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诗情境中感受美

合集下载

在古诗词教学中培养审美能力

在古诗词教学中培养审美能力
( ) 助品 读 感 受 美 二 借
语文教材具有极其丰富的美育内容。教学时 , 我们 可透过课 文优美语言 的本 身 , 抓住重点词 句 , 启发 学生 揣摩 , 品味语言美 。 通过优美的文辞 , 让学生审视感人的 画面, 产生对 自然美 、 风光美的热爱 , 激发他 们对祖 国山 河壮美而 喜悦的感悟 。例 如 , 唐代诗人 自居易 的《 江 暮 吟》 : 道残 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 露似珍珠月似弓 , 诗 中描绘 了深秋时节傍 晚江上 幽静美丽景色 , 诗人 用珍珠 比喻露珠 , 用玉 弓比喻 新月 , 不但贴切传神 , 而且 创造 了一个清新 、 幽美静谧 的境界 , 沁人心脾。 二、 分析情境 。 理解美 审美 教育的 中心环 节是从审美感受 提高到美 的鉴 赏, 从而理解美 的实质。 从认识过程来说 , 虽是从感性认 识上 升到理性认识 ;但 形成审美观念 的认识过程 的飞 跃, 仍然须伴随着形象。因此 , 必须很好地引导学独明。 晓看红湿处 , 花重锦官城 。 在学生初步理解诗意的基础上 , 指导低声慢吟 , 使学 生感受到杜 甫的沉 郁顿挫 , 心情 开朗 , 并体 验交流诗文 中哪些词语用得好 , 该怎样读 。随着诵读的遍数增加 , 通 过 口、 、 、 耳 眼 心并用 , 学生的理解 与感悟也会逐渐加深 , 逐步培养学生感 悟古诗语言内涵 。 3 . 欣赏意境诵读 欣 赏意境诵读 , 是在学生深入 理解诗 意 , 把握作者 思想情感之后 , 让学生进行诵读 。 古诗文注重句子锤炼 , 讲究谋篇构思 , 许多诗句是“ 两句三年得 , 吟双泪流” 一 。 欣 赏意境诵读 , 就是把诵读过程作 为欣赏诗词的过程 , 组 织 学生积极想象 , 自己置于诗词 的意境之 中。例如古 把 风》 : 春种一粒粟 , 秋收万颗籽 。 四海无闲田 , 农夫犹饿死 。 我让学生 自由地低声慢吟 , 边读边交流讨论 。他们 在读 中悟 , 中读 , 悟 那同情 的语气 , 那不平 的愤慨充满学 生诵读声中 , 学生在读 中受到真 、 、 善 美的熏陶。

淌洋在古诗词中感受四季之美-我与古诗词作文1000字

淌洋在古诗词中感受四季之美-我与古诗词作文1000字

淌洋在古诗词中感受四季之美-我与古诗词作文1000字淌洋在古诗词中感受四季之美-我与古诗词作文1000字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

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淌洋在古诗词中感受四季之美-我与古诗词作文1000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曾经是一个容易伤感的女孩。

春天到了,我会伤怀于白雪的消逝;夏天到了,我仍留恋春的姹紫嫣红;秋风中,我思念着那曾亲吻过我脚丫的夏日浪花;冬雪中,我又望着躺在手心里火红的枫叶黯然神伤。

我曾经痴想着有一天我能享有不败的四季之美。

于是,我开始寻找。

找啊,找啊……终于,我找到了!找到了!我在一个美丽的王国里找到了四季。

在这里,四季同在,互映互辉。

伴随着那些千古的名字,她们的美得到了永生。

这里的.春美,美在鸟语花香。

我听到了“两个黄鹂鸣翠柳”的快乐、也听到了“几处早莺争暧树”热闹;我看到了“一行白鹭上青天”的飘逸,也看到了“谁家新燕啄春泥”勤劳。

初春,我爱“乱花才能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之朦胧美;仲春,我看“黄四娘家花满溪,千朵万朵压枝低”之盛;春末,我却也不必因“长恨春归无觅处”而烦恼,因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还在开——“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这里的春美,美在她能带给人希望。

白居易在《赋得古原草送别》中赞“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是生命执著的美。

李绅在《悯农》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是企盼丰收的美。

这里的春美,美在她的多情。

听——王维在轻吟“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杜甫在吟咏“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而诗仙李白,也不知道是他醉了春还是春醉了他,一睁眼即叹:“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里的春美,美在她的神秘。

瞧:贺知章看着“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这位诗人禁不住在猜:“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古典诗词之美作文

古典诗词之美作文

古典诗词之美作文古典诗词之美作文(精选34篇)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

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古典诗词之美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古典诗词之美作文篇1读一首诗词,犹如品一杯上好的茶,品作者的心,品作者的情。

悠悠的香、润润的甜、淡淡的情、纯纯的美,还是深深的苦、隐隐的愁,都让我沉醉其中。

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之一。

中国诗起于先秦,鼎盛于唐朝。

中国古代把不合乐的叫“诗”,合乐的叫“歌”,统称为诗歌。

按故事情节还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按语言韵律,分为格律诗和自由诗。

诗能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还能抒情言志。

诗句要求节奏鲜明、音调和谐,符合一定韵律,吟诵更是动听感人。

词由五言诗、七言诗或是民间歌谣发展而成,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因此又叫长短句。

词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

词一般分上下两阕,也称之为“片”。

词是合乐的歌词,由于这种文体对音乐的依附性,决定了词在体制风格上一系列的特点。

我们几乎每天都在学习诗词。

读《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我仿佛遇到了那位醉意朦胧,已是白发生的词人。

他好似一枝残花,在艰辛世事的暴风雨中失尽了芳华,在当权者的排挤下磨去了棱角。

在这人生的低谷,他只得借酒消愁。

弥漫醉意中,他还不忘端详起手中的宝剑,梦想着在沙场为国杀敌。

他渐渐地失去意识,跌入梦中,恍然地回到了辽阔的联营。

士兵的生活氛围热烈,正为一场激战做准备。

激战开始。

沙场狼烟滚滚,战士们斗志高昂,战马风驰电掣,放箭声霹雳轰响,速战速决。

大功告成,博得生前身后的英名。

突然,梦醒了。

什么激战,什么英名,什么收复中原,一切都开始旋转、消失。

作者的理想是多么宏伟,而现实是多么凄惨!而作者也无力回天,只有壮志难酬的悲愤。

在古诗教学中感受美的旋律

在古诗教学中感受美的旋律
诗从 自然 中来 , 劳动中 、 生活中 从 从
民族化 的文 明素养和精神底 蕴 ,其 四声
抑扬顿挫 , 联绵词 回环响亮 , 叠音词声情 并茂 , 对偶句 节奏和谐 等特点 , 表现 了汉 语的独特魅力 。朗读是学 习古诗 的重要 方式 。通过朗读教学不仅有助 于学生理 解 古诗的思想 内容 ,而且能助其体会 到 古诗语言 的韵味 。 在反复的咏诵过程 中, 学生能获得更多的感 知和体会 。 童年 阶段 是人类 最好 的记 忆时期 。 低年级 的古诗教学 , 应顺应儿童爱读 、 爱 背 、记忆力强的特点 ,要求 学生 读读背
此 引发 学生对诗文的情感体验 ,感 受诗
歌形象 的完整性和艺术感染力 ,感知美 的情愫 , 生心灵 的共 鸣。 产
首 先 , 课 堂 上 , 师 应 用 娓 娓 动 听 在 教
“ 每周 一 诗 ” 组织 “ 歌 朗诵 会 ” 举 行 , 诗 , “ 歌朗诵 比赛 ” 活动 , 诗 等 激发学 生诵 读 古诗 的兴趣 , 使诵读古诗蔚然成风 。
动人心 、 触人思 、 怡人情 。一首诗就 是一
个完整 的统一体 ,诗 的意境是诗人 匠心
它要求学生不但 动 口, 还要动手 , 更要 动
心 ,同时把作者 的思想 与 自已的感触有
经营 的心灵王 国。诗 歌“ 状难 写之景 , 如 在 目前 ; 含不尽之意 , 于言外” 欧 阳修 见 (
言 的艺术 , 慧 的结 晶 , 想 的光辉 , 智 思 是

精选的古诗 , 均是千古传诵 的名篇 佳作 ,
如甘醇 , 如春风 , 如雪 月沁润人心 ……我 们 要力求通过古诗 的教学 活动 ,使学生 产生强烈的审美体验 , 受到美 的感化 、 陶 冶, 并把这种美 的意识转化 为美 的行为 , 在 生活 中 以实 际行动 弘扬美 的风 尚 , 谱 写美 的篇章 。 苏东坡说 :腹有 诗书气 自华 。” “ 优秀

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古诗课堂美育分析

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古诗课堂美育分析

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古诗课堂美育分析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推广,古诗课堂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环。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古诗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更是构成中华文化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作为语文教学中的古诗课堂教学,应不仅注重学生对于古诗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强调古诗的美育功能,让学生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受到美文的熏陶,养成美好情操。

一、古诗教学中的美育设计1、意境感知美: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得到意境的感受,感受到古诗所表达的内涵情感,领悟古人的精神世界,增强审美情趣。

在学习古诗前,教师可以先创建一个与诗歌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诗歌的氛围,激发学生对于古诗的情感共鸣。

例如,在教学《静夜思》时,可以先展示一张月下山林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感受月光、山林的静谧与神秘。

然后,再请学生阅读《静夜思》,理解诗歌中所表述的情感,让学生体验到“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样的氛围,让他们感受到古人对于大自然的醉心与感慨,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美学素养。

2、语言感知美:古诗的语言之美是诗歌最为重要的美学特征之一,教师应该在古诗教学中,让学生感知古诗的语言之美,引导学生从词语、句子结构、节奏韵律等多个角度来认识古诗的语言特征,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鉴赏能力,让学生对于汉语语言的美感有更深入的理解和体认。

例如,在教学《长恨歌》时,可以先教学课文中的生僻字词,用生动有趣的形式来介绍和演示这些字词的使用方法。

然后,让学生感受古诗中的节奏、韵律,训练学生的诵读能力和朗读表现力。

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设计,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可以让他们在学习中感知汉语语言的美感,从而培养他们的语言鉴赏能力。

3、唐诗宋词的百科知识:古代诗词中涉及的历史人物、事件、文化背景等都是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在古诗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了解唐诗宋词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知识,让他们了解唐宋时期的风俗文化、社会变迁和思想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在古代诗词中体会美的感受

在古代诗词中体会美的感受

在古代诗词中体会美的感受【摘要】古代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

在古代诗词中,韵律之美让人感受到一种优美的节奏感,意境之美通过意境的营造让人感受到深远的美感,情感之美让作品更具感染力,意象之美让人联想无穷,语言之美展现出一种独特的美感。

古代诗词如同中国文化宝库中的明珠,通过它,人们可以深刻体会美的力量和魅力。

古代诗词不仅是艺术表现形式,更是一种精神追求和文化传承,它让人们感受到美的力量和魅力,留下了永恒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关键词:古代诗词、美的感受、韵律、意境、情感、意象、语言、中国传统文化、追求、明珠、力量、魅力。

1. 引言1.1 古代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深厚历史和文化底蕴。

自古以来,诗词就是中国人情感表达的重要载体,是记录时代风云变幻的历史见证。

在古代,诗人们以优美的韵律和精妙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物、人情世故,表达了人们的内心情感和思想。

古代诗词传达了民族的文化精神,反映了中国人的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

古代诗词不仅是文学艺术的重要形式,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通过阅读古代诗词,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魅力,感受到古人对美的追求和表达方式,体会到中国人对生活、自然和人情的独特感悟。

古代诗词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中国人的情感记忆和思想智慧,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1.2 古代诗词中体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在古代诗词中,体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代诗词是诗人灵魂的抒发,是情感的表达,更是对美的追求和诠释。

在古诗词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们对美的崇尚和追求,他们用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将内心的美感传达给读者。

古代诗词追求的不仅仅是外在的美,更是内心的美。

诗人们通过对自然、人生、情感的感悟,创作了许多传世之作。

他们追求韵律之美、意境之美、情感之美、意象之美、语言之美等方面的完美,力求将内心的美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美

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美

古人作诗是十分注意锤炼 词句
的 .教 学时 我们 要 注意从 语 言人
在教 《 渔歌子》时 , 我首先让
学生欣赏用这首词谱曲的歌 曲.再 教 学生 学 唱这首 歌 .让学 生 轻声 地 、动情地反 复咏唱歌曲 。在 吟唱
中去 感 悟 、去 理 解 、去 发散 、去 想
中 ,为了使学生充分进入 到课文意




创设 情境 ,让 学生 感 受古 诗 词 的美
文/ 惠州市第十一 小学 前 苏 联教 育 家苏 霍 姆林 斯 基 说: “ 教育 ,如果没有美 ,没有艺 术 ,那是不 可思议 的。 ”祖 国文化 源远流长 。古诗在我国文化史上有 着不 可替 代 的地 位 ,它是 美 的文 学。作 为一名小学教师带领学生走 罗 敏 可通过示范朗读.读出古诗中的节律 和音韵,并要求学生反复朗读以至背 诵 ,在吟诵 中体味古诗 的节律和音 换掉 ,用另一个字代替 。当学生换
作品深入 内心 。自然加深对诗歌意 境的理解 。但读应得法 。要确定基 调 .让学生带着感情去读 :要分辨 重音 ,读 出节奏 :要让学 生在练 习 中体会 ,掌握方法。如 “ 飞流直下 三千尺 ” .分作 三个音节停顿 :读 “ 飞”时声音高扬 。以体现瀑 布 的 凌空气势 和飘 逸情态 :读 “ 直下 ” 时快读 ,体现 由高而低 的坠落感 ;
我国古代诗歌讲究平仄 、押韵 , 格律要求很严 。每首诗读来琅琅上
E ,极 富音乐感 。在教学中 ,教师 l
以借助图画帮助学生领 略古诗的这 种绘画美 ,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责任编辑 龙建刚
学生当小诗人 ,把诗中的 “ ”字 绿
师道 ・ 教研 21 0 2年第 1期

小学语文诗词中“美”之初体会

小学语文诗词中“美”之初体会

小学语文诗词中“美”之初体会【摘要】中国是诗的国度,五千多年的优秀文化积淀了不计其数的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古典诗歌有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意境,生动形象、含蓄凝练,语言富有韵律美、意象美、意境美、语言美。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美诗词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古今中外的诗人们,用生花妙笔写下了无数优美的诗篇,他们的佳词美诗就像天空中的明星,璀璨夺目。

“学生读一点诗词,背一点诗词,不仅能开阔视野,更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文化基础。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带领学生走进古代艺术殿堂,去体会感悟古诗的语言美,古诗的韵律美,感受古诗的画面美,领悟古诗的意境美,是我责无旁贷的责任。

一、指导诵读,体会古诗词的韵律美古诗不仅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而且短小精悍,词句优美,韵律和谐,节奏性强,易读易记,特别适合小学生诵读。

古诗教学中,采取大声朗读、独自朗读、加手势吟诵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读、吟诵中体味,更能感悟诗的韵律美。

教学《绝句》时,老师提炼讲解内容,简化教学头绪,控制教师在课内的活动总量,在老师的指导、点拨下,学生朗朗出声地诵读,”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寒/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多读成诵。

使学生在读诗的同时,感悟诗的韵律美。

二、启发想象,感受古诗的意象美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在评论唐代大诗人王维的《蓝田烟雨图》时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诗人颇具匠心,以画家的眼光、作画的方法,准确地表现了景物间的存在对应关系:大与小,虚与实,背景与中心,构成了一幅为后人叫绝的雪景画面――寒江钓雪。

引导学生把《江雪》的语言描述成画面,运用联想和想象把这首高度凝练的诗歌语言变成生动具体的形象,使简练的语言成为联想和想象的依据,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把诗歌语言形象化、意象具体化。

古诗词中体会汉字之美所在作文

古诗词中体会汉字之美所在作文

古诗词中体会汉字之美所在作文在咱们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古诗词就像那璀璨的明珠,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而这光芒的背后,藏着汉字那无尽的美。

我还记得有一次,我偶然间翻开一本古诗词集,就仿佛打开了一个奇妙的世界。

那一页页泛黄的纸张,那一行行优美的诗句,瞬间把我吸引住了。

就说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吧。

简简单单的几个字,“飞”字一下子就让我感觉到那瀑布如同脱缰的野马,奔腾而下,气势如虹。

“流”字呢,又让我仿佛看到了那水势的连绵不绝,就像一条长长的丝带在空中舞动。

“直下”两个字,更是简洁有力,把瀑布那种一冲到底的劲头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千尺”,这夸张的数字,让我不禁惊叹于诗人的想象力,同时也感受到了那瀑布的雄伟壮观。

而“疑是银河落九天”,一个“疑”字,充满了奇幻的色彩,让我在脑海中不停地想象,这瀑布难道真是天上的银河掉落人间?这几个字组合在一起,那种磅礴的气势,那种神奇的想象,真的让我陶醉其中。

再看看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大漠”两个字,一下子就把我带到了那广袤无垠、黄沙漫天的边疆之地。

“孤烟直”,一个“孤”字,那种孤寂、荒凉的感觉油然而生,而“直”字又让这股烟显得坚定、挺拔,仿佛在这荒芜之中坚守着什么。

“长河”,让我眼前浮现出那蜿蜒流淌的黄河,滔滔不绝,永不停息。

“落日圆”,“圆”字用得太妙啦!让我看到那夕阳西下,红彤彤、圆滚滚的样子,把整个画面都渲染得温暖而宁静。

这几个字,简简单单,却描绘出了一幅雄浑壮阔的边疆风光图。

还有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日出”两个字,好像一轮红日就那么突然地从江面上跳了出来,光芒四射。

“江花”,让我看到了江边那些五颜六色的花朵,在阳光的照耀下,争奇斗艳。

“红胜火”,这“红”得呀,比火还要热烈,还要耀眼,那种鲜艳的色彩仿佛要从诗句中蹦出来,映红了我的脸。

“春来”,两个字就带来了春天的气息,让人心里暖洋洋的。

“江水”,那流动的水仿佛就在我眼前奔腾。

古诗赏析感受古代诗词的美妙之处

古诗赏析感受古代诗词的美妙之处

古诗赏析感受古代诗词的美妙之处古诗赏析:感受古代诗词的美妙之处古代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和深沉的思绪。

通过赏析古诗,我们能够感受到其中的美妙之处,深入了解古人的思想境界与情感表达。

本文将从音韵美、意境美和语言美三个方面探讨古代诗词的魅力。

一、音韵美古代诗词在语言的编织上非常注重音韵的美感。

例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房屋连鳌凤,户庭含皓月”以及“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通过韵味的巧妙运用,增加了诗词的音韵美。

这种美感不仅仅体现在诗句的读韵上,还延伸到了整首诗的韵律和节奏之中。

古代诗词的音韵美能够使人产生一种心灵上的共鸣,引发情感的共鸣。

举例来说,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以及“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通过平仄押韵和音律协调,将景色描绘得更为瑰丽,引发读者对壮丽山河的向往之情。

二、意境美古代诗词的意境美是其独特之处。

通过深入描绘景色、性情、人物或历史情境,古人将自然界和人类的经历与情感融为一体,营造出丰富而深刻的意境。

例如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首诗打破了人们对春天清晨宁静的传统印象,将春天的醒来描绘成一系列喧嚣的画面。

这种采用反差描绘的方式,使诗词更加丰富多样。

古代诗词的意境美常常通过景物描写寄寓哲理和感悟。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通过对江南自然风光和狩猎场景的描绘,表达饱含哲理的忧国忧民之情。

这种意境美使得诗词不仅是一种形式优美的表达,更是一种精神境界的抒发。

三、语言美古代诗词的语言美是其精华所在。

通过对形象的精准描绘和对情感的微妙表达,古人能够用简练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意思。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世事一场大梦几回寒暑”、“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以及“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句子,通过简练而有力的表达,道出了人生短暂而珍贵的真理,引人深思。

古诗词中体会汉字之美所在作文

古诗词中体会汉字之美所在作文

古诗词中体会汉字之美所在作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文字如同空气一般无处不在,而汉字,更是这其中璀璨的明珠。

对于汉字之美,我在古诗词中有着深深的体会。

想起曾经的一个春日,阳光温柔地洒在窗前,我坐在书桌前,手中随意地翻着一本古诗词集。

那一刻,仿佛时间都静止了,我沉浸在了那古老而美妙的世界里。

古诗词中的汉字,就像是一幅幅细腻的画卷。

比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简简单单的十个字,却让我眼前仿佛出现了那广袤无垠的沙漠,一缕孤独的烟直直地升腾,远处那波澜壮阔的黄河水奔腾不息,一轮圆圆的落日挂在天边,给整个画面染上了一层温暖的橙黄。

“直”字写出了孤烟的挺拔刚劲,“圆”字描绘出落日的柔和圆满,这两个字用得是如此精准,让那画面一下子就生动了起来。

又比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鸣”字让我好像听到了黄鹂鸟清脆悦耳的叫声,欢快而灵动;“上”字则展现出白鹭飞翔时的轻盈姿态,仿佛它们要冲破云霄,自由自在地翱翔在蓝天之上。

这些汉字,就像是神奇的画笔,轻轻一挥,就能勾勒出无尽的美景。

古诗词中的汉字,还像一个个跳动的音符。

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一连串的叠词,读起来节奏明快,如泣如诉,把那种孤独、凄凉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就好像在耳边奏响了一首悲伤的曲子,让人忍不住跟着那旋律,心情也变得沉重起来。

还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那“东去”二字,带着一种一往无前的气势,仿佛能听到江水汹涌奔腾的声音,感受到历史的滚滚洪流,一去不复返。

记得有一次,我和朋友一起去郊外游玩。

那是一个秋天,枫叶如火般红遍了整个山坡。

我们沿着山间的小路漫步,微风拂过,枫叶纷纷飘落,宛如红色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

这时,我不禁想起了杜牧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那“坐”字用得真是巧妙,把诗人因为喜爱这枫叶而停下马车的情景表现得如此生动。

而眼前的景色,不正像诗中所描绘的那般美丽吗?古诗词中的汉字,更蕴含着深深的情感。

古诗词心得体会(精选6篇)

古诗词心得体会(精选6篇)

古诗词心得体会古诗词心得体会(精选6篇)当我们受到启发,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使我们今后少走弯路。

那么如何写心得体会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诗词心得体会(精选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古典诗词可谓浩瀚如烟,熠熠生辉。

它博大精深,艳如百花,汇集着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文化永远的根。

诗是“最妥当的字句放在最妥当的地方”,我觉得诗是最经济的语言,这一点我们中国的古典诗词尤为突出。

我们学古诗不一定要成为诗人,而是要心中充满希望的绿色的“诗意”,感悟诗的穿透力。

古诗文的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学生“能够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的品味和审美情趣。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古代诗词占有一定的比重。

而未来的语文教材,相信古代诗词的占有率会越来越大。

这样来看古诗词的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而古诗词的教学一直是我的“盲区”,我觉得用我有限的语言根本无法让我的孩子们充分地感受到诗歌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

通过10月29日语文教科之家由导师刘主任组织的这次关于古诗教学的网络教研活动,认真听了两位教师的两节课,这是有一种“柳暗花明”的感觉,突然发现枯燥乏味的古诗也可以上得有声有色、兴趣盎然。

特别是东官刘老师的《古诗三首》的教学中,用讲古诗古诗的方法了解诗意,解决了传统古诗教学逐字逐句讲的枯燥乏味,采用“一带”的方法指导学习,抓重点,指导朗读,引导诵读,让孩子们在自然的情境中学以致用。

真是让我茅塞顿开,豁然开朗。

而我感觉整节课环环相扣,每一个环节都有一定的目的性,让孩子还感觉不到老师故意为之的痕迹,学生非常主动地参与,特别是最后刘老师把学生从始终选出来的字两句诗,真是让人眼前一亮,相信学生们也有同样的感受,他们感受到汉字的.魅力,诗词的神奇。

通过学习,我也对古诗教学有了一点自己的想法:一、“导学”不如“导趣”。

古诗之意象感受唐诗中的意象之美

古诗之意象感受唐诗中的意象之美

古诗之意象感受唐诗中的意象之美唐代,被誉为中国古代诗歌的黄金时代,诗人们以其卓越的才华和敏锐的观察力塑造了一个个独特鲜活的意象,给人们带来了无穷的美感享受。

唐诗中的意象之美,不仅体现在其形象的生动逼真,也彰显在其所传递的深刻情感和思想哲理之中。

一、大自然意象的美感唐诗中广泛运用了大自然的意象,给人一种亲近自然、身临其境的感受。

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诗人描绘了辽阔的江山和飞翔的鹭鸟,给人一种宏伟壮丽、自由飞翔的感觉。

这种意象美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与无穷。

二、宫廷意象的美感唐代宫廷生活华丽繁复,唐诗中宫廷意象的美感,常常体现在对宫廷生活的描绘上。

例如,白居易的《长恨歌》,通过对“玉楼宴罢醉和春”、“云鬓花颜金步摇”等宫廷生活场景的描绘,传递出丰富、绚丽的视觉美感。

这些宫廷意象的美感,让人仿佛进入了一个幻丽的宫廷世界。

三、季节意象的美感唐诗中的意象之美,与季节的联系密不可分。

诗人们通过描绘季节意象,生动地表达出时间的流转和人情万象的变迁。

例如,王昌龄的《登鹳雀楼》中,通过春天的意象描绘,表达了人生如逝水般短暂的真实感受,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共鸣。

四、物象意象的美感唐诗中的物象意象,常常是通过对事物形态、颜色、质感的描绘,传递出丰富的情感和思想内涵。

例如,杜牧的《秋夕》中,通过对月亮的描绘,直触读者内心的柔软之处,让人感受到孤寂的美感和对故乡的思念。

综上所述,唐诗中的意象之美是其独特魅力之一。

无论是大自然、宫廷、季节还是物象的意象描绘,都给人以美感享受和思想启迪。

唐诗意象之美穿越时空,依然让人陶醉其中。

正如白居易所言:“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唐诗中的意象之美,饱含着诗人们对自然、人生、情感的深邃理解,使得读者在欣赏唐诗的同时,也能融入其中,感受到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小学生如何在古诗中感受自然之美

小学生如何在古诗中感受自然之美

小学生如何在古诗中感受自然之美对于小学生来说,古诗就像是一扇通向古代世界的神奇窗户,透过它,可以领略到千百年前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

那么,小学生要如何在古诗中感受自然之美呢?首先,要理解古诗的字词含义。

很多古诗中会使用一些比较生僻或者古代特有的字词,这可能会给小学生的理解带来一定的困难。

比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中的“翠柳”,如果不明白“翠”是指绿色,就难以想象出那嫩绿的柳枝随风摇曳的画面。

所以,小学生要学会借助工具书或者请教老师、家长,弄清楚这些字词的意思,这是感受自然之美的基础。

其次,要了解古诗的创作背景。

每一首古诗都有它诞生的特定环境和原因。

比如王维的《山居秋暝》,如果知道王维当时是隐居在山林之中,过着宁静闲适的生活,就能更好地理解诗中所描绘的空山新雨后的清新、明月松间照的幽静以及清泉石上流的灵动。

了解创作背景,可以让小学生更深入地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从而更真切地感受诗中所展现的自然美景。

在理解了字词和创作背景之后,小学生可以通过想象来构建古诗中的自然画面。

比如读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可以在脑海中想象出那一片碧绿的莲叶仿佛与天相接,娇艳的荷花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鲜艳的场景。

闭上眼睛,仿佛能闻到荷花的清香,听到荷叶间的蛙鸣。

诵读也是感受古诗中自然之美的重要方式。

抑扬顿挫地诵读古诗,能更好地体会诗句的韵律和节奏之美。

比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通过大声诵读,能感受到诗句的磅礴气势,仿佛亲眼看到了那雄伟壮观的庐山瀑布。

此外,对比不同诗人描绘自然的古诗,也能让小学生有更深刻的感受。

比如同样是写春天,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着重描绘了柳树的婀娜多姿;而朱熹的《春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则强调了春天的色彩斑斓和生机勃勃。

通过对比,能发现不同诗人观察自然的角度和表达方式的差异,从而更全面地感受自然之美。

诗词中的美作文五

诗词中的美作文五

诗词中的美作文篇13历经数千年的积淀,四大文明古国的中国留给我们无数优美的诗词。

这些诗词中我们不仅可以领略春夏秋冬的四时变化,高山流水的山河魅力,更可以感受亲情友情的可贵,悲喜交加的情怀。

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感受“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江南春之美;在“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中感受“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夏日的丰收喜悦之情;在“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感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秋日之情;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中感悟“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冬日温暖的友情。

诗词中,我仰望“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期待着“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当我步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同时却感慨“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祖国山河带给我们的不仅是雄伟壮丽,更激发出“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的英雄气概。

在“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的离别中,感受着“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的那种不舍,在“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的词中,感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悲凉,在“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中感受“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豪放,更在“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中感怀所欲而不能的无奈。

诗词中,我感受“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

”更感慨“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虽明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可贵,可我更欣赏“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哪怕我“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五千年文明留给我们如此绚烂的诗词,诗词中,我感悟春夏秋冬,领悟美丽山河,珍惜绵绵友情,更激发我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我要为我的祖国做更多的贡献,谱写更加美丽的诗词,让美丽富强的祖国拥有更美好的未来!诗词中的美作文篇149月1日晚上,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坐在电视前收看《开学第一课》。

让学生从古诗学习中得到美育

让学生从古诗学习中得到美育

让学生从古诗学习中得到美育古诗是小学语文教材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古诗多是千古传诵的名家名篇,既非常适合小学生阅读,又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能吟”,学习古诗的作用可见一斑。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抓住古诗这一教学内容,通过古诗教学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引导学生从古诗中获得美的熏陶,提高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一、反复吟诵品味古诗的语言美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古诗则是用最精粹的语言写成的。

因此,在古诗教学中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美,对于理解古诗的思想内容和写作艺术,以及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古诗的语言美,首先是指语言的音乐美。

原始诗歌是原始人类在劳动过程中,为协调劳动节奏和激发劳动热情的歌唱。

它合乎乐曲的韵律、节奏,讲究韵脚的合辙、平仄的搭配,以及字数、句数的整齐、均衡。

因此,凡称诗,即便不唱,诵读起来也琅琅上口,铿锵有声,自然而然地产生乐感,让人感受到悦耳顺畅的音韵美,均匀和谐的节奏美。

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诗中一、二、四句的“光”、“霜”、“乡”押韵,但句内平仄交错,句间平仄相对,充分显示出语言的音韵美。

古诗的节奏五言诗与七言诗也截然不同,五言诗如李贺的《马》:“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马/踏/清秋。

”七言诗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节奏划分各不相同,古诗的语言就显示出一种疏密相间、缓急交替、整齐匀称的节奏美。

古诗的语言美,还指语言的精确美、凝炼美。

每首古诗的字数有限,因而诗人十分讲究用词的精当确切、凝炼含蓄,有时一字一词,包含极丰富的内容。

如李白的《望天门山》:“天门终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诗写天门山附近长江的雄伟景色,以简洁的画面,表现长江的磅礴水势及天门山夹江对峙的险要,其中“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古诗词欣赏感受艺术之美

古诗词欣赏感受艺术之美

古诗词欣赏感受艺术之美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流传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它们凝结了古人对自然、人生、情感的感悟和表达,以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吸引着无数读者。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欣赏古诗词,感受其中蕴含的艺术之美。

古人以诗词表达情感,寄托哲理智慧。

他们用简洁而高雅的语言,以精妙的词藻和深远的意象抒发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例如唐代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写道:“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这四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远方的思念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深情而含蓄。

短短四句,却让人如临其境,感受到了边关的荒凉和夜晚的宁静。

这是古人优美的语言表达、独到的意象刻画所带来的艺术享受。

古诗词同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和思想。

宋代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一诗中写道:“梦后各辞躬,天姥连天向天横。

……吾闻从北方来,楼台玲珑五云起。

”这首词以题记梦的方式,以梦境中的洞庭湖山水景为背景,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通过这首词,我们可以感知到苏轼离乡背井的苦闷和对故乡的眷恋。

同时,词中的洞庭湖和楼台玲珑的描绘也使我们感受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建筑风格。

这种从古诗词中获取历史和文化信息的体验,增强了我们对古代社会的了解和体验古人的情感。

古诗词之美还体现在其音韵和表现形式上。

古人非常注重音律韵味,对押韵和节奏把握得非常准确,使古诗词具有动人心弦的感染力。

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一诗中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通过平仄的抑扬顿挫和发人深省的内容,这首诗表达了对人生不断追求升华的观念。

当我们用朗朗诵读之声领悟了这首诗的音韵美感时,不禁为古人高超的艺术才华所折服。

在赏析古诗词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从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世界和审美趣味。

例如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一诗,这首诗言简意赅,内容深邃,勾勒了古人对艺术、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这学期我从古诗中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在杜甫的春天

这学期我从古诗中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在杜甫的春天

这学期我从古诗中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在杜甫的春天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初读这首诗,只觉得写出了春天的美丽,是让人非常有画面感的,但是当我细读,我不由得感慨,杜甫太绝了!迟日江山丽,第一句就写出了浣花溪(注,杜甫这首绝句写于四川草堂)一带的春景,简单来说就是春日(迟日即春日)里,山和水美丽的样子。

但是单这一句,就有动,流动的溪水,静,不动的山,首句就是动静结合的立体画面。

春风花草香,这句简直是色香俱全。

春风吹动了繁茂的花草,在暖暖的风中,植物的清香被吹送开来。

春天里的花啊草啊疯长,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样子,这时候,风吹了过来,闭上眼睛,仿佛就可以听到植物被风吹动,发出簌簌的声音,风中植物清香的气味让人神清气爽,心情舒畅。

这一句非常有代入感,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泥融飞燕子,这大概是这首诗里最热闹的场景了。

春天来了,气温回暖,冬日封冻的土地才会“泥融”,这一句又呼应了第一句的春日。

燕子们开始衔泥筑巢,往来穿梭,忙碌又热闹,非常可趣!沙暖睡鸳鸯,在春燕忙着衔泥筑巢的极热闹的动态景色后,作者又描写了一幅舒适的静态景色。

因为春天来了,阳光普照大地,临水的沙地也被晒得暖暖的,栖息在水边的鸳鸯卧在暖和的沙地里,舒服的睡着了。

让我不由得想起了“春眠不觉晓”。

虽然本人文学素养太低无法更深切的去感受这首诗的美妙之处,但是就这寥寥二十字让我走进了作者描绘的春景图中,让我感受到了春日里暖阳融融,山水相宜,万物萌发,百花盛放,春风吹过,一阵阵的花浪。

燕子忙碌筑巢,求偶,繁衍,沙地湿暖,鸳鸯等近水生物卧在沙地睡觉。

万物各有所处,春天带来了生机和希望。

本人由于私人原因,处于极度悲观的状态,几度欲以死寻求解脱。

文字之美,文字之暖,让我有了新的想法,我并不是只有浑浑噩噩度日,或寻死才能解脱,多读书,多看书,多望向这些美好的所在,也很好。

[让学生在诗词中接受美的熏陶]诗词对人的熏陶

[让学生在诗词中接受美的熏陶]诗词对人的熏陶

[让学生在诗词中接受美的熏陶]诗词对人的熏陶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渐形成健康人格。

”也给语文教学明确了目标任务。

语文教材作为一种载体,不仅承载着语文知识内容和结构,而且蕴含着道德观念,审美情趣等。

审美教育能够促进智育和德育的发展,保证学生全面发展。

那么我们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怎样让学生品味诗词的美感呢?一.反复诵读,感受音乐美诗歌的语言凝练,比较注重押韵、对仗,读来琅琅上口,具有音乐美。

如《关睢》《蒹葭》采用重章叠句,一意化为三叠,用韵先响后喑,先扬后抑,余音缭绕,一唱三叹,极具感染力。

教师在教学古诗时应注意朗读指导,使学生能够在朗读中感受到美。

如我在教学《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诗时,首先教读――体味诗的音乐美,即读出诗的节奏来。

教师示范或听朗读带后,让学生根据老师的范读或录音划好诗歌节奏、重音。

全班同学轻读课文,感受节奏停顿,读出抑扬顿挫,读出重音,读出韵脚。

再让学生自由大声朗读诗歌,接着指名朗读,且相互点评。

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二.初步感知,体会画面美我国很多古诗词可以说是“诗中有画”,一首诗就是一幅色彩鲜明、动静相宜的图画。

因此,在进行古诗词教学中,只有调动学生感知,激发学生情感。

让学生通过“目视、口诵、耳听、心惟”,进行综合的心理体验,形成立体交叉思维,体会古典诗词的画面美。

例如,我们学习,《望江南》作者将楼头、船帆斜辉、江水、小洲这些景物呈现在读者面前,然后以江为背景,楼为主体,以盛装独倚女子为焦点,构成一幅美人无语独倚、凭栏远眺、含情脉脉却又“离情正苦”的艺术画面。

《天净沙?秋思》就可以引导学生吟诵后作画的形式,在头脑中呈现“枯藤、老树、昏鸦”等萧条、荒凉的秋景,还有以这些景物、景色为背景的“断肠人在天涯”的整体画面,进行感知体验,从形式到内容,从画面到意境形成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美,从而感到蕴含在画面中游子凄苦的心境和沉郁的情绪。

在古代诗词中体会美的感受

在古代诗词中体会美的感受

在古代诗词中体会美的感受古代诗词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

它们反映了中国古代人民的生活、思想、情感,表达着对美好事物的渴求和赞美,让人们从中领略到美的感受。

以下是我对古代诗词中美的感受的探究与体会。

古诗词中的自然之美古代诗词中最为常见的形象之一就是自然景象。

东晋时期的诗人谢灵运曾写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他用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山水如画的场景,让人们感受到了壮美自然的美妙。

在《石灰吟》中,苏轼写道:“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是一首讴歌石灰的诗,从一个自然材料中看出美的抽象特性,赞美了这个常见的材料的纯洁,凸显了“自然美”之主题。

诗人蒋捷在《梅花》中写道:“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这是一首礼赞梅花的诗,通过墙角几枝的梅花,表现出雪花般的洁白和暗香的清新,抒发了作者对梅花的赞美之情。

这种隐约,寓意丰富,让人读后想象和联想空间更大,赏诗的乐趣也更大。

古代诗词语言简约又富含意蕴,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极为深刻的思想和感情。

唐朝诗人白居易在《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写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他通过观察草的一枝一叶,发现了世间万事物的生命与死亡,越过凡俗,提出了对生命的哲学思考。

这种用少量文字表达本质和大量想象与情感的简约之美,无比精彩。

唐朝诗人王之涣在《登鹳雀楼》中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这首诗表达了人们对世界理解的需求和对前进的渴望,快意气象,让人浮想联翩,理解了这个千古名篇隐藏的内涵,给人以带着满身豪情而奋进的感觉。

这种由大自然引申出的意境之美,深深地震撼着我们的内心。

总之,古代诗词是中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它不仅是一种语言艺术,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精神追求。

通过欣赏和品味诗词,我们可以体会到古人对美的热爱、对世界和人生的思考和憧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古诗情境中感受美
初中语文教材中编入的古诗,以极简练、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幅色彩明丽、动静相宜的画面,创设了优美的意境,表达了真挚的感情,千百年来广为传颂。

诗中的语言美画面美与意境美融为一体,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从古诗中感受美的熏陶,培养学生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现就初中古诗的教学谈谈我的体会。

一、读诗作画,再现古诗的画面美
画家用线条、颜色抒情,诗人则用语言达意。

高超的“画笔”可使“画中有诗,”而美妙的“诗笔”又可使“诗中有画,”融诗情画意于一体,这就是古诗动人之处。

盛唐王维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大诗人,他的名作《送元二使安西》就营造了这样一个典型环境:朗润的清晨,优雅的旅舍,轻柔的杨柳,斜飞的雨,沾湿的轻尘,诗人将平常的眼前景物集结在一起,使人如在画中,可谓景也依依,人也依依,情也依依,离愁别绪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寄寓于这如画的春景之中了。

古诗的语言凝练而传神。

假如学生只通过语言的接触来学习古诗,那么对古诗的画面理解就会非常笼统、含糊。

因此在教学时,我抓住古诗“诗中有画”的特点,凭借语言设法将“诗”与“画”结合起来,直观地再现古诗的画意,鼓励学生驰骋想象,深入体会古诗的画面美,让学生一边读诗,一边想象作画。

与此同时,我还注意采用多种形式如教师作画、学生自画、师生共画等,来激发学生学古诗的兴趣。

比如古诗《送元二使安西》、《江南春》、《惠崇》都写到了春景,但所选春景又各有千秋。

为了让学生加深理解诗人融情于景、景随情生的创作意图,我分别采用了上述三种作画的形式来配合教学。

苏轼的《惠崇》是一首题画诗。

我先引导学生把握诗意,然后鼓励他们展开想象,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再独立地画出诗情、诗境。

如“春江水暖鸭先知”一句,既富有自然的情趣,又蕴含了生活的哲理。

为了让学生深刻体会“鸭先知”的寓意,我让学生自由讨论:有的说,我们要有探索精神;有的说,实践出真知;有的说,只有自己亲手试试才会成为先知者。

于是我趁机让学生自由作画:有的将竹林、桃花、流水、小鸭进行了艺术的组合;有的还画上了初升的太阳,着上了朦胧的色彩;有的描绘了一群戏水的鸭,有的鸭子还眯着双眼,似乎在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

自然与人和谐地融为一体,学生越画兴越浓,对诗中的画面美也有了更深切的感受。

二、析文入情,体会古诗的情感美
古人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歌咏之,歌咏之不足,故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诗以言志,情感是诗的生命、诗的灵魂。

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我着重引导
学生析文入情,通过审美体验,陶冶其心灵。

由景引情。

在古诗中,诗人常常融情于景,创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如杜牧的《江南春》一诗,句句写景,句句含情。

特别是最后两句“南朝四百八十诗,多少楼台烟雨中”,看似写景,实为抒情,具有一定的讽喻意义,诗人静听鸟啼,忆古思今,抒发了对晚唐统治者迷信佛教的不满。

教学时,我引导学生由景入手,师生共画,再现诗的画面:莺歌燕舞,柳绿花红,水村山郭,楼台烟雨,从字词的理解入手体会诗中“多少”一词的情感色彩,从而把握诗人感伤时事、忧国忧民的深情。

由曲引情。

诗与曲自古以来就是两朵姊妹花。

优美的曲调能创造特定的情境,能把学生带进一种特殊的艺术氛围中去,从而为学生体会古诗的情感创造条件。

因此,教古诗时伴以优美歌曲或音响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如学习《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一诗,要体会诗人“老骥伏枥,壮心不已”的爱国激情,我精心挑选了一段古筝曲,该曲首先优美抒情,节奏舒缓,而后铿锵有力,情绪激昂,如高山流水,一泻千里,与诗的意境十分相符。

学生边听边读,情绪随乐曲而变化,仿佛置身于冰天雪地的北方,和诗人陆游一起驰骋沙场,为国效力,挚热、深沉的爱国之情油然而生,强烈地感爱慷慨激昂的战争气氛:“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由读引情。

古诗之情感常常蕴含在富有音乐的语言之中,要反复吟颂才能入境、察情,因此,在学古诗时我总是将朗读贯穿始终,以读助教。

一般分三步进行:起始阶段教师范读学生齐读;深入阶段边理解边朗读,小组读、个别读;巩固阶段让学生一唱三叹,甚至摇头晃脑地反复朗读。

总之,要让学生读得琅琅上口、烂熟于胸、声情并茂方肯罢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