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对脊神经走形与支配 ppt课件

合集下载

脊髓-最新PPT课件

脊髓-最新PPT课件
前外侧沟
Anterolateral sulcus
后外侧沟
Posterolateral sulcus
编辑版ppt
12
编辑版ppt
13
编辑版ppt
14
脊髓节段
Segments of spinal cord
每对脊神经所连属的 一段脊髓,叫一个脊髓 节段。胚胎3个月与椎管等长, 新生儿脊髓末端平L3, 成人脊髓末端平L1体下缘
3
脊髓起源于神 经管的后部, 是中枢神经的 低级部分。上 与各级脑中枢 有广泛联系, 下借31对脊神 经分布到躯干 四肢和胸腹腔 脏器。
编辑版ppt
4
主要内容
脊髓位置与外形 脊髓的内部结构 脊髓的主要功能 脊髓的损伤类型
编辑版ppt
5
第一部分
脊髓位置和外形
Location and appearance of the spinal cord
传导非意识性本体感觉冲动
编辑版ppt
37
脊髓丘脑束(spinothalamic tract)
脊髓丘脑侧束:外侧索的前半 脊髓丘脑前束:前索
起于 Ⅲ-IV层的后角固有核(脊神经节细胞中 枢支入脊髓先上升1~2脊髓节后入后角固有核), 纤维斜经白质前连合交叉后在对侧的外侧索和前 索上行,止于丘脑,故称脊髓丘脑束。 脊髓丘脑侧束功能是传导痛觉和温度觉的冲动。 脊髓丘脑前束功能是传导粗略触觉冲动。
皮质脊髓侧束:外侧索
皮质脊髓前束:前索
控制骨骼肌的随意运动。
编辑版ppt
42
皮 质 脊 髓 束
编辑版ppt
皮质脊髓侧束:
起于中央前回 在延髓交叉 行于外侧索 终于脊髓前角 管理同侧上下肢肌 损伤后表现为痉挛性瘫痪 (硬瘫):无明显的肌萎 缩、 肌张力和腱反射亢进。

脊神经完整解剖PPT课件

脊神经完整解剖PPT课件
02 后根
由脊髓灰质感觉神经元轴突组成,主要负责传递 感觉信号。
03 脊神经丛
指脊神经在脊柱各节段形成的神经丛,包括颈神 经丛、胸神经丛、腰神经丛和骶神经丛等。
脊神经的功能
01 感觉功能
脊神经主要负责传递躯体和内脏的感觉信号,包 括痛觉、温觉、触觉等。
02 运动功能
脊神经主要支配躯体的肌肉运动,通过发出运动 指令来控制身体的动作和姿势。
3
神经免疫交互
神经系统与免疫系统的交互作用在许多疾病中发 挥重要作用,深入了解其机制有助于开发新的治 疗方法。
THANKS
感谢观看
每对脊神经由前根和后根在脊 髓相应节段处汇合而成,前根 由脊髓灰质前角运动神经元轴 突和侧角交感神经元轴突组成 ,后根由脊髓灰质感觉神经元 轴突组成。
脊神经主要负责传递感觉信号 和支配躯体运动,同时还有自 主神经功能,可以调节内脏器 官的活动。
脊神经的组成
01 前根
由脊髓灰质前角运动神经元轴突和侧角交感神经 元轴突组成,主要负责传递运动指令和自主神经 信号。
反应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物理疗法
利用物理因子如电、光、热等刺 激神经,促进血液循环和神经再
生。
脊神经基础研究的新发现
1 2
神经细胞信号传导
研究神经细胞信号传导的机制和过程,揭示神经 活动的奥秘,为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提供新思路。
神经胶质细胞作用
神经胶质细胞在神经再生和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 用逐渐被认识,为治疗策略提供新的视角。
当身体受到刺激时,脊髓 可以快速地反射性地调节 肌肉的活动,以维持身体 的平衡和稳定。
内脏功能调节
内脏功能调节概述
除了感觉和运动功能外,脊神经还参与了内脏功能的调节。

脊神经解剖学PPT课件

脊神经解剖学PPT课件

然而,基因治疗技术仍处于发展阶段,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如安全性、有效性、靶向性等,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脊神经疾病的基因治疗
免疫治疗是通过调节机体的免疫系统来治疗疾病的方法。在脊神经疾病领域,免疫治疗也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
目前,针对一些免疫介导的脊神经疾病,如多发性硬化症、吉兰-巴雷综合征等,科研人员正在研究开发免疫调节药物和免疫细胞治疗等手段。
药物治疗
利用神经阻滞和调制技术,阻断或调节疼痛信号的传递,减轻患者痛苦。
神经阻滞与调制
脊神经在疼痛治疗中的应用
03
神经调节与修复
利用脊神经的调节功能,修复受损的神经系统,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
01
神经调控技术
利用脊神经调控技术,如电刺激、磁刺激等,改善神经系统疾病的症状。
02
脑机接口
通过研究脊神经与大脑之间的交互作用,开发脑机接口,实现人机交互。
脊神经在神经调控领域的应用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此外,科研人员还发现了一些免疫调节因子和信号通路,通过调节这些因子和通路可以影响免疫细胞的活性和功能,为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脊神经疾病的免疫治疗
06
CHAPTER
脊神经的应用前景
物理治疗与康复
利用脊神经的生理特点,结合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力量、协调性和平衡感。
神经功能重塑
运动功能
脊神经负责传递躯干和下肢的感觉信号,包括痛觉、温觉、触觉等。
感觉功能
部分脊神经还支配着内脏器官,调节内脏功能。
自主神经功能
脊神经的功能
02
CHAPTER
脊神经的解剖结构
脊神经起源于脊髓,是脊髓向外延伸的分支。

神经支配及走形分布,高清图谱

神经支配及走形分布,高清图谱

31对脊神经包括: 8对颈神经(C) 12对胸神经(T) 5对腰神经(L) 5对骶神经(S) 1对尾神经(Co)
2.脊神经的纤维成分 每对脊神经都是混合性的,含有4种纤维成分: 躯体感觉纤维:分布于皮肤、骨骼肌和关节 内脏感觉纤维: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 躯体运动纤维:支配骨骼肌的运动 内脏运动纤维:支配平滑肌、心肌的运动,控制腺体的分泌
B.正中神经(C6~T1): 起自:内侧束和外侧束
走行:伴肱动脉沿肱二头肌内侧沟至肘窝穿旋前圆肌,行于指浅、深屈肌间经腕 管至手掌。
C.正中神经支配: 肌支:支配前臂掌面的肌(肱桡肌、尺侧屈腕肌和指深屈肌尺侧半除外)鱼际肌(拇 收肌除外)和第1、2 蚓状肌。 皮支:分布于掌心、鱼际、桡侧3个半指掌面及其中节和远节手指背面的皮肤。
尺神经支配: 肌支:支配尺侧腕屈肌和指深屈肌的尺侧半、小鱼际肌、拇收肌、骨间肌及第3、4蚓状 肌。 皮支:掌支分布于小鱼际、小指和环指尺侧半的皮肤,手背支分布于手背尺侧半和小指、 环指及中指尺侧半背面的皮肤(中指和环指的分支只到第1指节背面,余部由正中神经 分布)。
E.桡神经: 发自:后束 走行:伴肱深动脉入桡神经沟,穿外侧肌间隔至肱桡肌和肱肌之间,分为浅、深两支。 浅支伴行于桡动脉的外侧,深支穿旋后肌至前臂背面,行于浅、深伸肌间。
胸神经前支anterior branch of the thoracic nerve
胸神经前支共12对 第1~11胸神经前支称肋间神经 第12性分布: 平齐胸骨角为T2 平齐乳头为T4 平齐剑突为T6 平齐肋弓下缘为T8 平齐脐为T10 髂前上棘连线平面为T12 腰丛lumbar plexus 组成:第12胸神经前支的一部分、第1~3腰神经前支及第4腰神经前支的一部分 位置:腰大肌深面

脊神经

脊神经
猿掌(大鱼际萎缩)
(除尺侧腕屈肌、指深屈肌尺侧半)


手部皮支:
损伤易发生的部位:前臂和腕部
尺神经

肌支:
损伤后的表现
屈腕、指能力降低 小鱼际萎缩 爪形手,夹纸能力
尺侧腕屈肌、指深屈肌尺侧半 小鱼际、大鱼际的拇收肌 三、四蚓状肌和骨间肌

手部皮支:
易受损伤的部位: 尺神经沟附近
桡神经

肌支: 臂和前臂的全部伸肌
4.内脏运动纤维——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
脊神经的组成和分布
脊神经的分支
后支:较细小,分布于头颈和躯干的后部
前根 脊神经
(椎间孔 )
颈丛;臂丛; 前支: 胸神经前支 腰丛;骶丛 交通支
后根
脊膜支:脊髓被膜、脊柱韧带
脊神经的丛
各部脊神经的前支分别交织而成 颈丛 C1~C4 臂丛 C5~T1 ( 胸神经前支 T1-T12 ) 腰丛 T12~L4 骶丛 L4~CO1
趾不能伸,形成“马蹄”内翻足畸型。
行走高举足,足尖先落地,
呈“跨阈步态”。
感觉障碍:在小腿外侧面和足背皮肤 易损部位:
腓骨颈处位置最浅,易受损伤。
坐骨神经

发自L4-S3,是全身最粗大、最长的神经。

走行:经梨状肌下孔出盆腔——臀大肌深面——
坐骨结节与大转子之间——股二头肌深面
腘窝上方——分为胫神经、腓总神经
感觉障碍: 足底皮肤感觉障碍。
腓总神经
走行: 自坐骨神经分出 绕腓骨颈外侧 小腿上部外侧
分为腓浅和腓深神经
腓总神经
腓浅神经
肌支:腓骨长、短肌
皮支:小腿外侧、足背及第2-5趾背面皮肤 腓深神经 肌支:小腿前群肌及足背肌

脊髓解剖与功能图ppt课件

脊髓解剖与功能图ppt课件

三、脊髓反射和损伤表现
脊髓的功能:(1)传导
上行:
感受器 脊髓 脑
下行: 脑
脊髓
躯干四肢肌运动 大部分内脏运动
三、脊髓反射和损伤表现
脊髓的功能:(2)反射
躯体反射:牵张反射:骨骼肌被牵引时, 引起肌肉的收缩和肌张力的增高。屈曲 反射:当机体受到伤害性刺激时,屈肌 收缩,以逃避这种刺激
内脏反射:排尿反射、竖毛反射、排便反射
灰质
1、后角 后角边缘核
胶状质 后角固有核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
灰质
3、前角 前角运动神经元 α运动神经元
γ运动神经元 中间抑制神经元源自二、脊髓的内部结构白质
后索
外侧索
前索
C5 白质前联合
L3
T8
S3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
白质 主要由长的上行纤维束和下行纤维束
以及短的固有束组成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
灰质
Rexed板层结构
Ⅰ层 后角缘层
Ⅱ层 胶状质
Ⅲ、Ⅳ层 后角固有核
Ⅴ层 后角颈、网状核
Ⅵ层 后角基部
Ⅶ层 中间带
Ⅷ层 前角基部
Ⅸ层 前角运动细胞群
Ⅹ层 中央管周围
灰质:有神经细胞核团和部分胶质细胞 白质: 中央管: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
• 一、灰质:前角、后角及C8-L2、S2-4的侧 角,还包括中央管前后的灰质前联合和后 联合,合称中央灰质。前角:主要与躯干 及四肢的运动有关。后角:参与感觉信息 的中转。侧角: C8-L2是交感神经中枢,支 配血管、内脏急腺体的活动(C8-T1支配同 侧的瞳孔扩大肌、睑板肌、眼眶肌、面部 的血管和汗腺;S2-4副交感神经,支配直肠、 膀胱和性腺。)

脊神经

脊神经
第1~4对骶神经在相应的骶前、后孔穿出。
第5对骶神经和尾神经由骶管裂孔穿出。
[脊神经的纤维成分]
每对脊神经都是由前根和后根在椎间孔处合并而成。脊神经的前根是运动性的,脊神经的后根是感觉性的,所以脊神经是混合性的。
脊神经的前根是运动性的,它除含有躯体运动纤维外,在第1胸~第3腰节前根,第2~4骶前根内还分别含有交感神经纤维和副交感神经纤维。
(1)皮支均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附近穿出,行向各方,其穿出部位是颈部皮肤浸润麻醉的一个阻滞点。主要皮支有:枕小神经、耳大神经、颈横神经和锁骨上神经,它们分布到枕部、耳部、颈前区和肩部的皮肤。
(2)肌支
1)膈神经phrenic nerve是颈丛中最重要的分支,经胸廓上口入胸腔,沿肺根前方,心包的两侧,下降至膈。膈神经的运动纤维支配膈肌;感觉纤维主要分布到胸膜和心包。右侧膈神经的感觉纤维还分布到肝和胆囊表面的腹膜等处。[图示]
膈神经损伤可引起同侧膈肌瘫痪,导致腹式呼吸减弱,严重者有窒息感。膈神经受刺激可发生呃逆。肝胆疾病患者可出现右肩痛,这与膈神经受到刺激有关,是为牵涉痛。
2)至舌骨下肌和颈部深肌的分支。
▲ 臂丛
(1) 组成 由第5~8颈神经前支和第1胸神经前支大部分组成。
(2) 位置 经颈根部、锁骨下动脉的上方、锁骨之后进入腋窝。围绕腋动脉形成内侧束,外侧束和后束。
皮支:手掌面,分布于手掌桡侧2/3区和桡侧三个半指掌侧面的皮肤;手背面,及这三个半指背面末两节的皮肤。
c: 体表投影:正中神经的体表投影自肱动脉的始端搏动点至肘部肱骨内、外上髁间线中点稍内侧,再由此至腕掌侧横纹中点。
d:损伤后主要表现:正中神经损伤,运动障碍表现为前臂不能旋前(旋前肌瘫痪),屈腕能力减弱,拇、示指不能屈曲(屈腕屈指肌瘫痪),拇指不能对掌,鱼际肌萎缩(鱼际肌瘫痪)。感觉障碍以桡侧三指远节最明显。

脊神经解剖PPT幻灯片课件

脊神经解剖PPT幻灯片课件
肩胛下神经:支配肩胛下肌和大圆肌 胸背神经:起自后束,伴同名血管沿肩胛
骨外缘下降至背阔肌,支配此肌
27
28
臂丛 brachial plexus
臂丛发出的长神经: 肌皮神经musculocutaneous nerve(C5-C7) 起自:外侧束 走行:穿喙肱肌,在肱二头肌和肱肌之 间下行,至肱二头肌外侧沟 支配:肌支支配喙肱、肱二头肌和肱肌 终支:为皮支,称前臂外侧皮神经,分 布于前臂外侧的皮肤
尺神经ulnar nerve(C8~T1): 发自:内侧束 走行:先与肱动脉同行于肱二头肌内侧沟
内,后转至肘关节背面的尺神经沟,再向 下转至前臂掌面,伴尺动脉行于前臂尺 侧,经豌豆骨外侧至手掌。
38
39
臂丛 brachial plexus
尺神经支配: 肌支:支配尺侧腕屈肌和指深屈肌的尺 侧半、小鱼际肌、拇收肌、骨间肌及 第3、4蚓状肌 皮支:掌支分布于小鱼际、小指和环指 尺侧半的皮肤手背支分布于手背尺侧 半和小指、环指及中指尺侧半背面的 皮肤(中指和环指的分支只到第1指节 背面,余部由正中神经分布)
15
16
颈丛Cervical plexus
肌支:主要支配颈部深层肌、舌下肌群、肩 胛提肌和膈
膈神经phrenic nerve: 组成:由第3 5颈神经前支组成,为混 合性神经 走行:沿前斜角肌的前面下行,在锁骨下 动、静脉之间经胸廓上口进入胸 腔。在胸腔中,它与心包膈血管伴 行越过肺根的前方,在纵隔胸膜与 心包间下行至膈
17
18
颈丛Cervical plexus
支配:
运动纤维:支配膈
感觉纤维:传导膈的本体觉、分布于膈中
央部的胸膜和腹膜、纵隔胸膜和心包、
右膈神经还分布到肝、胆囊和肝外

脊髓ppt课件

脊髓ppt课件
保留(感觉分离)。 ❖ 侧角损害:C8~T1病变(交感);S2~4病变(副交
感)
编辑版ppt
22
急性脊髓炎 (Acute myelitis)
编辑版ppt
23
概念
❖指非特异性炎症→脊髓白质脱髓鞘或坏死 →急性横贯性损害。
❖为非感染性炎症性脊髓炎。
编辑版ppt
24
病因
复杂不清。包括多种临床综合征: ❖ 感染后脊髓炎 ❖ 疫苗接种后脊髓炎 ❖ 脱髓鞘性脊髓炎(急性多发性硬化) ❖ 坏死性脊髓炎 ❖ 副肿瘤性脊髓炎
13
脊髓横贯性损害的临床表现
❖脊髓圆锥(S3~5 )
1、无瘫、锥体束征 2、马鞍型感觉障碍 3、肛门反射消失 4、性功能障碍早且明显、真性尿失禁
编辑版ppt
14
脊髓横贯性损害的临床表现
❖ 马尾(L2~尾节)
1、根痛突出 2、感觉障碍(股部、小腿、会阴部) 3、下肢为下运动神经元性瘫 4、大小便障碍晚且不明显 5、症状体征可为单侧或不对称性
19
不完全性脊髓损害







❖ 双侧对称的节段性分离性
感觉障碍
(痛温觉障碍,触觉保留)
编辑版ppt
20
不完全性脊髓损害
❖前索损害:对侧粗触觉障碍(脊髓丘脑前 束)
❖后索损害:同侧深感觉和识别触觉障碍 ❖侧索损害:同侧上运动神经元损害
编辑版ppt
21
不完全性脊髓损害
❖ 前角损害:肌肉萎缩、无力、肌束颤动 ❖ 后角损害:同侧节段性痛温觉减退或消失,触觉
C8、T12、L5、S5、Co1
❖两个膨大:颈膨大(C5-T2)
腰膨大(L1-S2)
❖六个节段:高颈髓.颈膨大

系统解剖学脊神经

系统解剖学脊神经

➢ 纤维成分:
躯体运动纤维 内脏运动纤维 躯体感觉纤维 内脏感觉纤维
➢ 脊神经的分支:
前支 后支 脊膜支 交通支
交通支 后支 前支
脊膜支
交通支 前支 后支
后支: 项、背、腰和臀部皮肤; 及相应部位的深层肌肉。
前支:
胸神经的前 支保持明显 的节段性:
其余的颈神经、腰神经、
骶神经、尾神经的前支
纤维。 (2)节前纤维的三种去向:
1)终止于相应椎旁神经 节,换神经元 2)上升或下降:
T1—6 上升 C1—3 T6—10 上升或下降 T11—L3下降
腰骶部交感神经节
3)穿椎旁神经节
终止于椎前节 换神经元
(3)灰交通支: 起自交感神经节,是节后纤维。
(4)节后纤维的三种去向: 1)经灰交通支 (31对)脊神经
1.屈腕力减弱。 2.不能屈掌指关节和伸指骨间关节,拇指不能内收。
3.指骨间关节屈曲,掌骨间呈现深沟 ,“爪形手”。 4.“夹纸试验”阳性 5.小鱼际和小指感觉障碍
夹纸试验阳性
4. 桡神经 radial nerve (C5-T1) ➢ 起自:后束
桡神经
➢ 走行:
臂后皮神经
桡神经沟内 前臂后皮神经
盆丛
神经节 结肠左曲以下肠 管和盆腔脏器
盆内脏神经 盆丛
(三)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区别
1低级中枢的部位不同 2周围神经节的位置不同 3 分布范围不同 4对同一器官所起的作用不同
5节前神经元与节后神经元 的比例不同
“3胸” 胸背神经
肩胛上神经
“3肩” 肩胛背神经
胸前神经 臂内侧皮神经
“2皮”
前臂内侧皮神经
肩胛下神经 肌皮神经 正中神经 尺神经

31对脊神经走形与支配

31对脊神经走形与支配
皮支:枕小N、耳大N、 颈横N、锁骨上N
肌支: 运动纤维 膈肌
膈N 感觉纤维 胸膜、心包 右膈神经 肝、胆囊
2.臂 丛
组成:C5~8颈神经前支、T1胸神经大部分 位置:锁骨上部:经斜角肌间隙穿出,行于锁骨下动脉后上方。
锁骨下部:经锁骨后方入腋窝,形成内侧束、外侧束和后束。
臂丛的分支
(1)肌皮神经: 发自臂丛外侧束,
面相对缘皮肤 腓总神经损伤: 足下垂并内翻 (马蹄内翻足) 行走时呈“跨阈步态”
三、 脊髓的节段性支配
(一)脊髓对肌的节段性支配 每一脊髓节段的前角细胞发出的躯体运动纤维,支配
躯体一定部位的肌的运动。概括地说: 第1~4颈段支配颈肌及膈肌, 第5颈段到第1胸段支配上肢肌, 第2腰段到第2骶段支配下肢肌, 第3~5骶段及尾段支配会阴肌。 注意:每块肌多数由相邻几个节段共同支配,故单一节
其肌支支配肱二头肌、 喙肱肌和肱肌;
皮支从在肘关节的 外上方穿出称为前臂外 侧皮神经,分布于前臂 外侧皮肤。
(2)正中神经:由起自臂丛内、外侧束的两根合成,沿 肱二头肌内侧沟下行,经肘窝至前臂正中,穿过腕管达手掌。
肌支支配除肱桡肌、尺侧腕屈肌和指深屈肌尺侧半以外 的所有前臂前群肌;在手部支配除拇收肌以外的鱼际肌和 第1、2蚓状肌。


(5)腋神经:起自臂丛后束,绕肱骨外科颈至三角 肌深面,发出分支支配三角肌,小圆肌和肩关节及肩部 的皮肤。
当肩关节脱位或 肱骨外科颈骨折时, 易损伤腋神经,导致 三角肌瘫痪,上肢不 能外展,肩部失去圆 隆状态而成“方形肩”。
3.胸神经前支 (共12对) 上11对为肋间神经 最下1对为肋下神经 上6对分布到肋间肌、 胸壁皮肤和壁胸膜。
主要分支:
1.臀上神经:支配臀中肌、 臀小肌和阔筋膜张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肌支支配除肱桡肌、尺侧腕屈肌和指深屈肌尺侧半以外 的所有前臂前群肌;在手部支配除拇收肌以外的鱼际肌和 第1、2蚓状肌。
皮支支配手掌桡侧2/3区、桡侧3个半手指掌面及这3个 半手指背面末两节的皮肤。
正中神经损伤后,前臂不能旋前,屈腕力减弱,拇指、 示指和中指不能屈曲,拇指不能对掌等。
2020/12/27
2020/12/27
35
1)胫神经: 行经腘窝至小腿后面, 过内踝后方至足底, 分为足底内、外侧神 经。支配小腿肌后群 和足底肌以及小腿后 面和足底的皮肤。
2020/12/27
5
(一)后 支
特点:较前支细而短 分布: 枕、项、背、腰、 骶、臀部的皮肤 和脊柱两侧深部肌
主要皮神经有: 1、枕大神经 2、臀上皮神经 3、臀中皮神经
2020/12/27
6
(二)前 支
特点:粗大 分布:躯干前外侧和四
肢的肌肉和皮肤 神经丛:从上而下有:
颈丛、臂丛、 腰丛和骶丛
锁骨下部:经锁骨后方入腋窝,形成内侧束、外侧束和后束。
2020/12/27
11
臂丛的分支
(1)肌皮神经: 发自臂丛外侧束,
其肌支支配肱二头肌、 喙肱肌和肱肌;
皮支从在肘关节的 外上方穿出称为前臂外 侧皮神经,分布于前臂 外侧皮肤。
2020/12/27
12
(2)正中神经:由起自臂丛内、外侧束的两根合成,沿 肱二头肌内侧沟下行,经肘窝至前臂正中,穿过腕管达手掌。
1.髂腹下神经 2.髂腹股沟神经 3.股外侧皮神经 4.股神经 5.闭孔神经
31
2020/12/27
隐 神 经
32
5.骶 丛
组成:
第4腰神经前支一部分和 第5腰神经前支(合称腰骶干) 全部骶神经和尾神经的前支。 位置: 盆腔内,骶骨和梨状肌的前面
2020/12/27
33
主要分支:
1.臀上神经:支配臀中肌、 臀小肌和阔筋膜张肌
2020/12/27
21
2020/12/27
22

2020/12/27
23

2020/Leabharlann 2/27242020/12/27
25
2020/12/27
26
2020/12/27
27
(5)腋神经:起自臂丛后束,绕肱骨外科颈至三角 肌深面,发出分支支配三角肌,小圆肌和肩关节及肩部 的皮肤。
当肩关节脱位或 肱骨外科颈骨折时, 易损伤腋神经,导致 三角肌瘫痪,上肢不 能外展,肩部失去圆 隆状态而成“方形肩”。
16

2020/12/27
17

2020/12/27
18
2020/12/27
19

2020/12/27
20
(4)桡神经:发自臂丛后束,经桡神经沟行向下外,在 肱骨外上髁前方分为浅、深两支。
桡神经主干:分支支配肱三头肌、肱桡肌和肘肌等。 桡神经深支:为肌支,支配前臂所有的伸肌群。 桡神经浅支:为皮支,分布于手背桡侧半和桡侧2个半指 近节背面的皮肤。 桡神经损伤后:表现为不能伸腕和伸指,不能旋后,抬前 臂时呈“垂腕”状态。
2020/12/27
14
尺神经损伤后,屈腕力减弱,拇指不能内收,各指 不能互相靠拢(夹纸实验阳性),第4、5指掌指关节过 伸,耳指间关节屈曲,形似鹰爪故称“爪形手”。手的 内侧缘皮肤感觉障碍。
若尺神经和正中神经同时损伤,整个手掌变得平坦, 类似“猿手”。
爪 形



2020/12/27
15
2020/12/27
2.臀下神经:支配臀大肌 3.阴部神经:出梨状肌下
孔,经坐骨小孔,入坐 骨肛门窝分支分布于会 阴部和外生殖器的肌肉 和皮肤。 4.股后皮神经:分布于股 后部和腘窝的皮肤
2020/12/27
34
(5) 坐骨神经
• 行程要点: 在梨状肌下孔 出骨盆,经股骨大转子和坐 骨结节之间至大腿后面,常 在腘窝上角处分为胫神经和 腓总神经。坐骨神经主干发 支支配大腿后群肌。 • 体表投影:坐骨结节与大 转子连线的中点稍内侧至股 骨内、 外侧髁连线的中点, 两点连线的上2/3为坐骨神 经干的体表投影。坐骨神经 痛时,在此线上有明显压痛。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4
▪ 纤维成分: 1.躯体感觉纤维 3.躯体运动纤维 2.内脏感觉纤维 4.内脏运动纤维
二、脊神经
共有31对: 颈神经8对 胸神经12对 腰神经5对 骶神经5对 尾神经1对
2020/12/27
1
▪ 脊神经的组成、性质与分支
前根 (运动性) 后根(感觉性)
有脊神经节
脊神经椎间孔
(混合性)
前支(混合性) 后支(混合性)
2020/12/27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13
(3)尺神经:发自臂丛内侧束,沿肱二头肌内侧沟 下行,经尺神经沟至前臂内侧,经豌豆骨外侧入手掌。
尺神经肌支在前臂支配尺侧腕屈肌、指深屈肌尺侧半; 入手掌后发出深支支配小鱼际肌、拇收肌、第3、4蚓状肌 和全部骨间肌。
皮支支配手掌尺侧1/3区和1个半手指的皮肤;在手背, 分布于尺侧1/2区和2个半手指的皮肤。
2020/12/27
28
3.胸神经前支 (共12对) 上11对为肋间神经 最下1对为肋下神经 上6对分布到肋间肌、 胸壁皮肤和壁胸膜。
分布 下6对还分布到腹
前外侧群肌、腹壁 的皮肤和壁腹膜 。
2020/12/27
29
4.腰 丛
组成:T12前支一部分、L1~3、L4前支一部分
位置:腰大肌深面
1.髂腹下神经
2020/12/27
7
1、颈丛
组成:C1-4颈神经前支 位置:胸锁乳突肌上部深面 分支:
皮支:枕小N、耳大N、 颈横N、锁骨上N
肌支: 运动纤维 膈肌
膈N 感觉纤维 胸膜、心包 右膈神经 肝、胆囊
2020/12/27
8
2020/12/27
9
2020/12/27
10
2.臂 丛
组成:C5~8颈神经前支、T1胸神经大部分 位置:锁骨上部:经斜角肌间隙穿出,行于锁骨下动脉后上方。
腹股沟区肌肉和皮肤
2.髂腹股沟神经
3.股外侧皮神经:在髂前上棘内侧至大腿外侧皮肤
分支 4.股神经:位于股动脉的外侧。
分支 肌支:支配股四头肌、缝匠肌和耻骨肌。
皮支 大腿前面的皮肤
隐神经 小腿内侧面和
足内侧缘皮肤
5.闭孔神经:支配大腿内侧群肌和大腿内侧皮肤
2020/12/27
30
2020/12/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