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美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体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受美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体现

作者:侯保峰

来源:《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2013年第17期

摘要:“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只要能在主观情感上产生美,做任何事都会心情愉快、事倍功半。而美育的本质是情感教育,就是要运用一切美好的事物,对人进行熏陶美化,使人具有一颗丰富而充实的灵魂。因此,语文教学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如何去表达、交流,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能够借助其语言文字的功能去感受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培养他们美好的思想情感。

关键词:语文教学美育体现

语文课本所选范文,涉及古今中外,体裁广泛,小说、诗歌、散文、戏剧……这些文粹精华如颗颗珍珠,闪耀着美的光华,包含着美的因素。其优美的语言、精彩的文辞,括辩的思维,或庄或谐的风格,或悲或喜的情感,无不作为一种精神的享受,震撼人的心灵,影响人的整个精神世界,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自身的美学修养,在实践中勇于探索、积累经验、寻找规律,教学中给学生讲一些美学理论,让学生知道《春》是一种自然美,《散步》是一种亲情美,《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是一种正直美等。另外,要让学生在对作品的分析理解中认识每一种具体的美,如音乐美、结构美,内容美、情感美、艺术美等。可结合教师讲评提高鉴赏美的能力,进而来创造美,用语言文字来描绘生活,发现美,提高美的创造力。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去认识、感受美:

一、独具风格的文字美

汉字的形、音、义及其表现力,在世界各民族的文字中独具特色:由简单的点、横、竖、撇、捺等笔画构成的方块字形,具有匀称俊秀、工整端庄的美;字音具有声调音韵铿锵动人的音律美;含义丰富,具有表现情感、意境的形象美和表现形态、性质、变化的动态美。汉字所具有的这些美的特点,在教学生认、读、写和理解的过程中,就能使他们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

二、生动活泼的语言美

1、语言的思想美

“语言是思想的表现”,课文通过语言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伦理美和智慧美。如《白杨礼赞》,作者由衷赞美了白杨树,白杨树象征了英勇的北方军民那种团结向上,不折不挠的抗争精神;《挑山工》表现了现代中国人民锲而不舍、奋发向上的精神……即便是译文,如《麦琪的礼物》也反应了全人类的公共美德,如善良、彼此关爱、懂得理解对方等。

2、语言的规范美

一位著名的外国语言学家说过:“你应注意的首先是,不论说哪一种语言,都要力求纯正,遵守语法,我们决不违反语法。”汉语主张遣词造句的目的是“传情达意”。孔子说:“辞达而已矣”,意思是说,能把意思表达清楚就行了。语文课本所选的课文大都是典范的白话文,语言不仅合乎现代汉语的规范,而且合乎不同文体的语言规范。如《济南的冬天》、《春》等课文,都符合文艺语体的语言特点,具有情意性、形象性、独创性等特征。《中国石拱桥》、《故宫博物馆》等常识性课文则具有科学语体的特点,语言运用讲究精确性和简明性。

3、语言的艺术美

孔子说过:“情欲信,辞欲巧”,“言之无物,行而不远”,强调的是语言的技巧,文章的文采。在讲求“达意”的同时追求艺术美,是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在语文课文中,词语成色丰富多采,句式配合灵活多样,修辞方式异彩纷呈,韵律节奏和谐优美,章法布局富有变化,语言的艺术美令人陶醉。如《落花生》语言的朴素美,清新隽永,耐人寻味;《绿》语言的绚丽美,浓墨重彩,直扑眼帘;《安塞腰鼓》则具有语言的雄壮美,激动人心,直捣心田。

三、抑扬顿挫的乐律美

语文课文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具有参差错落的节奏美与和谐押韵的乐律美。特别是儿歌、古体诗词、新诗之类的课文,配以叠句、排比、对偶等句式,乐律感更强。通过这类课文及句式的教学,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的乐律美,从而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深厚感情。如《与朱元思书》一文,长短句式错落有致,骈句和散句交错出现,不管是默读,还是朗读,都能使人感受到一种和谐流畅,高低变化,无比优美的音乐美感。

四、栩栩如生的形象美

文字性作品一般都是通过对对象的描写来反映人物心灵美、社会生活美和自然景物美的。特别是通过肖像描写、行动描写、对话描写、情节描写、心理描写等手法,塑造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刻画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风貌,从而达到颂扬真善美,抨击假恶丑的目的。这些艺术形象对学生的思想情操和意志性格具有巨大的熏陶感染作用,这是任何抽象的道理说教所不及的。魏巍的《我的老师》中的蔡芸芝老师,温柔美丽,心地善良,是一位关心孩子的甘苦的好老师形象,使人受到美的感召而净化心灵;《小橘灯》中具有乐观坚定、美好善良心灵的小姑娘,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背影》中的舐犊情深的父亲;《七根火柴》中的用生命保护火柴的无名战士;《藤野先生》中的没有民族偏见的藤野先生等。在教学中抓住人物形象,并深刻体会,细心揣摩,反复品味,使学生学会评价美、欣赏美、感悟美。

五、情景交融的意境美

有的课文内容以情景交融、形象逼真为特点。在这些课文中,所描绘的绚丽多彩的场景,所刻画的丰富多姿的人物,所表现的跌宕起伏的情感,所展现的纷繁微妙的心态等,这些情景交融的意境,或令人心旷神怡,陶然如醉;或悲愤填膺,欲哭欲泣;或激昂振奋,若笑若狂。

在语文教学中,我根据课文的这个特点,用自己的艺术语言和深厚的感情把学生引入课文所展现的情境,使学生体会到美的意境。如《可爱的草塘》中有这样一句话:“这么大这么美的草塘,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走了进去就像是置身于大海中一样,浪花翠绿翠绿的,绿的发光,绿的鲜亮,欢笑着、翻滚着,一层赶着一层涌向远方。”一个“欢笑着”,便使这一景物带上了人的生命特征,带上了人的个性化的特征。这时,学生会想:草塘怎样欢笑?欢笑的场面怎样?这样学生会在脑海里创造一个活动的、一眼望不到边的绿的世界,他们会从内心发出赞叹:草塘真美呀!学生从中得到美的享受。

美的教育是语文教育的灵魂,更是语文课的精髓。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如果缺乏美的感受,那么这种教育本身就是失败的。所以,在语文教学中,作为教师既要把知识教学与能力教学结合起来,又要能够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里,渗透审美情趣和审美追求的教学。

参考文献:

[1]张玉水,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美育的渗透[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年14期

[2]胡德胜,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美育[J],文学教育(上),2011年01期

[3]岳毅平,谈谈语文教学中的美育问题[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