外来文化对中国文化的传播和融合。
•分析外来文化所带来的利弊,思考如何在传承中实现文化的创新。
4.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通过教师的讲解,引导学生了解和理解课程内容。
•讨论和研讨:开展小组讨论和研讨活动,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
•视听资料:通过播放相关视听资料,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主要内容。
•掌握民族文化的特点和传承方式。
•分析外来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和作用。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思维能力。
•激发学生对于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兴趣和热情。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五、评价方式和标准1. 评价方式•课堂参与: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研讨活动。
•平时作业: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包括阅读原著和写作练习。
•期中考试:对学生的课堂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考核。
高中政治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点

高中政治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点1、我们为什么要乐观开展庆祝民族节日的活动?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②民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现,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③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和进展的精神根基。
④(传统文化)具有鲜亮的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进展的精神纽带。
2、为什么要爱护文化遗产?(地位+意义)①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宝。
②爱护文化遗产对于讨论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③爱护文化遗产对于呈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④爱护文化遗产有利于促进传统文化的继承与进展。
3、为什么要敬重文化的多样性?(1)地位: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根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2)特点: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文化共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行缺少的颜色。
(3)现状: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不同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
(4)意义:敬重文化多样性是进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富强的必定要求。
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会丰富多彩,布满生气和活力。
4、怎样敬重文化的多样性?(1)要求:敬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敬重本民族的文化,培育好、进展好本民族文化。
(2)原则:必需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公平的原则。
在文化沟通中,要敬重差异,理解共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富强。
(3)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敬重其他民族文化。
相互借鉴、求同存异,敬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富强进步。
5、为什么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1)文化是世界的,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进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人教版必修3文化生活《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必修3文化生活《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背景与目的本次教学内容为人教版必修3语文教材中的《文化在继承中发展》一文,本单元主要讲述的是文化的单向性和双向性,以及文化的代际传承。
本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会:•掌握文化的单向性和双向性的概念;•了解文化的代际传承的方式和方法;•掌握一些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
2.能力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会:•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承能力和文化自信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文化的单向性和双向性的概念;•文化的代际传承的方式和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文化传承的意义和价值;•如何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初步了解学生对“文化”的认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文化的概念和意义。
2.整体阅读(15分钟)•教师给出《文化在继承中发展》一文,让学生通过整体阅读获取文章大意,同时带领学生注意文化的单向性和双向性的概念。
3.逐段解读(3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逐段解读文章,重点解析文化的代际传承的方式和方法,同时加强对文化的双向性的理解。
•教师可利用教材中的探究活动,与学生进行互动,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4.知识运用(15分钟)•给学生发放阅读题目,供学生思考和讨论,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把文章中的传统文化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
•编写课堂实践或探究活动,让学生在课后自己尝试发掘文化传承在自己生活中的实际意义。
5.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课堂内容进行小结,并展示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回顾反思。
四、教学反思本次课的教材选用了人教版必修3语文教材中的《文化在继承中发展》一文,以文化继承为主线贯穿全文,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和人类文明进程中文化发展的重要角色。
高中政治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知识点总结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相关内容是高中政治课本中的学习重点,学生需要掌握相关知识点,下面店铺给大家带来高中政治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政治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知识概述(一)传统文化的继承1、传统文化面面观(1)传统文化的含义: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2)文化的继承性:文化一旦形成,就会薪火相传、稳定延续下去,这就是文化的继承。
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
今天的文化,是建立在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3)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把握含义、地位、作用等)①传统习俗——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②传统建筑——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③传统文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④传统思想的继承——深刻影响着今天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发展道路2、传统文化对今天的影响(1)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2)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3)传统文化应与时俱进3、正确对待传统文化(1)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①一个国家,只有发展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其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②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2)继承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二)文化在继承中发展1、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1)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结果,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2)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这就是文化的传承)(3)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推陈出新,革故鼎新2、影响文化的重要因素(1)社会制度的更替,有力地促进了文化的进步(2)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3)思想运动,催生着社会变革,也促进文化的发展3、教育在文化传承中(1)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2)教育在文化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高中政治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重点知识1、宏观把握本课内容本课讲述的是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的发展,我们先要明确传统文化的含义,知道传统文化的特点,知道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掌握传统文化继承性的表现,树立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在继承中发展文化。
继承与发展

宋代开始就明文规定,只有皇帝 能穿黄龙袍,普通庶民是不许使用龙 的图案和穿黄色的衣服。 民国政府确定:男子礼服为中山 装,女子礼服是旗袍。 建国初期,中国服饰受前苏联的 影响最大。军队中的女干部穿着大翻 领、偏襟、斜插口袋的列宁装,与短 发配合;
6000年的人类文明史,都有一个明显的技术标 志。纸张发明之后,中国迅速成为文明的中心、 技术和文化的主要捐献国。 印刷术传到了欧洲并迅速普及,它将文化从教 会和贵族手中解放出来,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因为印刷术的催化而大放异彩。
4、教育在文化传承中
(1)特点: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 动。 (2)功能:。
A、教育通过对受教育者的“传道、授业、解惑”,把文化传递给下 一代。(选择、传递)
B、教育能够以浓缩的形式重演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走过的认识世界 的过程,使人们在有限的学习生涯中获得既有的文化财富,“站在巨 人的肩膀上”从事文化创造。 (创造)
② 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 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改革开放之后,服饰朝着多元化、 个性化发展。
思考:封建 王朝、中华民 国、社会主义 新中国不同社 会制度下服饰 的变更与发展 说明了文化生 活的什么道理?
二、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社会制度的更替决 定文化发展的方向。
2.就文化自身的传承而言, 科学技术和思想运动都会对文化的发展产生影响。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高三政治复习资料:文化传承与创新

高三政治复习资料:文化传承与创新作者为大家整理的高三政治复习资料:文化传承与创新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更多最新信息请点击高三考试网【单元特点】本单元的核心是文化发展,环绕文化发展,对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创新进行分析,引导学生了解文化传播、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文化的多样性是文化交换和传播的条件,文化在交换中传播。
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要条件,发展是继承的必定要求。
文化创新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文化的传播和继承的进程渗透着文化创新的精神。
2010年高考我们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基本的观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影响;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文化创新的途径等。
这些知识点,考试频率高,主要是结合一些文化热门来考核,如:2009年高考触及到了京剧的发展、文化遗产保护、奥运会、互联网的发展等重大热门问【知识网络】【考点扫描】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和文化传播1.了解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1)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
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情势各具特点。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点,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2)文化多样性的典型: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比较民族节日文化遗产区分[来源:Z#xx#][来源:Z#xx#]含义[来源:学|科|网Z|X|X|K]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来源:学科网][来源:学,科,网]在历史、艺术或科学及审美、人种学、人类学方面有着世界意义的纪念文物、建筑物、遗迹等地位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绩的重要标志意义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现,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特殊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态度要发掘民族节日的文化内涵要保护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免遭破坏联系从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中,人们能够深切感遭到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特别提示】1、文化多样性不只是通过民族节日、文化遗产体现出来。
必修三政治单元复习要点:文化传承与创新

必修三政治单元复习要点:文化传承与创新必修三政治单元复习要点:文化传承与创新【知识梳理】表现:民族节日、文化遗产等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的共性:世界文化的多样性(1)世界各民族文化各具特色(2)世界各民族文化也有普遍的规律和共性文化的多样性(3)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了世界文化的繁荣(1)原因①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尊重文化的多样性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2)原则各国文化一律平等文化传播的含义途径:基本途径(1)商业贸易(2)人口迁徙(3)教育文化在生活中的传播其他途径手段:传媒大众传媒传统文化的特征:相对稳定性;继承性;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的继承内容:(1)传统习俗(2)传统建筑(3)传统文艺(4)传统思想正确态度:(1)原因:不同性质的文化具有不同的作用;传统文化的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2)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继承和发展的关系:(1)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传统文化在继承中发展(2)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3)继承和发展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1)社会制度的变革(2)科学技术(3)思想运动(4)教育1、文化发展的实质2、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1)决定: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来自于)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新)(2)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践具有反作用3、文化创新的意义:(1)推动社会实践发展(2)促进民族文化繁荣(3)推动人的全面发展4、文化创新的主体:人民群众文化创新根本途径(源泉、基础):社会实践一般途径:(1)对待传统文化:批判继承、推陈出新文化创新的途径传统文化是基础,有精华与糟粕(2)对待外来文化:博采众长、以我为主优秀的因素,仍保持自己鲜明的民族性正确处理民族与外来、当代与传统文化的关系:(1)封闭主义、守旧主义(2)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3)正确观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的高二年级必修三政治单元复习要点,希望大家喜欢。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教案设计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文化传承的含义、文化发展的影响因素。
2。
能力目标:通过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关系的探究,提高学生分析和归纳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认识中国丰富的文化历史中做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教学重难点: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作用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根据我们上节课所学,对待传统文化我们应该持什么态度呢?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传统文化最终并不是原封不动的被承袭,而是有所淘汰,有所发扬,即所谓的扬弃,从而使文化得到发展。
那么传统文化是怎么在承继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呢?[过渡]让我们看一个例子:P43,思考:在我们身边,你如何运用实事求是呢?一、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看P44,对我国古代的教育思想的两种看法,谈谈你们如何看待这两种观点的?分析:对待传统文化应采取一分为二的态度,将继承与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
那么,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是什么关系呢?我们应怎样对待两者的关系呢?1。
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一个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凝聚了该民族世世代代的创造和智慧,是该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力量。
所以,要实现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复兴,就不能无视这些宝贵财富的存在,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否则文化发展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同时,继承的目的不在于束之高阁,或者拿来供奉景仰,而是为了更好的发展,为了服务于当代社会需要。
因此,不能原封不动的承袭文化,而要紧紧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有所扬弃,发展文化。
2。
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要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
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的认识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传统的教育思想有其糟粕和消极之处,也有着思想的精华和合理之处。
对此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是全盘否定,也不能全面回归。
高二政治《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知识点

高二政治《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知识点高二政治《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知识点在平时的学习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知识点吧!知识点有时候特指教科书上或考试的知识。
你知道哪些知识点是真正对我们有帮助的吗?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高二政治《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知识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含义: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表现:①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②传统建筑:建筑是立体的文化,凝固的艺术,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标志。
③传统文艺:文学艺术,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
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传统思想:包括在长期历史符积淀中形成的理论观点、学术思想和道德观念等,已成为中华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传统文化的特点: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容又能够因时而变。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对形成本民族的性格、心理、道德等特征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维系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传统文化有哪些特征?(1)继承性。
(2)相对稳定性。
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3)鲜明的民族性。
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传统文化的作用/影响有哪些?(1)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政治的变化,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2)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碍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3)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4)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
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什么?(1)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主题一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问题探究】情景近年来,很多学校开展诵读《弟子规》《三字经》等国学经典启蒙书籍活动,加深青少年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认知,从小培养他们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
国学,作为中华文化的集中体现,是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繁荣的精神原动力。
国学所蕴含的“仁义礼智信”是我们民族文化中不可弃的精髓,能使我们以健康的心态适应纷繁复杂的社会变迁,更重要的是能让孩子们在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的同时,培养孩子们的古典文化底蕴和优雅情怀。
问题:1.“仁义礼智信”是传统文化继承中的哪一个方面的体现?它会产生哪些方面的影响?提示:“仁义礼智信”是传统文化继承中的传统思想的继承。
它对当前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2.有人说,国学经典诵读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全面继承。
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提示:国学经典诵读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但不是全面继承,而是将其中优秀的内容传承下去。
继承传统文化,我们要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的态度,分辨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
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承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探究总结】1.图解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2.“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区别:(1)两者的内涵不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指要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指在文化传承中,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
(2)两者的侧重点不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侧重于对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侧重于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
【深化点拨】区分文化继承与文化传播文化继承是文化纵向积累的过程,侧重于本民族文化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文化传播是文化横向积累的过程,侧重于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高三政治学生学情分析表

度 7.3我国的宗教政策
8.1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
8.2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
9.1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
9.2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
9.3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宗旨
1.1体味文化
1.2文化与经济、政治
2.1感受文化影响
2.2文化塑造人生
3.1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3.2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4.1传播文化的继承4.2文化在继承中发展5.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文化生活
5.2文化创新的途径 6.1源远流长的中化文化
6.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7.1永恒的中化民族精神
7.2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8.1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
8.2在文化生活中选择
9.1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9.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生活与哲学
7.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7.2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8.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8.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9.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9.2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学校:实验高中学科:政治编写人:郭秀枝审稿人:徐朝才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和文化发展第二框文化在继承中发展一、教材分析本框内容承接第一框,主要阐明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及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理解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
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联系具体事例,说明应如何正确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结合自身体会,谈谈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2、能力目标:结合分析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提高归纳与分析问题的能力;利用教材提供的情景和问题,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初步探究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本课内容,使学生认识文化发展的历史过程,正确把握文化传承中继承和发展的辩证关系,从而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做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三、教学重点难点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作用四、学情分析:关于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的关系,学生易于理解,身边事例较多;关于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部分,可成分利用好学生已有的历史知识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关于教育方式变革对文化传承的影响,学生更有直接的感受,可以作为教学资源。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体验感触法六、课前准备学生准备1、利用网络收集能体现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辩证关系的实例;2、观察身边生活,体验现代信息技术对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影响。
教师准备1、利用网络收集能体现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辩证关系的实例并制作课件。
2、收集关于现代信息技术对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影响的实例制作课件。
3、收集教育方式变革对文化传承影响的实例并制作课件。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二)情景导入,展示达标:【来自生活的报告】多媒体展示:材料一: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其本意是指各种学说都有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
温家宝总理推陈出新,加以马克思主义的改造,赋予它新的时代精神。
在2004年10月10日法国文化年开幕当天,温家宝总理会见法国总统希拉克时,就国家关系又提出了“和而不同”的思想,讲的是文明和文化多样性中的统一性,对当前国际形势下坚持不同文明和文化和平共处具有重要的意义。
材料二:见课本44页虚框内容,“如何看待针对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两种不同观点”。
思考问题:(1)分析温家宝总理对“和而不同”思想赋予了什么新的时代内涵?(2)材料一中对传统文化引用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如何正确继承传统文化?(3)结合两则材料思考,文化传承中,我们怎样才能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教学互动合作探究】一、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板书)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思考两则材料的问题,展开讨论,探究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的关系。
学生:就上述三个题目进行探究。
教师:认真听取学生探究的结果,并对“如何正确继承传统文化”、“如何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问题进行归纳。
1、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板书)文化继承不是原封不动地接收和享有传统文化,而是有所淘汰、有所发扬地继承,从而使文化得到发展。
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继承与发展是统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是密不可分的,两位一体的。
2、树立正确的文化发展过程观(板书)在文化发展过程中,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不断革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
3、做自觉的文化传传承者和享用者(板书)在文化传承中,要把握好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这样,我们就能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过渡语:文化继承和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文化传承中既要有所扬弃地继承,更要不断推出符合时代精神的新文化,从而促进文化的发展。
那么,在文化发展过程中,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有哪些呢?二、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板书)展示影响文化发展因素的课件,引导学生归纳分析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多媒体展示:材料一:课本44页“相关链接”材料二:6000年的人类文明史,已历经三代,而这三代文明,都有一个明显的技术标志。
第二代和第三代文明的技术标志和推动力则分别是纸和印刷术,它们的发明都来自中国。
纸张发明之后,中国迅速成为文明的中心、技术和文化的主要捐献国。
印刷时代的到来,则给社会文明的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
印刷术传到了欧洲并迅速普及,它将文化从教会和贵族手中解放出来,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因为印刷术的催化而大放异彩。
材料三:为了永久保存,并最大限度地使社会公众能享有文化遗产,我国已将“数字图书馆”纳入国家“863”计划和国家“十五”重点项目。
大量的文化遗产转化成数字形态。
如古老的“北京人”已经有了宣传网页,“故宫文化遗产数字化应有研究”和“敦煌数字化虚拟洞窟”计划已启动。
材料四: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从此,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拨乱反正,改革开放,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也迎来新的春天,得到了繁荣发展。
问题思考:(1)结合材料一内容,简要说明从殖民地旧中国到新民主主义中国,我国文化形态的变化及说明的问题。
(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说明科技进步,尤其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传承文化能起到怎样的作用?(3)依据材料四,说明思想运动是如何影响文化发展的?学生讨论以上问题,展开探究活动。
教师:正确引导学生的探究活动,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
1、社会制度更替对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板书)学生:学生分组对问题一展开探究,探究社会制度的更替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汇报探究的情况。
教师:对学生分析进行评价,并归纳以下观点:社会制度发生更替,文化形态也会经历一个新的文化形态取代旧的文化形态的过程。
代表新的政治、经济力量的新文化,通过反对代表旧的政治、经济力量的旧文化的斗争,有力地促进文化的进步。
2、科技进步对文化发展的影响(板书)教师:请学生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自身的感受,畅谈科技对文化传承的影响,并对分组交流情况进行指导。
学生:交流发言。
教师:针对上述问题二进行归纳,明确科技进步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1)科学技术的每一项重大的发明和发现都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2)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运用,使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和发展。
3、思想运动会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板书)学生:根据材料四,思考问题三,并结合课本内容自主学习本部分内容。
教师:归纳思想运动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材料四有力地说明了思想运动对社会变革以及文化发展的影响。
思想运动往往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不同的思想文化在思想运动中相互激荡,催生社会变革,也促进文化的发展。
过渡语:总之,通过探究,我们知道社会制度的更替、科学技术的进步、思想运动的兴起对文化发展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尤其现代信息技术使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和发展。
另外,除了上述因素对文化传承有重要影响,在文化传承中教育作为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其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教育在文化传承中(板书)多媒体展示:材料一: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曾出现过短暂的一段国学研究的黄金期,如1922年北大文科研究所创办的国学门,1925年清华大学创办国学研究院。
而80多年后,在商业文化、网络文化、通俗文化充满我们生活,为我们大肆追捧的时候,最近人民大学将组建国内高校中的第一个国学院,首期国学班2005年9月就要开班了。
材料二:教材47页漫画“教育方式的沿革”。
问题思考:(1)结合身边生活,就人大最近开办国内高校第一个国学班,掀起新一轮“国学热”谈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2)据材料二,说说古今不同教育方式对文化传承有何不同影响,说明了什么问题。
教师:启发学生讨论上述问题并展开争论。
学生:交流发言:教师:对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进行归纳。
(1)国学是我们文化传统、思想传统、民族智慧的精华。
没有了传统文化,一个民族就没有根。
教育的发展能够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承,把传统文化传递给下一代。
(2)教育作为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3)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尤其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和学习型社会的构建,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影响。
九、板书设计(一)、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1、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2、树立正确的文化发展过程观3、做自觉的文化传传承者和享用者(二)、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1、社会制度更替对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2、科技进步对文化发展的影响3、思想运动会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三)、教育在文化传承中十、课后反思本框内容关于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一定要理解透彻,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可由学生自主探究完成,通过对实例的分析,学生能比较好的掌握本框内容,但在运用实例时,可以再充实一些。
比如祖国大陆为台湾打造的巨轮“中华和平”号下水,连战夫人到场,引一句唐诗相贺:“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诗引得很对景,可是上海一家媒体的报道却离了谱,这句唐诗,成立“连战夫人自己精心拟就”的“原创”,还堂而皇之地上了大标题。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评论上述现象。
学生:评述上述现象。
教师:进行点拨归纳。
(1)连战夫人对唐诗引用体现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唐诗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2)教育在文化传承中能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我们要加强优良传统文化的教育,使民族文化生生不息,培护民族精神之根,振兴民族精神。
[导学案]学校:临清市实验高中学科:政治编写人:郭秀枝审稿人:徐朝才4.2文化在继承中发展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理解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识记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理解教育在文化发展中作用。
二、预习内容(一)、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1、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文化继承不是原封不动地,而是要,从而使文化得到发展。
(1)继承是发展的,发展是继承的。
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在这一过程中,不断革除的旧文化,推出体现的新文化,这就是“”。
(2)在的基础上发展,在的过程中继承。
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这就是。
2、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1)要批判地继承。
(2)要“,”。
(二)、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1、社会制度的更替对文化发展的影响社会制度的更替是如何影响文化发展的呢?下面我们来看这个图示:社会制度的更替,是的矛盾运动推动的。
每当社会制度发生新旧更替时,文化也会经历一个的过程。
代表新的政治、经济力量的新文化,通过的斗争,有力地促进文化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