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地选择
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的的影响因素分析
城市归属感和城市经济发展程度对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影响的研究杨洪垒,王鲁,吕晓晓,刘信钰摘要本文主要研究籍贯在二线、三线的城市的大学生(不考虑籍贯迁移的大学生)在毕业之后是否愿意呆在籍贯所在的省份工作。
本文主要从城市归属感和城市经济发展程度两方面来研究大学生的地域选择意愿,研究大学生是否愿意留在籍贯所在的省份工作,以及分析影响他们选择意愿的主要因素,并根据这些因素引导大学生到需要他们的地方就业,并为企业吸引人才提供依据。
本文的城市归属感主要研究大学生对家乡的城市归属感。
关键词:城市归属感城市经济发展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AbstractKey Words:sense of belonging of urban;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urban; university student;regional employment selection1 引言1.1 研究背景大学生是我国的主要团体成员,占据着我们人数的一大组成部分,并且大学生队伍每年都在不断的持续增长。
截止到2014年9月1日,2014年高校毕业生规模727万人,比2013年增加28万人,增幅4%。
据教育部统计,2015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将再次增加,达到750万人。
就业是民生之本,关系着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而大学生作为我国的人才主力军,更是关系着中国的未来,因此大学生就业问题更加重要。
现在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了一个广泛关注的问题,2013年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2014年毕业生人数持续上涨,2014年就业更加困难。
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无论一线城市,还是二线、三线城市就业形势都不是很乐观。
在这么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本文研究大学生毕业之后的就业去向,为一部分大学生提供参考,也为招聘单位提供参考。
党也十分关注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在多次重要会议中提出要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建立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的联动机制,健全政府促进就业责任制度;规范招人用人制度,消除城乡、行业、身份、性别等一切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和就业歧视;完善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形成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新机制;完善城乡均等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增强失业保险制度预防失业、促进就业功能,完善就业失业监测统计制度;创新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畅通职工表达合理诉求渠道。
影响大学生就业选择区域的因素分析
影响大学生就业选择区域的因素分析【摘要】随着高校扩招的展开,大学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上升,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也日益凸显。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同时由于高校毕业生价值观念的引导等原因,高校毕业生就业区域选择也呈现出不平衡的特征。
这势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本文主要研究大学生就业区域选择问题,以东北财经大学毕业生为例,分析东北财经大学毕业生就业区域选择特征,探讨影响大学生就业区域选择的影响因素和引导机制。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影响因素;引导机制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制度也在不断的完善。
目前“市场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基本形成。
然而,由于大学的扩招,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上升,而社会提供的岗位又很有限,供给大于有效需求,使得大学生出现了就业难的问题。
这里的就业难是指就业结构的不合理,在一些东部发达的区域呈现“人满为患”的情况,而另外一些西部较落后省市的就业岗位却“无人问津”。
如果这种不合理的就业选择长期持续下去的话,会进一步拉大东西部的差距,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
本文在问卷调查和文献阅读的基础上采取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研究大学生主要是东北财经大学毕业生就业区域流向的特征和影响本校大学生就业区域选择的因素,从而提出一些引导大学生就业区域选择的可行性机制。
二、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的状况和特征分析(一)东北财经大学毕业生就业区域流向的状况我们把全国分成东部、东北、中部和西部四个经济地区。
四大经济地区由于自然条件和资源状况的不同,因而有不同的发展状况和发展特点。
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
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省,中部地区包括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徽和江西六省。
西部地区则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四川、重庆、云南、贵州、西藏、广西和内蒙等12个省、市和自治区。
大学生对就业选择中的地域偏好调研报告
大学生对就业选择中的地域偏好调研报告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就业地域选择成为大学生们需要面对的重大决策之一。
本调研报告将以大学生对就业地域偏好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探究大学生在就业选择中对地域的倾向和考虑因素,为大学生们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对策建议。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线上问卷调查的方式。
我们通过在大学生群体中进行问卷的传播和回收,选取了500名样本进行分析,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和代表性。
调研结果分析1.就业地域倾向性在调研样本中,我们发现大学生们在就业地域选择上呈现出明显的倾向性。
其中,城市地区是最受欢迎的就业地域,占比达到80%以上。
这主要得益于城市的发展机遇和优质的职业环境。
然而,我们也发现一部分大学生对乡村地区表现出一定的倾向性,占比约为15%。
他们认为乡村地区具有相对宽松和宜居的生活环境,更有利于追求个人兴趣和发展。
2.地域选择因素通过对调研样本的问卷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我们总结出大学生在就业地域选择中主要考虑以下因素:2.1 就业机会和薪资水平对于大学生来说,就业机会是选择地域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调研结果显示,约65%的大学生认为就业机会是他们选择地域的重要参考指标。
此外,薪资水平也被大学生们普遍关注,约60%的样本将其列为考虑因素之一。
2.2 生活成本调研结果显示,约70%的大学生在地域选择中会关注生活成本。
高昂的房价、交通费用和生活费用是他们在就业地域选择中的重要问题。
因此,大学生们更倾向于选择生活成本相对较低的地区,以提高生活质量。
2.3 发展机遇和行业特点大学生对就业地域选择中还会考虑发展机遇和行业特点。
约50%的样本认为所在地区是否有良好的行业环境和发展前景非常重要。
他们更倾向于选择发展机会多、行业繁荣的地区,以便更好地实现个人的职业发展目标。
对策建议1. 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政府和企业应该共同努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各地区经济发展和就业机会的均衡分布。
大学生就业选择在城市就业还是农村
大学生就业选择在城市就业还是农村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大学生就业选择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
当谈到大学生就业选择时,一个常见的问题是:在城市就业还是农村就业,哪个更好?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
本文将就大学生就业选择在城市就业还是农村就业进行探讨。
一、城市就业的优势城市作为经济的中心和创新的源泉,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就业机会。
首先,城市的发展更加先进和完善,有更多的产业和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工作岗位。
大学生在城市就业,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知识,获得更多的工作经验和机会。
其次,城市的薪资待遇相对较高,可以给大学生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和发展空间。
城市的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也更加繁荣,给予大学生更多的机会去接触和学习。
此外,城市还拥有更好的教育和医疗资源,能够更好地满足大学生和其家庭的需求。
二、农村就业的优势虽然城市就业有其独特的优势,但农村就业也有其自身的优点。
首先,随着国家政策的推动,农村地区的发展和变化日新月异。
近年来,农村地区得到了大力的扶持和投资,进一步改善了基础设施和环境。
农村就业机会的增加给了大学生更多的选择。
其次,农村就业可以更好地发挥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农村地区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而且,农村地区的生活成本相对较低,可以给大学生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
最后,农村地区的人际关系相对较好,社会氛围较为宽松和和谐,对于心理和情感的发展也有积极的意义。
三、综合考虑与个人选择在面对城市和农村就业的选择时,我们应该充分考虑个人的兴趣、发展潜力和家庭因素。
有些人可能对于城市的发展和机遇更感兴趣,他们愿意承受较高的生活压力和竞争压力,在城市中实现自己的梦想和价值。
而另一些人可能更喜欢安静和自然的生活环境,他们愿意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改善农村地区的发展。
无论选择城市就业还是农村就业,都需要根据自己的个人情况做出适合自己的决策。
总结起来,大学生就业选择在城市就业还是农村就业,既有城市就业的优势,也有农村就业的优势。
影响大学生就业区域选择的各方面因素(可编辑)
影响大学生就业区域选择的各方面因素(可编辑)就业是每个大学生面临的困境,影响大学生就业区域选择的因素有很多,有些是经济因素,有些是社会因素,有些是个人因素。
首先,经济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就业区域选择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根据调查,大学生的就业首先看重薪资和生活水平,其次看重职业发展前景和工作稳定性。
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薪资水平高的地区,如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是大学生就业的热门选择。
此外,发展型城市和经济带也成为大学生就业的方向,因为这些地区的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就业机会多、薪资水平较高。
此外,高校所在城市的就业市场也是大学生就业的选择之一,因为这些地方有优秀的企业和机构,与高校合作就业机会很多。
其次,社会因素也会影响大学生就业区域选择。
优秀的企业和机构对学历和经验要求较高,这对就业新人来说是一个挑战。
许多企业和机构在选择新员工时,往往会优先考虑校园招聘。
因此,与大学就业市场紧密相连的地区成为了大学生就业的首选。
此外,就业环境、住房、房价、治安等因素也会影响大学生的选择。
第三,个人因素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区域选择的因素之一。
有些大学生出生在城市,对城市的文化和环境比较熟悉,他们更容易适应城市生活并选择留在城市就业。
相反,有些大学生来自农村,对城市环境和文化不太适应。
所以,他们更愿意选择留在家乡或去其他乡镇的城市就业。
总的来说,大学生就业区域选择是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的结果。
大学生在就业选择中,需要充分认识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并结合就业市场的实际情况以及个人的情况来决定选择哪个区域的就业机会。
大学生就业如何在就业市场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地点
大学生就业如何在就业市场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地点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地点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一个合适的工作地点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实现个人职业发展的目标。
本文将介绍一些方法和技巧,帮助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地点。
一、明确个人需求和职业目标在选择工作地点之前,大学生首先要明确自己的需求和职业目标。
你希望在什么行业从事工作?你的职业目标是什么?你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有什么规划?明确这些问题可以帮助你更好地选择合适的工作地点。
二、了解不同地区的就业市场不同地区的就业市场情况各有不同,了解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产业结构以及就业前景是选择工作地点的重要参考因素。
可以通过查阅相关报刊杂志、互联网以及与一些行业从业者的交流来了解不同地区的就业市场情况。
三、借助校园资源和网络平台作为大学生,借助校园的就业资源是非常重要的。
学校通常会组织各类招聘活动、就业指导讲座等,大学生可以通过参加这些活动来了解各类企业和机构的情况,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和选择工作地点。
此外,网络平台如招聘网站、社交媒体等也是大学生获取就业信息和拓宽视野的好方式,可以通过这些平台了解不同地区的工作机会。
四、与相关人士和行业从业者交流与已经在职的行业从业者交流是获取关于工作地点的宝贵经验的途径。
可以通过参加行业论坛、职业协会的活动、关注相关行业的社交媒体账号等方式,与行业从业者建立联系,了解各个地区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机会,从而更加准确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地点。
五、实地考察和实习实地考察和实习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不同地区的工作环境和文化氛围,切身体验工作的种种条件和要求。
可以选择在寒暑假期间前往不同地区实习,通过亲身经验来评估是否适合在该地工作。
六、综合各种因素进行权衡在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地点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薪酬待遇、职业发展机会、生活成本、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等。
权衡这些因素,找到一个相对平衡的选择。
大学生就业倾向
大学生就业倾向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作为社会新鲜血液的代表,大学生们对未来的就业倾向也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
本文将从大学生就业的总体倾向、就业地点选择以及岗位选择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大学生就业的总体倾向大学生是人才储备和创新引领的关键群体,对他们的就业倾向有助于洞察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根据调查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大学生就业的总体倾向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首先,绝大多数大学生倾向于选择就业而不是创业。
与过去相比,现代大学生更加注重对自身能力的发展和职业的稳定性。
毕业后选择就业,可以获得更多的技能培养和工作经验积累,从而提高自己的职业竞争力。
其次,大学生对于就业的期望主要集中在稳定的工作环境和较高的薪酬待遇上。
在经济发展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希望能够在大型企业或者国有单位获得就业机会,以获得相对较好的福利待遇和职业发展空间。
再次,大学生对于就业行业的倾向也越来越多元化。
以往以教育、金融、IT等行业为主导,现如今新兴行业的兴起,使得大学生有更多的选择空间。
其中,互联网、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备受大学生青睐。
二、就业地点选择大学生就业地点的选择是一个影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
根据国内大学生就业数据分析,大学生的就业地点选择主要呈现以下趋势。
首先,一线城市仍然是大学生就业的热门选择。
一线城市的经济发展相对较好,职业发展机会也更加广阔,因此吸引着大量的大学生前往。
特别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其多元的产业结构和较高的生活质量吸引着大学生的目光。
其次,二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逐渐成为大学生就业的热点。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步入了新一线的行列。
这些城市在各个方面都有巨大的潜力和发展机会,吸引了大量大学生前往寻找创业和就业机会。
再次,乡村和农村地区的就业机会也吸引了一部分大学生。
在国家推动农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乡村地区的就业环境正在逐渐改善。
一些大学生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乡村地区的发展做出贡献,并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
大学生专业就业的地域选择与发展趋势
大学生专业就业的地域选择与发展趋势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教育的普及,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
地域选择已成为大学生专业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专业就业的地域选择与发展趋势。
一、地域选择的重要性地域选择对大学生专业就业具有重要影响。
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及人才需求不同,将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就业的机会和发展空间。
因此,合理的地域选择对于大学生就业至关重要。
二、一线城市的就业优势与挑战一线城市由于其发达的经济、文化、科技等优势,一直以来都是大学生就业的热门选择。
一线城市拥有丰富的就业机会和较高的薪资水平,同时也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
然而,一线城市的就业压力也是巨大的。
竞争激烈,生活成本高昂,房价居高不下成为了大学生选择一线城市就业的挑战。
三、二线城市的崛起与机遇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进一步深化,二线城市逐渐崛起成为大学生专业就业的新热点。
二线城市不仅拥有不少发展机会,而且生活成本相对较低,更适合大学生就业和发展。
二线城市的发展潜力巨大,对于大学生创业和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四、新一线城市的兴起与发展近年来,中国许多城市成功晋升为新一线城市,如成都、重庆、武汉等。
这些新一线城市不仅具备了一线城市的发展水平和机会,同时也享受着较低的生活成本和压力。
大学生选择新一线城市就业能够获得更多发展机会,享受较好的生活质量。
五、发展趋势与个人需求从整体趋势来看,大学生在地域选择上更加注重个人发展需求。
一方面,大学生开始重视生活质量、工作环境等非经济因素,不再盲目追求高薪高压。
另一方面,大学生更加关注特色产业、创新创业等新兴领域,因此在地域选择上更加注重城市的发展环境与机遇。
六、建议与总结为了更好地适应地域选择与发展趋势,大学生在做出决策时应综合考虑个人兴趣、专业能力、城市发展前景等因素。
建议大学生在地域选择上注重平衡,选择适合自己专业发展和生活需求的城市。
同时,大学生要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以适应日新月异的就业市场。
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影响因素调查——以南京高校学生为例
14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影响因素调查——以南京高校学生为例陈春潮 齐婉宁( 南京邮电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摘 要】目的:了解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的现状,针对调查现状及分析其影响因素提出有利于大学生正确就业的具体建议。
方法:以南京市为例,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南京高校共456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就业地域选择的状况进行调查。
结果:性别、高校所在地、家庭期望值等各种因素都影响大学生就业地域的选择。
结论:为使大学生更好地进行就业地域的选择,需要从国家、高校、家庭、个人四个方面采取措施加以改善。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影响因素一、研究背景大学生就业影响着区域人才资源的配置和分布格局,对国家社会经济的运行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目前已经出现失业现象的原因其一是大学生自身知识结构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存在大学生供大于求;其二则为大学生进行就业地域选择时不够合理。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以及我国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发展、高校毕业生双向选择就业制度的推行,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对国家社会经济、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及大学生就业产生了诸多消极影响。
[1]对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剖析,并作提出相关改进建议,对提升大学生就业率、提高社会就业质量具有深刻意义。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一)内容调查时间为2018年3月,调查对象为从南京市部分高校随机抽取的在校大学生。
首先运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南京市六所高校,分别为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后运用系统抽样的方法按照学院、学号顺序在每所高校抽取80名大学生,采用线上问卷的形式对调查对象发放问卷,共发放问卷480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共456份,问卷回收有效率为95%。
(二)方法1.抽样方法先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南京市六所高校,再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按照学院、学号顺序在六所高校中各抽取80名大学作为研究对象。
大学生就业的地域选择与机遇
大学生就业的地域选择与机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
与此同时,地域选择也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就业的地域选择与机遇,并分析其对就业发展的影响。
一、地域选择的重要性地域选择是指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选择工作地点的行为。
大学生的就业地域选择涉及到个人发展、就业机会和生活质量等多个方面。
合理的地域选择可以使大学生更好地发展,实现个人价值。
首先,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差异较大,给大学生提供了不同的就业机会。
例如,一线城市的经济发达,拥有众多的跨国公司和高新技术企业,因此吸引了大量优秀的人才。
而二三线城市则可能存在着更多中小型企业和初创公司的就业机会。
因此,地域选择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前景。
其次,不同地区的生活成本和生活环境也不尽相同。
大城市的生活成本较高,但同时也提供了更多的文化和娱乐资源,生活便利程度高;相反,小城市的生活成本相对较低,但文化和娱乐资源可能相对有限。
因此,大学生需要综合考虑个人的经济状况和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做出合适的地域选择。
二、就业机遇的地域分布就业机遇的地域分布主要与地区经济发展、政策扶持以及行业发展等因素密切相关。
首先,一线城市由于经济发达,拥有较多的就业机会和高薪岗位,是大学生就业的热门选择。
作为国内的经济中心,一线城市具有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和生态系统,可以提供更多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
其次,二三线城市虽然不如一线城市发达,但也吸引了不少大学生的关注。
这些地区可能存在着较多的创业机会和优质的发展平台。
此外,一些地方政府也会出台特殊的政策来吸引人才,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
最后,农村地区也是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选择范围。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政策的扶持,农村地区的就业环境和条件也在逐步改善。
一些大学生可以选择回到家乡或者农村地区创业,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做出贡献。
三、地域选择对就业发展的影响地域选择对大学生的就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行业选择与前景
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行业选择与前景大学生就业市场一直备受关注,如何选择合适的行业成为许多大学生面临的重要决策。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行业选择与前景,帮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不同行业,并做出明智的职业规划。
一、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行业选择1. 信息技术行业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学生在信息技术行业中的就业机会日益增多。
软件开发、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岗位需求旺盛,薪酬待遇也相对较高。
此外,信息技术行业的创新性强,有利于培养个人的专业能力和创新思维。
2. 金融行业金融行业一直是大学生就业的热门选择之一。
投资银行、证券公司、保险机构等金融机构提供了丰富的职业发展机会。
但是,金融行业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要求较高,需要具备较强的数理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教育行业教育行业是一个充满挑战和契机的行业。
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大学生在教育行业中发展前景广阔。
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各个层次都存在就业机会。
教育行业对于大学生来说,注重的是教学能力和教育方法的创新。
4. 媒体与传媒行业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媒体与传媒行业蓬勃发展。
记者、编辑、广告传媒等职位成为大学生热门就业方向之一。
这个行业注重创作能力和沟通能力,要求有较好的文字表达和视觉设计能力。
5. 健康与医疗行业健康与医疗行业一直是一个稳定的就业领域。
医药研发、医疗管理、医疗器械等岗位需求旺盛,对专业技能和人文关怀能力要求较高。
此外,健康与医疗行业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对大学生的责任感和社会关注度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行业前景1. 新兴行业发展迅猛新兴行业如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中蓬勃发展,前景可观。
这些行业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随着科技进步的推动,未来将持续扩大就业需求。
2. 服务业成为就业重点服务业近年来成为就业市场的热门领域。
文化创意、餐饮旅游、物流运输等行业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注重人际沟通和服务意识。
3. 传统行业仍具活力传统行业如制造业、建筑业等依然是大学生就业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生如何在就业市场中寻找适合自己的城市
大学生如何在就业市场中寻找适合自己的城市随着大学毕业季的来临,大学生们纷纷面临着就业市场的选择。
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城市成为了他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这个选择中,大学生们应该如何寻找适合自己的城市呢?本文将从几个方面为大家介绍。
首先,了解个人需求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城市的关键。
每个人对城市的需求都有所不同,有的人喜欢繁华热闹的大城市,有的人喜欢宁静舒适的小城镇。
因此,大学生首先需要搞清楚自己喜欢什么样的城市。
他们可以从自己的性格、爱好、生活习惯等方面出发,确定自己对城市的需求。
比如,有些人喜欢文化艺术氛围浓厚的城市,那他们可以选择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大都市;而有些人喜欢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那他们可以选择像成都、杭州这样的城市。
其次,了解城市发展前景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城市的重要参考因素。
大学生在找工作时,一般都会考虑到城市的经济发展情况和就业前景。
毕竟,来到一个经济不发达的城市,就业机会相对较少。
大学生可以了解一下各个城市的就业率、GDP增长率等数据,从中得到一些信息,进一步确定自己的选择。
此外,他们也可以关注一下该城市的产业结构和新兴产业的发展情况,判断该城市的未来发展潜力,并根据自身的专业背景寻找适合自己的领域。
另外,了解生活成本也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城市的重要方面。
不同的城市生活成本差距很大,大学生们在选择城市时需要考虑到自己的经济状况和消费水平。
如果个人经济条件相对较好,可以选择一些物价水平较高的城市,享受更高的生活品质;而经济条件有限的大学生可以选择一些物价相对较低的城市,以确保自己的生活质量。
此外,他们还可以参考一些经济困难生活指数、物价指数等数据,从中了解到不同城市的生活成本差异。
最后,了解城市的文化环境也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城市的一个重要方面。
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文化氛围和人文环境,大学生们可以从城市的历史、艺术、文学等方面了解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
如果个人对文化艺术比较感兴趣,那么可以选择一些文化氛围浓厚的城市,以满足自己对文化的追求。
大学生就业与地域选择的因素分析
大学生就业与地域选择的因素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然而,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往往会面临一个重要的选择——地域选择。
本文旨在分析大学生就业与地域选择的因素,并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
一、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是一个决定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的重要因素。
发达地区通常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较高的工资水平,因此吸引着大量的毕业生前往就业。
例如,中国的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在各类行业中都有着丰富的就业机会和较高的薪资水平,吸引了众多大学生前往追求更好的工作和生活。
二、行业发展前景行业发展前景也是大学生就业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
大学生通常会关注不同行业的发展前景,并选择就业机会较多且具有潜力的行业。
例如,近年来信息技术行业、互联网行业以及新能源行业等都呈现出较快的发展趋势,吸引了大量的年轻人前往就业。
因此,大学生在地域选择时也会优先考虑这些行业在目标地区的发展情况。
三、生活成本与福利待遇生活成本与福利待遇是影响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地区的生活成本和福利待遇存在较大差异,这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在选择就业地点时的考虑因素。
一些发达城市虽然提供了较高的工资水平,但同时伴随着较高的生活成本,导致大学生在考虑到财务状况时需要做出权衡。
同时,一些地区也会提供较好的福利待遇,如购房补贴、医疗保险等,这也会成为大学生选择就业地点的考虑因素之一。
四、教育资源和科研环境教育资源和科研环境是大学生选择就业地点时的重要考虑因素。
一些地区拥有优质的高校和研究机构,提供了良好的科研环境和机遇,这对于一些志向从事科研工作的大学生来说是非常吸引人的。
同时,一些地区还提供了较好的教育资源,如一流的师资队伍、良好的教学设施等,这也会吸引一部分大学生选择在该地区就业。
综上所述,大学生选择就业地域的因素众多且复杂,涉及到经济发展水平、行业发展前景、生活成本与福利待遇等方面。
而对于每位大学生来说,最佳的就业地域选择也是因人而异的,需要根据个人的兴趣、专业背景和职业规划来做出权衡和决策。
大学生就业的地域选择与就业机会
大学生就业的地域选择与就业机会当前,大学生就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竞争压力。
在选择就业地区时,大学生需要综合考量自身条件以及就业机会等多重因素。
本文将分析大学生就业的地域选择与就业机会之间的关系,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大学生就业的地域选择因素1. 城市发展水平:发达城市具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职业发展空间,相对较强的经济实力和产业基础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2. 行业发展前景:不同地区各行业的发展并不均衡。
大学生在选择就业地区时,可以关注当地的主导产业和发展前景,选择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行业。
3. 政策利好因素:一些地区通过政策扶持和优惠政策吸引人才,例如一些中部地区鼓励人才返乡创业的政策,可以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创业机会。
4. 生活成本:不同地区的生活成本差异较大,大学生在选择就业地区时需要综合考虑房价、消费水平、交通等方面的因素,确保生活质量和经济压力的平衡。
5. 就业市场竞争情况:一些发达地区的就业市场竞争非常激烈,求职难度较大。
相对而言,一些中小城市的就业竞争较为缓和。
二、大学生就业机会的地域分布1. 一线城市:一线城市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各类大型企业和国际公司云集,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
然而,由于竞争压力大、生活成本高等因素,大学生在这些城市找工作可能较为困难。
2. 新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是指经济实力较强、发展速度较快的二线城市,如成都、杭州、武汉等。
这些城市的就业机会相对较多,成为大学生较为理想的就业选择地。
3. 中小城市:中小城市虽然各方面发展相对一线、新一线城市较慢,但是由于竞争压力较小,大学生在这些城市可能更容易找到工作。
此外,一些中小城市通过各类优惠政策吸引人才,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4. 省会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作为地方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省会城市以及区域中心城市通常拥有丰富的就业资源和较好的职业发展前景,吸引大量大学生前往就业。
三、就业地域选择的建议1. 了解市场需求:大学生在选择就业地域之前,要了解所学专业在不同地区的需求情况,关注就业市场的行业热点和人才需求趋势。
1.大学生就业选择一线城市还是二线城市
大学生就业选择一线城市还是二线城市
又是一年毕业季,刚毕业的大学生们面临着去哪个城市求职的问题。
那么,大学生就业选择一线城市还是二线城市呢?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哪个好呢?本期乔布简历小编就来和大家聊聊就业到底是选择一线城市还是二线城市。
一线城市就业的优点:
1.就业机会多。
一线城市的工作多,就业机会也多。
一线城市就业竞争激烈,但确实能提供相对公平的就业环境,大家都可以通过投简历、面试来获得工作。
而较小的城市极有可能是靠关系来获得工作,投简历什么的只是做做样子,对真正有能力但没有门路的人是不公平的。
2.工资高。
一线城市的物价虽高,但是相对于二线城市来说,工资也相对高。
3.生活便利。
在一线城市交通方便,就拿上海来说,地铁、公交线路遍布整个城市,随处可见的商场,全家,好德等品牌,在生活上的确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大程度上的方便。
二线城市的优点:
1.生活成本低。
二线城市的物价较低,在日常开销上没有一线城市那么紧张。
2.城市发展潜力大。
一线城市的就业环境公平,和二线城市比起来,竞争更激烈。
在目前国家大力发展二三线城市的背景下,这些城市对人才的优惠措施更多,你所发挥的空间也就越大。
小编建议,如果实在是做不出选择,可以到自己喜欢的城市就业。
如果你喜欢自己工作的城市,那么工作起来也会多一份动力。
以上就是一线城市与二线城市的对比啦,相信大家对于大学生就业选择一线城市还是二线城市的问题,心里都有数了吧。
没有考虑好的同学不妨参考一下小编列出的优点哦~
本文来自乔布简历 /。
大学生就业如何选择城市
大学生就业如何选择城市对于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就业城市的选择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决策,它不仅关系到个人的职业发展,还会影响到生活质量和未来的规划。
那么,大学生在就业时应该如何选择城市呢?首先,要考虑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
一个经济繁荣的城市往往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
像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集中了众多的大型企业、跨国公司和创新型企业,行业门类齐全,对于各类专业的大学生都有需求。
在这些城市工作,可以接触到先进的技术、管理理念和优秀的人才,有助于个人能力的提升和职业经验的积累。
然而,经济发展快的城市竞争也会相对激烈。
生活成本高、工作压力大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高昂的房价、物价可能会给刚毕业的大学生带来较大的经济压力。
所以,大学生也要评估自己的承受能力和竞争优势。
其次,产业结构和行业发展也是关键因素。
不同的城市有着不同的主导产业,比如杭州以互联网和电子商务闻名,深圳在电子科技领域占据重要地位,成都在游戏和文创产业发展迅速。
如果大学生所学专业与某个城市的主导产业相契合,那么在该城市就业就可能获得更多的机会和更好的发展。
比如,学习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选择深圳这样的科技之城,就有更多机会进入知名的科技企业,接触到前沿的技术和项目。
再者,城市的文化氛围和生活环境也不容忽视。
一个开放、包容、多元化的文化氛围能够让大学生更快地适应和融入。
同时,良好的生活环境,包括空气质量、公共设施、交通状况等,会直接影响到生活的舒适度和幸福感。
例如,一些海滨城市气候宜人,环境优美,可能更适合追求生活品质的大学生。
另外,政策支持也是一个重要的考量点。
有些城市为了吸引人才,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住房补贴、创业扶持、落户政策等。
这些政策对于大学生在当地的就业和生活能够提供很大的帮助。
比如,一些新一线城市为了吸引人才,推出了各种租房和购房优惠政策,降低了大学生的生活成本。
还要考虑城市的教育和医疗资源。
优质的教育资源可以为未来子女的成长提供良好的条件,而完善的医疗保障则能让自己和家人在生病时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大学生就业选择就近就业还是远离家乡
大学生就业选择就近就业还是远离家乡当大学生面临毕业时,一个重要的抉择就是就业地点的选择。
在这个问题上,大学生通常会被两个选项所困扰:就近就业和远离家乡。
就近就业意味着留在家乡或选择附近城市工作,而远离家乡则意味着去其他城市或地区谋求发展。
面对这一选择,我们应该怎样进行考量呢?本文将从生活条件、职业机会和个人发展等方面来探讨这个问题。
首先,就近就业能够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
对于大学生来说,离家近意味着可以与家人和朋友保持更紧密的联系。
他们可以经常回家探望亲人,参加重要的家庭活动,并在紧急情况下给予家人更多的帮助。
此外,生活费用相对较低,因为大部分时候可以与家人共同生活,无需支付高昂的租金和独自承担所有生活费用。
然而,远离家乡的就业选择也有其优势。
首先,远离家乡意味着更广阔的职业机会。
许多城市和地区发展迅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丰富的职业发展前景。
大学生可以在这些地方找到更好的工作,获得更高的薪资待遇和更好的福利待遇。
此外,去外地工作也有助于拓宽视野和开阔思路,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和开展自己的职业规划。
除了生活条件和职业机会,个人发展也是决定大学生就业选择的因素之一。
就近就业可能会限制个人的发展空间。
在家乡或附近城市工作,大学生可能会面临与熟悉的环境和社交圈子保持过于紧密的问题,而无法真正独立成长。
相反,远离家乡工作可以提供一个全新的环境和机会,让大学生面对更多的挑战和机遇,从而有更多的机会锻炼自己的能力和展示自己的才华。
综上所述,大学生就业选择是一个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就近就业和远离家乡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就近就业可以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保持与家人和朋友的联系;而远离家乡则提供更广阔的职业机会和个人发展空间。
在做出选择时,大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职业规划来权衡利弊,并做出适合自己的决策。
(字数:551)。
大学生择业地意愿选择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基于杭州高校的调查
续变量 的回归分析 ,本文研究 的对象大学生择业地意愿为 六 项非 连 续性 变量 ,因此选 用 M u l t i n o m i a l L o g i s t i c( 多 元逻
辑 )模型分析影响 因素比较适合。根据以往众多学者研究 2 — 4 】 和课题 组实地调研情况 , 文 中初步选取了1 0 个对大学 生择业地点意愿选择具有影响的关键 因素予 以考查 。这些 因素分别为 : 性别 、 生源地域 、 生源类型 、 专业类型 、 工作离 家乡距离 、 工 资收入 、 单位福利 、 行业发展前景 、 城市户 口、 个人才干施展 。 ( 2 ) 计量结果与因素分析。 对数据的具体计 量结果如表 1 所示 。 从表1 最终影响因素计量结果可 以看 出, 影 响杭州大学 生择业地意愿选择主要有以下几个 因素 : ( 1 ) 生源地域差异 对大学生择业地意愿选择存在显著影响。 对期望在“ 中西部 农村 、 城镇及城市 ” 择业意愿影响非常显著 。 这表明 , 中西部 生源的大学生更倾 向于选择回到中西部地 区就业 。究其原 因,主要是 中西部生源毕业生在东南沿海地区择业时绝大 多数得依靠 自身力量 ,家人对其在东南沿海地 区就业 的帮
2 01 4年 3月 第 1 0期
教 育 教 学 论 坛
E DU CA TI ON T EA CHI N G F OR UM
M ar . 2 01 4 N 0. 1O
【 特别关注】
大学生择业地意愿选择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
基于杭 州高校 的调 查
张忠明
( 中国计量 学 院 , 浙江 杭州 3 1 0 0 1 8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沪籍应届大学生社会资本与就业地选择关系研究报告指导老师:李俊研究报告:全焱铭学院: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学号:120702010282014年5月20日一.前言大学生作为最重要的社会群体之一,大学生的就业情况可以说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劳动力分配状况,影响到中国未来的经济与社会走向。
而从大学生的就业地选择,也可以看出中国人才的流动与分配情况,以及对社会各方面的影响。
因此,考察对大学生就业地选择的影响因素,了解大学生就业地选择倾向,对于中国社会有着重要意义。
经过了2013年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家对2014年大学生就业形势格外关注。
去年全国大学毕业生达699万,被一些人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
2014年有毕业生727万人,加上13年尚未就业的大学生,今年大学生就业形势仍难好转。
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称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
考虑到上海和外省市生源在选择就业地区上尊在的差异,本报告重点研究了非户籍上海应届大学生的就业地选择和人力资本间的影响程度。
二.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调查结果的资料是通过stata数据统计与分析软件完成的,对自变量(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的各项指标)和因变量(毕业就业地为几线城市)进行关联性分析和和加入控制变量后的三维卡方检验。
本次调查报告所采用的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变量有:1.大学期间的成绩绩点排名(前10%、20%~50%、60%~90%、后10%)。
2.大学期间实习次数(500强企业、一般国企、一般外企、私企、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
3.在调查对象准备就业的城市,与调查对象或者调查对象的家人较为熟识的人的数量。
本次调查报告所采用的控制变量有:1.性别 (q1)2.实习次数 (q20a)3.发展前景 (q9b)4.工作压力 (q9d)5.调查对象的心理素质 (q22)6.工作体面程度 (q9g)三.数据分析1.大学期间的成绩绩点排名与毕业后工作地为一线至五线城市的关系大学期间的成绩绩点排名 (q14) 与毕业后工作地为一线至五线城市 (q7b) 的关系显著,Pr=0.000。
分析:在调查对象在大学间的成绩排名中,排名越靠前,越倾向于选择在一、二线城市业。
排名越靠后,选择在一、二线城市的人数就越少。
在调查对象中,绩点在前10%的,有66.04%选择在一线城市就业;绩点在10%-50%的,有69.01%;绩点在50%-90%的,有62.82%;绩点在后10%的,只有45.45%。
可以看出,绩点越低,倾向选择在一线城市就业的人数百分比就出现了减少。
1.1 选择控制变量为性别 (q1),原因为:男女性别差异可能体现在成绩与毕业就业地点的选择上。
在男性中,大学期间的成绩绩点排名(q14) 与毕业后工作地为一线至五线城市(q7b)关系显著,Pr=0.006。
在女性中,大学期间的成绩绩点排名 (q14) 与毕业后工作地为一线至五线城市(q7b)关系不显著,Pr=0.762。
分析:产生该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男女社会属性的差异,男性在社会上更加独立,所以男性在选择就业地点的时候会更多根据实际情况自由选择,而且男性在工作上与女性对比更被看重工作能力与学习能力。
所以男性在大学期间的成绩绩点排名与毕业就业地点之间有相关性。
而女性在选择就业地点时会更多优先考虑就业难易程度。
1.2 选择控制变量为大学期间实习次数 (q20a) ,原因为:实习经历的多少可能会体现在成绩与毕业就业地点的选择上。
在实习次数为0的群体中,大学期间的成绩绩点排名 (q14) 与毕业后工作地为一线至五线城市(q7b)关系显著,Pr=0.016。
在实习次数大于1的群体中,大学期间的成绩绩点排名 (q14) 与毕业后工作地为一线至五线城市(q7b)关系均不显著。
分析:在调查对象中,实习时间必定会占用学习时间,而成绩与实习经历都反映了自身的学习能力与工作能力,也就是个人的能力与实力。
有多次实习经历的人群可以凭借自己的工作经验来选择就业。
那么对于缺乏实习经历的调查对象,其成绩绩点就反映了其自身的能力。
所以对于没有实习经历的调查对象而言,成绩绩点与毕业就业地点选择是存在关系的。
在比较看重发展前景的调查对象中,党政机关实习次数(q20f) 与毕业后工作地为一线至五线城市 (q7b) 的关系不显著,Pr=0.513。
在一般看重发展前景的调查对象中,党政机关实习次数(q20f) 与毕业后工作地为一线至五线城市 (q7b) 的关系不显著,Pr=0.766。
在不太看重发展前景的调查对象中,党政机关实习次数(q20f) 与毕业后工作地为一线至五线城市 (q7b) 的关系不显著,Pr=0.0812。
分析:对拥有从政意愿的调查群体中,会非常看重自己在党政机关中的发展前景,例如升迁机会,所积累的人力与社会资源等。
对于这一群体,其就业地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到其发展机会,一、二线城市中党政机关的发展机会与前景必然比会三、四、五线城市的党政机关要多,所以可以看出非常看重发展前景的调查对象中,党政机关实习次数与毕业后工作地为一线至五线城市的存在显著关系。
2.4选择控制变量工作压力 (q9d) ,原因为:调查群体对工作压力的看重或否可能会影响其党政机关实习次数与毕业就业地点的选择上。
在非常看重工作压力的调查对象中,党政机关实习次数(q20f) 与毕业后工作地为一线至五线城市 (q7b) 的关系显著,Pr=0.000。
在比较看重工作压力的调查对象中,党政机关实习次数(q20f) 与毕业后工作地为一线至五线城市 (q7b) 的关系不显著,Pr=0.337。
在一般看重工作压力的调查对象中,党政机关实习次数(q20f) 与毕业后工作地为一线至五线城市 (q7b) 的关系不显著,Pr=0.841。
在不太看重工作压力的调查对象中,党政机关实习次数(q20f) 与毕业后工作地为一线至五线城市 (q7b) 的关系不显著,Pr=0.371。
分析:对于一线至五线城市中的党政机关,其工作压力会存在差异。
从整体来看,一线城市的党政机关工作压力会比较大,而五线城市的党政机关工作压力会比较小。
对于看重工作压力,有从政意愿的调查对象而言,选择毕业后就业地点与对于工作压力的看重程度必然会存在关系。
3.在调查对象准备就业的城市,与调查对象或者调查对象的家人较为熟识的人的数量与毕业后工作地为一线至五线城市的关系3.调查对象准备就业的城市,与调查对象或者调查对象的家人较为熟识的人 (q25a) 的数量与毕业后工作地为一线至五线城市 (q7b) 的关系显著 Pr=0.008分析:人脉资源作为就业者的社会资本,调查对象更倾向选择在自己有社会资本的地区就业。
调查对象在就业地的社会资本越丰富,其在就业地的发展条件和发展前景就会越好。
3.1选择控制变量为调查对象的心理素质 (q22) ,原因为:调查对象的心理素质可能会影响其在就业地的选择中,具体影响可能存在与是否选择拥有丰富社会资源的环境或独立陌生的环境。
在心理素质非常好的调查对象中,与调查对象或者调查对象的家人较为熟识的人 (q25a) 的数量与毕业后工作地为一线至五线城市 (q7b) 的关系显著, Pr = 0.022。
在心理素质比较好的调查对象中,与调查对象或者调查对象的家人较为熟识的人 (q25a) 的数量与毕业后工作地为一线至五线城市 (q7b) 的关系不显著,Pr = 0.412。
在心理素质一般的调查对象中,与调查对象或者调查对象的家人较为熟识的人 (q25a) 的数量与毕业后工作地为一线至五线城市 (q7b) 的关系显著,Pr = 0.035。
在心理素质不太好的调查对象中,与调查对象或者调查对象的家人较为熟识的人 (q25a) 的数量与毕业后工作地为一线至五线城市 (q7b) 的关系显著,Pr = 0.036。
分析:对于心理素质非常好的调查对象,应该会具有比较高的情商,其人际交往能力与拓展人脉或社会资本的能力会比较好。
那么对于这一部分群体,可以在原有的社会资本上比较快的去扩充自己的人脉,发展自己的社会资本。
所以此群体会选择在自己拥有社会资本的城市就业。
对于心理素质一般或不太好的调查对象,选择在自己拥有社会资本的城市就业的原因会在于,在调查对象工作压力大,发展前景不理想,或工作遇到困难时,原有的社会资源会给予一定的帮助与支持。
所以对于这一部分群体也会选择在自己拥有社会资本的城市就业。
3.2 选择控制变量为工作体面程度 (q9g) ,原因为:调查对象对工作体面程度的看重可能会影响到其在就业地点的选择。
在非常看重工作体面度的调查对象中,与调查对象或者调查对象的家人较为熟识的人 (q25a) 的数量与毕业后工作地为一线至五线城市 (q7b) 的关系显著,Pr = 0.003。
在比较看重工作体面程度的调查对象中,与调查对象或者调查对象的家人较为熟识的人(q25a) 的数量与毕业后工作地为一线至五线城市 (q7b) 的关系不显著,Pr = 0.153。
在一般看重工作体面程度的调查对象中,与调查对象或者调查对象的家人较为熟识的人(q25a) 的数量与毕业后工作地为一线至五线城市 (q7b) 的关系不显著,Pr = 0.350。
在不太看重工作体面程度的调查对象中,与调查对象或者调查对象的家人较为熟识的人(q25a) 的数量与毕业后工作地为一线至五线城市 (q7b) 的关系不显著,Pr = 0.215。
分析:如果调查对象的就业选择地有熟识的人,那么调查对象会因为面子问题对工作的内容和其体面程度比较看重。
在中国人的关系圈,或人脉圈中,面子问题是一个比较现实的实际情况,调查对象在就业选择的时候必定会对此有一定考虑,而根据数据分析,在有熟人的就业地中,调查对象会更加看重工作体面度。
所以调查对象对工作体面程度的看重与其在就业地点的选择有明显关系。
四.结论以上三项关于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的问题都是现在大学生在就业时会重点考虑的问题。
通过以上三项社会资本相关的因素与就业地选择之间的建议我们发现,大学生的软实力与硬实力对他们在就业地的选择上有直接的非常大的影响。
对于大学生来说,其自身的人力资本存量与社会资本存量对其日后的就业与工作有很大的意义,有竞争实力的大学生会倾向选择在机会更多,竞争更加激烈的一、二线城市就业,同时,大学生也更倾向于选择他们拥有更多社会资本的地区去就业。
对此可以看出,经济发达的地区会吸引高素质的人才,而高素质的劳动力也会流向经济回报高的地区。
所以作为大学生而言,需要我们有意识地去积累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使得自己在就业时更具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