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地理学自然植被带分布区类型
土壤-植被地带
青藏高原在高度、热量和水分三重驱动下形成土壤-植被高原水平地带模式
第三节 自然地带
土壤-植被垂直带谱与水平地带的关系
山地垂直带谱以其所在的纬度(水平)地带为基带 东部湿润山地垂直带谱的结构,从南向北由繁变简、层次 减少,垂直带的分布高度有由高而低的趋势 从东部湿润区到西部干旱区,随干旱程度加大,植被-土 壤带的高度逐渐升高,带谱的结构趋于简化
二植被地带第三节自然地带中国东部湿润半湿润区南北植被地带变化自东向西随降水量的下降依次分布着湿润区针叶阔叶混交林半湿润区森林草原半干旱区草原干旱区半荒漠及荒漠极端干旱区荒漠等第三节自然地带中国北方东西植被地带变化42n沿线中国山地干旱型垂直带谱山地植被地带变化植被的水平地带在山地则转变成垂直分带每一个垂直带各有各的基带也就是该地带最广泛的水平分带
第三节 自然地带
(二)植被地带
中国东部湿润、半湿润区南北植被地带变化
分布着热带季雨林及雨林—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 林—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针阔叶混交 林—寒温带落叶针叶林。
第三节 自然地带
中国北方东、西植被地带变化
自东向西随降水量的下降,依次分布着湿润区针叶阔叶混交林—半湿 润区森林草原—半干旱区草原—干旱区半荒漠及荒漠—极端干旱区荒漠等 。
42N沿线
第三节 自然地带
山地植被地带变化
植被的水平地带在山地则转变成垂直分带,每一个垂直带各有各 的基带,也就是该地带最广泛的水平分带;然后,受各自垂直高度与 坡向的影响,形成各自的垂直带谱变化。
中国山地干旱型垂直带谱
第三节 自然地带
地理环境与植被关系归纳,看高考地理如何考察植被类型及分布
地理环境与植被关系归纳,看高考地理如何考察植被类型及分布地理环境与植被【知识构建】【知识精析】一、植被与地理环境各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地理要素自然地理要素对植被的影响植被对自然地理要素的作用地形根据地形分析植被种类多少:山区植物种类比平原地区丰富根据海拔分析植被的垂直分布:海拔越高,山地垂直地带性越显著,垂直带谱种类越多根据植被状况分析坡向(阳坡和阴坡,迎风坡和背风坡):一般情况下,(阳坡)热量条件好,(迎风坡)水分条件好,植被相对茂盛;(阴坡)热量条件差,(背风坡)水分条件差,植被相对稀疏根据植被覆盖分析地质作用: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流水和风力作用较小,不利于外力地貌的形成气候根据气候类型判断植被类型:不同气候条件下分布有不同的植被类型,根据气候可判定该地区的植被类型植被具有调节气候的作用:降低气温日较差和气温年较差;增加降水量水文根据植被状况分析水源条件:植被生长好的地区,水源条件好。
水文特征直接影响水生生物。
洋流影响气候,进而影响植被特征判定河流含沙量: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河流含沙量小判断河流径流量变化: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河流径流量相对稳定,季节变化小土壤根据植被生长状况可判断土壤水分含量、土壤肥力、土壤性质等。
如茶树生长地区的土壤为酸性植被生长可改变土壤性质,如水稻土的形成二、植物的分布与环境植物在生活的过程中始终和周围环境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因此环境影响着植物的分布。
影响植物分布最重要的条件是气候,因为气候条件决定了植物所得的热量、光照和水分的数量。
热量是决定植物分布的重要因素。
从赤道到两极,热量分布是不均匀的,这就为在地面上形成各种不同的植物带奠定了基础;同样道理,在高山地区,从山麓到山顶,热量分布也不均匀,所以也为高山地区形成垂直分布的植物带奠定了基础。
光照是绿色植物生活的必要条件。
只有在太阳光的照射下,绿色植物才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
有些植物需要充足的阳光才能生长得好,这叫做喜光植物,例如马尾松。
植物的地理分布与生物地理学
植物的地理分布与生物地理学植物的地理分布是指植物种类在地球上的分布范围及其分布规律。
生物地理学是研究生物分布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涉及到生物地理区划、生物地理类型、生物地理规律等内容。
本文将就植物的地理分布与生物地理学进行讨论。
一、植物的地理分布类型1.广域分布广域分布指植物种类分布范围广,可以在多个地理区域内找到。
例如,杨树是一种具有广域分布的植物,在北半球的温带地区和亚热带地区都能找到。
2.狭域分布狭域分布指植物种类分布范围较小,只存在于某个局限的地理区域内。
例如,铁杉是一种具有狭域分布的植物,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云南、四川等地区。
3.分散分布分散分布指植物种类分布范围不连续,存在于离散的地理区域中。
例如,莲花是一种典型的分散分布植物,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水域中。
二、植物地理分布的影响因素1.气候因素气候是影响植物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
温度、降水量、日照、湿度等不同的气候条件对植物生长具有明显的影响。
例如,沙漠地区气候干燥,缺乏水分和养分,适应了这种环境的植物多为耐旱植物。
2.土壤因素土壤的质地、养分含量、酸碱度等对植物的分布也起到决定性作用。
不同的植物对土壤条件的要求不同,能适应不同土壤环境的植物分布范围也不同。
3.地理隔离地理隔离是指由于地理环境的隔离作用,使得植物种群难以相互联系和迁移。
例如,山脉、河流等地理障碍会对植物种群的扩散和分布形成限制。
三、生物地理学的学科意义1.生物地理区划生物地理学通过对生物在地球上的分布范围进行分类划分,形成了生物地理区划。
生物地理区划有助于我们了解生物多样性的分布情况,为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2.生物地理类型生物地理学研究了不同地理区域的生物组成和特征,总结出了一系列生物地理类型,如高山植被、草原植被等。
研究生物地理类型有助于我们了解地球上不同地理区域的生态系统特点。
3.生物地理规律生物地理学探讨了生物分布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规律,如温度对植物分布的影响规律、海拔梯度对植物种类变化的规律等。
第八章 植物群落及植被的类型与分布(共96张PPT)
亚群:天然的与半天然的
群系:球形树冠针叶林
群属:Pinus taeda 密林 群丛:Pinus taeda/ Symplocos tinctoria-Myriea
cerifera-Vaccinium elliotii
1、排序的概念
但事实上,如果排序的结果构成若干点集的话,则可达 到群落分类的目的;如果分类允许重叠的话,则又可反 映群落的连续性。这一事实反映了群落的连续性和间断 性之间并不一定要相互排斥,关键在于研究者从什么角 度和尺度看待这个问题。
分类的实质:对所研究的群落按其属性、数据所 反映的相似关系进行分组,使同组的群落尽量相 似,不同组的群落尽量相异。通过分类研究,可 以加深认识群落自身固有的特征及其形成条件间 的相互关系。
群系的命名 只取建群种的名称,如东北草原以羊草为建群种组成的群系,称 为羊草群系,即Form.Aneurolepidiumchinense。如果该群系的优
势种是两个以上,那么优势种中间用“+”号连接,如两广地区常见的 华栲+厚壳桂群系,即Form.Castanopsis chinensis+Cryptocary chinensis。
第八章 植物群落及植 被的类型与分布
主要内容
植物群落的分类和排序 植被及植物群落的分布 世界主要植被类型及其特征
第一节 植物群落的分类和排序
关于群落的性质,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两种对立的观 点。争论的焦点在于群落到底是一个有组织的系统, 还是一个纯自然的个体集合。
机体论? 个体论?
机体论观点
就是把一个地区内所调查的群落样地,按照相似度(similarity)来排定各样地的位序, 从而分析各样地之间及其与生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植被分类主要类型及其分布
3.6 针叶木本群落 3.7 雨绿干燥草原群落 3.8 夏绿干燥草原群落 3.9 中生草原群落 3.10 湿生草本群落 3.11 水生草本群落 3.12 干荒漠群落 3.13 冻荒漠群落
14
3 全球主要植被类型及其特征
3.1 常雨木本群落:热带雨林
热带雨林又叫常雨乔木群落,为湿热地区的典型森林类型。
13
3 全球主要植被类型及其特征
Brockman & Rubel 系统(1912) 《按照生态外貌划分植物群落》 包括四个植被型:木本植被型、草
本植被型、荒漠植被型和悬浮 植被型。植被型之下划分群系 纲、群系组直到群丛。
3.1 常雨木本群落 3.2 雨绿木本群落 3.3 照叶木本群落 3.4 硬叶木本群落 3.5 夏绿木本群落
例如:Ass. Larix gmelini – Rhododendron dahurica – Pyrola incarnata 就是指兴安落叶松 – 杜鹃 – 红花鹿蹄草群丛。顾名思 义,该群丛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优势种分别是兴安 落叶松、杜鹃和 红花鹿蹄草。
如果在某一层存在共优种时,则将共优种使用 “+” 相联 。例如: Ass. Larix gmelini – Rhododendron dahurica – Pyrola incarnata + Carrex sp.(苔草属)
我国台湾南部、海南岛和云南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隶属于 印度-马来雨林群系,具有典型的雨林特性。但由于纬度偏 北,具有向季雨林过渡的特性。
15
3.1 常雨木本群落:热带雨林
西双版纳
16
海南
3.1 常雨木本群落:热带雨林
17
3.1 常雨木本群落:热带雨林
【2019(秋)地理必修第一册湘教版(新教材)】第一节 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
第五章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1.我们生存的地球,因覆盖植被才变得生机盎然。
而土壤为植被提供了扎根立足的条件。
植被与土壤既是自然环境的形成要素,又是自然环境演变的结果,因此,对自然环境具有指示作用,分布也具有显著的规律。
与大气和水一样,植被与土壤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自然条件。
2.植被分为天然植被和人工植被,天然植被可分为森林、草原、荒漠等类型,而森林、草原、荒漠又可分为多种类型。
不同的植被,组成和特点不同,通常可根据垂直结构、生态特征等加以识别。
3.土壤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并协调水分、养分、温度、空气等营养条件,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可从土壤的颜色、质地、剖面构造等方面观察和识别。
土壤的形成因素主要有成土母质、生物、气候、地貌、时间等,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也极为深刻。
学习本章内容,能够运用野外观察、简易教具等,观察、识别、描述与土壤、植被等有关的自然现象;具备一定的运用考察、实验、调查等方式进行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地理实践力)能够运用自然地理的基础知识,说明一些自然景观之1间的关系和变化过程。
(综合思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合理描述和解释特定区域的自然现象,并说明其对人类的影响。
(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与本章知识相关的专业及名校《中国大学及专业评价报告(2017—2018)》大学专业排名相关专业开设该专业学校名称排名相关专业开设该专业学校名称排名生物地理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1土壤地理学西北大学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 兰州大学 2 北京大学 3 南京大学 3 西北大学 4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4 成都理工大学 5 北京大学 5 吉林大学 6 北京师范大学 6 中山大学7 北京林业大学7 长安大学8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82合肥工业大学9 河南大学9兰州大学10 中山大学10 与本章知识相关的名人34第一节 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课标内容核心素养目标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主要植被,说明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植被类型有哪几种
植被类型有哪几种中国共分出29个植被型,如寒温性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季雨林、红树林、落叶阔叶灌丛、灌草丛、草原、草甸、沼泽和水生植被等。
就地带性植被而言,植被型是一定气候区域的产物;就隐域性植被而言,是一定的特殊生境的产物。
1.针叶林:中国针叶林主要分布在东部湿润区域的各气温带内,从寒温带、温带到亚热带都有分布,尤其是亚热带针叶林有久远的发展历史。
2.阔叶林:中国阔叶树种类非常丰富,将近1000属之多,为北美东部的三倍,其中乔木2000多种:而材质优良,经济价值较高的约1000种,许多是特有属和特有种。
3.灌丛和萌生矮林:中国的灌丛指的是荒漠以外的中生或中旱生灌木所组成的植被,包括各气候带高山上和特殊生境下,具有生理性干旱的灌木所形成的原生灌丛,也包括温带干旱区地下水位较高和半干旱区易蓄水的沙丘上的原生中旱生灌丛。
此外,湿润区各气候带的地带性森林破坏后的次生灌丛,荫生矮林也属于这一类。
4.荒漠和旱生灌丛:中国的荒漠则主属温带的范围。
在中国境内亚热带,热带局部特殊干热生境中,也有类似热带荒漠的旱生灌丛。
5.草原:中国的草原主要分布于欧亚大陆东北部的半湿润、半干旱地区。
从温带草原向西南方向延伸到亚热带青藏高原中部,则出现大面积的高寒草原,所以中国草原分布的地理位置大体上与太平洋东南季风的来源呈垂直相交的方向。
亚热带、热带稀树灌木草原仅局部地见于横断山脉的狭谷中和海南岛海边,与亚热带、热带旱生灌丛交错地组成复合体。
所以中国的草原可分为温带草原、高寒草原和亚热带、热带稀树灌木草原。
6.草甸:草甸是生长在中度湿润条件下具有中生特性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的植被。
它区别于以湿生植物占优势的草本沼泽和旱生植物占优势的草原。
但它们往往是彼此逐渐过渡的,因而出现了一些与沼泽和草原有关的过渡类型。
形成草甸中度湿润的条件可归纳为两类:一类是平原的低洼处和河漫滩,受地下水或夏季浸水的影响,引起土壤的湿润;另一种是气候湿润所形成的,包括湿润气候地区森林破坏后次生的草甸和亚高山森林带以上的高山草甸。
植被分布地带性规律
植被分布地带性规律(⼀)、植被分布⽔平地带性规律植被分布具有明显的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
热量分带和构造分区都是基本地域分异规律的典型表现,它们构成了不同形式的地域分异的基础。
在地球表⾯,基本地域分异规律具体表现为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
1.纬度地带性世界植被的纬度地带性规律1)北半球⾃北⾄南依次出现寒带的苔原、寒温带的针叶林、温带的夏绿阔叶林、亚热带的常绿阔叶林以及⾚道的⾬林,⼤体上是沿纬度排列的。
2)欧亚⼤陆中部与北美中部,⾃北向南依次出现苔原、针叶林、夏绿林、草原和荒漠,植被分布也呈现明显的纬度地带性。
但这种分布规律是相对的,常受海陆位臵、地形、洋流性质以及⼤⽓环流等因素的强烈影响。
我国植被的纬度地带性规律1)在东部湿润森林区,由于温度随着纬度的增加⽽逐渐降低,在⽓候上⾃北向南依次出现寒温带、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候,因此受⽓候影响,植被⾃北向南依次分布着针叶落叶林、温带针叶落叶阔叶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北亚热带含常绿成分的落叶阔叶林、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南亚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林、⾬林。
2)西部由于地处亚洲内陆腹地,在强烈的⼤陆性⽓候笼罩下,再加上从北向南出现了⼀系列东西⾛向的巨⼤⼭系,如阿尔泰⼭、天⼭、祁连⼭、昆仑⼭等,打破了纬度的影响,这样,西部从北到南的植被⽔平分布的纬度变化如下:温带半荒漠、荒漠带、暖温带荒漠带、⾼寒荒漠带、⾼寒草原带、⾼原⼭地灌丛草原带。
我国植被分布的地带性规律取决于温度和湿度条件,但由于青藏⾼原、北部寒潮和东南季风的影响,使得主要植被分布的⽅向,从东南向西北延伸,依次出现森林、草原、荒漠三个基本植被地带。
从⼤兴安岭—吕梁⼭—六盘⼭—青藏⾼原东缘⼀线,分我国为东南和西北两个半部。
西北半部季风影响微弱,为⽆林的旱⽣性草原和荒漠。
在这⾥具体描述⼀下东南半部,东南半部是季风区,发育各种类型的中⽣性森林,在东南半部森林区,⾃北⽽南,随着热量递增,植被的带状分布⽐较明显,它们依次为寒温性针叶林带、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带、暖温带夏绿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林带、⾚道⾬林带。
第七章 第四节 植被分布与区系
1) 植物区系成分
概念:尽管植物区系分布区的地理位臵、 形状和大小极不相同,但有一些分布区的 地理位臵和轮廓比较一致,这些分布区或 多或少重合的多个植物种、属或科,就是 植物区系成分;
2)植物区系成分的类型
根据不同分布区的特点,可以将区系 成分划分为5类型: (1)地理成分:按植物种类的现代地理分 布或分布区类型来划分,可以表明植物现 代的分布界线和中心,但无法说明起源, 包括世界成分、泛北极成分、北温带成分、 东亚-北美成分、东亚成分、印度-马来 成分、澳大利亚成分等;
K Jacard C A B C
K Sorensen 2C A B
科的相似性指数:
某地与对比地区共有科数 相似性系数 100 某地全部科数
非洲北部各地区植物区系属的相似性系数(王荷生,1992)
地区
埃及 撒哈拉中部 摩洛哥 苏丹 刚果
埃及
—
撒哈拉中部
83 —
摩洛哥
77 86 —
世 界 植 物 区 划
世界植物区系分区(塔赫他间,1978) 1 植物区边界; 2 植物地区边界
(2) 中国 植物 区划
(3)中国植物区系的基本特征
1.植物种类丰富 2.起源古老 3.分布区类型多样,地理成分复杂 具有明显的热带、亚热带性质 具有世界上最丰富的温带成分 具有一定比例的古地中海和泛地中海成分 特有属丰富 4.各种地理成分联系广泛,分布交错混杂 5.特有植物丰富
如植物中的水杉,银杏;动物中的熊猫的 分布区都有属残遗分布区;
红杉、水椰和鹅掌楸属植物的历史和现代分布
(6)替代分布区
概念:从相邻两个区域的同样生境起源,或从 同一区域的两个不同生境起源的两个近缘分类 单位相互取代的现象叫替代现象,它们的分布 区是替代分布区;
世界主要陆地生物群落的主要类型及分布
世界主要陆地生物群落的主要类型及分布(一)热带雨林1.热带雨林是指分布于赤道附近的南北纬10℃之间的低海拔高温多湿地区,由热带种类所组成的高大繁茂、终年常绿的森林群落,为地球表面最为繁茂的植被类型。
2.植被特征:①种类组成特别丰富,均为热带分布的种类。
②群落结构复杂:层次多而分层不明显,乔木高大挺直,分枝少,灌木成小树状,群落中附寄生植物发达,有叶面附生现象,富有粗大的木质藤本和绞杀植物。
③乔木树种构造特殊:多具板状根、气生根、老茎生花等现象;叶子在大小形状上非常一致,全绿,革质,中等大小;多昆虫传粉。
④林冠高低错落,色彩不一,无明显季相交替,终年常绿。
3.分布:主要分布于南北纬度10℃之间的区域,全球可分为三大群系:①美洲雨林群系:主要分布亚马逊河流域,面积最大。
②非洲雨林群系:主要分布刚果盆地一带。
③亚洲雨林群系:主要分布在马来半岛、苏门答腊附近岛屿、婆罗洲、伊里安及菲律宾群岛。
向西可达缅甸和印度的阿萨姆,向北经中南半岛可达中国的台湾、广东及云南南部,向东南可一直延伸到澳大利亚大陆的东部。
以龙脑香科植物为标志。
④我国的热带雨林为北方边缘,不很典型,分布于台湾、两广、藏、滇的南部。
群落中绞杀植物较多,但龙脑香科的种类不多。
可分为湿润雨林、季雨林、山地雨林三个植被亚型。
(二)红树林1.指分布于热带滨海地区受周期性海水侵淹的一种淤泥海滩上生长的乔灌木植物落。
2.植被特征:①主要由红树科的常绿种类组成,其次为马鞭草科、海桑科、爵床科等的种类,共10余科,30多种。
②外貌终年常绿,林相整齐,结构简单,多为低矮性群落。
③具特殊的胎生现象,具支柱根或呼吸根,以及旱生、盐生的形态和生理特点。
分布:有两个分布中心。
①东方红树林:分布于太平洋和印度洋沿岸的热带、亚热带滨海地区。
②西方红树林:分布于太平洋东岸和大西洋沿岸的热带、亚热带滨海地区。
③我国的红树林属东方红树林的一部分,主要分布于广东、福建沿海、广西和台湾。
植被类型-总结
• 2. 稀树草原的基本特征
• 种类组成简单,外貌独特,结构:散 生乔、灌木地下茎发达,多年生草本 占优势,有旱生的特点,藤本稀少, 附生植物没有。
• 生产力:植物量约24 t/hm2,净生产 量平均约7 t/(hm2 ·a)。
• 3. 稀树草原的地理分布
• 赤道南北5 °- 20°的非洲(典型萨 瓦纳)、南美(坎普群落和里诺群 落)、亚洲、北美、澳大利亚。
• 种类组成:主要由山毛榉属、栎属、椴属、榆属的落叶 树种与云杉属、冷杉属、松属等耐寒树种组成。
• 外貌结构:季相变化十分明显,结构比较简单。 • 生产力:信息数据缺
• 3. 类型与地理分布
• 亚欧大陆中高纬度地区;
• 北美东部五大湖地区、阿巴拉契亚地 区;
• 俄罗斯远东地区,朝鲜北部,日本的 本洲、四国;
第七节 植被类型总结
植被类型总结
• 植被类型(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除外)
• 热带植被类型(1.热带季雨林 2.热带稀树草原 3.红树林) • 亚热带植被类型(4.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5.荒漠) • 温带植被类型(6.温带夏绿阔叶林 7.温带针阔混交林
8.泰加林 9.温带草原)
• 寒带植被类型(10.冻原)
• 生产力很低
3. 类型与地理分布
• 类型: 据分布地区可分为:极地冻原、高山冻
原。 据群落外貌可分为:草丘苔原、草丛苔
原、 藓类苔原、草甸苔原、藓类斑状苔 原。 • 地理分布:
北半球亚欧大陆极圈内,北美大陆北 部、南半球南端。
苔 原
各 类 苔 原 植 被
五、隐域植被
• (一)草甸植被
——发育在中等湿度环境,以多年生中生草本植物 为主的植被类型。
《植被类型及分布》课件
主要在西北地区,如塔克拉玛干、库姆塔格、毛乌素等地
其他植被类型
1
水生植被
生长在水中的植物,例如海草、藻类、水蕨等。提供重要的水生态系统功能,如过滤水质和 减缓洪水等
2
半的荒漠地带植被
到处生长着一些能够适应干旱、耐干、适应骄阳、寒耐热、不愁水多、不怕水少的植物
3
地中海型气候植被
位于西班牙、意大利、希腊、土耳其、卡塔尔等国家。植被主要是由矮树、灌木和草等构成, 是古希腊文明发源地之一
气候寒冷干燥,植被主要由针 叶树构成,占据了亚洲北部、 欧洲北部和北美洲的极地地区
丛林
地理位置更靠近赤道地区,气 温高湿度大,生长速度快,常 常作为生态旅游和科学研究的 热门地区
落叶林
叶子会随着季节变化而脱落, 从而保护植物免受寒冷的侵袭。 常见于欧美洲地区。
草原植被
1
草原定义
地球上分布广泛的生态系统类型,主要由不同种类草、灌木和观赏植物构成
各类型植被特点比较
森林植被
• 浓密茂盛 • 氧气充足 • 动物丰富 • 气候温和 • 水源充足
草原植被
• 广阔开阔 • 绿地贫乏 • 动物较少 • 气候剧烈 • 易受过度放牧影响
沙漠植被
• 极端干燥 • 植被简单 • 形态各异 • 气候变化大 • 影响地理环境的生态系
统之一
如何保护和维护植被?
种植更多树木
《植被类型及分布》PPT 课件
无论在生态环境还是气候研究中,植被的地位都是至关重要的。通过本课件, 你将更好地认识不同植被类型及其分布特征。
什么是植被?
1 植被定义
在一定区域内,由各种植物群落构成的生物群落,通常是对某一地理区域内植物种类的 总称。
新教材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五章 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 知识点考点提炼汇总
第五章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第一节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 - 1 - 第二节土壤的形成.............................................................................................................. - 5 - 第五章综合实践活动............................................................................................................ - 8 -第一节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一主要植被1.概念:植被是覆盖一个地区的各类植物群落的总称。
2.分类(1)自然植被:是一定地区植物长期发展的产物,有森林、草原、荒漠、苔原、草甸、沼泽等类型。
由于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保存下来的自然植被已经很少。
(2)人工植被:主要指各种农作物、人工林、人工草场、城市绿地等。
3.自然植被的主要类型及特点1.地理环境对植物生长的影响(1)植物在生活过程中,始终与周围环境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因而环境必然影响到植物的各个方面。
(2)植物的形态和生活机能,以及它们的分布等,都非常紧密地依赖于所生活的环境。
2.地理环境对分布植被的影响就某个较小的区域而言,当砍伐森林、开垦坡地、过度放牧后,表面上是植被减少了,而实际上是整个地理环境受到影响。
地表失去植被,拦截降水的功能下降,地表径流和地下水的形成过程会发生改变,地表极易发生水土流失,于是土壤趋于贫瘠化,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弱,对空气质量也会产生影响……这样的连锁反应,最终会导致整个地理环境的退化。
植被的分类自然环境对植被的影响(1)光照如亚欧大陆东部自北向南依次为:苔原、亚寒带针叶林、温带混交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
高中地理描述植被特征
高中地理描述植被特征植被是地球上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维持地球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植被的分布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气候、土壤类型、地形、人类活动等。
而在高中地理课程中,学生需要学习并描述植被的特征。
首先,植被的分布与气候密切相关。
气候是影响植被分布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它主要包括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
热带植被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这个地区的气温高、年降水较多,因此植物生长旺盛,物种多样性也非常丰富。
温带植被分布在温带地区,一般来说,这个地区的夏季温暖而冬季较冷,有充足的降水,植被类型丰富。
而寒带植被主要分布在寒冷的地区,夏季短暂,降水稀少,植被比较稀疏。
其次,植被的分布还与土壤类型相关。
不同类型的土壤适合不同类型的植被生长。
沙质土壤多沙粒较大、渗透性较好,一般较为贫瘠,适应性强的植被类型多为草本植物。
砂质土壤沙粒大小适中,水分保持能力较好,适应性强的植被类型多为落叶阔叶林。
粘土质土壤细粒多,贮水能力强,适应性强的植被类型多为针叶林。
岩性土壤由于岩石成分不同,土壤养分含量不同,适应性强的植被类型因土壤肥沃程度的不同而不同。
另外,地形也会影响植被的分布。
海拔高度的不同直接影响气温、气压和辐射量等因素,从而影响植被的分布和变化。
总体而言,随着海拔的上升,气温逐渐下降,植被类型也会逐渐改变,通常高海拔地区主要是草原和高山植被。
而河谷和平原地区,受到下坡水流的冲刷,土壤肥沃,植被生长较好,且较适合耕作。
最后,人类活动也对植被特征产生重要影响。
人类的农耕活动、牧业活动、林业活动和城市建设等,都会直接改变植被分布和结构。
大面积的农耕活动会导致林地被砍伐,植被类型转变为农田,这对原有的生态系统带来破坏。
牧业活动会导致过度放牧,造成草原退化,减少植被覆盖度。
林业活动则是为了人类的需求而开发森林资源,这可能导致森林面积减少,植被类型发生改变。
城市建设则使得大量的土地被占用,植被被破坏和剥夺,对植被生态造成影响。
自然带知识点总结
自然带知识点总结自然带是地球上自然植被和动物分布的区域,也可以理解为生物地理学上的生态区域。
这些自然带根据其地理位置、气候和植被类型的不同,被分为多种类型,比如寒带、温带、热带等。
在地球上,自然带的分布受到气候和地形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不同的自然带有着不同的气候和植被特点。
通过了解自然带的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上的生态系统,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此次总结将重点介绍几种常见的自然带,包括寒带、温带和热带。
通过对这些自然带的特点和分布进行了解,可以更好地认识地球的自然环境。
一、寒带寒带是位于地球两极附近的地区,气候寒冷,气温较低,因此这些地区常年积雪覆盖。
寒带植被生长缓慢,一般以苔藓、地衣和低矮的灌木为主,树木较少。
动物方面,极地熊、北极狐等动物适应了寒带的恶劣环境,生活在这里。
寒带主要分布在地球的两极附近,包括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由于极地的气温极低,冰雪覆盖,植被稀少,所以寒带地区对人类来说适应性较差。
然而,寒带地区的气候和生物资源对地球的气候和环境起着重要作用,保护寒带的生态环境对维护全球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二、温带温带位于寒带和热带之间,气候温和,四季分明。
温带地区的植被以针叶林和阔叶林为主,树木种类丰富,动物种类也较多。
温带地区的气候条件适宜农业生产,所以温带地区是人类聚居和生产的重要区域。
温带地区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包括欧洲、亚洲、北美洲和澳大利亚等地。
由于温带地区气候适宜,资源丰富,所以这些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密集,是地球人类活动的重要地区。
三、热带热带位于赤道附近,气候炎热潮湿,降雨充沛。
热带地区的植被以热带雨林为主,种类繁多,高大的树木密布,动植物种类也非常丰富。
热带地区适宜农作物种植,也是许多热带水果的原产地。
热带地区主要分布在赤道两侧,包括南美洲的亚马逊雨林、非洲的刚果雨林和东南亚的热带雨林等地。
热带地区的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大,保护热带雨林对维护地球的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七节 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②草原。 作用:保持水土,防风固沙。 过度放牧:草场退化,局地沙漠化。
⊙判断正误 1.热带雨林植物种类丰富,各月都有花开。( ) 2.常绿阔叶林较热带雨林垂直结构复杂。( ) 3.落叶阔叶林主要分布在温带降水稀少的地区。( ) 4.热带草原地区草类茂盛,无乔木、灌木。( ) 5.温带草原地区一般深居内陆或降水较少。( ) 6.荒漠地区沙漠广布,无植被分布。( )
热带 荒漠 荒漠景观,植被稀疏,
以旱生灌木为主,具有 温带 耐长期干旱的形态与结 荒漠 构
亚寒带气 候区
热带草原 气候区
温带大陆 性气候区
热带沙漠 气候区
温带大陆 性气候区
我国东北北 部、新疆北 部
无
我国的内蒙 古高原及新 疆天山地区
无
我国西北干 旱半干旱地 区
下图为反映有孔叶片排水现象的照片。读图,完成1~2题。
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热量、水分对植被分布的影响
由于太阳辐射热量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在不同 的纬度地带形成不同的植被:
苔原
热量 亚寒带针叶林 温带落叶阔叶混交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热带雨林
水分
水分的分布一般从沿海向内陆递减,随水分条 件的变化,从沿海向内陆形成了不同的植被类 型:荒漠内―陆荒―漠―水草―分―原递―减―草―原沿→海森林
3.天然植被的特征及分布
植被类型
景观特征
植被高大茂密、物
热带 种丰富,垂直结植 被
常绿 阔叶 林
森林常绿,乔木多 革质叶片,花期多 集中在春末夏初, 垂直结构较简单
落叶 乔木叶片宽阔,春 阔叶 季发叶,秋冬季落 林叶
分布区
我国的分布
热带雨林气 候、热带季 风气候区
4.寒带植被。 (1)组成:苔原由极地(或高山)灌木、苔藓、地衣和多 年生草本植物组成,是寒带典型的植被类型。 (2)类型:苔原分为极地苔原和高山苔原。极地苔原 位于极地地区,高山苔原位于寒温带、温带山地和高原 的高山地区。
地理有关植被知识点总结
地理有关植被知识点总结地理植被是指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区内生长着的各种植物群落。
植被在地理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地球表面的重要组成部分,还直接影响着气候、土壤等自然环境要素,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以下是地理植被的相关知识点总结。
一、植被的分类1.按照气候和植被的关系,植被可以分为热带植被、温带植被和寒带植被。
2.按照植被的地理位置,植被可以分为陆地植被和水域植被。
3.根据植被的特点,植被可以分为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
二、世界上的主要植被类型1.热带雨林热带雨林分布在赤道地区,气候潮湿,温度高,降雨充沛。
热带雨林拥有丰富的植物种类,树木高大,枝叶茂密,繁茂的植被构成了一副绿色的世界。
2.热带草原热带草原主要分布在南美洲和非洲,气候温暖,降水量适中。
这里植被稀疏,主要是草地和低矮的灌木。
3.亚热带草原亚热带草原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南非和澳大利亚西岸,气候温暖,在干旱季节降水少。
这里植被以盘缠和灌木为主。
4.温带针叶林温带针叶林分布在北美洲和欧洲部分地区,气候寒冷,降水充足。
这里树木以松树、落叶松等为主,植被茂密。
5.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主要分布在北美洲和欧洲部分地区,气候四季分明,降水充足。
这里树木以橡树、枫树等为主,植被茂密。
6.寒带苔原寒带苔原分布在北极圈以北的地区,气候寒冷,降水少。
这里植被主要是低矮的苔藓和地衣。
三、植被的影响1.对气候的影响植被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可以净化空气。
植被还可以影响地表的温度,改变地表径流和蒸发的量,对气候起到调节作用。
2.对土壤的影响植被的根系可以固定土壤,防止水土流失,植被的枯叶和枯枝可以为土壤提供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
3.对水文的影响植被通过蒸腾作用可以增加降水蒸发量,减少地表径流的量。
植被还可以调节降水径流过程,减缓洪峰,减少洪灾的发生。
4.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植被是生物圈的第一生产者,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栖息地,不同类型的植被形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保护植被有利于维护生物多样性。
亚洲的植被、土壤自然地理基本特征
亚洲的植被、土壤自然地理基本特征一、亚洲的植被亚洲地域辽阔,自然植被丰富多样,主要包括森林、草原、沙漠和湿地等类型。
在亚洲的东部地区,常见的植被类型为针叶林和落叶林,而在南部地区则主要是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
在西部的干旱地带,则是以沙漠和荒漠植被为主。
1. 针叶林:针叶林主要分布在亚洲的北部地区,如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和北欧诸国。
这一地区的气候寒冷,树木多为针叶树,如松树和冷杉等,适应低温和多雪的气候条件。
针叶林的植被类型丰富,包括不同高度的树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系统。
2. 落叶林:落叶林主要分布在亚洲的温带地区,如我国的长江流域和日本诸岛等地。
这一地区的气候温和湿润,树木以阔叶树为主,如橡树、枫树和樟树等。
落叶林的植被覆盖茂密,季节变化显著,秋季落叶成片,呈现出绚丽多彩的景观。
3. 热带雨林: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南部地区,如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和菲律宾诸岛等地。
这一地区的气候炎热多雨,植被繁茂,树木高大,植物物种丰富多样。
热带雨林是地球上最为复杂和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被誉为地球之肺。
4. 草原:草原主要分布在亚洲的内陆地区,如我国的草原地带和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大草原等地。
这一地区的气候干燥,植被以草本植物和低矮灌木为主,适应了干旱和寒冷的气候条件。
草原是牧民们常驻的地方,也是动植物们的天堂。
5. 沙漠:亚洲西部地区主要分布有大片的沙漠,如我国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和蒙古国的戈壁沙漠等。
这一地区的气候干燥,降水稀少,植被稀疏,多为沙漠植物,如仙人掌和灌木等。
沙漠地区的植被适应了干旱和高温的特殊环境,展现出生命的顽强。
6. 湿地:亚洲的湿地面积很大,包括淡水湿地和盐水湿地。
这些湿地地区提供了丰富的栖息地和食物来源,对维持生物多样性起着重要作用。
全球许多珍稀濒危物种都有较多分布于亚洲的湿地地区。
二、亚洲的土壤亚洲的土壤类型多样,一般分为石林土壤、红壤和盐碱土壤等。
在不同地区和地貌条件下,土壤类型有所差异,土壤的肥力和适宜种植的作物也各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布区类型(1)广域分布区:生物种分布范围广泛,通常遍及各大洲,称为世界种或广域分布种。
在自然界中分布不多。
例:大车前、马齿苋、狼、扇尾渡鸦。
(2)狭域分布区:生物分布范围狭小,只限于局部地区。
例银杉、雪鸡(3)连续分布区:分布区是一块完整的区域,生物种从发源地扩张,分布区内么有高山、海洋等生态障碍,没有失去基因交流。
例棕榈科植物泛热带连续分布区;茶子属的环北连续分布区。
(4)间断分布区:分布区中间被高山、海洋、不适宜的气候障碍隔开成相距遥远的两部分或者更多部分,各部分种群间失去基因交流的机会。
例刺猬黑线姬鼠。
(5)扩展性分布区和缩减分布区:扩展性分布区指种的分布尚未达到自己的气候边界,便会不断地向外扩展,成为扩展性分布区。
缩减分布区指的是自然条件的改变及环境污染,能够引起种的剧减甚至消失,造成缩减性分布区。
(6)潜在分布区:由于受阻隔的影响,生物尚未分布到可以生存的地区,当阻隔消失后,该种生物可以定居和扩展。
(7)特有性分布区:一个种仅分布在地球上的某一地区,成为该区的特有种,分布区称为特有性分布区,例好望角夏威夷群岛(8)残遗分布区:最初具有广泛分布区,后来由于气候变迁、地壳构造运动等原因,面积大大缩小,或者星散分布为几个小的分布区。
例水杉特有种类型古特有种新特有种生态特有种岛屿特有种(9)替代分布区:由特征相近的分类学单位在空间上相互替代现象,如落叶松属的云杉和冷杉。
间断分布的成因:(1)自然条件变化:连续分布区内个别地段的自然条件发生变化,引起该种在此地段死亡或者分化为其他种。
(2)迁移说:由于某些生物分散迁移以及植物在原来分布区死亡而发生。
(3)陆地下沉:陆桥学说所有陆地海洋位置固定,最初有陆桥相连,生物可以迁移,后来陆地下沉。
例马达斯加学说——印度海南岛——雷州半岛(4)陆地漂移学说,或者称活动论,魏格纳的中生代-新生代学说(5)跳跃式传播:脚踏石作用轻的种子或者孢子植物——媒介为洋流、水鸟。
(6)人为影响:杂草和经济动植物。