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商业银行
第六章-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
![第六章-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fa7c90d04a7302768f99396d.png)
2021/4/6
9
第二节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 一、资产管理理论 • 二、负债管理理论 • 三、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
2021/4/6
10
一、资产管理理论
(一)商业性贷款理论(真实票据理论)。
源于1776年亚当·斯密《国富论》。
商业银行只应发放与商品周转相联系或 与生产物资储备相适应的自偿性贷款,禁止 发放不动产贷款、消费贷款或长期性的设备 贷款及农业贷款,更不能发放购买证券的贷 款。
2021/4/6
2
第一节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目标与原则
• 资产负债管理:
• 也称资产负债综合管理,是现代商业银行在经营 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种比较安全、高效的资金经 营管理模式。
• 指商业银行在业务经营过程中,将资产和负债综 合起来,通过对各类资产和负债进行预测、组织、 调节和监督,以协调各种不同资产和负债在总量、 结构、利率、期限、风险和流动性等方面的搭配, 实现资产负债总量上平衡和结构上合理,达到经 营总目标的要求。
2021/4/6
11
(二)资产转移理论。
H.G.密尔顿1918年提出,把一种资产 的市场流通性作为其流动性的主要标志, 并把这种特性作为银行之所以持有这种资 产的主要原因。银行能否保持资产的流动 性,关键在于资产的变现能力。只要银行 掌握的证券具备信誉好、期限短、易出售 的条件,银行就能保持流动性。
2021/4/6
6
(一)以资金来源制约资金运用的原则
资金来源既定,资产规模、资金运用总量既定, 资金来源规模决定了资产的规模
资金
• 资本
来源
• 负债
资金
• 贷款
运用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第六章表外业务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第六章表外业务](https://img.taocdn.com/s3/m/b3fca868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6f.png)
表外业务的种类
表外业务有多种类型,包括资产管理、信托业务、承销与置换业务、衍生产 品业务等。这些业务形式多样,适应了不同客户的需求。
表外业务的特点
表外业务具有灵活性高、利润回报率较高、风险较大等特点。商业银行在开 展表外业务时需注意与风险的平衡。
表外业务的管理
商业银行对表外业务的管理包括业务发展规划、市场定位、风险管理、内部 控制等方面,以确保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和风险的可控性。
表外业务的风险控制
表外业务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等。商业银行需要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体系,有效控制风 险。
Hale Waihona Puke 表外业务的发展趋势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创新,表外业务将继续呈现出多样化、专业化和国际 化的趋势。商业银行应积极适应市场变化,抓住机遇。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第六 章表外业务
本章介绍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包括概述、定义、种类、特点、管理、风险 控制和发展趋势。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概述
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是指与传统存贷款业务不同的非传统金融业务,例如资产管理、信托、承销等。它们对商 业银行的发展和盈利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表外业务的定义
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在传统存贷款以外开展的各种金融服务和业务,包括 投资银行业务、理财业务、租赁金融业务等。
第六章 商业银行
![第六章 商业银行](https://img.taocdn.com/s3/m/3c3b9898daef5ef7ba0d3cd1.png)
账户发展而来的。
货币市场存款账户 自动转账服务
《金融学》—商业银行
34
可转让支付命令帐户(NOW)
该帐户以个人和非赢利机构为限,以支付命令书取代支票,功能 与支票无异,但对存款余额支付利息;
《金融学》—商业银行
13
第一节
商业银行概述
四、商业银行的外部组织形式
(六)银行家银行
1982年《加恩—圣杰曼存款机构法》允许联邦授权
成立银行家银行。
许多银行共同建立特殊业务公司来加快那些由一家 或几家银行(特别是小银行)单独操作成本太高的 金融业务的发展和传递。
《金融学》—商业银行
14
第一节
《金融学》—商业银行
损失概 率50%75% 损失概 率95%100%
29
贷款五级分类法--《贷款分类指导》
作用
1、能准确的反映贷款的质量 2、有利于加强贷款管理,动态监测贷款资产质量
3、预提贷款损失准备金
2004年起,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 两类银行全面推行贷款五级分类制度。 2007年银监会发布《贷款风险分类指引》规定商 业银行贷款五级分类是贷款风险分类的最低要求
《金融学》—商业银行
30
资产业务
3、投资业务
投资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以其资金购买有价证券
或投资于其他实物资本的活动。 商业银行的投资业务与贷款业务的差别
在贷款业务中,银行处于被动地位,而投资活动是 银行的主动行为;
贷款仅涉及银行与借款人,每笔贷款都是个性化
的,证券投资是一种社会化、标准化的市场行为; 贷款流动性比证券投资差。
商业银行CommercialBanks商业银行概述商
![商业银行CommercialBanks商业银行概述商](https://img.taocdn.com/s3/m/b495e6b3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69.png)
2024/10/13
31
表外业务与中间业务比较
一、联系
两者都是独立于资产负债业务之外、以收取手续费为目 的的业务,而且都是以接受委托的方式开展业务活动。
二、区别 1、中间人的身份不同 中间业务:银行以第三者身份接受委托,扮演中间人的角色
贴现利息=票面金额×贴现率×(未到期天数/360)
贴现金额=票面金额-贴现利息
(四)证券投资业务Security Investments
证券投资: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上运用其资金购买有价证 券的活动。
谋取收益(利息收入和证券增值的收益)
目 资产多样化,以分散风险 的
提高资产的流动性(商业银行的第二准备)
(1)依靠吸收存款作为其发放贷款的主要来源
(2)创造存款货币(信用创造)
资产业务
(3)经营业务范围极其广泛
2024/10/13
2
2、现代商业银行的产生主要通过两条途径 旧的高利贷性质的银行 根据股份制原则,以股份公司的形式创建
1694年,第一个股份制银行——英格兰银行(Bank of England)成立,标志着现代商业银行的产生。
遏制金融资本垄断 优 点 易于管理费用低
银行与地方关系密切,为发展地方经济服务
与经济的外向发展存在矛盾,削弱了竞争力 缺 点 经营成本较高
业务相对集中,风险较大
2024/10/13
9
2、分支行制 分支银行制又称总分行制,法律允许在总行之下,普遍设
立分支机构,分支银行的各项业务统一遵照总行的指示办理。
欧洲货币(Eurocurrency) :指存放在货币发行国境外 其他国家银行中的各国货币。(欧洲美元、欧洲日元、欧洲 英镑)
第六章 商业银行法
![第六章 商业银行法](https://img.taocdn.com/s3/m/b4abd4b56137ee06eef91812.png)
第六章《商业银行法》
二、商业银行的业务
(一)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
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主要包括现金资产业务(含库存现金和在中央银行存款)、信贷业务、投资业务、银票承兑和商票贴现业务、拆借业务、透支业务和担保业务(含保理、担保、贷款承诺、开立信用证等业务)。
(二)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
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主要包括存款业务和其他负债业务。
其他负债业务主要有向中央银行借款、发行金融债券、同业拆借、发行短期融资债券和发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
(三)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
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分为结算性中间业务、担保性中间业务(指银行为商业汇票提供的承兑服务)和其他中间性业务。
另外,信用卡业务也属于银行的中间业务,在银行收入中占重要地位。
信用卡持卡人拥有凭卡办理转账结算、存取现金和消费信用的权利,也负有不得转让、出租或转借信用卡及其账户的义务。
(四)商业银行的国际业务
主要包括有:(1)外币兑换业务,包括收兑外币钞票、旅行支票、旅行信用证、汇票、兑付信用卡等业务;(2)国际贸易结算方式,包括汇款、托收、信用证、保函等业务;(3)外汇资金业务,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商业银行可做外汇买卖业务,外汇保值业务,国际筹资业务,外汇担保业务等多种外汇资金业务。
第六章-商业银行ppt课件(全)
![第六章-商业银行ppt课件(全)](https://img.taocdn.com/s3/m/69633073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68.png)
3.盈余公积
• 盈余公积是商业银行按照有关规定,从税 后利润中提取的公积金,它既可以弥补亏 损,又可转增银行资本。
• 我国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商业银行应 在税后利润中提取10%作为盈余公积,当 盈余公积达到注册资本的50%时可不再提 取。
4.未分配利润
有两种:一是再贷款,二是贴现。 • (1)再贷款是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的信用
放款,也称直接借款。 • (2)再贴现是商业银行将其办理贴现业务
所买进的未到期的贴现票据向中央银行再 次贴现,也称间接借款。
(三)其他负债
• 2.银行同业拆借 • 这是商业银行为解决短期资金余缺,调剂
准备头寸而相互融通资金的一种重要方式。 在这种拆借业务中,借入资金的商业银行 主要是将其用于解决临时资金周转的问题。 • 一般均为短期的,有时是今日借明日还, 对于这种同业拆借通常称为“隔日放款” 或“今日货币”。 • 我国目前同业拆借有1、7、20、30、60、 90、120天7个品种。
• 未分配利润是商业银行在经过各种形式的 利润分配后剩余的利润。
• 这部分利润尚存于商业银行中,是银行增 加自有资金的重要方法,特别是对那些难 以进入股市筹资的银行。
(二)各项存款
• 商业银行存款是商业银行营运资金的主要 来源。存款业务也是商业银行最重要的负 债业务。
• 商业银行的存款主要有活期存款和定期存 款两种。
• 全能型商业银行又称万能银行或综合银行,它们 可以经营一切金融业务,包括传统的银行业务和 其他金融业务。
• 全能型商业银行起源于德国 • 全能型商业银行的优点有:便于管理者施展才能,
增强银行竞争力;密切与客户的关系,有利于做 好存贷款工作;调剂各项业务盈亏,有助于经营 稳定;可以提供多种服务,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 等。
第六章 商业银行法
![第六章 商业银行法](https://img.taocdn.com/s3/m/d834a2f8d5bbfd0a78567328.png)
第六章《商业银行法》五、商业银行的接管、清算及终止的法律制度(一)商业银行的接管制度接管商业银行是指中国银监会对拟被接管的商业银行采取必要的措施,以保护存款人的利益,恢复商业银行的正常经营能力。
中国银监会认为商业银行出现信用危机或者即将出现信用危机时,可以决定对其接管,并组织实施。
自接管开始之日起,由接管组织取代银行原管理层,行使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权力,接管组织的组成人员由中国银监会指定,被接管的商业银行的债权债务关系不因接管发生变化。
《商业银行法》第68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接管终止:(1)接管决定规定的期限届满或者中国银监会决定的接管延期届满。
(2)接管期限届满前,该商业银行已经恢复正常经营能力。
(3)接管期限届满前,该商业银行被合并或者被依法宣告破产。
(二)商业银行的清算及终止制度商业银行的解散、撤销和破产以及最后的终止对金融市场和债权人有重大影响,须经银监会的批准,并且按照商业银行法和公司法、公司登记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必要的清算程序后办理。
(三)违反商业银行法律、法规的法律责任1、违法经营的法律责任商业银行如有违法经营(10类)行为之一的,由银监会责令改正,并根据具体情节处以没收违法所得、罚款、停业整顿或者吊销经营许可证;对直接责任人给予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逃脱中国人民银行监管的法律责任商业银行如有藐视中央银行监管、未经批准办理结汇售汇、未经批准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买卖金融债券或者到境外借款、违反规定同业拆借等情形的,由中国人民银行责令改正并处罚,或可建议银监会依照相关规定处理。
3、非法经营银行的法律责任4、违反商业银行法律、法规的个人责任以上违法行为均由银监会依照相关规定处理。
第六章 商业银行
![第六章 商业银行](https://img.taocdn.com/s3/m/4b65961a964bcf84b9d57b2f.png)
二、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
总分行制:法律允许在总行之下,在国
内外各地普遍设立分支机构。目前各国 商业银行普遍采用这种组织形式。 单一银行制:法律上只允许在银行总部 经营,不允许在同一地区或不同地区设 立分支机构
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
我国属总分行制。 原来按政府的行政区划分来设立分支机构。如工 商银行设置四级,总部在北京,在各省、直辖市 和自治区设省级分行,在地(市)设中心支行, 在县设县级支行。 现在按照经济区划和业务与成本核算来设立分支 机构,例如工商银行合并了设在省会城市的省级 分行与市分行,对农村的部分县级支行也进行了 撤并。
利润
三性的协调
三性原则即统一又矛盾。所以协调三性是
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内容。 一般地说,安全性与流动性正相关的,安 全性和流动性与赢利性负相关。 安全性是基础。流动性是条件。赢利性是 目地。
二、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
如何实现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三
原则的要求,这是经营管理的问题。 西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经历了资 产管理、负债管理、资产负债管理、 表外管理和市场营销管理的演变过程。
资产管理理论
资产管理理论:20世纪60年代以前银行所奉
行的理论,大约有200多年的历史。 该理论认为:银行的负债业务(当时只有存 款没有借款)取决于存户的意愿,银行能主 动管理的是资产业务,于是就将管理的重点 放在资产业务方面。在资产管理中,资产流 动性管理占有重要地位。按照资产的流动性 恰当地安排资产结构,致力于在资产上协调 安全、流动和盈利的问题。
都具有高利贷的性质 货 币 兑 换 商 银 钱 业 股份制度 现 代 银 行 业 部分准备金、转 帐结算制度;信 用中介和创造。
办理金属货币的鉴 定;铸币的兑换; 保管和汇兑、结算 等业务。
知晓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以及表外业务
![知晓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以及表外业务](https://img.taocdn.com/s3/m/208faaf6b8f67c1cfad6b886.png)
2.贷款
( 1 )按照贷款的期限:活期贷款、定期贷款和 透支 ( 2 )按照贷款的保障条件:信用放款、担保放 款和票据贴现 (3)按照贷款的用途:工业贷款、商业贷款、农 业贷款、科技贷款和消费贷款 (4)按照贷款的偿还方式:一次性偿还和分期偿 还贷款 (5)按照贷款的质量:正常贷款、关注贷款、次 级贷款、可疑贷款和损失贷款
负
债
存款 40568.98 同业存款 2424.34 同业拆放 299.50 借入款项 216.46 汇出汇款 464.63 应付款项 883.57 其它负债 706.33 负债合计 45563.81 实收资本 1607.30 资本公积 12.82 盈余公积 147.68 未分配利润 10.75 所有者权益合计 1778.55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合计 47342.36
第六章 商业银行
1
引言
学习目的:
对商业银行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知晓商业银行的资产负 债业务以及表外业务,以及一些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知识。
学习重点:
1.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 2.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原则 3.存款货币创造过程
2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货币银行学
第六章 商业银行
现代商业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9
(二)借款 借款属于商业银行的主动性负债 1.短期借款 短期借款是指期限在一年以内的借款: (1)银行同业拆借 (2)向中央银行借款 (3)回购协议 (4)欧洲货币市场借款 2.长期借款 是指偿还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借款。商业银行 的长期借款主要采取发行金融债券的形式。
10
(三)商业银行的资本
商业银行的资本是指银行为了正常营运而自行 投入的资金。 1.股本(Equity) 2.盈余(surplus) 3.债务资本
第六章 商业银行 练习题
![第六章 商业银行 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1a733af1c77da26924c5b006.png)
第六章商业银行第一部分填空题1、1694年成立的英格兰银行是历史上第一家股份制银行,也是现代银行产生的象征。
2、中国自办的第一家银行是1897年成立的中国通商银行,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现代银行事业的创始。
3、商业银行主要通过以下两条途径产生:一是,二是。
4、信用中介是商业银行最基本也是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特征的职能。
5、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职能是建立在信用中介职能和支付中介职能的基础之上的。
6、商业银行的业务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资产业务、负债业务、表外业务和中间业务。
7、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可以分为银行负债和银行资本两大类。
8、和共同组成商业银行的准备金。
是商业银行用于应付日常提存的现金资产。
9、中国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一般分为以下几类:、、和其他资产。
10、传统中间业务包括、、、和。
11、狭义的表外业务大致可分为、、等资产转换业务,衍生工具的交易以及与等有关的投资银行业务。
12、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是、和。
13、西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理论经历了、、以及四个阶段。
14、资产担保证券是商业银行将某些传统的非流动性贷款经过技术处理后重新组合为同质量并可分割的标准贷款组合,以此为本金与利息的现金收入保证来发行证券,即。
其中,住房抵押贷款一般采用的形式。
15、1988年通过的对表内资产和表外业务都确定了不同的风险权数以及相应的资本充足率,它是西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和风险管理理论完善与统一的标志。
第二部分单项选择题1、是历史上第一家股份制银行,也是现代银行产生的象征。
A、德意志银行B、法兰西银行C、英格兰银行D、日本银行2、是中国自办的第一家银行,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现代银行事业的创始。
A、中国通商银行B、中国交通银行C、户部银行D、中国实业银行3、是商业银行最基本也是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特征的职能。
A、信用创造B、支付中介C、信用中介D、金融服务4、下列不属于商业银行的交易存款。
A、支票存款B、储蓄存款C、NOWsD、CDs5、下列不属于商业银行的现金资产。
第六章商业银行
![第六章商业银行](https://img.taocdn.com/s3/m/69a285bef7ec4afe05a1df5c.png)
商业银行一、辨析题1.17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近代商业银行已经生成,它们虽已具备了支付中介和信用中介职能,但并非现代意义上的商业银行.A.正确B.错误2.商业银行是一种特殊的金融企业。
A.正确B.错误3.银行的现金越多越好,表明较好的流动性.A.正确B.错误4.中间业务收入已经成为现代商业银行利润的重要来源.A.正确B.错误5.商业银行进行证券投资业务增加了商业银行的风险,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又分散了商业银行的风险。
A.正确B.错误二、单项选择题1.人们公认的近代商业银行起源于()。
A.英国伦敦B.意大利的威尼斯C.荷兰阿姆斯特丹D.法国巴黎2.公认的第一家现代商业银行是()。
A.米兰银行B.阿姆斯特丹银行C.英格兰银行D.汉堡银行3.商业银行新发行普通股或增资扩股时,由于股票的市场价格高于票面价格而产生的溢价部分必须计入().A.资本盈余B.实收资本C.未分配利润D.公益金4.商业银行的期限较短、有大小不同发行额度的银行借据是指()。
A.资本性债券B.资本性票据C.优先股D.可转换债券5.商业银行的期限较长、发行面额较大的债务凭证是指()。
A.资本性债券B.资本性票据C.优先股D.可转换债券6..可转让定期存单(Negotiable Certificate of Deposit,CDs)首创于()。
A.英国英格兰银行B.美国第一银行C.汇丰银行D.美国花旗银行7.商业银行把自己办理贴现业务时买进的未到期票据,如短期商业票据、国库券等转卖给中央银行,获取现款,这种借款形式称为()。
A.再贴现B.同业拆借C.回购协议D.直接借款7.银行之间利用资金融通过程中的时间差、空间差和行际差进行调剂资金头寸的短期借贷,这种借款形式称为()。
B.同业拆借C.回购协议D.直接借款8.商业银行将其持有的有价证券,如国库券、政府债券等,暂时出售给其他金融机构、政府甚至企业,并在将来约定的日期以约定价格购回,这种借款形式称为().A.再贴现B.同业拆借C.回购协议D.直接借款9.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目标是()。
第六章-商业银行存款业务案例
![第六章-商业银行存款业务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c9591e4ead02de80d4d84037.png)
2008-2015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与增长率
二、存款工具创新
(一)存款工具创新的原则 所谓存款工具创新,是指银行根据客户的动机和需求, 创造并推出新的存款品种,以满足客户需求的过程。在实 际操作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创新必须符合存款的基本特征和规范。也就是说,要依 据银行存款固有的功能进行设计,对不同的利率形式、计 息方法、服务特点、期限差异、流通转让程度、提取方式 等进行选择、排列和组合,以创造出无限丰富的存款品种。 失败案例:我国于1998.7月停止的有奖储蓄。 2、必须坚持效益性原则。失败案例:前一时期我国银行搞 “协议存款”给予利息补贴,“以贷引存”、“假性委托 贷款”等种种变相提高存款利率的手段揽存,陡然增加了 银行的经营成本和风险,现已被明令禁止。
(二)定期存款
1、定期存款的概念 定期存款是相对于活期存款而言的,它是一种由存户 预先约定存储期限的存款。定期存款一般要在到期日凭银 行签发的定期存单来提取,银行根据到期的存单计算应付 本息。如果持有到期存单的存户要求续存时,银行则另外 签发新的存单。传统的定期存款不能转让。 存款期限在美国最短为7天。我国通常为3个月、6个 月和1年不等。最长可达5到10年。对于到期未提取的存单, 国际惯例是不对过期的这段存款支付利息,我国目前则是 以活期利率对其计息;对于提前支取,西方国家一般罚息 较高,我国过去是按原存单利息计付利息,但要扣除提前 日期的利息,目前是按国际惯例全部按活期利率计息,并 扣除提前日期的利息。
储蓄存款通常由银行发给存户存折,以此作为存款和 提现的凭证(一般不能签发支票),其利率一般较高。储 蓄存款按其支付方式可以分为活期储蓄和定期储蓄两种。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坚持贯彻“存款自愿、取款自由、 存款有息、为储户保密”的储蓄政策,因此定期储蓄存款 实际上已成为居民投资的首选项目。截至2002年11月,我 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已达8.5万亿人民币,远远超过了企 业单位和财政性存款的总和。
金融学专业_商业银行经营课程_06企业贷款
![金融学专业_商业银行经营课程_06企业贷款](https://img.taocdn.com/s3/m/5532c870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dc.png)
本章知识点: 企业贷款的种类 企业贷款理由分析 企业贷款信用分析 企业贷款的定价
本章重点和难点
企业贷款财务分析 企业贷款的定价
第一节 企业贷款的种类
一、短期借款
银行对企业发放的短期贷款通常是指企业临时 性、季节性贷款,也可称为流动资金贷款 。
银行对企业发放的短期流动资金贷款具有自动 清偿的性质。 P108,进贷销还。
对于小银行而言,给小企业发放贷款是其主要的服 务内容。与大企业相比,小企业经营风险较大,因 此获取贷款的可能性较小。但是,由于小企业是支 撑各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解决小企业的融资问 题普遍被各国所关注。各种担保公司的出现为小企 业获得贷款提供了很大帮助。如美国成立了小型企 业管理局,为小企业提供担保。
如果该指标大于1说明企业偿付能力很强,不仅 能偿付现有债务,并能举借新债。
对现金流量的分析,是为了编制借还款计划。 陈p133
三、企业贷款担保分析
1、贷款担保的种类
抵押:是指借款人或第三人在不转移财产占有 权的情况下,将财产作为贷款的担保。
质押:指借款人或者第三人将其动产或权利移 交银行占有,将动产或权利作为贷款的担保。
作业
假设一个客户要求500万美元的信用额度, 贷款合同规定的利率为10%,客户实际 使用400万美元。按规定,客户对其未使 用的信用额度要支付1%的承诺费,同时, 银行要求客户必须存入相当于实际贷款 额20%和未使用额度5%的存款数(补偿 金额)。假定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 金率为10%.求银行贷款税前收益率。
中长期贷款的发放目前在西方国家较受欢迎 的是循环信贷额度方式,也称为循环信贷。
放款额度的确定
1、根据借款人的实际需要,逐笔确定放款额度
金融学课件6 第六章商业银行及经管管理
![金融学课件6 第六章商业银行及经管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509ed2ef76a20029bd642d59.png)
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
活期账户 储蓄账户
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
3.借款业务(主动负债),包括:
•(1)从中央银行借款:再贴现与再贷款 •再贴现,指经营票据贴现业务的商业银行将其买入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再次 申请贴现,也叫间接借款。 •再贷款,指商业银行以自身持有的证券、票据做抵押向中央银行取得的贷款,也 叫直接借款。 •(2)发行金融债券 •金融债券从发行目的看,可分为一般性债券和资本性债券。 •一般性债券,是商业银行为了解决其中长期资金来源而发行,以其自身资本做抵 押的担保债券,或以自身信用为保证发行的信用债券。 •资本性债券,也称次级债券,是商业银行为解决其资本金不足而发行,按照《巴 塞尔协议》规定可记入附属资本的长期次级债券。其偿还顺序落后于一般性债券, 但优先于股本。
混业经营分为两层含义 狭义上,银行业和证券业之间的交叉经营 广义上,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的业务互相渗透交叉
(一)全能型商业银行与混业经营模式 经营模式分为德国式全能银行和美国式全能银行 德国式全能银行模式:一个法人拥有多种金融业务牌照(①银 行业在金融体制中占据主导地位②全能银行能够从事任何一种 或多种金融业务③银行广泛持有企业股权) 美国式金融控股金融模式:多个法人股权集合形成母子公子的 组织架构,母公司通过股权投资可以控制银行子公司、证券子 公司、信托子公司、保险子公司,涉及几乎
教堂
贸易对象
凭条相当于有了交易的功能,相当于货币 因为凭条只是一个收据,同时在交易中,教堂只认凭条不认人,所以凭条后来发展成 相对规范的划款凭证,就是支票的形式,开始提供支付转账服务。
第六章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管理
![第六章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904776b3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ba.png)
它的负债同主办单位资产负债表的负债分开,对主办
13
单位的信用能力和灵活性没有较大的影响。
①项目贷款
项目贷款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无追索权项目 贷款和有限追索权项目贷款。
无追索权项目贷款又称作纯粹的项目融资,在 该种方式下,贷款机构对项目的主办单位没有 任何追索权,只能依靠项目所产生的收益作为 还本付息的来源,并可在该项目的资产上设立 担保权益。此外,项目主办单位不再提供任何 信用担保,如果该项目中途停建或经营失败, 其资产或收益不足以清偿全部贷款,贷款人也 无权向主办单位追偿。
24
一、贷款种类
5.按贷款的质量或风险程度分类 按照贷款质量或风险程度划分,银行贷款分
为正常贷款、关注贷款、次级贷款、可疑贷 款、和损失贷款五类。 6.按银行发放贷款的自主程度分类 按发放贷款的自主程度划分,银行贷款可以 分为自营贷款、委托贷款和特定贷款三种。
25
一、贷款种类
自营贷款是指银行以合法的方式筹集的资金自 主发放的贷款,贷款风险及贷款本金和利息的 回收责任都由银行自己承担,是商业银行最主 要的贷款。
10
(1)短期贷款
⑧过渡性贷款 过渡性贷款是向建筑商或房地产发展商提供有抵押品
担保的一种短期贷款,用于支持住宅、公寓、办公楼、 购物中心和其他永久性建筑的融资需求。 ⑨票据贴现 它是指银行应客户要求,以现金或活期存款买进客户 持有的未到期的商业票据的方式发放的贷款。商业银 行贴现的票据主要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 票、商业期票和政府债券。为避免风险,我国商业银 行一般只接受银行承兑汇票和国库券的贴现。
质押贷款是指按规定的质押方式以借款人或 第三者的动产或权利作为质物发放的贷款。
保证贷款是指按规定的保证方式以第三人承 诺在借款人不能偿还贷款时,按约定承担一 般保证责任或连带责任而发放的贷款。
黄达《金融学》讲义:第六章 商业银行
![黄达《金融学》讲义:第六章 商业银行](https://img.taocdn.com/s3/m/473e062db90d6c85ec3ac649.png)
第六章商业银行第一节商业银行的产生和发展商业银行的产生商业银行是产生最早的金融机构。
由货币兑换业(鉴定、兑换)-货币经营业(保管、汇兑)-近代银行(以吸存放贷为主)商业银行的发展高利贷-现代银行近代银行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意大利:1580年出现近代银行威尼斯银行。
英文bank的起源于意大利语“banko”坐长板凳的人。
16世纪西欧进入资本主义时期,这些银行不适应资本主义的发展。
其建立途径有两条:法律规定和资本家组建股份制银行(1694年成立的英格兰银行,资本120万英镑,利率4.5-6%)中国商业银行的产生和发展南北朝的寺院经营质押业务放高利贷,唐代的柜坊,明末清初的票号、钱庄相当普遍,基本是高利贷。
公元11世纪“银行”一词问世。
鸦片战争后,1845年,英国的丽如银行(外国银行),1897年通商银行,1904年户部银行(1912年改为中国银行),1907年交通银行-均为官商合办性质,同时民族资本的发展,私人银行发展。
国民党统治时期:四行二局一库新中国的银行体系:“大一统”的银行体系(1953-1978)-多元化的银行体系(1978-1992)-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金融机构体系(1993-至今)第二节商业银行的类型和组织模式商业银行的组织模式单一银行制总分行制控股公司制连锁银行制商业银行的类型全能型(德国、瑞士为代表)和职能分工型(美国、英国、日本为代表)混业经营和分业经营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的发展过程P207职能分工型商业银行(分业经营)美日英为代表法律限定金融机构必须分门别类、各有专司,商业银行主要经营短期工商信贷业务(发展过程:30年代前,33年《格拉斯-斯蒂格尔法》,防火墙作用)全能型商业银行(混业经营)德国、奥地利、瑞士为代表经营一切银行和金融业务,分工不明显发展趋势:由职能分工型向全能型转变:70年代后,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英国:1986年通过《1986年金融服务法》(big bang),实施取消金融管制的全面改革。
第六章商业银行经营学(银行证券投资业务)
![第六章商业银行经营学(银行证券投资业务)](https://img.taocdn.com/s3/m/d01cc5fcc8d376eeaeaa312f.png)
C + (Fv − P)/n ry = P
ry — 最终收益率 C — 息票收入 P — 债券购买价 Fv— Fv— 债券面值 实际持有期( n — 实际持有期(年)
例 3:某行对某含息票债券采取购买后持有到 期的投资策略,该种债券每份面值10000 10000元 期的投资策略 , 该种债券每份面值 10000 元, 息 票 每 年 支 付 600 元 , 期 限 为 5 年 , 当 前 市 价 为 9200元 问该债券的收益率为多少? 9200元,问该债券的评级标准
投资等级 Aaa Aa A Baa AAA AA A BBB AAA AA A BBB B+ A+ A 质量最高, 质量最高,风险最小 质量高, 质量高,但财务状况比上面略弱 财务能力较强, 财务能力较强,但易受经济条件 变化的影响 中间等级,当期财务力量较强, 中间等级,当期财务力量较强, 但缺乏优异的投资特征 评级标准 BB B CCC~C DDD B C+ C~D+ D 具有投机特征, 具有投机特征,当期尚能支付利 息,但未来不确定 较高投机性, 较高投机性,对本金和利息的偿 付很不确定 高度投机, 高度投机,违约可能性很大 已经违约
2.资本市场工具 2.资本市场工具 中长期国债( 10年或10年以上国债) 中长期国债(2-10年或10年以上国债) 年或10年以上国债 政府机构证券 市政债券或地方政府债券 公司债券(风险较大) 公司债券(风险较大) 公司股票
第二节 银行证券投资的风险和收益
一、 投资风险的测量
银行投资风险很多时候是可以预测和计量的。 银行投资风险很多时候是可以预测和计量的。投资 的风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银行投资的预期平均收益P 的风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银行投资的预期平均收益P和 收益的离中趋势 σp。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1、是历史上第一家股份制银行,也是现代银行产生的象征。
A、德意志银行B、法兰西银行C、英格兰银行D、日本银行2、是中国自办的第一家银行,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现代银行事业的创始。
A、中国通商银行B、中国交通银行C、户部银行D、中国实业银行3、是商业银行最基本也是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特征的职能。
A、信用创造B、支付中介C、信用中介D、金融服务4、下列不属于商业银行的交易存款。
A、支票存款B、储蓄存款C、NOWsD、CDs5、下列不属于商业银行的现金资产。
A、库存现金B、准备金C、存放同业款项D、应付款项6、下列属于商业银行狭义的表外业务。
A、信托业务B、融资租赁业务C、信用卡业务D、承诺业务7、信托与租赁属于商业银行的。
A.资产业务 B.负债业务 C.中间业务 D.表外业务8、下列属商业银行传统的业务。
A、备用信用证B、信贷便利C、信用卡业务D、承诺业务9、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区别在于能接受。
A.储蓄存款B.原始存款C.活期存款D.定期存款10、最典型的全能型商业银行国家。
A.美国B.日本C.英国D.德国1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如果提高定期存款利率,则货币创造乘数。
A.不变B.增大C.减小D.不确定第二部分多项选择题1、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有。
A.结算B.信托C.存款D.贷款E.汇兑2、商业银行进行存款创造的前提是。
A.吸收活期存款B.部分准备金制度C.非现金结算D.存款乘数3、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于。
A.自有资金积累B.各项存款C.同业借款D.央行借款4、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包括。
A.存款B.贷款C.投资D.租赁E.结算5、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是。
A.社会性B.盈利性C.流动性D.安全性6、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有。
A.备用信用证B.贷款承诺C.贷款出售D.信托咨询7、以下是影响商业银行创造派生存款能力的因素。
A.原始存款B.财政存款C. 法定准备金率 D超额准备金率. E. 现金漏损率8、现代银行的形成途径主要包括。
A.政府出资设立B. 由原有的高利贷银行转变形成C.按股份制形式设立D.政府与私人部门合办9、下列所列业务中属于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中承诺业务的是。
A.贷款出售B.债券承销C.信贷便利D.票据发行便利10、资产管理是商业银行的传统管理办法,其理论发展主要经历了不同的阶段。
A.商业贷款理论B.可转换性理论C. 资产组合理论D.预期收入理论第三部分判断改错题1、在我国政府机关、企业单位的所有存款都不能称之为储蓄存款。
()2、储蓄存款和储蓄是两个相同的概念。
()3、今后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竞争的重点是负债业务。
()4、商业银行创造信用的能力不受任何条件限制。
()5、商业银行的信用中介职能并不改变货币资金的所有权,而只是把货币资金的使用权在资金盈余单位和资金短缺单位之间融通。
()6、永久性的股东权益和债务资本都属于商业银行的一级资本或核心资本。
()7、从会计处理角度而言,所有的表外业务都属于中间业务。
()8、票据贴现是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
()9、非交易存款是指不能签发支票的存款,因而是不能直接充当交易媒介。
()10、NOW帐户是以支付命令书取代了支票,实际上是一种不使用支票的支票帐户。
()11、长期贷款的证券化和票据发行便利都属于增加流动性型金融创新。
()第四部分简答题1、简述商业银行性质。
它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区别何在?2、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由哪几部分构成?其中支票存款和非交易存款在成本和流动性方面对银行经营有何不同影响?3、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主要分为哪几类?现金资产是收益率最低的资产,那么,现金资产占总资产比例越少越好吗?为什么?4、试比较储蓄与储蓄存款的区别。
5、什么是中间业务?什么是表外业务?两者是同一个概念不同表述吗?请简要分析之。
6、简述商业银行经营的三原则。
第五部分论述题1、试述商业银行的职能与作用?为什么商业银行成为各国金融当局监管的核心?2、试述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的发展脉络。
第六部分案例分析与讨论1、一些西方国家的金融业,近年来经历了分业经营到混业经营的发展过程,你是如何理解这一体制变迁的?对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实行的金融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格局、背景及当前的发展变化趋势,你又有怎样的看法?2、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债权问题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
你过去听到过什么议论,现在对其严重性怎样估价?第七部分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2、A3、C4、B5、D6、D7、C8、C 9、C 10、D 11、C二、多项选择题1、ABE2、BC3、ABCD4、BC5、BCD6、ABC7、ACDE8、 BC 9、CD 10、ABD三、判断改错题1、对2、错储蓄存款和储蓄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储蓄的原始意义指的是贮藏,而储蓄存款则是银行负债的一个重要部分。
3、对今后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竞争的重点是中间业务。
4、错商业银行创造信用的能力受到原始存款、法定准备金率、超额准备金率、提现率及足够的贷款需求等条件的限制。
5、对6、错永久性的股东权益属于商业银行的一级资本或核心资本,债务资本属于商业银行的二级资本或从属性资本。
7、对8、错票据贴现是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
9、对10、对11、错票据发行便利不是为了增加流动性,而是一种周转性发行短期票据的融资承诺,目的是以较低成本取得中长期资金融通。
四、简答题1、答案要点:商业银行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以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以多种金融资产为其经营对象,能将部分负债作为货币流通,同时可进行信用创造,并向客户提供多功能、综合性服务的金融企业。
首先,商业银行具有一般企业的特征。
其次,商业银行又不是一般的企业,而是经营货币资金、提供金融服务的企业,是一种特殊的企业。
再次,商业银行也不同于其他金融机构:(1) 不同于中央银行。
商业银行为工商企业、公众及政府提供金融服务。
而中央银行只向政府和金融机构提供服务,创造基础货币,并承担制定货币政策,调控经济运行,监管金融机构的职责。
(2) 不同于其他金融机构。
商业银行能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并吸收活期存款;其他金融机构不能吸收活期存款,只能提供某一个方面或某几个方面的金融服务。
2、答案要点: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分为银行资本和银行负债两大类。
由于各国金融体制的差异合金融市场发达程度不同,商业银行的负债结构也不尽相同。
一般有存款和其他负债组成。
美国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包括:支票存款、非交易存款、其他负债。
支票存款可以直接起到交易媒介的作用,曾经是商业银行最重要的资金来源。
非交易存款不能直接充当交易媒介,其流动性较低。
3、答案要点: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主要分为:现金资产;贷款;证券投资;其他资产业务等。
现金资产是商业银行维持正常经营所必需的,为了避免发生流动性危机,银行总资产中必须保持一定比例的现金资产,现金资产占总资产比率不是越少越好。
4、答案要点:储蓄存款和储蓄是两个不相同的概念。
储蓄的原始意义指的是贮藏,而储蓄存款则是银行负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货币信用制度下,储蓄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储蓄是指政府、企业和居民个人的所有货币收入扣除各项生产性和消费性支出后的剩余部分。
狭义的储蓄指储蓄存款。
储蓄存款概念在国内外存在明显差异。
我国储蓄存款专指居民个人在银行的存款。
5、答案要点:中间业务是银行接受客户委托,为客户提供各种服务,收取佣金、手续费、管理费等费用的一种业务。
表外业务是指所有不在银行资产负债表内直接反映的业务。
严格来说,表外业务与中间业务是有区别的。
(1)从会计处理角度而言,所有的表外业务都属于中间业务从银行开展业务的角色而言,银行办理传统的中间业务时,一般充当中介人的角色;而银行在办理表外业务时,银行既可以是经纪人,又可以作为自营商。
(2)从与表内业务的关系和银行承担的风险角度而言,传统的中间业务一般不发生由表外业务向表内业务的转化,承担风险相对较小,而或有负债性质的表外业务,存在表外业务向表内业务转化的可能,承担风险就大。
国外商业银行通常将中间业务统称为表外业务。
广义的表外业务是指所有的中间业务,狭义的表外业务是指构成银行或有负债的风险较高的表外业务。
中国商业银行一般将广义的表外业务称为中间业务。
6、答案要点:商业银行经营的三原则: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
(1)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原则是指银行具有随时以适当的价格取得可用资金,随时满足存款人提取存款和满足客户合理的贷款需求的能力。
(2)安全性原则是指银行具有控制风险、弥补损失、保证银行稳健经营的能力。
(3)盈利性原则是指商业银行在稳健经营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银行盈利能力,力求获得最大利润,以实现银行的价值最大化目标。
五、论述题1、答案要点:商业银行在现代经济中发挥的主要功能有:(一)信用中介。
信用中介是最基本也是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特征的职能。
一方面,商业银行通过受信业务,把社会上的各种闲散资金集中起来,形成银行的资金来源;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又通过授信业务,把资金投向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成为银行资金运用。
(二)支付中介。
商业银行作为货币经营机构,具有为客户保管、出纳和代理支付货币的职能。
(三)信用创造。
信用创造职能是建立在信用中介职能和支付中介职能的基础之上的。
在整个银行体系中,商业银行运用所吸收的活期存款进行贷款或投资,通过支票流通和转帐结算的过程,形成存款货币的成倍扩张或收缩。
(四)金融服务。
金融服务是商业银行利用其在国民经济活动中特殊地位,及其在提供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过程中所获取的大量信息,凭借这些优势,运用电子计算机等先进手段和工具,为客户提供的其它服务。
2、答案要点:西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理论经历了资产管理、负债管理、资产负债综合管理以及资产负债表内表外统一管理四个阶段。
(1)资产管理(The Asset Management)20世纪60年代以前,在商业银行为信用中介的间接融资占主导地位环境下,在当时较稳定的资金来源的基础上,对资产进行管理。
资产管理依其提出的顺序又有以下三种理论:商业性贷款理论、资产可转换理论、预期收入理论。
(2)负债管理(The Liability Management)20世纪60年代,西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重心有资产管理转向负债管理为主。
负债管理的基本内容是: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和流动性管理,不仅可以通过加强资产管理来实施,也可以通过在货币市场上主动性负债,即通过“购买”资金来实施。
(3)资产负债综合管理(Asset-Liability Management)资产负债综合管理于20世纪70年代、80年代初,伴随着金融自由化浪潮而产生的。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基本思想:在资金的配置、运用以及在资产负债管理的整个过程中,根据金融市场的利率、汇率及银根松紧等变动情况,对资产和负债两个方面进行协调和配置,通过调整资产和负债双方在某种特征上的差异,达到合理搭配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