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设计】高中地理 第一部分 第四章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随堂基础巩固 湘教版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堂基础巩固]

1.下列关于东北地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B.东北地区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该气候特点是热量充足

C.东北地区相对完整的地形单元包括平原和山地两种类型

D.东北地区黑土、黑钙土广布,有机质含量高,不利于农业生产

解析: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大兴安岭以西为非季风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东北地区纬度较高,热量不足。东北地区相对完整的地形单元有平原、山地、高原、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有利于农业生产。

答案:A

2.关于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口密度小,人均耕地面积广

B.和周边国家相比,在农业种植技术方面还有差距

C.良好的工业基础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机械设备

D.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

解析:东北地区开发较晚,科技水平相对较高,与周边国家相比,在农产品、农业种植技术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答案:B

3.目前,东北地区是全国最大的、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东北商品粮基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商品谷物农业 B.水稻种植业

C.迁移农业D.混合农业

解析:按农业地域类型划分,这里应是商品谷物农业(种植玉米、小麦、大豆等)。

答案:A

“振兴东北要从发展现代农业开始。”今后,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黑龙江垦区将围绕“粮、牧、企”的结构模式对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尽早实现从“北大荒”走向“北大仓”之后再走向“北大商”的合理构想。据此完成4~5题。

4.目前,东北地区土地利用中的主要问题是( )

A.红壤土层浅薄,肥力低下

B.水土流失严重,石漠化面积急剧扩大

C.沼泽地开发,湿地破坏

D.人口增长迅速,人均耕地面积少

5.对黑龙江垦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粮、牧、企”结构模式中的“企”是指新建立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

B.从“北大荒”走向“北大仓”的过程主要依靠加大科技投入

C.“北大仓”要走向“北大商”必须依靠扩大耕地面积

D.产业结构调整必须面向国际和国内市场,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解析:第4题,东北地区以黑土、黑钙土为主。石漠化主要发生在我国西南地区。近年来,随着开垦规模的扩大,耕地面积扩大,湿地破坏严重,面积不断缩小。第5题,黑龙江垦区在加强粮食生产的同时,应面向国际、国内市场,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粮、牧、企”结构中的“企”是指农产品加工企业。从“北大荒”走向“北大仓”主要依靠扩大耕地面积;从“北大仓”要走向“北大商”必须依靠科技,发展深加工。

答案:4.C 5.D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1:黑龙江省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享有“北大仓”的美誉,为进一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我国“粮仓”黑龙江省2009年制定了一项庞大的粮食增产规划。计划到2012年,全省粮食总产量达到1 000亿斤,比2007年净增商品粮200亿斤以上,继续保持全国商品粮第一大省的地位。

材料2:东北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公顷)及谷物单产(千克/公顷)比较(2006年)。

(2)东北平原土壤肥沃,但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较低,这可能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

(3)为继续保持全国商品粮第一大省的地位,你认为黑龙江省可采取哪些措施实现粮食增产?

解析:本题以东北地区与全国其他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单位面积谷物产量为背景材料,考查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不利条件及今后发展的措施。第(1)题,东北商品粮基地商品率高,主要是耕地面积广,人均耕地多,余粮多。第(2)题,东北平原单产低是气候(热量)、技术及农业投入等原因造成的。第(3)题,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及生态环境,提高单产。

答案:(1)土地辽阔,耕地面积广;人口较少,人均耕地多,余粮多。

(2)纬度高,热量条件差;农业科技水平较低;农业投入不足等。

(3)加大科技和资金投入,提高单产;加强农田基本建设,保证稳产;改善农田生态环境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